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0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大学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创新性不是大学文化的天然属性也不是唯一属性。要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创新观,提高文化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关键词文化创新;创新文化;变化;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已不再是新奇的话题。

第一篇:大学文化论文范文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

中国大学已走过百年历史,培养了无数人才,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不少高校竞相升级达标。有些高校为争夺生源、人才和科研项目盲目扩招和扩大办学规模等,学校建立实体企业,大搞经济建设。不少高校自觉不自觉偏离了办学方向,更注重学校经济收入,高校教师也越来越重视经济利益,不少教师放弃了把教育和学术作为毕生事业的追求。高校的学术氛围大大减弱,甚至不自觉的向学生灌输为挣钱而读书的观念。一些名校搞校友富豪排行榜,比毕业生中富豪人数,而不是比科研成果,比社会贡献。高等学校似乎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

大学精神出现了危机。教授们热衷于行政,对教学工作不热心;热衷于做科研项目,不热心学问。还有一些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也热衷于做行政。大学教师们急功近利的心态突出,对科研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粗制乱造,甚至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还有些大学校长在毕业生的毕业典礼上,对学生灌输媚俗的价值观。高校教师道德滑坡甚至贪污腐败时有发生。高校人际关系也不尽人意,圈子主义盛行。大学行政化现象严重。

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教师待遇偏低,同时应该看到不纯粹是经济问题,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削弱密切相关。没有先进的大学文化和精神,大学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念。大学肩负塑造人的重任,处于文化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前沿,引领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因此弄清什么是大学精神,搞好大学文化建设,十分必要。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世俗化。今天的大学不再是一个象牙塔,不少大学走上了和企业相结合的路子,有自己的企业。为提高教师待遇,提高科研条件和水平,服务社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等学校适当的搞经济建设也是必要的,但是经济建设毕竟不是高校的主要功能。过于偏重于经济建设,就会偏离办学目标。大学精神和文化研究,可以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发展。

大学的功能就是传承和创新文化[1],培养合格公民和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提供社会服务。大学文化的建设就是服务这些功能的。毋庸置疑,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对于充分发挥大学功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主要载体和创造者,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和职业地位观,保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理想,成为一名“大学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高等学校良好大学制度和风气的形成也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大学精神和文化滋润着莘莘学子,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翻阅百年高等教育历史文献,发现对于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并少见,但是缺乏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不少研究者仅仅研究了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将梳理以往的研究成果,形成相对系统和全面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理论。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1传道精神

培养合格公民,培养治国理政的人才,是大学肩负的使命。我国古籍《四书》中对大学定义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大学任务就是发扬道德,教化民众,使人心向善。我国古代先贤很早就认识到道德教化的重要意义,给大学正确的定位。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师的角度论述了大学的传道功能。我国历史上从汉代确立儒家的正统学说后,历代的学者都以传播儒学为己任,建立书院,讲述儒学,到宋代理学发展到极盛。近代的中国的大学,都开设了社会政治理论,宣传民主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大学,把传播共产主义,培养接班人作为首要的任务。当代中国的大学,要向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理论,培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有亚里士多德都重视教育的传道作用,在他们创立的学园中都要讲伦理学,政治学等为人治国之道[2]。中世纪的大学,不管是专门的神学院,还是设立的神学系,教授神学,其实神学不过是披着神秘外衣的伦理学和政治学。我国古代的佛寺和道观,主持方丈和道长也讲学传道,培养弟子门生!

2创新精神

大学所传之道,要通过学者研究获得的。学者要研究学问,研究就意味着创新。在研究过程中会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和新的发展。同样的文本,不同的时代显示不同的意义。所以任何一种研究和当时的社会结合起来,就是创新。如今,学者们把目光投向社会,针对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创造新的理论。创新越来越成为大学的前进的动力和活力的源泉。时代的发展,除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之外,还需要迫切的政治社会理论创新。科技革命,对社会管理提出很多挑战,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占据知识前沿的大学,对于各种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决,方可引领社会前进。事实上,大学在知识创新领域越来越重要,做出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

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也是大学肩负的使命[3]。大学的创新是有限的,社会的发展需要全体民众的创新。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

3民主精神

所谓民主,可以理解为多数人的管理。把民主理解为自治也是可以的。就西方大学而言,大学的管理,很多学校不是校长一人说了算,而是有各种管理委员会来决定大学的重要事务。大学各种制度的设立,应由管理委员会来决定[4]。

由校长主持日常工作,重大问题,提交管理委员会决定。虽然,管理委员会对于整个大学而言,仍然是少数,但是在委员的产生方面有广泛的代表性。

在学术问题上,也体现民主精神,以理服人。大学是对话的地方,不是一言堂,不能打棍子。学术上可以广泛争论,不能由哪个权威人物说了算,研究政治社会问题没有禁区。在教师聘任,职称晋升方面,要公平公正,不能由校长一人决定。

4独立精神

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物,尽管政府可以扶持大学,支付办学经费,甚至可以监督大学,但是大学还是有其独立的地位[5]。最早的大学都不是政府办的,古代的人才也不是政府培养的,往往是私塾和私立书院培养的,一开始就独立于政府。招什么学生,讲什么课程,费用收取,教师任用都由大学自己决定。孔夫子的私塾,没有政府的扶持,据说学徒三千,培养有名门徒七十二人。大学办学不是政府的行为,从一定意义上,大学没有义务接受政府的支配。政府也不宜给大学指定开什么课。

5批判精神

大学是精英的聚集地,是创新知识的机构。对社会提出批评和建议,是学者的任务和使命。学者不能唯政府是从,做政府的代言人或者傀儡。坚持真理是学者的最基本的品格。对于学者的言论,不给予政治上的评价,不用政府的权势来压制。如果该言论不对,自然会有其他的学者站出来反驳。在论争中谬误和真理自然会显现出来,谬误得以纠正,真理得以传播。

