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产业集群创新探讨论文

2022-04-25

摘要:使用CiteSpaceV对1990-2018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核心与CSSCI文献进行分析,从我国创新网络的研究团队、研究进展以及前沿热点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發现了我国创新网络研究团队的5大派系和研究现状的4个进展。最后,探讨了我国创新网络研究的5个前沿热点,为后续学者研究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外产业集群创新探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国外产业集群创新探讨论文 篇1:

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模式探讨

【摘要】文章从形成产业集群的角度入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合作创新模式进行探讨,以寻求促进其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合作创新

【收稿日期】2006-02-08

【作者简介】岳峰(1977- ),男,山西大同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管理。

与传统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一种知识、技术和人才密集型并以追求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实体。与大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由于规模较小,绝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无法像大企业那样拥有大量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研究开发人员,企业也通常因为融资困难,规模所限,无法承担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风险。而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扬长避短创造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当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地缘上聚集后,可以沿着生产链进行深度分工,其结果是每个企业都有可能获得单独生产无法获得的规模经济。同时,就企业技术创新而言,产业集群也为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开辟了联合共生的新途径,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联合起来,扬长避短,互补互利,风险共担,将技术创新这一企业立身之本的工作做的更好。另外,产业集群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政府政策支持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本文就将从形成产业集群的角度入手,来探讨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模式。

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命之源、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特性与其所面对的市场结构,形成了自身的技术创新方式,与大企业相比,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技术含量较高

与普通中小企业相比较,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含量较高,且大多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开发自有产品为主的企业。产品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并有望形成新兴产业。

(二)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本质特征

这首先是由于这些企业的创业者或经营者大都是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员。可以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办本身就是许多科技人员创新的结果。他们把知识创新转化为技术创新,进而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载体实施产业创新。

(三)科技经济一体化机制基本形成

企业内部科技经济一体化机制的本质是融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于一体。一方面,与传统的科研开发目的不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开拓市场;另一方面,从企业组织结构或职能看,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把研究开发内在化、制度化了。企业才形成了市场—利润—研发—新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增长机制。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是学习型组织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方面和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模仿学习是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的发展途径。许多优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边干边学、渐进创新的过程。

(五)高科技人才的集中程度高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高科技人才的集中程度远高于普通中小企业,如何更好的激发技术精英在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中的工作潜能已成为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认真思考的重要的经营思路之一。

当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劣势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

首先,核心技术缺乏,高科技人才短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及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广大企业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通过知识产权的方式来进行。然而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自我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许多产品也不具备核心技术。产业技术的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缺乏竞争力。其原因是我们高科技人才短缺,人才已经成为比资金、物资等更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虽然科技人员在总量上有明显优势,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科技人才却极少。

其次,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国家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企业、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据统计部门对市场经济较发达的武汉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做的抽样调查中,200户被调查企业中,76%的企业没有科研开发部门,科研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小于1%的企业占一半以上,而拥有技术发明的企业只占24%。

还有,自筹资金经营,技术创新风险大。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在筹资方面要困难得多。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已证实,资金短缺是小企业所面临的首要经营难题。自筹资金经营,使企业不得不将短期利益看成企业的头等大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技术创新这一企业生命线。即使有企业投入财力物力用于技术创新,也往往由于资金问题,难以承担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风险。

二、产业集群的条件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合作创新是必然趋势

产业集群是指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特色产业为主体、网络结构为支撑的区域性柔性生产体系。它是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不仅包括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互相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而且还经常向下延伸到销售渠道和客户,以及一些辅助性机构,当然也包括由政府及大机构提供的一些基础性设施,如大学、工业或产品标准制定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和智囊团等。

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主要模式,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美国的硅谷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知识经济的发源地。101公路就像穿越硅谷的一条动脉,沿线聚集了8000多家电子科技公司和软件公司,其中全球前100家大科技公司有20%在此落脚。毫无疑问,一些成功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多都是以一种或少数几种具有特色产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集聚为基础的,这些企业主要从事相同或相关产品的研究与生产。事实上,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一种典型的产业集群,它以R&D的高投入、风险资本的巨大收益和精致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要特征。这种产业集群需要集成复杂的知识以及对研究开发的大量投资。而产业集群内部的联系与互补同资产和技能包括来自于不同科学领域的知识的集成有关。这类产业集群的主要参与者是以技术为基础的企业,技术的潜在用户,组件、设备、服务供应商,研究机构和大学。企业之间建立的联系涉及研究—开发—生产周期中的任务分工。在产业集群中,通常可以看到一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技术为基础企业之间的流动,它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如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业集聚,使得其合作创新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

