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通过对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内容和作用的分析,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领域,提出了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注意的问题和加强中学体育文化的措施,使之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推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和谐校园的构建。

第一篇:校园文化论文范文

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化校园”

摘要:“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高校校园的作用不仅是培育未来人才的摇篮,更加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平台。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人格、丰富文化生活。因此,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将会对建设文化校园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 建设 文化校园

1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有其特定的存在条件,它是高等学校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社会先进文化是主导,师生文化活动是主体,校园建设是底蕴,由校园中的每个份子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校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构成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并不是优秀校园文化的全部,在学校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上也同样有着深刻的体现。物质文化对校园文化起着载体作用,因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所在,它属于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抽象和升华,它包含了以师德建设、师生公德意识的建立以及学校人文环境建设为主体的几方面的内容。制度文化在高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实质是反应学校的调控程度、监控原则和管理张力,它约束、规范、引导、保护校园师生员工的行为与利益,从根本上保障了高校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秩序。

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征

2.1 校园文化的先导性与超越性

高校是一个经典的知识不断被传承,新型的知识不断被创造的地方,也是个信息汇集、文化交融、人才荟萃的地方。高校师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对文化的敏感性,这些特质使得高校成为了时代的晴雨表。由高校所创造的思想、理论及科技成果和其他文化成果,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

2.2 校园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

“发展的历史,流动的师生,久远的高校”,任何一所高校的文化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这种文化随着学校的发展过程不断的完善和一步步的改进。高校的灵魂和生命力便在于创新,高校的使命是传承已知、探索未知。从一定意义来看,高校的存在就是为了使人类通过知识的传递和创新实现自身的可持续的发展。

2.3 校园文化载体的多样性

校园文化的核心的思想观念是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等,这些都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必须要通过载体来承载,通过物质、制度、行为方式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样载体也具有多样性,包括教学设施、校园景观、规章制度,校园媒介和多样的学生社团等形式展现出来。

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1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育人任务的需要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深刻、微妙地进入大学生的大脑。它是一种十分独特的氛围,对于学生在精神素质提升方面,会提供一种推动力;在释放潜能方面,会提供一种导向力;在校园人际关系处理方面,会提供一种凝聚力。在无形之中会影响学生、感化学生、陶冶学生、教育学生,最终能够帮助学生成材。

3.2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先导性与基础性地位。广大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谐校园建设也必须建立在这个目标与基础之上。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受到了先进文化思想的培育,精神涵养与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建立起共同的理想信念这一目标。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不竭的精神动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彰显出优秀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和崇高的道德情操,以此来共同建设和谐校园。

3.3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育人任务、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凝聚人心,激励奋斗方面,优秀的校园文化会对全体教职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会让每一位教职员工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以及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维护学校荣誉,竭力促进学校发展。同时优秀的校园文化还能将不同教育背景以及不同社会经历的所有教职员工聚集在一起,激励教职员工的行为、激发他们的集体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爱校荣校、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

4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4.1 注重校园环境建设

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会对广大师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建筑风格、雕塑艺术、绿化手段、景观布局等外在的文化符号,建立起标识系统,形成了制度文化。

4.2 加强师德、学风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学生的传统教育,发觉身边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弘扬学校历年优秀教师的光辉业绩,促进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乐于、善于、专于传道解惑。加强学风建设,以远大理想为动力,以优秀的学生为榜样,大力营造努力學习、勇于拼搏,积极探索的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学习,敢于探索,敢于探求真理。

4.3 拓展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是构成校园活动的重要部分。学生社团是由学生共同组织建立的,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体现,他是学生自主意识的体现,学生在此有机会展示自我。进而形成一种文化,这种社团文化能够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学校对学生社团更多的应采取鼓励措施,在引导的基础上,进行帮助、扶持,并采取一些措施打造精品团队,努力开展并办好社团活动,使学生们更好的享受大学文化,感受大学生活,使社团活动多姿多彩。

4.4 有效开展文化活动与文化交流

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表现就是文化交流,使校园文化充满活力。交流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是校园内部的文化交流,班级之间相互沟通,各个院系之间互相联系,亦可以是各个学校之间相互交流,学校与社会进行交流,甚至可以是与外国进行文化交流,形成跨国界的互通友谊。交流的内容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是校园文化本身,还可以对教学教育方法,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或是科学研究的程度进行交流、沟通。

