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路径

2023-04-23

第一篇: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路径

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 王关荣

移动支付是近年来支付服务方式的重要创新之一,也是新兴电子支付的主要表现形式。移动支付伴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二者互为依存,共同发展。由于支付是一种大众性的需求,而移动支付具有随身、实时、快捷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传统的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提供支付服务的模式相比,移动支付依靠较少的基础设施投入,达到更加广泛的便民和惠民效果,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有利于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也有利于缓解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与银行机构服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另外,针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较差的状况,移动支付突破银行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传统模式,通过较低成本将支付服务网络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促进金融普及,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积极意义。

所谓移动支付,就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但主要的还是使用手机,所以,移动支付又称为手机支付。移动支付是一项跨行业的业务,是电子货币与移动通信业务相结合的产物。自移动支付业务产生以来,显示出强大的活力,用户数量不断增加,业务范围逐步拓展,业务量快速增长。但围绕移动支付的讨论和争议也始终不断,例如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监管问题等。作为世界第一大手机用户国,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市场空间十分巨大。如何促进移动支付市场健康、规范、快速发展,是政府部门、从业机构等各方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此,我想结合我对移动支付的认识,从中央银行监管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一、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业务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随后在韩国和日本出现并迅速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最早出现在1999年,由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在广东等一些省市开始进行移动支付业务试点。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应该说初具规模,无论是从业机构、市场占有情况,还是用户数量、业务规模,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移动支付的发展也受到运营环境、安全技术、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制约,与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市场相比,中国的移动支付行业表现出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 移动支付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业务模式。例如,按用户办理支付业务的方式划分,有短信模式、移动网银模式、移动POS模式和电子钱包模式四种模式;按照运营主体来划分,有移动通信运营商、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服务组织三种主导模式;按照结算方式划分,有通过银行结算账户、虚拟账户和手机话费结算三种模式;按照支付指令的传输渠道划分,有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和专用交易网络传输两种模式。其实技术也好,市场环境也罢,都是其中一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只有把各方因素都积极调动起来,才能实现移动支付产业的繁荣发展。

一般来说,在移动支付产业的价值链上主要包括五大类主体。第一类是商业银行,它的职责是管理客户的银行账户,为移动支付平台提供资金转账服务。银行系统拥有较完善的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在支付领域具有天然的用户信任。第二类是移动运营商,它的职责是为移动支付提供安全的通信渠道,是移动支付实现的基础性物理平台。由于移动运营商拥有大量的移动用户,其规模甚至超过传统互联网用户。这一规模的用户资源是运营商进行业务创新的根本基础。第三类是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也称第三方支付组织,这是近年来从电子商务发展中获得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一些第三方支付组织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用户基础,为了拓展用户和强化业务创新,一些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在无线领域开拓业务,成为移动支付的第三方服务商。第四类主体是商家,作为移动支付的对象,它是移动支付产业能否兴盛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向用户提供丰富的服务和产品作为支付对象,才能吸引用户去选择移动支付。第五类主体是用户,就是那些愿意并且能够使用移动支付来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和个人。用户是整个移动产业链中的发起者,用户的认可是移动支付的发展动力。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已形成了较完备的价值链。广大商业银行、各主要移动通信运营商以及众多的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都积极参与进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已经涉及转账汇款、网上购物、公共缴费、手机话费、公共交通、商场购物、个人理财等很多领域。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移动支付主要应用于小额支付;另外,由于业务收益分成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同时需要负担前期建设的基础费用,在目前业务发展未达到预期规模的情况下,整个行业仍处于非盈利状态。

从移动支付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在政策法律方面,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成熟,但在电子支付相关政策法律方面还不够完善,第三方电子支付组织的合法性尚未得到认可;在经济环境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连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网络经济发展迅速,信息化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我国手机用户群体不断增加,刷卡消费习惯逐渐形成,社会信用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在技术环境方面,移动通信网络已经非常成熟,中国银联的POS跨行网络体系也覆盖各商业银行。我们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数字来了解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情况。根据中国银联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手机支付用户总量突破1920万户;2009年上半年共计实现交易6268.5万笔,金额170.4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2.4%和63.7%,预计全年将超过350亿元。再来看移动支付的潜在市场—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情况,根据国内某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网购市场的年交易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200亿元,说明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还有很大发展潜力。最后再看移动支付用户的基础数量,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为3.38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为1.55亿,占46%,而整个手机用户的规模高达7亿,这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总的来看,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处于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机。

