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爱情诗的教育意义

2024-05-09

浅议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爱情诗的教育意义(精选9篇)

篇1:浅议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爱情诗的教育意义

浅议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爱情诗的教育意义

许多老师都说,现在孩子早熟,早恋现象严重,而中学课本上又编了若干的爱情诗给他们读,真是火上浇油啊。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我在给学生上《氓》和《静女》的时候,乘机把这个问题抛了出去,试探同学们,结果同学们都反对这个说法。于是我又让同学们把高中三年课本上的所有爱情诗都搜集起来,并进行分类,分析各类爱情诗的思想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同学们的反应很积极,去认真地做了作业,我仔细地批阅后发现很多同学都花了大量篇幅谈自己的感想见解,其中有幼稚的,也有成熟的;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真是各抒己见,个性纷呈。由此可见,同学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是很活跃的。这是一个躁动的年龄,充满了对爱情的纯真向往,这是人性,不能否定,更不能压抑,古人有云,治水者,疏也;治人者,导也。其实就是说治水与治人一个道理。人的心理是你越不想让他知道的事他越想知道,你越不想让他做的事他越想做。与其阻止,不如多加引导,让他知道了事实,人反而失去了好奇心,少了一份铤而走险的可能。所以,我认为应该利用这些爱情诗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化,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别去担心这些诗会有负面影响。一般来说,爱情诗具有以下教育功能:

一、引导学生对自由、平等、民主的爱情的理解。

舒婷的《致橡树》是一首绝妙的现代爱情诗,它的魅力就在于一反传统的不平等爱情观念,指出了爱情的伟大,就在于精神上的平等,心灵的息息相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而不是物质上的互为利用,这对于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的少男少女来说,无异于一面镜子。让学生知道,人格独立是现代爱情的基础,不要把自己当作附属品。要做到这一点,自己必须走出传统的“夫贵妻荣、子贵母荣”的怪圈。

二、教育学生树立坚贞不渝的爱情观。

在这个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人的欲望极度膨胀的社会,纯洁忠贞的爱情观渐被人们遗忘。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树立忠贞不渝的爱情观极有价值。像《上邪》这样的古典爱情诗,无疑是震撼人心的,极有教育意义,《孔雀东南飞》里的主人公刘兰芝与焦仲卿为爱情殉情的悲剧虽不值得效法,但那种对爱情的坚贞之精神,是后人的好榜样。

三、对朝三暮四者的鄙弃,培养人勇于走出爱情坟墓的勇气。

《氓》里的女主人公是个敢爱敢恨的心直口快的充满着对真爱的拥有的女性形象,当爱情来临时,他敢于接受;当爱情遭到践踏时,她勇于割舍,这是许多现代人都很难做到的。尤其是她教年轻的姑娘不要耽于爱情的教导,对现代许多未成熟的女学生有很好的启示意义。这在学生的作业中就有体现。有的同学在作业中说,要用成熟的眼光来看待爱情,首先自己要成熟,否则就容易以貌取人,犯买椟还珠的错误。

四、培养学生的真、善、美,这也是爱情诗的一大优势。

爱情观是有阶级性的,但爱情是没有阶级性的,它属于人性范畴。任何阶级的人都需要爱情,唐明皇失去杨贵妃,丢魂落魄;牛郎与织女就是被云汉隔开也要争取一年一度的相会;即使是琵琶女、杜十娘,她们也充满着对纯真爱情的想望,这就是爱情中表现出来的真、善、美。《静女》中描写的初恋情人约会的情境,让人羡慕,主人公表现出来的羞涩、纯真,心急如焚,不正是爱情的生动形象的外化吗?这就是爱情之美。许多同学在作业中谈到《沙扬娜拉》和《错误》时都高度赞美了诗歌给他们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尤其是心灵之美,感人,熏陶人。由此可见,爱情诗的教化功能非同小可,比起那些太直白的流行歌曲来,自然更滋养人了。

五、教学生学会处理爱情的方式。

读到秦少游的爱情诗《鹊桥仙》,大家都特别欣赏“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想这正是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懂得爱情的距离美的契机。这总比苦口婆心地去劝导那些少男少女不要成天沉溺在耳鬓厮磨中要凑效得多。

培养学生成熟的爱情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我想编教材的专家们的良苦用心或许应该如此,这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回归。没有人性化的教育,又那来人性化的成果呢?

顶效开发区中学

刘胜甲

篇2:浅议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爱情诗的教育意义

一、文化教育与英语教学效能

众所周知,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若脱离文化教语言, 学生学到的只可能是一组语言符号, 如同一个没有血肉的空壳, 这当然不是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其语音、词汇、语法等的熟练掌握仅是基础部分, 只有这些是不能够达到顺利交流目的的。因为在实际的交流中, 如果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背景, 任其语法再正确、词汇再丰富, 也很难实现与他人真正的交谈和沟通。这正如语言学者伯利兹 (Politzer) 所说:“如果我们在教语言的同时, 不教它的文化, 那么, 我们只是在教一些无意义的符号, 乃至错误的符号。”所以, 文化知识的传播应与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相互融合且同步进行。目前, 我国大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依然侧重于对语言知识的传授, 而对文化知识的导入和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不够重视, 在教学中常常忽视对与语言密切相关的特定社会环境及文化差异的介绍, 致使学生难以准确、恰当地使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流, 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发展。

