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改革现状

2022-06-23

第一篇:本科教学改革现状

我院法学本科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院法学本科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我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292所;2005年约为560所,4年所增数量几乎与过去20多年积累的数量持平;截至2008年底,该数值更是达到了634所,法学一跃成为了目前我国开设数量最多的三大专业之一。法学本科专业是我校2006年的新增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法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高级实用型法律专业人才。在高校对法学专业的招生量在“大步向前”的同时,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量却是“步履蹒跚”,这就把大量“法学遗民”堵在了就业的高速路上

那么究竟我院法学本科的毕业生现在面临怎样的就业状况呢?为此,我们小组以“我院法学本科学生就业现状”为背景进行了一次有关“法学专业学生就业”方面的社会调查。调查报告显示,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不容乐观。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呢?

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法学学生就业观念比较狭隘,将就业的目光放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根据《关于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的统计可以看出,在就业工作地点的选择上, 57%的学生选择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一线城市,27.5%的学生选择

二、三线城市,而只有2.5%的学生愿意在乡镇或农村就业,学生选择就业地区的集中性造成了原本能就业而主动失业的情况。

从就业单位性质上来看,党政机关依然是法律专业毕业生的首选,其次是企事业单位,选择到部队、海关、武警边防等单位的也在

1 /

5逐年增加。但据不完全统计,时下毕业生青睐的就业行业,如政府机构、党政机关,由于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正在大大减少人员需求。目前正在推进的地方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精简幅度达47%,国务院最近一次机构改革人员精简近50%。而且,大学毕业生进入这些机关都要经过重重考察、考试,参加公务员考试是目前法律专业毕业生进政法部门就业的唯一渠道。由于职位的有限,常常出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报考者竞争一个岗位,而且社会对法律人员素质要求非常高,法院、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法治部门无法接受这样大批的学生涌入,必然导致大多数毕业生遭到淘汰。

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到企业干法务,还是到律所当律师,再或者到法院、检察院工作都需要大量实践经验,而本科的法学教育属于通识教育,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等14门核心课程成是法学专业学生大学4年的主要‘干粮’,每种干粮都吃一口,却没有吃透任何一种。当别人问起味道时,就只能说大概感觉了,院校的法学专业教育,过分注重理论教学,而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处理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缺少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国家司法考试脱节,学生大学学了四年法律,却不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再加上又缺乏其他技术能力,很难就业就在所难免。

法学专业一直是近年来高校招生的热门专业,随着高校扩招后的法学毕业生走向社会,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却连续几年较低,就业难问题凸显。如何解决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

的热点问题。

导致法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法学教育本身的不足、法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和高校就业指导的滞后,就业制度的不健全等因素都是不容忽视的,解决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提高法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 法学在学科划分是属于文科专业,由于法学应用性强的特点,一个合格的法学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这些能力具备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就业竞争力。法律专业学生要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跨学科,跨专业,学有所长,学有所专,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随着近年来对法学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法学专业本科学生通过考研进一步深造,成为法制精英人才是形势所趋

(二)、加强法学教学的软硬件建设,培养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法律人才的基本素质由三个要素构成:①系统掌握法学专业知识。②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素养。③有扎实的法律基本技能。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课程实习。在开设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司法文书等课程期间,安排学生深入到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律师事务所,进行科学而严格的职业训练,掌握法律的实践技能及操作技巧。

(三)、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实习,进行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直接切入现实生活,了解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件,法律运作的真实状况,初步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并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专业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促使其关注社会现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从法律的角度观察社会、观察现实、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的观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实践还能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有无工作经验,已经成为众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一条标准。没有工作经验,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将面临被拒绝的窘境。培养复合型人才。法学不是一门可以自给自足的社会科学,恰恰相反,它与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法学教育不能人为地自行设置一个框架或划定一个领地,固步自封,应当扩展综合性知识,注意交叉学科知识的教育,如可将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心理学、逻辑学等课程设在本科初期供受教育者选修,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对以后法学专业课程的深入理解。基于法学毕业生在公检法部门就业困难的现实和社会其他行业对既懂法律知识又了解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应结合实际开设与法律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辅修,如文秘、行政管理、会计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延伸法学毕业生的就业路径。

(四)、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法学毕业生应改变只有进入公检法机关才是“专业对口”的狭窄的就业观念。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辅导。盲目的就业心理是求职困难的

