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中国文化论文

2022-04-25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国都在传播本国的文化,扩大自身文化的影响力。中国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等各方面正在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当然,中国文化也在积极地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中国文化以各种途径向外传播。各国文化在文化浪潮中碰撞着,因此要想促进文化的传播,一定程度的文化移情是必要的。文化移情是跨文化传播的润滑剂。当然文化移情离不开后天的培养。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跨文化视角下中国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跨文化视角下中国文化论文 篇1:

跨文化视角下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符号研究

摘要:中国文化符号在好莱坞电影的运用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梳理并分析好莱坞电影中中国文化符号的运用及其历史动因。通过中国文化符号观来了解、把握中国形象,从而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可参照的样本,这也是考察中国文化软实力状况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 中国文化符号 动因

一、国家软实力概念的界定

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最早提出软实力一词,他认为软实力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本国的目标,从而使本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而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七大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被首次提出。此后,国内学界更加重视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北京奥运会等影响重大的国际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富含中国元素的民族文化开始活跃于世界的舞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的软实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我们应该通过中国文化符号观来了解、把握中国形象,从而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可参照的样本,这也是考察中国文化软实力状况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跨文化传播与电影

从全球范围来看,跨文化传播出现很早。早在公元前1750年,就有记载中国人和埃及人之间交往的事情。从很早开始,人类学家就将跨文化传播的情况进行了记录。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在对跨文化互动进行了系统考察后,提出了文化休克这个名词,从此,研究跨文化传播受到文化研究者的关注。跨文化传播的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研究学者霍尔第一次提出。霍尔指出,跨文化传播包含两个方面的研究,一个是微观研究,与私人生活息息相关;另一个是宏观研究,考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的互动。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还包括国际传播和信息全球传播当中的误读、对抗、冲突、调和研究等。

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平台,电影在传播的影响力上比其他媒介更具优越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在电影中的运用非常普遍,新技术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语言,并拓展了观众的感官体验,观众有着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极大地增强了电影传播的效果。作为文化传播手段的电影,也逐渐担负起跨文化传播的功能。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引领者,在将美国文化向全球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好莱坞电影中中国文化符号演变的原因

好莱坞电影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可以传输影像信息,还在于它传播一种文化价值,同时,各国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在好莱坞电影中也得到了交流和传递。因此,好莱坞电影影响深远。好莱坞电影中使用中国文化符号并非始于当今,而是由来已久。从最早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被扭曲、贬低的华人形象,到李小龙带动的一批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影片,再到《功夫熊猫》里大量的中国元素,如中国功夫、麻将、包子、灯笼等等,将中国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今联想等中国科技品牌也出现在银幕上。由此可见,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符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与中国国家实力等不无关系。

自18世纪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以来,西方世界向文明社会不断迈进。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中国形象也随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前辈郑君里曾说,“从经济意义上说,欧美电影(包括电影院的设立)流入中国,是和资本主义国家对半殖民地之一般的商品与资本的输出,并没有两样。”可见,政治和经济是好莱坞电影早期传播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是西方强国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附属物。这一时期的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大多是反面的、落后的,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如影片《娇花溅血》《龙女》等,把东方形容成一个未开化和充满暴力的地方。从20世纪初期开始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种形象一直是中国的隐形代码。这种误解和贬低中国形象的做法,主要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旧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实力上的弱势在电影中的体现,美国电影暗示了西方国家的自我优越感,没有看到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厚性。

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顽强的表现得到了世人的敬佩。这一时期,美国借助电影的形式,塑造了不同于以往的中国人形象。1937年好莱坞改编赛珍珠的《大地》,拍摄了一部反映中国农民奋斗的电影,彰显了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品质。之后又于1941年拍摄了《中国在反击》,1942年《中国在战斗》,1945年《中国坚持下去》等,这些影片都大力宣揚了中华民族追寻民族自由解放、不畏艰险的精神。

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电影塑造的中国形象都是反面的。冷战期间,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中国符号基本上是对当时的国际政治关系的折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在亚太地区,美国电影更多的是在表达政治上的宣传。

20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对中国人的一贯看法因为李小龙的出现而改变,他颠覆了好莱坞电影对华人形象的塑造模式,Kung Fu一词成为一个被西方世界牢记的中国元素。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次年中美两国建交,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文化的不断碰撞与交融中,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在类型上,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中国文化符号都是越来越多。20世纪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剧组在中国取景拍片。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逐步走向成熟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中国在逐步走向富强,迈向新高度。此时,中国文化符号在好莱坞电影中变得客观,但其中也宣扬西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观众。1998年,迪士尼上映的动画片《花木兰》无论是火药的表现,还是唐朝仕女等富含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都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但是影片中所表现的主题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大相径庭,其主要表达的是敢于实现个人目标、追求自我价值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形象。

