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蕴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文化意蕴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地名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地名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地名的审美文化意蕴、历史文化意蕴、民族心理文化意蕴和地域文化意蕴四方面探究地名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第一篇:文化意蕴论文范文

试析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及文化意蕴

摘 要:彩陶是远古先民的智慧结晶,它的诞生是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彩陶就像历史文献一样记录并反映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在中国的彩陶文化史中最精彩的要数马家窑文化彩陶,它不仅造型优美,纹饰绚丽,构图严谨,而且分布广,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彩陶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马家窑文化彩陶具有朴实的器型和绚丽的纹饰,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最能引起人们探索欲望的是在彩陶背后的纹饰意蕴。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文化内涵

陶器的发明与使用不仅提高了原始先民的生存能力,而且还承载着原始先民的精神文化。如今,丰富多彩的彩陶纹饰已经成为人们探究我国史前社会及其文化生活、情趣认知、思想发展、艺术审美等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马家窑文化彩陶处于彩陶文化史上的鼎盛时期,其彩陶纹饰以几何纹居多,器型多样,造型优美,制作精良,结构奇特,代表了彩陶史上的最高艺术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先民的信仰和精神面貌。马家窑彩陶色彩浑厚、美观、和谐,体现了一种古朴而绚丽的美,除了装饰功能,还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一、彩陶的起源和分布

(一)彩陶的起源及背景

陶器是彩陶的前身。在大约一万年前,人类步入了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原始农业,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在长期使用火的实践中,发现泥土经火烧之后不仅硬度加强,而且还不漏水,陶器就这样诞生了。彩陶是在陶器的基础上绘以彩色纹饰,这是人类精神需求的进一步发展。彩陶纹饰充分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精神状态、造物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彩陶集实用性和审美性于一体,它的诞生是人类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追求的结果。

(二)彩陶分布情况

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遗址文化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中下游、东南沿海、中国北方沙漠草原地区四个大的地域[1]。在不同的区域里有不同的彩陶文化以及彩陶类型。例如:仰韶文化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分为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在这四大地域中,又形成了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彩陶文化系统。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按文化区域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色的文化区[2]。黄河上游文化区为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黄河中游文化区为老官台文化和仰韶文化;黄河下游文化主要为大汶口和龙山文化。而长江流域按文化区域分为中、下游文化区[3]。长江中游文化区为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长江下游文化区以河姆渡、良渚文化为主。

二、彩陶纹饰的起源、分类及其文化意蕴

(一)彩陶纹饰的起源

陶器的制造是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经过高温过程制成的[4]。彩陶的纹饰源于原始的制陶实践,先民通过编织物对陶器器面按压或者刻画制成彩陶,可见对纹的认识和灵感是在无意中获得的。还有一种观点是从发生学出发的,认为纹饰产生于人类的劳动。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人类对打击石器时留下的痕迹加以模仿,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纹的概念于是就形成了。

(二)纹饰的分类

对于目前出土的彩陶,按纹饰内容和表现手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纹样,如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等;另一类是几何纹样,如圆形纹、三角纹、方形纹、菱形纹等。从时间顺序来看是先有自然纹饰后有几何纹饰。

1.自然纹饰。原始先民在长期观察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日月星辰、绿水青山等自然现象时对它们进行如实模仿与概括,创造出了彩陶纹饰的自然纹饰。自然纹饰起源最早、分布最广,以鱼纹鸟纹最为流行。自然纹饰又可细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动物纹,第二类是植物纹,第三类是人形纹,第四类是景物纹。(1)动物纹。动物纹饰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观物取象的写实风格,另一种是抽象风格。动物纹有鱼纹、鸟纹、蛙纹。(2)植物纹。植物纹是原始先民对植物的某些部位进行扩大、夸张、变形,用以装饰彩陶。彩陶植物纹有花卉纹、叶形纹、勾叶纹、草木纹等。(3)人形纹。人形纹饰在彩陶中出土量虽少,却具有浓重神秘的宗教色彩,西安半坡的人面鱼纹盆和青海孙家寨的五人舞蹈盆就属于此类。(4)景物纹。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主体的,所以景物纹中出现最多的是太阳纹、日鸟纹、水纹、波浪纹。

