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译制片翻译分析论文

2022-04-15

摘要:从界定“译制片”“影视翻译”等概念入手,介绍了外国影片在我国的译介模式,指出配音译制片和字幕片是如今的两大译制途径。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影视译制片翻译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影视译制片翻译分析论文 篇1:

影视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电影传入中国后,中国译制片的雏形开始形成,并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影视翻译研究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影视翻译研究未能引起中国翻译界的重视。在翻译领域,无论高校课程设置还是学者研究范围,大部分都倾向于文学翻译,真正系统学习或研究影视翻译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就导致合格的影视翻译人才相当匮乏。因此,改革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影视翻译与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合格的影视翻译人才,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影视翻译;翻译教学;人才培养

隨着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影视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日益迫切。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翻译教学改革的趋势。然而,效果不尽如人意。翻译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社会需求很大的一项技能。但近年来,翻译人才培养在师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改革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影视翻译与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很多高校研究的问题,该文章立足于当前高校英语专业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现状,根据河北传媒学院英语专业和翻译硕士培养实际情况,培养影视翻译人才,改善目前影视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影视翻译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国际交流的需求以及信息时代文化传播的需求。

一、国内高校翻译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现状

(一)教学理念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的错误观念和认识使得在翻译课的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翻译理论-翻译方法讲解-学生自己练习,参照参考答案讲解。而且,教师的讲解集中到文学翻译上。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欣赏,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并不多,长此以往,学生进行的翻译实践较少,往往会不敢翻译,甚至会造成依赖参考答案的后果,课堂中学生参与程度较低。

(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大都是通用类型,没有特色,有些院校会根据自身学校特色增设一些翻译课程,但开设影视翻译课程的院校比较少,大都是工程、航空、计算机、商务翻译等的课程。而且理论课偏多,沿袭之前的重理论,轻实践。从开设课程的时间和内容上看,学生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是课时少,而且翻译实践机会很少甚至没有。课堂教授的内容与学生真正想学的内容存在脱节现象,学生所学内容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学生认为课堂所学内容与知识是没有用的,这些知识的学习对自己提高翻译能力没有多大益处,自己的翻译实践能力也偷提没有提高。这样会导致学生毕业之前所学翻译知识不够系统,理论基础不扎实,尤其是实践能力差,毕业后不能胜任职业翻译,如影视翻译类岗位的翻译。

(三)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目前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课程体系不完整,缺乏理论深度,缺乏应用型课程,教师还是将教学重点反复在翻译理论与技巧的讲解上,缺乏真实情境中的实践锻炼机会,这也造成了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差,不能与市场需求接轨。

(四)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是当前很多高校教师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通常给学生提供文本,学生翻译,对照译文,然后老师纠错、讲评。影视领域翻译的教学方法很多也是如此。传统的“讲评法”“纠错法”使学习变动枯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影视剧的语言相对特殊,如果采用传统教学,只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

二、构建影视翻译与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研究模式

(一)更新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翻译行业业已进入到信息化、商业化的运营模式。翻译也要利用网络时代的新技术辅助翻译,来为社会服务。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掌握新技术,掌握翻译软件使用等,不断提高自己,另外,教师要转变观念,做好角色的转变,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讨论者,合作者,组织者,资源的开发者,是教练,是导员,是陪练。使学生能够“在翻译中学习翻译”、“在合作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

(二)确立复合型影视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影视翻译的专业特点及特殊性,影视翻译的教学应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应该与影视翻译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即培养也就是培养既懂英语、懂影视,会翻译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也应该与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结合,因此,应主要分为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并加强实践模块的教学与训练。理论模块不仅包括一般翻译史课、翻译文化课、翻译策略课、翻译的工具能力课等,还应增加影视类专业课程,使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和知识、影视翻译的技术工具课。实践模块也并不完全是单纯的实践活动,在学生操练,教师点评的过程中,从翻译与文化及相关知识结合的角度,运用文本分析、媒体研究、语用学等研究成果探讨配音语字幕翻译的技巧与策略。另外,本校的翻译工作坊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练习的机会,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下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好开课前的准备工作。开课前,教师提前找好材料发给学生,学生翻译完成后,提交给老师,在教师授课前,教师将学生译文进行认真批阅与点评,返还给学生。在课上的,教师会把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利用课上时间,跟学生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更恰当的译法。

另外,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影视翻译者,扎实的双语语言功底是必须的。影视翻译往往会涉猎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对中西方文化素养要求也很高,因此,还应在课程设置上增加汉语类课程夯实学生汉语知识,提高学生汉语表达能力。同时,开设《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课程,适当给学生延伸相关文化知识。还要给学生制定了详细的阅读计划安排,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中西文化书籍,布置阅读任务,教师定期进行测试,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三)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

