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肯德基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

2024-04-17

从肯德基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共8篇)

篇1:从肯德基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

从肯德基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

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西方文化蜂涌而入,面对强大的西方文化的渗透,青年的思想观念从守旧走向求新,从重复走向变革,从趋同走向求异,从盲从走向怀疑。如何在西方文化渗透的背景下有效保存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文化;渗透;抵制

肯德基的店面里熙熙攘攘,衬托出周围中国菜馆的冷清.这两层的肯德基店似乎显得略小的点,稍微多点人就容纳不下.可以想象中国有多少肯德基店像这里一样热闹.近20年来,肯德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中国的各个城市,热衷于肯德基的人以80后,90后及21世纪新生代为主,其中夹杂着70年代和其他年代的人.肯德基等西方快餐店以更贴近儿童的经营理念(如为儿童准备专门的儿童套餐,玩具和游戏场所)走进中国人的生活.随着中国新生代对肯德基、麦当劳等西方快餐店的追捧,西方文化也悄悄在中国人心中生根发芽。

一、西方文化对中国渗透的手段

在繁华商业区,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的身影随处可见,西方的饮食习惯正在逼近和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近年来,这些连锁快餐店在中国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以及根据书改编的电影受到了全球读者和观众的欢迎,在中国同样也获得了成功,在中国面向少年儿童的出版物,除了教材、辅导书和《新华字典》外,没有一部书的发行量能与英国人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比肩。

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及因特网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借助商业机制和高科技手段,大举对中国进行渗透,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广播电视产业集团(时代华纳、新闻集团),控制着世界网络媒体的发展趋势。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美国电影现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2/3。2010年初仅一部《阿凡达》全球票房便可超过20亿美元,美国好莱坞影片的票房收入有一多半是从国外的电影市场上获得的。美国文化通过包括影视、演出、展览和出版发行等在内的文化产业服务贸易这一既公开又合法的渠道来占领中国的文化市场。

二、美国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影响 1.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

目前,中国的本土文化已被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明的烙印,繁杂的西方文化商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中国的每个角落。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好莱坞大片等深得青年人的青睐,中国儿童从小便知道了肯德基好吃、有礼物可拿,在他们接纳西方物质产品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会感知到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学校里都兴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洋节”热潮,大家都乐忠于过洋节,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等,而对于像中秋、端午、清明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却并没有什么热情。西方文化正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实现了对中国的渗透,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这不仅阻碍青年接受和认同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主流文化,而且会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乃至思维模式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2.婚恋观日趋开放。

好莱坞大片的传入也使西方文化中的“性”观念逐渐被青年人所接受,影片中的暴力、情爱镜头影响着年轻一代,这使当代青年对早恋、婚前性行为、婚外恋、离婚等现象抱有很大的宽容性,性道德观念呈多元化趋势,这就造成了对中国传统伦理底线的冲击。

3.消费观念趋于超前。

西方文化在青年中广泛传播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消费主义在青年中的滋长。当前,附着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金钱至上、消费至上的西方商业文化,正悄然深入青年思想意识,并逐步成为其消费观的重要取向。名牌运动鞋、高档化妆品、时尚手机等高档消费品都成为青年追逐的对象,追新潮、求时尚、高消费的世俗之风日渐强劲。对西方衣食住行的群体性推崇和模仿,不仅阻碍着青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文化传统,而且逐步销蚀了青年的文化归属感,从而容易导致人道主义价值关怀的部分缺失和对生命价值的轻视。

三、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渗透 1.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首先要肯定随着全球一体的发展,中西文化交融已经势不可挡。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总是在彼此交融、相互渗透中取长补短而得到发展和进步的,文化封闭必然导致僵化、停滞和落后。在这种现实面前,中国文化就要学会对全球化作出文化的、价值的拷问,提高文化自觉,建构现代的文化认同。在充分吸收包含西方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的长处,挖掘西方文化具有现代精神和进步精神的价值内涵时,更要加大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投资,加速文化转化,形成文化整合,建构具有全球化时代精神的新文化,防止被西方文化过度影响甚至同化。对一个民族来讲,传统文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现代生活的文化基点和历史条件。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生活都不能建立在虚无基础之上,而必须建立在一个被批判过的传统之上。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2.凸显意识形态的人文关怀。

意识形态工作要从立足于改造人的功能,转向尊重人、激励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价值定位。凸显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可以从根本上促使当代青年教育尊重人的尊严、肯定人的价值,走出传统宗法身份社会忽视人的主体性的教育模式,找到当代青年教育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具体存在与发展的现实性根据和恰当模式。通过对青年思想观念嬗变的分析,可以发现,当代青年所关心的主要是现实问题和自身利益。由此,在确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判断标准下,承认青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充分肯定青年趋于务实的理性价值追求,鼓励青年去“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要让人文关怀走进青年意识形态教育,从寻求人的生存的协调状态和文明的趋向出发来构建人文精神,引导青年思考人生的意义、婚姻的责任、生命的传承,由此来矫正青年物质崇拜、盲目享乐、感性消费高于一切、不愿承担婚恋责任的倾向,从而为青年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导向。

对于那些有一定西方生活情趣的节日如愚人节、情人节等,完全可以随兴所至,毕竟它可以给我们紧张枯燥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生活情趣,注入一定的活力。而对于那些既带有西方浓郁浪漫情调的又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如母亲节,则要大力提倡,努力推广,加快社会文明程度。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彰显的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这些体现人文关怀理念的节日,我们都要将其发扬。

总之,在中国大开放和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不得不警惕西方的文化和平演变策略,抵制西方文化殖民主义,防止西方腐朽思想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捍卫祖国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保护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

篇2:从肯德基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

十多年前,好莱坞出品的动画片《花木兰》起了一股中国风刮遍了全球,极大的满足了世界人民对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国度的好奇心。而去年,同样的一部具有浓浓中国味的《功夫熊猫))}巴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搬上了银幕,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两部影片正好隔了十年,那么这十年美国的电影人在解读中国文化时理解是否更加的到位了呢? 动画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是由生活在美国文化中的华裔或纯粹美国人所表现创作的以中国丈化为背景的中国故事,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这其中必然有误读的成分。相比 花木兰》的对于深层文化的严重误读,好莱坞梦3-场在 功夫熊猫 中向中国人展现了美国人对中国精神文化精髓的深层正确解读,这正说明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的结果。