批判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是不能压制的[6]。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也会主动树立起社会责任感的。如果教师不敢批评社会,一味媚俗,那么学生也会表现出同样的冷漠态度,成为一名不负责任的公民。可以说,批判精神是一种书生意气。所谓书生意气就是崇尚理想,坚持真理,以天下为己任。一所大学培养不出书生气,那是很失败的大学。

6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尊重生命和人格的品质[7]。在人类的历史上,因为战争和债务产生了奴隶,作为同类的人,遭到非人的待遇,沦落到动物的境地,这是对人类尊严的亵渎,是对人类文明的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非人道制度被淘汰,人们获得了一种精神的进步,这就是人文精神。人类的发展,向着尊重生命和尊严的方向,也就是文明的方向发展。

各大学中都把人格尊严放在重要位置,尊重美德,弘扬真善美,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促进公平,消除贫困,维护和平,促进和谐,发扬平等自由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即使是军校,也讲人文精神的,培养学员不虐待俘虏,不伤害贫民,不使用使受伤者十分痛苦的武器等品德。

7理性和科学精神

大学从创立之初,就是为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知识就是理性的经验。没有理性的知识,是迷信,不登大学之堂。伦理道德是理性的东西,神学也是具有理性的知识。在大学中,几乎很少有什么神秘的教条,一切知识都会受到质疑,受到理性的检阅。从《道德经》到儒家经典,到《佛经》,再到《圣经》都渗透着理性精神。在古希腊的学院中,很早就开始讲几何、逻辑等课程,随着近代科学的出现,数学理性和实证主义逐渐发展起来,渗透到大学的各个角落。现在教师们讲课或者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的理性,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去工作[8]。

8自由精神

蔡元培做北大校长时提出,兼容并包,容纳不同的学派同时存在,不搞清一色。表现大学学术自由的精神。大学毕竟不是政治机构,不能用政治手段来管理大学。因为大学本身的创新,大学经常是思想革命的地方,但是不是政治革命的地方。不过历史上的北大,却独具特色,从五四运动开始,涌现出很多爱国大学生,参与了很多爱国活动。爱国和革命是北大的光荣传统。但是不能由此把北大作为一个政治机构。大学可以容纳不同的学科,人文、科学和宗教的都可以讲授研究。大学生可以换专业,也可以选修第二学位,也是大学自由精神的表现。当然还包括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不受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制[9]。

9殉道精神

在大学产生的思想,如何实施?这句需要大学师生有种殉道精神。孔夫子的学生毕业后,周游列国,把孔夫子的学说传到四方诸侯,为官辅政,实施孔子的主张。所谓学而优则仕,就包含了殉道精神。苏格拉底为自己的学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拿北大来说吧,李大钊是一个典型例子,还有很多北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或者三民主义,毕业后好多投身革命,坚持真理和正义,为理想而奋斗。还有云南大学任教的闻一多先生,为民主献身。这些都是大学殉道精神的表现。今天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一项主要职能,大学以及师生都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不能坐而论道,要置身于社会活动。

二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的培养,需经过大学文化的建设来实现。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搞好大学文化建设,是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大学文化:

1搞好学校基本设施建设和管理

学校的基本设施主要是教学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馆,宿舍楼,办公楼,食堂,澡堂、超市和道路等生活服务设施。

教学楼不要太高,像个商务大厦似的。以前的教学楼基本在五层左右,现在有的教学楼建得很高,上下要乘电梯。这就不利于学生下楼活动。高大的教学楼造成了一种压迫感和隔离感,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室不能太大,由于高校扩招,很多学校都建设了大教室,能容纳120人以上,甚至达到200人左右。因为人多,教师与学生直接沟通的机会相对就少,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图书馆里的图书要体现学术性,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全套一定要有。这些书大都是西学经典著作,包含十分丰富的人文内容,是做人和学术研究必须了解的书籍。不能为了别的目的购进一些不具有学术性和知识性的低质量、价格昂贵的书。那些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腐败。

食堂要卫生,质量要好,经济实惠。

学校大门不要搞得太豪华,培养师生的节俭意识;各种设施坏了要及时维修,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一草一木都要优美,环境绿化要赏心悦目,校园面积足够大,师生在校园中放松精神,陶冶情操,开阔思维。在校园散步时,就能产生灵感,启发思想和创新。校园周边最好不要有医院(医学院校除外)、工厂。学生宿舍要与外单位隔离,而且与居民区要有些距离。大学校园称为相对封闭的环境。附属中小学也不要接近大学,以免产生不好的影响。

3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身正为师,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廉洁自律,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学校都受到腐败的影响,走到社会也很难廉洁。要坚决反对高校腐败。杜绝招生、工程承包和设备购买等领域的腐败。反对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杜绝学术腐败。对于不具有学术性的著作,不论是什么层次的项目或者期刊,都不能作为科研成果,只能当做一般著作。反对抄袭和粗制滥造,维护学术的纯洁性、严肃性和科学性。

4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这与廉洁文化直接相关,腐败往往利用不诚信的作法来达到目的。学术作弊,既是学术腐败,也是违背诚信的。近年来不少高校为了多招生,往往虚报就业率;为通过评估,让学生反复地做评估应对演练。为吸引学生,开设就业率不高,不具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专业,华而不实,不关心学生前途命运。这样做都降低了大学声望和信誉。导致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和玩世不恭态度,不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有些教师,平时根本没有搞科研,但是职称评审时拿出一大推科研成果,这就要考察一下是本人亲自做的,还是别人代笔。有些领导自己从来不搞科研或者写论文,都是别人做的,签自己的名字,职称照样过。这些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做领导的职称比专任教师晋升的快。这直接败坏大学了风气。