2.几何纹样。几何纹饰是以线的横竖、粗细、长短,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几何纹饰大体上分为方形纹、圆形纹、弧形纹、菱形纹四类。当把这些纹饰相互交叉组合,就产生了棋盘纹、方格纹、螺旋纹、漩涡纹。

(三)纹饰的文化意蕴

彩陶被发现至今,人们为了解读这些令人痴迷的纹饰,从各个专业的角度去剖析、探索、阐述其蕴含的独特意蕴,并试图探知我们祖先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有学者认为,彩陶纹饰包含五方面意蕴,即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观念主题。

1.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是人类对山川湖泊、日月更替、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崇拜,因为先民对这些自然现象不能做出科学解释,对自然现象产生崇拜是在情理之中的[5]。在一些彩陶上,我们可以看出先民对星象位置的摹拟。

2.图腾崇拜。为了使部落与部落区分开来,他们需要一种标志,于是部落的图腾产生了。原始先民认为,在战斗中图腾能赐予其神奇的力量,并能赢得胜利。

3.生殖崇拜。先民为了能够与自然界长期共存,抗拒来自各方面威胁,希望自己的部落不断壮大,所以产生了对生殖繁衍的崇拜,他们通过生殖崇拜祭祀礼仪来祈求神灵保佑其后代子孙生生不息。抽象的鱼纹、蛙纹、花卉纹均是对女性的生殖崇拜。抽象的鱼纹中的同心圆是对女性阴户的直接描摹,叶形纹也是对女性阴户的描摹,蛙纹象征女性怀胎的子宫,而鸟纹则是对男性生殖的崇拜[6]。

4.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源自于人类对始祖的崇拜,源自于人类崇拜自己的心理。半坡氏族认为自己是太阳神的后裔,图腾为鸟,鸟指金乌。而庙底沟氏族认为自己是月亮神的子嗣,图腾为蛙,蛙指蟾蜍。印加人崇拜太阳,而印加一词翻译过来就是太阳之子。

5.观念主题。马家窑文化彩陶中锯齿纹是列缺的天闪形迹,漩涡纹描绘的是风云旋卷,大圆圈纹表现的是雷鼓,它们相互交织形成的图案是风雨雷电的自然现象。整体类似的纹样表现的都是物候历法[7]。

三、马家窑文化与马家窑彩陶纹饰的关系

(一)马家窑文化的发现、分布及文化分期

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发现并发掘了距今约4000到5000年的马家窑文化遗址。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地区,东起我国渭河上游,西至河西走廊及青海北部地区,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地区。马家窑文化彩陶在仰韶文化彩陶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彩陶纹饰不仅精细而且绚丽多姿,是整个彩陶文化史上的巅峰。马家窑文化是在黄河流域形成、兴盛和发展起来的,历时长达1000多年,经历了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延续发展的文化类型。马家窑文化彩陶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区域文化特征明显。

(二)马家窑文化各期的文化特征及彩陶特点

1.马家窑类型是马家窑文化早期彩陶类型。马家窑类型文化特征: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房屋类型为半地穴式建筑,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陶窑分布集中。先民对陶窑做了进一步的改善,使火塘与窑室分离,使烧窑的温度得到了提高。马家窑类型彩陶特点:彩陶材质分为泥质和夹砂两种。制作手法为泥条盘筑法和捏塑法。早期彩陶以瓶、盆、罐、钵为主,并绘以黑色漩涡纹和弧线纹;中期彩陶的瓶口向外延伸翻转、颈部拉长,罐的颈部变短,纹饰以均匀细密的弧线并列条纹为主;晚期彩陶虽然数量多但是质地粗糙,虽然出现了白色彩陶,但白色只做为辅助色。

2.半山类型是马家窑文化中期彩陶类型。半山类型文化特征:原始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出现了社会分工。房屋类型仍是半地穴式建筑,室内安置了灶而且门一致向东。此时彩陶在墓葬的随葬品中数量最多。半山类型彩陶特点:器型多样,造型美观。彩陶以红陶为主,并在陶体上用黑红相间的线条绘以漩涡纹、葫芦纹、锯齿纹、网纹、菱形纹。