原因之一。毕业生对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应当有明确的目标,盲目从众的心态,只会使毕业生找不到就业出路。对此,高校就业指导应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生活,自觉、主动地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与创业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设定就业期望值,从而把高校毕业生这一潜在的人力资源尽速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第二篇:应用型机械类本科专业企业综合实习课程实施现状研究

摘 要 机械行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正逐年增加,机械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能够满足实际工作岗位操作的需要。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企业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该环节一般在第六学期开设,学生通过该环节可以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关键词 应用型 企业综合实习 机械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2.038

Abstract Machinery industry demand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mechanical specialty of Applied talents of professional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but also requires the abi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actual work operations. Machinery professional enterprise integrated internship is offered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actice, which is usually part of the sixth semester, students can learn the link to link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classroom.

Keywords applied; integrated enterprise practic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应用型机械专业应该秉持“依托本地机械行业、依靠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学生就业形势,通过和当地较大型的机械行业龙头企业进行联合办学的模式来实现校企合作,从而最终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办学思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人才。①

1 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R到该问题的紧迫性,该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为此需要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近几年,对建设应用型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进行长期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习中出现的问题,相关研究人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1.1 转变观念,呼吁生产实习立法

在高等学校对培养模式不断的进行深化和改革的同时,高等学校也都在积极地寻找更加贴近教育教学规律和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如今的高校工科专业里有一个共同的弊病,就是学生们因为缺乏对实践的认识而难以更深入地学习理论知识。

现阶段国家逐步发觉学生进行企业实践的必要性,但这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相应的立法予以支持,通过企业更多地接受学生进行实习来提高其实践能力。

1.2 改革实习方式和实习内容,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将以前的现场工艺实习转变为网上调查、现场实习和自主实习三个阶段。通过网上调查这个阶段使学生初步熟悉现场实习的内容,教师最好提前选好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完成,这样能督促学生先在网上搜集资料后再进行整理。在现场实习阶段要同时编制出生产实习指导书,实习指导书编制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内容,切忌过于繁琐冗长。在暑假期间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实习,实习单位由学生自主选择,但必须是机械行业的企业。通过这样的实习形式,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实践能力。②

1.3 加强专业实习重要性的认识

新时代的教育者需要不断的转变固有的思想,培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努力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创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和考核评价体系方面多投入一些精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综合实习是应用型人才关键且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和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综上所述,加强并提高学生专业实习环节的质量监控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③

1.4 加强政策引导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尽到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在观念上的转变是解决扩宽学生实习路径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就必须建立大学生专业的实习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当地的现有实际情况出台鼓励政策,促使企业广泛接纳学生进厂实习,进一步提出大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常规性,催生出一批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管理规范的企业成为地方高校的稳定实习基地。④

2 我校在生产实习中取得的成效和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教育基地,在实习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鉴于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对应用型机械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我校联合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瑞仪、马鞍山粤美等企业,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企业综合实习。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综合实习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同时,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面向企业需求,大胆改革教学计划,注重实际技能训练,构建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的企业综合实习运行与管理机制。

但与此同时,在深入的开展此环节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

首先,学生在进入实习单位的初期,经历从学校到工厂、自身角色和周围环境的变化,通常会产生对车间工作环境和生活住宿环境的心理落差,普遍表现出难以适应进而导致心理上的浮动。

其次,在实习的整个过程当中,学生在现场进行现场操作是主要的实习形式,教师的现场指导只是起到辅助作用。然而,工厂里的车间一般空间都很大,学生在实习的时候站在车间的各个不同的岗位,有限的教师难以顾及到所有的学生,这和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提出适应这种现场教学的教学方式;同时,企业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不够及时,使得学生的一些问题和需求不能被及时地发现,他们在车间的实习内容和实习进度等情况也往往无法准确了解。

最后,企业综合实习这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非常紧密,对于在实践环节当中的教学而言尤为如此。其实对于教师来说,对实习的过程和实习企业的实际情况的了解也在处于一个不断认识和学习的过程,和一贯的有着统一的教材和明确的教学任务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差别,鉴于当今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更新换代非常快,实习所用的教材也在随之不断更新。另一方面,由于每次进行带队的指导教师队伍并不固定,新的带队教师并不能很快适应并熟悉工厂的生产内容以致于很难予以学生较好的指导。