5完善大学人事制度

大学是学术型单位,不能作为解决就业的机构,所以政府最好不要把退役军人安排进大学。军人的教育和大学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能用军校的那种管理制度来管理普通大学。教师子弟最好不要进入本校,避免近亲繁殖,影响学校的公正。美国大学对此有严格规定。

在对教师的考评中,要公正合理,客观的对待每一位教师,不能凭关系定等次。教师职级工资不要差别太大,否则一些教师就会为工资去不择手段地晋职称。

6加强大学的民主管理

目前,我国大学管理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级领导干部都来自行政部门委任,教师们没有选择权。这样一来,教师意愿和利益很难得到表达。学校在很多方面不得不屈从政府,动摇大学的自主地位。为维护大学的独立,大学校长最好由大学教师推选后报政府任命。这样既能制约校长的权力,又能维护校长的权威。当然大学的管理还要成立管理委员会,和大学校党委一同管理学校。

7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为了防止学术垃圾,一定要在科研成果结项和晋升职称方面审查论著论文的创新程度,不具有实质创新的东西,坚决否定,杜绝学术腐败。形成下真功夫,作学问的文化氛围。

8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儒学文化中有很多超越越时空的精华,伴随着华夏民族走了几千年,这份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不能丢失。实践证明,儒学文化对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的让师生接受完整的儒学教育,有助于大学精神和文化建设[10]。应该把《四书五经》作为选修课,如果有中文系的话,把它作为必修课来开设。

参考文献

[1]张忠华.高等教育专题新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09.

[2]雷通群.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1,33-34

[3]钱学森.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共产党员(下半月),2009(12):54.

[4]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 167.

[5]温翠莲.浅论中国大学的自治精神[J].科技致富向导,2012(29):67.[6]禹旭才.社会批判:大学必要的职能[J].2007(6):20-21.[7]解丽霞.近二十年人精神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人文版),2006(6):35.

[8]王丰.现代大学理性精神之反思与回归[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3):296.

[9]刘爽,赵俊芳.论耶鲁大学的自由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2008(3),41.

[10]蔡文鹏.优秀文化传统,大学精神的根[J].政工研究动态,2008(1).

作者:黄传钧

第二篇: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应是大学人自觉的文化选择

摘要 创新性不是大学文化的天然属性也不是唯一属性。要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创新观,提高文化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文化创新;创新文化;变化;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创新

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已不再是新奇的话题。在众多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理论性文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文件和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结中都被提及。但对于什么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与大学的创新文化,人们有意或无意的误解其内涵,直接导致校园文化的创新实践难以真正推动。

(一)文化创新与大学校园文化创新

从文化社会学理论来看,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1年版,第9页)关于文化创新学界有不同的理解,但主要观点是一致的。“文化创新,顾名思义就是指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化,这种全新的文化有可能是指一种新的文化精神,也有可能是指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或者是指一种新的知识及知识体系,甚至有可能是指一种全新的文化结构。”(曾小华:《文化变迁和文化进化的一般理论》,《宁波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文化创新指文化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的改革或飞跃”,“文化创新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内容创新,指的是重大文化理论、文化观念和文化知识的创新,提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重大文化主题,二是形式创新,指文化艺术形式和题材等方面的创新,三是指文化技术创新,采用新的手段,促进文化的生产与传播。”(王伟光主编:《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286页)因此,所谓文化创新就是文化创新主体对现有文化的局限性自觉的突破与超越。超越性、价值性、主体性是创新的主要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主要特征。

大学校园文化创新,不是简单的大学校园文化变化。变化从价值层面看是中性的,即可能有积极意义也可能有消极甚至是破坏性的意义:从路径与方式而言,可以是常规的、惯性的;从程度而言,是量变而非质变的。创新是积极意义的非常规的量变、部分质变或质变,是主体的自觉行为,需要主体有更多的能动性。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创新,从时间来看,现时的大学校园文化与原有的大学校园文化相比有新的发展:从内涵而言,有新的文化内涵或新的文化形式的出现;从空间来看,在特定的区域内是第一次出现的;从文化发展的路径来看应是非传统的、非常规的;从价值层面来看,创新的大学校园文化更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更有利于促进与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是校园文化主体运用新思维、新方法创造新的文化成果,实现教育目标,促进高校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文化活动。

(二)创新文化既非大学文化创新的唯一目标也非天然属性

第一,创新不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唯一内涵。当代大学文化具有创新的功能。创新是大学文化的主要功能,但不是唯一功能。大学文化应具有创新的主要特质:有利于维护创新,又有利培养创新性人才。但是谈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只谈建设创新文化是不全面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由多种文化因素所组成。从大学校园文化对传统的关系而言,“在大学的校园中,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最容易产生,旧的观念更容易在批判中更新,在这种文化的产生与更新中,校园文化的批判性与创新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展现。”(章世虹主编:《最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上))但另一方面大学是创新与保守的矛盾统一体。大学必须有相当厚重的历史沉淀,这种沉淀越厚重,大学的土壤就越肥沃。一所缺乏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的大学不是一所好大学,没有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的大学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没有对文化传统的充分体会与认知,就无法吸收其中的精华。没有继承,等于割断了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因此大学的校园文化也是最具有保守性的文化。从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而言,大学校园文化的保守性维护了大学精神传统。就每一所大学而言,大学校园文化的保守性,体现了大学自身的文化个性。大学的坚守是大学的质量与理想。正如学术界对大学的两种呼声:一是对大学精神的回归呼唤,要求大学守望精神家园,一是人们对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期盼,这两种趋势正是体现了大学校园文化的两重属性——大学校园文化的保守与创新。除此而外,大学校园文化还有其他的特性与限定方式,如和谐、民主等,这些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创新目标之一。