中国人在观赏《花木兰》时往往会觉得影片中的中国和自己所知道的中国不能完全对上号,讲述的故事也只是包装着古代中国外表的美国励志片。的确,影片中很多地方都只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并不符合实际。就拿花家来说吧,偌大的一处宅邸竟然只住了四个人,连一个仆人都没有,扫地做饭洗衣都是亲自动手,这哪是大户人家啊?还有,院子里有凉亭很正常,可是凉亭居然就是花家的祠堂这就过于荒唐了,而且从后面祖宗出来开会可以看出里面供奉的祖宗牌位里有女性,这在男尊女卑的古代中国社会必然是不可想象的。像这样的漏洞还有很多,最为明显的就是木须龙假扮将军的使者给宰相送信时胯下的坐骑竟然是大熊猫。众所周知,大熊猫只生活在四川,跟《花木兰》所描述的地方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而影片所表现的精神,则与我们所熟知的《木兰辞》有着很大的出入。《木兰辞》的重点主要是放在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和凯旋归来两个部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表现的是木兰的孝顺、贤德,是对木兰的“孝”的褒扬。而美国文化以人为本,注重个人人格和尊严,强调个体的力量,注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影片《花木兰》突出的是木兰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实现其个人价值的渴望,而中国的“忠孝”观念和集体意识被大大淡化了。木兰被发现是女儿身后,被大军遗弃在冰天雪地中,这时的她异常沮丧,木须龙劝她毕竟她是为了救父亲才到这种地步的,而她的回答则是“或许我并不是为了我的父亲来的,或许我只是想证明我能行。所以当我拿起镜子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通过木兰的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木兰替父出征的一个潜意识,就是在相亲失败之后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强烈希望可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原作中“孝”的内核已经完全被取代了。另外,无论是第一次大战单于,还是将皇上从单于手中救出,花木兰都是整个战争的主角,她个人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了,而这样的安排恰恰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他们崇尚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以及自由空间。而英雄主义说来是源于我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人文理念的忧虑和畏惧,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于未知世界和生存危机的感应,所以期待那些拥有绝对好的品质、过人的能力,于是总是能在最危险的关头给予最有利的支持和保护。只是个人理想和英雄品质完美重合的人在现实中不存在,所以就需要虚构一个完美的形象给予自己心灵的抚慰,而美国人正是把这种模式根深蒂固地反映在他们缔造的电影王国好莱坞上。美国人塑造了好莱坞电影王国,也塑造了“美国式”英雄,里面透露着英雄文化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美国,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和《独立宣言》中的“一切人都生而平等”等观念,使平等思想在美国人的头脑之中根深蒂固。因此,在他们的日常交往中,等级观念非常淡薄,但是男女之间的地位差异是依然存在的。然而,20世纪6o年代,美国的女权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这个平等的权利有丁更深刻地体现。女权主义的思想在影片中也得到了l:变芏清楚地展现。就如我们刚才所说,乐府诗中的花木兰在参军过程中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但是在影片中为了突出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情节被修改了。第一次战争中木兰受伤就已经被发现是女儿身但她却未受到任何惩罚,反而还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领导的作用,这是美国人对女性能力的肯定。这跟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是不符的。另外,在木兰杀死单于,拯救了皇上和国家后,皇上在全城百姓的面前。向木兰鞠躬致谢,紧接着朝中大小官员以及全城百姓都给木兰跪下了,这在传统的男尊女卑的中国社会是不可理喻的。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对立了奇功的大将,他只会采取各种各样的赏赐措施,而不可能向一个他鞠躬:在男权社会,那些朝中的官员也不会向一个女子屈膝。整个这部分的演绎完全当代化了,融会了美国当代的平等思想和女权主义,与中国的等级思想相去甚远。相比十年前的《花木兰》,好莱坞放弃了改编中国传统故事,转而制作了一部全新的动画片《功夫熊猫》,讲述了怀揣武侠梦想的贪吃熊猫阿宝的成长故事。闪亮出场的侠客熊猫阿宝,不仅戴斗笠、挂披风,拿着筷子吃包子,更有一句经典的中国侠客台词“侠骨柔情无需回报”,塑造了经典的中国侠客形象:功夫熊猫》讲述的故事不像我国武侠小说那样以男主角跌落山谷,偶遇神功,练就神功,终成高手,为民除害的五部曲作为模板了,体现了好莱坞电影的创作思路。故事是以阿宝做的传统武侠梦开始的,然后编剧并没有让熊猫经历正统的中国侠客磨练而变成一个真正的“功夫熊猫”,反派豹子太郎的迅速到来催熟了熊猫阿宝,虽然熊猫对师父说他希望自己能够接受正统的训练,但剧情逻辑让这种意义上的“训练”既不可能也不必要。中国功夫在电影中虽然显得博大精深、魅力无穷,但五大高手都被太郎打败,说明用美轮美奂的“功夫”来对抗邪恶已是不可能的,熊猫

必须运用另一套更有效的方式来拯救大家。此时传统的中国功夫神话被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式平民英雄的成长神话,也意味着美国文化的主导文化模式个人主义对中国侠客的重新解构。“神龙宝典”是一卷无字经,但是在武侠小说中经常会有一个宝藏或神功秘笈类的东西让人们去抢夺,这传说中的“香饽饽”可能确有其物,也可能什么都没有。问题在于在我们的武侠中,秘笈或宝藏被证明为“无”的时候,大侠已经功成名就,秘笈是否有效已经不重要了。这里梦工厂稳准狠地抓住了中国武侠神话的“命门”,将“师父”与“秘笈”成功地搞笑了一番,因为当阿宝打开宝典大叫“没有字”的时候,不但师父傻了眼,我们也傻了眼,“神龙宝典”也不灵光传统功夫片里十拿九稳的保障全不管用,这下子怎么办?故事在美国人的文化主导式下再次峰回路转,阿宝通过“宝典”的反射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次肯定了自己的能力,最终打败了太郎。在这里,阿宝的成长是对美国文化、美国精神的一种折射,它体现了美国人祟尚自由,追求个性解放与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不过片中有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浣熊师傅和乌龟大师在桃树下谈论关于阿宝是否能成为神龙大侠拯救大家的对话中处处透露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乌龟大师说到的自己不能控制桃树的开花结果这恰恰体现了道家老子的“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道”化生万物,养育万物,但是“生而不有”“长而不宰”,这就是“无为”。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不为,而是有为,并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有“功”。也即是要“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不妄作为 只有遵循自然的原则,才能把握“道”。在电影里,乌龟大师就说过,我不能影响桃树的开花结果,尽管我能将桃核种人土里,但桃核只会长成结桃子的桃树而不是苹果树橘子树,这一点我无能为力。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惊叹从《花木兰 《功夫熊猫》,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一点通过简单分析《功夫熊猫》的文本就可以看出来。影片场景的设定表现了儒家思想:和平谷里和平安宁,居住的都是善良的居民(兔子、猪、鸭子)。所有的居民都遵从上天的安排,相信上天会选出神龙侠来为他们维护和平。徒弟们尊敬浣熊师傅,浣熊师傅敬仰乌龟大师。他们有着“善最终会战胜恶”的观念,有着积极乐天的人生态度。而故事的高潮暗含道家思想:龙之典的秘诀是“无”。最厉害的武功招数“无极拈花指”,以无招胜有招。阿宝貌似无用实有大用。最终阿宝取得胜利彰显了禅宗的思想:龙之典的秘诀是靠阿宝顿悟而得,只有阿宝能心领神会。而一心想得到龙之典的豹子,用尽所有招教,终是强求。另外影片设计成功夫片,其中的武打场面也是可圈可点的。片中许多建筑的设计都严格遵循中国武侠片中的样本,比如在红瓦屋顶上奔跑飞翔,备司其职的虎、猴、鹤、蛇和螳螂五侠代表标志性的中国功夫,而师傅和阿宝抢食的场面很有成龙嬉笑武侠之风,到了反派大龙与阿宝决斗的地方,其上天落地夸张的天马行空又应该是以周星驰的《功夫》为范本,其他如不倒翁沙袋、掌劲灭烛、夜幕飞檐这些情节也都是来自香港动作片。这些对我们看惯功夫片的中国人来说十分亲切。影片运用的也十分到位,不 花木兰》照搬的很生硬,使人觉得别扭。两部电影都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因为这是一个民族文化根深蒂固的属性标志。别人对我们文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电影输出方面,我们对外展示的也多是传统文化。进军好莱坞的中国电影《英雄》、《十面埋伏》、《功夫》、《无极》等无不说明此。因此全面展示中国文化是很有必要的。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完美的阐释,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而《功夫熊猫》在表现传统文化方面下的功夫比《花木兰》要多得多,许多人评论后者只是披上了中国传统故事,骨子里表现的净是美国的东西,个人英雄主义、女权主义,误导了其他国家对古代中国的看法。而前者就好很多,具有相当神秘色彩的中国古代哲学在全世界都学习孔子的儒家思想后也逐渐被人所认识、接受,影片中表现的也十分到位。