从国外移动支付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的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其中日本的移动支付业务是移动通讯运营商主导模式,现已具备相当的规模,截至今年9月,日本手机支付用户数突破4900万,占手机用户的56%,占总人口近四成;在韩国,移动支付业务是移动通讯运营商与银行合作主导模式,其手机支付渗透率已接近60%。在欧美,尽管移动支付发展的历史比较长,但业务发展不及日本和韩国,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信用卡、个人支票的高度普及;另一方面,受文化背景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手机文化淡泊也是一个因素。在非洲,一些国家如赞比亚、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刚果等都推出了移动支付业务。非洲移动支付业务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甚至比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得还好,主要是因为在非洲移动支付业务对传统银行业务的补充作用明显。在一些没有传统银行分支机构的地方,消费者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的方式购买商品。

二、影响移动支付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传统支付方式发展历程中,市场需求一直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由于移动支付蕴含着巨大商机,吸引了众多的商业银行、移动运营商和非银行支付服务组织积极参与,来自于供给方的因素推动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例如商业银行、移动运营商和非银行支付服务组织,都可能对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产生影响。在移动支付发展较早的日本和韩国,几乎所有的零售银行都能提供手机银行业务,有相当多的用户在购买新手机时关注是否支持支付功能;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进行购买地铁车票等零星支付活动,移动支付日渐风行。移动支付的出现,对于在贫困地区普及金融服务产生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从移动支付在各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影响其发展主要有下列因素:

一是盈利性。对于一种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广的服务品种,盈利性是吸引各方积极参与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持这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移动支付产业价值链涉及众多主体,并产生了许多具体应用模式,有的是移动运营商主导,有的是商业银行主导,还有的是第三方支付组织联合有关机构进行主导。但无论谁来主导,均要发挥各类主体的竞争优势,寻求良好的盈利模式,实现多方共赢。因此,盈利性的问题实质上是产业价值链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

二是安全性。移动支付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然而对广大用户来说,大家在接受移动支付带来的方便、快捷等好处之前,也非常关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安全性包括技术安全和资金安全两个方面。技术安全是指使用移动支付是否对手机等设备有特殊的要求,是否更换现有的手机,是否要更换SIM卡,用户的银行账户和个人身份等敏感信息,通过手机和商家的网站、支付网络等传输和存储,它的安全性怎样?资金安全是指移动支付通过第三方支付组织处理时,通常会存在资金沉淀问题。这些资金的所有权依法属于客户,但实际上由第三方支付企业进行支配,如何保障沉淀资金的安全也是广大客户关心的问题。因此,有关各方要通力合作,不断创新,提供更多手段和方法,使得我们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更加安全、保险。

三是便利性。便利性是移动支付的灵魂和生命。移动支付便利性的提高,一方面在于手机和新兴技术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在于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支付业务处理模式和处理流程进行重组或创新。出于对便利性的追求,催生了移动支付众多的业务处理模式,但每一种业务模式的发展必须要以安全性为前提。

四是公信力。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决定了移动支付的市场份额。检验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首先要看社会公众能否方便地获得移动支付服务,例如手机的普及程度如何?使用移动支付是否有门槛限制?其次要看社会公众是否认可移动支付的优点,是否愿意使用手机办理支付业务;第三,其他支付方式的普及情况以及社会公众的支付习惯也影响对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例如在美国,尽管手机普及程度很高,但由于传统的支付方式非常普及,社会公众大多习惯于使用支票等进行支付,移动支付一直发展较慢。

五是法制化。完善的法规制度是移动支付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移动支付的发展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与此相对应,其发展环境也表现出一个产业发展初期的稚嫩、无序的特征。许多业务在政策灰色地带的快速发展,面临未来业务被管制的政策风险。必须从移动支付业务准入、电子货币发行、业务监督管理等方面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障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六是标准化。移动支付涉及众多参与机构,各机构间通过电子信息交互完成支付业务处理。因此,统一的业务和技术标准是业务畅通处理的前提,只有统一了标准才能规范产业,进入正轨化发展。目前移动支付业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业务标准,各运营主体也没有一个整体的推广模式,这样很难形成一个中长期规划和长远的发展思路。要总结中国银行卡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防止在移动支付领域再一次出现银行卡“联网通用”工程。在多方运营主体并存、业务模式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必须做好有关业务和技术的标准化建设,为移动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三、引导和促进我国移动支付健康发展

