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产业集群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集群创新文化因素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集群间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的内涵,提出集群创新文化包括价值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产业集群创新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

第一篇:产业集群论文范文

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探析

摘 要:地方产业集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但也面临着高素质人才缺乏、素质结构不合理等制约因素。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校专业和学科集群不仅是高校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交叉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以建设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高校专业集群框架体系为目标,对沈阳装备制造专业集群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提出若干专业集群建设措施。

关键词:产业集群 专业集群 学科建设

国内外的许多地区都已经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迅速拉动了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已成为以提高区域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为目的的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内容。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支撑,人力资源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资源。如美国的硅谷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中心就在于其拥有强大的人才资源,该地区拥有近1/4诺贝尔奖金获得者,7000多名博士,20多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工程师。与之相比,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最突出表现在高水平人才不足和素质能力与集群企业要求的不匹配等方面。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客观上要求高校的学科、专业实现集群化,培养出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只有高校各专业以专业集群的形式出现,并参与到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中,才能解决当前产业技术创新中所面临的各种复杂性问题,提高产学研一体化水平,推动知识流动和技术创新,从而有效地提升高校为产业集群及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专业集群的内涵

对于专业集群,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国外已经出现了诸如“学科集群”、“学科合作”、“课程集群”等概念和观点。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提出“学科集群”的概念,认为专业背景、招生就业、学科建设等相关或相近的专业可以组成一个学科集群,例如该大学的生物医学学科集群包括肿瘤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代谢和营养学,以及病理学系的分子发病机理和分子医学5个专业。Lee(2008)等指出“学科合作”有利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则主张采用多个课程组成“课程集群”来培养学生,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课程集群中的不同“套餐组合”。从国内来看,也出现了相关或相近的提法,如汪馥郁等(2008)认为学科集群代表了学科交叉发展、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趋势。徐世浩(2010)在进行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专业群”的概念,认为专业群是由一个或若干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专业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要围绕首都积极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战略部署,重点建设首都经济、现代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都市农业等十个“学科群”。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专业集群界定为将产业集群的内涵由经济领域延伸到教育领域,具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教育机构间形成的具有相同或紧密相关专业技术基础的多个专业和学科的集合。这种集合是以专业集群的核心专业为主,相关专业为辅,通过高校间、校企间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不断的交流合作,培养出复合型的适应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二、专业集群建设的框架体系

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校专业集群,需要从宏观外部环境、中观专业集群和微观专业建设三个层次进行系统分析:

首先,综合分析政府、中介机构、产业集群等高校利益相关者在专业集群建设中的影响,根据相关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确定重点建设的专业集群类别。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能够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行业协会、信息中介公司等中介机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间以及高校与企业间交流合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为相关产业集群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是专业集群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产业链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与之相对应也有“专业链”,具体是指在专业背景、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方面联系密切的一组专业,专业链条是专业集群的核心内容。因此,建设专业集群,需要对产业链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相关的专业链和专业集群,使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产业结构、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特点相匹配。

其次,采取学科建设等相关措施重点建设专业集群,最大化发挥专业间的协同作用。一方面,对照专业链,完善相关专业集群,增删相关专业;另一方面,加强专业集群内部的集群建设,包括专业间的相关性分析,特别是核心专业和一般专业确定,集群的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确定,和适应专业集群教学需要的“双师”队伍建设等问题。

再次,微观专业建设方面,要对专业集群内部的具体专业设置现状、招生就业等信息进行分析,制定该专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进行具体的专业建设,涉及到课程集群设置、培养方案制定、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

三、与沈阳装备制造集群相适应的专业集群建设案例分析

沈阳的大型机床、矿山设备、石化设备、输配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均位居全国前列,集群现象突出。但是,同东南沿海部发达省份相比,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同样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复合型人才不足、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低等方面。据统计,沈阳装备制造集群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68%在事业单位,其中正高职称人才98%在事业单位;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57%在机关和事业单位,43%在企业(顾英伟、杨威,2005)。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足和分布不平衡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沈阳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作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代表性强,因此,研究如何通过高校专业集群建设培养出适合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对其他产业集群也具有借鉴意义。

1.分析产业链,确定专业集群。对装备制造产业而言,从获取市场信息到最终满足市场需求,一般的产业链条为市场信息→产品设计(方案设计和图案设计)→生产准备(人、生产资料、设备和作业计划书)→毛坯生产(型材下料、铸造、冲压、焊接)→切削加工(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零件生产→零件组装→成品→销售→用户。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要涉及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机器制造等五大领域。因此,与沈阳装备制造产业生产过程相关的专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交通运输类、材料类等类别。因为牵涉到的专业众多,无法一一列举,现以相关类别中20个主要专业为考察对象,利用UCINET6.0网络分析软件分析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序号1~20分别表示20个专业,两个专业之间的连线表示两者在专业背景、学术合作、资源共享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存在密切关系,应归属相关专业链条的同一专业集群,两者之间无连线则表示两个专业在上述方面联系不大,本文采用专家访谈法绘出图1。

根据图1所示分解出5条相关的专业链,分别为:第一条,1.2.3.4.5.13.17.18.20;第二条2.1.3.5.14.17.18.20;第三条 3.1.2.4.9.17.18;第四条4.1.3.7.17.19;第五条5.1.2.10.14.16。5条专业链条分别代表了机械类、机电类、控制类、模具类和电器类五大专业集群,这五大专业集群分别以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控制理论与精制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为核心专业。如表1所示。

2.对照专业链条,构建专业集群。确定专业集群后,需要对照专业链,结合相关高校的专业设置现状,不断完善专业集群,具体包括:

第一,对照专业链,增删相关专业。如上所述,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相关的专业集群有5条主要的专业链,涵盖20个相关专业,通过对辽宁省高校现有专业设置与装备制造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可知,专业链中尚有个别专业在辽宁省高校未设置,如新能源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因此,需要尽快申请设置相应空缺专业,构建完整的专业链。