影视翻译教学在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教授的同时,还要依托、利用现代多媒体“声、文、图”并茂的特点,建设翻译实验室,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模拟创造交流环境的真实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和加强互动交流。同时,完整的语境也增强了翻译训练效果,也就是说,依托影视字幕的每次翻译训练,学生接收图像和声音信息,又置身于影片语境,这些对白场景有助于学生掌握翻译策略,准确理解原文语境,正确进行双语转换。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高,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当代的翻译教学不仅要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教会学生基本的翻译技巧,还应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双语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利用影视本身的特点,寓教于乐,与时代相结合。单纯的文字讲解无法活跃课堂氛围,也难以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老师的教学方法得当、学生的学习方法正确,学生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状况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加大力度,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翻译水平,锻炼教师的翻译能力。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邀请知名专家或具有丰富翻译经验的业界人士来学院讲学,教师提供更多机会面对面交流或翻译实践指导。学术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也使教师切实感受到专家学者的学术魅力。其次,派遣教师参加全国性质的相关学术会议和研讨班,教师们认真学习,及时掌握了该学科前沿知识,是教师增长了见识,积极投身到教学实践与科研活动当中。另外,学校为教师提供了较多的翻译实践机会,包括学术讲座的现场口译,和艺术节等活动的陪同翻译等。如伦敦前非市长来校讲学,教师担任现场口译,美国康斯坦斯教授来校讲学,教师担任现场口译等。

除了自由教师的培养外,学校还可以外聘请一些影视翻译经验丰富的业界人士或者影视翻译领域专家担任外聘教师或以讲座形式给学生授课,给学生尽可能提供更多机会进行面对面交流或翻译实践指导,这样学生能得到更专业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外,更直接、更全面的认识影视翻译这个领域。

(五)拓展实践渠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翻译学习,实践是重中之重。以往的翻译教学,有教材陈旧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等客观原因,造成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兴趣不高,翻译实践活动进行的较少,而且往往会流于形式。该模式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翻译实践机会,努力建立“课内+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翻译实战机会。一方面,让学生注册成为翻译公司译员,亲自实践。另一方面,借助本校特有的专业特点,将影视学院学生、动画学院学生拍摄的作品,进行翻译实践。同时一年一度的传媒艺术节为学生提供了国内外大量的素材。再者,学校成立了“影视翻译培训与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最后,学校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担任学术会议或讲座的口译和陪同翻译。锻炼学生真实场景下的翻译能力。

三、结束语

教学模式是英语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构建影视翻译与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翻译学科建设,推动影视翻译人材培养模式改革,为社会培养合格影视翻译人才,将促进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这必将对本省文化海外传播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乃瑞华.复合型文化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为陕西经济发展培养专业翻译人才[J].教育教学探索,2014(12).

[2]王玉秀.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

[3]吴 .翻译能力建构与中译外人才培养[J].外语学刊,2015(1).

作者:郭淑丽 冯梅

影视译制片翻译分析论文 篇2:

配音翻译在影视剧跨域传播中之必需性探析

摘  要:从界定“译制片”“影视翻译”等概念入手,介绍了外国影片在我国的译介模式,指出配音译制片和字幕片是如今的两大译制途径。针对配音译制是否已过时的疑问,首先分析该疑问产生的原因,探析配音译制不可或缺的缘由,指出配音译制片只是失去了昔日的垄断地位,在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在汉语影片的民族语译制以及在我国影片的国际传播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应重视影视翻译研究,推动民族语译制和影视剧对外译制,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关键词:影视翻译;配音翻译;影视剧;译制片;国际传播

一、引言

随着声学、光学与电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纸质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格局发生变革,电影、广播、电视陆续进入人们的生活。不同国家间存在文化交流,一国用本国语言制作的影视作品与广播节目传播到其它国家,为他国人民接受与欣赏,其中语言必须要译为接受国的语言,译制片由此产生。这种以语言转换为核心的艺术再创造活动被称作影视译制。

1.相关概念界定

译制片最初被称为“翻版片”,也叫“翻译片”。译制的概念最早是针对外国电影而言,本国生产的电影称作国产片,译制加工的外国电影被称作译制片。译制的概念后来得到扩充,从引进电影的加工扩展到引进电视剧、电视专题类节目的译配,甚至还包括国内影视作品涉及汉语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译制加工[1],汉语普通话与地方方言之间的译制,以及国产影片译制成外国语言的加工。在我国,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以及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译制中心以译制电影为主,其发行的作品称为电影译制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内电视事业兴起,出现了电视译制,由电视台译制的节目称为电视译制片,其内容包括电影、国际新闻、电视连续剧、纪录片等。从译制模式看,译制片既有目的语配音加目的语字幕形式,也有原声影片加目的语字幕形式。前者称作配音译制片,后者称作字幕译制片。