传统的英语教学普遍认为, 只要掌握好语音、词汇及语法规则等基本语言知识, 就能学会英语并使用英语进行交际。但实际上由于对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及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和交际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等问题。如中国人在初次见面聊天时, 问及对方年龄、婚姻、职业等情况是表示关心, 而西方国家却对此表示反感, 认为这些问题涉及个人隐私, 是不礼貌的问询。再如, 中国人打招呼时常说“你去哪儿?” (Where are you going?) 或“你在干什么?” (What are you doing?) 等话语, 在英语中则因是刺探别人隐私, 有审问监视意味而不受欢迎。文体学家沃夫森 (Wolfson) 曾指出:“在与外国人的交际中, 人们往往更能容忍语音、句法等方面的错误, 而文化错误则被视为不礼貌。因为, 听话人不可能联想到该错误源自文化的差异。”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得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 所以只有在教学中将社会文化因素与语言知识密切结合, 并以此来充实和完善英语教学, 才能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丰富含义, 使其能够准确而又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真正具备综合运用一门语言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 文化教育还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 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并自发主动地学习, 探究其奥秘。语言的学习也是如此, 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最重要的内在动力。我们知道, 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足够的语言环境, 学生很难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介于此, 教师应在设计教学时, 以教材为基础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 并以其为前提和背景展开教学。将语言教学置于丰富生动的文化景观之中, 让学生在了解真实的国家、真实的社会文化的同时, 不自觉地习得语言知识, 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课堂上,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 用播放英美影视、诵读, 展示图片等方式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寓教于乐, 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其对跨文化知识吸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 学到标准、地道的表达方式和丰富有效的语言技能。此外,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各种形式的英语活动,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多向交流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增强运用英语的实践能力。例如, 学校可以组织外国文化节活动, 每次活动明确一个文化主题。活动期间, 教师通过英语课堂或举办课外知识讲座, 让学生了解异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政治事件、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知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收集他国的文化资料, 观看电影、录像和图片, 当模拟导游, 自编、自演英语情景剧等方式, 身临其境地体验异国文化。这种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为学生积累跨文化知识和培养跨文化意识提供了一个立体多维的情景世界, 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课外,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文学名著, 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学底蕴, 体会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还可以鼓励学生收集英文字样的商标、广告词、流行歌曲等生活用语, 扩大其视野, 与时俱进, 掌握英语的时尚表达。这样, 学生在生活中广泛地感受英语, 自然、直接地学习, 不仅有利于掌握良好的语感和地道的语音、语调, 还可以使他们逐步获得用英语进行思维、交流以及鉴别、鉴赏异国文化的能力, 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为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文化教育与文化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中适度地导入对西方文化的客观评价及中西文化的正确对比, 既有利于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合理解读, 也可使他们将所学知识定位在更广阔的文化范畴中, 进一步明辨其优劣。可见, 文化教育对开拓学生思路, 培养其良好的理解力和独立评判的能力, 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社会上对西方文化盲目地追捧和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漠视, 使中学生在面对文化冲突时, 更多地表现为茫然无措。从整体看, 中学生的文化感知水平参差不齐, 大多是多种价值取向并存, 缺乏多元与单元的和谐共融;个体上, 多数学生还未形成稳定的文化价值观, 在某些问题上常表现出矛盾性和多变性, 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更多的是抱以一种“游离”的态度。西方文化虽然为当代学生提供了绚烂多彩的物质享受和感知愉悦, 但他们的认知往往停留于表层的享受阶段, 而缺少对其文化本体的反思, 因而不可能真正接触到异国文化的本质内涵。这就势必造成很多学生在中西文化冲突和多元文化的选择中丧失其自主性, 严重缺乏主动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当然, 受本国文化固有模式及价值体系的制约和影响, 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意志等对外来文化作出一定的评判,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在信仰、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动摇, 产生对中国主流文化形态的认同危机。尤其是一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模糊、肤浅或有疑虑, 因而产生了对本国文化自信不足, 认同不够的认知缺陷, 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群体中呈现出弱势化的趋势。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交往的加深, 伴随而来的文化冲突现象愈来愈普泛, 其中诸如西方与本土, 批判与继承等关系的变化对中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不可低估。引导学生如何具体审视其外来文化的效用、影响, 分辨是非、把握方向, 是当前教育工作亟须解决的时代课题。新时期的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应使学生保持客观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中外文化, 增强对各种文化的辨别和抵御能力。因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扬弃西方文化的基础上, 对中西方文化持以理性批判与吸收的态度, 而绝不是简单地排斥或崇拜。这就需要教育者有原则地对学生所接触到的文化进行“综合整理”, 在中西文化冲突甚或多元文化冲突中, 善于利用有利于彰显中国文化精神真淳平正、和谐圆融文化底蕴的各种资源, 将我国灿烂优秀的文化基因与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形成并保持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稳定,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完善合理的文化价值取向, 以形成民族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亲和力, 进而引导学生坚持用正确开放的观点、立场和理论去分析、解决各种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问题, 这是当前对中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的一个重要维度。学生只有在拥有健全文化价值观念的前提下, 才能适度中正地选择和吸收适合个体发展的文化质素, 对外来文化既不盲从也不全盘否定, 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保持厚重的文化归属感, 包容中蕴扬弃, 交流中存借鉴, 在理解与运用中感悟文化的内蕴与精髓。

综上所述,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适度加入, 有益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有益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归属感, 有益于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增强。文化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推广是势在必行的, 这不但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所决定的, 同时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 不断拓展文化视野, 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 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是新时期英语教育不容置疑的发展趋向。

摘要:文化教育是中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为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手段,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其运用英语语言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对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价值观, 树立文化归属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文化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进行相应的阐述, 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育,文化冲突,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eLearning and Teaching[M].NY: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

[2]Politzer, R.Developing CulturalUnderstanding through ForeignLanguage Study[M].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59.

[3]Wolfson, N.Rules of Speaking in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M].London:Longman, 1983.

篇3:浅议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爱情诗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小说 审美鉴赏 人物形象 环境 故事情节

审美教育最有效的是形象教育和直感教育,而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形象,生动的直感。小说是由美的语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有审之不尽的美;由美的语言描绘出的社会画面,有审之不竭的美;由美的语言展示出的生活节奏,有审之不穷的美。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其原因在于语文教学过程既是语文知识技能传授的过程,又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而审美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最直接的一种手段。

一、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感知人物的性格美

小说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中心,而典型性格又是小说艺术美的标志。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中心,是小说美的主要体现,一般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之分。

正面人物是美的直接展示。《社戏》中的双喜、阿发,《故乡》中的闰土、水生,《夜走灵官峡》中的成渝等他们身上洋溢着人性的纯真,惹人喜爱,引人与之相形而审视自己心境之清浊;《鞋》中的大个子军人,《醉人的春夜》中好心的小伙子,《夜走灵官峡》中成渝的父母,《百合花》中的通讯员、新媳妇,他们身上闪烁着纯金般的光芒,让人仰慕而审视自己灵魂之明暗;《分马》中的郭全海,《老杨同志》中的老杨同志,《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祝福》中的祥林嫂,《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故乡》中的闰土父亲,《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他们身上布满当时社会凶残的烙印,令人同情而反思摧残人性的根源,认识当时社会的本质而热爱今天的美好社会,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反面人物是美的折射反映,透过其丑恶的面目便能更清晰的看见真正的美。《故乡》中的杨二嫂、《分马》中的老孙头,《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及其岳父,《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的父母,是其所处社会的制度扭曲了人性的畸形形象的凸现;《水浒》中的镇关西,《药》中的康大叔,《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是其所处社会的制度熏染成的污浊灵魂的跃动;《杨修之死》中的曹操、曹丕,则是其所处社会制度的幽灵的赤裸裸的暴露。由此便可认识怎样的人性是美的,怎样的灵魂是美的,怎样的社会是美的。

教学中应以分析主要人物特征性格为重点,以体味人物形象美为主体,如此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而达到阅读欣赏小说的目的。

二、通过鉴赏环境描写来感受环境美

人物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构成了人物性格的外部条件。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使人感到人物和环境的水乳交融,显示出和谐之美。社会画面亦即环境,是人物所处的社会状貌,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分。