综合这些因素,使得实习过程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实践环节的作用。综上所述,一定要探讨出能够解决学生在实习中所面临的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才能完善并更新已有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将我们的应用型本科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 改革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现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种可行的方法。

(1)在?W生进厂初期对其情绪上的波动和心理上的落差做稳定和疏导的工作;

(2)在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建立专业实习的监督反馈机制和实习效果评估体系;

(3)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加快培养“双师型”人才;

(4)通过对参加实习的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思想变化进行调查与研究,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学校调整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依据。

4 我校企业综合实习改革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学生在企业综合实习中进厂初期的心理变化,研究并探讨如何对学生进厂初期情绪上的波动和心理上的落差做稳定和疏导的工作;通过对参加实习的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思想变化进行调查与研究,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学校调整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依据。

(2)分别从企业和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并总结出如何在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建立专业实习的监督反馈机制和实习效果评估体系;如何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加快培养“双师型”人才,从而使企业综合实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5 结束语

开展企业综合实习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否寻求出改善并提高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的方法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否能继续存在并发展的首要问题。无论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现实实践环节都应加强对开展企业综合实习的研究。实施并进一步加强应用型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企业综合实习,对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谢小柱,魏昕,胡伟.高校机械类本科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4):235-236.

② 唐蒲华.加强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3):38-40.

③ 张娟.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④ 杨洪,郅军锐,金道超.本科实践教学中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与管理[J].黑龙江教育,2001(11).

第三篇:本科教学评估

1. 什么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部为加强宏观管理、施行分类指导对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办学质

也是贯彻《中华人

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重要举措;是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

建设与改革、教学管

理、学风、教学效果和办学特色等进行全面评价的一项评估活动,旨在加强本科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促

进科学管理,提高本

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2. 为什么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第一,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施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

动计划》、办人民

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一靠深化改革,二靠评估。评估是一项最有效的措施,可以起到检查、督

促作用。

第二,要促使高等学校更加重视教学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近10年的实践证明。评估工作确

提高教育质量的作

用。

第三,是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欧美从事高校评估工作有近百年的历史,而且他们越来越重视评估。评估已经成为

引导高校科学办学、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成为社会民众了解高等教育运行状况、了解教育质量、

从而选择高校学习的

重要渠道。 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及运行规律,严格按有关评估指标、标准对高校办学进行的综合测评,实能够起到促进学校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

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依据是什么?

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召开的全国

第一次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提出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和《关

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

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

4.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主导思想是什么?

“三个符合度”。即学校确定的目标(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实情的

符合程度;学校的

实际工作状态与确定的目标的符合程度;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自定目标的符合程度。

5. 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促进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2)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3)加强对高校的宏观管

理和规划;

(4)确定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 (5)促进高校教学建设; (6)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7)摸索和建立高校评估指标体系和操作经验。

6.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原则是什么?

“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7. 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分为7个一级指标和特色项目,19个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办学思想1.1 学校定位

1.2 办学思路

2.教师队伍建设2.1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2.2 主讲教师

3.教学条件与利用3.1 教学基本设施

3.2 教学经费

4.教学建设与改革4.1 专业

4.2 课程

4.3 实践教学

5.教学管理5.1 管理队伍

5.2 质量控制

6.学风建设6.1 教师风范

6.2 学习风气

7.教学效果7.1 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7.2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7.3 思想道德修养

7.4 体育

7.5 社会声誉

7.6就业

特色项目

注:用黑体字标明的为重要指标。

8.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步骤是什么?

评估工作主要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学校自评自建。依据评估方案所列指标体系,实事求是地进行自评。同时找出问题,进行整改,加快建设。然后学校根据评建情况,写出自评报告,报教育部。

第二步,专家组到校考察。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将用一周时间检查学校教学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等情况,同时听取校领导汇报工作、听课、召开师生座谈会、查看材料、进行学生基本能力测试和走访教学单位、图书馆、宿舍、

食堂等活动,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形成专家组意见。教育部根据专家组的考察意见和评估专家委员会的评议结果审定评估结论。

第三步,评估后的整改。学校认真研究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计划,建立和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措施,逐步解决办学的深层次问题,促进教学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9. 专家怎样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检查?

