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修辞视角下ESP法律英语教学

2022-11-04

一、引言

ESP又分为EALP(English for academic legal purposes),EOL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legal purposes)和EGLP(English for general legal purposes).而我们基础英语阶段所开辟的ESP教学和EGLP即法律英语一般用途的英语教学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法律英语的严谨性和两种语言利用翻译进行切换的方式本身具备一定冲撞;另一方面,法律本身具有协商沟通的职能,由此要求在法律英语中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融合,从而达到交流的最佳效果。“而跨文化修辞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与ESP教学相结合,两者结合的可能性在于第一,法律英语作具有ESP的一般特点:1.课程设置是为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要;2.倾向于专业学科的学习方法和课堂组织方式;3.学习重点在于与该专业相适应的语言(词汇、语域、专业用语)技巧、语篇以及体裁;材料的真实性,即材料来于立法文件、司法文件以及法学家的论著。”

法律英语是法律科学与英语语言学间交叉学科研究的结晶,因此其研究应从两个视角进行探析。一方面,按照法律的观点、方法以及法律规范、法律文书的特殊需要来研究英语在法学理论及实践中的运用;另一方面,运用语言学,尤其是应用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法律科学和法律实践的英语语言特点。因此,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上要把两者完整的结合,兼顾跨文化修辞的技巧。

二、词汇特征

一方面法律专业本身要求准确用词,而囊括型用语以及规范礼貌用语也是法律环境下解决冲突的必要因素。因此,两者并存并且和谐存在,是词汇方面研究者需要关注的重点。由此,为了保持两者的平衡,词汇特征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严格解释原则,特别是刑法解释法条时,书面文字是法官解释法律文件的唯一依据。法律语言逻辑必须清晰、准确、得当。规避描述性形容词,时间,范围,程度副词的严格使用。即使是囊括性用语也不会因个人理解,在法律理念体系面前显现偏差。如:民间贷款协议中“I will pay back in a year”,双方当事人有可能对“in”产生不同认识,一方认为是“within”(在------之内),另一方则认为是“after”(在------之后)。注意这不是对语言的误认,而是对事实的认识偏差,于是也就都有了民法典意义上“由提出条款格式的一方承担不利解释责任”的规定。“之前”不用“before”用“prior”,“之后”不用“after”用“sequent”,可以更加精准标识出事件的先后顺序。此外,法律英语中古英语,拉丁语以及法语使用比例要远远大于一般用途英语。这也是突出这种专业英语特殊性的一方面。

三、句法特色

由于法律英语本身严谨性和婉转性的结合,陈述句的应用,被动语态以及长句修饰语的应用是这门专业英语的特征。并且并列结构的大量使用,突出结构清晰对等,语气平静客观。例如:“It is also sufficient if services of summons and complaints is made:(A)in the manner prescribed by the law of foreign country for service in that country an action in any of its courts of general jurisdiction;or(B)as directed by the foreign authority in response to letter rogatory,when service in either case is responsibly calculated to give actual notice;or(C)upon an individual personally,and upon a corporation or partnership or association,by delivery to an officer,a managing or general agent,or(D),or(E)…”此句用了多个并列句,一般英语文体中,会避免使用过多结构相似的并列句,会显得单板,单调,但是这种句式在法律英语中却是常见的,用来突出客观公正简明。

四、文化研究

正如美国语言学家Sapir提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对于语言,尤其是法律英语这种专业性和准确性要求极高的特殊用途英语的影响尤其深远。比如“table a motion”在英国表示“动以提案,加以讨论”,在美语表示“搁置提案,日后讨论”。两个同样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由于文化差异“table”含义的不同,意义产生了明显的差异。

总之,从词汇句法到文化,法律英语和跨文化修辞是密不可分的。任何语言的学习不能忽略文化的影响。忽略文化不可能对于语言有透彻的学习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同样把两种语言的差异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法律案例,陪审团设立等内容,以及案例讨论,情景再现等方式进行练习。把跨文化修辞从内容到形式加以重视,由此让语言更好的为专业服务,在学生未来就业中助其一臂之力。

摘要:跨文化修辞(Intercultural Rhetoric)是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书面表达差异的研究。它是由对比修辞衍生而来,涵盖多语种环境下书面以及口头文本的跨文化研究。而ESP法律英语(legal English简称LE)要求语言准确性,沟通性以及克服文化因素影响的特征,决定了跨文化修辞在法律英语ESP教学中的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将从词汇特征,句法特色和文化研究三个方面探讨在法律英语课堂跨文化修辞的融入。一方面要承认两种语体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在法律英语这种对于语言的准确性和接纳性都非常强的言语当中,跨文化修辞的重要性。

关键词:法律英语,跨文化修辞,特征

参考文献

[1] 许凤姣,法律英语句法特征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0(1)37-39

[2] Brian Paltridge&Sue Starfield,专门用途英语手册[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6

[3] 王大力,法律英语的词法,句法特点及教学小议[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0(4),168-169

[4] 李妍,涉外法律英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 赵雁丽,法律英语教程[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6] 徐震宇,英美导法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天然气处理厂脱油脱水装置节能潜力探讨下一篇:大兴安岭呼中区糖尿病流行病学和疾病经济负担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