可以这样说,迪斯尼动画片从1998年的《花木兰J2008年的《功夫熊猫》,在两部电影中,给观众们展现的文化背景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在这十年的世界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已经有所增加,特别是中国式物质特色吸引了很多西方学者的潜心研究(如中医学)以及普通外国友人的兴趣爱好(中国的美食、工艺品等等),在国外很多大城市都有中华城,当然中国制造的产品也已经走向了世界。西方已不再把所有的东方主义色彩(如日本特色)误认为中国也有这样的传统或文化。但是 这些都是物质文明,在精神文明上,应该说中国受西方的影响更多。虽说五千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但是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社会,到受外国列强入侵的灰暗历史,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口号,从来都是集体为先,个人为后,以社会本位论的观点贯彻精神文明,但是在现今的和平社会,经济发展是关键,人民安居乐业,西方所崇尚的个人主义已经逐渐渗入到我们群体中。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人的位置放在了前面,更加尊重人的价值,个人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熊猫阿宝能够被中国人所喜爱的原因,表面谦和软弱的熊猫,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子承父业的传统已经不在。就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常常是生性和善,喜欢中庸,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理想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阿宝那样好运,成为英雄名人,但是我们愿意为理想去奋斗。不要以为个人主义精神的趋势会让我们忘记自己的精神文明,因为这本是没有冲突的。就拿儒家文化举例,在古代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如今,在外国很多地方都设立了孔子学院,不仅可以让更多不能来到中国的外国朋友学习儒家文化,揭开中国文化的神秘面纱,也同样唤起我们中国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注意。相比于世界哲学史,儒家思想就是中国的哲学,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以及其包含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相应时代的变化做出改变。这就是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也是儒家思想能历经千年独领风骚的原因所在。

在全球传播时代,不同的文化相互影响,文化边界开始模糊化,也开始不断的被改写。许多人赞美这个时代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丰富与便利性,在全球化趋势下,全球性阅读潮流,已经无法抗拒其洪水般侵袭。好莱坞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电影题材,正表明了全球化的趋势。罗兰·罗伯森说:“从特定的意义上说,全球化是指不同的生活形式之间常有争议的结合。”这意味着全球化是文化之间有争议的结合,是文化的过程。霍尔也说:“全球化绝不能视为一个文化同质化的简单过程:它总是地方的、特殊的和全球的东西的一种结合。”所以《花木兰》、《功夫熊猫)可以被看作是全球化的产物,而我们在这些影片中看到了中西文化相互交融

参考文献

篇3:从西方餐饮看文化差异

“民以食为天”, 就餐饮而言, 许多细节在中西方文化中就有着不同的表现, 有些差异十分有趣, 却很少有人关注。以下就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

一、关于西餐中的一日三餐

“breakfast”是英语中的早餐, 是由break (打破) +fast (斋戒) 组成, 即指打破前一夜的禁食, 开始新一天的饮食。如若英语学习者知道这一含义的话, “早餐”这个单词便更加容易记忆。一般来说, 西方人在lunch (午餐) 和supper (晚餐) 之间会有一个afternoon tea (下午茶) , 吃些点心、饮茶或喝咖啡等, 西方人将其视为是社交活动的好时机。东方餐饮中则没有“下午茶”一说。

二、关于传统中的西餐主角

1.steak (牛排) 。牛排是西餐中最常见的肉食。通常, 吃牛排时分为三种:rare (三分熟, 嫩的) 、medium (五分熟, 不老不嫩的) 和well-done (全熟, 煮烂了的) 。由于身体体质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很多西方人偏爱食生食、冷食。而东方人则更偏爱熟食和热食。

2.salad (沙拉) 。沙拉是西方餐桌上的主要蔬菜。是用沙拉酱去凉拌各种蔬菜的生菜食品。东方人则更喜欢炒菜或煮菜, 这也是东西饮食文化的不同。

3.turkey (火鸡) 。火鸡是西方过感恩节和圣诞节时的必备食物, 是真正的节日餐桌主角。这是源于人们初到美洲, 为庆祝丰收第一次过感恩节时吃火鸡而流传下来。类似于“饺子”是中国春节必有的食品一样。可见虽然文化不同, 但每种文化都会有不可或缺的主角。

三、关于西方的请客赴宴

在西方, 去别人家吃饭时不能早去, 这一点与东方文化不同。在中国, 有些热心人, 特别是熟人, 去别人家赴宴时, 往往喜欢早到, 以为这样可以帮着主人准备, 并显得足够重视。而在西方, 早去往往会让主人尴尬、措手不及。这一点就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在西方, 赴宴时一般要准备些礼物, 礼物多为鲜花、酒水之类, 而东方人的礼物有些与之相似, 有些则要显得更厚重一些。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在入席就座时也有明显的差异。在东方, 特别是在婚宴上, 人们总喜欢认识的人坐一桌, 觉得熟悉, 有话题聊, 甚至可以划划拳。而在西方, 人们却喜欢坐在有陌生人的桌上, 因为他们把吃饭看成是一种社交活动, 是结识新朋友的好机会。另外, 在西方餐桌上, 男士是需要照顾右手边的女士的, 诸如拉椅子等。这是源于传统上西方人坐长条桌就餐, 而且是男女隔位就座。而传统上中国人是坐圆桌就餐的, 这是文化上的差异。