4.5 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核心,对教师与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作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对师生们来说它是一种能产生强大影响的内在精神,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学校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可以产生较大的影响。

4.6 广泛发动宣传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例如可以利用网络、校园广播、报纸甚至新闻媒体,积极邀请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中,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并在校园中的教学楼、图书馆等典型的有标志性的建筑中或是在学生经常活动的场地中,增添反应学校精神、学术氛围,有激励作用的标语、名人名言、字画等,以此来使学校精神深入每个人的心中。

现代有机整体论告诉我们:若干部分组成一个整体时,势必是一种“新质”的产生,其实质是各部分协调合作下产生的整合效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这种“新质”的产生,就是一种理想形态的高校校园文化—— “文化校园”的出现。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既是对高校中文化发展规律的遵循,又是对这种规律性发展的创新,使之从表面的文化现象深入到内在的精神文化。

作者:张修明

第二篇: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构建的价值

摘要:通过对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内容和作用的分析,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领域,提出了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注意的问题和加强中学体育文化的措施,使之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推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和谐校园的构建。

关键词:中学;校园体育文化;价值;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体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各级中学展开,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引下,如何利用好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中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中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内容和具体的要求上均有别于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总体来看,目前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对建设内容和具体要求等均缺乏统一认识,这对建设好中学校园体育文化,让它发挥出最大功能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而服务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既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紧迫的。本文基于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所处环境和对象的特殊性,分析了它与校园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求促进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而为校园文化更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和内容

1、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属于文化的一个分支,由于在校学生的年龄、思想和生活模式等不同,分享不同思想形态与行为规范,拥有共同的需要和追求,以此为依据可将校园文化分为小学校园文化,中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等。

对于体育文化的界定目前还没有形成极为统一的认识,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体育文化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隶属于社会文化这一范畴。体育文化是人们在体育实践中的尝试,包括活动方式、精神意识、科学发明和价值确定等,它由体育运行方式反映出来,显示体育的精神意识,用之以体育科学的发明和创造以及其他的功能和作用,必然导致它的体育价值的确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从属于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中的一种特定文化,是中学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形式,而在学校这一特定的人造环境中,为校园社会团体共认、共有、共享的所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方式文化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器材设施、自办体育报刊和具体的科研、体育教学、训练等物质文化和由学校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规范、体育道德规范、体育价值观、体育舆论等精神文化以及以规章制度、运动团体组织和张贴体育宣传报栏为形式的方式文化。

2、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校园体育文化含有特定的文化要素,是一个由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物质文化所构成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的内容可概括如下:

(1)体育精神文化

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的灵魂。它主要反映在体育的观念、精神、道德、风尚、知识和宣传等方面,涉及到人类体育的理想追求、观念转变、道德修养、纪律约束等各个方面。当今体育精神文化,特别是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核心的竞技体育精神正在成为现代体育文化的主旨。体育精神文化实质上就是在某种精神指导下的外化行动,如中学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看似只有运动员在比赛场按照运动规则所进行的一场较量,但这只是一种外化现象,更多地是通过比赛赛出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的风格和气质,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这才是体育运动对人的素质的最重要、最本质的提升。体育精神文化应该立足于现实,体现时代精神,并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有益的精神文化资源,建构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体育精神文化。

(2)体育制度文化

体育制度文化,也称体育规范文化,是指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娱乐等活动中,要求参与者共同遵守的体育规程、行动准则的文化体系,它是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得到参与者认可并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范性公文,它包括在进行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如各种社会关系、组织形式和活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等。它包括常识性体育制度、具体体育制度和个别体育制度,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在体育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项体育活动和训练,也一样要受到体育制度文化的影响、制约和熏陶,并以此规范自己的活动。

(3)体育物质文化

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是人类在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状态。体育物质文化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体育,其重要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体育本学科,已经涉及到更广泛的科学领域,不能简单的用“场地、器材”等原有的体育物质文化形式所概括。由于体育运动的多样性,体育物质文化形态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但是因为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形态还十分有限。因此,在中学塑造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标准的体育物质设施是十分必要的。