多样性、多元性、大学文化的内在矛盾性形成的张力和对矛盾的包容形成的氛围才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正是把创新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唯一属性的单纯愿望,歪曲了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属性,窒息了大学的创新精神。

第二,“创新”也非大学天然属性。不少人认为只要是大学,就天然具有创新文化。“大学天然就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使命的组织”(赵沁平:《大学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认为从当代大学的功能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来看,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具有创新性质与创新能力的文化:“(1)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2)高等教育具有科研创新的基本职能;(3)高校的教师与学生具有创新潜能”(睡依凡:《创新文化:决定大学兴衰的文化之魂》,《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其实不然。首先,从历史来看创新并不是大学的天然属性。如“中古的大学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世界精神,与超国界的性格。”(徐小洲:《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早期的大学在纽曼看来,大学的任务是传授知识而不是发展知识,“大学培养的是通达而有修养与识见的文化人”,而非创新人才。把创新作为大学文化的主要特征是近代大学的产物。从现状来看,也不是所有的大学都具有创新文化,“文化中还存在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一些科研人员为晋升技术职称、职务而科研;学生以就业、考试过关为导向来学习。有一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气,缺乏在科学研究上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进取精神,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尚未充分形成。”(金耀基著:《大学之理念》,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其次,创新文化具有时代性。现代大学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大学文化的创新性取决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与重视程度,也取决于大学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程度。第三,没有抽象的大学校园创新文化。大学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程度、创新质量与创新内涵的不同,体现了大学不同的追求,也体现大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型。如现代研究型大学与不同教学型大学都把创新型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主要目标,但这两种大学文化所体现的创新的内涵和文化的功能是不同的。

武断的把创新作为大学天然属性,从社会而言,会使人无视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现状与问题,使社会对大学校

园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充满过高的期待而引发对大学的非难,使大学承受不能承受之重:从大学而言,会因这种天然论漠视大学人对大学文化创新的责任与使命,盲目把一切的大学文化形态作为创新文化。大学文化在无数创新的口号中依旧唱着陈旧的曲古老的调。从不同的大学而言,天然论会使人不能直面大学的差异,无法调动文化创新的不同的创新主体创新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会忽视自身文化能力建设。

(三)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应是大学人自觉的文化选择

“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使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鉴别和筛选能力,是大学文化具有创新性的前提条件。而大学的管理者尤其是主要领导者的文化选择能力是创新型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1、树立科学的校园文化观与文化创新观。

一是要正视大学校园文化的独特性。文化是人类身份的象征,不同民族与不同群体主要的区别在于文化的区别。树立科学的大学校园文化观,必须正视大学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区别,从大学一般属性中去理解大学校园文化:正视中国的大学与西方大学的不同,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社会需求中去寻找大学文化创新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正视不同大学的特色与区别,从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去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因与构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

二是要正视大学校园文化的多元性。现代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具有多元内涵的复合体,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多样性、复杂性。要正确认识不同创新主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各自的文化选择能力与文化创造能力。要创造有利于各个主体发挥主体性的体制机制,激发不同创新主体的创造激情。

三是要正视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性。现代大学已由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大学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内在需求。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与统一,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现实问题。文化创新是大学能够承担引领功能的前提。要正确对待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借鉴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利用各种文化张力推动创新。

四是要正视大学校园文化的整体性与创新的整体性。大学校园文化是有多层结构的有机整体,大学精神与理念的创新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灵魂,大学的学科与专业设置与大学制度创新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关键因素,大学活动与物质文化创新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外在表现与载体,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文化创新具有整体性。

2、增强大学管理者的文化管理意识与文化管理能力。

文化管理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就是指文化控制,即对文化生产、传播、冲突、变迁等社会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和操纵。大学文化是否能够创新,如何创新,取决于其内部谁来控制,如何控制。大学的校园文化需要建设也需要管理。文化管理是对大学不同文化创造主体权利、责任、义务的明确界定,对文化创新资源的充分利用。大学管理者要增强文化管理意识。大学文化多元、多样是创新的前提,但也意味着创新的不确定性,也是对大学管理者文化选择能力的考验。管理学大师彼德·杜拉克曾这样对“创新”的观念下定义:创新是赋予资源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使资源成为真正的资源。进行创新是需要巨大成本的,创新需要付出智力、体力的代价,也包括要不断抛弃已熟悉的文化所遭遇的观念与心理障碍。创新需要积累有关的知识经验,也面临巨大的风险,除非预期创新价值大于保守的价值,或不创新就无法生存,才有可能有创新的动机与勇气。因此,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手段创新是不会完全自发实现的。文化的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要善于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激活创新机制,不断提升配置创新资源包括环境资源、人才资源、制度资源、物质资源的能力。

3、建立科学的大学校园文化创新评价体系。

文化创新需要正确的评价机制。如何评价文化创新,是创新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主持评价工作,决定着创新文化的导向。大学的评价机制要有利于维护大学的创新积极性。一是避免过于行政化的评价机制,即由上级主管部门制订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这种机制会影响大学的学术独立与自由,使大学完全成为政府的附庸,最终作为大学创新源动力的大学学术精神就会被窒息。二是社会评价要科学化。目前中国也采取一些社会评价的方式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评估。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高等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正在进行,有些地方还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项评估。这些评估体系中不论是对广义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对狭义的校园文化建设都有一定的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但如何评价大学文化的创新程度,还是一个值得探讨与深思的问题。文化创新的真正历史贡献在于被社会认同和被实践采用,我们需要将这种要求变成评价的体系,而不仅仅是一些机械的量化指标。