第二,确定专业集群内部的核心专业和辅助专业及其对应高校。专业集群内部由多个专业构成,有核心专业和辅助专业之分。例如,在机械类专业集群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核心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与工程等是辅助专业。相应地,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就是该专业集群建设的核心院校,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则为辅助院校。

第三,明确专业集群内部各专业的定位。集群发展不仅要注重专业间的协同作用,也要注重各专业的特色发展问题。例如同样是机械类院校,沈阳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学院侧重数控和模具,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表面加工测量理论与技术、数控技术与装备、特种加工工艺与装备、模具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振动与噪声控制、现代机械传动等方面;辽宁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则侧重培养实用性的技术人才,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机械类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

3.基准集群和企业需求,发展专业集群。

第一,相关高校间形成装备制造类专业集群的高校联盟或“学术共同市场”,加强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专业集群的内部的各专业可仿效“美国南部高校学术共同市场”进行交流合作(许悦,2008)。美国南部高校学术市场,由16个州158所公立高等院校组成“美国南部教育委员会”,为各高校在校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跨校、跨州相对自由选择专业和课程的学术联盟。现阶段,我国仅在少数重点高校中设有一些校际间的课程互选,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开设有装备制造专业的沈阳高校通过此类联盟的建设,可以使各高校之间的教学与科研资源达到共享和优势互补,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复合型专业能力,还有利于高校教师进行合作科研,对重大科研项目进行联合攻关,从而对于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吸收集群内企业的意见,设置新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沈阳相关高校应针对为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养人才,促进集群发展的目标,成立有集群核心企业高层管理或技术人员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新增专业或专业方向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吸收企业的意见,切实制定符合集群和企业需求的专业与课程设计方案,并且能够根据集群与企业的新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第三,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与集群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工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装备制造类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培养的是集群中的企业急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直接就业上岗,实现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是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专业集群的重点。教育部在2010年6月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高函[2010]7号),其目的就是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设有装备制造相关专业的高校需在该计划的指导下,密切与集群企业的合作,在企业内或校内建设实训平台,确保学生有较好的实训条件,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第四,构建企业家与高校学科带头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在专业集群构建中,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家与高校中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须形成社会关系网络,通过行业协会与学术团体开展的活动,以及建设俱乐部和论坛的形式加强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而在专业集群内部,对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的同一学科和不同学科之间,各学科带头人之间也需要加强交流合作。因为在各自为战的情形下无法实现优势互补,难以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因而要强化校际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逐渐形成既能具有自身专业化优势和特色,又能共同合作而具有协同优势的学科结构。

[基金项目:辽宁省2009年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G09EB001)。]

参考文献:

1.Lee,C..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Some observations from subject teachers' reflections[M].Reflections 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2008(2):35-38

2.顾英伟,杨威.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5(10):87-89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教高函[2010]7号).[EB/OL],2010.6.23

4.孙婧.硅谷的成功对青岛高新区发展的启示[J].经济前沿,2005(1):31

5.汪馥郁,李敬德,文晓灵,等.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J].创新科技,2008(2):14-15

6.徐世浩.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衔接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0(3):103-105

7.许悦.“专业共享”:美国南部高校“学术共同市场”的发展及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8(3):110-112

(作者简介:孟韬,东北财经大学跨境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组织、教育经济研究;孔令柱,东北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组织研究 辽宁大连 116025)

(责编:若佳)

作者:孟韬 孔令柱

第二篇: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摘要:集群创新文化因素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集群间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的内涵,提出集群创新文化包括价值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产业集群创新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创新文化;作用机制;互动关系

创新是产业集群的本质属性,也是提升集群竞争力,保持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的根植性特征决定了集群创新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根植于特定地域的文化土壤,离开了当地的地域背景就无法持续发展。创新文化因素是集群间创新发展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萨克森宁系统比较硅谷与波士顿128公路地区的创新后,指出文化是决定创新绩效与成败的关键因素[1]。与单个零散的企业创新文化相比,集群创新文化更具有持久的影响力。然而,目前的集群创新研究多集中在集群创新集聚效应、运行机制、能力评价、影响因素、创新模式和路径等方面,很少从创新文化角度研究产业集群创新,少量提及创新文化的相关文献也只是研究集群创新影响因素、发展对策的边际成果。

本文拟以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为案例对象,系统探讨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互动关系和协同发展路径。

一、集群创新文化的内涵与构成

(一)集群创新文化内涵

学者多从企业视角或社会视角阐述创新文化内涵,认为创新文化是有利于企业或社会创造力发挥的观念和制度体系。刘焕荣和翟秀玲认为,创新文化是企业创新过程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总和,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内容[2]。水常青和许庆瑞认为,创新文化是一种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组织内有精神和外在表现相统一的综合体,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制度等[3]。Thornherry D M认为创新文化是组织激励创新和鼓励冒险的文化,它包括创新价值观、态度、信念等[4]。万劲波认为,创新文化是社会共有的有关创新观念和制度的设置,是创新活动产生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5]。方本新和孙启贵认为,创新文化是崇尚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理念、行为习惯、意识形态和社会环境等的集合体[6]。

目前,从产业集群视角阐述、研究创新文化的成果不多。陈乃醒认为集群文化是集群内所特有的文化观念、行为模式、管理制度与员工心态等的总和[7]。刘芹和陈继祥认为,集群文化是一定时期内集群主体相互影响而整合形成的风俗习惯和价值体系[8]。综合上述研究文献,本文认为集群创新文化是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集群内各主体长期互动,形成的符合集群创新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规则和制度体系,是具有共性性质,且难以被模仿的整合文化。它是创意生长的土壤,是持续激发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产生、有利于创新实施的内在驱动力。其核心是激励创新、鼓励冒险、合作互信、宽容失败。