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必须依托市场,强化政府引导,加强规范管理,统一业务技术标准,充分发挥有关机构的积极作用。

第一,移动支付的发展要坚持市场化原则。移动支付的价值链上拥有众多的参与主体,在不同主体的推动下,产生了多种业务模式。随着移动支付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还将产生新的业务模式。移动支付的不同业务模式各有优劣,但每一种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均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国移动支付的模式选择和发展,应充分坚持市场化原则,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通过阶段式、渐进式的发展,形成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

第二,要加强对移动支付的政策引导。移动支付区别于传统支付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快速的支付渠道,而持续创新能力是引领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正确引导市场发展,充分发挥移动支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加强对移动支付的政策引导。要逐步完善移动支付相关法规制度,维护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要研究对垄断性资源运营商参与移动支付市场的管理,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要通过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鼓励移动支付服务市场的充分竞争,引导移动支付服务深入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要从满足社会公众日常支付需求的角度出发,引导有关主体进一步拓宽移动支付的业务范围。

第三,中央银行要加强服务和监管。移动支付的发展在创新支付方式的同时,对中央银行完善支付清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中央银行加强支付体系监督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另外,移动支付大量使用电子货币,如果电子货币管理失控乃至泛滥,会直接放大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造成国家在金融政策监管上的偏差,干涉经济管理部门对经济方向的正确判断,也将对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必须进一步完善跨行支付清算系统,以适应移动支付的业务处理需要;要综合市场协调发展等多种因素,研究向非银行支付服务组织开放中央银行的支付服务设施;要密切关注移动支付的发展,逐步将其纳入支付体系的日常监管范围,防范支付风险;要尽快发布《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明确第三方支付组织的监管主体、市场准入条件、业务范围和风险管理要求等;要逐步规范和统一电子货币的发行,研究电子货币发展对传统货币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操作水平。

第四,要抓紧制定统一的移动支付业务技术标准。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来看,只有统一规范移动支付的业务技术标准,才能够避免相关机构在市场拓展、技术研发、终端布放等方面进行重复性投资,增强支付服务市场的竞争,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尽快明确移动支付的业务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加强地区、部门、行业、机构的合作,实现互联互通,充分发挥移动支付网络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移动支付行业整体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便利的支付业务。

第五,要充分发挥中国银联的积极作用。商业银行是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而银行卡是银行账户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公众办理移动支付的重要条件。在移动支付的业务处理中,经常涉及移动通信运营商在手机用户及其开户银行之间进行信息转接的问题,需要在银行和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建立信息传输通道。如移动通信运营商仅与部分银行连接,其他银行的客户将无法享受移动支付服务;如移动通信运营商与全部银行连接,将大大增加运行成本。考虑中国银联已经建立了银行卡跨行信息转接平台,应充分利用中国银联与各银行连接的优势,发挥其在移动支付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中国银联应通过建设移动支付专用平台,有效连接并协调各市场主体,降低移动支付的运营成本;要不断提高移动支付业务的处理效率,加强风险控制,促进移动支付稳健发展。

总之,移动支付的发展需要各参与机构的密切合作,也离不开相关管理机构的引导和扶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将取得更大、更快的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手机将集中包括信用卡、储值卡、公交卡、身份证、社保卡、医保卡、电子病历等在内的多种功能于一身,人们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随身、随心地完成日常消费、商务和支付等活动,真正实现“一机在手行天下”。

第二篇: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状况与商业模式

中国2009年初正式启动3G后,全行业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3G时代,运营商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尽管同2G相比3G的带宽有了很大提高,可是如果没有相应的业务,3G只能沦落为简单的互联网接入通道,而不能给运营商带来与成本相匹配的收益。移动支付,逐渐成为中国3G没有大作为的最大障碍物。

中国移动支付混战瞬间爆发

3月11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中国移动广东子公司将斥资398亿元人民币认购浦发银行股份共计22.08亿股,占浦发银行全部发行股份的20%,成为仅次于上海国际集团的第二大股东--中国移动入股浦发:剑指移动支付。