三、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我们也主要从以上五个方面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对中学校园文化的价值。

1、校园体育文化的运动参与价值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而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运动参与的积极性。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在促使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由此可见,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既校园体育文化的对运动参与价值的体现成为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2、校园体育文化的运动技能价值

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中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大的时间,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必须避免过分追求运动技术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细节。在“健康第一”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通过运动技术的学习,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选择1—2项目进行系统学习并且终身化。

3、校园体育文化的身体健康价值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身体状况对身体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适当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健康,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4、校园体育文化的心理健康价值

一个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在塑造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度;在教学和生活中要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5、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适应价值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竞争和合作的社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学习领域之一,也是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建立具有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一个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促使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其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四、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

1、中学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师生的体育意识、道德观念等,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运用标语、图展、广播、电视、报栏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渗透,使师生真正认识到身体强健的重要性,激发和引导他们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热情,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应该教育师生遵守规则、公平竞赛、尊重对手,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2、中学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提高锻炼能力,在体育课程发展上要注意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播,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在选择教材和安排教法上,既要考虑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科学性,也要增加趣味性,要让学生达到“懂、会、乐”的体育效应。学校要制定体育规章制度,把学校的体育文化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学校要经常组织各种体育文化节、运动会、小型多样的有趣的体育比赛,还可以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组织观摩体育比赛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余暇生活,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3、中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里的体育建筑、雕塑、场地设计,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物质,这些物质,对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另外,体育建筑、场地、设施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各级中学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包括建造体育场馆、器械设施等在内的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合理使用已有的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

4、中学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体育制度文化是体育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尤其重要,因此它具有个高度的层次性、权威性、目的性和规范性等基本特征。加强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必须使学生懂得各项体育活动的规章制度,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在体育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以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学生的生活吸习惯。

5、中学校园体育智能文化建设

体育智能文化是人们对体育正确认识的概括和总结,是迄今为止人们经过多次实践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解的产物,它包括体育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体育科学知识的分类越来越细,学科呈现交叉化和系统化。中学体育职能文化的建设必须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体育的发展历史、体育的基础学科和功能等基本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体育并自觉地积极参与。

五、结束语

当前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各级中学全面展开,这是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契机,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新,摸索和开拓校园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又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许多艰辛的探索,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胡小明.新时期体育社会功能的转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3, 9(3):3- 4

[2]林仙萍.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 9(3):50-51

[3]杨德银等.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1,5(3)86-87

作者:韩晓伟

第三篇: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

〔摘要〕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已成为中国大学普遍的价值追求。在校园文化视野下,大学校园的和谐主要取决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三大要素及其内部的和谐。为此,要分别实现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约束与激励的和谐、批判与构建的和谐,以推动和深化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关键词〕 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形式与功能”,“约束与激励”,“批判与构建”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高等教育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的特点决定了大学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独特性。“相对于社会其他组织机构,高等教育或大学是一种文化性的存在方式”,〔1 〕 这一存在方式决定了和谐大学校园构建所必需的文化性关照。大学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最为基本的是具有物质、制度、精神等三大层面的要素。因此,从校园文化视野来看,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关键取决于大学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大层面之间的和谐及其内部的和谐。

一、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要实现“形式与功能”的和谐

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固化体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大学和大学精神文化存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大学校园实现和谐的外在环境。校园作为一种文化实体,物质与精神并无明确的界限,两者共同构成了大学物质文化环境。因此,校园物质文化,并非只指单纯的物质实体存在,也包括精神文化结晶方式的实体存在。尽管如此,总体来说,校园物质文化还主要是通过校园物质载体实现的,而校园物质载体的重要部分是以校园建筑为主体的校园环境。

校园物质环境具有既具体又抽象的二重性。具体性是指校园物质文化具有直观性、形式性。校园作为文化实体,是教育主体按照特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特色,有目的、有计划构建的实施教育的物质载体和环境空间,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内,教育过程得以展开,体现了学校成员的集体智慧、力量、整体感,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抽象性是指校园物质文化具有间接性、功能性。物质空间创造出一种境界、一种氛围,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整洁、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及其所折射的精神特质,具有明显的“环境育人”的功能,给身处校园中的人们以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和熏陶。可以说,校园物质文化虽然是以空间的形式出现,是物化的,但在内容和发挥功能的方式上更体现为精神的。因此,从物质文化方面看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则首先必须处理好校园物质文化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纵观中外高校的发展史,便可发现校园物质文化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和高等教育理念更新的过程。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最基本的挑战是,如何使高校适应更加高效、发展和开放的社会。因此,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处理好校园物质文化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和谐,依赖于对于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科学规划。