21世纪以来,中美文化交流合作日益紧密,通过借鉴中国传统思想,好莱坞电影呈现出中国文化内涵,表达其对中国文化实质的理解和诠释,从而不断地丰富影片的内涵。如2007年好莱坞影片《黄石的孩子》,比较细致地呈现了中国传统的丧葬风俗以及“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2010年中美合拍的《功夫梦》,展现出中国的传统武学精神;2012年《超级战舰》中运用“孙子兵法”这一传统兵法谋略击溃了外星人。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功夫熊猫》,把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入诠释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愈加紧密,好莱坞电影以其隐形的符号构建着适应全球影迷观众的范本文化。但那些文化产业相对落后的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应借此机会实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J].当代电影,2001(04).

[2]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黄金辉,丁忠毅.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2010(05).

[4]王颖.中国入世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研究[J].青年文学家,2009(15).

(作者简介:查文娟,女,硕士研究生,豫章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英美社会文化)(责任编辑 葛星星)

作者:查文娟

跨文化视角下中国文化论文 篇2:

文化移情视角下中国文化跨文化的传播

【摘要】 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国都在传播本国的文化,扩大自身文化的影响力。中国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等各方面正在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当然,中国文化也在积极地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中国文化以各种途径向外传播。各国文化在文化浪潮中碰撞着,因此要想促进文化的传播,一定程度的文化移情是必要的。文化移情是跨文化传播的润滑剂。当然文化移情离不开后天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逐渐积累,提高文化移情能力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李子柒视频成功传播中国文化,说明在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文化移情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乃至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都非常有益。

【关键词】 文化移情;中国文化的传播;李子柒视频;自媒体

一、引言

移情是社会用语,移情涉及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际关系,也涉及语境。移情就是将自己想象成他人,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体会自己的情绪,然后产生移情行为。文化移情的研究在外语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文化移情大多应于外语教学,在文化传播的过程,尤其是在自媒体传播文化,没有具体说明文化移情对于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本文将文化移情理论同李子柒的视频传播中国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探讨文化移情在自媒体为传播方式对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二、文化移情的定义

所谓文化移情,即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固有的框架模式,摆脱自身文化的束缚,将自己置身于另一种文化氛围中,如实地感受和领悟另一种文化。文化移情是跨文化交际中连接主体与客体的语言、文化及情感的桥梁和纽带,是有效沟通的技巧、艺术和能力。文化移情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和纽带。通俗地讲就是入乡随俗,自觉转换立场以平等和欣赏的态度去理解和感受另一种文化。

三、影响文化移情的因素

(一)文化差异。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和历史差异等,东西方文化必然存在很大差异,文化差异属于深层次的差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每个国家都处在同一文化资源共享的平台上,所以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每一个文化又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论文化经历过什么样的发展,能保留下来的文化都具有内在的生命力和存在的合理性,正是因为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世界上的文化各具特色,都有自己产生和发展的理由,它们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对待不同的文化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所以,当人们面对一个完全不同文化,即文化发生碰撞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抵制另一种新的文化,用自身的价值观来衡量其他的文化。我们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注意文化之间的差异。因为文化的差异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心中并形成了一个体系来运行,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是由一定文化所塑造,文化给予相应的思维模式,因此文化差异必然会影响文化移情。

(二)民族中心主义。所谓民族中心主义就是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一切,包括人们的行为举止、交际方式、社会习俗、管理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事实上,民族中心主义普遍存在,它与文化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成长,由此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习惯、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由于受自身文化固有思维定式的影响,人们往往不自觉地会以自己的文化价值标准去判断其他文化,有时怀有民族文化优越性感,自觉地将本民族文化凌驾于他民族文化之上,而且希望得到来自客体文化人们的尊重。每个民族都会赞扬本民族文化,因为认同和赞扬本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但是赞扬民族文化不可过度化,过度强调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就会变成民族中心主义。李子柒仅仅通过社交视频来展示和传播中国文化,让外国人感受视频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视频中没有过多的语言解说。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向外国人展示中国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是都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响,因此,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尊重文化差异,切勿陷入文化民族中心主义。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不要把本民族的价值观,强加给他人,过分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必然会导致文化移情的失败。