3.马厂类型是马家窑文化晚期彩陶类型。马厂类型文化特征: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先民们发明了纺轮和骨针,这使得当时的纺织业得到了空前发展。马厂类型彩陶特点:彩陶种类繁多,以红色陶衣为主,陶质粗糙,器型高瘦,而罐颈继续变短,罐口向外延伸。此时彩陶纹饰有四大圆圈纹、蛙纹、折线纹、菱形纹、三角形纹、回形纹等。

(三)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发展

1.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纹饰。马家窑类型彩陶纹饰,繁缛多样,线条粗壮,多绘以漩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构图均衡对称,以二方连续构图见长。从发展分期来看,早期彩陶以古朴粗健的黑色线条绘制漩涡纹或弧线纹。到中期时,多用均匀、细密、流畅的线条绘以弧形并列条纹。到了晚期,先民以黑白两色的线条在陶器上绘制简化纹饰。马家窑类型彩陶还有一特点就是他们的彩陶纹饰布满全身并绘有内彩,且构图饱满,画面富有节奏性。

2.半山类型彩陶纹饰。半山类型彩陶以黑红相间的线条在陶器上绘以漩涡纹,锯齿纹,菱形纹,网纹,葫芦纹,陶器上的纹饰是两两组合的,如漩涡纹与锯齿纹、菱格纹与锯齿纹、葫芦纹与锯齿纹等。陶器整体富丽精致,鲜艳亮丽,纹饰具有韵律美感。

3.马厂类型的彩陶纹饰。马厂类型早、中、晚时期各有特点。先说早期,那时还保留着半山彩陶的精细、绚丽的纹饰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向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发展。到了中期,绘制手法流畅,纹饰奔放。当时流行的纹饰有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三角纹、波折纹、菱形纹、回纹。晚期彩陶纹饰简单,制作粗糙,呈现出了萧条景象。

综上所述,马家窑文化彩陶造型端庄厚重,图案华丽精美,富于变化,手法活泼流畅,构图对称和谐。马家窑文化彩陶在纹饰的艺术造诣上是空前的,它是整个彩陶文化史上的制高点。我们通过这些丰富而又神秘的纹饰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先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逐步发展的审美趣味。

四、马家窑彩陶常见纹饰的演变

(一)漩涡纹

此纹饰源于马家窑类型晚期,在半山时期有空前的发展,是极富代表性的彩陶纹饰。对于漩涡纹的产生有四种说法:第一种,漩涡纹类似于指纹,指纹又类似于几何纹,而几何纹又极具变化性,能够产生较好的装饰艺术效果,所以漩涡纹是根据指纹而进行创作的[8];第二种,彩陶上原先的纹样是写实性的,并具有一定的含义,但随着时光流逝,人们对写实的纹样进行了抽象概括及提炼,创造出了漩涡纹,漩涡纹所表达的内容不变,但经过变形更具装饰性了[9];第三种,漩涡纹跟古越族蛇图腾有关,漩涡纹类似于盘曲状的蛇,而水波纹类似于蛇的爬行状[10];第四种,漩涡纹是由鸟纹演变而来,起初原型是一只具象的鸟,逐渐演变成一只鸟头和一个鸟的身躯,再后来演变为几只鸟共用一个鸟头,到最后便形成了漩涡纹。陶器漩涡纹呈旋转的四角星、六角星、九角星。绘制在彩陶上的漩涡纹,线条流畅,有强烈的动感、节奏感。