第一,要着眼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理念,重视人性化景观规划设计。适应新时期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的需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点。就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来说,无论在整体规划还是在细部安排方面,都应该从使用者的实用性角度为出发点,特别是校园“标志建筑”不是“形象工程”,要考虑到学校师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行为的需要,要以人的审美标准与行为规律为基本立足点,从而创造快捷、高效、舒适、优美的校园。

第二,要着眼于推进校内外交流,创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依据现代校园“环境育人”的特点和要求,大学校园交往空间应构建功能分明、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内部共享空间框架,体现校园环境的多层次性、参与性、立体性、系统性空间布局特点,既反映现代信息社会对交往空间的流通开放要求,又保持传统空间布局亲切宜人的价值尺度,进而创造出由公共、半公共、半私密乃至私密空间的协调转化,为在校师生以及来校人员提供各种知识融会、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合理空间,促进各学科间交流、师生交流和校内外交流,激发校园空间的活力。

第三,要着眼于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功能,扩大学校对社会的空间开放。“社会越是需要更多的新知识和高技术,高等教育就越会成为社会的中心。” 〔2 〕 (P51)在规划校园空间布局时应重视社会与校园结合部的环境设计,通过大学校园的空间开放和文化辐射,真正使大学成为文化传播和社区文明中心,从而使大学积极参与营造高层次文化氛围,带动和影响所在地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健康繁荣。在景观规划中,通过在校前区、图书馆、体育场等场馆区,在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区等空间区域内,设置合适的交流场地,或直接通过场馆开放,或通过举行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加强大学同社会的双向多元的文化交流和信息沟通,以实现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大学校园与社会的和谐。

二、制度文化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保证,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要实现“约束与激励”的和谐

近年来,制度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大学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更是提出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明确目标。良好的制度遵循的一条重要原理,就是规范和激励同时起作用。所以,约束与激励是制度存在的重要依据,而发挥好制度的约束與激励功能对于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十分关键。

在制度层面上,现代大学制度主要包括大学自治制度、学术自由制度、教授治校制度。为此,在制度设计方面应包括:一是规范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外部关系的制度;二是确立大学自身地位,体现大学特点和本质的制度;三是调整大学内部关系,实现协调发展的制度。

第一,就大学外部关系来说,应推进“有限政府管理”的大学治理制度。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外部结构涉及到政府与大学、社会与大学之间的互动和谐。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后发外生型”特征,伴随这一特征,政府发挥作用的“主导型”特点也很明显。基于这个原因,对于中国大学发展来说,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更具有根本性和现实性。所以,在强调现代大学应该坚持以社会办学为主,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体现社会的意愿和要求的同时,还应立足国情,积极争取政府管理的支持。当然,政府的这种“管理活动”绝不是“包办代替”,而是“有限政府管理”,即政府通过加强指导和引导、整体规划,尤其是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注入,并且积极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环境,搭建人才成长成才的有效平台,提供大学生创业就业机会,对大学发展提供支持。〔3 〕

第二,就大学自身规定来说,应推进大学“有限自治”的大学治理制度。高校的本质是学术性组织,其自身规定内在地要求大学必须秉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原则,坚持大学自治精神。但是,强调自治精神不等于“不受限制”。高等学校的自治不能绝对化和扩大化,不能自我封闭成为一个小社会,而应与政府的“有限管理”相适应。现代大学制度条件下的高等学校必须实施“有限自治”的大学治理制度,实现如后勤等部分功能的“社会化”,从而促进和激励高校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运用到人才培养和发展学术上。