(本文作者: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教授;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副主任)

责任编辑 柳波

作者:苏国红 李卫华

第三篇:好大学的文化本真、文化理性与文化治理

摘 要:从宏观的角度探讨当下大学何为好大学的文化理念,内容涉及对大学本真的理性认识、“好大学”的意义及“好大学”的文化建构。同时提出了走向“好大学”的文化治理。

关键词:好大学;文化理性;文化治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做大”、“做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等“好大学”战略的实施,“211”、“985”、“2011 协同创新”、“高水平大学建设”等高等教育工程先后推出。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加大资金投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瞩目的发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空前进步。但与之伴随的问题也不少。对于现代大学的治理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通过对高等教育历史的回顾,我们很容易发现,各种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的提出实际上都指向一个名为“好大学”的归宿。但什么是“好大学”却没有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什么样的大学才称得上是“好大学”?研究表明,“好大学”能够为更多的大学提供可以参照的发展目标,能够为大學镜鉴治校的目标和依据,反映的是一个价值概念。如何理解好大学的文化本真?好大学的文化理性是什么?如何走向好大学的文化治理?这些都是急需讨论的问题。

一、好大学的文化本真

哲学意义上的理念具有自在自为的真理的普遍性以及概念和客观性相统一的绝对性。大学理念经由对大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进行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理论思维体系。作为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源泉、思想、精神和灵魂,大学理念决定了一个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也决定了一个大学的今天,更决定了一个大学的明天。作为高水准的高等教育的根本性主张,大学理念深刻地刻画着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形态。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选择、批判、传播和创造人类文化职能的文化社会组织,并且通过文化的手段创设教育环境不断探究与发现新的“高深学问”,不断探究与产生新的学术思想,以及利用大学所拥有“高深学问”的优势,及时完成对“高深学问”的应用转化来达成教育目的和影响教育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来以传播知识、发现知识和转化知识为基本从业活动的大学,如果没有文化底蕴的气息,没有“为学术而学术”的天职,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大学。大学之所以成为人类精神家园,就在于大学有追求学术卓越的理想主义情怀,在于大学始终倡导和守护卓越的大学文化。因此,如果缺乏卓越学术的理想主义情怀,便永远不可能有好大学和好大学文化。

大学己经有数百年的光阴流变,已经由最初的“一个居住僧侣的村庄”演变为“一座由知识分子垄断的城镇”,直到发展成为“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大都市”[1]。在岁月交替中,尽管大学负荷的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它始终是人类文明的家园,也是守护人类精神的殿堂。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凯歌高奏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狂飙猛进的巨大推动,现代大学滋生了越发浓厚的功利主义和工具化倾向,而对大学文化本真的理性认识在相当程度上失落了或者被遮蔽了。在这种情境下,好大学究竟应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方式?人们势必要对好大学的价值皈依进行探寻和反思。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一个精神正常的人会怀疑大学的本真样态是文化性的,大学的基本使命也应该是研究和传播高深文化的,也是学术性的。没有学术性的大学也就失去了大学文化的根基和血脉。传统大学如是,现代大学也应该如是。既然大学归属于文化机构,必然是以一种文化性的方式存在的,并以探根究理为旨趣。大学内在的文化性内涵和品质,决定了大学成为好大学的价值前提,也赋予大学成为好大学的鲜明文化表征和意义。大学经营的本质是在经营文化。

好大学的理念,既彰显理想境界,又彰显现实境界,是理想境界与现实境界二者的有机统一。因而对于走向好大学的治理应当融合多元理念。思想指导对于人的行动不可或缺,没有思想指导的行动是盲动。大学的治理理念凝结着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及社会个体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大学不同,理念殊异。文化传统不同,社会时代的要求不同,以及认识基础的不同,都可能对好大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在走向好大学的治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努力吸收各种治理理念,遵循形式合法与实质合法等原则,形成新的综合。正是大学内部“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存在如此之多且相互交叉的复杂关系,决定了在具体治理实践中,应重视文化理念的融入,需要超越金钱和地位的人文精神和普世价值。当下,由于行政权力在大学治理中的核心位置,大学内部行政权力泛化, 大学管理的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这是有悖于大学的文化本真的。

针对当前大学的治理,如果以好大学的文化进行理性地认识和反思,大学才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没有理性的认识与反思,就不可能有理性的治理和精神。只有通过理性地治理和反思,才能凭借实现有效治理实现好大学的目的。缺乏卓越的理想主义情怀的大学,便永远不可能成为好大学,也不具有好大学文化。具体来说,建设一个受人尊敬的好大学,第一,要有德性。为了避免这个时代在科研卓越的大学充满着平庸的教育,以及经济繁荣的背后却是大学德性的遗失,树立一种追求好大学的理想主义显得至关重要。好的大学德性决定了大学文化的品质。好的德性标注了大学文化的质量。大学在坚守人类崇高的伦理精神和美德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活力,沿着文明的正道实现自己的超越。第二,文化的灯塔是用思想去点亮的。没有思想的大学不能说是好大学,没有思想的大学就没有资格成为社会的灯塔。思想的高度决定了好大学文化的高度,没有思想的大学不配做有文化的大学。从孔子儒学、亚里士多德的古典人文主义教育理想直到威廉·冯·洪堡新人文主义教育理念,这些都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根本,随之大学也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与人才养成的重要基地[2]。第三,创新力不强的大学不能说是好大学,没有较强创新活力的大学不能够引领社会的进步。创新性表明了大学文化的力度。拥有创新能力强的文化,大学的生命力就强。相反,文化创新能力不强的大学,文化服务性和社会影响力也不强。第四,个性文化。只有文化特色性强的大学,才是好大学。这种不能被别人所模仿、不能被别人所照搬的文化个性和特色,是区分是否好大学文化的核心力所在。