(二)集群创新文化构成

在创新文化构成方面,Maillat认为,创新文化包括本地网络、组织双重逻辑和动态学习三个方面[9]。金吾伦将创新文化分为内在观念文化和外在制度文化两个方面[10]。陈依元认为创新文化以创新价值观为核心,包括主体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11]。 考虑到集群创新是以集群企业为首的创新主体,受利益等目标驱动,在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机构的政策、资金、法律、信息和创新设施支持下,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合作,进行创新资源流动、整合,最终形成创新成果。与此相适应,本文将集群创新文化分为价值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三个方面,如图1,创新文化体系与集群创新要素体系有机匹配在一起。其中,价值创新文化是蕴藏在创新主体——企业和个人中的创新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是创新主体必备的文化特质,包括价值理念、創新意识、思维模式和伦理道德等等。它处于创新文化体系的内核层,属于内在的、隐性创新文化,决定了集群企业及其员工的创新态度和价值取向,是集群创新的内在动力,具有不可复制性。对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来讲,个人价值创新文化包括吃苦耐劳的品德、创造财富的欲望、创业创新的冲动、勇于冒险的精神和互利合作的意识。企业价值创新文化包括激励创新、崇尚敬业、敢于冒险的企业精神氛围,宽容创新失败的态度, 博采众长的开放思维,讲究信用、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等。

制度创新文化与环境创新文化分别处于集群创新文化的中间层和外围层,属于外在的、显性创新文化,是集群创新的外在动力。其中,制度创新文化是指能够激发创新活力,促进集群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中的文化因素总和。在多主体集群环境下,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各主体很容易失去创新的动力。美国128公路区与硅谷发展结果的巨大差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两者的制度文化环境完全不同。对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来讲,制度创新文化主要包括促进企业家精神的发挥,鼓励创业、创新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政策,吸收和留住高端创新人才的人事政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创新企业和个人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环境创新文化是指能促进集群创新活动的各种物质环境中包含的文化因素总和,它是创新文化的实践化、物质化,是集群创新的基础,主要包括食品园区的设立、产业集群的规划、建筑布局、生活环境美化、生产条件改善、园区的整体形象标识等等。

图1 创新文化与集群创新同心环匹配模型

二、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互动

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即创新文化作为集群创新的内在驱动力,能促进集群创新活动的产生与实施。反过来,集群创新绩效或结果又会影响创新文化的内容与发展。

(一)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作用机制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创新文化能够增强各创新主体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促进知识和技术扩散,对创新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推动作用。

从宏观层面来看,首先创新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和牵引作用,其价值创新文化能够将从事创新活动的各个主体的价值观相统一,并以领先于时代的先进理念和广阔的视野, 引导创新主体共同努力实现创新目标。集群创新活动的规模、水平、重点和方式往往是由其价值导向决定的;其次,创新文化具有凝聚和推进功能。集群创新主体往往在企业规模、发展层次、技术水平、人才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创新文化能够使这些主体统一认识,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共同致力于创新活动。同时,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行为文化,它能够产生巨大推动力促进产业集群成长和产业升级;再次,创新文化作为集群先进文化,具有激励功能,它能够破除陈腐思维观念和机制的束缚,营造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将蕴藏在个人头脑中的创新理念和创意激发出来;最后,创新文化还具有资源配置功能,它以价值观念为导向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并通过创新文化制度和文化环境来保障和实现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微观层面来看,集群创新文化对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更加显著。如图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的集群创新文化影响着以集群创新为导向的企业创新文化和以企业创新为导向的个人创新文化,企业创新和个人创新文化又分别影响着企业、个人的创新行为,进而影响最终的创新绩效与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2 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微观作用机理

其一,集群创新文化影响集群创新网络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中原文化积淀深厚,集群创新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很好继承了中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重实际求务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倾向深远地影响着集群创新主体。河南的企业家和政府立足本地优越的自然资源等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食品产业。

其二,集群创新文化影响集群创新网络内企业的制度安排和产权模式。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渗透机制,遍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对企业产权安排和制度變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创新文化影响下, 河南企业家表现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以及“兼收并蓄”的学习精神。从最初的农户加工食品开始,经历了承包经营、联合经营、股份制合作、有限责任公司等历程,最终发展到企业集团、产业集群阶段。食品企业产权和运行方式多是以豫汇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性质。肉食品加工业的老大——双汇集团从原来的“国有企业”、“国有产权,民营机制”,最终在2006年全部出让国有资产给美国高盛,转变为国际资本运营。

其三,集群创新文化深深影响着集群企业创新行为和运行机制。良好的创新文化是创新活动的催化剂,是集群创新实现的动力与源泉。相关研究表明,文化价值观对创新的影响程度约占30%-50%[12]。具有不同文化、不同价值取向的企业集群在一起合作创新时,不仅创新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导致合作失败。因此,能够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集群创新文化对集群企业创新行为有重要影响。河南食品产业集群的创新文化蕴含了中原文化中的“重义”、“重信”、“和合”等内容,多数食品企业集群是以血缘、地缘、亲缘为纽带的社会网络,不少企业为“父子集团”或“亲属公司”。这一方面容易形成互信、合作的文化氛围,创新知识、技术等要素能够迅速在集群内部流动,便于合作创新,并有效防止了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信任圈子较小,容易形成“认知锁定”,导致创新激情反应迟缓。

其四,创新文化影响河南地方政府对集群创新的政策、制度。河南地方政府长期受到农业为本和豫商文明的熏陶与影响,一直重视农业生产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来做大做强河南的食品产业。河南漯河市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部门,以求新务实的精神和主动服务于企业的意识,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大力推动食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最终赢得“中国食品名城”称号。

