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片中双关语的翻译

2023-05-02

第一篇:影视片中双关语的翻译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

摘要:双关语是英语广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段。双关语的翻译本身就是一个难点,而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则更加复杂。英语中的双关语主要分为语音双关、语意双关、语法双关和成语、俗语双关等表现形式。从双关语的双重含义及广告语体风格考虑,双关语的汉译可以采用分别表义法、套译法、侧重译法和补偿译法等方法。

关键词:英语广告;双关语;翻译

一、引言

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广告几乎无处不在。广告形式千姿百态,广告创意千变万化(http:///)。广告语言是广告的语言文字要素,是实现广告目的的主要手段。它要利用推销原理写出雅俗共赏、生动有趣的文字,要具有特殊的感染力,能在瞬间引起读者注意,刺激其购买欲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双关语这一修辞手段是广告创作常用的技巧。双关,顾名思义,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一种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出一明一暗双重意义,既引人注意,又能引起联想。双关语具有简洁凝练,风趣幽默,新颖别致等修辞效果,能够突出广告的特点,因而在广告中得到大量应用。

二、广告双关语的类型

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双关语在广告中比较常用,它存在于语音、词汇、句法等各个语言层面。在广告中,广告制作者为了增加广告的吸引力,挖空心思地追求新的创意,使得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技巧更加纷繁复杂。巧妙的双关能使语言含蓄、幽默、生动、给人以回味和想象的余地(英语论文/外语翻译论文 http:///)。较为常见的如下:

1.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用拼写相似,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的。广告制作者非常乐于使用谐音双关,因为此类双关具有风趣、幽默、俏皮、滑稽的语言风格,能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Goodbuy

Winter!

100%Cotton Knitwear $40

这是一则冬季服装削价出售的广告。从字面上看,是指物美价廉的一桩划算的好买卖。但当读者把Goodbuy 与 winter 连起来读的时候,才懂得该广告暗藏玄机,妙语双关。它似乎在向人们昭示: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明媚的春天就要到来(Goodbye winter!)。本公司在进行换季大甩卖,提醒人们这是购买物美价廉商品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要错过。作者利用Goodbuy 和Goodbye 谐音这一特点,使同一发音暗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划算的好买卖;二是向(寒冷的冬天)道别。一箭双雕,旨意深远,耐人寻味。

(2)Trust us. 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

译文:相信我们吧。历经5000多只耳朵的检验,有着5000多年的经验。

这是一则助听器推销广告。从字面看,它说明了该产品已经接受了众多消费者的考验,但字里行间巧妙地嵌入一对谐音字ears-years,充分暗示了该产品悠久的历史,久经考验的

上乘质量。

许多广告都在商品品牌的名称上做文章。品牌名称中的双关语不仅能增加广告的趣味性和幽默感,更重要的是使品牌名称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便于记忆,增加宣传攻势力度,以此达到宣传产品的目的。品牌名称中的双关语大多采用谐音的方法。

(3)WEAR-EVER introduces a new concept in glass oven ware: CLEANABILITY.译文:“恒久”玻璃炉具带给你一个全新概念:洁净。

这里生产商利用其商标WEAR-EVER一词多义的特点,大力推销其产品:一方面WEAR-EVER为其品牌名称,另一方面该词又另有含义:既为wear forever(体现产品结实耐用),又为wherever(说明到处受人欢迎)。该广告从多角度推销其产品,能够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具有一定的劝说作用。

2.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是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双关。这种双关在广告中运用得也非常广泛,它与谐音双关有异曲同工之妙。

(4)Money doesn’t grow on the trees. But it blossoms at our branches.

这是Lioyd Bank(英国劳埃德银行)所做的户外广告。广告字面意思是:树上是长不出钱来的,但它会在我们的树枝上开花结果。这则广告里的branch这个词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字面意思,即树枝;而更深一层含义是指该银行的各个支行。该广告蕴含的意思则是:如果你把钱存到劳埃德银行,你的钱就会不断增值。就像枝头上的蓓蕾一样年年不断的绽放、开花、结出累累硕果,永不枯竭。

(5)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

译文:尽情大吃,不增体重。

这是Weight-Watcher冰淇淋的广告标题,这种冰淇淋是专为节食者生产的。双关不仅存在于商品商标名称中,标题中的spoil也是双关所在。spoil oneself意为“尽兴”;而spoil one’s figure则意为“破坏了体形”。这则广告通过一语双关,使减肥者在轻松幽默的语气中很自然地接受该广告,并能使其产生购买欲望。

(6)A deal with us means a good deal to you.

译文:和我们做买卖意味着您做了一笔好买卖。

该句的妙处在于很好地利用了句中deal的三种含义,“做买卖”、“一笔好买卖”和“许多”。a good deal构成一个绝妙的双关。

3.语法双关

语法双关是指由于语法方面的问题产生的双关,如省略结构、某词或词组具有两种以上语法功能等。

(7)Which lager can claim to be truly German? This can.(旁边画有一罐啤酒)译文:哪种大罐啤酒可称得上是地道的德国货?这罐。

这是一则Lager牌淡啤酒的广告。句中的can既可作情态动词,又可作名词(饮料罐)。由于can一语双关,加上Lager的品牌名称双关,以及旁边插图的妙用,使广告产生了一定的幽默效果,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无独有偶,可口可乐公司也在can字上做文章。

(8)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

译文:没有什么能像可乐那样令您神清气爽。

句中can既可理解为名词“罐,听”,又可看成是情态动词“能”,全句可理解为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 tin, drink) can (refresh you)。这则广告诙谐机智,

富于文字情趣,能使商品连同这一广告词一起久久印在读者记忆里。

4.成语或俗语双关

广告语言特别善于引用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或俗语。这些广告以人们原有的社会、文化知识为基础,以鲜明、独特的语言形式形成双关,既增强了广告的吸引力,又体现了广告语言的艺术性,更使广告具有令人回味的弦外之音。

(9)Try our sweet corn. You’ll smile from ear to ear.

译文:尝尝我们的甜玉米,包你乐得合不拢嘴。

这是推销甜玉米的商业广告,ear具有“穗”和“耳朵”双层含义。成语from ear to ear一语双关,既表示了因满意而乐得合不拢嘴,又表示因喜欢而吃了一穗又一穗。广告词中的双关语构思巧妙,新颖别致、令人难忘,收到了极好的宣传效果。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10)You’ll go nuts for the nuts you get in Nux.

译文:纳克斯坚果让你爱不释口。

从广告的字面意义看,to go nuts是“去买坚果”,但它同时还是一句成语,意为“疯狂、发疯”。双关语的运用表明了纳克斯牌坚果对人们的吸引力是无以抗拒的。

(11)A Mars a day keeps you work, rest and play.

译文:一天一块玛斯巧克力,让您工作像工作,娱乐像娱乐。

这则广告让人们联想起两条非常熟悉的成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s away和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该广告不仅在语言形式上借用了成语的模式,同时还引用了两条成语的内容,让人们从久已熟知的成语中得出一个新的判断:玛斯牌巧克力不仅能使人们健康,而且让人们工作时精力充沛,休息时放松自如。

三、广告双关语的翻译

广告语言是一种精炼、含蓄、富有表现力和鼓动性的语言,而双关又是双重意义的表达,在语言结构和表达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可译性障碍。因此,英语广告双关的翻译应根据广告的内容和特点,选用适当的汉语表达方式,既要充分照顾到原文的语体风格,又要尽量传达出原文的信息。采用辩证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减少双关语在翻译中信息量的流失,增强广告语体特征。

1.分别表义法

若要把双关语的双层意义完整地表述于译文中,可采取变通手法将双关语义剥开,拆成两层来表达。

(12) The Unique Spirit of Canada.