四、关于西方席间礼仪

对于西方人来说, 赴宴吃饭主要被视为是社交活动。因此, 相互交流必不可少。聊天是和左右两边的人聊, 但不能和桌子对面的人聊。在用餐过程中, 不能大声喧哗、吃东西时要闭着嘴咀嚼。席间, 如果邻座不小心掉了餐具, 不要热心地帮忙去捡, 因为这样会使对方尴尬。这一点与东方文化截然不同。如果是自己掉了餐具, 要先向左右两边的人说声“Excuse me (抱歉) ”, 再附身去捡。而两边的人则不作回应, 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不要用嘴吹热食。吃到鱼骨之类的东西需吐出、或需用牙签时, 左手要有掩口动作。关于餐具, 吃西餐是左手拿叉, 右手拿刀。通常, 西方人的吃饭顺序与东方不同, 是:先喝汤, 然后吃开胃菜, 再吃主食, 最后吃甜点。而东方人一般是先吃饭, 后喝汤。从以上西方用餐礼仪中, 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有着很多不同之处, 其中有些差异是我们不曾了解的。

五、关于西方餐桌禁忌

1.忌打翻盐瓶, 否则会被视为不祥之兆。东方没有这一说法。

2.忌强行劝菜。在中国文化中, 劝菜、给客人夹菜被视为是热情的表现。但在西方, 人们最忌被强迫做什么。同样, 也不会有劝酒一说。可见, 两种文化截然不同。

3.忌隔桌取食、取物。西方餐桌礼仪中, 不能隔桌去够对面的菜或东西, 如需用调料瓶时, 应请旁边的人传过来。

4.忌吃东西时发出声响。在西方, 吃东西时, 要避免出声。吃面条时, 是用叉小口送入嘴中咀嚼。而在东方, 人们用的是筷子, 需挑着吃, 就难免发出声响, 这也是文化的不同。

5 . 忌将胳膊肘放在桌上。在西方, 如将胳膊肘放在桌上, 会妨碍别人, 也被视为是对他人私人空间的侵犯。可见, 西方人很注重“private space” (个人领地) 。在东方餐桌文化中却没有这一条, 这也是东西文化的不同。

6 . 忌咀嚼时说话。西方人吃饭时忌讳嘴里有食物时说话、聊天, 否则会被视为是没修养的表现。

六、与餐饮相关的西方习语、俚语

西方餐桌上的主食与东方不同, 东方以谷类为主, 而西方则以肉类为主, 其次就是面包及奶制品。以下是常见的与餐饮相关的习语、俚语, 从中可以看到不同的餐饮文化。如:

1.meat (肉) and drink : 意为“饮食”。

2.the meat of sth:意为“……的本质、实质”, “重要的事”。

3.meat and potatoes:意为“主食”可见肉在西餐中的地位, 它是西餐中的主食。

4.daily bread (面包) : 意为“日常的粮食”

5.earn one’s bread: 意为“谋生”、“赚取生活费”, 中文则用“养家糊口”来表达这一含义。

6.bread and butter (黄油) :意为“生计、生活必需品”。中文用“饭碗”、“柴米油盐”来表达同一含义, 中英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7.know which side one’s bread is buttered:字面意思为:知道面包的哪一面抹了黄油。意为: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

8.bread-winner :意为:挣钱养家的人。中文用“养家糊口的人”来表达这一含义。

9.break bread with sb:意为“与……共餐”

10.brown bread:指黑面包, 而不是与中文对应的“褐色面包”。

11.a big potato (马铃薯) :意为:大人物。中文用“大腕”来表达这一含义。

12.a hot potato:字面意思为:“热的马铃薯”, 意为:麻烦事、难题。中文用“烫手的山药”来表达这一含义。中英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3.salad (沙拉) days:指青涩的年轻时代。中文用“青葱岁月”来表达这一含义。

14.white meat (肉) :意为:“白肉”, 指禽类、鱼类的肉。有学生将其翻译为“肥肉”, 实为一种误解。

15.red meat:意为:“红肉”, 指牛、羊肉等畜类肉。若理解为是“瘦肉”, 则为一种误解。

16.at table (餐桌) :意为:在吃饭、在进餐。中文没有类似表达。

17.on the table:意为:在桌面上、明摆着。中文也有相同表达。

18.under the table: 意为:暗地里、私下、悄悄地。中文没有类似比喻。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 肉、面包、马铃薯都是西餐中不可或缺的主食, 都占有重要地位。

七、结束语

以上我们从几方面了解了西方餐饮文化的相关知识。在平时的外语教学中, 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了解与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从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去感受、去比较不同文化。在对比中学习语言、了解文化, 使外语教学更贴近生活、更加有趣。这样学生就会自发地在学习过程中去发掘文化的差异, 从而逐步提高语言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摘要:东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在日常餐饮中就渗透着许多文化差异。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 对比分析了中西餐饮文化之差异, 指出了有趣的文化差异对外语教学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餐饮,文化对比,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安晓灿.新编实用英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 2002..

篇4:从肯德基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

关键词:汉语 英语借词 西方文化

引言

有很多学者致力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的研究,为我们认识语言和文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语言和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语言是对文化进行反映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会反过来对文化的发展造成影响。随着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加深,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加深,当一种语言从其他语言中引进外来词汇的时候,其实也将外来语言背后的文化引入了。从汉语中借用的英语词汇可以看出,随着英语在汉语中的应用,西方文化也在这些语言中传递,与此同时也引进了这些外来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结合其他的语言体系,不同的语言之间会产生交汇。对汉语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英语逐渐融入进来,从这个角度来讲,汉语中对英语的借用,其实是借用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变通。本文尝试着将汉语借用英语词语现象置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探讨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汉语借用英语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英语词语主要是通过五种途径进入汉语中的,在这几种途径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融入也十分明显。

一、媒体中的英语借词透露的西方文化分析

(一)电影和电视节目

英语电影和电视节目传入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英语的普及。英美电影的制作,无论是题材本身的内涵,还是各种电影技术的应用,都领先其他地区,因此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电影和电视节目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都十分广泛。英语电影和电视节目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英语的普及。另外,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电视也是一种十分经济地获取信息的方式,电视节目中英语新闻、娱乐节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他们在观看电影以及电视节目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学习了英语,学习了英语语言中的文化。这些文化以及艺术方面的词汇是结合了汉语和英语产生的一种新词。

(二)通过新闻和媒体进行文化渗透

新闻是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世界新闻领域,英美新闻也处于垄断地位,比如美联社、路透社等英美主要新闻机构,每天都在向全世界传输大量的时事消息,这些消息的覆盖面也十分广泛,涵盖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另外,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消息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在互联网上,如果想要获得更多其他国家的信息,则必然会接触到英语,因此,在英语的传播过程中,文化也蕴含在其中。