从影视剧制作的角度讲,译制片的制作活动称作影视译制。从翻译学角度讲,影视译制的核心环节——符号转换称作影视翻译。麻争旗教授指出:“影视译制是指对影视作品进行的语言转换,影视译制就是把影视作品中的语言从一种符号体系转换成另一种符号体系。这里的语言是指人物讲的语言,而不是声画语言”[2]2,但笔者认为影视译制也应包括声画语言,或曰影像符号与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麻教授的定义是出于翻译学视角,而影视译制还应该包括选片、导演、配音、录音、后期制作等程序。我国学界常用“影视翻译”来指称这一领域,对应西方的“Audiovisual Translation”(AVT)。但是,AVT(视听翻译)研究范围更大,涵盖了为任一媒体的制作或后期制作而进行的所有翻译形式(或符号转换),以及有关媒体接触的新兴研究:为有听觉障碍者配译的字幕以及为有视力障碍者进行的声音描述。相比之下,我国的影视翻译研究尚不包括媒体口译、戏剧舞台字幕翻译以及为视听障碍人士所作的特殊语内与语际翻译[3]。

2.外国影片译介模式

电影诞生于1895年的法国,次年法国人在上海徐园游艺会上放映“西洋影戏”,电影传入中国。早期的电影都是默片,仅有外文字幕。旧中国时期,外国电影在中国的译制途径主要有五种:当场口译、中文节目说明书、中文字幕、译意风和配音片[4]。当场口译是指在上映外片时聘请传译洋片的解画员作现场翻译和解说,这种翻译仅译大概、较为随意。中文节目说明书一般置于影院检票口的票柜旁,供观众免费取阅,但上面只有电影的剧情梗概,不足以让观众完全看懂电影。1922年上海孔雀电影公司率先在外国影片中译配中文字幕[3],之后这种做法得到普及。中文字幕简单易行,但观众既看画面又看字幕,容易顾此失彼,“译意风”于是应运而生。1939年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盛名的上海大光明影院首次使用“译意风”放映美国影片《风流奇侠传》(The Return of the Cisco Kid),影院座椅背后安装一副听筒,观众多付一角钱即可使用,听筒里有声音讲解剧情对白,做翻译的基本为女士,被称为“译意风小姐”。译意风的不足在于配音都由译意风小姐一人承担,角色聲音差异小,观众听来颇感单调[5],多角色配音译制由此诞生。国内首部中文配音电影是意大利影片《一舞难忘》,由意大利华侨王文涛在意大利译制,1948年在上海公映。而我国第一部国内生产的译制片是1949年5月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的苏联电影《普通一兵》,开启新中国影视译制的辉煌篇章。从1949年至1965年17年间,我国电影译制片达到775部[2]。1958年我国首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播,国内电视事业兴起,电视译制登上历史舞台,配音译制仍是主流。上世纪80年代中期,盘带(包括录像带、VCD、DVD光盘等)大举来袭,外国影片的盘带传播渐趋流行,与电影译制、电视译制并驾齐驱。盘带影片多为盗版,为确保销量,盗版商对其翻译帮助买者克服语言障碍。配音翻译成本高、耗时长,于是字幕翻译成为首选,沉寂半个世纪的字幕翻译重归人们生活[5]。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开始普及。快捷高效,能保证影片原汁原味的网络字幕组翻译备受青睐,但这种“草根式”翻译“在翻译的正规军看来是娱乐性的,没有思想深度的”[6]。且字幕组多是高流动性的网民自发无报酬翻译,质量无法保证,并且多涉盗版侵权。

字幕译制与配音译制是译介外国影片的两大主要途径。配音译制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了辉煌,许多配音演员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许多译制台词成为社会流行语,许多译制片成为难以忘却的记忆。然而,如今人们高呼看外国影片还是原汁原味好,认为配音翻译多此一举,浪费人力与物力。这不禁令人深思:配音译制片真的过时了吗?字幕片才是影视译介的最佳途径吗?

二、配音译制片渐行渐远之原因

字幕片得到人们的青睐,推崇呼声不绝于耳。而让“外国人嘴里说中国话”的配音译制片为何渐遭冷落呢?