知识爆炸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丰富和坚实的理论支持。科学技术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大大缩短,如19世纪电的发明到应用时隔282年,而20世纪的集成电路用了7年的时间得到应用,激光器仅仅用了1年;计算机技术每5~7年速度增长十倍,体积减少十倍,价格下降十倍。这一趋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时在产业集群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参与到技术创新的竞争中来。在科技迅猛发展和市场激烈竞争的双重作用下,创新成果(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如汽車20世纪70年代产品的生命周期为12年,80年代为4年,到90年代仅为18个月,一些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更短,几乎一进入市场就过时了。这一趋势又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压力增大,单靠自身的实力进行自主创新,已远非其所能承担。这就需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同时,注重合作创新,联合产业集群中的其他企业互惠共生,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与风险。

(二)各学科、各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为技术创新开辟了新的领域,要求企业将合作创新作为技术创新的重点工作

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表明,新技术正在消除学科界限,不同行业、不同类型技术的融合将越来越普遍,不同技术之间的壁垒变低,出现跨学科、交叉、边缘科学等学科融合趋势。这种融合的作用,能够产生1+1>2的效应。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要走出封闭的小天地,广泛合作,运用学科间、技术间的互补优势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是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三)合作竞争是市场竞争的新特点

競争不再排斥合作,而是用合作加强竞争,这是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的转变。既可以是同一产业链上企业间的合作,也可以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目标是实现“共赢”。处在产业集群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要主动适应这一趋势,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在产业集群条件下进一步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模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内部的合作创新模式;二是产业集群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模式;三是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创新模式。技术创新是他们之间合作的目标,又是合作的基础。

(一)强化企业内部的合作创新模式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系统,以企业经营战略为依据,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其后依次经历技术创新策略的制定、创新项目的选择与组织实施、资源的投入、研究开发、设计与试制、产品试销、技术扩散等阶段,通过这一动态系统的循环和反馈使技术创新不断深入。

1.要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理念引入到企业的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内部所有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相关的人员都应该参与和协同工作,从而实现技术创新所有环节人员的有效合作,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本集成。

2.在企业内部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全员合作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的一种创新性劳动,通过团队工作方式赋予团队成员应有的自主权,营造自由、宽松的创新氛围,鼓励员工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抢抓技术创新机遇。

3.对企业内部部门之间采用“柔性组织结构”。即打破传统的劳动分工理论的思想体系,强调以“流程导向”来代替原有的“职能导向”,将分散在各功能部门的任务整合起来。

(二)强化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模式

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一个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技术创新模式正在经由单项技术突破向多项技术的集成创新转变,越来越重视以产品和产业为中心实行各种技术集成。由于产业集群的关系,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集群效应,此时的合作创新无疑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共享创新成果所带来的利益,分担创新带来的风险。具体的模式有:

1.集群内企业形成前向、后向或双向合作关系,合作伙伴之间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定期、不定期进行知识、技术和信息的交流。

2.企业之间构建松散的、动态的、开放的虚拟创新组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沟通。开展技术援助。包括互派技术人员直接帮助合作伙伴解决技术难题,相互提供相关信息和试验条件,向合作伙伴提出产品改进的建议等

3.还要注重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在坚持自主创新为重点的前提下,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创新,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多借鉴,多学习,在消化吸收中不断提高自己。

(三)注重发展横向合作创新模式

横向合作创新模式即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其他社会组织间的合作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是在多维空间展开的复杂性活动,创新主体内部、创新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创造环境之间的结构关联构成了创新空间。技术创新过程涉及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重组问题。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实力还比较脆弱的情况下,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往往难以完全解决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此时,社会支撑力除了政府以法律、法规、政策等方式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外,还要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其他社会组织在技术服务、成果信息、风险投资、文化氛围等方面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虽然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但他们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具有人才优势、知识优势、成果优势和良好的实验条件,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合作创新能够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合作,一方面能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技术创新中的难题,或直接利用现有研究成果,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有利于科研人员发现研究课题,弥补科研经费不足,同时为科研人员走上经济建设主战场提供了一条通道。

在产业集群的条件下,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关系将更为紧密,更具有目标性。他们之间合作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项目式、合办研发机构、委托开发、技术入股投资、以契约的形式结成永久性的合作伙伴,也可以是仅仅停留在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层面上的合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是事业单位,与他们合作的交易成本往往小于企业之间合作的交易成本。科技型中小企业应主动出击,多途径、多形式的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手,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刘葵红.湖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分析[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4,(3).