(三)移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主体在文化、思维和语言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阻碍了移情发挥作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需要移情,理解交际主体的情感,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交际主体的移情能力受个人主观方面的影响,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如果交际主体总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去理解对方的话语,那么就很难领会到对方所要传递真正的信息和情感。抑或是,交际主体感知反映冷漠,无法敏感地捕捉到对方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信息,也就无法做出恰当的回应,更无法产生真正的共鸣。李子柒的作品贴近生活、与时代的潮流共振。视频中没刻意宣传中国文化有多好,仅仅通过视频来记录身边的美好,让人们产生了共情。

四、提高文化移情的能力

(一)选择相似的文化元素。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早,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西方人都不足为奇。但是李子柒的视频中没有过多的语言进行解释,而是单纯以画面的形式来展示中国农村的生活。不论是西方还是现在的中国,我们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激烈的竞争,高压的生活使人们向往慢节奏,舒适,放松,安宁的生活。这些都是共性的存在。虽然视频中有些词汇外国人不理解,但是这毫不影响外国人对她的喜欢。因为她在视频中展示了中西方文化相似的一面。例如:亲情,李子柒从小在奶奶的养育下长大,对奶奶有着深厚的感情,视频中奶奶和李子柒的对话,我们虽然听不懂,但是能感受得到她们之间温暖。在视频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她制作手工艺品等,这都与西方主张自己动手的观念不谋而合。外国人提倡环保和绿色的生活方式,这都与李子柒频中绿色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相一致。相似的文化元素使她的视频在国内外大火,李子柒用無声的方式展现着中国文化,传播着中国文化的魅力,在国内外赢得了一致好评,让外国人见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世界各地的人想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极大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李子柒的视频使中国传统的饮食和田园文化等元素等跃然纸上。文化的传播是一个相互了解、彼此适应的过程。因此,选择相似的文化元素来提高文化移情能力,从而减小人们在面临异国文化时心里的排斥程度,从而增加对异国文化的了解。

(二)坚持文化移情适度的原则。文化移情要适度,既要立足于本文化,又要超越本文化。即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主动且适当地的推广本民族的文化,让文化受众接纳甚至是认同文化。适度的文化移情可以促进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如果文化移情不够会产生情感缺位,甚至在交际过程中产生误会导致交际主体交流的失败。如果文化移情过多会产生移情越位,交际主体放弃本民族文化,而一味地认可对方文化,最终会導致交际失败。所以交际主体在交际的过程中要遵循文化移情适度的原则,避免陷入文化移情过位和缺位的盲区中。李子柒的视频能引起大众的共鸣,因为她没有强加自己的观点,只是让人们自己去感受和领悟,适度地移情于视频中,外国人爱上了她,也爱上了中国文化。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能过度美化自身文化。现在越来越多像李子柒这样的普通人,通过视频来展示自己的生活,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这些普通人将会是中国新文化的“代言人”,他们向全世界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展示一个立体和多姿多彩的中国,他们正在以一种潜移默化和适度的方式改变世界对中国固有的看法。适度的文化移情会使我们更加了解受众,从而使受众产生共鸣。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主观臆想。本着文化移情适度的原则,尝试把本国文化和异国文化置于同一水平,进行跨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三)提高文化的敏感度。提高文化移情能力,需要交际双方提高文化的敏感度,即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双方在感知彼此之间所传递文化信息时,由于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双方会按照自身接受的方式和需求对信息进行处理。人们对相同的信息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为了缩小这种差异,需要提高交际主体的敏感度,增强双方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李子柒的视频通过画面来加强人们对中国文化的敏感度,促进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当然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在思维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要提高文化的敏感性和感知能力,增加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才能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有所规避,从而减少矛盾的产生。当然,人的感知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过程中要对交际对象深入了解,提高沟通和交流的质量。

五、结论

本论文以李子柒视频中国文化跨文化的传播为例子,剖析了文化移情在中国文化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提高文化移情的方法。中国文化跨文化的传播需要文化移情。文化移情就是对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李子柒是个成功的跨文化传播者。随着各国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文化必然成为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期待未来有更多跨文化传播方式的出现。当然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消极影响。在文化移情的视角下进行跨文化传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外语与外语学,2005,(12):1719.

[2]杨静.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产生的机制与表现[J].理论月刊,2010,(01):111-114.

[3]赵桂华.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障碍及其克服[J].学术交流,2006,(3).

[4]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97,(3).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91.

[6]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和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17-20.