在这则加拿大酒广告中,spirit一词是传神之作,它既可作“烈性酒”解,又可作“精神”解。为了保留双重意义,可将双重语义拆开,译为"别具风味的加拿大酒,独特的加拿大精神"。

(13) I’m More satisfied.

(14) Ask for More.

这是摩尔香烟在广告语中树立的两个双关典范。它们巧妙地使用more一词的双重意义:more是一个副词,表示“更加,更多”;大写之后,变成了品牌名称。这两则广告使人们轻松记住了商品的品牌,同时又给人留下了一个印象:该产品优于同类产品,能更使消费者满意。译文分别为:“摩尔香烟,我更满意”;“再来一支,还吸摩尔”。双关语义被拆成两

层,在译文中分别表述,而且四字结构,读来朗朗上口。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翻译方法虽然保留了双关语的双重含义,但原文那种凝炼,诙谐的韵味和一词两义的妙趣却丧失了。

2.套译法

有些广告双关语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上的。英语语言、文化在汉语中的传播形成了双语翻译之间的桥梁。套译法就是套用英语在汉语中已经沉积下来的固有模式,对英语广告进行翻译。

(15)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

这则广告实际是一条英语成语,意思是“结局好,全都好”。但广告制作者把它用于香烟广告中,ends就具有了双重意义:动词“结束”和名词“香烟蒂”。这句香烟广告词可以套用原来成语的翻译模式,译成“烟蒂好,烟就好”。

(16)We take no pride in prejudice.

这是《泰晤士报》为自己做广告时用的一句妙语,它源于奥斯汀的一部传世名著“Pride and Prejudice”,报社援引该书名作广告,以标榜自己不偏不倚,主持公道。这则广告可译为:“对于您的偏见,我们没有傲慢”。对于知道《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的人来说,这种译法的双关内含便不言自明了。

套译法的长处在于它能传递广告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又基本能保证原文简洁、凝炼的语言特征,但双关的内涵往往不能得到充分展示,所以译文也就失去了原文风趣、机智、幽默的色彩。

3.侧重译法

广告中别具匠心的双关表现手法有时难以表述于译文中,结果只好牺牲形式意义、谐音寓义及暗含情态,尤其是有些广告含有多组双关和一语多关,只好采取侧重译法,守住概念意义。

(17)The driver is safer when the road is dry; The road is safer when the driver is dry.

这则宣传交通安全的广告运用了dry一词的两重词义(干燥的;没饮酒的)构成双关,对司机很有警示作用。翻译时,dry一词的两重意义在上、下句中只能各取一意:路面干燥,司机安全;司机清醒,道路安全。

(18)When the wind has a bite…and you feel like a bite…then bite on a whole Nut.bite一词在这里有多层意思:刺痛;食物;咬。它的多层含义使全营养坚果给饥寒交迫的人们带来的感受跃然而出。这句广告词的翻译可分别把bite一词表达的多重意义表述出来:“当寒风刺骨而您又想吃点儿什么的时候,请嚼嚼全营养坚果”。

侧重译法是对广告双关的双重乃至多重意义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取舍。经过这种取舍后,双关的双重意义在译文中只剩下一层,所以也就没有双关可言了。大多数的广告双关语都适合这种翻译方法,事实上,这种侧重译法正是双关语具有可译性障碍的例证。

4.补偿译法

大多数的广告双关语都能通过侧重译法译出。但是有时双关语的一层意义译出后,另外一层意义也很重要,但却无法同时译出,这时,可采用一些补偿手段加以弥补。对于广告来说,这些补偿手段主要指承载广告的媒体,如电视的图像、广播的声音及报纸的版式设计等。

(19)OIC

这是一则眼镜广告,三个简洁的大写字母形状像眼镜,读音为“oh, I see”。该广告既利用视觉语言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又利用听觉语言表现此眼镜给视力不佳的顾客带来的欣喜之情。然而,该广告的翻译很难同时兼顾到视觉和听觉,只能从听觉上译为:“哇!我看见了”。视觉上三个字母形成的眼镜形状却可以通过承载广告的媒体,利用图形这一视觉语言要素来弥补。对于依靠媒体而存在的广告来说,这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补偿手段。

四、结束语

广告人在创造广告口号时,为了使它产生预期效力,必须严格依据一些基本广告策略,采用适当的修辞方法。双关语是广告文体中十分常用的修辞手法,它不仅能使广告语言简炼、丰富、诙谐,而且能使广告引人注意,便于记忆。但对于广告双关语的翻译问题,本文只简单讨论了几种模式,在实际翻译中,要真正做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等值,必须从具体情况出发,辩证地选择最合适的手段来传达原文的意义。

第二篇: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中西方丧葬文化的对比研究

2 浅析“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3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4 对英文广告中模糊语言美学功能的理论探究 5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6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 7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解读

8 An Image of Eternal Charm—An Interpretation of Scarl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 9 A Study of Narrative Voice in Jodi Picoult’s My Sister’s Keeper 10 从“三美”原则看《荷塘月色》的翻译

11 从寂寞到超然—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中书信体的内心独白 12 Foreign Brands Translated in Chinese 13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内战爆发的影响 14 《收藏家》中空间与人物心理关系的解读 15 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 16 交替传译中的记忆机制及记忆训练研究 17 简论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和翻译 18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比较

19 Joy Luck Club:Chinese Tradition under American Appreciation 20 《推销员之死》中美国梦破灭的主要原因

21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22 《先知》中倒装句文体功能的研究

23 Unreliable Narration – The Approach to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24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25 企业文化对其竞争力的影响

26 论英语俚语的汉译—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 27 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双重性 28 图式理论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词翻译 29 The Study of Chinese Body Language 30 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和融合

31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Major Characters in Moby Dick 32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 33 论《围城》中的语码转换 34 《紫色》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35 《理智与情感》的现实主义特征

36 由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女性看南方身份没落 37 概念整合对英语移就的认知解读

38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 39 中式菜肴命名的文化内涵与英译

40 The Heartbroken Images in th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41 Women’s Roles in the Family Based on the Bible 42 《夜访吸血鬼》中的模糊性别观

43 从《在路上》解读“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与主题

44 A Study of C-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e 45 从《篡夺》中看辛西娅奥兹克作品中的反偶像崇拜精神 4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47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女主人公艾迪的形象探析 48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 49 《呼啸山庄》和《暮色》系列的对比研究:《呼啸山庄》再次热销引发的思考 50 合作性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51 论《雾都孤儿》的写作手法与创作意义 52 英语公益广告中隐喻的应用及翻译研究 53 英语中天气隐喻的认知解读

5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5 商标翻译的美学特征和技巧 56 论《劝导》中女性角色的地位 57 论颜色词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58 对《嘉莉妹妹》中摇椅意象的解读 59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60 视觉文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6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 62 斯嘉丽的新女性形象探析 63 浅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

64 小学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游戏研究

65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解读《蜗居》对话折射的生存焦虑

66 Pursuing a Harmonious Man-Woman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 67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浅析