[2]陈雪梅,等.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胡均浪.中小企业的集群式发展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3,(9).

作者:岳 峰

国外产业集群创新探讨论文 篇2:

我国创新网络的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

摘要:使用CiteSpaceV对1990-2018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核心与CSSCI文献进行分析,从我国创新网络的研究团队、研究进展以及前沿热点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發现了我国创新网络研究团队的5大派系和研究现状的4个进展。最后,探讨了我国创新网络研究的5个前沿热点,为后续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网络;共词分析;知识图谱;CiteSpace

引言

对创新研究的发展最早从JosephAloisSchumpeter“线性范式”的企业创新理论进入到了MiltonFriedman“网络范式”的国家、PhilipCooke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奥地利经济学家JosephAloisSchumpeter(1912)是最早系统提出创新概念并推动对创新深入研究的学者,他在《TheoryofEconomicDevelopment》一书中提出观点:创新即是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特性,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市场,新的原材料或半制品供应源,或新组织。MiltonFriedman(2003)使用“NationalInnovationSystem”的概念,提出(NationalInnovationSystem——NIS)的理论,认为国家作为协调创新体系的机构能确保取得更高的技术创新绩效。英国Cardiff大学的PhilipCooke(1992)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并首次凝练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Freeman(1991)最早提出了“Networksofinnovators”的概念,认为创新网络是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目的是为了系统性创新。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是创新网络架构的主要联结机制。

经马腾,贾荣言等人的整理总结,目前国外对于创新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网络过程、创新网络结构和创新网络治理。近年来不同学科领域和范畴背景的众多学者都围绕创新网络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学术成果大量涌现。通常我们使用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来进行某一领域科研成果的可视化分析,本文使用最新版本(5.3.R4.8.31.2018)来分析创新网络研究的演进脉络及前沿热点问题。CiteSpace软件已经成为科学计量学普遍采用的新工具,经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推广后,中国已成为最大的使用国。该软件是一种知识共引可视化图谱软件,它可以帮助学者们识别所研究领域的关键文献、作者团队、期刊、热点研究和前沿术语。近年来,将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引入到区域经济学的文献分析中成为趋势,许多区域经济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CiteSpace软件对某一领域研究的趋势以及热点探索均有较好效果,在构建文献合作共引网络、可视化分析上使用广泛。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文献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和CSSCI,检索主题为“创新网络”,时间跨度为1990-2018年,在初步检索后,获得了我国创新网络领域研究文献4988篇,为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还需将文献数据再次筛选:删除无关领域期刊文献如读后感、会议通知、新闻报道以及涉及“互联网络环境”、“互联网传媒”等创新与网络无关联的文献,最终获得有效文献3387篇。在中国知网筛选文献时,为了保证工作的连贯性和便利性,一般选择分组浏览发表年度一栏,逐年筛选、导出参考文献。本文以CiteSpaceV为研究工具,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从作者合作网络和机构合作网络两方面对我国创新网络领域的科研团队进行分析,探讨当前国内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及其学科、地理空间等的分布情况,为本文对我国创新网络研究演进趋势的探讨奠基;二、对关键词进行知识网络图谱分析,展现我国创新网络研究的演进脉络;三、使用关键词突现分析探讨我国创新网络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趋势,通过对近30年左右我国创新网络相关的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回顾过去,放眼未来。

1、我国创新网络研究力量分析

1.1作者共引分析

作者共引分析中发文频次较高可以体现该作者在这一~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或代表性,同时在共引知识图谱中节点之间的联系能够反映不同作者在同一领域的研究关注点之间的关联关系。

图1展示了1990年以来国内较为活跃的创新网络研究学者,按发文频次递减排列依次有党兴华、曾刚、曾德明、孙永磊、张永安、魏江、阮平南、宋晶、李永周、刘晓燕、陈劲、赵炎、刘国巍、顾新、谢洪明、邵云飞、蒋军锋等。按发文频次排序情况如表1所示,上述学者在创新网络相关领域都具有高影响力与中心性。从图1也可以看出我国创新网络研究领域已经形成多个以上述学者为核心的大小规模的研究团队[7-12]。学者的学科范围分布呈现出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状态,这些学者们如谢永平、程聪、魏龙、郑向杰、曹霞、王国红、孙耀吾、成泷、崔海云、陈盈、刘凤朝、施建军、丁明磊、解学梅、陆立军、苏敬勤都对创新网络的研究贡献了一定成果。