作者简介:

王贝贝,女,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作者:王贝贝

跨文化视角下中国文化论文 篇3:

中西文化对比在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文化的载体,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一直强调目标语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并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今天的外语教学应该不仅要教学生目标语文化,更是要给学生传授中国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在相关专业知识板块课程设置中明确要求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在教学要求(三)中,大纲提出了中国文化教学的具体要求: 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此大纲为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提供了直接依据。

杨自检先生[3]提出文化具有延续性和变异性的双重品格,它既要自我保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自我更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文化的相互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有效的交流,在于知己知彼,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改善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失语症”[4]现象,让学生不仅知“彼之文化”而且知“己之文化”,学会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是促使学生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当务之急。陈智淦、王育峰[5]认为在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爱国情怀。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长期接触西方文化,看西方电影,听英语广播,容易造成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盲目追崇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怀疑,容易处于精神西化,人格东方化,信仰缺失的夹缝之中,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已在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程,许多学者也纷纷撰文对这门课的教学提出建议,如翟颖璐[6]提出对比教学和任务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马涛[7]提出的课堂讲授和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任海燕、曹波[8]提出的“阅读、讨论、写作”三位一体,以锻炼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授模式。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课程具有它的独特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法,还要求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起到传播中国文化,充当中西文化交流桥梁的作用,有鉴于此,浙师大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团队尝试在教学中采用中西文化对比的教学方法。

一 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中采用中西文化对比法的意义与原则

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最早研究政治、历史、哲学、宗教、艺术、风俗等方面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文化对比在我国开始和语言学习相结合,主要研究跨文化交际,翻译学和英汉双语词典编纂领域。同时在实践领域,中西文化对比也开始较多地应用于语言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和翻译教学中的使用,在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教学中采用中西文化对比法具有以下三点意义。

首先,在21世纪多元文化共存共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对比学习有利于中国文化与时代接轨。学生在文化对比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加明晰中西文化各自的精髓及糟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理性的文化观。

其次,美国跨文化交际学家巴特森[9]认为人类交际产生于对差异的观察,而差异是通过比较才得以察觉的,只有在发现差异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交流的渴望。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中西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开展,使得中国文化在中西交流过程中得到传播。

最后,罗选民[10]认为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从不同文化系统的差异中揭示出人类文化发展的个性。通过中西文化比较,学生能够真正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本质与特性,滋生出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怀,强化民族认同。

在中西文化对比中选择正确的对比原则是对比的首要前提。西方学术界部分人在对比时奉行欧洲中心主义,以西方文化为标准,以中国文化为陪衬,通过过分强调中西文化差异,来突出西方文化的优越,贬低中国文化的价值,得出西方民主富强,中国愚昧落后,西方文明应该同化改造东方文明的侵略主义思想结论。而在我国也有人在对比中以盲目的“民族自豪感”为立足点,在对比过程中夜郎自大,奉行处处体现民族优越感的对比原则。这两种对比原则都是片面的,非理性的,不应该提倡的。在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中使用中西文化对比首先应该坚持客观,理性的原则。杨自俭先生[11]提出在中西文化对比时应以人类共有的文化范畴和命题作尺度,看看它们在中西方文化中内涵如何,是如何建构的,在比较中找出二者的共性和异性,分出优劣,以便取长补短,促进各自文化的发展,这种立足于第三方(人类共有的范畴和命题)的对比方式可以摈弃对比中片面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在对比教学中借鉴。

二 从显性对比到隐性对比的教学实践

浙江师范大学于2010 年开始在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该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考核方式。根据此门课程的特点,中西文化对比教学主要分为显性对比和隐性对比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对比教学的主体阶段,主要是以中西文化共有的范畴对比中西文化的共性和异性,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让学生把握中西文化交流契机,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国文化,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延伸,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第二阶段则要通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为学生以后在跨文化交际中自主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创造条件。

(一)显性对比阶段

这一阶段是以中西方共有话题来对比中西文化在各个层面的异性与共性,通过对比来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一阶段的对比是一般意义上的,常态的,发生在课堂上的显性对比。

中西文化可对比的范畴非常广泛,在教学中授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话题,也可在自己对中国文化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自行选择。话题的选择要坚持趣味性和代表性相结合,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中西文化对比不仅要给学生教授中国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理性的文化观,教会学生探索中国文化精髓的方法。如“饮食文化”这一话题,按照老师的要求,学生课前查找到了大量的中西菜肴,中国茶文化,西方咖啡文化,中西餐桌礼仪以及中西价值观,哲学观和中西饮食文化关系的资料,翻译整理后E-MAIL给老师,教师按照中西“代表饮食”,中西价值观与中西饮食文化关系,中西饮食文化异同对比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互动,随后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从中西饮食文化对比学习的课堂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些关于中国饮食的英语表达方法和中国饮食习惯的知识,而是了解到中国是“重味”感性的饮食观,而西方则是“重用途”理性的饮食观;中国饮食文化坚持“人本主义”而西方饮食文化坚持“物本主义”,了解到了中西思维观念和哲学态度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影响,因此学生从表层文化知识的学习深入到了深层文化的探究与思考,通过这种对比更提高了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欲望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可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理性的文化观和浓厚的民族情怀。