68 对《瑞普凡温克尔》两个汉译本的语言美的比较评论 69 英语委婉语之初探

70 An Analysis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criticism 71 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探究

72 威廉·戈尔丁《蝇王》中的写作艺术

73 论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 74 从“鱼”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75 中餐菜谱翻译的错误分析

76 《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命运分析 77 英语委婉语的内涵

7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79 On Application of Skopostheory in Translation of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80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空间隐喻认知分析——以前后为例

81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xx中学为例 82 分析嘉丽妹妹性格变化的原因 83 汉语量词“条”“支”“枝”的认知研究及其英文表达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84 浅谈英语颜色词汇的象征意义 85 从《刮痧》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

86 The Analysis of Teacher Images in English Films And Their Impacts on Young Teachers 87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 88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

89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 90 论奥巴马就职演讲词的排比修辞 91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92 《荆棘鸟》中主要女主人公爱情观比较

93 “家有儿女”VS“成长的烦恼”——对比研究中西方家庭教育

94 E-C Translation of Adverbial Clauses in Business Contra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95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to Reading-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96 试析《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美国梦

97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s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98 自然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表现 99 数字的文化内涵及数字的翻译

100 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悲剧之源

101 滑稽背后的严肃--浅析王尔德喜剧《认真的重要性》中人物话语特征 102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及其形成背景分析

103 《纯真年代》中艾伦•奥伦斯卡和梅•韦兰的人物命运分析 104 Comment on American Film-Television Culture Invasion 105 目的论视角下《瓦尔登湖》两个中文译本的分析 106 从追求走向幻灭与死亡——谈马丁•伊登的美国梦 107 培养元认知策略,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08 宋词英译中的模因传播分析

109 开放式教学理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模式探索 110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 111 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分析

112 跨国广告的在华本土化策略浅析 113 英国历险小说《所罗门王的宝藏》 114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115 《木马赢家》中父亲的缺席

116 从《看不见的人》中透视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117 A Study on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Note-taking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118 奥巴马演讲词中的委婉语研究

119 学生英译汉翻译中的英式汉语及其改进方式 120 论中国的归化异化

121 从“他者”到“自我”的转变——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卖花女》

122 O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unicative Rhetoric in Literature—Analysis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Jane Eyre 123 孤独的灵魂—简评《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克兰德 124 《爱玛》的婚姻观分析

125 顺应理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英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26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127 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

128 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Ghost‖in Anil’s Ghost

129 Psychological Portrayal in an Epistolary Novel----On Samuel Richardson’s Pamela 130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Idioms Translation 131 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用失误分析 132 中英委婉语语用功能的对比研究

133 论莱辛作品《又来了,爱情》中妇女失爱的原因

134 A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 with Numeral ―San‖ 135 分析《红字》中的孤独感

136 A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lor Ter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37 从电影《阿凡达》透视美国文化

138 作者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表现的双重人格

139 On Nonequivalence of ―Ren Min‖ in Chinese Legal Texts to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mparison 140 美国电影作品中英雄主义所隐含的美国社会文化

141 An Analysis of Realistic Literature Under the Enlightenment in Robinson Crusoe 142 On Cultural Default and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143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喜福会》 144

145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

146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147 分析场独立与场依赖对任务型教学的影响

148 从奥巴马演讲的不同译文看语域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149 英文电影题目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研究 150 从功能翻译论的角度探讨品牌名称的翻译 151 以《老友记》为例浅析美式幽默 152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153 透析《劝导》中的新女性形象

154 论《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昌盖茨“美国梦”的转变

155 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 156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157 车贴中的语言污染现象研究 158 广告的翻译

159 中西方空间观对比研究

160 《动物农庄》中的象征意义研究

161 The Developments of Marriage View over Three Periods in the West 162 (英语系经贸英语)从“口红效应”看中国文化产业的机遇

163 On Nabokov’s ―Lolita‖ and Its Adaptation into the Movie by Stanley Kubrick 164 希腊罗马神话典故成语英汉翻译评析 165 《睡谷的传说》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66 论中美广告伦理观的差异——从“性感平面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167 国际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策略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68 商务合同中译英准确性的研究

169 电影字幕英汉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 170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科技英语翻译 171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172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幽灵叙事探析

173 母语正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174 浅析造成盖茨比悲剧的因素

175 浅析《老人与海》中人对自然的态度 176 逆成构词的分类及其认知机制和规律

177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Buddhism and American Christianity 178 Analysis on Moon Image in Lawrence’s Novels------Industrialism and Chauvinism 179 Key Factors to Cause the Tragedy of Mariam 180 《远大前程》中通过研究匹普对乔的态度转变来探讨他的成长经历 181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182 论高中生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

183 剖析《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对自由的追求 184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词的蕴义 185 英汉颜色词翻译

186 On Diversified Applica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187 广告英语中委婉语的语言特征研究

188 从《卡斯特桥市长》看哈代作品中的宿命论色彩 189 论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道德观 190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191 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悲剧人生的分析

192 A Study of Mark Twain’s Rhetorical Devices: Irony and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193 《看管人》下的“品特式”( 开题报告+论)

194 The Tragedy Characteristics of Sister Carrie and An American Tragedy 195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政治观

196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 197 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本土化营销策略 198 战后美国对伊拉克娱乐文化的影响 199 怎样结束诗歌:罗伯特•洛威尔的结尾

200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第三篇: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技巧及翻译

李祥

摘 要:双关语是英语广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段。双关语的翻译本身就是一个难点,而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则更加复杂。本文从语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和成语、俗语双关等几方面对双关语的运用技巧作了阐述。并在考虑双关语的双重含义及广告语体风格的基础上,从契合译法、分别表义法、套译法、侧重译法和补偿译法等方面对英语广告双关语的翻译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广告语言;双关语;翻译

Punning and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MENG Lin & ZHAN Jing-hui

(Foreign Languages Dep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90, China)

Abstract: Punning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rhetorical devices used in advertisement.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techniques of punning and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There are various ways to form puns in advertisements.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double meanings, and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in advertisements is even more difficult because one must keep both the double meanings of a pun and the style of the advertisement in mind.

Key words: advertising language; pun; translation

引 言

不论是商品广告,还是公益广告,广告的创作都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集社会学、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声电学、文学、语言学等于一身。这门艺术中的文案写作比其它形式的写作都更需要技巧。它要利用推销原理写出雅俗共赏、生动有趣的文字,要具有特殊的感染力,能在瞬间引起读者注意,刺激其购买欲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因此广告文案中文学语言运用精当会使得广告语言的内涵与影响远远超出广告本身。双关语这一修辞手段是广告创作常用的技巧。双关,顾名思义,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一种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出一明一暗双重意义,既引人注意,又能引起联想。双关语具有简洁凝练,风趣幽默,新颖别致等修辞效果,能够突出广告的特点,因而在广告中得到大量应用。

1. 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

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双关语在广告中比较常用,它存在于语音、词汇、句法等各个语言层面。在广告中,广告制作者为了增加广告的吸引力,挖空心思地追求新的创意,使得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技巧更加纷繁复杂。巧妙的双关能使语言含蓄、幽默、生动、给人以回味和想象的余地。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用拼写相似,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的‖ 1 。广告制作者非常乐于使用谐音双关,因为此类双关具有风趣、幽默、俏皮、滑稽的语言风格,能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 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 2