(三)消費文化的渗透

除了通过媒体、电视节目、电影等进行文化渗透之外,西方的一些国家也在极力推销自己的商业文化和消费模式,一些国外的产品品牌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几乎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比如可口可乐、摩托罗拉等,这些外国的公司在推销自己的商品的时候,也将他们的文化推销给中国人。虽然这些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中文,但是在使用中文的过程中往往还是会结合英文,借用一些英语词汇,也成为文化渗透的一种方式。

二、粤语中的英语借词体现出的西方文化分析

我国的语言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由于地域辽阔,我国的语言种类很多,五十六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我国的粤语受到英语的影响最为深刻。广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主要阵地,有资料记载,早在1637年英国就派出商船来到广州,而且在广州设立了相关的办事处,此后与中国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密切,很多广东籍的华侨以及定居在香港的同胞在与家乡的人民进行交流的时候,英语就渐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英语的影响也渐渐深入到每家每户,香港本身就是一个多语言的环境,广东与香港之间的距离很近,因此受到的影响也很大。居住在香港的居民几乎都会英语、汉语和粤语,加上改革开放的影响,使得很多广东人开始像香港人一样,在讲粤语的时候也会夹杂一些英语,并且渐渐地将这些英语使用得十分流利和顺畅。对于广东人而言,这并不是为了追求一种时尚,更多的是为了减少语言的隔阂,使得交流的过程变得更加容易,而且这种语言方式也已经渐渐成为人们使用语言的一种习惯。随着香港的回归和广东经济的发展,粤语对普通话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粤语中的英语借词现象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很多有特色的英语词汇也渐渐在大陆的其他地区开始应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常用词汇,比如巴士就是借用英语单词“bus”,的士就是借用英语的“taxi”。在“的士”这个外来词的应用过程中,还产生了很多其他的词汇,比如“的哥”、“的姐”、“面的”、“摩的”等,分别指代的是开的士的人、以小型面包车作为的士的人、以摩托车作为的士的人。

三、中外交流中的英语借词体现出的英语文化分析

在古代,我国就已经与西方的一些国家有交流和沟通,近代以来,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包含了一定的政治背景,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个过程中,民族矛盾之间的激烈碰撞,也为文化和语言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中西方的交流逐渐增多,首先表现在语言上,在汉语中借用英语词汇,使得汉语的词汇量不断增加,从侧面推动了汉语的发展。比如“丽丽穿上今年最in的迷你裙和同学一起去看芭蕾。但是到了剧场之后发现演出取消了,因此两个人只好去附近的跳蚤市场血拼,两人又去麦当劳买了一杯可乐和一支冰激凌,去网吧玩了会电游,网上聊天认识了一个GG,发了一个伊妹儿,拜拜之后各自回家。”在这段中文文字中,就有很多由英语词汇派生出来的汉语语汇。这些都是一些比较时尚的借词,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使用这些词汇,这些词汇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些文化的传递。以这段话为例,这些词语在汉语中本身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英文的传入,使得这些词汇开始普及,随后便产生了相应的中文对应词,渐渐对这些词语背后的文化也进行了接受。中西方的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也与各种书籍、文学作品等内容的翻译有关,在我国历史上就有一大批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西方先进的科技、经济著作进行翻译,在这个过程中又产生了很多英语借词。后来,这种翻译又延伸到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对我国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的词语。这些英语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这样的词汇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些词语已经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都有可能会顺便附带几个英文单词,让汉语和英语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而且文化的交流也逐渐加深。

结语

“文化全球化”指的是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一个重要过程,包括很多方面。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英语是一种最为广泛的语言,所以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自然会选择英语作为首选的交流载体,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使得英语所代表的文化也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在汉语的使用过程中借用英语词汇的现象较多,在我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借用英语的情况将越来越多。随着当前世界文化交流逐渐增多,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融合使用也越来越多,比如很多人会在使用汉语的时候也夹杂使用一些英语单词,汉语在借用英语的过程中,也传递了很多西方文化,这些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以及语言的发展也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冀宏.英语中借自汉语的外来词[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01).

[2]张泽芬,刘丽丽.汉语和英语连词语序对比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3]杨惠芳,郑奕.英语中国化的趋势及模式[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4]韩怀伟,赵宏凌.语料库支持的汉化思维在英语写作中的迁移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S1).

[5]郑晶.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之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6]朱琴.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临时词义缩小与扩大的语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7]周志培,冯文池.英汉语的相互影响——汉语的英语化与英语的汉语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1).

[8]黄鸣.从淡化洋节说开去——也谈“文化侵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篇5:从人名看东西方文化异同

从人名看东西方文化异同

人名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透过人名可以发现不同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以及不同的社会生活变迁的印迹.文章从东西方人名的异同这一角度分析其相应的土壤--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作 者:梁成功 Liang Chenggong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南,洛阳,471022刊 名: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SHU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8(4)分类号:G04关键词:文化 人名 名姓 儒教 基督教

篇6:从肯德基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

A comparison between some featured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s expressions on wine culture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ideolog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ine cultures.Key words: wine culture;traditional ideology;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人们日常的交际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的不同,东西方(甚至国与国之间)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对东西方酒文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颇有意义。本文从比较中国酒文化(以汉民族为主)和西方酒文化(以英语民族为主)的传统思想着手, 研究两者有关酒文化的语词表现形态及价值含义的异同之处。

一、从中国酒文化的传统思想看汉英语相关语词表达之异同

千百年来, 中国的酒文化受到传统思想的浸润。因而, 其反映在汉语中的那些语词形式是英语中所没有或无法对应的, 且往往很难被西方人理解。(一)汉语字词“酒”与英语对应词的比较

酒自产生以来, 便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思想主张修身养性、关心人性之善恶, 也体现在对“酒”的造字上。《说文解字》解释:“酒, 就也, 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 吉凶所造也。”清人段玉裁注: “宾主百拜者, 酒也。淫酗者, 亦酒也。”酒有利有弊, 既能让人如醉如痴, 使人性至善至美, 又能让人祸害连连, 荒淫无度, 尽露人性之恶相。鉴于它的两重性, 酒便有许多充满褒贬含义的别名:“欢伯”、“福水”、“狂药”、“魔桨”、“祸泉”等等。

英语中有许多与汉语“酒”相对应的词, 但都不能完全相对应。Alcohol 原指酒精, 现在也用来泛指任何含有酒精的能醉人的饮料, 像葡萄酒、啤酒、烧酒等。Drink 通称包括酒的各种饮料, 也可特指酒。liquor、spirit(s), 均指非发酵的烈酒或蒸馏酒, 相当于汉语的“烧酒”、“白酒”、“白干”。Wine 源自拉丁语vinum 葡萄, 一般指发酵过的葡萄酒等果酒。汉语的“白酒”其实是烧酒, 不能译为white wine, 而应译liquor 或spirit。同理,“绍兴黄酒”也不能直接译为yellow wine, 应译作Shaoxin rice wine。(二)中国酒文化在汉语中的独特表达形态