1.2机构合作网络

通过CiteSpace创建的国内创新网络研究机构知识图谱清晰地展现了发文频次较高的科研机构,可以反映出这些研究单位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核心研究团队(图2)。可以看出发文机构以高校为主,表2为发文量大于30且居于前8位的机构情况。上述机构均为高校,在该领域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从学科背景来看,一般为经济管理学院或商学院,说明创新网络方面研究一般在经济学、管理学的学科领域开展;从地理分布来看,创新网络领域的核心高校位于陕西、浙江、黑龙江、湖南、广东、北京等省市。

2、我国创新网络研究演进脉络梳理

2.1关键词共现分析

对来源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帮助识别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找到这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范式。运行CiteSpaceV对1990-2018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核心和CSSCI期刊所筛选的3387篇国内研究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Yearsperslice默认数值为1,默认勾选每年份前50的被引术语形成可视化图谱。由于数据量较为庞大,为了使得最终形成的创新网络关键词知识网络图谱更加简洁和突出重点节点之间的关系,在运行软件形成可视化图之前,选择MinimumSpanningTree算法对所有的时间节点构成的关系网络进行剪裁。运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果如图3所示。关键词知识网络节点有399个,各节点之间有974条联系。

图3是关键词的共引关系(节点之间有连线)可视化图示,可看出整个关键词共引知识网络呈现由中心向周围发散的结构,且核心到周围的节点均有线相连。图中十字型状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在共引图谱中出现的频次越高。与创新网络具有共引关系的关键词(按出现次数由高到低)主要有产业集群、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协同创新、创新、社会网络、技术创新网络、网络结构、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网络、开放式创新、社会网络分析、知识网络、网络能力、知识创新、区域创新、复杂网络、社会资本、中小企业、知识转移等。产业集群、创新绩效、技术创新、协同创新、创新等关键词是国内创新网络研究学者关注的重点,随着时间的增长和研究的不断细化深入,结构洞、网络嵌入、演化、创新集群、知识流动、三区联动等也成为该领域拓展出来的新的研究方向,地理空间上涵盖了全球视角、区域视角和地方视角的研究范围,在理论的具体案例应用上以产业和高新技术园区为主,例如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硅谷、新能源产业等。总体来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演化、网络特征、技术创新绩效、多种形式创新、创新升态系统是近年国内区域经济学等其他相关学科学者关注的热点,就研究的空间尺度来说,目前并未出现融合不同空间尺度开展的研究。

2.2关键词演变趋势

目前主要有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这两大学科的学者关注和开展围绕创新网络主题的相关研究,为了进一步明晰上述学者们在创新网络方面的研究脉络,再通过CiteSpaceV的工具栏可视化展现1990年至2018年中英文研究文献的热点关键词随时间的演变趋势(图4)。由于年份较多,为了更加清晰以及总体展现热点关键词大概的演变趋势,将时间切片调整为4年,获得了1990-1993、1994-1997、1998-2001、2002-2005、2006-2009、2010-2013、2014-2017及2018年总计8个时间段的关键词共引图谱信息。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则十字型状越大,标有深色的节点具有较高的中心性,说明它们在共引网络图谱中具有重要地位。1998-2009年,技术创新网络、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网络结构、知识网络是研究重点,2010年以来,协同创新网络、创新生态系统、网络能力、开放式创新也开始出现在创新网络领域学者的视野中,专利与合作网络是最近热度较高的关键词,知识转移、社会网络、创新绩效等则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焦点。