(二)人蛙纹

人蛙纹是半山彩陶中的像生类花纹,因其图案类似人和蛙,故取名人蛙纹。半山时期的人蛙纹分两种类型:一种为单一式人蛙纹,另一种以人蛙纹为主、葫芦纹、圆圈纹为辅构成的人蛙纹。早期单一式人蛙纹,构图写实,肢体完整。图形为站立人形,头部用圆圈表示,圈内有点,上肢分三叉为手。后来逐渐简化,仅有头和上肢保留,上肢折举。人蛙纹组合纹样大体与单一式人蛙纹差不多,只是下体出现了尾巴。马厂时期的人蛙纹是半山时期人蛙纹的延续、发展。类型上,不仅可以从写实与抽象角度分类,还可以以独立人蛙与复合人蛙纹分类。从写实与抽象角度进行分类,共有六种人蛙纹类型:第一种为构图写实,有人蛙头,四肢为向上折举,身体末端有尾巴;第二种构图中只保留了人蛙头部和上肢;第三种,人蛙头已被省略,仅留存了四肢和躯干,身体末端出现了尾巴;第四种,人蛙纹只有上肢和躯干;第五种,只有肢体;第六种,人蛙纹抽象到只剩小于号式的折线肢体纹样[11]。

(三)网纹

网纹是马家窑文化彩陶最常见纹饰,有葫芦网纹、圆形网纹、自由形状网纹三种。网纹是一种填充纹饰,它丰富了彩陶图案的层次变化。马家窑类型时期,有竖长形网纹、横长形网纹、葫芦形网纹,特点是网纹严密。到了半山类型时期,又增加了倒葫芦形网纹、对三角形网纹和半圆形网纹,网纹内斜线交叉组织网格呈菱形。马厂类型时期增加了回形网纹、错方块网纹以及自由形状网格,但流行一时的葫芦网纹消失了。

(四)折线纹

折线纹产生于半山时期,图案是由粗细不等、上下叠压的折线构成,俯视之如星形花卉。半山时期折线纹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细线折线纹,线条纤细,排列密集;另一种是宽粗线条绘制的折线纹,并绘有锯齿纹。马厂时期的折线纹仍是半山时期延续和发展,有三种类型纹样:第一种,折线纹的多数线条宽粗;第二种,折线纹以黑色单彩构图,线条宽粗,边缘绘粗疏的齿纹;第三种,折线纹有以红彩绘制竖折线、黑彩勾边和复合式竖折线纹。彩陶中的折线纹有着流畅变幻的动感和简洁粗犷的力量感。

(五)锯齿纹

锯齿纹产生于半山时期,有三种类型:第一种,黑色锯齿纹呈大三角形,齿间夹角90度左右,并在上下绘以粗横条带纹;第二种,在第一种纹饰的基础上在黑彩横条带中夹一道红彩横条带;第三种,锯齿纹略大,齿间夹角50度左右,两边均有锯齿,在锯齿间绘有红彩横条。

马厂时期的锯齿纹是半山时期的延续,分为五种纹饰类型:第一种,黑色锯齿呈大三角形,上下咬合紧密,在咬合缝处绘以红色;第二种,黑色锯齿齿间上下相对,互不咬合;第三种,黑色锯齿,锯齿宽大,齿间相背,中间绘有一条白色色带;第四种,锯齿纹饰并列下垂;第五种,锯齿纹左右和上下相对绘有黑色或黑红两色的纹饰。

(六)垂弧纹

垂弧纹产生于半山,线条纤细,排列紧凑,多层叠置,间距较密,向下弯垂。半山后期的垂弧纹,线条变得宽大,垂弧也相应地加大拉长了。

马厂时期的垂弧纹是半山时期的延续,有三种类型纹饰:第一种,垂弧纹绘以红色再用黑色勾边,边缘内绘有锯齿;第二种,在第一种垂弧纹的基础上去掉锯齿纹;第三种,黑色的宽线条上绘以垂弧纹,顶部绘宽带纹并绘有粗疏锯齿。

