贫困地区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分析——以中卫市海原县为例

2023-02-19

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6-2020) 》中特别提到, “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目前, 国家正大力推动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通过提网速、降网费等措施, 借助手机银行等有效方式, 努力让金融服务惠及每一个人, 尤其是那些通过传统金融体系以获得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

从实际情况来看, 县级以上城市的手机移动支付使用率非常高, 城市居民已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手机银行办理各种银行业务。农村市场虽然情况不断改善, 但西部地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仍需要发力推进, 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及第三方支付机构, 要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平台的引领作用, 积极推动手机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 大力提升手机移动支付渗透率。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 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 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是集干旱山区、革命老区、回族聚居区为一体的农业人口大县, 还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海原大多数有信贷需求的家庭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来满足, 日常生活的话费查询和缴纳、银行卡账户信息变动的通知、公共事业缴费、日常购物等多种需要, 更是依赖于银行柜台或助农取款点办理。这一现实情况提醒金融机构,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有需求就有途径, 金融机构必须加速推进手机移动支付方式的发展。

本文基于海原县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现状的实地调研, 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助力精准扶贫。

一、海原县手机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 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软硬件条件不断完善

随着4G、5G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 中国手机移动支付在国际支付方式变革中实现了弯道超车, 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如今, 国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方面面的支出都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完成, 移动支付手段已渗透到农村小卖部、菜市场等消费的“神经末稍”。长期以来, 因为成本等因素影响, 偏远贫困地区往往缺乏银行固定网点。与传统银行相比, 手机银行不需要物理网点, 也无须配备专门的设备、人员等, 因而交易成本大幅降低, 在偏远农村具有发展潜力。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 海原县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加速, 3G、4G基站基本覆盖全部乡镇, 4G网络传输速度快, 并且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进行了加密保护。与此同时, 相关银行业也加大了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所需的软硬件投入, 海原县农行、信用社、邮储银行都大力推广手机移动支付业务, 手机银行加入了很多场景应用, 存贷汇以及理财等一应俱全。

2016年, 人行中卫中支在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海原县探索建立了“一台电话自助终端+一台便民服务终端+一台存取一体ATM机”的“2+1”便民支付模式, 有效打破了海原县金融扶贫梗阻, 让百姓足不出户享受到“家门口”的金融服务, 构建了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 使得农民交易成本大幅降低。据海原农联社统计, 推行“2+1”支付便民模式后, 海原县农信社共办理助农业务327193笔。如果按偏远山区办理每笔业务平均成本10元计算, 共为群众节约成本3271930元。目前“2+1”模式的推广应用也为开展手机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进一步采取手机移动支付的方式, 农民就可直接在田间地头进行交易, 实现交易“0成本”, 真正解决了金融之路的“最后一米”问题。

(二) 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迅速

如表1所示, 2012年至2017年海原县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迅速, 手机移动支付使用金额由385.75万元增加到162642.51万元, 支付结算笔数由150398笔增加到999764笔, 使用手机银行的客户量由8622户增加至25405户。但是与海原县的人口基数相比, 手机移动支付业务的推广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三) 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17年2月16日, 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宁夏创建全国首个以省为单位的金融扶贫示范区, 主要任务是利用“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 以移动终端为载体, 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 夯实金融精准扶贫信息基础, 畅通金融致富之路, 打通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 中卫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国家重点扶贫县--海原县为主战场, 以普惠金融为导向, 按照市场主导、行政推动、重点突破、协调推进的思路, 在人民银行的引导推动下, 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及电信等通信部门的支持配合, 发挥银行机构的主力军作用, 形成“人民银行引导、政府及通信部门支持、银行机构推广”的业务推广格局。

二、海原县手机移动支付业务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一) 空白领域需要开拓, 金融机构和移动运营商业务工作有待融合。

目前, 海原县手机移动支付业务的使用区域还主要集中在县城, 偏远农村地区的使用情况还不甚理想。结合中卫市委《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中“加快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安排要求, 有关部门在中卫市海原县蔬菜产业示范村镇郑旗乡积极推进手机移动支付业务的应用和普及。据统计, 截止2016年年末, 郑旗乡共有人口25113人、6712户, 但使用手机银行的农户仅为600余户, 覆盖率仅为9% (如图1所示) 。很多用户不愿意使用手机移动支付的原因, 主要是担心信息泄露。由此看来, 广大更需要手机移动支付业务的农村地区还需要进一步开拓, 金融机构和移动运营商业务工作有待融合。