2.3关键词聚类分析

CiteSpace在聚类标签的提取上提供了三种标签提取算法,分别是LSI、最大似然法(Log-LikelihoodRatio,LLR)、MI(MutualInformation),综合比较来看,使用LLR算法进行的聚类主题提取所得到的标签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且重复情况少。使用最大似然法对国内外文献关键词在CiteSpaceV中形成的共引图谱网络进行聚类分析可得到11个聚类(图5)。从图5可以看出,创新网络研究领域共引关键词聚集特征明显,已经形成了众多聚类,且众多聚类之间既有重叠又有不同,学科背景、方向等相互交叉。一般来说,Modularity的值介于0.4~0.8之间,说明适合聚类;MeanSihouette的值随着同一聚类内的相似性高度递增。此次聚类分析运行结果ModularityQ=0.4695,MeanSihouette=0.6225,说明了1990-2018年中文创新网络关键词的所有聚类合适且同一聚类的相似性较高。聚类结果同时说明了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学者们对创新网络的相关研究范围较广泛、研究视角呈多样化状态。图5展现了以TimeLine图谱形式的1990-2018年国内学者创新网络关键词聚类情况,包括吸收能力、创新网络、网络结构、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网络、区域创新、产业集群、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创新管理、技术创新能力。对我国创新网络关键词聚类情况作个总结,可将该领域研究派系作出以下分类:(1)创新网络的形成、含义、特征、类别等基础研究;(2)区域创新网络等特定空间研究;(3)官产学研、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等产业方面研究;(4)网络结构、仿真等演化研究;(5)网络治理、运行机制等优化研究。

对上述我国创新网络关键词共现以及聚类分析,可梳理出我国创新网络相关研究进展情况:(1)创新网络的研究背景以经济全球地方化、创新战略转型、产业及区域创新、环境复杂性、全球价值链为主;(2)创新网络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各产业集群或高科技园区、企业、国家以及区域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3)创新网络的研究方法包括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仿真演化方法等;(4)创新网络的研究主题有技术创新绩效、企业间知识流动、区域创新体系、网络结构与位置等。

3、我国创新网络研究前沿热点探析

“研究前沿”这一概念是由国外学者Price在1965年首次提

出的,它揭示了科研领域是如何进行演化的。陈超美(2006)将特定领域内一组突发给出研究前沿的定义。突发(Burst)指在某一时间段内术语、关键词或被引文献频次激增,用突现率表示。在CiteSpaceV的数据处理界面将TermType设置为BurstTerms,保留之前关于1990-2018年国内创新网络研究关键词共引分析的设置,运行完成后使用Visualization菜单里的CitationBurstHistory功能,共获取到59个创新网络研究领域的前沿术语,表5为根据起止年份、突现率、初始年份筛选的10个突现词。

由表5可见,1999-2010年突现词为區域创新网络,说明关于该方面的研究学者开展得较早,又由于区域创新网络突现的时间跨度最长,表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该方面一直是领域内学者研究的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者们在创新网络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深入,2001-2006年突现词分别为企业、技术创新、大学科技园,意味着学者们开始注重将创新网络研究应用到企业与大学科技园中,从微观层面关注将创新网络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的研究,近年来创新网络研究范畴不断延伸与拓展,2013-2018年突现词有协同创新、创新绩效、社会网络分析、结构洞,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该领域关注创新网络的结构等特征,除此之外,在创新网络学者研究的进一步加深下,系统动力学、区域创新等一些属于交叉、地理等其他学科研究范畴的突现词的出现,学科交叉研究很有可能成为一波新的研究前沿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兴起,在全球经济活动呈现“全球一地方化”现象的背景下,在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共享和交流合作成为可能,创新网络将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实现变革与突破式发展。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合作构建的技术或文化交叉式创新网络的形成与演化影响因子、作用机理、创新效率、知识流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4、结语

本文使用CiteSpaceV对1990-2018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核心与CSSCI文献进行分析,通过对关键词共引分析、研究合作力量分析展现了我国创新网络研究的进展与历程。这说明了在国内创新网络研究中以党兴华、曾刚、曾德明、孙永磊、张永安、魏江等学者为核心的小有规模的研究团队的形成,且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多个交叉学科背景,和以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等为首的主要研究力量。又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总结了(1)我国创新网络研究中存在的不足;(2)该领域的5大研究派系;(3)研究背景、对象、方法、主题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最后,经过突现词的梳理,认为我国创新网络研究的前沿热点可能为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合作构建的技术或文化交叉式创新网络的形成与演化影响因子、作用机理、创新效率、知识流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Freeman C, Networks of innovators: A synthesis ofresearch issues Research Policy, 1991 ,20(6):499-514.

[2] Barry Murphy. Grow Fast, Grow Global: How theIrish Software Industry evolved to this Businessmodel[R].Proceedings of the 22nd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New York: ACMPress,2000:606-607.

[3]阿尔弗雷德·D,詹姆斯·W·科塔.信息改变了美国:驱动国家转型的力量[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01:289-297.

[4]马腾,贾荣言,刘权乐,宋景华.我国创新网络研究演进脉络梳理及前沿热点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03):22-28.