二、好大学的文化理性

大学是以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深学问的生产和积累、文化传播和创新为使命和担当的文化机构,因而大学是人类的科学脊梁、国家的文明希望、民众的道德楷模。这使得好大学必须有挺直的脊梁、更多的责任担当以及清醒地坚守知识的真理,遵循大学之道的规则,坚守以学术为业的自觉、自律意识。这也就是文化哲人们所说的大学文化理性。然而,无论是身处校园之中还是置身校园之外,不难发现当下的大学不怎么像大学,学者不怎么像学者。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侵蚀,让部分大学和学者迷失了理想和境界。部分大学成为权力的奴婢,部分学者成为物欲的附庸。研究高深学问的学者竟然不关注理智德性本身。现代大学里主导着重大科研活动的不再是人的求知理性以及难以遏制的好奇心,而只是铜臭和邪欲,高深知识的获得不是本着要践行一种理智德性,而仅仅是为了满足一种理性的自负或换取金钱与权力。大学中还流行一种“学者官僚化”的倾向,就是研究性学者千方百计向行政权力靠拢,以致某个大学出现上百个教授竞争一个处级岗位的怪相,形成大学里风行“学者官僚化”的景观。此外,由于功利主义等思想的盛行,取得教師忠诚更多地依靠的是薪水、住房和城市舒适的生活,而不是与忠诚于大学本身的联系。虽然当下我国的大学正在快速发展,制度文化也在不断地建设和完善,但时下许多大学简单地建立规章制度,没有将大学文化融入制度文化之中。由于没有针对本校的实际问题、文化传统和文化理性进行研究,结果是制度倒是建立了不少,但文化的效果不甚明显。此外,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高等教育集权的制度文化,使得管理体制集权化,行政权力泛化。出现以上情形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机构自身没有把握大学文化的本真与文化理性,没有形成优良的制度文化所致。大学制度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活动中,大学人对于大学制度的高度概括的治学理念和价值观。作为一种规制性和规范性的制度安排,大学制度深深地蕴涵着学校管理规范化的行为习惯、价值选择与判断,是联结精神文化与文化实践的重要保障,规范、约束和激励着现代大学发展与建设的方向和行为。好大学的制度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生态文化,也是社会先进文化的创发源和辐射源,表现为一种卓越的文化力量,是知识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

煌煌之巨的中世纪大学的发展史表明,无论是宗教神学遮蔽下的普遍知识抑或哲学统领下的自由知识,无不启示着不受功利驱使的纯粹理性冲动培养人理性的道理。但以量化和实证为特征的自然科学导致人们对科学知识非理性的狂热,负载着功利主义价值的大学逐步丧失了其学术精神。弥补的办法是重塑“理性主义”的文化观,发挥文化的主导作用与引领作用。大学文化的根本性转变需要通过以蕴含文化管理理念的制度文化来保障,将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理性融入制度,建设全面先进的制度文化体系,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现代大学制度不仅是一种文化沉淀,而且是一种精神的集合。制度文化集中地体现了文化理性的精神特质,现代大学制度本身就是充盈着文化气息和韵味的。大学制度文化的功能在于确立一种凝聚当代中国大学人、教化当代中国大学人、鼓舞当代中国大学人、引领当代中国大学人的生命信念和人文关怀,全面提高当代中国大学人的整体素质,营造一个有利于当代中国大学人健康成长、教授治学育人、维护大学教师对于学术的信仰与忠诚的自由组织环境。

英国红衣主教纽曼1852 年在《大学的理念》中认为,大学乃是一切知识与科学、事实与原理、探索与发现、实验与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了理智的疆域。理性是一种思考后的大智大慧,是关于价值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获得认识之后的坚守。倘若某项行动是理性的,那么该行动事前就会被认真地进行研究并被正确地设计,进而保证其成为谋求最大利益的行动。它描绘了理性的重要性。如果说大学文化本身作为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凡大学都会有属于它自己的文化存在,当然这种文化也许是好的文化,也许是坏的文化。那么,大学文化理性反映的是人们对大学文化及其价值给予高度重视后的一种对大学的正确认知,是人们赋予了对大学的主观意识的文化价值判断、选择及坚守,并能够影响到大学的选择及其后的行动。没有文化理性的大学不配“好大学”的称号,因为这将会引起大学所崇尚的人文主义理想和精神丧失殆尽,终会堕落为一种庸俗教育的场所。有文化理性的大学不仅将“育人为本”作为最重要的工作,还把“科学为根”作为其价值的存在基础。文化创造的是一个意义的世界,而意义世界再造就真正的人。只有完全献身于理念的大学,并且具有极强的愿望去保存、传播和发展知识的大学,才真正揭示了教育的魅力与尊严。同样,没有制度文化的大学也不配“好大学”的称号,因为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赋予了物质文化以生命的活力。大学制度建设是以文化为魂的,只有建立了优良的制度文化,才能创建世界高水平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的制度文化与大学的文化理性是分不开的。或者说,制度文化本身就体现了文化理性。没有优良文化理性的大学不配是“好大学”,而没有优良文化理性载体的制度文化,这样的大学也不配称作“好大学”。