译文:这里有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一切为了您的子孙后代。

在这则海滨浴场的宣传广告中,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sun-son, air-heir这两对谐音字,使广告语言不仅和谐悦耳,读来朗朗上口,而且颇风趣、幽默,具有感召力。

(2)Trust us. 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 3

译文:相信我们吧。历经5000多只耳朵的检验,有着5000多年的经验。

这是一则助听器推销广告。从字面看,它说明了该产品已经接受了众多消费者的考验,但字里行间巧妙地嵌入一对谐音字ears-years,充分暗示了该产品悠久的历史,久经考验的上乘质量。

许多广告都在商品品牌的名称上做文章。品牌名称中的双关语不仅能增加广告的趣味性和幽默感,更重要的是使品牌名称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便于记忆,增加宣传攻势力度,以此达到宣传产品的目的。品牌名称中的双关语大多采用谐音的方法。

(3) WEAR-EVER introduces a new concept in glass oven ware: CLEANABILITY. 4

译文:―恒久‖玻璃炉具带给你一个全新的概念:洁净。

这里生产商利用其商标WEAR-EVER一词多义的特点,大力推销其产品:一方面WEAR-EVER为其品牌名称,另一方面该词又另有含义:既为wear forever(体现产品结实耐用),又为wherever(说明到处受人欢迎)。该广告从多角度推销其产品,能够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具有一定的劝说作用。

1.2. 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是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双关‖ 5 。这种双关在广告中运用得也非常广泛,它与谐音双关有异曲同工之妙。

(4) The label of achievements.

Black Label commands more respects. 6

译文:酒是功成名就的标志。黑色标志使您更显尊贵。

语义双关也多见于品牌名称中。这是一则威士忌酒的广告,Label有两层含义,一为―标志‖,一为酒的牌子—Black Label。该广告通过双关手段的运用,使人联想到功成名就时就要饮用该酒;同时,用品牌名称形成双关,又便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从而对商品发生兴趣。

(5) 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 7

译文:尽情大吃,不增体重。

这是Weight-Watcher冰淇淋的广告标题,这种冰淇淋是专为节食者生产的。双关不仅存在于商品商标名称中,标题中的spoil也是双关所在。spoil oneself意为―尽兴‖;而spoil one’s figure则意为―破坏了体形‖。这则广告通过一语双关,使减肥者在轻松幽默的语气中很自然地接受该广告,并能使其产生购买欲望。

(6) A deal with us means a good deal to you. 8

译文:和我们做买卖意味着您做了一笔好买卖。

该句的妙处在于很好地利用了句中deal的三种含义,―做买卖‖、―一笔好买卖‖和―许多‖。a good deal构成一个绝妙的双关。

1.3. 语法双关

语法双关是指由于语法方面的问题产生的双关,如省略结构、某词或词组具有两种以上语法功能等。

(7) Which lager can claim to be truly German?

This can.(旁边画有一罐啤酒) 9

译文:哪种大罐啤酒可称得上是地道的德国货?这罐。

这是一则Lager牌淡啤酒的广告。句中的can既可作情态动词,又可作名词(饮料罐)。由于can一语双关,加上Lager的品牌名称双关,以及旁边插图的妙用,使广告产生了一定的幽默效果,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无独有偶,可口可乐公司也在这个can字上做文章。

(8)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 10

译文:没有什么能像可乐那样令您神清气爽。

句中can既可理解为名词―罐,听‖,又可看成是情态动词―能‖,全句可理解为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 tin, drink) can (refresh you)。 11 这则广告诙谐机智,富于文字情趣,能使商品连同这一广告词一起久久印在读者记忆里。

1.4. 成语或俗语双关

广告语言特别善于引用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或俗语。这些广告以人们原有的社会、文化知识为基础,以鲜明、独特的语言形式形成双关,既增强了广告的吸引力,又体现了广告语言的艺术性,更使广告具有令人回味的弦外之音。

(9) You’ll go nuts for the nuts you get in Nux. 12

译文:纳克斯坚果让你爱不释口。

从广告的字面意义看,to go nuts是―去买坚果‖,但它同时还是一句成语,意为―疯狂、发疯‖。双关语的运用表明了纳克斯牌坚果对人们的吸引力是无以抗拒的。

(10) A Mars a day keeps you work, rest and play. 13

译文:一天一块玛斯巧克力,让您工作像工作,娱乐像娱乐。

这则广告让人们联想起两条非常熟悉的成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s away和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该广告不仅在语言形式上借用了成语的模式,同时还引用了两条成语的内容,让人们从久已熟知的成语中得出一个新的判断:玛斯牌巧克力不仅能使人们健康,而且让人们工作时精力充沛,休息时放松自如。

2. 广告双关语的翻译

广告语言是一种精炼、含蓄、富有表现力和鼓动性的语言,而双关又是双重意义的表达,在语言结构和表达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可译性障碍。因此,英语广告双关的翻译应根据广告的内容和特点,选用适当的汉语表达方式,既要充分照顾到原文的语体风格,又要尽量传达出原文的信息。采用辩证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减少双关语在翻译中信息量的流失,增强广告语体特征,英语广告双关语的翻译还是可能的。

2.1 契合译法

一般认为,双关语由音、形、义等手段构成了可译性障碍,存在不可译性。但―有些双关语也不是绝对不可译。双语偶合,是可能的‖ 14 。契合译法在双语偶合的基础上,兼顾了广告双关语的形式和内容,是广告双关语翻译的最高境界。

(11) Easier dusting by a stre-e-etch! 15

stretch一词除了作为除尘布的品牌名称―拉长‖外,其拼写还被别出心裁地拉长,传达出该词的本意―延伸‖。让人很容易感到除尘布能延长人手臂的功能,真切而形象地渲染了―拉拉拉长,除尘力强‖的功效。译文中―拉‖字的重复再现了原文中stretch一词被拉长的效果,形成感觉上的延伸。四字短语及押韵的使用都符合汉语广告的语体特征。

2.2 分别表义法

如果要把双关语的双层意义完整地表述于译文中,除了在双语偶合的情况下,采用契合译法外,―也可以采取变通手法,将双关语义剥开,拆成两层来表达‖。 16

(12) The Unique Spirit of Canada. 17

在这则加拿大酒广告中,spirit一词是传神之作,它既可作―烈性酒‖解,又可作―精神‖解。为了保留双重意义,可将双重语义拆开,译为―别具风味的加拿大酒,独特的加拿大精神‖。 18

(13) I’m More satisfied. 19

(14) Ask for More. 20

这是摩尔香烟在广告语中树立的两个双关典范。它们巧妙地使用more一词的双重意义:more是一个副词,表示―更加,更多‖;大写之后,变成了品牌名称。这两则广告使人们轻松记住了商品的品牌,同时又给人留下了一个印象:该产品优于同类产品,能更使消费者满意。译文分别为:―摩尔香烟,我更满意‖;―再来一支,还吸摩尔‖。双关语义被拆成两层,在译文中分别表述,而且四字结构,读来朗朗上口。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翻译方法虽然保留了双关语的双重含义,但原文那种凝炼,诙谐的韵味和一词两义的妙趣却丧失了。