既然做人要有道、有德和有品, 饮酒当然也要讲究“酒道”、“酒德”和“酒品”。酒道是关于酒和饮酒的道理, 酒德指酒后的行为, 酒品指饮酒的旨趣和品德。“酒德”的语义转变也体现了酒的两重性。它最早见于《尚书·无逸》:“无若殷王受之迷乱, 酗于酒德哉!”唐朝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云: “念昔挥毫端, 不独观酒德。”随着时代的变迁, 酒德的词义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多指喝酒的豪爽程度。比如在酒桌上, 我们常会听到“某人酒品很高”, “某人酒品很差”, 或“某人没有酒德”等的评论。这里的酒德或酒品其实应译为drinking manner。一个人的酒品或酒德的好坏, 折射了该人品格和德行的好坏及其处世的声誉, 因而是非常重要的。儒道崇尚闲情逸致、追求超凡脱俗,饮酒也可以有不同的兴致(如“酒兴”)。人们还可以用酒的方式避世即“酒隐”, 如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名句。在酒醉的自由状态中, 摆脱了束缚的艺术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酒喝到极致时, 文人墨客可以诗酒斗百篇(如唐朝酒仙李白), 也可以像唐朝书法家张旭狂写草书、大写“醉帖”, 英雄武士可以大打“醉拳”, 同样人们也可以弹“醉琴”、跳“醉舞”。(三)酒文化在汉语英语中的相似表现形态

无论东西方, 人们面对生活的忙碌和无奈、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只有在对酒高歌时、酒酣耳热后, 沉重的心灵才得以片刻的慰藉, 脆弱的人性才得以暂时的解脱。这种相近的人生观, 反映在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里。当烦恼不断、忧愁缠身时, 人们习惯用酒精来麻醉自己, 以此“借酒浇愁”。如李白“举杯销愁愁更愁”。杜甫在《落日》里也有类似的诗句: “浊醪谁造汝? 一酌散千愁。”英语也有借酒浇愁、借酒解愁的习语, 如drink one’s sorrows / troubles , drown one’s troubles away , drink down sorrow 等。(四)有关酒礼的汉英词语的比较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婚丧嫁娶、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无不讲究礼。古代的礼自然也渗透到酒文化中, 酒礼就是人们喝酒的行为规范、规矩、礼节行为等。柳诒徵认为: “古代初无尊卑, 由种谷作酒之后, 始以饮食之礼而分尊卑也。”《中国文化史》()由此可知, 酒与礼的关系由来已久, 且喝酒吃饭也可体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贵贱、尊卑、长幼等礼仪规范。统治阶级制定酒礼是为了维护统治、保护其特权, 而文人雅士倡导酒礼则是为了满足其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的需要, 他们推崇超俗的境界, 追求儒雅的风度。

如今, 日常生活中虽没有以前那么多的讲究,但是人们依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于长幼秩序等饮酒礼节, 如“敬酒”, 其与英语对应词toast 意义相差不大。但俗语“劝酒”是“敬酒”的一种特殊形式, 没有英语的对应词。中国人喝酒喝的是感情,所以只要有适当的理由, 人人都可劝酒让对方多喝酒, 以示友好和诚意。劝酒又有几种方式: 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叫“文敬”即toast;“罚酒”是中国人“劝酒”的另一种独特方式。劝酒是中国人好客的一种典型表现, 但往往不被异族文化的人理解。

中国人讲酒礼, 并不等于英美人没有酒礼。恰恰相反, 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饮酒礼仪。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 并注视对方, 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 但不一定喝光, 也从不劝酒。英语toast或drink 就是提议祝酒, 或是为某人干杯的意思。toast 一词也可指接受祝酒的人或事, 即令人敬慕的人(尤指女士)。二 从西方酒文化的传统思想看英汉语词的相关表达之异同(一)英语酒神和汉语“酒神”

神话和传说, 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和认识。不同的民族文化与这种理解和认识有密切的关系。汉族古代神话和传说有自己的体系, 欧洲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也有一套独特完整的“神”的谱系。在西方,酒文化和希腊、罗马神话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英语中有关酒文化的一些词语也打上了希腊、罗马神话的烙印, 那是汉语无法对应的。例如, 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 在罗马神话中称巴克斯(Bacchus)。酒被认为是酒神赐予人们的礼物, 也是人们丰收的象征。于是每年12 月末都要举行一次新酒节以庆祝丰收, 即酒神节(Dionysia 或Bacchanalia)。酒神信徒们在酒神颂歌的极大鼓舞下, 结队游荡, 载歌载舞, 纵情狂欢, 完全坠入忘我之境, 人的本性在这里得到最大的释放。酒神节变成了狂欢节, 从古罗马、古巴比伦到当今世界各地几乎都有酒神节的存在。为此, 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了酒神精神, 认为希腊人的酒神宴乐含有一种救世节和神话日的意义,这种独特的酒神音乐有别于一般的音乐。只有在希腊人那种抛弃一切束缚、回归原始的状态下, 痛极生乐, 乐极生悲, 美才得以展现, 音乐才得以产生, 艺术才得以创造。所以相当一部分欧美文化也体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酒神精神。可见,酒和艺术的千丝万缕联系, 在东西方酒文化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只不过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与酒神相关的英语词语有很多。Bacchus 一词可用来通称酒, a son(priest)of Bacchus 酒神之子(即为酒鬼)。Bacchant, bacchic, bacchanalian, dionysiac, bacchae 等词的本义都与酒神或酒神节相关, 现各自都有相类似的引申义。Bacchant 作形容词意为狂饮作乐的, 作名词称狂饮作乐者;bacchic 作形容词指醉的, 狂欢狂饮的, 但同时也指喧闹的;bacchanalian 作形容词也指狂饮作乐的, 闹宴的, 作名词时指发酒疯的人;Bacchae 原为酒神的女伴, 酒神的女性崇拜者或女祭司, 现指参加酒神节狂欢的妇女们。同时, dionysiac 意为极度兴奋的, 狂放的, 放荡的。而英语谚语Bacchushas drowned more than Neptune 酒神淹死的比海神多, 也就不难理解美酒所造成的祸害胜过大海。希腊神话中还有一个森林之神叫萨提儿(Satyr),其形状为半人半羊, 喜好纵欲贪饮, 代表原始人的自然冲动。英语satyric 意为“性好酒色的”, satyriasis 就是男子色情狂。由此证明, 酒和色是有一定关联的。因而西方很多男人之间都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Wine, women and song, 即都希望能过上“在声色场所狂饮作乐的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以上大部分词语表达多见于文学作品。