第三,就大学内部关系来说,应推进“以人为本”的大学治理制度。“以人为本”是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发展观,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以师生为本”,基本内涵应表现为以学术人才为本、以拔尖人才为本、以青年人才为本、以学生为本。在实际运行中,要落实依法治校的原则,建立民主决策制度和公平正义的激励机制,构建规范、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处理好政党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学生权力四者之间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建立激励机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增强校园活力,推进校园和谐。

三、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核心,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要实现“批判与构建”的和谐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规范体系,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和最高表现。大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大学精神派生出了几种对立统一的大学品质,表现为独立批判精神与顺应潮流的价值取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超越精神与功利主义等。独立批判精神是大学精神最为核心、最为本质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批判精神,才能衍生出自古至今人们所谈到的各种各样的大学精神。

大学批判精神不仅体现为大学校园文化对社会生活的超越和反思,同时也在理性和价值方面对社会现实不断进行着谋划和构建。进入技术时代后,现代化运动所带来的“现代性”特征,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现代化的整个历史定位,本质上应当是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之间的整个社会化商品经济时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的依赖性”阶段,这一阶段表现为人类和个体对自己劳动产品的依赖,类与个人的关系曲折地通过物来展现,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人性变成了技术的牺牲品。现实社会改变这种“技术毒害”是无力的,对此,马克思明确地表达了批判态度。大学教育者,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者须将其作为应有的社会批判内容。但批判不是目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于构建。更为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这种构建作用的发挥有了重要途径,就是大学专家群体对政府决策的参谋和建议。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就是因为他们所特有的批判精神和科学的构建能力。因此,审视和确立大学的批判精神和构建能力,对于确立现代大学精神,推进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方面,人类的大学史就是一部大学文化的变革史。如果要对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予以概括的话,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应是其基本内容或主要特点,融入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要赋予大学文化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4 〕 变革创新更是大学文化的主旋律。中华民族的复兴要靠科学技术的创新,要靠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更要靠社会运行机制的创新,归根结底是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批判功能对创新的特殊作用,表现为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提升创造力的高度、熏陶创新人才等许多方面。可以说,对创新教育的呼唤本身,就意味着对批判功能的呼唤。〔5 〕 高等学校的创新性,是以其批判功能的释放为基础的,越是重要的创新,就越是要以批判功能为基础。

另一方面,赋予大学文化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就是要求大学以自己的方式去回应或超越社会文化的变革或转型,使大学对变革之“时”与 “势”有所把握,保证大学文化有对社会文化做出审慎思考、选择和构建的空间。如何保持批判扬弃和构建引导二者之间的弹性和张力,是每一所大学面临的难题。大学应当在引导社会发展,主导社会潮流的方向上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适当超然于现实生活,超脱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利益。而当前的问题是,大学往往为某一特定的目光短视甚至浮躁浅薄的社会现实价值取向所左右,缺乏甚至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认识水平和价值观念不仅没有引领现实,反而拉到同社会现实同等的水平,这无疑会削弱大学的本体功能,使大学难以承载起在理论思想和道德精神上引领社会的责任。〔4 〕 在精神财富的增长远低于物质财富增长的今天,在现代性特征明显的科学主义、功利主義、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大学文化应当而且必须自觉担当起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前途与命运的理性批判和价值引领,自觉成为对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有所承诺、对理想有所奉献的精神殿堂,而不应只是一般知识的传授场所和技能的训练机构,那样只会制造浅薄和媚俗。

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大学的批判与构建功能,更重要、更根本、更长远的则在于养成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进而塑造形成真诚、独立、负责的知识分子建设性人格品质。这是时代赋予大学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社会责任,而这种价值和责任的实现和履行,必将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成功地应对时代发展的种种挑战,建设性地承担起应该且可能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毛亚庆,许 联.大学文化冲突与中国知识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

〔2〕陈学飞.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董漫雪.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10,(4).

〔4〕许士密.大学文化委顿状态的成因与治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5〕唐进元,刘光平.批判精神与创新型大学〔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责任编辑 杨在平

作者:宋思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文化论文范文05-08

微文化论文范文05-08

校园贷论文范文05-08

狼文化论文范文05-08

文化视野论文范文05-08

盐文化论文范文05-08

齐文化论文范文05-08

大众文化论文范文05-08

禅文化论文范文05-08

玉文化论文范文05-08

上一篇:依法审计论文范文下一篇:现代财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