首先,国民语言水平的提高与学习外语热情的高涨。配音译制片诞生的年代,国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文盲更是不在少数。因此字幕译制不利于外国影片的推广,汉语配音片能为更大的观众群接受。但是,随着国民汉语水平的提高,字幕片能为大多数人看懂。改革开放后,外语教育得到普及,不少人还能看懂原版外国影片。看原版加汉语字幕的译制片也成为许多人学习外语的一种方式,配音翻译似乎是多此一举。

其次,配音译制片质量下降,难出经典。我国译制单位从1949年到2003年都是在计划经济的生产模式下。2004年中国电影集团成立译制中心,译制组织形式上,制片人制取代了导演制,聘任制取代了职工制。其优势是节省了成本,能够把资金直接投入艺术创作和技术制作,聘请的导演、翻译、配音演员也具有多样性。但市场体制下的影视译制具有弊端,为提高知名度,明星客串配音越来越多,且报酬丰厚,而翻译、录音、后期制作等人员的报酬相对较少。这导致译制人员失去工作积极性,影响了译制片的创作水平。客串的明星大多未接受专业配音训练,往往简单了解剧情后即配音。影片为快速上映,译制周期又大幅缩减,艺术品的创作沦为快餐式的消费。

第三,国内影视业的发展与国产影片的增多。我国影视业起步较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国产影片数量偏少,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译制片正可填补这一空白,满足人们的影视观赏需求,成为人们开眼看世界的窗口。然而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影视业迅猛发展,国产影片种类繁多,经典作品频出。译制片于是成为人们的选择之一,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之关注度都有所下降。

第四,人们社会娱乐方式多元化。过去人们的娱乐生活比较单一,看电影、电视剧,以及收听广播中的电影录音剪辑是主要的消遣方式。而如今社会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综合文化市场崛起。从舞会、台球、电子游戏机到通俗歌星演唱会、卡拉OK、街头报摊及广播音乐会,从电视节目、录像放映到家庭录像机,到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无一不向人们招着迷人的手,而旅游、聚会和打麻将也成了无數人的消遣活动[7]。译制片遭受冲击,对人们娱乐生活的垄断被打破。人们鉴赏品味的提高,也使得配音演员固定一拨人的译制片不能达到大众的审美期待。

第五,盗版盘带翻译与网络字幕组翻译抢占市场。配音片一般制作周期较长,从引进、翻译、配音,需要一系列严格的流程,等能成片发行,原版片已上映很久。配音片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与盗版的盘带译制片、网络字幕组译制片以及其它字幕片抢夺市场。追求时效的观众势必会选择字幕片,而缺乏耐心等待慢工出细活的配音片。

第六,影视剧表现手段改变,语言重要性相对减弱。我国过去引进的外国影片多为故事片,剧情、人物对白、旁白等语言信息在影片艺术鉴赏中至关重要。而如今,随着大片的流行,华丽的画面、动感的镜头、以及冲击力强烈的视效,逐渐取代语言成为观众的关注点。语言文字功能在萎缩,图画音效功能在增强。影片中语言的重要性下降,导致以语言符号转换为核心的影视译制重要性减弱,译制片以何种形式与观众见面自然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最后,配音译制无法做到原汁原味。原版片经过配音译制,艺术成分会或多或少有所损失,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原汁原味。这是由翻译的本质决定的,因为两种语言和文化存在巨大差异,给“一对一”译配造成诸多困难[8]。原版片的演员语言与译制片的配音语言不能完全等值,配音片的“不忠实”性质,使许多人转而选择字幕片。影视译介一直受国家主导,过去人们无法接触原版片,而现在接触渠道增多,也促使人们去选择原版片。

三、配音译制片不可或缺之缘由

配音译制片虽不再享有昔日的辉煌,却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配音译制是否仍有必要?我们还应该投入人力、物力进行配音译制吗?前文述及,字幕翻译早于配音翻译出现,正是由于字幕片迫使观众既看画面又看字幕,容易顾此失彼,才催生“译意风”,进而诞生配音译制。所以优化观影体验,实现音声画文的统一和同步欣赏是配音译制的一大优势。此外,还有如下缘由使我们不能放弃配音译制:

首先,保护民族语言,减少外国影片对民族语言文化的冲击。原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主任张子扬提出“文化版图”思想,即世界各国的影视剧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以占有市场份额为尺度,可以描绘出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版图。由此引发文化霸权、文化侵略以及保护民族文化、抵制文化帝国主义之间的冲突与对抗。在外国影片的渗透与攻势下,我们不应来者不拒,任其肆意侵占汉语文化版图。应以汉语文化版图的固守与拓展为己任,在引进、学习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努力弘扬中华文化[2]37。外国影片应该是有保护、有过滤、有选择地引进,配音译制既提供了一道坚固的屏障,抵制外国语言文化的渗透与冲击,又能有效激活汉语语言活力,增强其持久生命力。