4月1日,百余家媒体先后披露了央行着力构建的第二代支付系统的“先行军”——网银互联应用系统或将于今年8月份上线运行,首批试点的十多家银行正紧张进行接入系统开发,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很可能暂时会被停止接入,分析称,移动支付的巨大空间是这支国家队的野心所在。

4月12日,马云为核心的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向支付宝投资50亿元人民币,建立一个真正全球化的、第一流的支付体系,而早前传闻支付宝入股民生银行对抗中移动则证实放弃。 阿里集团首席人才官、支付宝首席执行官彭蕾明确表示,移动支付是这笔天文数字的主要方向之一。

显然,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硝烟已经弥漫。

全球移动支付发展启示录

全球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迅猛 进入21 世纪,日韩、欧美等地区,通过采用 RFID 技术,大力开展手机移动支付业务。经过几年 发展,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和接受,2008 年全球手机移动支付额约为 550 亿美 元。据英国调研公司Juniper Research 预测,2013 年全球手机移动支付额将达6000 亿美元,增 长近 10 倍。

日本是移动支付业务推广最好的国家之一。该国移动运营商 NTTDoCoMo、KDDI、分别于 2004 年7 月、2005 年7 月推出了移动支付业务。其中,NTTDoCoMo 在日本本土拥有60%的手机支付 业务市场份额,并在欧洲24 个国家与15家运营商合作推广其手机支付业务。在日本,非接触式手机支付定位于 60 万亿日元的小额支付市场,4 万家便利店是主要消费场所。目前,日本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受理点约11 万个,大约60%的用户每周至少会使用一次支付功能。 日本信用卡公司JCB 在 2007 年夏季也加入这一市场,希望以“钱包手机”最终取代现金、信用 卡、身份证和电子飞机票或火车票。如今,日本已拥有6000 万手机钱包用户,其中 1500 万已经 升级到使用“非接触”技术。 除日本以外,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瑞典、芬兰、奥地利、西班牙、英国等国家均已开始全面 的手机支付应用。越来越多移动用户通过手机实现 POS 支付,购买地铁车票,完成移动 ATM 取 款等

各项业务。

手机移动支付业务的迅猛发展,给我国市场展示了该业务的美好前景。

中国移动支付先行军调查

艾媒市场咨询(iimedia research)研究数据显示,2009 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18亿元,2015 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2300亿元。鉴于巨大市场空间,目前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已确定为中国移动集团2010 年重点推广的核心业务,并列入集团关键业务考核指标,显示出中国移动对手机移动支付的推广意愿和推广决心。

2009年9月,中国移动启动了 10 省范围内的手机移动支付业务试商用,发卡数量突破百万张。目前,试商用市场反响良好,按计划,2010 年,预计集团发卡规模将超过千万数量级。

中国移动手机移动支付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业务实现的佣金提取以及合作商户接入的比例分成。为此,中国移动建立了两级移动支付业务中心。 其中,全国级中心,主要处理清算及结算业务,运营商可根据业务实现情况,提取佣金。相比银行 卡刷卡佣金分配环节,手机移动支付佣金分配环节少,可由运营商直接控制,佣金比例比银联更具 优势。运营商可通过具竞争力的佣金比例,以及更便捷的T+n 资金划拨周期,获得盈利; 省级中心,主要处理各省商户接入管理与运作等事宜。与提供运营平台的合作商,按交易流量,比 例分成,实现收益。

普遍分析观点分析认为,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将给中国移动带来三重收益:其一,应对联通和电信的竞争:通过在 SIM 卡附加增值服务,增强用户体验,能帮助中国移动加快预付费用户群向后付费用户群的转移,捆绑用户;其二,降低发展用户成本:该项业务能够显著降低中国移动在新增用户与留住已有客户方面的支出;其三,引领移动支付市场:在手机移动支付行业中抢占先机,并从行业快速增长中获利。

近几年来,虽然移动支付业务以手机钱包、二维码扫描等形式出现在市场上,并使一些用户得到了业务体验,但就其发展情况而言,由于一直是运营商独家主导,移动支付业务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并没有得到用户的追捧。不过,艾媒张毅认为,从全球市场发展轨迹看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未来,按照运营商和银行在手机移动支付业务中参与程度高低,中国手机移动支付产业链总共有四种模式:运营商主导、银行主导、合作模式、第三方主导,而无论如何,运营商显然难以独家垄断中国移动支付市场。