2.3 套译法

有些广告双关语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上的。英语语言、文化在汉语中的传播形成了双语翻译之间的桥梁。套译法就是套用英语在汉语中已经沉积下来的固有模式,对英语广告进行翻译。

(15) 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 21

这则广告实际是一条英语成语,意思是―结局好,全都好‖。但广告制作者把它用于香烟广告中,ends就具有了双重意义:动词―结束‖和名词―香烟蒂‖。这句香烟广告词可以套用原来成语的翻译模式,译成―烟蒂好,烟就好‖。

(16) 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 22

这一妙句出自成语―Better late than never‖(晚来总比不来好)。它妙就妙在不仅引用了成语的结构,还利用了late的双关意义,the late这里指the dead。双关的运用使这则交通公益广告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力。其译文可套译为―迟到总比丧命好‖。 23

(17) We take no pride in prejudice. 24

这是《泰晤士报》为自己做广告时用的一句妙语,它源于奥斯汀的一部传世名著―Pride and Prejudice‖,报社援引该书名作广告,以标榜自己不偏不倚,主持公道。这则广告可译为:―对于您的偏见,我们没有傲慢‖。对于知道《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的人来说,这种译法的双关内含便不言自明了。

套译法的长处在于它能传递广告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又基本能保证原文简洁、凝炼的语言特征,但双关的内涵往往不能得到充分展示,所以译文也就失去了原文风趣、机智、幽默的色彩。

2.4 侧重译法

广告中别具匠心的双关表现手法有时―难以表述于译文中,结果只好牺牲形式意义、谐音寓义及暗含情态‖, 25 尤其是有些广告含有多组双关和一语多关,只好采取侧重译法,守住概念意义。

(18) The driver is safer when the road is dry;

The road is safer when the driver is dry. 26

这则宣传交通安全的广告运用了dry一词的两重词义(干燥的;没饮酒的)构成双关,对司机很有警示作用。翻译时,dry一词的两重意义在上、下句中只能各取一意:路面干燥,司机安全;司机清醒,道路安全。

(19) When the wind has a bite…and you feel like a bite…then bite on a whole Nut. 27

bite一词在这里有多层意思:刺痛;食物;咬。它的多层含义使全营养坚果给饥寒交迫的人们带来的感受跃然而出。这句广告词的翻译可分别把bite一词表达的多重意义表述出来:―当寒风刺骨而您又想吃点儿什么的时候,请嚼嚼全营养坚果‖。

(20) Butlin’s –the right choice.

Don’t labour the point, or be conservative in your choice, or liberal with your money. Come to Butlin’s for the real party.

Great Party Ahead. 29

这是旅游公司利用各政党之间的竞争为自己做的广告。广告中labour,conservative, liberal是三个政党的名字,同时labour the point作―详尽说明‖解,be conservative in your choice意为―在做选择时保守‖,be liberal with money指―大手大脚地花钱‖。Party也是一个双关词,既指―政党‖,又指―聚会‖。广告中几组双关词的运用给人们留下了该旅游公司可以信赖的印象,可以说广告作到了绝妙的地步。但遗憾的是像这样的多重双关译起来难以多全其美,只好采取保留概念意义,牺牲双关的译法:

―布特林旅游公司——您的正确选择。

不要劳烦讲个没完,

不要保守,也别犹豫,

不要放任自由地乱花钱。

到布特林旅游公司,参加实实在在的聚会吧。

盛大的聚会正等着你!‖

侧重译法是对广告双关的双重乃至多重意义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取舍。经过这种取舍后,双关的双重意义在译文中只剩下一层,所以也就没有双关可言了。大多数的广告双关语都适合这种翻译方法,事实上,这种侧重译法正是双关语具有可译性障碍的例证。

2.5 补偿译法

大多数的广告双关语都能通过侧重译法译出。但是有时双关语的一层意义译出后,另外一层意义也很重要,但却无法同时译出,这时,可采用一些补偿手段加以弥补。对于广告来说,这些补偿手段主要指承载广告的媒体,如电视的图像、广播的声音及报纸的版式设计等。

(21) OIC

这是一则眼镜广告,三个简洁的大写字母形状像眼镜,读音为―oh, I see‖。该广告既利用视觉语言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又利用听觉语言表现此眼镜给视力不佳的顾客带来的欣喜之情。然而,该广告的翻译很难同时兼顾到视觉和听觉,只能从听觉上译为:―哇!我看见了‖。视觉上三个字母形成的眼镜形状却可以通过承载广告的媒体,利用图形这一视觉语言要素来弥补。对于依靠媒体而存在的广告来说,这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补偿手段。

3. 结 语

总之,双关语是广告文体中十分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不仅能使广告语言简炼、丰富、诙谐,而且能使广告引人注意,便于记忆。但广告双关语的翻译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以上我们只是讨论了广告双关语翻译的几种模式,在实际翻译中,要真正做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等值,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只使用某一两种手段,而须从具体情况出发,辩证地选择最合适的手段来传达原文的意义。

注 释

1, 4, 6, 7, 9, 10, 13, 17, 18, 26, 28 项成东,试谈广告英语中的复义[J],山东外语教学,1996。

2 胡一,广告英语的修辞魅力[J],英语学习,1999,(8)。

3 单祝堂,英语双关语探讨[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9,(1)。

5 丁柏铨、夏文蓉、周斌,当代广告文案写作[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8, 11, 20, 22, 23, 24 候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12 , 19, 21, 27 崔刚,广告英语300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14, 16, 25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15 蒋磊,谈商业广告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4,(5)。

29 徐仲炳,英语双关的类型和翻译[J],外国语,1988,(6)。

参考文献

[1] 陈文伯,一词两义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4,(4)。

[2] 崔 刚,广告英语300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3] 丁柏铨、夏文蓉、周斌,当代广告文案写作[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 候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5] 胡一,广告英语的修辞魅力[J],英语学习,1999,(8)。

[6] 蒋磊,谈商业广告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4,(5)。

[7]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8] 单祝堂,英语双关语探讨[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9,(1)。

[9] 项成东,试谈广告英语中的复义[J],山东外语教学,1996,(2)。

[10] 徐仲炳,英语双关的类型和翻译[J],外国语,1988,(6)。

[作者简介] Dr Richard Lee 李祥

第四篇:《红楼梦》英译中双关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 论零翻译在公司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2 社会因素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影响

3 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

4 A Study on Error Correction in JEFC Classroom

5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6 英汉同声传译技巧初探

7 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

8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

9 从关联理论角度谈英语双关语的翻译

10 论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11 论英语奢侈品牌的文化及其翻译

12 奥巴马竞选总统获胜演讲的文体分析

13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14 阿加莎•克里斯蒂探案小说《罗杰疑案》叙事独特性探究

15 从标记理论看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

16 A Survey on Western Culture Learning among Non-English Majors

17 《红字》的悲剧成因分析

18 中西婚姻文化差异

19 中英文化中寒暄语的比较

20 “赞同”在英语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21 论《少奶奶的扇子》中的扇子

22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的词汇差异

23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

24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的翻译策略—杨氏夫妇《聊斋志异》英译本个案研究

25 试析托尼•莫里森《爱娃》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26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

27 英语新闻中批评性语篇的对比分析

28 论英语自然地理术语的汉译

29 论文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以迪斯尼乐园为例

30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31 Are Indians Prisoners of Their Race?-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s and Rise of National Awareness