相对来说, 中国神话传说中就没有酒神这一说, 却有关于酒的发明人一说, 最早提到的酿酒人为仪狄和杜康。后来, “杜康”在汉语中被借用指称酒。中国文化中没有酒神这一说, 并不等于汉语中没有“酒神”这一词语。汉语中的“酒神”指酒量大的人, 与神话无关。该词出自唐朝冯贽的《云仙杂记·酒神》: “酒席之上, 九吐而不减其量者为酒神。”同样, 汉语中的“酒仙”也不是指酒神, 而是古时对酷好饮酒的人的美称。(二)有关酒吧的英语词语和相近的汉语词语

欧美的酒吧文化既是酒神文化的一种典型表现, 又是它的延伸: 酒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颠覆现存文化秩序的原初动力。在现代, 古希腊的酒神精神在斯得以最大限度地体现, 形成了其独特的酒吧文化。到了欧美(尤其是英国)不能不去酒吧, 那是朋友之间休闲聊天或聚会的好场所。酒吧文化是西方(尤其是英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独特的民俗生成了许多相关词语。首先, 酒吧或酒馆的种类有很多, 除了bar, 还有pub(英)啤酒馆, alehouse 啤酒馆(麦芽酒店), saloon(美国西部城镇典型的)酒吧, beer parlor(加拿大)啤酒吧, drinkery(美国)酒吧, waterhole(美国俚语)酒吧间, groggery(英国)低级酒吧间等等。

还有各种各样类似于酒吧的饮酒聚会, 如beer bust 啤酒宴会, cocktail party 鸡尾酒会, bottle party 自带瓶酒的宴会。在美国有bottle club 饮酒俱乐部, 澳大利亚的英语俚语中表示狂饮作乐的聚会有很多方式……

此外, 还有很多由此而衍生汉语中无法对应的英语国俗词语, 如a cocktail dress 原指参加鸡尾酒会时应穿的礼服, 即鸡尾服, 现泛指可在任何正式或半正式场合下穿的礼服;a cocktail hour 鸡尾酒会时间;mixologist 调酒员, 善调制鸡尾酒的酒吧调酒生;bar billiards 酒吧台球;cabaret show 助兴歌舞表演;beer and skittles 吃喝玩乐, 享受;等等。

篇7:从管理思想窥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东方的管理思想是以中华传统管理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管理理论。非常注重文化和伦理的引导。东方的管理思想具有其独特的思想魅力,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其只要特征表现为:

1.通过文化和伦理引导人性,从而规范个体行为

置于文化、伦理上的东方人性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努力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氛围,重整体,倡导群体的凝聚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注意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以道德作为管理的基础,把人性和伦理结合起来,通过文化氛围、道德舆论、伦理规范的引导,达到规范个体行为的目的。

2.强化道德观和责任感的约束和激励

东方管理思想东方管理思想在人性本善的假设前提下,其管理方法表现为“仁政”、“信民”和道德感化。更关注个体的情感需求,强调心治,重视精神激励与精神塑造,主张通过教育来造就有理想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通过各个方面不断强化个体道德感和责任感的培养。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舍生取义”等。

约束和激励更多的表现为正向性、侧重于“软管理”手段。

其精髓和创新在于“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人”是东方管理哲学的核心,包括两大层面:一是要求管理者为他人着想,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通过自身的道德威望感召和示范,在无形中影响被管理者,从而使社会与人际关系处于最佳状态,达到最佳的管理绩效。就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另一方面:“人为为人”。作为东方管理文化的本质特征,“人为为人”揭示了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激励与服务的综合体现,强调自身行为的激励和修养,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够持久地处于激发状态下工作。

然而西方管理思想侧重于意识和技术层面。侧重于方法意识和技术层面。科学管理一直是西方管理思想的主流,也是西方核心的管理方法。西方管理原创建立了一整套管理科学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使管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并成为今天管理发展发展的基础。无论管理学如何发展,都抛弃不了它的基本框架体系和概念范畴,以及一些根本性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西方管理思想对管理的理性分析格外重视,企业依靠严密的组织机构、健全的控制手段实施管理。随着管理思想的不断完善,企业文化越来越被重视。

从上述东西方管理科学的很容易看出来,第一:西方文化是科学文化,注重科学性;而东方文化是人文文化,注重人文性与艺术性。第二:西方文化强调法治的作用,依法治国;东方文化则注重道德的教化,提倡以德服人。第三:西方文化一个人为中心;东方文化以集体为中心。

一般意义上的东方文化指是是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又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中庸”、“以和为贵”等。注重人性,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强调集体在个人之上,鼓励个人为集体做贡献而不求回报。

篇8:从肯德基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

一、姓名的翻译要遵循两个原则:“约定俗成原则”和“名从主人原则”。

“约定俗成原则”是指有些姓名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已有了固定的译法,就应该继续使用下去,即使有的不够妥,甚至错了,但因多年来已为人们所公认和熟悉,这样的译法也该继续沿用,无须另订译名。如英国著名作家George Bernard Shaw正确的汉译名应是“乔治·伯纳·肖”,但是过去该作家的名字一直被译作“肖伯纳”,变成了一个典型的汉名。本应译作艾德嘉·爱伦·坡的美国诗人Edgar AllanPoe被我们习惯地译作爱伦坡,我们也只有错误地沿袭下去了。还有人们已熟知的Shakespeare—莎士比亚, Addison—爱迪生,Bethune—白求恩,宋庆龄—Soong Ching Ling, 孙中山—Sun Yat-sen等,如果我们将它们换用新名,反而会引起指称的混乱。

“名从主人原则”是指在翻译姓名时,要遵循姓名本来的和名的排列顺序、姓和名所有人所在国的语言发音,个人自选择的另一种语言的姓名构成。如我们在翻译阿根廷球员Veron的姓名时应该按照西班牙发音译成“贝隆”。遵循“名主人原则”,保留各民族姓名本身的特点,这不仅是对个人名权的尊重,也是对一个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尊重。姓名在多时候并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往往代表着个人的身份和族的尊严。现在人们对自己姓名的爱护就如同爱护民族和语言的独立一样,不愿意改动自己的姓名。

二、尽管我们在中英姓名的翻译中有这两大原则为指导,但在人名翻译时, 我们还是会遇到许多麻烦, 这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 从姓与名的排列顺序看英汉姓名的文化差异