小说中无论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是用语言文字描绘出的比美术图画更有深广度更具魅力的画面,能给人更醇厚的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在烈日暴雨下》中烈日下和暴雨中的画面,既显示了大自然豪犷有力的雄武美,也体现出封建社会冷酷残虐的凶恶美;《故乡》中现实的故乡萧索荒凉,是当时社会现实的映象,是一种阴暗美,而回忆中的故乡鲜艳神异,是作者理想社会的表象,是一种明丽美;《夜走灵官峡》中的景象是新时代风貌的投影,展现出景雄人豪的雄壮美;《傻二哥》中的画面充满音乐的活力,蕴含中国传统的一种清贫谐和的风俗美;《社戏》中的江南风情画,富有声色、动静、明丽、朦胧,展示出中国文化久倡不衰的一种清纯美。所有这些,无不酿成醇厚的品味,无不陶冶人的性情。

三、通过矛盾冲突的分析体味情节美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为典型性格服务的。在事件的矛盾冲突中,人物性格得到逐步的展示和探索。情节的本质就是人物的性格,情节不过是性格的运动而已。

故事情节,是现实生活的韵律,是按生活的基本规律联奏成的乐章,有始有终,有起有落,有舒缓有急骤,有平直有曲折,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有金戈铁马有风花雪月,其主旋律就是主人公性格发展形成的一系列节奏,其基调就是表现故事主题的主音符。《祝福》中的乐章大致是“阴郁—悲凉—凄清—哀伤—阴郁”,从中便可感觉到在那种冷酷的氛围里,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只能踏奏出悲惨的命运交响乐;《分马》大致是庄严—轻松—欢快—沉稳—舒畅,从中能体验出革新的社会热烈的氛围中,走出寒冬的农民步入阳春的欢乐节奏;《落棋有声》从平稳到热烈到激烈到急骤到舒缓,改革开放的快节奏与人物的快脚步谐和一致,而给人余音绵长的回味,可感知明天的乐章更富有魅力;《变色龙》的节奏富有变化且多回旋,这与主人公的多变相协调,与那个社会的呼吸相响应。

小说教学中既不能把小说只当“小说”来教而忽略了美育教育,也不能脱离小说的特点空洞地进行审美教育;而应该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作品意蕴的具体分析中,将各方面的美自然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比较完美地去感知小说深厚的意蕴,引导学生去逐步感受、欣赏、判断和创造美。

篇4:浅议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爱情诗的教育意义

随着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 如何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以获得从教所需要的语文能力, 这又是个纷繁而严峻的课题。我们在高师语文教学实践中意识到, 让课本剧从文艺庆典中偶尔一见的舞台上走下来, 融入日常语文教学课堂, 将有利于引领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课本剧的创编、表演是全面提高师范院校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课本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是学习的主体, 必须尊重其主体地位;学习者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 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以人为本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像或图像性, 采用跃进、超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进行。高师语文教学通过课本剧的编、导、演形式, 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记忆、外部言语等诸多因素, 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以学生为本的可能, 使高师语文学习更加开放, 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获得与提高。

1. 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

学习者具有自我指导和自我教育能力, 只有赋予学生使命, 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课本剧不但通过记诵台词强化他们记忆力, 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当课本剧引进课堂时, 学习氛围便显得异常的活跃。学生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经验, 去理解角色的情感, 移情于所担当的角色, 达到“我与角色同一”。角色的喜怒哀乐, 激发学生情感的大胆表露, 角色的言行举止, 历练了学生的心智思维, 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所扮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维, 根据大家对角色的期待合情合理地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 并用恰切的语言去表达。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语言行为方式丰富了学生的体验。课本剧编演创设了情境, 角色扮演者引领全体学生进入了角色, 他们的心也随之跳动, 全身心都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此时学生就由等待接纳的“配角”, 真正转变为课堂的“主角”。

2. 知识由灌输转为建构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 “认识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一种产品。”应当“让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地使知识由外到内地转移和传递, 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 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课本剧表演形式的语文课, 它以引导学生获取认识现有知识所必需的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 通过将课本中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实践园地使学生在其中获得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和领悟, 达到对知识融会贯通的掌握。在课本剧编演过程中, 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解读当前文本知识, 理解人物, 进行课本剧的改编再创;表演过程中, 还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知识也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 塑造出不同于自己的角色人物。课本剧表演过程中, 学生是根据需要主动地理解和应用新知识, 新旧经验之间双向作用, 便完成一种知识的内部建构过程。

3. 形式从封闭走向开放

课本剧表演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过程, 它使语文课堂由平面型的封闭式走向立体式, 具有更明显的开放性。在这有情有趣的开放式的师生互动的广阔空间里, 在这特定的优化的教育情境中, 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 表演内容不拘泥于教材, 而是把视野放得更宽, 更接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 排练表演活动更是从课堂90分钟延伸到课外, 课本剧使得学生进入一个开放自由的广阔创造天地。以课本剧表演为形式的高师语文课, 既能引起学生再现教材角色或相关角色的积极活动, 又引发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 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在这种活动的立体型课堂形式间逐步形成, 逐步强化, 使学生获得更有益于生活的活的知识、经验、能力。

二、课本剧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能力

课堂改革推崇“互动、过程、整合”, 在语文教育理念上, 强调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继承传统和面向未来的整合。在教育结构体系上, 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整合。在教育方法上, 强调个体差异与整体协调的整合。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上, 则强调读、写、听、说、活动的整合。而演课本剧正是对这些整合要求的再整合。在这一独特的动态中, 使文学陶冶灵性的人文性功能与社会交往的工具性功能得到完美而和谐的体现, 使学生获得心灵智力的启迪, 综合能力的形成, 教师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1. 在记诵台词中培养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戏剧表演需要组织剧本、记诵台词, 然后通过口语流畅地表达出来。记诵过程中, 要调动归纳、演绎等推理方式, 要集中精力, 积累词汇、组织语言, 然后调动情感表达出来。不仅锻炼了对言语的记忆力、对事物的思维力、对未知的想象力, 而且增加了对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的认知了解, 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 在排练演出中培养表现能力

戏剧家易卜生曾经说过“人生不是演戏, 但不能没有戏剧意识”。艺术表现能力属于操作能力的一种, 是内部认知的外化, 是自我个性的展示高师学生不再有升学的巨大压力, 却面临就业的艰难选择, 职场需要的是勤于思考、善于表现的人才, 尤其师范类的毕业生, 更需要长于表达, 善于表演, 课本剧是锻炼学生表现能力极好的载体。在课本剧的排练演出中, 学生们反复揣摩人物, 一颦一笑、一言一行, 尽力展示个性魅力, 这些在高中应试教育中被动接受知识的书生、淑女们, 在表演活动中迸发出生命活力, 焕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一个人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 顽皮好动的学生, 居然成了同学心中的表演明星, 沉默内向的小女孩, 居然被尊为“名导”, 在课本剧的排练演出中, 学生的表演才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 在有限的舞台上, 学生开辟出了无限的展现自我的空间, 学生的表情丰富了, 肢体会协调调动了, 懂得运用声音和态势语营造氛围、表情达意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3. 在编排导演中培养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人际交往能力被认为是现代大学生需要培养的最重要的能力。课本剧的编排以小组为单位,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 小组的合作精神显得尤其重要, 角色的分配和承担, 道具的选择和准备, 表演的细节和尺度, 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把握, 性格的展现和表露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 一出戏表演的成功与否, 取决于该组的编剧、导演、道具和每一位演员的团结协作, 在编导演的碰撞中, 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4. 在创编表演中培养创新能力