专家组进校之后,将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四个环节来开展评估工作。

第一,认真听:听取学校领导关于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工作思路和教学工作评估的自评报告;随机抽样并至少听取部分教师、部分课

程的课堂教学;分别召开老、中、青教师、管理干部和学生代表等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人员的座谈会:利用各种不同的场合随时随地与师

生进行个别交谈,谈及的内容广泛;从不同侧面到各教学单位听取领导和师生对有关自评情况的介绍。

第二,仔细看:专家组将全面审阅学校和各教学单位的自评报告及有关的背景材料,考察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情况,包括图书馆、计算

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及所有实验室等的运作情况,考察校、院(系、院、中心)两级教学管理及教学各环节的运行情况,考察教风、

学风的情况等。

第三,全面查:专家组在对所有的评估指标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也有所侧重。例如,可以调阅学生的学籍档案,以此反映教学计划的执

行情况、课程设置合理程度、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以及教学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可以抽查学生的考试试卷和毕业论文、实验报告、实习

报告,以此反映教师的命题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教学技能等;可以抽查平时各级领导的听课记录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质量问卷调查

通过学生座谈、课

堂讨论等方式,考察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

第四,全面议:专家组将对所获得的信息和材料,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按照评估指标内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学校教学工

作进行全面评议,得出初步结论,并分别与学校领导和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交换意见。此外,学校的发展态势,学校建设过程及进展情况和

取得的成效也是专家们考察的重要方面。 表、教师某门课程的教案等,以此考察学校、院(系、部、中心)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以及教师平时对待教学的态度;

10.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及其标准是什么?

(一)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标准如下:

优秀:A≥15,C≤3 (其中重要指标A≥9,C≤1),D=0,特色鲜明。

良好:A+B≥15,(其中重要指标A+B≥9,D=0),D≤1,有特色项目。

合格:D≤3,(其中重要指标D≤1)。

(二)评估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19项,其中重要指标(黑体字)11项,一般指标8项。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

分为A、B、C、D四

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注:要达到优秀标准必须在19个二级指标中有15个以上指标要达A级,其中达到A级的重要指标要大于9个;达到C级的指标

要小于等于3个,其中重要

指标要小于等于1个。19个指标不能有一个评为D级。且一定要特色鲜明,否则不能评为优秀

v

第四篇:本科教学参考书目

书 目

1、 泰戈尔《吉檀伽俐》、纪伯伦《先知园》、丹纳《艺术哲学》、傅雷:《傅雷家书》、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为了告别的聚会》、索尔仁尼琴:《布拉格群岛》、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哈维尔:《哈维尔文集》

2、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凡伯伦《有闲阶级论》、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陆健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茅海健《天朝的崩溃》、费孝通《乡土中国》、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南怀瑾《论语别裁》、万俊人《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奥古斯都《忏悔录》、卢梭《忏悔录》、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

3、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柏杨《中国人史纲》

4、 张信刚《大学之修养》、金耀基《大学之理念》、怀海特《教育的目的》

5、 《明治维新史》、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6、 阿克顿《自由的历史》、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弗莱纳:《人权是什么》

7、 密尔:《论自由》、《代议制政府》、泰勒:《消极自由有什么错》

8、 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

9、 刘瑜:《民主的细节》、林达:《历史深处和忧虑》、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

10、 大卫·鲍兹:《古典自由主义:入门读物》、《古典自由主义读本:从老子到弗里德曼》

11、 罗素:《西方哲学史》、《西方的智慧》、房龙:《宽容》、《人类解放的故事》、柏克:《法国革命论》

12、 阿伦特:《人的条件》、《论革命》、《极权主义的起源马志尼:《论人的责任》;弗罗姆:《健全的社会》

13、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科学的反革命》、《法律、立法与自由》

14、 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休斯敦·史密斯:《人的宗教》、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洪堡:《论国家的作用》、柏拉图:《理想国》、《法律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奥勒留:《沉思录》、洛克:《政府论》(下)、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5、 富勒:《法律的道德性》、奥斯汀:《法理学的范围》、庞德:《法律史解释》、庞德:《法律的任务: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波斯纳:《法理学问题》、哈特:《法律的概念》、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日]棚濑孝雄:《纠纷解决与审判制度》、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法律的未来》、《法律的正当程序》、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赞恩:《法律的故事》、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伯尔曼:《法律与宗教》、布迪:《中华帝国的法律》、霍贝尔:《原始人的法》、马凌诺斯基:《原始人的习俗与犯罪》、黄金鸿:《英国人权六十案》、任东来:《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二十五个司法大案》、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