(二) 手机银行安全问题须关注, 手机业务风险难控制

据中卫市反诈中心统计, 2017年上半年辖内共发生电信诈骗案件287起, 同比下降14.84%, 破获68起, 同比上升134.48%, 财产损失461.6万元, 同比下降37%。据调查显示, 很多诈骗人员的目标已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从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到经济欠发达地区, 甚至到落后的贫困地区, 利用农户防范意识薄弱和脱贫的急切心理来实施诈骗。究其原因, 手机银行用户的银行支付与个人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通过手机和商家的网站、支付平台传输、存储。因此手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是用户普遍关心的问题。当手机作为支付工具的时候, 手机丢失、密码被破译、病毒发作等这些频发的终端问题, 会带来业务操作风险、账户盗用风险、密码控制风险、身份识别风险等。

(三) 手机银行客户端须完善, 缺乏针对不同客户准确定位

手机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非面对面支付服务, 业务操作流程、密码认证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尤其是WAP浏览模式和客户端模式, 对用户的综合素质、年龄要求较高, 而农村地区大多数手机用户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性别不同等, 使用手机移动支付客户端有不同的需求。因此, 在使用过程中, 对客户端的设置应更人性化, 如细化性别差距、推荐不同的支付方式、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等, 特别对低收入、学历低的人群应设计相应客户端, 更加顺应国家扶贫攻坚的大趋势, 承担起社会责任, 助力精准扶贫。

三、推动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群众认知度, 转变消费者支付观念

其一,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和不断深入, 地方政府应该扮演手机移动支付推进者的角色, 运用官方媒介宣传推广该项业务, 积极主动承担宣传推广责任, 带动相关部门协助共进, 大力推广以手机为载体的普惠金融平台, 提高人民群众认知度, 潜移默化的转变支付观念。其二, 应编制针对偏远贫困地区的《手机移动支付用户手册》, 包含手机移动支付基础知识、安全教育等内容, 加大对偏远贫困地区群众的知识普及, 避免手机移动支付给低收入农民带来的损失。其三, 移动运营商应将移动支付技术的特点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 充分结合人群使用大数据分析, 形成个性化需求页面, 让广大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民用的舒心、放心。其四, 移动支付产业链相关的其他行业如银行、商家等应充分认识到移动支付可能带来的好处和商机, 做到联合宣传推广, 助理精准扶贫。

(二) 国家应给与政策支持, 推动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在偏远地区的发展

首先, 应建立普惠型的服务网络。对调查问卷分析后可知, 由于前期的资金支持, 使用频率逐步提高。同时, 相关手续费也比较合理, 群众满意, 发展前景很好, 未来市场广阔, 需要相关部门从各个方面加大的投入, 来促进我国偏远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 应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可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出一点”等办法, 为每户贫困户至少配备一部手机, 帮助贫困户用上手机, 发挥其有应有的作用。可免费向贫困用户推送科技、气象、就业、金融服务等信息。通过现场讲解、现场注册、现场指导、媒体宣传等方式, 培养贫困户使用移动金融工具的习惯, 进一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险意识。最后, 应3.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中卫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的建设, 国家给予人才与技术支持。与此同时, 提升数字证书安装验证技术, 对于支付金额较多的客户, 数字验证更需多加关注。

(三) 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 联合主导推进移动支付业务

一方面, 要降低资费标准, 丰富业务支付种类。为深入推进“提速降费”工作的进程, 三大运营商应积极投入, 建设覆盖所有贫困山区的基站, 同时降低相应资费标准, 助力扶贫攻坚工作。另一方面, 要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具体而言:一是要高度重视账户实名。从增量开户防范和存量账户排查方向深入开展账户实名制工作;二是要建立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阻断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资金转移的主要通道, 确保对涉案账户采取紧急止付措施, 对资金转移账户采取延伸止付等功能;三是要加大个人资金和信息保护。在充分考虑到手机移动支付安全性便捷性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交易风险事件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 严格执行账户分类管理机构, 广泛开展消费者电信诈骗、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宣教活动。四是要建立银行与公安部门支付结算重大案件通报和协查机制, 提高对支付结算重大案件的反应速度、协调力度和打击效果。

摘要:2017年2月16日, 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宁夏创建全国首个以省为单位的金融扶贫示范区。创建目标之一是达到手机使用全覆盖, 主要任务是利用“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 以移动支付作为互联生活重要的技术支撑, 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 进而促进移动支付的铺开使用, 通过在贫困地区培养用户使用移动金融工具的习惯, 畅通金融致富之路。本文基于对国家重点扶贫县——海原县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现状的实地调研, 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助力精准扶贫。

关键词:共享经济,手机移动支付,海原县

参考文献

[1] 张小楠.欠发达地区农村推广手机移动支付业务探析[J].时代金融, 2015, (2) :2-6.

[2] 王兆峰.农村地区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困境分析[J].甘肃金融, 2012 (5) :21-26.

[3] 韩旭, 陈守则.共享经济环境下推动我国初创型企业发展思考——以优客工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6, (3) :18-22.

[4] 吕红霞.借力分享经济实现共享发展[J].经济日报, 2016, (9) :55-58.

上一篇:欧洲黑天鹅暂时远离并未消失下一篇:让师爱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