课本剧是在课本基础上的再创造, 排演课本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想象、创新和舞台表演等综合能力。首先, 要把剧本中的文学艺术形象还原创造为活生生的舞台形象, 扮演者必须有一定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 读懂剧情, 揣摩角色, 发挥想像, 塑造形象。其次, 在故事情节发展, 和与其他人物的矛盾冲突中, 扮演者要以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创造意识, 满怀激情地进入角色创造境界, 再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演绎剧情。第三, 在舞台和道具设计上, 学生们利用一切条件, 绘制背景, 制作服装、配饰, 人物化妆, 无不展示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第四, 创编课本剧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 张扬个性广阔空间, 学生在阅读经典基础上, 融入当代人的思考, 改编台词、改编剧情;甚至醉心于创作的同学还创编出新的生活剧。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地展现。

三、课本剧的实施

高师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阅历没有升学压力急于锻炼自我表现能力、社交能力、创作能力, 课本剧在高师语文课堂这块沃土上很容易生根、开花、结果。在课本剧的“读———思———编———导———演———评”过程中, 教师要协调好师生的主导与主体位置, 鼓励学生在经典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1.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在课本剧的编演活动中, 应界定好师生的职责。活动中应特别强调教师能给予适时的、必要的、恰当的指导。如出现编演难度大, 要求高的剧本, 教师可先利用一些优秀的剧本脚本和表演视频来指导学生的改编和表演, 既增添学生的信心。又应鼓励学生积极献言献策, 多钻研教材, 多揣摩角色, 使得所编剧本不脱离实际又有所创新, 表演更为形象到位、取得较好的演出效果。

2. 鼓励在文本基础上的再创作

把课本改编成剧本, 是学生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学生根据戏剧的需要把小说中叙述性语言转化为对话, 转化为动作;更可能大胆在原剧中加入合理的、能推动情节发展及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情节补充、细节刻画等。学生在创编活动中, 把语文知识迁移至实际生活, 对生活的观察分析更细致;对于文学作品解读更为深入, 对文学创作积累了更多的知识经验。

课本剧表演后, 应组织全体学生讨论, 总结创编表演的得失, 积累经验;针对作品进行探究性的问题讨论, 推动学生语文能力进一步提升。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只有手到心到, 才是真正的做”, 学生演课本剧就是“做”的一种具体表现, 切实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精神, 将成为高师文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篇5:浅议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课本剧 语文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07

课本剧编演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课本剧在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确实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勃勃的一面,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个体人文特征全面、整体的发展。

一、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

课本剧的引导策略是在阅读中寻找戏本,在剧中寻找乐趣,在乐趣中彰显智慧,让学生以最大的热忱投入演出。

1.在阅读中寻找戏本,变静态阅读为动态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相机指导学生寻找戏本,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其结果是将静态的符号转化为动态的情境。语文阅读材料是复杂的、多样的,这种转化笔者认为有三种形式可以操作。

(1)即兴表演。在教学中,所给课文已经有人物、情节、故事和对话了,即可分配角色,即兴表演。如《去年的树》剧组,可将树与小鸟间的感人故事搬上舞台。小鸟一次次追问:“我的好朋友树到哪儿去了?”得到的却是一个又一个不好的消息,让人的心与之一起揪紧。再配上简单的旁白,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

(2)即兴延伸。在教学中,若是遇到课文里有场景、有人物、有故事的,我们不妨鼓励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在线索,适时开展即兴延伸表演,以收获预想不到的效果。如《西门豹》剧组进行的拓展表演:披头散发的女巫,瑟瑟发抖、神情狼狈地坐在草席上,口中拼命呼喊着:“假的!假的!河伯娶媳妇是骗人的!快放我回去!”……女巫扑腾着沉入水中。

(3)二度开发。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课文中既没有人物也没有情节,但有事物,我们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讨论、寻找文章中的“戏眼”,拟出对话,扮演角色,这样学生感受、理解的程度将截然不同。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剧组,如何把童话语言、形神演绎出来呢?学生们忙开了。擅长绘画的就布置舞台;会手工的就准备服装和配饰;长于写作的就改编剧本;会乐器的就当场配乐……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丹麦街头的那一角被搬进了教室。

2.在剧中寻找乐趣,让封闭的语文课堂走向开放

学生在编演课本剧的过程中,不仅寻觅到了乐趣,而且对课文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更应注重拓展,变封闭式的语文课堂为开放式的语文课堂,以满足学生探索新事物的欲望,并将其转换为学生搜集、处理、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语文兴趣和素养的激发和提高

1.全新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传统的语文课往往是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课本剧颠覆了这一传统形式,完全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选哪一篇课文?演哪一个环节?怎么改编?出演哪一个角色?如何诠释这个角色?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仔细思考,要钻进课文中仔细研究才能得到解决。

2.全新的内容,激发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兴趣

在编演课本剧的过程中,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譬如将课文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前,必须经过加工,这就要求学生应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

三、学生心灵智力的启迪

课堂改革的再一个核心亮点是推崇整合,课本剧正是独特的动态整合。

1.组织“动态社会”活动

易卜生曾说:“人生不是演戏,但不能没有戏剧意识。”有了观剧意识,才能洞悉人生真谛,把握人生底色;有了演剧意识,才有集人生美好情态、精睿智慧于一瞬的实践动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演出剧团”“采风小组”“剧评沙龙”等活动,让学生去领悟、去体验人生。

2.引导横向学习风格

语文既是人们的一个生活过程,也是人们创造的一种环境财富,因此必须形成横向学习的风格,以弥补纵向学习的不足。课本剧中的“剧场活动”“多维创意”及“角色幻想”,对横向学习的要求尤为迫切。如《抬驴》中的驴、《景阳冈》中的虎该如何设计、如何扮演,我们就需要多方考虑、多方设计情节,使人从中获得启发。

3.增强自我效验能力

课本剧的原型资料来自教材,教材本身就是智慧的结晶。在我们将其从一种语言形式变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过程中,会大大缩短我们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距离,具有开放性的文化刺激。如在《景阳冈》一剧试演以后,观众们对如何突出武松“酒量过人”的情节进行了讨论。有学生突发奇想,提出了在酒店一角增加四名客官,用他们因不胜酒力而东倒西歪的夸张动作来进行反衬。这一改,效果立显。