垂弧纹若俯视,呈现出大团花状,美丽、丰满、热烈。

(七)四大圆圈纹

四大圆圈纹分三种类型:第一种,四大圆圈紧密排列,圈内绘以几何纹,两圆圈拼接所留三角空隙绘以弧三角纹;第二种,四大圆圈紧密排列,圈内绘以网格类纹饰,两圆圈拼接所留三角空隙留白;第三种,圆圈个体独立互有空隙,空隙做留白处理而圈内绘以网格类纹饰。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是一颗璀璨明珠,马家窑文化彩陶在中国的彩陶史上不论是器型还是纹饰都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彩陶文化的产生需要技术能力和物质条件的支持,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从马家窑文化彩陶可以推知当时先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通过对彩陶纹饰的研究可知,先民当时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并严重依赖于大自然。先民把对于自然的观察描绘在陶器上,自然纹饰由此诞生。随着生产力的發展,社会分工出现,催生出了几何纹样,并大放光彩,成为当时装饰纹饰的主流。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丰富多彩,繁复多变,其纹饰活泼灵动有律动感,纹饰线条疏密虚实得当,色彩绚丽,构图丰满。充分反映了先民们丰富的感性世界,并以其特有的图示,寄托着他们对自然、祖先以及生殖的崇拜,浓缩着祖先留予我们的文化信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

——————————

参考文献:

〔1〕程金城.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论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2〕张朋川.源远流长的甘肃彩陶艺术[J].高雄:高雄市美术馆,2000.

〔3〕熊廖.中国彩陶美术史[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

〔4〕(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彭曦.大河村天文图象彩陶试析[J].河南:河南博物馆,1984.

〔6〕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7〕罗二虎.中国美术考古研究现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8〕吴山.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艺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9〕张朋川.中国彩陶图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0〕石兴邦.有关马家窑文化的一些问题[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62.

〔11〕李水城.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 孙国军)

作者:张雯钧

第二篇:地名文化意蕴研究

摘 要: 地名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地名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地名的审美文化意蕴、历史文化意蕴、民族心理文化意蕴和地域文化意蕴四方面探究地名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地名 文化现象 文化意蕴

地名是语言中的专有名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的指称,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但地名不仅仅代表某一特定区域的代号,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是文化的镜像,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因为地名记录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记录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反映了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反映了不同地域的不同风貌,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地名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遗产。

一、地名的概念及起源

(一)地名的概念

“地名”一词最早出现在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现在关于地名的研究很多,对地名的定义、说法较多,李如龙先生给出的定义为:“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称。各种类别、各种层次的地名形成一定的社会生活的特点。地名有命名时的初始意义,也有命名后随着地域的驰名而获得的特征意义,但地名最重要的基本含义还是在于指明一定地域的方位、范围和所属的地理类别。”[1]

(二)地名的起源

地名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起源非常古老。研究表明,地名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了。地名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活动密切相关。在上古时代,原始人类外出从事生产活动时,对自己生活的地域必须有一定认识,以便在外出劳动后能够准确返回,这就需要对某些地理实体取代号,以便识别,于是就有了地名。“人类为了认识、了解、利用和改造周围的地理环境,需要命名一定的名称,使组成地理环境的个别因素,个别特定地域得以区分,于是便产生了地名”[2]。

二、地名作为文化现象内涵及特点

(一)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

地名作为一个地理方位的标志,是一个地方的代号,但“地名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还是文化信息的载体,透过地名的宏观文化考察,人们能获得丰富的历史背景信息”。“地名研究能重现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化等方面的历史面貌”[3]。地名正是这样一种传播文化的符号,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文化瑰宝。它浓缩了历史,浓缩了文化,见证了历史变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地名作为文化现象的特征

地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有自身的特点,它是地理的、民族的、社会的、历史的等多侧面的综合。地名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1.地域性

地名是某一具体地方的指称,它通常由通名和专名两部分组成。通名指明该地的地理或行政类型,专名用来区别同类地方中的不同个体,包括该地在命名时代的某些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如方位、物产、商业、职业等。地名作为地方的名称,它的产生、形成及在这一地区的广泛使用,都与人们的居住地和活动范围有紧密联系,但这一般又局限于一定的区域,所以地名的命名具有地域性特点,是客观地理实体在地名中的反映。我国疆域极其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区域性地理特点突出。这反映在地名中,即地名中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特征。

2.民族性

地名具有民族性特征。“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域的文化,最初大都是互相隔离各具特色的,这些特色包括语言或方言的差异,也体现在作为语言的特殊成分的地名上”[4]。地名是各民族的人们根据自己的认识,按照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用该民族的语言文字给所在地区的各种地理实体赋予的文字代号,因此地名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3.社会性