其次,保护国家文化安全,抵制消极、腐朽与极端思想。许多外国影片含有与中国价值观念相违背的元素,含有消极、极端思想,色情和暴力的细节,有的影片不利于中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损中国国家形象。因此,引进外国影片不应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要有选择,把民族利益、国家立场与国家文化安全放在第一位,经过规范高质量的译制介绍到国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定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出口公司为唯一电影进口单位,各电视台也设有专门的外国电视节目引进部门。而网络字幕组的盗版影片传播,以及盗版光盘、盘带的传播既涉侵权,又不加筛选肆意引进,其中翻译语还有不规范甚至低劣粗俗的地方,这些引入模式应坚决抵制。外国影片译介要纳入国家统一管理,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抵制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侵略与和平演变的图谋。配音译制能够发挥汉语语言与中华文化的优势,在创造屏幕魅力的同时,有效转化西方文化为我所用。那种认为配音译制已经过时的观点是缺乏文化自觉,缺乏国家文化安全意识的狭隘思想[9]。

第三,增强传播效果,扩大受众范围。影视剧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产品,引进外国影片是为让国内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与欣赏。虽然英语教育已经普及,但是能直接看原版片的仍属少数。况且我国引进的影视剧不只来自英语国家,还有日语、韩语、法语等小语种,懂这些语言的人更是少数。国内还有很多会讲汉语但不识汉字的人,还有不少年老人士,阅读速度远低于影片播放速度,也还有不少视弱、眼盲,但听力无碍的人。因此,从扩大受众范围看,配音译制片比字幕片更具优势。此外,在二三线城市,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人们的语言水平普遍低于一线城市,所以配音片在这些地区仍有较大需求。

第四,配音翻译能够弥补字幕翻译的局限性。字幕翻译与配音翻译各有优缺点,两者共同运用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在字幕片存在局限性的地方,配音片能彰显其优越性。如在外国影片语速较快的片段,较短时间含有海量信息,如用字幕翻译,对观众的阅读速度要求过高,有时甚至不能达到有效阅读,若采取配音翻译就能避免这种问题。再如公交车内、高铁上或是地铁内,小屏幕电视机如果播放字幕片,乘客很可能不方便看或是看不到字幕,这种情况下配音片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第五,丰富汉语语言,增强译制台词社会影响力。影视翻译能够利用外国影片的语言资源,经由剧本翻译,引进新的表达方式,丰富汉语语料库,也能创造出新鲜的经典台词。字幕片将影视翻译只视为解决语言障碍的工具,而配音片则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语言魅力,包括翻译的语言转换和配音演员的语言表演。字幕片台词的社会影响力远远小于配音片,配音片台词更能深入人心,丰富社会流行语,激活汉语活力以及增强汉语生命力。

第六,对于儿童影片,配音译制仍是最佳选择。外国儿童影视作品译介是我国影视译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丰富国内儿童的文化娱乐生活,开阔其视野和促进其知识学习与心灵启迪。由于儿童心智尚在成长期,文化知识相对贫乏,识字能力较低,所以配音译制是最佳引进方式。通过译制过程,对儿童产生不利影响的影片和含有错误价值观的影片都要予以抵制,只译介优秀的外国影片。

第七,配音翻译是民族语译制与对外译制的最佳选择。译制片是个宽泛的概念,从译制方向看,它既包括外国影片的译入,也包括国产影片的译出,还包括汉语影片译制成少数民族语言,或地方方言影片与汉语普通话互译。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将汉语影片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有助于更好地宣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加强民族间的团结。由于许多少数民族人民汉语水平不高,如长期受达赖分离集团蒙蔽的生活在海外的藏民根本不懂汉语,所以采取少数民族语言的配音译制更具传播的有效性。另外,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国产影片对外传播中,聘请当地演员的配音译制是最佳途径。有助于扩大受众范围,实现中国影片的“本地化”,更好进入目标市场。

四、加强影视翻译研究之思考

影视译制中的配音片不会被字幕片取代,两者应该同步迈进、互补发展。影视翻译研究要涵盖两者,不可偏废。加强影视翻译研究应注意下述几点:

首先,影视译制的关键是翻译。在包括引进机构、制片人、翻译、配音演员、录音、发行机构等的影视译制链条中,关键环节是翻译。因为影视译制的本质是语言转换以及语言符号与影像符号的跨文化阐释与转换,翻译是内容,配音和字幕是与观众见面的两种形式,内容决定形式[10]。剧本翻译是影视译制的决定性因素,翻译做的好,配音演员才能配的好,译制片才可能成为经典艺术品。

其次,欧洲影视翻译研究起步较早,而在我国,文学翻译研究长期占据主导,影视翻译研究处于边缘地位。早在世纪之初,钱绍昌教授即呼吁:“译制片受众(观众)的数量远远超过翻译文学作品受众(读者)的数量,但与之相反,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却远不如文学翻译”[11]。经过十几年发展,这一状况得到改善。2012年12月,首届全国影视翻译研究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对该领域研究起到推动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传媒大学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创办英语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影视译制专业和翻译专业硕士(MTI)影视翻译专业,并分别于次年招生。影视译制业、影视翻译研究与影视翻译教学在齐头共进,互补发展,但在译制片艺术水平提升、影视翻译理论体系建构以及影视翻译博士人才培养等方面仍任重道远。