[5]陈悦,陈朝美,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运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12.

[6]侯剑华,胡志刚.CiteSpace软件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情报,2013,33(04):99-103.

[7]魏江,应瑛,刘洋.研发网络分散化,组织学习顺序与创新绩效:比较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4(02):137-151+188.

[8]李新男.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J].中国软科学,2007(05):9-12+42.

[9]李丹丹,汪涛,魏也华,袁丰.中国城市尺度科学知识网络与技术知

识网络结构的时空复杂性[J].地理研究,2015,34(03):525-540.

[10]王秋玉,曾刚,吕国庆.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J].地理学报,2016,71(02):251-264.

[11]曹贤忠.基于全球—地方视角的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12]党兴华,郑登攀.对《创新网络17年研究文献述评》的进一步述评——技术创新网络的定义、形成与分类[J].研究與发展管理,2011,23(03):9-15.

[13] Chen C.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57(3):359-377.

作者:彭英 黄印 闯家梁

国外产业集群创新探讨论文 篇3: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理论研究述评

摘要:文章分别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技术创新动力的协同学研究现状,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技术创新;动力;研究述评

一、 关于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

所谓技术创新动力,是指促使创新主体产生创新欲望和要求,并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一系列因素和条件。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技术创新的动力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国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归纳起来,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1)技术推动论。(2)市场拉动论。(3)技术—市场双重驱动论。(4)政府启动论。(5)企业家创新偏好驱动论。(6)社会、技术、经济系统的自组织动力理论。(7)行政计划推进论。(8)技术轨道推动论。(9)N-R瓶颈驱动论。除了以上几种较著名的动力理论外,西方的一些学者还从另外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动因进行了探讨。J. R. Hicks在《工资理论》一书中认为,技术创新是由生产要素稀缺引起的,其目的是为了降低产品成本,以便提高利润。而Rosenberg通过进一步研究指出,诱导技术创新的因素有三种:技术发展不平衡、生产环节的不确定性和资源供给的不确定性。这三种较典型的诱导因素是生产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和障碍。这种障碍形成了一种压力,诱导人们围绕这些障碍进行创新。

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近十几年来刚刚起步,按照研究的内容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研究集中于对技术创新内在动力的分析上,这些学者注重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研究技术创新的动力。项保华(1994)所提出的技术创新动力的分析模式被认为是比较成功的。该模式建立在一个数学表达式的基础上,公式中表示了企业行为主体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内在联系,既关注于对内在需要的测度,又注意到创新的风险性。万君康、王开明(1997)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期望理论,从技术创新的主体,即内因分析技术创新动力。他们所提出的表达式虽然形式上只包含技术创新产生的效益、成功的概率2个变量,但这2个变量却涉及了技术创新的多个影响因素。许小东(2002)提出了技术创新期望—风险动力论。该理论提出了创新动力值的数学表达式并指出,当创新动力值大于1时,创新活动具有正向的动机诱引力。动力值越高,趋向创新活动的动机水平越高。

第二类研究注重对技术创新动力进行综合性研究。在这类研究中,又进一步包含了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具体表现为:一部分学者倾向于将技术创新动力分为企业内部动力与企业外部动力两大部分,但对于内、外动力所应包括的具体因素却众说纷纭,认为内动力和外动力共同决定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代表性的人物有李垣等(1993)、张钢(1998)、安立仁和张建申(1995)、王海山(1992)等。而另一部分学者,则从其他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进行划分和作用研究。如厉怒江(1993)从技术创新主体的角度出发,将技术创新动力分为企业主体动力和个人主体动力来研究。谢薇(1997)提出了技术创新动力的E-E(Enterpriser-Environment)模式并认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的推动、市场的拉引、创新环境的影响以及作为“中介”的企业家,是推动技术创新进行的动力。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都是在这些力的合力作用下进行的。

进行第三类研究的学者认为,激励对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来说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因此,他们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及其作用形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傅家骥(1998)将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分为两个层次、四大因素,并提出,这些激励方式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系统。张永谦、郭强(1999)认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最主要的激励形式有两种,即市场激励和社会激励。这两种激励机制对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推动和刺激作用。

二、 关于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研究

所谓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是由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相比于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专门研究较少。