其五,创新文化影响着集群创新网络各类支持机构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河南作为中国的“粮仓”,有一大批直接从事食品行业研究的科研院所,包括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郑州轻工学院、河南食品科学院、国家粮食局郑州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粮食科学研究所、省农科院、国家小麦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技术实力雄厚。这些科技力量一直以服务三农为导向,强化产学研对接,有力推动了食品企业加工技术与设备水平,提升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能力。河南的小麦淀粉、肉制品、乳酸、木糖醇等产品加工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二)产业集群创新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创新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层面,而产业集群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创新文化在推动集群创新行为的同时,也会受到集群创新活动的影响。张志文在研究区域创新文化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后认为,高技术产业集群反过来会改造区域创新文化[13]。David甚至认为企业集群的互信文化是集群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发展的原因[14]。首先,在集群创新过程中,创新的科学性会强化各创新主体的严谨、务实态度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创新是不断攀登科学最高峰的过程,集群创新能够提高创新主体的吸收能力、学习能力和原创能力。面对创新过程中的困难与风险,还可以培养创新主体坚韧不拔的毅力,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同时,集群合作创新过程中,通过各创新主体之间的通力合作,会增强彼此间的互信观念、协同意识;其次,集群创新知识、技术、人才等资源在创新过程中的快速流动、组合,大大开拓了创新主体的视野和创新价值观,兼容并蓄的开放意识日益强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河南食品产业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散户加工方式,越来越注重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与作法,地区间甚至国际间的技术创新合作正逐渐加强,已经从原来的封闭、保守,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创新理念;再次,集群创新与创业活动频繁,对经济制度有很大的需求。在整个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商业化过程中,需要一系列较完善的制度支持。制度的创新会反过来影响创新文化。因此,良好的集群创新绩效促进了创新文化制度层面的风险投资制度、企业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市场准入等制度的补充与完善,为集群创新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最后,集群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集群创新的有序发展将逐渐带动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改善。每年河南省政府以及各地市政府都会从财政中拿出部分专项资金用于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漯河市在2009年1-9月间向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投资43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使得集群企业及其员工能以最佳状态和精神风貌开展创新活动。

总之,创新绩效将有助于重构集群创新文化,如图2。集群创新要素的快速流动还可以弱化集群文化中的不良因素,如等级制度、人才所有制和地方保护主义。产学研不同机构间的协同创新也有利于处于学科前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将先进的文化理念传授给集群企业。

三、创新文化与集群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创新文化和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呈现波浪式协同发展关系,创新文化在从特色创新文化、品牌创新文化、绿色创新文化到开放性国际创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产业集群也经历了形成、发展、转型和升级过程,由形成时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发展,由内生型向外向型发展,由低成本竞争型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

(一)特色创新文化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产生

文化作为一种有着地缘特征的社会资本[15],其底蕴与特色充分体现在区域产业的类型和特点方面。河南是资源大省和人口大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文化思维使河南省选择了在食品行业大做文章,努力将农业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当然,河南仅有发展食品产业所需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一土壤条件是不够的,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是区域文化中蕴涵的企业家精神。中原文化中的辛勤劳作,艰苦奋斗精神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勇于创业、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以及由他们缔造的食品行业旗舰发挥着典型示范作用。这种产业切入点使当地居民找到了创业致富点,使政府找到了经济发展增长点。当一定数量的食品企业在某一区域聚集后,就会形成具有本地特色文化的产业集群。这一集群扎根于当地区域文化,具有共同历史观和价值观。20世纪80年代中期,河南食品产业开始聚集,河南漯河的肉类食品工业集群和郑州的速冻食品产业集群的形成均源于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作为漯河肉类食品产业集群引领者的双汇企业,从一个债务缠身的肉联厂发展到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集团,是万隆董事长多次关键时刻力排众议,从生产火腿向冷鲜肉扩展,从传统销售向连锁经营转变,开创中国肉类品牌。在双汇的带动下出现了汇通、汇华、汇宝、北徐等一大批产值过十亿的大集团。作为郑州速冻食品产业领头羊的三全企业,是其老总陈泽民的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和科学理念,成就了一个产业的兴起,将中国传统食品做成速冻食品并产业化。三全的示范效应也催生了思念、笑脸、郑荣、胖哥、云鹤等一大批知名的速冻食品企业。因此,创新文化中的企业家精神及其示范效应是河南食品产业形成的重要内因。此时形成的产业集群属于内生式劳动密集型集群,这与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相适应。当然,食品产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会因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资金短缺、制度缺失等原因出现一个下坡整合现象,例如火腿肠代名词的洛阳春都的失败,属于集群发展过程的正常现象。

(二)品牌创新文化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发展

企业家精神将河南食品由自身特长做成了自身特色,而其品牌化发展则离不开政府的推力。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多是因地缘、亲缘或商缘而结成的彼此信任的多維网络,能较好地根治单个企业的“信用缺失症”,奠定创立区域品牌的基础。与单企业品牌相比,区域品牌的提升更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例如,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时装都大大提高了区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仅仅停留在人们提起冷鲜肉,会马上想到“双汇”,提起水饺,又会想到“思念”是不够的,河南食品产业需要蕴含河南历史沉淀的区域品牌文化,这需要政府的推力助跑。创新文化的可塑性特征表明了政府在创新文化培育中的重要角色。河南省连续三个五年计划将食品作为支柱产业重点扶植,加速中国的“大粮仓”向中国的“大厨房”转变,目前已成为优质小麦和畜产品两大生产加工基地,食品产业也成为河南的一张“名片”,为河南赢得了中国食品基地称号。漯河市也牢固树立品牌兴企、品牌兴市发展理念,制定了品牌梯队培育建设总体规划,成立了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出台了名牌名优产品奖励政策,并划拨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名牌产品。漯河市政府曾先后投入1亿多元,帮助双汇修建产业园区内的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市政府还通过建设豫南最大的食品专业批发市场、中华名吃一条街、食品博览中心,举办中原食品节,到深圳等城市举办产业集聚区推介会等方式进行品牌宣传。2005年,漯河荣获“中国食品名城”桂冠。区域品牌效应吸引了杜邦、日本株式会社等域外创新资源向产业集群汇聚,也提升了群内企业的品牌价值,加速了集群企业的创新发展。双汇、南街村、三全等大型企业纷纷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完成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因此,从特色文化入手,逐步积淀形成的品牌文化,有力带动了食品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的创新发展。当然,在集群发展过程,因市场竞争、信用缺失等因素影响,产业集群也会有一个动态调整过程。例如,双汇的“瘦肉精事件”,险些成为下一个三鹿。