第三篇:银汇通支付:移动支付行业系列报告

一个可以不断长大的企业

公司具有不断长大的潜质,发展路径将会是一种三级跳:从小企业成长为上市公司,从追赶者转变为国内领跑者,从国内走向世界。

POS机国内至少还有5倍市场空间,公司有望成为国内领跑者

根据测算,POS机国内市场容量在2000万台以上,相当于现在保有量的5倍。在寡头垄断格局下,依托服务和成本优势,公司市占率有望不断提高,成为国内新的领跑者。

四大行突破是今年最大看点, 来自商业银行的收入今年有望过亿

商业银行已经超越银联成为国内POS机最大采购主体。我们认为,银联的成功有望在商业银行得到复制,四大行今年取得突破是大概率事件,预计今年来自商银的收入过亿。

海外市场贡献明年将明显加大,是公司长期看点

海外市场容量远大于国内市场,我们看好公司依托价格优势不断蚕食国际巨头的市场份额。预计明年海外市场收入预计在一个亿左右,3年内海外收入占比有望达到20%以上。

多重政策刺激下,公司POS机销量有望被引爆

手机支付发展障碍逐步理清,EMV迁移明确时间表,第三方支付牌照顺利发放,这些将从存量和增量层面扩大市场容量,尤其是运营商有望成为重量级采购主体。

产品服务双引擎拉动公司向全球领先企业迈进

公司POS产品的销售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行业,未来将不断丰富行业解决方案,进入非金融领域。银汇通支付转变商业模式再有益探索。

第四篇: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是一种便捷、快速的支付手段

移动支付是一种便捷、快速的支付手段,能够克服地域、距离、网点、时间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交易效率,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方便。从广义上来讲,移动支付是指以移动终端,包括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内的移动工具,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资金由支付方转移到受付方的一种支付方式。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包括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商(比如银行、银联、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等)、设备提供商(终端厂商、卡供应商、芯片提供商等)、系统集成商、商家和公共事业服务部门,以及终端用户。

移动支付主要包括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两种。远程支付指用户通过手机登录银行网页(或是手机下载客户端软件)进行支付,账户操作等;近场支付则是手机通过射频、红外、蓝牙等通道,实现与自动售货机、POS机等终端设备之间的本地通讯。目前市场上看到的移动支付模式主要包括四种:通过发送短信或者是代码来支付交易金额,费用直接计入话费账单或者是从手机银行帐户中扣除;在移动商务网站通过预先设定的密码和随机密码验证直接进行电子支付;通过预先下载并安装在手机上的应用软件进行基于移动网络的支付;消费者使用预装有一种采用NFC(近距离通信)技术的特殊智能卡片的手机,在实体店铺或交通服务设施通过“刷手机”进行支付。

在中国,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用户基础。根据工信部统计,2012年2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首次突破10亿,成为世界上首个拥有10亿手机用户的国家。截止2012年3月底,中国移动用户数已达10.19亿,其中3G用户为1.52亿户,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46%。而且,中国消费者热衷于使用电子商务和新技术。毕马威新发布的《全球消费与融合调查报告》中的调研数据显示,66%的全球受访者表示愿意使用移动钱包业务,而中国的比率更高达84%。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做一些合理的假设,比如10亿移动用户中有20%属于优质客户,其中哪怕仅有一半的人使用移动支付业务,那么移动支付业务的用户基础也有1亿人,而已经实现移动支付业务成熟广泛商用的韩国总人口数也不过5,000万左右。而且,与全球消费者相比,中国消费者更愿意为移动应用付费,毕马威数据显示,只有28%的中国消费者从来没有付费下载过移动应用,而在全球这一比例达到了40%。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移动支付需求,使得移动支付业务在中国有了较好的市场基础。

目前移动支付还只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业务

但是在现实情况中,目前移动支付还只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业务。统计数据显示,在各项移动应用中,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是信息类和娱乐类的服务,如手机即时通信、新闻、音乐、文学和社交网络等。而在所有应用中,商业应用则排名较为靠后,包括移动支付和网络购物等。究其原因,主要包括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各自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行业之间缺乏协作;监管不到位,行业标准有待统一;商户缺少推广移动支付的积极性,受理环境和应用范围都需要拓广,创新型的应用亟待开发;用户体验不佳,移动支付习惯尚未养成,担心支付安全问题等。