通过利用Elsevier、OCLC、EBSCO、Springer、PQDD、AIP、ACM等外文文献数据库进行网上查询发现,国外直接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对技术创新动力进行研究的极为罕见,仅有部分学者对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Miller和Friesen(1982)、Lumpkin和Dess(1996)、Kevin等(2005)认为,企业家导向是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Carl P. Carlucci(2002)认为,企业的制度与管理是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Harst Albach(2001)和Melinda Smale(2003)则认为,企业文化是动力系统中的主要因素;Geert Duysters认为企业信息化是创新动力系统要素之一;而David J. Skyrme(2005)认为,市场因素是创新动力系统的重要构成因素。

国内的学者对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和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研究侧重于分析创新动力系统的要素构成。如徐维祥(2002)认为,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主要由以下动力要素构成:创新的外在拉动力——市场需求;创新的外在压力——市场竞争;创新的内在前提条件——主体性;创新的核心保障力——创新能力;创新的内在持久力——创新持续性;创新的外在诱导力——国家政策。陈晓阳(2002)认为,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由技术创新的外因动力因素和内因动力因素构成。其中外因动力因素包括:市场竞争的推力、市场需求的拉动力和国家政策的引导力。内因动力因素包括:企业主体创新意识和企业主体创新能力。王彬彬(2006)将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动力系统的构成因素,如资金、人力资源、市场、技术创新等;另一类是动力系统的环境因素,如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宏观管理因素、宏观经济法律环境、经济形式、国际竞争等。

第二类研究则从系统学的角度对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构成、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如孙冰(2003)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分为两大子系统——企业外部创新动力子系统和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要素、子系统、系统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运用自组织理论对该系统进行研究,并剖析了系统运行过程中动力要素间的影响和转化机制。冯波(2005)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划分为三个层次:源动力系统(企业微观动力要素层);运行动力系统(企业中观动力要素层);环境动力系统(宏观动力要素层)。并用开放圆周式动力模型说明了各层动力要素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

三、 技术创新动力的协同学研究

所谓协同,是指各子系统间通过非线性复杂相互作用以使整体实现个体单独所不能实现的效果。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 Haken)于1973年首先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并于1977年提出了“协同学”的理论框架。他认为,协同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有大量子系统的系统中,在控制参量的巨大影响下,通过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序参量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形成一定的具有自组织功能的结构,并使系统由无序混乱状态变为宏观有序状态的过程。“协同导致有序”是这一理论的高度概括。

国外学者将协同学与创新研究相结合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内容较多地集中于创新实现过程中各创新要素的协同方面。如Dillon、Dosi、Utterback等人探讨了企业组织、决策行为、学习能力以及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指出提高技术创新效果的关键在于使上述各种要素发挥协同作用。Moenaert和Souder(1990)、Ettlie和Reza(1992)、Hitt等(1993)认为,创新过程的复杂性要求不同专业人员的相互沟通和合作,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协同,这是促进创新项目成功所必须的。Tushman和O′Reilly III(1996)指出,提高战略、结构、个人能力、文化和操作流程间的协同或适应性,是创新成功和竞争的有力武器。Miller(1999)、Atuahene—Gima(1996)指出,与创新过程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应该具有灵活性,需要足够的协同与整合。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有机的非正式结构来实现其协同,而大企业则可通过跨职能团队来实现协同。Saleh and Wang(1991)通过对25家加拿大大型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创新型企业往往明显比非创新型企业在结构上更为灵活,与战略协同匹配更好。Norton等(1994)通过对79家日本化学品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及与80家美国化工企业的比较研究,实证地揭示了研发与营销部门间的协同关系。

国内学者所进行的创新协同研究,依据内容和重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研究主要关注创新要素间的协同关系。此类研究以浙江大学的学者为代表,如陈劲等(2005,2006)结合宝钢系统创新管理机制的研究,分析了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协同联系和协同功能,探究了实现我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的有序发展所需建立的协同机制。郑刚、梁欣如(2006)基于全面创新管理(TIM)的理论视角探讨了技术创新过程中各关键要素的协同问题,提出了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的概念,并构建了C3IS五阶段全面协同过程模型。

第二类研究侧重于对协同创新模型和模式的研究。朱祖平(2003)提出了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概念模型。他强调,要把握创新的内部机制和规律,必须要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形成协同的机制和管理模式。不足之处是该模型目前还处于概念阶段,尚需进行深入的理论论证和实证案例的验证。彭纪生、吴林海(2000)指出,国际技术创新主流模式已走向技术协同创新。他们认为,宏观层面的技术协同创新,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知识应用系统4个创新子系统集成,即各子系统的核心在技术创新中实现协同;微观层面的技术创新协同,应实现各类创新资源以及各行为主体在技术创新过程各个环节的协同整合。刘友金、杨继平(2002)指出,协同竞争是集群中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形式,并构建了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协同竞争博弈模型。