(三)绿色创新文化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的转型

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营养、健康的食品需求日益强烈,迫使现代食品工业不断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向绿色环保、生态方向发展。食品产业集群的绿色化加工生产,可以有效解决食品污染等安全问题,使食品产业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河南省早在1990年就开始依托特色农业发展绿色食品。例如,新郑市发展的红枣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枣干、枣片、枣醋、枣饮、枣粉、枣茶等多个系列产品,也塑造了好想你等绿色知名品牌。但是,直到2003年以后河南绿色食品才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原因之一就在于当时的产业品牌和品牌文化薄弱,不足以支撑食品的绿色化生产和经营。拥有绿色食品标志的星河牌花生油,其就地采购自榨、无菌灌装等绿色加工技术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但由于品牌不响亮,无法与同行业的鲁花、金龙鱼等名牌食用油竞争对抗。目前,河南的绿色食品仍以粮食加工类为主,主要集中在优质小麦粉、优质大米、绿色蔬菜、食用油的生产加工上,约占全省绿色食品种类的68.5%。至2009年,绿色食品企业已达95家,产品数量达到302个,但仍落后于江浙等发达省份和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一般省份[16]。从近几年河南绿色食品的快速发展来看,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起到重要作用。双汇集团等肉类加工企业实施双汇产业化工程,建设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北徐集团等粮食加工企业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龙云集团等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实施龙云工程,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在此期间中,许多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企业间研发合作等形式加大技术创新,例如好想你枣业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获得国家16项发明专利和多项科技成果。

(四)创新文化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升级

集群创新要求具有开放性思维,与此相适应,集群创新文化具有开放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新文化还具有国际性特征,这就需要创新文化能够兼容并蓄,有效整合集群内外的创新思维与模式。例如,中原文化的德性思维与西方的科学理性思维相整合。借助中西文化的碰撞、整合,河南能够培育更优秀的本地企业家。同时,创新文化的开放性、国际性特质大大增加了河南食品产业集群的外向度。一方面,在承接东部和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开放性的创新文化可以吸引群外优秀人才、技术、知识、资金等创新资源不断涌入。近年来,漯河食品产业先后引进杜邦、日本株式会社、韩国乐天、旺旺、雨润、中旺、康师傅、高盛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漯河投资兴业,丰富了食品产业的创新内涵。另一方面,群内企业在市场需求和企业家精神导向下,主动走出去投资建厂、合作创新。双汇集团通过合资、兼并等形式在辽宁、浙江、上海等省市建立肉制品加工基地20多家,在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7个分公司,并且建立了以技术中心、研究分部、子公司研究所为基础的三层次科技创新体系。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外向度的提高,增强了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力,大大促进了集群的创新发展。同时,集群的外向度也拓展了创新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

四、结束语

具有地域根植性的集群创新文化成就了河南食品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在整个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价值创新文化是集群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除此之外,政府在资金投入、培育发展政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文化建设与完善也有力引导和支持了河南食品产业集群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政府和集群企业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环境创新文化建设也是集群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当然,集群的创新发展也改造或部分重构了创新文化,例如逐渐改变了重农抑商的传统和官本位的价值取向。因此,集群创新文化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创新是双向互动,相互促进关系。

参考文献:

[1] 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M].曹蓬,杨宇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2] 刘焕荣,翟秀玲.创新文化与现代企业技术创新[J].开发研究,2001(3):25-27.

[3] 水常青,許庆瑞.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3):138-142.

[4] Thornerry D M. Fostering a culture of innovation [J].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2003, 129(4):44-48.

[5] 万劲波.创新文化与创新社会建设[J].世界科学,2006(5):45-46.

[6] 方本新,孙启贵.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审视[J].江淮论坛,2005(5):102-106.

[7] 陈乃醒,傅贤治.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8] 刘芹,陈继祥.基于集群文化的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培育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3):48-50.

[9] Maillat D. Territorial dynamic, innovative milieu and regional policy [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1995,7(2):157-165.

[10]金吾伦.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N].光明日报,2004-03-16.

[11]陈依元.创新文化:自主创新的文化驱动力[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3):131-134.

[12]Bengston D N. Research capacity in developing counries: an evaluation of public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ion[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86.

[13]张志文.区域创新文化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7):23-26.

[14]David D, Saeed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A critical review,2004.

[15]王缉慈.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6]李国强.河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100-103.

作者:郭永辉

第三篇: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

(1.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01;2.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

摘要:在分析集群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网络要素和结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集群效应有限性的主要原因;分析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提出在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之间存在着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扩大集群规模可以不断增强集群效应;如果超越了极限约束,集群效应将大幅度地递减。进一步阐明了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相关性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效应;集群规模;关联性;极限约束

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1]。产业集群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现象,美国的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业、意大利的瓷砖业等都是比较著名的例子。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和浙江省,也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北京、上海、天津等市以及福建、山东、河北、辽宁、河南等省都出现了产业集群的雏形。产业集群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国内外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的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集群的发展机制及其对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正外部性作用方面,而对产业集群负外部性所产生的风险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等“负面”角度研究的理论成果还不多见,研究成果也不成熟,对产业集群积极作用的片面和过分强调容易让人形成一种错误的看法,只要建立起集群,地方乃至国家的经济就会蓬勃发展,这显然有违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2]。世界上有很多原来十分发达的产业集群,如今已经或正在走向衰退,如西欧的很多钢铁、煤炭、造船、纺织等著名区域性产业。如何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正外部性,控制负外部性的产生,促进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以提高区域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于产业集群负外部性所产生的风险,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Tichy [3]从集群的产品生命周期引发的结构性风险的角度进行探讨,Fritz [4]等在Tichy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周期性风险对产业集群的冲击,文献[5]提出当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后,可能会形成某种特定意义上的“超稳定结构”,从而抑制产业集群的学习效率和创新效率,致使产业集群走向衰退。文献[6]从生态学的角度,采用生物学类比方法,分析了集群的内在风险及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本文从产业集群效应的有限性分析出发,基于产业集群规模角度来探讨集群效应。