1

16、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论自由》、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爱因·兰德:《自私的德性》、波伏娃:《第三性》、庞勒:《乌合之众》、加塞特:《大众的反叛》、米塞斯:《人的行为》

17、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权力与繁荣》、《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西方世界的兴起》

18、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19、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道德情操论》、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贫困与饥荒》、詹姆斯·M·布坎南:《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财产与自由》、《自由、市场与国家》、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自由选择》、缪勒、丹尼斯:《公共选择理论》、奥斯特洛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有关“国家”的书目

1、 卢梭:《社会契约论》

2、 洛克:《政府论》

3、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4、 潘恩:《潘恩选集》

5、 《联邦党人文集》

6、 丹尼斯·朗:《权力论》

7、 罗素:《权力论》

8、 卡西尔:《国家的神话》

9、 奥本海:《论国家》

10、 霍布豪斯:《形而上学国家论》

11、 洪堡:《论国家的作用》

12、 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

13、 费希特:《国家学说》

14、 巴枯宁:《上帝与国家》

15、 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

16、 大沼保昭:《人权、国家与文明》

17、 科迪维拉:《国家的性格》

18、 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

19、 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 20、 斯各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的计划为什么会失败》

21、 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二十世纪的教训:波普尔访谈录》、《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历史决定主义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22、 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致命的自负》、《通往奴役之路》

2

23、

24、

25、

26、

27、

28、

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 安德鲁·瑞各比:《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 图图:《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刘瑜:《民主的细节》

林达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 龙应台:《野火集》

名家博客

贺卫方、孙立平、秦晖、于建嵘、刘军宁、秋风、李炜光、陈志武、丁学良、韦森、张鸣、李强、萧瀚、冯兴元、笑蜀、杨恒均、十年砍柴、童大焕等学者的博客

第五篇:本科教学工作条例

四川理工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条例

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本科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主体和基础,本科教学质量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

世纪之初,原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四川理工学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的精神,促进四川理工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在新世纪上升到一个新水平,特制定本条例。

一、保证教学中心地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四校合并后,我院本科教育的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加强本科教育的质量建设,加大本科教学工作的经费、精力、时间等投入,是我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引导全院教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观念,树立“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质量至上是高校发展的最高原则”等思想。

2、学院党政一把手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教学质量。

3、每年召开全院性教学工作研讨会,及时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

4、每年开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将本科教学质量作为评价系部工作的重要依据。

5、强化教学督导工作,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强化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1、修订并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修订本科教学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学院与教务处的宏观调控作用。

3、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在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中,坚持专项经费、重点投入,充分发挥经费投入的导向作用。

4、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和规范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对教学各要素、各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评价,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行为。

6、完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与效益。

7、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管理人员基础学历必须在大学专科以上。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在岗培训,提高其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管理知识、教育理论及现代管理手段、技术等。教学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思想。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1、保证本科教学经费的持续稳定增长。保证学校学费总收入的20%中用于日常教学,用以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修理、教学差旅、体育维持等基本教学经费;保证生均教学经费逐年递增。

2、加大教学图书资料的经费投入。实现图书资料经费的逐年递增。

3、加强现代教育手段的投入。加强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

4、加强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使主要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得到更新补充,满足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5、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根据学科、专业重组情况,合理调整各类教学用房和教学设备,避免各类重复建设,力争打破系与校区界线,实现教学、科研资源共享

四、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支质量过硬、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的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1、大力引进新教师,加强师资储备。对新办专业与四个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要特别加大教师引进力度,做好教师储备工作。

2、强化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一要继续鼓励、支持年轻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二要积极通过进修、短期培训、访问学者等多种形式,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学术与科研水平;三要加强教师的行业规范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3、推进名师工程建设。要完善优秀教师与“教学十佳”的评选办法,继续执行学院领导与中层干部不参加优秀教师与“教学十佳”的评选政策,鼓励教师成才,形成有利于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局面。

4、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新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青年教师独立授课前必须做至少两轮的教学辅导工作;资深教师应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5、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做好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天职。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与提高,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与教学艺术。

每位在岗教师,特别是教授、副教授必须讲授本科课程。一般情况下,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原则上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如无特殊原因,连续两年不服从学校安排讲授本科课程的,可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教授要教,讲师要讲,助教要助。

鼓励教师结合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经过自己研究和总结完成的教学研究论文等同于专业科研论文。