第三,我国影视翻译研究对象单一,限于电影翻译、电视剧翻译与电视专题类节目翻译等。然而西方相应的视听翻译研究涵盖面广,既包括影视剧,还包括媒体口译,戏剧舞台字幕翻译,DVD,互联网视频,以及手机为载体的视听产品。并且还包括为失聪和有听力障碍的观众提供的语内字幕翻译,以及为失明和视障人士进行的声音描述[12]。我国影视翻译研究应该扩大研究范围,丰富研究内容。另外,从翻译方向看,汉语与少数民族语之间的影视翻译,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影视翻译,国产影片的对外译制都可纳入研究范畴。从研究视角看,国内研究集中于片名翻译和翻译技巧等,而西方的研究视角包括话语分析、语用学、认知心理学、二语习得、行动者网络理论、语音识别、语料库语言学等可资国内学界借鉴。此外,国内学界存在偏见,认为影视剧是流行艺术,不登大雅之堂,影视翻译缺乏学术价值,甚至否定影视翻译是一种翻译活动[13],这些偏见阻碍了国内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最后,影视译制也包括对外译制。中国文化“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我国政府与相关专家为主导,与国外汉学家、出版社、影视传媒公司等合作是当下最佳的译制途径。“广播影视作为当今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在对外交流和文化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14],与文学作品相比,影视剧音声画文兼备,对受众更具吸引力。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坦桑尼亚时提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观众了解了中国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14]。2014年习主席访问阿根廷期间,更是将包含电视剧《北京青年》《老有所依》和电影《失恋33天》的DVD作为国礼赠予阿根廷总统的儿子马克西姆?基石内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发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遴选优秀影视作品进行译制资助有关事宜的通知》,提出要遴选优秀电视剧、电影、动画片和纪录片进行译制资助,推动中国影视剧“走出去”。影视剧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能够充当龙头,影视翻译实践在开展,理论体系建构也需逐步跟进。

五、结语

本文从界定相关概念入手,历时介绍了外国影片在我国的译介模式,指出配音译制片和字幕片是如今的两大译制途径。针对配音译制是否已过时或多此一举的疑问,文章首先分析了该疑问产生的原因,进而探析了配音译制不可或缺的缘由。文章指出,配音译制片只是失去了昔日的垄断地位,在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在汉语影片的民族语译制以及在中国影片的国际传播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配音译制片应与字幕片齐头共进、互补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在影视译制实践开展的同时,亟需加强影视翻译研究。影视翻译研究虽已从边缘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点,但仍任重道远。国内研究可以借鉴西方经验,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内容,更新研究视角,充实研究方法。影视翻译研究有助于民族文化共享,促进民族团结,能够有效推动国产影视剧的“走出去”,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杨和平,麻争旗. 当代中国译制[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4.

[2]麻争旗. 影视译制概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董海雅. 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J]. 上海翻译,2007(1):80.

[4]谭慧. 中国译制电影史[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152.

[5]邓微波. 从电影翻译到视听翻译--国内视听翻译实践的历史与现状探究[J]. 中国翻译,2016(1):80-84.

[6]陳婕. 网络时代影视翻译的狂欢[J]. 电影文学,2009(18):36.

[7]倪震. 改革与中国电影[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35.

[8]杜志峰,李瑶,陈刚. 基础影视翻译与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225.

[9]麻争旗,高长力. 广播影视译制与国家文化安全——译制文化产业发展新思维[J]. 现代传播,2010(6):39.

[10]麻争旗. 译制片的屏幕魅力——对译制艺术的再认识[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3):97.

[11]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2000(1):66.

[12]董海雅. 蓬勃发展的视听翻译研究及教学——Jorge Diaz Cintas访谈[J]. 上海翻译,2012(4):163.

[13]李新新. 中国的影视翻译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2005(12):56.

[14]闫成胜. 国产影视作品的译制与国际传播[J]. 中国翻译,2014(4):8-9.