地名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是人类认识和借以识别其居住、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符号和标志。地名并不是特定地理实体本身,只是这一实体的代号,其传达的是一种社会意义,而不仅仅是语言意义。地名来源于社会,既由社会所创造,又服务于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变化,乃至消亡,具有极其鲜明的社会性特征。

4.历史传承性

地名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地名在命名以后,由于作为地方的指称而被长期传播,与其他语词相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历史传承性。地名并不是每个时期都全部更新,而是大部分继承下来,仅有少量地名发生变化。由于地名这一特征,使地名命名时代的大量自然、人文信息得以保留传承。

5.革新性

地名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历史传承性的同时,也会随时代变化,具有革新性,表现出极强的创造力,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体现时代氛围和时代气息。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商业区、新居住区纷纷涌现,地名的发展变化呈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各种各样的新地名如雨后春笋,表现出更加强大的创造力。如:时代天街(某购物中心)、秋水长天(某住宅小区)等。

三、地名中的文化意蕴

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地域本无名,地名是人们主观赋予的。因此,从地名产生之初,就与文化解下不解之缘。我们从地名的审美文化意蕴、历史文化意蕴、民族心理文化意蕴和地域文化意蕴四方面分析地名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一)地名中的审美文化意蕴

浩瀚如烟的地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审美意识,本身就具有艺术价值。人们在为自然地理实体命名的时候,往往依据自身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即总结出人类自身和自然万物的特征为地物命名,力求把它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使自然地物得到生动形象的艺术展现。如位于云南大理的著名景点“蝴蝶泉”,其本身只是一个普通的山泉,只因每年春末夏初之时,会有成千上万只蝴蝶来到这里。在泉边的树荫下翩翩起舞,人来不散。一只咬着一只的尾部,形成难以计数的蝴蝶串,五彩斑斓,蔚为壮观,这泉便因此得名。“蝴蝶泉”这一美称,使其名傳古今,令人向往。又如杭州西湖十景之名:“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这十大美景的命名,既结合了各处景致特色,又极富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这些地理实体名称想象通真,给无生命的山、石、泉等自然景物以栩栩如生的动态形象,极具美感。

(二)地名中的历史文化意蕴

地名是不同历史时代的产物,它与社会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地名中保留了丰富的历史典故。透过这些地名背后,我们可以探寻出历史文化的印记,品出浓浓的历史文化韵味。如重庆渝中区的古城门“千厮门”。“千厮”一词取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千厮门”的得名,相传在宋朝时,这里曾是米谷粮粟交易的集散之地,周边还有仓库来囤积粮食。当时的筑城负责人,为了祈祷年年风调雨顺,农事丰收,特意取《诗经·小雅·甫田》中“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之意境,给这道城门取名为“千厮门”。从这一古老地名中,我们可以读出千年的历史。承载历史文化的地名往往更能深入人心,传之千古。

(三)地名中的民族心理文化意蕴

地名语词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一定的地名语词与人类一定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相联系。在地名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人文地理命名里,往往反映出人们共有的民族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包括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社会心态、图腾崇拜和理想追寻等。

地名反映汉民族重宗族血缘的社会文化观。中华民族是一个重宗族血缘的民族,从上至下都把宗族看成是社会构成的主要支柱。老百姓普遍把本宗族的居住之地当作本族的乐土,也往往习惯在地名上冠以族姓。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成员赋予他某些规定性,以形成一种姓氏制度。在中国,姓氏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是宗法制度的体现。众多冠以姓氏的地名,深刻反映了人们重宗族的社会文化观。

地名反映汉民族重义重情的价值观。由于儒家传统道德观念深入人心,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极为重义重情。古人把“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了正义事业、正义之道,宁死不辞,视死如归;古人也极重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种自古以来的传统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在地名中,全国各地此类地名特别常见,如:顺义区、安义县、崇义县、义安镇、重义乡、尚义村等。人们尚义重情的心态从中可见一斑。