教师必须完成的本科教学工作量由学院确定。 学院每年评选优秀教师和“教学十佳”。 学院对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获奖者给予对等奖励。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同于相应级别的科研三大奖,获奖者享受同等待遇。

有教学事故者,当年年终考核只能定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两年内不能评优、晋升高一级职务、竞聘高一级岗位。

五、深化教学改革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在院级与省级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参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学院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确立院级精品课程,实行教师负责制,努力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课程。

2、继续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中,要重点处理好点与面、重点与普通、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验的关系,注重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连续性、系统性与整体性,注重一门课程、一个专业的所有课程、一所学校的全部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的配合与协调,做到全院一盘棋。学院的教学改革立项,要加大向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倾斜的力度。

3、强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一方面继续加大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与设备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已有设备的使用效率。要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宣传、推广与普及。学校要制定相关政策,一方面以制度约束,规定青年教师必须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以政策鼓励,将是否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作为评优的必要条件。

4、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要继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使之既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规律,又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又有利于保证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时,要注重处理好几对关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理论继承与知识创新的关系、理论学习与能力实践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关系。

5、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行主讲教授和主讲教师制。

6、大力加强教材建设。鼓励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

7、推进双语教学。学院鼓励教师采用双语教学。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六、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强化教学实验室建设与投入

改革实验室体制,合理布局实验室;大力加强基础课实验室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对教学实验室的投入。

2、强化实验教学队伍与实验课程建设 鼓励现有实验人员通过学习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选留和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充实实验教学队伍。

重视实验大纲和实验内容的更新改革,鼓励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实验讲解和演示,认真进行实验教学质量监控。逐步向学生开放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设置开放性的、设计性的、综合性的实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

建立高标准文科实验室或实验中心,是形成我院文科学科优势、形成我院文科教学特色的必要举措。选择在基础较好、发展要求迫切、发展后劲足的文科系建设文科实验室或实验中心。

4、加大实习基地和生产实习教学环节改革力度

有计划地选择建设一批高质量、先进的实习基地或教育见习基地,原则上每个专业都必须有对口的实践教学基地。

鼓励学生在生产和实际工作现场接受训练和教育,在生产实际和工作实践中学习;对于现场教学困难的课程,鼓励采用虚拟化、仿真化、模拟化教学。

5、加大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改革力度

进一步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要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全过程,积极进行研究和改革探索,改进指导方法,提供优良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教学准备,不断提高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水平。

七、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成才

1、 加强文化素质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或分类。要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密切结合;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潜移默化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完善,把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2、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积极培养学生勤奋自律、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和敢于拼搏、发展创新的价值取向,营造“勤奋求实,开拓创新”的良好学风。学校在不降低学业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主辅修制;加大奖学金的奖励力度,改革考试方法,更新考试内容。继续执行弹性学制,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贯彻主体教育思想,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作用

改变单一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和简单的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制度,调动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教学客体转变为主动参与的教学主体。

4、鼓励学生自我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是设计和塑造成功者的实践历程,应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要破除一个模具塑造所有人的培养模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多样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空间。

积极创造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按照一定的条件,经过一定的程序转专业或转系。

5、开展创造教育,提高学生创造技能

大学创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积极开设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课程,如创造思维训练、创造思维技法、创造原理等创造教育的理论课程以及创造技能等实践课程。

除充分利用校内的开放实验室或实践中心外,学院鼓励、支持建立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基地、创造研究中心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教育见习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创造教育场所。

6、鼓励学生创新,施行“创新学分制”

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冒尖,实施创新学分制。对大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或取得发明、专利、发表优秀论文、优秀设计以及取得其他突出成果者,经专家评定,可以授予相应的创新学分,可以免修相应课程。

7、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学校应当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开创新的事业。

实行学分制管理,允许学生中途休学创业。

九、完善教学评估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强化教学质量意识,更新教学质量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将严格管理,加大教学质量的检查力度。

1、完善本科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法和实施方案、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实施细则以及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等系列评估办法,通过认真检查和监督实施,切实解决目前在本科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建立教学工作质量奖惩制度。在认真严格考核和评选基础上,学校每年对教学工作质量优秀的系部给予奖励,并在投入和建设上给予倾斜。而对于教学工作质量处于不理想状态,又连续两年无改进的学院将在招生、投入和建设上给予必要的限制。

3、建立健全干部、教师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课程评估制度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不断完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改进和改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部门岗位职责采购下一篇:办理工伤所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