英语民族的姓名排列顺序与汉语民族正好相反。我们先说姓后说名, 如郭沫若, 鲁迅等。而他们是先说名后说姓, 如Benjamin Franklin, 本杰明是名, 富兰克林是姓;又如Charles Dickens, 查尔斯是名, 狄更斯是姓。这种姓与名不同的排列顺序是英汉文化差异的明显例证之一, 它是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人名上的体现。我们知道, 姓是一个家庭的代号, 而名则是个人的代号。对于某一家族来说, 姓是该家族所有成员的共同符号, 即共性;而名是每个成员自己的代号, 属个性。而英汉民族的这种姓与名的不同排列顺序正是中西方人们在“共性与个性”关系上所持观念的反映。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 封建文化源远流长, 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封建社会, 人们脑海中宗族意识异常强烈, 宗族观念根深蒂固, 君主皇帝的王位在宗族内沿袭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实例。当时, 姓是社会地位和等级的标志符号, 唐朝是李家天下, 李便为国姓;宋朝皇帝姓赵, 因此赵就名列宋代成书的《百家姓》之首。姓是大宗的族号, 代表宗族、血缘和群体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共性至上和三纲五常。在这样的传统文化氛围中, 代表宗族、血缘、群体的“姓”必然在先, 而代表个性的符号“名”当然在后了。

在西方, 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共性至上相反, 他们则强调个性, 尊重的是个人独立的人格与主体意识, 所以在姓名排位上把代表个性观念的“名”放前面, 而把代表共性观念的“姓”置于其后。

(二) “姓”在中英两国起源的差异

在中国, “姓”起源于上古的母系氏族社会, 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那时用来“明世系, 别婚姻”。可见, 从中国的母系氏族社会起, “姓”一直是一个血缘关系的标志。在英国, 姓的起源要比中国晚得多。古时候, 英国人的祖先盎格鲁·撒克逊人只有名字, 没有姓, 他们名字很简单, 多数用一个普通名字组成。

(三)中英两国的姓在形式等方面的差别

中国人的“姓”多以单音节为主, 因此以单字为姓, 但也有双音节, 或多音节的, 也有二字、三字、四字复姓, 如:诸葛、步六孤、爱新觉罗等。英语中的姓不管有几个音节 (单音节或多音节) , 形式上一般只有一个词, 从词性、词形上来说, 英语中的姓有名词 (如Hill) 、形容词 (如Long) 等。

(四)中英取名方式的不同

1、汉语的起名方式

(1)以出生时间取名:中国人有时以孩子出生的季节或典型的时令特征给孩子命名, 如春、秋、冬、雨、雪、冰等。

(2)以历史事件命名:汉语名字有纪念孩子出生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的现象, 如:建国、解放、援朝等。

(3)以地点取名:地名往往也出现在名字里, 如沪生 (出生在上海) 、京生 (北京) 、宁生 (南京) 、苏生 (苏州) 等是为了纪念孩子的出生地。名人鲁豫、齐秦、关牧村、陈佩斯 (布达佩斯) 的名字都是为了纪念某个地名而取。

(4)以五行说起名:我国传统文化认为, 五行 (金、木、水、火、土) 是万物的起源和根据, 因此五行之说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父母在为孩子取名时, 根据出生的时辰推算孩子命中缺少五行中的哪一项, 然后在起名时弥补上。如命中缺水, 就选用“淼”字;命中缺木, 则用“森”字。

(5)以动植物为名:以动物名称为名:中国人有时候爱以孩子的生肖相或用所偏爱动物为孩子命名。一般首选威武雄壮、表示祥瑞、长寿的灵兽禽鸟等动物, 如龙、凤、虎、彪等。这些名字的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美好祝福和愿望;人们比较喜欢用在名字中的植物花卉有松、楠、竹、柳、杨、桐、榕、衫、梅、菊、莲、桂、兰等。

(6)以传统理念取名:汉语名字常常溶进了长辈对后代的期望。希望家兴业旺则用旺财、隆基等;希望长命百岁有去病、弃疾等;光宗耀祖报效祖国的有泽民、祖光、耀邦、显祖等;希望女孩则常用淑、贤、贞、慧等字来示善良、纯洁和忠贞。

2、英语的起名方式

(1)基于宗教:由于英语国家的人多笃信基督教, 所以他们非常信奉上帝, 他们对基督教膜拜也体现在给孩子命名上, 如Christian克里斯蒂安 (基督信徒) 、Christopher克里斯托弗 (基督的使者) 、Eliot埃利奥特 (上帝的礼物) 、Jonathan乔钠森 (上帝所赐) 、Joseph约瑟夫 (上帝赐子) 、Angela安吉拉 (天使) 、Elizabeth尹丽莎白 (献身于上帝) 等。

(2)出于对品德的期望:各个民族都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也都体现在名字里, 如Abraham亚伯拉罕 (人民之父) 、Alan阿伦 (英俊) 、Alexander亚力山大 (保护者) 、Arthur亚瑟 (勇敢) 、Clark克拉克 (聪明) 、Charles查尔斯 (强壮) 、Ralph拉尔夫 (机智) 、Frank佛兰克 (率直) 、Alice艾丽丝 (高贵) 、Rebecca丽碧卡 (忠贞) 、Grace格蕾丝 (优雅) 等。

(3)源于植物花卉:西方人崇尚自然, 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 英语名字常采用植物花卉名称, 如Laura劳拉 (桂树) 、Lily莉莉和Susanna苏珊娜 (百合) 、Rose罗丝和罗达Rhoda (玫瑰) 、Viola维奥拉 (紫罗兰) 等。

(4)源于长辈的名字:在英语文化中, 有小辈重名于长辈的习惯, 主要是出于对长辈智慧、才能等优点的崇拜。长辈非常愿意让儿孙沿用自己的名字, 觉得是一种荣幸。为有所区别, 在晚辈名字后加“Junior (小) ”一词, 如Bush Jr (小布什) 、Kennedy Jr (小肯尼迪) 、Roosevelt Jr (小罗斯福) 、小洛克菲勒、小仲马等。也可在名字后加罗马数字, 如John Ford III等。而这种情况在中国方式是极其少见的。

三、基于以上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我们在翻译中英姓名时一定要讲究一定得策略, 除了最基本的被大家所熟知的音译和意译这两个策略外, 我们还要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这两个策略:

归化是一种文化补偿,是将原语中的姓名进行改造,目的是使译语更接近目标语文化,更接近译文读者,方便其理解和接受。它特别适用于文学作品中,因为将姓名转化成目标语读者熟悉的命名方式,读者能更好地接受并且记住作品中的人物及其关系。

异化是一种文化移植,使译语更接近原语,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语文化的风格和特色。这有益于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传播、交流和相互影响。它特别适用于人们日常的跨文化交际中。正如之前提及的中国人的姓在名前这种姓名结构所反映的先有家族,后有个人,家庭为大,个人为小,先大后小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翻译过程中,就要体现中国人重姓轻名的倾向,将姓放在名前,先在国外媒体已经非常自然地把胡锦涛书记和温家宝总理译作Secretary HuJintao, Premier Wen Jiabao。

中英姓名的翻译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忽略其重要性。我们要在把握好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之上,要以科学的翻译原则为指导,在翻译实践中,灵活运用以上翻译策略,才能译出标准、地道的中英文姓名。

参考文献

[1]、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学历教育论文下一篇:古玩鉴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