地名反映汉中华民族对“龙”的图腾崇拜。在中华大地上,“龙”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是备受尊敬和崇拜的神物。在古人心目中,“龙”是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神,是民族的祖先。因此,中华民族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这种对“龙”图腾的热爱,自然反映在了地名中。从古至今有很多冠以“龙”字的地名,数不胜数。带“龙”的地名不仅有省名、市名、县名等行政区划名,而且有山名、河名、泉名等自然实体类地名。如黑龙江省、龙泉市、龙岗区、玉龙雪山等。从这众多带“龙”字的地名中,足见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

地名寄托人民追求幸福安宁生活的美好理想。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追求健康长寿、幸福安康的心态,反映在地名中,人们往往喜欢用“寿”“安”“吉”“福”“宁”等吉祥词语,寄寓美好愿望。这类地名极为普遍,比如,带“寿”字的地名有:长寿区、仁寿县、永寿镇、寿星村、万寿山等;带“福”字的地名有:福安市、增福乡、幸福村等。不论古今这种寄托人们美好希冀的地名都大量存在,反映了人们渴求幸福安宁生活的理想。

(四)地名中的地域文化意蕴

地名作为具体地理实体的指称,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反映不同地域的自然风貌特色和不同地域的语言特色。比如在重庆地名中,以“江、河、溪”为代表,与水有关的地名众多,如长江村、洋河路、盐溪桥等。原因是重庆水系丰富,坐拥长江、嘉陵江两大黄金水道,与“水”相关的地名就充分反映了重庆两江环抱、山水相间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名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更是文化的典型体现。地名不仅仅是纯粹的地理现象,更是语言现象、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体。地名中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究。

参考文献:

[1]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刘盛佳.略论地名、地图、地理产生的渊源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

[3]沈錫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增补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王琥

第三篇:汉赋文化意蕴特征与价值研究

【摘要】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汉赋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对汉赋文化意蕴特征与价值进行研究,可以较好地展现出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发展进程当中先期的发展与演变的轨迹。这对于人们深入地认知与了解我国汉代历史文化,以及汉赋对于我国文学艺术的重要贡献,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汉赋;文化意蕴特征;价值;研究

汉赋文化意蕴与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充分体现出了汉代历史文化的一种“文化自信”。其衍生自大汉王朝辉煌的历史大时代当中,同时,也以自身特有的社会认知、文化认同、文学表现形式来建构起一种“汉赋文化”体现,并以其在我国历史文化当中的重要地位而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汉赋所具有的文化意蕴特征

(一)汉赋语言方面的鲜明特点

从《上林赋》《二京赋》《洛神赋》等汉赋作品当中可洞见汉赋的语言特点。例如,《上林赋》当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经乎桂林之中,过乎泱漭之野。汩乎混流,顺阿而下,赴隘狭之口。”[1]全赋具有宏大的规制、丰富的词汇,并能够较好地展现出丰富的感情。于汉赋写作者而言,其会将自身的着眼点置于发展艺术形式方面,并使得汉赋作品更加优美动人,更能够体现出文学艺术作品之美,虽然在汉代乃至其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当中,汉赋作品也具有人为地堆砌华丽辞藻,有意识地制造文体气势的现象,但瑕不掩瑜。

(二)汉赋创作方式当中所体现出的文学魅力

通常而言,汉赋的创作方式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汉赋能够从宏观的层面来描写事物,做到进行整体性的描写,以此来求得完全地彰显出形象。如《洛神赋》当中这样写道:“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这篇赋文中用大雁、游龙、秋菊、茂松、朝霞、芙蓉等不同的形象来比喻洛神风华绝代之美,从而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展现了描绘的对象。通过传神的描写与刻画,并将比喻与烘托相互融合,使文章具有多样的变化。