综上所述,编演课本剧的过程,就是学生愉快感受学习的过程。课本剧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普遍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篇6:浅议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爱情诗的教育意义

在普通高中,语文也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在学生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招生中激烈的竞争,普通高中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入学的起点不高,甚至有不少学生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许多学生语文基础差,兴趣不高,阅读量少,更没有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形势。在教学中学生放松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堪忧。怎样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如何使普通高中语文课充满生机呢?在新的形势下,在新课程改革的召唤下,语文教师必须跳出语文教学的旧框框,转变思想,转换课堂形式,使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与课程改革相适应。

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能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的这些不足,在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探索与改进。国家也对课程进行了数次改革,对语文课程更是要求广大教师要与时俱进,要紧跟新课程的改革步伐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经过了多年语文教学的改革实践,笔者认为编演课本剧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式。

高中学生正当青春年华,充满了生机活力,而且他们有充足的课余时间,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让学生改编课本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课本中一些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激烈的课文,笔者让学生先编成课本剧,然后排练,最后在班里表演。学生以组为单位,看谁改编的好,演得精彩。对获得一致好评的表演组,给与一定的奖励。如在教授古代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时,笔者不想再年复一年按老套思路进行串讲翻译、分析人物形象,而是努力尝试新的教授方式。基于本诗故事情节吸引读者,课下注释较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翻译,攻破了理解文章内容这一关。学生自主解决了基础知识,自主疏通了文意,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语句的能力,也能变被动的写作为主动,训练学生想象和联想,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因为要改编剧本,就得在理解原文基础上揣摩人物心理和语言,用现代汉语完成舞台人物的对话,其中还要加入舞台背景的描写,来渲染氛围;而这些都需要学生集个人和集体智慧,展开丰富想象和合理的联想,对语言进行组织和锤炼,无形之中就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训练和发掘。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厚。他们改编速度之快,排演之投入,让人惊讶;学生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显其能,配合默契,让人惊喜。学生的充分准备,周全的考虑和良苦的用心让人深受感动,也让人看到了学生身上蕴含的巨大潜力。笔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不赏识那些学生呢?

编演课本剧让普通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作用不可忽视。

1.课本剧的编演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灵魂在场。成功的课堂和高质量的学习取决于灵魂所获得的愉悦和灵魂的参与。普通高中的学生虽然好动爱玩,但也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进取愿望。他们也希望自己被关注,被注意,总想引起他人的注意,而课本剧的编演正好可以让他们充分的展示自己。这个活动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准备和排练过程中,学生都是自己翻书找资料,不懂的不会的就问,向老师咨询,很多知识学生都是主动去学。这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有利于普通高中学生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由于人们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认为普通高中学生较之重点高中学生是弱势群体,因而无论家长、学校和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能力认识不够。他们在学习中受否定多,受肯定少,自信心差,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总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在编演课本剧的过程中,人人参与,个个出谋划策,平时被忽视的潜能挖掘出来了。使他们懂得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一编一演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让他们的信心大增。有了成就感,学生的自卑心理自然就能消除。

3.在学习上,编演课本剧让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了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普通高中学生怕动脑筋,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在改编课本剧时,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捋顺。怎么编,由谁来演,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改编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表演的质量,学生们为了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绞尽了脑汁,一次次的改编,一次次的修改,这中间既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对即将走入大学、社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经过三年的学习,就要进入大学和社会,写作和口头表达对他们未来的求职面试有着重要作用,这两种能力也是左右学生将来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能力在日后处理事物、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都会用到。因此,编演课本剧其实正好为学生走进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编演课本剧增强了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学习、工作打好了基础。“学以致用”这句话古已有之,面对学生几年后的就业需要,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的个人发展、社会需要、适应生活工作而服务,这才是高中语文教育的根本和核心。编演课本剧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和提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活动能力、组织能力。编演中学生相互配合、各扬其长、加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学生素质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才能更健康的生活。

篇7:浅议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爱情诗的教育意义

以《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的“群英会”为例:表面觥筹交错、大笑畅饮,背后却是阴谋算计、明争暗斗、示形诈敌、虚实变易、颠杨倒柳、亦醉亦醒。一场群英会直把周瑜、蒋干等一干三国人物刻画得尽致淋漓,笔法惊呈三挫三愕,起落有致;铺叙承应,层次分明。

再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赵渑池之会。只觉眼前针尖麦芒、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张力十足。其人物意态词锋,神形兼备;擒纵攻守,披沥无遗。然而别忘了,如此丰富的内容其实也是安排在一场简单的宴席中干脆利落地完成的。

细观这些饭局,你还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一、饭局几乎都不上菜,越著名的饭局越看不到菜!而且,只论酒不言菜或重酒轻菜。饭局本身交代都极其简省。

比如,陆虞侯饭间密谋那段,极尽谲异吊诡之能事:藏头露尾、若隐若现;扑朔迷离、悬念不断。然而,整一场饭局,除了只叫酒、上汤之外,绝不见_盘菜肴,甚至连菜的影子都没有。反倒是林冲在庙里自吃的时候还特意不忘道明下酒菜是一盘熟牛肉。

再如,鸿门宴径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饭局就开场了,兰亭会只云“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就解怀欢饮了,“渑池之会”一句“秦王饮酒酣”就把款宴轻轻带出了,贾府但言“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就把饭席布下了,此外,有关饭局本身你还能得到其他信息吗?你还见得到席间一盘美味吗?

按理,吃饭上菜,天经地义。为何会这样呢?

席间无菜,那是因为菜是个累赘,交代多了反而干扰叙事。菜无关情节,无关内容。只说开宴,不提也暗扣着菜,所以只需虚位支应。

不过,饭局对菜如此吝啬,然而对上酒却是念念不忘,不惜泼墨重提。鸿门宴有“卮酒”、兰亭会有“觞酒”、渑池会有“竟酒”、《琵琶行》开宴有“添酒”、苏轼泛舟属客更有“举酒”。

酒为什么反倒成了逢宴必上的一道程序和元素呢?大家都知道酒的作用,酒能提神,酒能助兴,酒能解闷,酒能使人放达,酒能使人陶醉,酒能活跃气氛,酒能使人乱迷,酒能使真情毕露,酒还是最好的调节剂,等等。这样想来,就好理解文学里席间少不了酒的原因了。因为,有需要,场面就需要这个。于是,饭宴始终,充溢着浓浓的酒香。觥筹交错,不仅让你享受了酒的醇美,宴饮的雅趣,还处处提示着饭局。

这样看来,说到底,重酒轻菜还是取舍的需要,舍菜上酒的奥秘实是文学取舍的艺术。

还记得吗?我们曾亲赴过一场乾坤扭转奠定历史走向的著名饭局,那就是鸿门宴。按理这么一场著名的饭局该上多少让人垂涎欲滴、眼花缭乱、经久难忘的佳肴呀。然而从头到尾、自始至终你看到一道菜没有?没有!一道菜没上却能让你吃得杀机四伏、惊心动魄、跌宕起伏、津津有味,这是何等高超的写作艺术!为什么一场饭局连一道菜都吝惜不给呢?不是小气,是人家“吃”的根本不是菜而是场面。饭局只是一个“幌子”,一个托架。托起一个对局,借你这张饭桌唱大戏而已。因为着眼点是在场面上,所以,有饭局的指向即可,结果将菜一概略去。这就是取舍!舍弃一切无关的,突出要表现的。舍弃了菜成就了宴,这就是“饭局文学”!这样看来,某种意义上说,“饭局文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写作即取舍,取舍即写作!