作者:郑建宁

影视译制片翻译分析论文 篇3:

文化语境的把握与影视题材翻译

[摘要]在影视题材翻译的过程中,他们既要满足各种限制,又要保持与影片画面的默契,充分表现故事情节、情景和文化内涵。还应该考虑话语环境以及情节和主题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因素。不同民族的文化冲突能否处理得当,不仅取决于译者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唯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鸿沟,从而使翻译中的问题迎刃而解。

[关键词]文化差异 影视翻译 文化语境 动态对等

影视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和其他翻译形式并列,比如小说翻译、诗歌翻译和散文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有与文学翻译的相通之处。遵守着文学翻译的一般准则。但在更大程度上它还是受制于影视艺术本身的特殊性。用带上镣铐跳舞来形容影视剧的翻译实在是再生动不过了。我们如何能译出使原影片人物灵魂复活的片名和对白,再现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让越来越多的受众喜爱来自异域的译制片。本文就文化语境的把握,和对影视题材的翻译来做以分析说明。

一、影视题材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中国翻译界新崛起的“文化学派”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工作来说文化传达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基于文化与语言的若干特点,翻译工作所能完成的只是尽可能多的文化传递,“文化传真”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或是说,终极的目标。

对于文化这个及其宽泛的概念,很多学者试图给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现代文化学之父,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定义文化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即包括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罗伯特·拉多和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儿也都指出文化行为的模式化特性。英国学者泰勒做出了另外一种经典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型整体。”虽然定义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无疑文化具有极大的含概性,包容了几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然而,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引起文化意象的失落或扭曲。如双关的翻译就很难用译语完整地传达原语的意义。在以下句子“If we do not hang together,we would be hanged together,”中。hang一词在英语里既有“挂”又有“吊死”之意。而汉语中,没有等效得多义词。文学作品中这类双关现象尤为常见。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剧中,第二幕新王问哈姆雷特说:“我的儿子(son),你为什么躲在阴影里(shadow)。哈姆雷特用了一个双关来回答“too much sun”。这里的sun与son同音,是一种含沙射影的讽刺,讽刺哈姆雷特的叔父篡夺王权,又假意亲热。在翻译时,这一棘手的问题,最多只能用注释来告诉读者原文的巧妙又完整的含义表达,原语的睿智用心则在直接译文中出现空缺。再如《苔丝》中,克莱尔抱苔丝、莱蒂、玛丽安、伊兹过河一节中克莱尔说:“Three Leahs to get one Rachel”一句中,没有文化背景的读者就无法理解该句的含义。所以,译者不得不在此采用加注的手法。不胜枚举的此类例子说明这种语言与语言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翻译时是难以处理的。

二、影视题材翻译中的文化语境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各类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用“interculture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跨文化合作)”、“acculturation(文化交融)”或“transculturation(跨文化交际)”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因此,怎样更加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影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

在英汉翻译的实践中,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从而掌握它们的特点,并运用这些特点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是十分重要的。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假背景所导致的。归根到底,翻译中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因为两种语言差异而造成的障碍。“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义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反映一个相应的文化,词语意义最终也只能在其相应的文化中找到。”“文化的不同几乎很自然地体现在语言上的不相同。”可见,在翻译这个千里之行的旅程中,始于足下的应当是对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这是翻译的一个主要任务,也是一个难题。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互相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唯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鸿沟,从而使翻译中的问题迎刃而解。

认知语言学告诉我们,在人类大脑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母语的影响,因此好的译制片能帮助观众准确的理解原片,满足观众情感需要,令其对影片情节过目不忘。相反观看原版作品时由于对于外语或源语文化学握水平的欠缺,往往观众对看过的影片只能有一个大概了解,囫囵吞枣,不能做到准确生动,甚至于对于某些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很难理解或出现理解偏差。

例1:英国电影“It Happened OneNight”《一夜风流》里的一段台词:PeterOh,this?Well I like privacy when I retire,Yes I’m very delicate in that respectPrying eyes annoy me Behold the wallsOf Jerichho!Err,maybe not as thick asthe ones that Joshua blew down with histrumpet,不了解文化背景的观众很难看懂其中的the walls of Jerichho和Joshua到底指什么。其实the walls of Jerichho指的是

“耶利亚城墙”,而Joshua指“约书亚”,这两个词语都出自《圣经》。大多数中国观众对于西方宗教文化无法了解的如此透彻,为了帮助中国观众理解这些词语及其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尽可能清晰地把原文涉及的文化因素传达给观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加解释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彼得:这个吗?我休息的时候不想被别人干扰,在那方面我很敏感,不想被别人偷看。你看这像《圣经》中的耶利哥城墙,虽比不上以色列人的军长约书亚用号角吹倒的墙厚,却比它安全多了。”经过这样的翻译润色,观众就能基本了解这些典故的出处与含义,并能看懂影片内容了。