“与国外先进大学相比(我国大学)仍然处于制度的‘初级阶段’,最主要的是缺乏大学制度的‘灵魂’——大学文化和制度文化, 因为大学治理虽然要重视制度, 但其本质却在于文化。”[3]作为一个高度分化和低度整合的大学组织,本质上是一个松散耦合的系统,在大学组织的成员之间以及组织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松散的关系。大学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主要手段是体现为制度文化的隐性的观念和价值体系,而不纯粹是显性的指令和规则。因此,大学的职能部门和师生员工都应当考虑到大学是多元文化的集散地,处处都有文化的特点,用大学的文化理性和精神气质来审视和开展工作,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待管理工作,用科学的文化观、教育观和管理观来引导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同时,需要坚定地贯彻“依法治校”的制度文化观念,实施依法进行大学治理的基本方略,使大学管理真正实现有序和走向规范化。因此,要强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但决不是为了制度而制度,而是要在制度建设的同时紧紧地渗入一种深蕴于大学人中、氤氲在大学组织内的文化精神。这样的充满着文化细胞和血液的大学制度才是高水平和高起点的大学制度,才能更有利于我国大学的治理、发展和崛起。

三、关于好大学的文化治理

全球治理委员会发表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指出了治理的四个特征:治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治理过程的基础是协调而不是控制;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又包括私人部门;治理是持续的互动,而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4]。可见,好大学不代表永远是好大学,好大学也需要治理,尤其是文化治理。文化治理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制度、文化政策和具体的文化管理方面。但几乎在所有的制度、政策和管理背后都会包含一定的话语、意识形态,并在实践中彼此不能分离。应当将文化治理看作是对管理体制的一种创新,看作是一项推动好大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大学组织内部改起,让师生全体都能参与到大学文化治理的事务中来,发挥基于不同利益诉求的文化影响力。

(一)好大学的文化治理应当基于大学本身是一个“复杂”文化组织的特性

蒂尔尼认为,作为一个“松散性联结”的组织,大学几乎不可能画出一条从理念到行动可供决策达成的路线图。从结构上讲,不能指望特定的治理机构能够仅仅只是处理特定的事务,而不去考虑院校的类型和所在的具体情景。也不能指望治理結构的重构立竿见影。这是因为大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构单元的总和,而是一个文化内涵创生的场所[5]。大学治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经过长时间发展已经普遍建立起来的学术信仰与忠诚、学术文化规范以及特定院校自身的学术价值认同的混合物。大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最高层次,作为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以及社会高智力集团和科学研究的重地,大学这个复合体的核心要素应当是学术。好大学更是应当如此。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特征是文化,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的特殊性在于其文化性。这种特殊性在于大学的学科与学术属性的特殊性,表现为大学的活动复杂、目标复杂、组织复杂、权力关系复杂的多重复杂性。大学作为一个学科和专业组织结构复杂、权力结构亦十分复杂的学术组织,不断地对高深学问进行选择、保存、传递、批判和创新,其活动构成不是一般的社会化劳动,而是一个集个体性与复杂性于一体,具有探索性、艰巨性、长期性、创造性的智力劳动。

复杂的智力劳动需要由掌握了复杂劳动技能的人来担任。智力劳动的性质和对知识的占有这一客观现实,赋予了大学人比其他组织的人具有更多的独立个性和强烈的批判精神以及参与要求,这也导致其成员的复杂性。大学内部成员的复杂构成和个性也导致了其结构性关系的复杂,例如组织成员之间既有制度化的正规关系,又存在对大学各级组织的影响作用甚大的非制度化的非正规关系。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目标的多样性也会导致大学组织的复杂性,多样性程度越高,大学组织的复杂性也就越大[6]。大学是一个“复杂”组织的特性表明,现代大学在“真知”的维度上,不像一个“真理共同体”,而更像一个“意见共同体”。作为使相互冲突以及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的文化治理,体现了以对话、协商、谈判、妥协、认同、互信、共同行动等为核心内容的善治文化。培育和张扬大学治理文化,借助治理文化的整合机制,注重治理过程中各种利益诉求的整合。这表明,当决策者价值取向融入组织文化因素,那么其对是非得失的判断,既得利益与长远利益、具体事务与长远谋划的处理,处处都体现出以人为主导的社会文化活动的价值取向。因此,将文化特性融入决策,对大学这一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社会组织来讲,是使决策不偏离大学本真的前提与保障,是把大学当成大学治理的关键。结合我国实际,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应具有相当程度的民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顺应现代大学管理分权的必然趋势,提高现代大学办学水平。

(二)好大学的文化治理应当超越大学文化的功利主义、工具主义对于高等教育理想主义的影响

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就其积极意义而言,它鼓励高等教育走出校园,加强大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遵循高等教育及市场经济的规律,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不断密切专业课程建设和职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促使各方强化问责机制,努力满足教师、学生、家长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就其消极意义而言,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理念与高等教育的理念在相当程度上是矛盾的,易使高等教育悖离大学的本真,从而走向商业化、功利化、无序化的歧途。学者官僚化倾向反映了当下学者功利主义、浮躁主义的泛滥。爱因斯坦曾指出,人们企图兼有智慧与权力,极少能成功,即便成功,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的成功。每一种行当都有自身的运作逻辑。学者本是以“学术作为志业”的大学人,当以学术的名义进行非学术的运作时,知识和学术的尊严便会被亵渎,甚至学者的尊严也可能会被降格。

真理是求知的终极目的,而求知真理是大学人的本性之一。虽然生活的意义未见得完全赖于对真理的发现,但假如没有对于真理的追求,人生必然索然无味。大学之所以越来越普遍地受到社会的关注,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始终都期望和相信发现真理的大学是神圣的,大学及其师生是能够严格遵循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并且严格践履他们的道德义务和责任担当。因此,即便在一个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时代,大学仍被人们看作为追求和传播科学真理的勇士、树立和严守道德规范的楷模。所以,好大学的教师必须学为人师与行为世范,好大学的教师不能用功利取代对崇高、神圣的信仰,好大学的教师不仅在知识上有权力有义务教育学生,在道德上也有义务有资格影响学生。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融会贯通知识结构,使他们了解知识的总体构成状况,构建知识的理性联系,逐步培养对不同学科的认识、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