再如贾母对林黛玉的宴请。这餐饭也不知菜为何物,整一个段落,直接提到饭局的就“寂然饭毕”四个字。然而,却吃出了黛玉周围“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氛围,吃出了贾母在贾府享受着无上供奉的地位,吃出了膏粱锦绣之家繁文缛节的礼仪,吃尽了文学的美味!

二、这些饭局基本都集中在中国古典名著上,汇聚、凝结着中国古代文学最经典的手法。

上述饭局基本都出现在古代名著上。为什么就古人特别喜欢饭局?这还跟中国古代文学的特性不无关系。古代文学喜渲染、烘托,虚实、详略、正侧、对比,抑扬、悬念、埋伏、蓄势等,其中,诸如烘云托月、草灰蛇线、铺垫暗示、伏笔照应、点面结合等等是古代文学创造出来的一些最为经典的表现手法。而宴席最能容纳,是这些手法一逞能事的好载体、好舞台。

贾母宴请林黛玉,这餐饭不仅吃出了赞叹,吃出了玩味,吃出了高超,而且,如此描写还为后面以她为中心继续展现贾府的奢侈荣华作了一个绝好的铺垫。对于铺垫暗示技巧而言,顺手而得,化迹无形,臻于至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陆虞侯酒店饭间密谋,用饭局作托架,不仅承接了用于表现这伙人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的一言一语,并且还能搭上这个场景里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_店小二夫妇。这样,就让小说的侧面描写、语言描写得到尽致的落实和发挥:一切都无需直接说出来,不必平铺直叙,只借店小二夫妻的观察,从店小二妻子的耳朵听去,侧面得出。以此产生似隐似现、曲折起伏的效果,从而扣人心弦。这是对饭局何等巧妙的依托!真是令人击节称道。

且这种饭间格局还非常有利于烘托出做贼心虚、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疑团重重等表现,从而堆叠起悬念,蓄积起文势,推动着情节。同时又跟后文林冲庙外偷听一节的真真切切、一字不漏形成强烈对比和照应,各自服务着所在部分的写作目的。更有在“偷听”方面,因饭局是公开场合有顾忌听得含糊不清而“略”和庙外为激起林冲的冲天怒火加之说话人无所顾忌听得句句切实而“详”产生详略得当效应……真可谓万般手段汇聚饭桌!

一场密谋小聚,集对比、照应、悬念、铺垫、渲染、烘托、蓄势、正侧、详略等手法于一席,世间还能见到这样“丰盛”的饭局吗?

三、饭局都是文章最精彩的、最耐人寻味、最津津乐道的部分,而且有的还成了文章故事的关节点、紧要点。

谁能想象,《鸿门宴》要是没有了项王与沛公留饮,这场戏会怎么开演,人物的较量又将如何施展?《廉颇蔺相如列传》要是没有了渑池会,传记如何去呈现“无韵之离骚”的叙述,又如何去树立和丰满蔺相如智勇兼备的形象?《林黛玉进贾府》要是没有了贾母宴请林黛玉,读者还怎么看出这个簪缨世家的钟鸣鼎食,宝塔尖顶人物的无上威仪,从而又如何端详贾府上下的典型环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要是没有了陆虞侯一伙闪进酒店吃过那蹊跷万端的饭菜,又如何能绵密细致勾连小说前后,推动故事情节?

苏轼的《赤壁赋》一言以蔽之,其核心结构就是一个主客问答,其核心抒发就是一个超脱与放达。而这都离不开酒宴。喝酒吃饭就此成为行文的必然选择。因为酒宴刚好能满足上述这两者的需要。酒可聚人说话,主客问答的格局便有了酒可助兴忘忧,于是,积郁的情绪可如江水东去之宣泄。“举酒属客”便是这篇辞赋的关节和要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密谋饭局是埋伏,是为后面揭示谜底做的准备;是暗示,暗示着来者不善,暗示后面暗流涌动,暗示即将掀起冲天巨澜。所以也是为小说至关重要的节点:首先,有此,就为读者由于替林冲的命运担心、揪心,捏着一把汗而产生阅读的紧张形成小说的吸引作出了贡献;第二,它把小说很多丰富的内容都牵连起来、照应起来。没有这个饭局,后面人物的走向势必迷茫无知;第三,为后面的情节安排做了很好的铺垫。店小二和林冲为防范陆谦而各自所作准备的情节就可得以展开,诸如用林冲在此间“先急后缓”的表现来突显他“隐忍”性格的意图就得以附寄。第四,还为小说重要人物陆谦印象深刻的出场提供了足够宽大场所和舞台。最后,也为设置店小二夫妇这两个小人物的形象找到了理由和作用。这样的饭局怎能不让人叹为小说的紧要和关键?

篇8:浅议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爱情诗的教育意义

一、赋比兴的手法

《毛诗序》说:“诗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这就是说, 从“志”到“诗”, 是要经历一个较为复杂的创作过程的。在这个表情达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一些表现方法, 赋比兴就是前人总结出的民歌的表现方法。《毛诗序》说:“故《诗》有六艺焉, 一曰风, 二曰赋, 三曰比, 四曰兴, 五曰雅, 六曰颂。”其中风、雅、颂是诗的分类, 赋、比、兴则是表现手法。其实, 赋比兴不仅仅是《诗经》中的抒情手法, 也为后代的很多民歌所使用。