第二,汉赋会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来描写事物,如采用比喻、夸张、类比等不同的修辞手法。如《两都赋》中描写西京:“是故横被六合,三成帝畿;周以龙兴,秦以虎视。……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陆海珍藏,蓝田美玉。商、洛缘其隈,雩、杜滨其足。”[2]赋中以周朝的建立,是有龙兴之状,秦朝的建立,是有虎视之象,分别将周朝比喻为龙兴,将秦朝比喻为虎视。这样的比喻让读者能够对于在西京建都的两个古代王朝具有感性的认知。汉赋依据文学艺术自身的特点,采用了一些虚构与夸张的文学表现手法,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文学表现手法。但是从古至今,有较多的文人对汉赋颇有微词,认为汉赋具有“虚辞滥说”之“虚言”。

第三,汉赋当中较多地用到对偶、排比等文学表现手法,并以极尽夸张华丽的文辞逐层进行铺垫,构建起气势磅礴的文学场面和恢宏澎湃的气势。如《上林赋》中这样写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在朗读之时,能够感受到打动人心的文学魅力。从某种意义而言,汉赋每于叙事述人之时,首重文体之势,务求以文势先引,收以激荡人心之效也。

二、汉赋文化的重要价值

在我国古代文学当中,赋是一种最具民族特性的文学形式。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赋具有较为丰硕的文学成果,其对我国古代朝堂政治、文化发展、民间文化艺术等各个层面都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汉赋从文学体制上可划分为三类,包括散体赋、骚体赋、小赋。散体赋,也即通常所言的大赋,是汉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骚体赋、小赋这两种赋体是汉赋当中的支系。因此,研究汉赋,大都是从大赋这一赋体来进行研究的。

(一)汉赋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贡献

在汉代,早期的汉赋是一种律法当中的文学形式,虽然其较为注重彰显出文学性,但是其作为一种“律法文”,也对律法也有较好的诠释。汉代,汉赋以文学促进律法,律法同样也对文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我国封建时代,多有“文人仕宦”之现象,也即文人多有着任官经历,因此会在文学作品当中不经意地体现出为官任事的一些想法与体验。

例如,《士不遇赋》《吊屈原赋》等赋文都以文学的形式体现出当时社会所存在的“律法不公[3]”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对封建时代律法不完备、刑律受到人为干扰的诸多不公正现象的一种客观的描述与反映。汉赋与古代律法具有紧密联系,其重点涵盖了下述三个方面:第一,文学能够作为一种古代律法的“文献”来进行研究,必然具备较高的学术文献研究价值;第二,文学家以汉赋而为民之心声,即从客观的视角体现出一定的民意,因而汉赋能够从宏观层面来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具备较高的社会发展史研究价值;第三,汉赋能够“承上启下”,对于现今的法治建设、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因此具备“古为今用”的参考价值。

(二)汉赋具有文学发展观,同时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在我国封建社会,尤其是在汉代以及三国、两晋时期,汉赋“于社会人心有教化之功”,即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学力量。因此,汉赋具有文学发展观,同时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通常而言,文学创作是立足于外部的促进作用与内部的使命作用而让文人逐渐形成的一种意识,而文学的思想精神是文学自身指导性作用的源泉。

汉赋能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较好地体现出我国封建时代士大夫阶层与文人阶层在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当中的多元化精神意识,如人文关怀意识、历史发展意识、朝堂意识、民间意识、善良意识、中道意识等各种精神意识。而文人对于整个社会历史的客观认识及其所具备的“家国情怀”,能够让他们更加注重去倾听来自民间的心声,从而在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当中一定程度地反映出民间百姓之言。例如,在东汉历史阶段,当时的抒情赋会不自觉地展现出一种归隐山林的“避世”的文人心理,与其相对的還有“关心江山社稷”“关心民间疾苦”的文学现实主义思想意识。

三、结语

总之,汉赋作为我国古代一种影响至深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对于我国的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既铸就了我国汉代历史文化的辉煌时代,也促进了我国多元化文学的发展。同时,汉赋具有文学发展观,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对于当代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娜.老司城土司文化遗产传播现状与措施探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06):107-112.

[2]冯英华.李渔小说《无声戏》戏剧化特征及其审美意蕴探析[J].四川戏剧,2013(10):119-121.

[3]龚克昌.全汉赋评注[M].马鞍山: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

作者:王宏涛

上一篇:民间文艺论文范文下一篇:支农服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