第三类研究侧重于技术创新与其他创新的协同。许庆瑞等(2004,2006)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企业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动态性,提出了伴随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创新协同体现出技术创新主导型、制度创新主导型、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共同主导型等三种模式,并构建了相应的创新协同演化模型。孙强、杨义梅(2006)探讨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之间的协同效应。并指出,可以根据管理创新的企业整体、部门、项目三个不同层次建立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调模式。

第四类研究侧重于对技术创新与产业系统、产业集群的协同。如叶晓红、叶金国(2004)探讨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与过程,指出这一过程具有多态均衡、随机集群等复杂性特征。沈青(2005)对区域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协同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技术创新能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区域产业集群技术层次的提升和演进产生影响,而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又会对技术创新提出更高的需求,影响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和演进的路径。

第五类研究从创新主体的角度研究协同,李兆友(2000)认为技术创新是同时涉及创新决策主体、创新R&D主体、生产技术创新主体、市场创新主体、管理创新主体等的并行活动过程,不同主体间的协同将大大提高创新成功率。许箫迪、王子龙(2005)通过建立企业协同创新模型对战略联盟行为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关系进行研究。他们认为,战略联盟内成员企业的创新动力及创新需求随时间变化呈现下降趋势,伴随任务的完成、目标的实现战略联盟将会最终解散,协同创新终止。

四、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综上可见,几十年来,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外学者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创新实践的开展和创新绩效的提高。但是,目前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将成为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第一,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对创新动力系统构成要素的研究,较少从系统学的角度进行系统要素间、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更缺乏对动力系统运行机理的研究。且已有成果中,多认为创新动力要素之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缺乏对动力要素间非线性作用的描述。

第二,学者们虽然已经意识到,推动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是多个乃至全部动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全面协同作用。但是,对于自主创新乃至技术创新动力要素间如何实现协同、怎样测度其协同程度并未作深入探讨。

第三,以协同学为出发点的创新理论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较为零散。已有研究多关注于创新实施过程中的要素协同、创新形式协同、主体协同和协同模式建立等问题,而对推动创新活动的要素——创新动力的协同缺乏研究。且现有研究中多以相关分析为协同关系的主要研究工具,较少运用协同学中的基本定理和方程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Edwin Mansfield.Industrial Innovation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Science,1988,24(1).

2.Dosi G.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Research Policy,1982,(11).

3.Miller,D.and Friesen,P.H.Innovation in conser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firms: two models of strategic momentu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2,(3).

4.Lumpkin,G.T.and Dess,G.Clarifying the entrepreneurial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21(1).

5.Kevin,Zheng Zhou,Chi Kin Yim,David K.Tse. The effects of strategic orientations on technology and market-basedreak through innova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5,(9).

6.Carl P.Carlucci.Technical innovations in public sector organizations: A model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5).

7.Horst Albach.Culture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2001,(7).

8.Melinda Smale.Cultural endowments,institutional renovation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 Center,2003.

9.Geert Duysters.The Dynamics of TechnicalInnovation.TheEvolution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3,(1).

10.魏江,陶颜,胡胜蓉.创新系统多层次架构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4).

1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2.孙文杰.FDI与本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述评.现代管理科学,2007,(9).

13.李垣,张宸璐,方润生.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因素研究.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7(2).

14.陈劲,谢芳,贾丽娜.企业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机理研究.管理学报,2006(6).

15.许庆瑞,谢章澍,杨志蓉.企业技术与制度创新协同的动态分析.科研管理,2006(4).

16.黄金辉,曹萍.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经济体制改革,2000,(3).

17.杨强,汪秀婷,袁红.湖北省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3).

18.年志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模仿创新.科学管理研究,2004,(6).

19.赵雪梅.浅析跨国公司在拉美经济中的扩张趋势.拉丁美洲研究,2003,(2).

20.杨西.拉美对外贸易与科学技术.拉丁美洲研究,1999,(5).

21.刘苏燕.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0522110);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2007—01);博士后研究人员落户黑龙江科研启动资助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孙冰,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08-03-07。

作者:孙 冰

上一篇: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探讨论文下一篇:新课改对教师要求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