32 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爱”的比较及其文化影响初探

33 《时间中的孩子》成长主题分析

34 反复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作品《三个女人》中的运用

35 旅游景点标志翻译初探

36 论文化对词语内涵意义的影响

37 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

38 跨文化营销策略研究--以宝洁为例

39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40 《荆棘鸟》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追寻荆棘的女人

41 从中美文化差异看中国人创新能力的缺失与培养

42 怪,或不怪--《小镇畸人》中的主要人物解读

43 口译者听力环境的适应研究

44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45 浅议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46 论大学英语口语课外活动

47 隐喻认知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48 《哈利•波特》中斯内普的人物分析

49 从《通往雨山之路》看美国印第安文化的逐渐衰落

50 山寨文化的反思——发展与创新

51 浅析中西方颜色词所隐含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52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

53 广告英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54 An Analysis on Femi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 in Little Women

55 爱米丽与祥林嫂悲剧的比较研究

56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

57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

58 从《绝望主妇》看美国人的婚姻观

59 永不凋落的玫瑰—从女性主义分析《红字》中的海斯特

60 英语运用中的歧义分析

61 超验主义在《瓦尔登湖》中的应用及其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62 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特点及策略研究

63 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

64 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冰山原则写作风格

65 探析中国电影英译的几个误区

66 基于跨文化视角文化全球化的分析

67 传统道德与时代新意识之战―论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婚恋观

68 《幸存者回忆录》中多丽丝•莱辛的生态观

69 从人文主义角度解读《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

70 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

71 批评与重新解读《日瓦戈医生》

72 中美新闻价值观的差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73 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74 黑色幽默在《第条军规》中的运用

75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沉默之语用分析

7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Roses” in Wuthering Heights--Catherine Earnshaw and Catherine Linton

77 《远离尘嚣》人物分析及悲剧写法

78 浅谈英语幽默的文化特征

79 科技英语长句的结构分析与翻译

80 论《海浪》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和生命意识

81 思维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82 浅析中医词汇英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83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风格

84 改变,选择与责任——论电影《猜火车》中的青少年成长

85 英语政治新闻中委婉语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研究

86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现代主义

87 《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

88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

89 《当幸福来敲门》的人际功能文本分析

90 从习语来源看中西文化之不同

91 《动物农庄》的极权主义的研究

92 浅论中文商标的翻译

93 《瓦尔登湖》与陶渊明作品中的自然观简析

94 从跨文化角度论商标的翻译

95 从词汇对等角度看《红楼梦》中“笑”一词的英译

96 数字在汉英文化中的对比与翻译

97 对《雾季的末日》主题的解读

98 从现代主义角度分析《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无根性

99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00 打破沉默——接骨师之女中“沉默”主题的解读

101 基于认知的颜色词隐喻研究

102 Growing Pains—An Analysis of J. D. 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s a Bildungsroman 103 影视作品中的中英电话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104 A Study on the Role of Parent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Learning

105 Quest for Identity: An Analysis of Women Characters in The Bluest Eye

106 “垮掉的一代”没有垮——简析《在路上》中年轻人的生活观

107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

108 英语体育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对策

109 A Study on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A Rose for Emily

110 An Interpretation of A Rose for Emily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Socialization

111 中美之间宴请礼貌原则的差异以及其产生原因

112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113 隐喻视角下奥巴马就职演讲辞的分析

114 浅析当代美国跨种族领养的现状

115 《马丁•伊登》中马丁•伊登美国梦的分析

116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主题分析

117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一代”的反叛与抗争

118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

119 On Nabokov’s ―Lolita‖ and Its Adaptation into the Movie by Stanley Kubrick

120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用

121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12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aboo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23 《达洛卫夫人》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

124 试析邓恩《别离辞•节哀》中圆规与圆的意象

125 从关联理论看科技英语的汉译

126 从迈克尔杰克逊看美国梦

127 Women’s Roles in the Family Based on the Bible

128 从意象看《喜福会》的主题

129 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30 中西方奢侈品消费文化之比较

131 对《大地》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32 极限环境中的善与恶——浅析《蝇王》中的主要人物人格结构

133 《天边外》的悲剧分析

134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析《小王子》

135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关系的转变

136 从电视剧《绝望主妇》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137 试论爱伦•坡的作品在当时遭受非议的必然性

138 英文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认同——《京华烟云》赏析

139 文学翻译中的对等

140 学生写作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改进方式

141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

142 Translation of Tourism English in a Cross-Cultral Perspective

143 西游记神话人物称谓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

144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

145 论《黄墙纸》中女主人公女性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146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47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矛盾情感

148 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

149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

150 从《麦琪的礼物》分析欧·亨利的内心世界

151 浅析信息时代的汉语新词语英译策略

152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153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Emily Brontë and "Wuthering Heights"

154 中英数字词语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155 对小说《野草在歌唱》的功能文体分析

156 对中英组织文化差异的跨文化研究

157 以超验主义视角对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分析

158 An Analysis of the Distorted Human Relations in The Grass Is Singing

159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悲剧美学思想

160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161 《名利场》中男性与女性形象解析

162 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对文学的影响——以白衣女人为例

163 The Influen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ranslation

164 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及激发策略的调查分析—以屏边高级中学为例 165 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166 商务谈判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策

167 从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看其文化内涵

168 英语科技文献的句子特点与翻译

169 《紫色》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170 从文化视角看英语习语的翻译

171 Influences of Encouraging Words on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Classes

172 浅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渐渐消失的玫瑰

173 The Name Translation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174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二战后美国价值观

175 《榆树下的欲望》中的自然主义

176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现实元素

177 Euphemistic Expressions in Business Correspondences

178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

179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180 A Study of Chinglish as Found in Students’ Writings

181 透过七夕和情人节看中西文化差异

182 英语非作格动词语义特征和句法属性研究

183 道德与归属地的一致性--《曼斯菲尔德庄园》空间维度分析

184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研究

185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视角下的中美家庭观

186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

187 音意兼译—外来词中译之首选法

188 中英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189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

190 孤独的逃离者——《麦田的守望者》主角霍尔顿的反英雄形象分析

191 通过阅读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192 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guage on 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93 论《瓦尔登湖》的超验主义思想

194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商标翻译

195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谈唯美主义艺术观

196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析托尼• 莫里森的《宠儿》

197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谈品牌翻译策略

198 《红楼梦》英译中双关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研究

199 Etiquette and Protocol o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200 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

第五篇:试论双关语翻译(长春大学)

论双关语翻译之真谛

张传彪

张红深

(1. 石河子大学外语学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3)

(2. 福建工程学院外语系, 福建福州, 350108)

摘要:翻译之难莫过于双关,原因就在于找到完全对等的双关几乎不可能。本文试图通过大量英语双关语汉译实例,证明幽默双关语的替换译法是一个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在双关语翻译中译者应当尽量保持原文审美信息,再现原文修辞效果。

关键词:双关语;修辞效果;替换法翻译

[1]

[2]Abstract: The pun is considered most challenging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because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find an exact pun equivalent in the target language. Based on abundant E-C translation cas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rgue that the replacement translation of humorous English puns is an effective soluti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esthetic messages of the source text should be especially retained and the rhetoric effects reproduc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pun. Key words: pun; rhetoric effects; replacement translation 0. 引言