1 产业集群效应的有限性分析

1.1 集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构成的单元结构,能产生巨大的集群效应[7]。集群效应主要体现为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两个方面。

1)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马歇尔从集群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进行分析;韦伯从集聚因素带来的经济性——“一般经济开支成本”的降低来研究;波特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一般认为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外部规模和外部范围经济。产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表现在集群内企业实行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每个企业承担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活动,生产效率极高,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所以企业既能享有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又不必过分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实现了“柔性”与规模的统一。产业集群的外部范围经济是指企业集聚特别是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时,可通过垂直联系及时获得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业务联系,通过水平联系可以借助分包商的生产能力、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也就是说企业可以调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总之,在集群内企业可以在不牺牲“柔性”的条件下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比单个企业有更高的经济效率[8]。②交易成本的节约,集群内企业大部分交易在群内进行,集群内企业交往频繁,协作关系较稳定,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这有利于减少谈判环节,提高谈判效率,增进协作关系从而降低谈判成本,提高合同执行的效率。③群体效应。集群内企业通过联合可以形成实力强大的集合体,其集合效应远远超过单个企业的简单叠加,具有“1+1>2”的效应,具体表现为:a.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可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b.集群内企业便于采用和推广相同技术标准,提高该标准的认可程度,并且集群对新标准的制定有较大的影响力,有时甚至可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c.集群的知名度能吸引更多供应商和销售商,扩大企业的交易范围,争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提高企业的获利水平。④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促进产业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新产业组织的形成。产业的空间集聚,使集群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市场交易逐步形成网络化组织结构,平等合作下的网络协同模式使企业能够集中资源专攻价值链中的某些环节,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产业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新产业组织的形成。同时,地理位置接近和频繁交流,使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成果扩散更快,更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学习和吸收,从而促进整个群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2)集群的社会效应分析。集群的社会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有利于形成地区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形成地区产业优势,并进一步形成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最难模仿的,这些产业集群往往成为地区经济强劲持续增长的源泉。②对经济的贡献具有乘数效应。产业集群具有的竞争优势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加入,为区域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促进集群的良性发展,不仅可以把某些产业做大,而且这些产业的兴旺带动其上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其下游销售、运输业的发达,并且从横向上带动相关产业以及文化、教育、金融、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这会使地区经济成倍增长。事实也证明了产业集群密集的地区,其工业、商业、文化教育、运输、金融、服务等行业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所以一个地区可以通过对产业集群的培育实现地区经济的腾飞。

1.2 集群效应的有限性分析

成功产业集群的示范效应使得产业集群正成为许多地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但是集群的正效应并不是无限扩大的。产业集群能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但也正是这种聚集,往往会导致一种内闭号隋性。产业集群的精细分工,使得整体结构较为稳定,企业作为其中的一环,形成一种依赖,转变往往较为困难和痛苦,这种转变在产业集群和企业

层面往往呈现一种周期性的低迷;产业集群长期所形成的组织制度、文化,一方面聚集企业,形成活力,另一方面又形成一种惰性,妨碍企业的升级,加速产业集群的退化(参见图1)。

Saxenian [9]研究了地理位置接近、技术相似的硅谷和128公路地区高科技产业群,认为硅谷地区日趋繁荣,而128公路地区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文化、制度、工业体系差异等因素之间的非协调性抑制了“集群”效应,并产生负外部性。Amin&Thrift[10]从网络组织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效应进行了研究,认为集群企业之间面对面地联系和隐性知识的依赖使产业网络易于被锁定,并且是不断增强的自我保护型锁定,最终产生区域僵化。Low & Abrahamson [11]则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出发,认为产业集群相互依赖的网络在最初阶段是力量源泉,但由于环境动荡可能成为产业集群僵化、失去弹性的源泉,继而使集群中企业对外界动荡的反应能力变得缓慢。Hakansson & Snehota[12]从网络系统观出发,提出了影响网络组织结构的基本变量(活动、行为主体和资源)以及所构成的网络关系,指出网络变量——行为主体、资源和活动是彼此依存的(参见图2)。

Hakansson等认为,企业间这种网络关系,承担了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功能。产业集群内网络根植在共同的文化氛围(macroculture)中,在集群形成阶段是促进创新的要素,但随着各种网络因素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区域锁定”,阻碍集群的持续发展[13]。Belussi & Arcangeli[14]认为,不完全契约、道德风险、机会主义和“搭便车”都会引起网络成本的增加,从而削弱网络的优势。笔者认为导致集群效应有限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网络组织制约机制的弱化导致网络结构成本的增加和协同性的弱化,导致产业集群效应的递减,在集群演进过程中,如果不能形成较强的协同关系制约机制,一些机会主义者追求短期效益,“赚一票”就撤,将给集群整体利益带来威胁[15]。集群内部知识与技能的高度外溢性和创新的高风险性,使得集群内一些企业不愿进行R&D的投入,而是“搭便车”,对市场上新产品模仿创新,甚至只模仿不创新。结果本地企业产品雷同现象严重,本地企业低水平价格竞争最终难以避免。更为严重的是“搭便车”行为使集群企业中滋生出“创新”的惰性,削弱了集群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同时由此而产生创新收益的非均衡分配,进一步导致“集群”创新投入的衰退,结果必然阻碍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2)随着集群迅速成长和规模的扩大,集群企业之间形成的程序化协同模式,将产生不断自我增强和自我保护的锁定,最终将产生负的集群效应而导致产业集群的僵化。集群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网络组织,在同一网络内的长期合作中,集群内个体之间的交易,基本上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并逐步在集群内部相互关联的网络化结构中形成程序化协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间交易的顺利进行,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当集群内企业习惯基于“信任”的网络化交易之后,他们逐渐不想或是不敢与集群外企业或机构进行相关交易活动,进而,集群内企业的国际化正规经营运作能力不断减弱,反过来使其更加不愿意参与集群外部的经营活动。久而久之,区域集群便成为一个自我保护锁定系统,除了少数直接面对市场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完全在这个锁定的系统中运作,使整个集群对于外部知识、技术的获取能力以及对于外部环境应变能力不断减弱。最终将导致产业集群僵化,阻碍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2 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模型分析