行业主要参与者的跨行业合作需加强

目前移动支付存在四种商业模式:以银行为主导的模式,运营商独立运营,运营商与银行合作的模式,以及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中进行支付的模式。面对移动支付这个大蛋糕,行业的主要参与者 – 运营商和银行 – 有着各自的考量和利益点。

银行拥有金融牌照和超强的经营实力,在金融服务领域具有的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和品牌效应。通过开展移动支付业务,银行还能发展衍生金融业务,推动非传统金融业务的发

展,但银行欠缺开展移动支付所必须的网络资源。同时,银行对移动支付的进一步发展将对银行卡的使用产生什么影响,尚不清楚,故持观望的态度。但是正如毕马威在2011年发布的《移动业务货币化银行如何在支付价值链中占一席之地》报告中指出,“由于移动支付一直缺乏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这对于移动支付的发展构成一道重要的障碍。事实上,毕马威调研的参与者一致认为,标准的建立是移动支付商业化的关键条件。”在中国,移动支付同样也面临着缺乏统一的标准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技术标准有基于13.56 MHz的双界面卡方案,基于13.56 MHz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方案,基于13.56 MHz的SD卡方案以及基于2.4GHz的RF-SIM卡方案。银联主推13.56MHz 方案,而基于2.4GHz的RF-SIM技术则由中国移动主导,国内企业自主研发。银联和运营商都希望通过行业技术标准确立自己对行业的主导地位。然而,由于涉及到金融和通讯两个行业,包括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服务商、软件提供商、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商、手机厂家、商家、用户等庞大产业链,以及央行和工信部两大监管部门,因此,多年来移动支付国家标准迟迟难定。技术标准不统一,致使移动支付的受理机具难以实现共享,这增加了商家硬件投资,而消费者在使用移动支付服务时,也会遇到种种限制。另外,多个技术标准也导致手机和其他硬件供应商数量减少,POS机、卡片以及手机终端成本偏高。技术标准尚未确定,也使得

多数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机构仍持观望态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移动支付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

根据2012年4月在“2012第四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传出的最新消息,由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承担的移动支付国家标准的编制任务,目前已完成公开的征求意见,有望在年内发布。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近场支付的相关内容,明确了近场通信频率采用13.56MHz,智能卡产品形态将兼容多种方案,如SIM卡方案、SD卡方案、全收集方案、双界面电信卡等。技术标准的 确定将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氛围。

除了技术标准以外,监管部门在协调产业链上各方的利益、促进跨行业协作方面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运营商、银行和商家在移动支付的产业链上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相互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目前,我们看到了一些产业协作,比如中国电信和光大银行合作可以使消费者在40多个城市缴纳水电煤费用。但是这些合作的范围还有待扩展,层次也有待于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监管部门出面协调各方利益,把大家拉上同一条船,积极开展跨行业协作,共同努力使移动支付这条大船走得更稳、更快。

商家缺乏推广移动支付的积极性

除了监管、标准和行业协作外,商家推广移动支付业务时遇到的问题也不少。目前银行和三大运营商都在推移动支付业务,而且标准还不统一,不同的业务形式、平台规范和商业模式往往给商家带来迷惑:到底要和哪一家合作呢?有些商家采取了“找平衡”的方式,与多家服务商合作,这又给商家增加了成本。

现在能够接受移动支付付款消费的商家还不多,而商家对硬件进行升级改造的积极性也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商家对移动支付未来的发展前景看不清楚,有移动支付需求的消费者不多。目前国内约有几百万台联网的POS机,改造一台POS机的成本约为300元,还不包括软件升级的费用,这样算下来,总投入近10亿元。在前期,银联承担了一部分费用,它的目的是通过改善移动支付的受理环境,促进发卡量增长,带动商家投资移动支付受理机具改造的积极性。但未来大规模的投入和推广成本将如何分担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看来移动支付有可能在一些特定的场所先推广,如大型的高校,电影院,水、电、煤气费的支付等。