(二)隐性对比阶段

学生在多年的外语学习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的西方文化知识,在以后的学习和跨文化交流中还会不断的输入,这一阶段是在第一阶段基础上通过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使学生有能力且愿意在课堂外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开展有效跨文化交际,是没有体现在课堂上的,隐性的对比。

在这一阶段,浙师大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团队研讨开发了两个教学环节。一是汉字解析环节。文字是人思维的外化,同时又反过来内化地影响人的思维。汉字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和积累,几乎可以从中找寻出中国人所有的特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世界观的体现。解析汉字就是解析中国人的深层认识、思维特点及其性格特征,通过解析汉字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二是本土文化发掘环节。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文化,目的是让学生在中国文化课堂上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和传播家乡文化的使者,更进一步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主动的中国文化传播者。

这两个环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只负责组织,引导和适度评价。汉字解析环节以小组为单位,组员之间合作完成3个自选汉字的解析,这一环节的学习后学生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内涵有了深刻理解,也从中得到了人生的启迪,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对学生的自我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一个组的同学在对“舒”字追根溯源后,给出的最终理解是:“舍”and“予”mean dedicating oneself and giving to others, so in Chinese people’s view, only a person who is selfless to give, can he get comfort in his heart(舍和予的意思是奉献自己,给予他人,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一个人无私奉献时才能获得内心的舒展)。显然,在今天这样一个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的时代,这种学习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是给了学生精神上的引领。在本土文化发掘环节,学生被要求制作8分钟的PPT来介绍自己的家乡文化。学生在这个环节通过选择话题,查资料,翻译,制作PPT,讲述一系列活动,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学会了自己家乡文化的英文表达方式,增强了家乡文化自豪感,同时在相互交流间对其它地域的特色文化有了更多了解,是本土文化的交流与对话。这个阶段的目的是通过汉字解析,本土文化发掘两个环节来深化民族文化,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沉淀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在第一阶段掌握的中西对比方法的基础上,在以后的学习中和跨文化交际中自发展开理性的对比,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发展和弘扬中国文化。

总之,专门教育固属重要,但专门教育必须建筑在良好的普通教育基础之上,才不至于发生流弊。解决问题的途径就在于,真正理解教育的本来含义,实行通识教育[12]。“通识”更强调人的全面素质,它是“教育艺术的一个原理”,即:“不是以人类的当前状况,而是以人类将来可能的更佳状况,即合乎人性的理念及其完整规定——为准进行教育”[13]。英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在民国时期及建国初期卓有成效,培养出了许多学贯中西的外语人才。目前我国以实用主义,技能主义为主导功利化的外语教育逐渐暴露出了许多弊端。外语专业的通识教育的复兴是众望所归,中国文化作为通识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应该首当其冲。而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课既不同于语言类课程又不同于其它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它有自己的特殊性,一般的教学方法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填鸭似的教给学生一堆的文化知识和英语表达方式,学生学后就忘,甚至由于繁琐的记忆而产生厌恶情绪,根本无法达到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从显性对比到隐性对比的中西文化对比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理性的文化视角,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使学生在对比中寻求跨文化交际的可能,让学生即具备了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又加深从内心产生传播的愿望。然而,目前由于院系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都还不能满足这门课程发展的需要,本文的研究也还缺乏广度,建议以后的研究可以寻求更多的政策上的支持,做更深入细致的研究,给这门课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135-137.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杨自俭.关于建立对比文化学的构想[J].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610-621.

[4]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们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5]陈智淦,王育峰.高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设置的探讨[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50-55.

[6]翟颖璐.高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前沿,2012(13):145-146

[7]马涛.对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8):282

[8]任海燕,曹波.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实践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5):115-118

[9]Basteson, G. and M. C. Bateson. 1987. Angels Fear. New

York: Macmillan

[10]罗选民.论英汉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左飚·冲突 互补 共存-中西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81-87.

[11]杨自俭.关于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的几点认识[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0):55-57.

[12]邹小华.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扰与道德教育[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13]王鲁男.外语专业通识教育:历史、现状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5(6):922-932.

作者:胡玲 郑志恋

上一篇:业务基本框架卫星通信论文下一篇:配电网络建设工程监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