朱熹说:“赋者,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这里的“敷陈”就是铺陈的意思。李仲蒙也说:“序物以言情谓之赋, 情尽物也。”结合二家的注释, 我们会发现, 赋就是通过对事物详尽的叙述和细腻的刻画把感情直接表现出来。在《静女》一诗中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最富有诗意的场面、时刻和爱屋及乌的心理, 并展开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使男女相会的情趣跃然纸上。再如, 《敕勒歌》通过对山、川、天、野、风、穹庐、绿草和牛羊等意象细致入微的描写, 表达了敕勒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下面再说说何谓“兴”。朱熹说:“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李仲蒙则说:“触物以起情谓之兴, 物动情也。”这就是说, 如果是先有“物”而后有“情”, 且“情”是所见之物“触发”而起, 这种手法就是“兴”。从李仲蒙的说法来看, 比和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前者是有意识地寻求他物来言情, 先有情而后有物, 后者是由外物而联想的心中之情, 先有物而后有情。兴是民歌中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方法。如《关雎》一诗的开头二句“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诗人因雎鸠这种雌雄齐鸣的水鸟而触发追求配偶的心情;《伐檀》一诗中每章的前三句均以劳动者在河边伐木的情景而联想到统治者的不劳而获, 进而对统治者进行冷嘲热讽;《孔雀东南飞》中“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二句是从汉乐府民歌《艳歌何尝行》的诗句“飞来双白鹄, 乃从西北来��五里一反顾, 六里一徘徊”变化而来, 通过对失去配偶的孔雀的描写, 引起对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记述。

二、民歌的句式

从民歌的起源来看, 民歌的语言和节奏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沈德潜在《古诗源》的例言中说:“《康衢》《击壤》, 肇开声诗。”假如沈德潜的看法是正确的, 那么有记载的中国民歌起源于尧帝时期。为了说明诗歌的源流, 现将这两首诗抄录如下:

击壤歌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加焉?

康衢谣

立我烝民, 莫匪而极。不识不知, 顺帝之责。

《击壤歌》是古代投掷壤 (一种玩具) 时唱的一首民歌, 从此可以看出最初的民歌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特点, 同时这五句诗中有四句是四言, 节奏感很强, 最后一句为七言, 又具有很强的咏叹意味。《康衢谣》是尧帝出游时听到的一首儿歌, 全用四言, 符合儿童对鲜明节奏的要求。从这两首民歌可以看出, 在《诗经》产生前的很长一段时期, 以四言为主的民歌就已经产生, 并且和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后来《诗经》中的民歌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以反映现实生活为己任。

中国民歌是在以四言为主的《诗经》时代开始集体登上文学舞台的。四言诗为二拍, 节奏明快强烈, 保留了原始劳动歌谣的特点, 但这时的民歌又不局限于四言, 当内容需要时, 也会出现二言、三言直至八言。五言民歌的集大成者就是前文提到的《孔雀东南飞》。全诗共有三百五十七句, 一千七百八十五字, 是“古今第一首长诗” (明代钟惺语) 。全诗布局宏伟, 结构谨严, 繁简适宜, 浑然天成;情节波澜起伏, 扣人心弦。尤其人物对话的描写, 纯用当时口语, 明白如话又切合人物身份, 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的入木三分, 力透纸背。

三、民歌的韵律

民歌语言的显著特色是音韵的和谐。在《诗经》的时代, 民歌的作者已经在押韵上为后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硕鼠》中句句押韵, 使得节奏短促强劲, 对统治者的鞭挞之情也就更强烈。《关雎》中每章一、二、四句押韵, 避免了短频快的节奏, 更适合抒发主人公对淑女的爱慕之意, 又使诗歌旋律和谐婉转。当时虽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用韵规则, 歌唱者却在实践着内容决定形式的创作原则。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民歌的用韵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规范。《陌上桑》和《羽林郎》已经在实践隔句押韵的规则, 音律有很大的进步, 为律诗与绝句的形成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唐宋以后, 民歌为词和曲的韵律的形成贡献巨大。

四、民歌的章法

《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原“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说明反复陈述是抒发强烈思想感情的有效方式, 民歌也是如此。出于言志的需要, 民歌大都采用重章叠句的章法, 既便于歌唱, 增加民歌的音乐性与节奏感, 又便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如《无衣》共分三章, 章章以相同的句式和相近的词语, 围绕“与子同仇”这一主题反复咏唱, 以急促的节奏、决绝的口吻, 把战士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盘托出, 在反复中强化其鼓动性。这首民歌在反复咏唱的同时, 也注意到内容的变换和联系。这不仅表现在共享不同的衣物和修整不同的兵器上, 更表现在每章结末的誓词上。由“与子同仇”“与子偕作”到“与子偕行”, 由认定共同敌人, 决心共同奋起, 到准备同上战场, 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再如《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这是汉乐府中的名篇, 也是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田田”一次的出处。这首民歌在回旋反复之中描写出青年男女集体劳动的快乐和江南明媚的自然风光, 形象鲜明, 音调和谐, 文字活泼, 充分体现出民歌的特色。

篇9:谈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为”字句

关键词:“为”字句 语法 被动句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我们发现,文言文中的“为”字句都被注释为被动用法。如:

(1)《荆轲刺秦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此例出自战国时期的《战国策》,课本将“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注释为“父母宗族都被杀”。

(2)《鸿门宴》:“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此例出自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课本将“吾属今为之虏”注释为“我们今将被他们所俘虏”。

(3)《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此例出自西汉末年贾谊的《战国策》,课本将“为天下笑”注释为“被天下人耻笑”。“为天下笑”的用法从战国时期的《庄子》沿用而来,《庄子》曰:“夫尧,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又曰:“此二子者,世谓忠臣也,然卒为天下笑。”

(4)《鸿门宴》:“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此例也出自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课本将“若属皆且为所虏”注释为“我们都将被他们所俘虏”。

(5)《孔雀东南飞》:“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此例出自东汉时期的民歌,课本将“为仲卿母所遣”注释为“焦仲卿妻刘氏被焦仲卿母亲遣送回家”。

(6)《苏武传》:“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此例出自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课本将“皆为陛下所成就”注释为“武父子被大王所成全”。

以上“为”字句可以分为两类:不带“所”的“为”字句和带“所”的“为”字句,前者多出现在战国之前,如例(1)-(3),后者多出现在战国以后,如例(4)-(6)。我们认为,中学语文课本中,把战国以后带“所”的“为”字句视为被动句的观点值得肯定,而把战国之前不带“所”的“为”字句视为被动句的观点则值得商榷。

二、从汉语历史演变的角度看“为”字句的性质

基于以上中学语文课本的观点,推而广之,他们把春秋战国时期的“为”字句都当作被动式。如:

(7)《左传·襄公十八年》:“止,将为将军获。”

(8)《庄子·天下》:“道术将为天下裂。”

(9)《论语·子罕》:“不为酒困。”

之所以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会出现把春秋战国时期的“为”字句都视作被动式的情况,是因为目前存在一种观点。该观点认为:“为”字做助动词,“为”字和被动词的中间插入一个关系位词,这个名词所代表的是施事者。如例(7)中的“为将军获”指被将军所捕获,例(8)中的“道术将为天下裂”指道术将被天下人所割裂,例(9)中的“不为酒困”指不被酒所困扰。由于这种观点局限于语义的理解,显然,这个观点并不科学。正确地理解“为”字句,还需要结合历史的演变来研究。鉴于此,下文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研究“为”字句的性质和用法。

