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素质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2022-09-11

我国基础教育的总目标是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生物学科要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科学素质教育是核心, 这就要求我们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素质潜能, 通过科学的过程、方法、态度等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对学生科学素质的要求具有阶段性, 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应有一个合适的目标, 这个目标应考虑与学生的科学知识, 认识水平, 所处的环境以及心理, 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学生应具有的科学素质, 既包括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 也包括掌握一定层次的科学方法, 具有学习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以及用科学的观点对待、探索事物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具有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下面结合高中生物教材的有关知识来谈谈如何落实科学素质教育的问题。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科学数据,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生物科学与其它自然科学一样, 它既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也是一套系统的探究方法。学生对以各种方式观察到的现象, 尤其是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必须以科学的思维才能使其成为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同时又在科学思维的过程中, 学习科学方法, 即探究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我在教学中采用分析、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思维训练, 对学生提高科学素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 讲到“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时, 教材中列出了玉米和人体中含有的较多的化学元素的种类, 以及各种元素的含量表, 我就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组成玉米和人体的主要元素都是碳、氢、氧、氮等, 但同种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同时结合旁栏思考题, 得出有关结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但同种元素在不同生物体内的含量差别很大。

比较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 没有分析就没有比较, 客观事物总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比较是形成概念过程中的逻辑方法, 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可以比较的内容都把它们的基本特征结合起来进行比较。例如, 讲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时, 把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进行比较;讲细胞器的结构时, 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较;讲细胞呼吸的过程时, 与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比较;讲基因工程时, 把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进行比较等。用比较的方法在课堂上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正确的方法, 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分析综合能力。

二、利用实物、标本、挂图及实验,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对于认识生物界、掌握生物知识、从事生物学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是实验的科学, 观察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进行生物科学的研究离不开观察, 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

1、有明确的观察要求和重点。

学生在观察前, 我提出了明确的观察要求和重点, 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目标明确, 这样可以减少观察的盲目性, 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观察的地方, 学生就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就能抓住观察对象的本质, 如对生物形态结构的观察, 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操作步骤中。

2、观察方法的指导。

不同的观察对象有不同的观察方法, 对生活习性的观察可以由远及近, 也可以由近及远;对形态结构的观察可以从外到内, 也可以从内到外;根据观察要求和重点, 同时也要照顾观察的内容,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及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去观察。

3、边观察边思考。

在引导学生观察过程中,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 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参与到观察活动, 这样才能抓住本质特征, 加深理解, 将形象的直观与抽象的思维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例如, 我讲减数分裂时, 把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挂图同时展示出来, 引导学生看图, 结合阅读课文的有关内容, 并思考:这两种细胞分裂方式有何不同?它们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经过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后, 都能答出这两种细胞分裂方式的区别:有丝分裂过程中, 细胞只分裂一次, 分裂结果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减数分裂过程中,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分裂结果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相同点: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 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比较, 归纳得出的结论, 比只凭老师讲、学生听的印象深刻得多。

三、通过问题情景,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旁栏思考题, 这些思考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问题。如“人体缺铁或锌时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吸烟容易患肺癌?”、“苹果储存久了, 为什么会有酒味?”, 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活用这些知识, 既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 又让学生懂得在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中应该注意什么, 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补充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学生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 来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问题情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四、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挖掘和开发生物学实验在学习中的功能,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我在实验教学中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如引导学生改进教学实验, 例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存在着实验材料菠菜易受地域、季节的限制, 实验步骤多、实验现象不明显等问题, 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方法等进行改进和研究。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 探求其中可以转化为探究性实验的内容, 将其转化为探究性实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成为新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例如“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是一个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多提供一些实验材料, 让学生进行对照实验;可以让学生探究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所需温度条件对反应速度和颜色的影响;可以让学生探究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是否可以相互替代。通过学生的亲自实验, 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

上一篇: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对策思考——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湘西自治州永顺县扶贫调研工作为例下一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