再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译者把它译为《魂断蓝桥》是非常适合中国观众来欣赏的。蓝桥在中国古代是有典故的:唐代裴铡所作小说《传奇·裴航》的男女主人公为裴航和云英。传说中裴航为唐长庆间秀才,游鄂渚,梦得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后路过蓝桥驿,遇见一织麻老妪,航渴甚求饮,妪呼女子云英捧一瓯水浆饮之,甘如玉液。航见云英姿容绝世,因谓欲娶此女,妪告:“昨有神仙与药一刀圭,须玉杵臼捣之。欲娶云英,须以玉杵臼为聘,为捣药百日乃可。”后裴航终于找到月宫中玉兔用的玉杵臼,娶了云英,夫妻双双入玉峰,成仙而去。在这个传说中“蓝桥”已经不再单纯的用来指桥的名字了,而是成为获得爱情的宝地,被赋予了非常美好的内涵。把"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观众一看电影名字就知道这个电影是关于浪漫美丽的爱情故事的,同时这个名字也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脑海中,加大了这部电影的影响度和精彩度。

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影视题材翻译既要满足各种限制,又要保持与影片画面的默契,充分表现故事情节、情景和文化内涵。中西文化虽然存在很多相通之处,但也存在很多冲突。这种文化冲突在翻译中也是很难处理的。在以书面形式出现的翻译中,译者还可以采用夹注、尾注的方式进行解释说明。但这种方式在影视剧的译中是万万行不通的。对白译文应设法转换文化意象,弥补文化空白,使观众更易理解电影内涵。

例2:Classmate A:You can lead ablonde to water。but you can’t make herdrink,

译文:你得到她的人也不会得到她的心。

原文的含义是:想赢得这位美丽女子的芳心乃徒劳之举。但其文化意象(lead a blonde to water to make her drink)在汉文化中并不存在。由于字幕的时空限制。译者也不宜采用直译加注的手法。该译文采用意译将其内涵一语道出。

三、文化翻译视角下的动态对等

“动态对等”是奈达从交际学方面探索翻译中的对等问题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他给“动态对等”所下的定义是“最切近原语信息的自然对等。”并进一步解释说在上述定义中有三个关键术语:1、对等是对原语信息而言;2、自然是对目的语而言;3、最切近尚属两者的结合,以达到最高度近似。“动态对等”的理论基础是“效果对等”的原则,即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的反映基本一致。而社交语用的对等翻译则是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双语交际服务的等效翻译。它的目的是让读者领会原作所要传递的信息。因此,译文并不一定拘泥于原文,而是顺从读者的文化习惯,变洋为土,东西互通。

一部电影及其片名总是浸润在该民族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传统、习俗、传说等形成的文化体系中,加之所属文化圈的隔膜和对他者文化的抵抗,其内涵往往不为另一文化体系中的人们所知晓而成为语际转换过程中的“超语言因素”,并且直接造成双方理解与交际的障碍。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十分显见,影片翻译所面临的困难亦在此。有些语言符号不仅有其直接的指称,更有其丰富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内涵。

随着大量的外国影视作品和光碟的涌入,如何翻译好影视作品,已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题。时下,乱译、误译的现象相当普遍。许多译者不顾剧情内容和人物性格的乱译,或者不弄清楚原意而误译的情况相当严重,加上网上传播和媒体炒作,以讹传讹,要改正都很难。类似的国产片误译不胜枚举《刘三姐》被译成“第三个刘姐姐”(ThirdSister Liu),《三国演义》则足以让西方人认为是“三个王国的罗曼史”(Romance of ThreeKingdoms),而《水浒传》被讹译成“四海之内皆兄弟”(All Men are Brothers)。同样,西方影片被译介进来也存在此类型的误译。在第58届艾美奖竞逐中落败的美国热播电视系列剧《绝望主妇》,在引进我国播放时被译为《疯狂主妇》,有人认为改得好,其实是败笔,因为违背了原意。其原名The DesperateHousewives强调当今美国主妇们在性别歧视和“大男子主义”肆虐下的绝望心态,连第一夫人劳拉也自称是“绝望主妇”,照原意译“绝望”,比较深刻,而擅自译成“疯狂”,比较肤浅,因为“疯狂”只是“绝望”衍生的一种行为。故此,译者绝对不可以仅凭原片名的语言符号对电影进行简单的直译,而是必须在透彻理解题片主题的基础之上翻译出反映影片主题的片名。

结语

对于影视作品的翻译。动态对等原则也许会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一定的作用,达到等效。但是同其他理论一样。对等原则也不是万能的。有些学者发现在一些情况下可能达不到对等效果。或者说,对等只是相对的,而不对等才是绝对的。影视翻译领域需要更多其他的理论原则对其补充。以期拓展译学视野,建立我国完善的译学体系。“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于观众,耳目能懂”是广大译者追求的目标,也是对白翻译必须遵循的准则。现阶段我国影视翻译的总体质量还未达到较高水平。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需要译者不断探索、完善影视对白翻译技巧。推动影视翻译理论和影视翻译事业的发展。

作者:苏文军

上一篇:层次教学之篮球教学论文下一篇:黄灌区节水改造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