除了成本问题以外,商家受理移动支付方式,也会给目前业务的运营和管理带来一些冲击。比如高校会对发放的消费卡收取一定金额的押金,一般这些押金会在学校的账户里存放四年,而如果学生丢失消费卡后补办还需要再缴纳费用。虽然押金的金额不大,但是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押金总数所产生的利息对学校来说也是一笔收入。如果采用移动支付的形式,高校这笔押金的收入就流失了。再比如,由于要面对由银行、公交、众多第三方发卡机构发放的多种金融卡,商家需要安装多台POS机,在超市里,经常能看到一个结账柜台上会放十多种刷卡机器,有时顾客会走错结账通道,收银员就得拿着这个卡到其它的收款台去刷卡,这不仅给商场工作人员带来了麻烦,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负面体验。

应用范围较窄和用户体验不佳

在应用范围方面,移动支付面临的局限性也很多。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八成以上的手机消费者希望把公交卡、银行卡功能都集成到手机上。如果手机能够取代银行卡,那它将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目前,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而移动支付创新型应用的开发,更是落在了后面。从理论上讲,和其他移动应用结合在一起的移动支付,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多项强大的服务功能,比如查询账户信息和消费记录、基于位置

的促销和商品推荐、比价服务等等。其实在这些方面,消费者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毕马威的《全球消费与融合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在零售网点使用智能手机下载赠券和流动礼品卡。但是目前在市场上,这些应用覆盖的范围还不够广,种类也不够丰富。

目前移动支付的应用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用户使用该服务的体验也并不是很好,这都造成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积极性不高。首先使用移动支付功能需要更换手机或是SIM卡。目前,更换手机可选的种类较少,价格也高;而消费者更换SIM卡、开通移动支付服务还需要到营业厅或银行柜台去办理相关手续。而且在用户使用进场支付服务时,由于种种技术原因,经常出现刷卡不流畅、数据传输中断等问题,这导致客户体验降低。

使用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则是导致用户使用率较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两项分别针对国外和国内手机用户的调研显示,在所有消费者不使用移动支付的原因中,“担心信用卡安全”(国外手机用户52%)和“对安全性缺乏信任”(国内手机用户41%)排名第一。调查还发现,只有低于15%的手机用户完全信任移动支付,而65%的手机用户拒绝通过移动网络发送自己信用卡资料。上海的一次调查显示,几乎97%的人收到过垃圾短信,有二成人遇到过短信诈骗行为。可以说,对社会信用体系缺失的担心和无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

移动支付大发展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我们看到,在央行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以及联合工信部启动制定移动支付标准的工作之后,移动支付产业在近两年出现了迅猛的增长。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81.4亿元,同比增长149.4%;预计2012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1,209.6亿元,同比增长151.2%。

3月底,工信部也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明确要求要“推动移动支付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普及,同时加快推动移动支付、公交购票、公共事业缴费和超市购物等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示范和普及推广。”可以想见,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移动支付将会迎来一个行业发展的春天。我们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移动支付市场收入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00%,到201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00-8,000亿元人民币。

根据毕马威2011年移动支付全球调研结果,促使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三大因素是使用范围和便捷性、操作简单和安全性。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移动支付若想实现爆发性增长,还需要监管部门和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在应用范围、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下大力气。

一、应用范围(Scope)

在扩大移动支付应用范围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行业要发展,首先需要得到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除了规范行业运作和制定行业标准外,监管部门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包括出台具体可行的政策鼓励移动支付产业各方参与者打破行业壁垒、展开合作,推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探索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促进服务提供商和应用提供商在跨行业应用方面展开合作,探讨利益分配模式,从公交、电话费、水电煤气缴费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以及模式固定单一的服务行业(如影院、超市等)入手推广移动支付业务,并研究创新型服务内容,以拓展移动支付的使用空间;由政府主导在国内一些城市设立业务示范基地,为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对安装移动支付受理终端的商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财政补贴等等。

除了政府部门以外,银行、运营商和应用提供者同样也能在扩大移动支付应用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还没有一家机构能够在移动支付的所有环节独自面对消费者,而且移动支付市场尚处于培育期,如果出现无效的市场竞争,将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受阻。因此各方应该展开合作,共同努力减少推动移动支付的阻力,这将有助于统一行业标准,实现进场机具的兼容,降低运营成本,并尽快寻找到能使各方“多赢”的合作模式,从而加速移动支付的产业化进程。在账户管理方面,各方也可以考虑实现不同账户的互联互通。现在使用移动支付的消费者需要管理的账户包括银行账户、手机自有账户、通信账户、多个第三方支付账户等等,如果能够统一这些账户,将在极大程度上拓展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形成规模效应。