双关语是通过特定语境中一个词的双重含义,或其与另外一词因读音相同或相近而可能引发的意义联想,达到幽默、诙谐、讽刺诸效果的修辞格。鉴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本体性差异,试图在两者间寻找到意义、结构、韵味都一一对应的双关语难乎其难。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谈到双关语翻译时也不无感慨:“翻译双关语时,我们能做到的最多是给译文加注释,告诉读者原文是双关语。”

“译文加注释”作为双关语翻译等而下之的替代译法可以考虑,但无论如何不是最佳策略。理由无他,译诗必须还之以诗,译文必须还之以文,译双关必须还之以双关。本文试图跳出双关语翻译语义对等的狭窄观念,转而从双关修辞的目的属性探讨英汉双关语翻译的另类技巧与变通途径。

1. 幽默是双关修辞的本质属性

什么叫“双关”?《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的定义是:“用词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p.1275)双关语的这个与生俱来特点,必然注定了其幽默、谐趣、语义含混的修辞属性。双关语使用者无论是用它表现幽默功能、讽刺功能,还是呼唤功能,这种幽默风趣的内质都始终存在。以打字机广告语“不打不相识”和《红楼梦》中隐藏双关的姓名“甄士隐”、“贾雨村”为例,这些双关语作者的初衷或许只是出于功利目的(比如推销产品)和讽刺目的(比如嘲讽世态),但双关修辞本身还是依然赋予它们挥之不去的幽默感和谐趣味。可以想见,当汉语读者看到广告语“不打不相识”时,从打字机的“打”突然联想到古人“不打不相识”的“打”,毫不相干的二者被这么巧妙地组合到了一起,而且还分明感受得到它们跨越时空的携手际会,怎不哑然失笑?至于双关语中的绝大部分,原本就用于幽默、逗趣的目的,那就更不用说了。不妨看例: 1)Customer :Waiter,will the pan cakes be long?

Waiter:No,sir,Round.

2)A: What is the worst kind of fish? B: Selfish. 可以说,任何一个英语母语者,只要其思维正常,绝对不会对文中的提问做出如此荒唐的回答。 显而易见,作者的用意只有一个,那就是故意制造幽默。有哪一个英美餐馆的服务生会误解顾客 “Will the pan cakes be long?”中“long”的真实意指呢?同样的,例2)中对“What is the worst kind ————————————————

* 本文系石河子大学2007年校级科研课题“汉、英民族语言心理差异的发生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RWSK08-Y117

[1]of fish?”的回答“Selfish”,牛头不对马脚,也根本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双关语纯粹 都是基于插科打诨,博人一笑的目的。难怪纽马克对双关语翻译有过这样一个经典评论:“双关语翻译的重要性有限而趣味无穷。”[2] 此言的潜台词是什么?那就是:双关语是用来逗乐、博笑的,双关修辞本来就是被定位在文字游戏上,所以,对它们的翻译大可不必太较真。事实上,文学语境和交际语境下的双关语从来都不是为了传递字面信息,而是为了制造言在此,意在彼的修辞效果。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它可以让我们在双关语的翻译上视野更开阔,思路更宽畅。

2. 双关幽默是供人意会而非教会

设想一下,一个饱含睿智的双关语突然间被你悟出,那会是一份怎样的快感?可是,同样这个双关语,如果你不是从智慧的思考中顿悟,而是经由别人条分缕析的讲解后得知,会有相同的感受么?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思考:双关语该如何翻译?

译界一般认为,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可译性是相对的;语言自身差异如语音、字型等造成的不可译性是绝对的。而主要由同音或谐音形成的双关语,显然属于后者。既然在英汉两种语言间寻找意义、结构完全对应的双关语不可能,那么在英汉双关语的翻译中寻求变通,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所谓变通,并非简单的直译加注,这样的玩意儿谁都会,但效果却不敢恭维。幽默是只能意会而不能加注的,经过注释处理的幽默即使不是趣味索然,至少也已魅力不在。所以,本文讨论的变通,不拟包括注释法。

作者设计双关,目的无非是制造出其不意的幽默、讽刺效果。因此,翻译双关语理所当然应该首先考虑效果。德国功能学派学者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Skopostheorie)主张,翻译的交际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行为的过程,也即“目的决定手段”。从目的论的视角看双关语翻译,也就是应该把再现这种幽默、讽刺的修辞效果作为价值取向的核心。所以,那种把双关语信息摆在翻译首位的做法,实际上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仍以前面提到的那句谐趣双关为例:

1)Customer :Waiter,will the pan cakes be long?

Waiter:No,sir,Round. (原译)顾客:“服务员,煎饼还要等很久吗?”

侍者:“不,先生,是圆的。”

这是一个利用英文单词“long”既指时间“长”,又指形状“长”的双关义制造出来的幽默。原译采用了直译加脚注的“注释翻译法(philological translation)”,其在忠实传达原文的信息上无懈可击,只可惜原作者精心设计的幽默却在译文中丧失殆尽。面对这样一个前言不搭后语的对话,汉语读者如果不看注释,能知道他们在讲什么吗?原作者饱含创意的艺术语言,体现在译文中居然成了一个无厘头信息!请看笔者的改译(本文除“原译”外,所有译例均系笔者所译): 顾客:“服务员,煎饼还要好久吗?”

侍者:“哦,先生,煎饼不用酒(久)。”

笔者的改译谈不上完美,但至少部分传递出这句双关语的幽默,而这种幽默正是原文作者最希望产生的现场交际效果。然而,原译只盯住了文本表层的对等,却把活生生的幽默诙谐转化为冗长枯燥的脚注。读者不禁纳闷,假如本句的双关是出现在电影、戏剧的对话中,又该如何脚注呢?再看以下两个例子:

2)What keys won’t open doors? ———A monkey, a donkey and a turkey. 3)A: What is the worst kind of fish? B: Selfish.

几乎所有涉及这两句双关语的译者,都对它们要么避而不译,要么照字直译,要么干脆以它们为例,证明凡属语言文字自身属性差异造成的双关皆不可译。请看一位作者是怎么译的:

2)什么钥匙开不了门?——猴子、驴子和火鸡。 3)A:最坏的鱼是什么鱼?

2 B:自私。

坦率地说,不懂英语的中国人初看这样两句汉译,难保不会怀疑应答者是不是刚进过精神病院。译文对原文如此原字照搬,实在无异于拿汉语读者寻开心。要知道,原作者设计这两个双关,着眼点并不只是它们的信息。在这里表层信息实际上只是一个“道具”,而道具是为展开剧情服务的。所以,双关语译者此时没有理由不跳出传统狭窄的翻译观,从而把目光直接瞄准双关修辞最可宝贵的本质内涵上。试看笔者如何改译:

2)I. 什么(钥)匙开不了门?——汤匙、糖匙和醋匙。 II. 什么天最美?——聊天、谈天、武则天。 3)A:最坏的鱼是什么鱼? B:暴雨(鲍鱼)。

从传递语义信息的角度讲,改译似乎有点离谱。若从再现原文诙谐幽默的修辞效果讲,改译显然胜出一筹。双关语作为一种利用谐音、歧义为主要修辞手段的语言形式,本身就是故意追求模糊性和多义性的产物,又怎么能够要求译者恪守忠实,天衣无缝呢?所以,笔者以为,翻译双关语,字面信息的对等与否,大可不必耿耿于怀。当然,能在译出双关的同时又能兼顾对等,自然求之不得,但这等美事只能得之于偶然,无法求之于必然。张南峰教授在《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一文中就指出:“假如认为必须保留原文双关语的结构和字面意义才算翻译,那么,就英汉翻译而言双关语的可译性就很低;但假如认为双关语不必译为相同的双关语才算翻译,那么可译性就很高了。”[3] 这段话无疑是深得双关翻译三昧者之经验高论。实际上,只要我们一改双关语翻译必须保留原文结构和字面意义的狭隘观念,转而寻求其修辞效果和功能的再现,许多原本只能直译加注或被打入“不可译”冷宫的双关语,马上就能获得新生。谓予不信,请看例: 4)A:At what time of day was Adam born? B:Just before Eve. A:后羿射日在什么时候?