西周时期,“为”用于“成为”义的指称句中,做行为动词,表示“当作、算作、称为、成为、做、写”等语义。“为”字带名词宾语,其句式为“施事+为+名词”。如:

(10)公乃为诗以贻王。(《尚书·金縢》)

此例的句义为“周公写了一首诗送给成王”,“为”做动词,相当于“写”。

春秋时期,“为”字句出现两个方面的变化:

A.“为”字表判断,产生系词的用法,相当于“是”。(引自王力1980[1958]:350)如:

(11)余为伯鯈。(《左传·宣公三年》)

此例的句义为“我是伯鯈”,“为”由动词引申为系词的用法,相当于“是”。上面用例中,表判断的“为”带名词,也有带动词性成分的情况。如:

(12)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阳货》)

此例的句义为“只有女子与小人是难养的人”,宾语“难养”属于动词性成分,“为”仍然是系词的用法。“为”所带的动词性成分要作名词理解,此例中的“难养”用作名词,指“难养的人”。“为”字本身是一个动词,其基本意义是“做”。当“为”出现在主语和判断语都指称同一人或事物的句子中的时候,“为”引申为表判断的意义。(王力1980[1958]:350-351)如例(11)中的“余”和“伯鯈”、例(12)中的“女子与小人”和“难养者”都是指称同一个(类)人,“为”表示判断,相当于判断词“是”。这样,“为”字从“成为”义发展成为判断义。

B.“为”字接动词,产生“为(+N)+V”结构。如:

(13)臣死,妻子为戮。(《左传·文公十三年》)

此例的句义为“我死,妻子儿女也将成为晋国杀戮的人”,宾语“戮”是动作性词,用作名词,表示杀戮的对象。“为”做动词。

(14)不然,必为吴禽。(《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此例的句义为“不这样的话,楚军必将成为吴军擒获的对象”,宾语“禽”是动作性词,用作名词,同时带有施事。“为”做动词。

从以上分析看出,当“为”接名词时,用于“为+名词”结构;当“为”接动词时,用于“为(+N)+V”结构。这两种结构中的“为”都用作行为动词,“为+名词”结构发展为“为(+N)+V”结构。与“为+N”结构相比,“为(+N)+V”结构表现为两方面的变化:a.宾语的功能虽然仍然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和事物,但是该位置出现了动词,如“戮”“获”“禽”“困”等。这是“为”字句发展为被动句的句法前提。b.宾语含有“被动”语义,其语义指向句子的主语。这是“为”字句发展为被动句的语义基础。endprint

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时期,“戮”和“禽”这类词兼做名词和动词。而到了战国末期,这类词只做动词。“为”字句由此发生变化,即“所”字出现于动词之前,产生“为N所V”结构。如:

(15)弊邑为大国所患。(《吕氏春秋·审应览》)

(16)(申徒狄)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为N所V”结构表被动的语义越来越凸显,在口语中“为N所V”结构的谓语重心从“为”转移到“N所V”身上。例(15)理解为“小国被大国所欺凌”,例(16)理解为“申徒狄被鳞介水族所食”。这种句式的出现,满足了当时“为N所V”结构使用的需要,成为“为”字句发展为被动句的重要铺垫。

汉代,随着语言使用者对受害人主观同情的不断加深,表被动的“为N所V”结构越来越普遍。如:

(17)汉军却,为楚所挤。(《史记·项羽本纪》)

(18)卫太子为江充所败。(《史记·霍光传》)

例(17)理解为“汉军溃退,被楚军所追杀”,例(18)理解为“卫太子被江充所打败”。该时期的“为N所V”结构,谓语动词的语义由“为”转移到“V”上,表“被动”的语义由“V”转移到“为N所V”结构上。“为”失去了动词的功能,虚化为表被动的介词。“所”失去了名词化的功能。“所”与“为”形成“为……所”结构。

从汉代开始,表被动的“为……所”结构有新的形式出现,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A.“为N所V”结构带宾语。如:

(19)(我)为匈奴所闭道。(《史记·大宛列传》)

(20)(吏)为乌所盗肉。(《汉书·循吏传》)

例(19)的句义为“我被匈奴阻住了去路”,例(20)的句义为“吏被乌鸦攫取了其肉”,“为N所V”结构带宾语,“道”和“肉”都为宾语。

B.“为N所V”结构带补语。如:

(21)(臣门宗)为孟德所诛略尽。(《三国志·蜀书·马超传》)

(22)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三国志·蜀书·马超传》)

例(21)的句义为“我家族被曹操诛杀殆尽”,例(22)的句义为“刘备在当阳长阪被曹操所追杀”,“为N所V”结构带补语,“略尽”和“于当阳长阪”都为补语。

C.“被”字句的产生。如:

(23)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24)(西域)被匈奴所破。(《魏书·西域传》)

例(23)的句义为“我被尚书官所召见”,例(24)的句义为“西域被匈奴所攻破”,“被”字做被动介词。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为N所V”用作被动句,出现了带宾语和补语的形式,同时,出现了“被”字被动句,为“为N所V”结构提供了新的句法环境。这些新的形式以及新的句法环境的出现,表明“为N所V”结构只能看作被动句。

三、结论

从以上关于“为”字句的历史演变来看,“为”字句应该分为两类:在春秋和战国前期,“为”字句应该看做一般的行为动词句,不是被动句;在战国末期和汉代产生“为N所V”结构开始,“为”字句才是被动句。依此标准,上面所讨论的例(1)(3)产生于战国前期,应该理解为行为动词句,不属于被动句。例(2)(4)产生于西汉早期,属于过渡阶段的用例,既可以看做行为动词句,也可以看做被动句。例(5)(6)是西汉以后的用例,属于“为N所V”结构,是典型的被动句。例(7)—(9)是春秋时期的用例,属于典型的行为动词句,不是被动句。

王力在《汉语史稿》关于汉语史的研究方法一节中,明确提出:“我们研究汉语史,也像研究其他语言的历史一样,应该注意四个原则:(一)注意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二)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三)重视语言各方面的联系;(四)辨认语言发展的方向。”针对其中的第一点,他强调指出:“我们对每种语言现象都应该看它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出来,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然后成为现在的样子……如果不知道注意汉语的历史发展,那就显示出我们不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本文所讨论的“为”字句充分说明,在理解文言文时,需要我们有很好的历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言文。

参考文献:

[1]方有国.古汉语“为”字被动句结构考辨[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2,(3).

[2]蒋冀骋.先秦汉语“为+戮”结构的性质和“为”的语法化[J].古汉语研究,2012,(4).

[3]唐钰明,周锡.论先秦汉语被动式的发展[J].中国语文,1985,(4).

[4]唐钰明.汉魏六朝被动式略说[J].中国语文,1987,(3).

[5]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姚振武.“为”字的性质与“为”字式[A],古汉语语法论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上一篇:公车中学2016年秋季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世界花卉产业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