二、使用的便捷性(Simplicity)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以及消费升级,都促进了消费者对于便捷、安全的新型支付方式的需求,而这恰恰是移动支付的优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移动支付这一优势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应用范围不够广以外,消费者在开通、使用移动支付时所遇到的一些不便也是主要原因。如果各服务提供商能够从用户角度出发,在这些领域采取一些措施以减少使用环节、提高支付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将能使消费者在实际生活中切实体会到移动支付的便捷特性,比如简化开通手续;在超市设立移动支付专用结账通道;加大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受理机具的投入,保证通信质量和速度;对于小额支付取消多项身份验证环节等。

三、安全性(Safety)

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移动支付就是将手机变成了“手机卡+银行卡”,由于使用环境的多变和使用频繁,手机丢失、泄密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移动支付的风险高于普通银行卡。如果不能让消费者放心地使用移动支付,那么移动支付的应用将局限在缴纳话费、购买游戏点卡等小额支付范围内,这将严重制约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在提高移动支付安全性方面,除了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制、推广手机实名制以外,还可以采用多项移动支付安全技术,在定制手机中加入指纹和面部识别功能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强移动支付安全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用户体验。如果添加多重身份验证环节,或者在短信验证环节中,由于短信中继问题造成短信不能及时到达,也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支付体验。因此,服务提供商和软件开放商需要在提高安全性和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尽管移动支付目前的市场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是可以想见的是,一旦移动支付在大范围内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将必然加快中国建立信息化社会的进程,同时也将成为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升级的推动力。政府、产业参与者、以及消费者都希望看到产业链条上的各方能够着眼于长远发展,切实从用户角度出发,积极展开合作,在应用范围、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这些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引爆消费者需求,从而把行业带入到发展的黄金期。

第五篇:杭州有云科技:2018年移动支付前景无限,移动支付代理如何选择?

杭州有云科技:2018年移动支付前景无限,移动支付代理如何选择?

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和普及,移动支付已成为人们日常购物的主要支付方式之一。移动支付在快速发展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加速了行业创新,同时也加强了移动支付的社交性。伴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逐渐成熟,中国手机品牌纷纷推出具有NFC功能的手机。NFC使支付安全便捷、移动设备无需联网,它的推行将使得移动支付更加便捷化和安全化。

2018年上半年移动支付进一步走高,想做移动支付代理的朋友,了解一下移动支付发展现状非常有必要。

下面杭州有云科技将通过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手机网民规模以及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这三方面的数据,来阐述一下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杭州有云科技:2018年移动支付前景无限,移动支付代理如何选择?

1、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情况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截止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人,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074万人,为移动支付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手机网民规模情况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53亿人,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5374万人,相比于2016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提升了2.4%,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和普及,未来手机网民的比例将继续攀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58.8万亿元,同比增长率达381.9%。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二维码支付市场的爆发,消费者从PC端向移动端的迁移速度加快,预计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171.5万亿元,增长率为68.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通过这三组数据,可以预见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未来可期。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有两点可观:

1、向线下支付发展。

移动支付的习惯难以发生改变。只要消费者形成了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习惯,商家即使需要付出一定的支付成本,也愿意接受移动支付的交易形式。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创新,移动支付接入线下的场景变得丰富,线下支付的巨大前景吸引着众多商家涌入。线下支付的POS机交易数据中蕴含着极大的商业价值,可以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产生新的服务和价值。所以支付宝和腾讯积极扩大其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与各大零售商建立伙伴关系,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2、服务和产品向多元化趋势发展。

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极具有创新精神,它们在服务和产品创新方面比银行都更为多元化。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在其功能和服务上不断革新,带动新一轮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浪潮。

移动支付前景无限,在2018年做移动支付代理,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017年,线上场景的移动支付渗透率已经达到85%左右,已经基本饱和;而线下市场相对空白,近年来成为各大支付应用竞争的主战场,渗透率从2016年的个位数提升至2017年的15%左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艾瑞咨询,国企证券研究所

对于想做线下移动支付代理的朋友,2018年无疑是最好的一年。

如果您想做正规的线下移动支付代理商,但是自己没有技术,没有产品,没有经验,需要找个合作伙伴来帮助你,那么杭州有云科技无疑是您不二之选。

上一篇:元旦写给各科老师的话下一篇:幼儿教师招聘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