要控制集群效应有限性所产生的风险,应加强集群网络组织的治理,强化网络的制约机制和网络组织间的协同性;控制集群成员的投机性,降低或负强化“搭便车”行为效应。同时要不断更新变革集群内部的程序化协同模式,防止自我保护锁定所导致的产业集群僵化,保持集群的动态灵活性。

笔者认为保证产业集群规模的有效性将是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控制集群风险的有效方式。因为集群效用有限性的制约因素,是在产业集群不断动态演变的过程中,随着集群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和被放大的。集群规模对集群效用存在一个极值点,当集群规模超越极值点时集群效应将迅速递减,这个极值点是集群规模对集群效应的效应极限约束。本文引人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关系模型加以证实(见图3)①。模型建立在以下理论假设之上。

假设1 集群的规模主要取决于集群内成员企业的个数与集群内可共享的资源。

根据规模经济的特点,这一假设可以成立。

假设2 集群效应主要取决于集群企业对集群资源的贡献量和集群资源共享机制等因素,可通过集群成员企业分享的集群利益测度集群效应性。因此,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是决定集群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简化分析,这一假设可以成立。

假设3 集群的利益分配机制受政府政策、集群学习机制、集群文化、地方政府行为偏好、网络组织制约机制等因素影响。

假设4 成员企业在集群内游说活动、寻租等,会使集群内部信息歪曲。信息不对称性导致集群利益分配的公平程度与成员企业数量成反向变化关系。

假设5 集群内资源分布、各成员企业贡献均等,利益分配实行平均主义。由于资源分布均等,因此,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平均主义更能以较低的甄别成本反映企业在聚集区域中的贡献。

产业集群规模,是产业集群能有效控制和利用的资源总量状况,反映集群利用资源的协同效应的广度,具体分为成员数量和市场占有量及生产规模等方面[16]。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集群规模,本文研究产业集群的最合适规模,主要从企业成员数量的角度来探讨产业集群规模。

假定集群内成员企业数目为n,R(n)为集群内成员资源集聚后产生的集群内可共享的资源;成员企业i对集群内总资源的贡献量为Ci,则R(n)可表示为

成员企业可分享的集群利益Wi取决于成员企业可分享的集群资源份额hi和集群可共享资源总额R(n),成员企业可分享的集群利益Wi为

其中,成员企业i获取的资源份额hi取决于成员企业i对集群内总资源的贡献量Ci和集群利益分配的公平程度e,即hi=h(Ci,e)

i=1,2,…,n

Ci取决于该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禀赋Wi和成员企业的努力程度。根据激励效应理论的社会公平原理,成员努力程度主要由集群内利益分配公平程度e决定,则Ci可表示为

Ci=C(wi,e)

i=1,2,…,n

设集群内总资源禀赋为TW,则

wi=w(TW,n)

i=1,2,…,n.

基于以上分析,集群内企业成员数与集群效应之间的关联性,主要取决于dw/dn的变化。

根据假设5,集群内各成员企业所拥有的资源wi=TW/n,为了简化分析,将函数关系设定为

ci=wei;

e=1/nλ,0<1<λ因此,wi可以表示为

(6)式中,随着λ增加,d2wi/dndλ显著地趋向大于0.分析(4)~(6)式,可以得出相关结论:①如果λ=0,则(4)式意味着在集群资源一定的情况下,集群内成员企业的个数对成员所得为反向影响(这里没有考虑TW与n是否同步变化的情况);②由(4)和(6)式可见,随着λ增加,n对集群成员企业所得的负效应越大;③由(5)和(6)式可见,随着n的增加,dwi/dn与d2wi/dn2wi/dn2均递减,如果集群规模超过了一定数量,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将大幅度地递减;④集群效应和集群规模存在一个极值约束,令dwi/dn=0,此时d2wi/dn2<0,则可求出集群内成员企业分享的集群利益最大时集群所包容的成员企业的最大个数。

3 结论和启示

产业集群其竞争优势来源于集群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及其资源整合能力。其中集群成员所拥有的资源和集群的结构方式影响了集群的竞争优势,即集群的竞争力取决于集群网络结构中形成的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但是,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是有限的,受产业集群的资源禀赋、集群网络组织制约机制、集群的文化、政府政策及当地政府行为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的有效集聚存在一个集群规模问题,即集群所包含的成员企业个数的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增加集群成员企业个数可以不断增强企业的集聚效应,但如果超出了这个极限的约束数目,产业集群的集聚有效性将大幅度地递减,因为产业集群规模过大,可能会造成集群内部恶性竞争,或者超过环境与经济承载力及市场负荷,则集聚效应反而会减少,如,由于资源短缺,发展空间受限,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中经济发达城市的工业用地已近乎枯竭,土地价格暴涨;水、电、煤等基础生产资料供应紧张,无法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制约了现有传统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仅浙江一省,三年间因土地涨价、电力紧张、劳动力短缺等因素的影响,被迫转移到外省、市投资的企业达500多家,转移资金达4 000多亿元;又如,宁波市象山县爵溪街号称“中国针织名城”,在2平方公里多的区域上聚集了400余家针织企业,“彪马”、“小脚板”、“华伦天奴”、“阿迪达斯”、“耐克”、“圣罗兰”等近30个世界名牌都在此加工,2003年全街道的工业总产值为65亿元,但是严重的缺水已使爵溪的许多企业陷入了生存困境。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相关性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有以下的启示。