机械化的认知方式、管理者的权力意志会破坏大学内部治理的生态性。走向好大学的治理不应屈从于外界的权力和利益的驱使和诱惑,从而逐渐丧失作为学术组织应有的理性,进而偏离了大学本应坚守的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高校治理应服从于人发展的归宿,实现大学的生命意义,从大学组织生命的深处激发沉睡的自我精神,激发大学人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同时,教育核心利益者及教育利益相关者建立起互信合作,使这种秩序积淀为制度的内在结构和文化结构。在充分考虑社会规范、理性设计等因素后,制度所蕴含的文化信仰、文化关系,能够帮助制度获得文化认同,成为大学人的共识,形成一种干事创业的新的文化驱动力。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大学人的自身解放,建构美满的生活。

(三)好大学的文化治理应当防止大学人精神的“空心化”

当下的大学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文化衰颓势。由于大学校园弥漫着商业气息、衙门气息,从而丧失了大学特有的人文气息和气质。随着创业型大学的崛起,学术资本主义给了大学原本就已十分脆弱的人文学习以狠命的一击。因为可能丧失人文学习的制度根基,大学本身面临着被重新定义的风险[7]。事实上,大学独特的精神品质和文化个性决定了大学首先就是社会的灯塔和灵魂,应该始终坚守大学的本真和理想主义情怀,以自己独立的精神、高贵的本真、智慧的道德、理性的自由成为人类敬仰的精神殿堂。作为文化机构的大学如果缺少了德性文化这一大学特有的基因,大学怎么可能还是大学呢?因此,大学治理唯有用文化的视野,才能既契合理想主义大学的本真,又能针对现实主义大学的情怀。

要坚持学术为本的制度文化取向。大学文化的精神体现在大学人崇尚学术、醉心于学术。高品质的学术制度是好大学文化的根基和血脉。大学的一切都与学术事务与活动有关,学术是大学的内核。大学离不开学术,学术也离不开大学。促进学术繁荣既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又是大学的生命之根。既关乎到大学能否成为真正意义的大学,也关乎到大学能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将文化基因融入学术繁荣,才能让学者拥有一种学术至上的理念,并将学术的尊严当成一种信仰[8]。这样的学术进步既不会偏离大学本真,也不会偏离文化本真。学者应当坚守高尚和代表希望的学术,把学术视为人生的使命,纯粹献身于学术事业。学者应当坚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信念,成为人类基本价值的维护者、民族文明精神的传播者、国家希望的开拓者。

大学是探究科学和真理的地方,学者在这里潜心治学期待实现自己的学术抱负,学生在这里孜孜求学期待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及其实施细则的保障,使学术权力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在实践中真正体现,强化学术民主制度建设与行政权力约束制度建设,让凯撒的回归凯撒,学术回归学术,在理念上、制度上、行动上都要积极营造大学人醉心于学问的学术氛围,使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得益彰、各得其所。同时,尊重学者的人格和权威,容忍失败,正确看待失败,褒奖成功者,秉持学术本位和学者本位,积极营造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术生态。倘若学术开始逐渐地被边缘化,大学批判精神亦将开始逐渐地消失。大学批判精神一旦丧失,大学就很容易演变为政治的附庸、经济的奴仆与学术的桎梏。到那时,大学将离生活世界和教育世界越来越远,大学里的教育将逐渐成为物质进步的牺牲品,未来或许将没有谁会知道大学何以为大学,办大学的真正目的又何以为是。

(四)好大学的文化治理应当真心实意地从“文化”的角度谋求创新发展与特色发展

如果不将大学的文化本真与文化理性转变成现实的结果,那么这样的大学就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动力源与经济发展的增长源,也成为不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源和技术的转移源,自然也不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大学不能被称作是好大学。毫无疑义,这样的大学需要治理与改造。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存在同质化现状,基本原因是大学规划者没有从大学的文化本真与文化理性以及所在大学本身的特色出发进行科学设计的结果。

现代大学制度是一所大学成为好大学的行动指南,如果没有建立在学校特色基础之上的文化,大学制度文化不会形成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学文化治理理念需要通过激发制度文化的内核进而转化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行动。大学文化治理理念表现为:人本性、非强制性、大众性、高效环保和参与性。大学文化治理的人本性可以克服单纯行政治理带来的对学术生态的破坏和对大学人的失信;大学文化治理的非强制性可以克服单纯命令式治理带来的矛盾不可调和性和冲突性;大学文化治理的大众性可以克服单纯规章治理带来的受众面小和刻板印象;大学文化治理的高效环保和参与性可以克服纯粹的目标治理带来的私利主义和资源浪费。因此,从文化角度寻求、谋求大学创新发展与特色发展的治理方式,不失为大学在常规治理方式遭遇困境之时可以大有可为的创新战略。

参考文献:

[1][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大学出版社,1993:26.

[2]王冀生.大学文化是大学人的精神家园[J].中国高等教育,2014,(9):8-11.

[3]赖明谷,柳和生.大学治理:从制度维度到文化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05,(5):90-93.

[4]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6.

[5]Tierney,W.G.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Communication and Governance[J].New Direc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2004,(127):85-94.

[6]眭依凡.论大学的善治[J].江苏高教,2014,(6):15-21.

[7]王建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4,(2):1-9.

[8]于媚.文化视野下的大学治理研究[J].江蘇高教,2015,(3):41-44.

Key words: good university; culture reason; governance

编辑:鲁彦琪

作者:高宏 李红星

上一篇:教师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药学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