B:前羿射完后。

5)A:What kind of money do girls like most? B:——Matrimony. A:爱钱女孩最喜欢什么元? B:姻缘(银元)。

6)Donna:He’s so romantic. Every time he speaks to me he starts with “fair lady”. Tina:Romantic, my eye. He used to be a bus driver. (原译)多娜:他真浪漫,他每次跟我说话总是先说声:“漂亮女士”。

泰娜:浪漫,哼!他以前是个司机。

改译:多娜:他真浪漫,每次跟我说话总先说声:“够漂亮女士!”(Fair lady!)。

泰娜:浪漫,见鬼! 他以前是个司机,开口就是:“购票,靓女士!”(Fare, lady!)

7)“Why don’t you go forth and multiply?” asked Noah, a bit angry. “We cannot, ”said the serpents, “we are adders.”

原译:“你诺亚不是叫我们出去‘相乘’吗? 对不起,我们蝰蛇是做加法的。”

在原译作者的文章中,该双关其实是被归入不可译之列的。短短两句英语原文,引出的却是一大段解释性说明——:

“这段幽默的作者别出心裁地从《圣经》取材,拿诺亚开玩笑,也给翻译出了个难题——如何翻译‘multiply’(繁殖、相乘)和‘adder’(蝰蛇)这两个词。大洪水退后,诺亚叫所有动物都出去繁衍后代,当他看见两条蝰蛇仍赖在方舟里不走,便略带愠怒地问它们为什么不出去繁衍后代。然后,狡诈的蝰蛇却偷梁换柱,将‘multiply’中诺亚所指的那个‘繁殖’的意义,换成了‘相乘’的意义。将名词‘adder’(蝰蛇)与动词‘add’(做加法)这两个意义上毫无联系的词生拉硬拽到一起,然后根据英文名词构词法之一——在动词后加词尾‘er’便构成该动作

3 行为者,来为其懒惰辩护:‘你诺亚不是叫我们出去‘相乘’吗? 对不起,我们蝰蛇是做加法的。’”

[4]汉语读者即使有耐心认真看完这段约200个字的注释,也未必清楚原文的幽默风趣所在。诸如add与adder的语义衍生关系,普通中国人很可能是一头雾水。退一步说,就算他们真的读懂了这段长长的注释,所得到的审美享受也跟英语读者读到原文时的会心一笑大相径庭。殊不知,双关语的幽默是靠顿悟神会的,而非长篇解释教会的。这个中道理就好比诗歌给予读者审美愉悦,靠的是浑然天成的美,而不是一词一句的肢解和阐释。任何一首好诗,换成了白话散文,都不比初中作文好多少。请看笔者的改译:

诺亚:“你们为什么还不出去孕育后代?”

蝰蛇:“对不起,本蛇姓蝰(性亏),不受孕。”

3. 双关语翻译的审美观

双关语翻译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用双关语译双关语,译文与原文在形式和内容上完全对等。但这只是理想译文,现实中几乎不存在。正因为双关语的翻译几无例外都经过变通处理,所以评判其美学价值就可能人言人殊。笔者以为,评判的尺度应该首先放在衡量原文幽默效果的再现上。当然,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原文的修辞功能,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请看例:

8)Customer: Have you got any chicken’s legs?

Waiter: No,sir,1 always walk this way! (原译)顾客:你有鸡腿吗? 侍者:不,先生,我一直这样走路! 改译:顾客:你有鸡腿吗? 侍者:没。我有双腿,从来不用鸡腿。

9)What is the most contradictory sign in a library? ——To speak aloud is not allowed. (原译)图书馆里最自相矛盾的标示语是什么?——大声讲话不是大声。 改译:图书馆里最自相矛盾的标示语是什么?——敬请(尽情)低语!

例8)的原译看似忠实于原文,其实根本没有传达出原文歧义双关的幽默,而症结就在“你有鸡腿吗”和“不,先生,我一直这样走路”之间少了一个“missing link”。不懂英语的中国读者面对这唐突的一问一答,绝对丈二金刚摸不着脑袋。而笔者的改译表面上偏离原文,实际上恰到好处地再现了原文的幽默。什么叫“离形得似”?——这,就是!

至于例9)的原译,严格说来不能称之为“翻译”,而只是“揭谜底”——把原文谐音双关的另一层意思(To speak aloud is not aloud)和盘端出。在这个对话中,To speak aloud is not allowed的本意是“不得大声说话”,这也正是笔者改译中“敬请低语”的意思。而“敬请低语”刚好跟“尽情低语”成了一对语义相反,且又谐音双关的绝妙联袂!

如果说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作的话,那么双关语翻译就更是如此了。成功的双关语翻译应该做到在译文中重现原文的文本功能,使目的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感受。请再看例:

10)Marriage is an institution where a man loses his bachelor’s degree and a woman gets her master’s status. (原译)I. 婚姻是一个学院,在里面男人失去学士学位而女人得到硕士地位。(脚注:bachelor为双关,意为光棍 / 学士;master为双关,意为主人 / 硕士)

(原译)II. 婚姻是这么一个学院:在里面男人失去光棍学士学位而女人得到老大硕士地位。 (原译)III. 婚姻是这么一座寺庙——男人进庙当不成“真和尚”,女人进庙却成了“老佛爷”。 以上3个译文在再现原文谐趣双关修辞效果上明显存在差异。原译I和原译II基本上没有摆脱“注释翻译法”的窠臼。原译III则相对超脱,对原文幽默效果的再现也显见功力,美中不足的是,“真和尚”和“老佛爷”的喻意略显直露,有失双关修辞的含蓄美。本文作者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改译:

◇ 婚姻是一所卫校——男生入学主修“气管炎(妻管严)”,女生入学主攻“肤必治(夫必治)”。

以“主修‘气管炎(妻管严)’”对应“loses his bachelor’s degree”;以“主攻‘肤必治(夫必

4 治)’”对应“gets her master’s status”,恰好做到以双关语译双关语,并且在幽默效果上毫不逊色。此外,以“卫校”取代“寺庙”对应institution,也更加贴近原意。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改译给予汉语读者的审美愉悦,跟原文给予源语读者的审美愉悦基本相同。而这,才是翻译双关修辞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Nida, E. A. Rhetoric and Styles: A Taxonomy of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J]. Language Sciences. 1984(6): 297 [2]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8:217 [3]张南峰. 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 中国翻译2003(1):32~33 [4]金敏、熊丽娟. 英语幽默的汉译困难[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7(5):119

上一篇:幼师培训心得体会感悟下一篇:运输企业维稳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