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研究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发

2022-09-10

1概念隐喻概述

西方对隐喻的研究有一段悠久的历史, 而开始, 都是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Lakoff和Johnson在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 这是将概念隐喻列为认知系统中的开始。 概念隐喻理论主张, 隐喻是一种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 是思维问题, 而不是语言问题。 语言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它的本质是概念性的, 它的使用是潜意识的。

2概念隐喻工作机制

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 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是跨概念域映射。 他们认为隐喻是关于两个认知域的概念映射, 这两个认知域即源认知域和目标认知域。 源认知域是包含着熟悉、具体、简单的概念, 而目标认知域是陌生、抽象又复杂的概念, 而词汇的概念性理解便是通过从源认知域到目标认知域的认知过程来实现。 每一种映射都是源认知域与目标认知域实体之间一系列系统的本体对应。 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 映射就可以把源域的推理图示投射到目标域中的推理图示上去。因此概念隐喻是跨域映射。 比如, 爱情就是旅行, 那么人们熟悉又具体的概念“旅行”就是源域。 而相对于抽象的概念“爱情”便是目标域, 把对“旅行”的理解映射到对“爱情”的理解上, 在提及“爱情”时所用的词语都是来自源域概念“旅行”。 说话者将“旅行”和 “爱情”之间建立认知图式, “爱情”的理解通过两者间的整个概念图示来说明, 所有形容旅行的词汇都可用来形容爱情。

3概念隐喻对词汇教学的启发

Lakoff和Johnson曾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 即: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

3.1 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指很据空间系统来参照实体的概念, 这里面的概念, 比如说, 有上与下, 前与后, 高于低, 内与外, 中心与边缘等等, 通过这一些方位概念来建立起一系列概念隐喻体系。 人们通常会利用这种空间感和空间体系, 来形容比较抽象的和难以界定的情绪与状态。 例如, 英语和汉语都采用“UP/向上”或“High/高” “Down/向下” 或 “Low/低” 来描述心理情绪与状态:HAPPY IS UP;SAD IS DOWN。 再比如:日子过得蒸蒸日上;身体每况愈下;在崩溃的边缘等等。

3.2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在结构层次, 用一个概念来与另一个概念形成一种结构的上概念描述, 将包含于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用于形容另一概念。 例如在人生是一场戏, 这一隐喻概念里, 我们把对“戏”的理解用于对“人生”的理解上, 在提及“人生”时所用的词语都是来自源域概念“戏”。 说话者将“戏”的整个概念图示拿来说明“人生”, 比如, 戏有很多人参演, 人生也是有无数的过客, 戏是有情感贯穿、多元化的, 人生也一样, 情感起起落落, 多姿多彩, 两个概念间的映射便构成了认知图式.

3.3 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又叫本体隐喻, 是指人们通常将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看做物质或实体的具体概念来理解和表达。 本体隐喻最具有代表性的是Reddy (1979) 提出的“容器隐喻”。 他将语言看做容器, 而词汇则是承载人们思想的最小工具, 说话人将思想 (物件) 置于词语 (容器) 中, 将它们传送至听话人, 然后由听话人将思想/物件从词语/容器中取出。 比如:The paragraph is filled withemotion. 再如, “Can you give me some idea? In my opinion… ”等等。

根据Lakoff和Johnson对隐喻的分类, 我们能更具体的了解隐喻, 也了解了隐喻对词汇教学的影响与启发。

4结语

本文对概念隐喻的理论、起源、分类以及对词汇教学的启发进行了阐述, 根据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 我们可以知道其对词汇教学有很好的应用型。 根据对概念隐喻的分类, 我们从结构隐喻、 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这个三个方面对隐喻词汇的理解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将概念隐喻这种认知机制应用到词汇教学中, 通过这种方法, 培养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认知图式, 建立隐喻认知机制, 将对于学生词汇的学习、理解、应用都有很大帮助, 相比较传统教学方法而言, 将会让学生的应用更地道、更自如、更精确, 让词汇学习更深入化和概念化, 抽象的、不好理解的概念也因此的到了更好的理解。

摘要:众所周知, 词汇, 在英语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 导致学生词汇应用不准确性和不自如性。隐喻, 作为一种认知机制, 为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提供了认知方法, 进而, 使得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精确。

关键词:概念隐喻,词汇,映射

参考文献

[2] Reddy, Michael J.the conduct metaphor:a case of frame conflict in our language about language[M].in A.Or tony ed.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CUP.1979/1993.16:5—201.

[3]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l.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68-170.

上一篇:浅析如何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下一篇:浅析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