(1)建立有效的“竞合”机制.目前我国许多省市纷纷实施“产业集群的做大做强”战略,试图以大规模吸引更多的高“禀赋”的企业,来增强集群效应。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很多企业只是停留在地理上的扎堆状态,在产业价值链上相关企业没有组织成有序的系统,企业之间也没有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交易)关系,企业也没有通过共享专用信息和在技术、市场营销、培训、设计等项目上进行合作而获得外部经济,因而不具有较强的“集体效率(collective efficiency)”,无法发挥相应的集群效应。在这样的产业集群里,同质的成品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同质的配套企业间也相互竞争,这样在产业链构成及不断延伸过程中,同类企业的恶性竞争难以避免,相互压价、低价竞争必然愈演愈烈。而一旦低价优势成为主要或唯一的竞争武器,它在市场上能够冲锋陷阵一段时间的同时,必然遭遇两大阻力:①外部市场,低价竞争对外部市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公平竞争,于是引发反倾销,如欧美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特保”、“设限”措施,其表面原因就在这里;②集群内部逐渐滋生的阻力,集群内部低价竞争,企业的利润空间肯定越来越小,甚至没有利润,企业为求生存,有的就降低质量,产生“柠檬市场[17],甚至出现假冒伪劣,结果砸了自己的牌子,使“集群”难以为继。曾经红火的温州灯具业就这样几近消亡。要处理这样的集群危机,根本出路是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中压缩产业规模,建立起较强的“竞合”机制。为防止盲目扩大集群规模,保证集群的有效性,建立起有效的“竞合”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集群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企业间既竞争又协作的关系的均衡上,只有通过“竞合”机制的淘汰功效的发挥,自然地控制集群的有效规模,才能保证产业集群动态持续发展的活力。

(2)增强集群企业的异质性,提高集群企业的产业关联度。集群企业的产业关联度是集群规模有限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集群规模的有限性是建立在同质企业的假设基础上的,所以加强集群企业的异质性,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可以相对延伸集群规模的极限点,扩大集群规模的有效区间和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产业之间关联度的增强能够改善集群企业的分工地位,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模式,增强产业竞争力。所以,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不应以扩大规模、扩展土地为目标,而应根据区域现有的资源禀赋,以增强集群企业的异质性,提高集群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为基础,实施相应的产业集群战略。

(3)对大企业进入集群区域所引起的集群结构变化应给予关注。应注意防止大企业在集群内形成垄断支配地位,而将关联企业作为其附属,破坏集群内天然的“竞合”关系。企业集群相互依赖的网络在最初阶段是力量源泉,但由于环境动荡,在同一网络内的长期合作中,集群企业之间面对面地联系和隐性知识的依赖使产业网络易于被锁定,并且不断增强的自我保护型锁定,可能使产业集群僵化,对外界动荡的反应能力变得缓慢。久而久之,集群便成为一个自我保护锁定系统,除了少数直接面对市场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完全在这个锁定的系统中运作,整个集群对于外部知识、技术的获取能力以及对于外部环境应变能力不断减弱。最终将导致企业集群僵化,阻碍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为了保持集群的创新活力和持续发展,应根据集群发展的状况,适当地限制大企业入园的数量,防止技术垄断和产业控制,促使集群内天然的“竞合”关系的形成。

(4)地方政府应适当引导集群的规模,增强集群总体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扩大集群的影响力。政府应是集群的催化剂、润滑剂或者桥梁,间接参与产业集群的创建过程,要让企业成为

集群的主导者。政府不要刻意创造产业集群,要避免创造产业集群导致的高成本、高风险和不同的地区追求相同的产业集群导致的重复建设。政府必须以现有的或者是新兴的集群为前提制定相应规划,规划重点应为企业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在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引进产业内极具竞争力的企业或一些公共机构、智囊团体,改善集群的结构。集群政策的目标应该是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规律,把握集群发展各阶段的特征、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对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促进产业集聚,通过对集聚产业的整合、调整从而延长产业链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收稿日期:2006-01-10;修改日期:2006-06-06。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2003DGQ2D048);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10542183);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5AC9CT134)。

作者简介:李煜华(1970-),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胡运权(1937-),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凯(1975-),男,博士研究生,讲师。

①本模型是在参考刘怀德、胡汉辉在管理世界,2002(4)上发表的《合作、成员个数与企业集团的稳定性》一文中“集团内个数与利益分享”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构建的。

参考文献

[1]Poner M 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77-90.

[2]王缉慈.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中的企业邻近于集聚辨析[J].中国软科学,2005(12):91-98.

[3]Tichy G.Clusters:Less dispensable and more risky than ever[A].In Steiner M(ed).Clusters andregional specialisation[C].London:Published by Pion Limited,1998.

[4]Fritz O M,Mahringer H,Valderrama M T.A risk-oriented analysis of regional clusters[A].In Stei-ner M(ed).Clusters and regional specialisation[C].London:Published by Pion Limited,1998.

[5]李庆华,汤薇,孙虹.产业集群的“超稳定结构”及其突破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39.

[6]陈金波.基于生态学的产业集群内在风险与对策研究[J].当代财经,2005(6):68-72.

[7]胡宇辰.产业集群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财经,2004(11):76-80.

[8]贺彩玲.产业集群的效应及其形成探讨[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3(3):61-64.

[9]Saxenian A.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0]Amin A,Thrift N J.Neo-marshallian nodes in global networ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and Regional Research,1992,16(4):571-587.

[11]Low M B,Abrahamson E.Movements,bandwagons,and clones:Industry evolution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7,12(6):435-457.

[12]Hakansson H,Snehota I.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in business networks[M].Rutledge,London: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1995.

[13]Gadde L E,Huemer L,Hakansson H.Strategizing in industrial networks[J].Industrial MarketingManagement,2003,32(5):357-364.

[14]Belussi F,Arcangeli F.A typology of networks:Flexible and evolutionary firms[J].Research Poli-cy,1998,27(4):415-428.

[15]蔡宁,杨闩柱,吴结兵.产业集群风险的研究:一个基于网络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3(4):59-64.

[16]赵瑞霞,刘友金,胡黎明.基于行为生态学的企业集群规模研究[J].求索,2005(2):29-31.

[17]雷如桥,陈继祥.企业集群的“柠檬市场”风险及其对策[J].当代财经,2004(3):79-81.

作者:李煜华 胡运权 孙 凯

上一篇:生态翻译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模块化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