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设论文范文

2022-05-08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村镇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做好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村镇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村镇建设管理中的对策分析。关键词:村镇建设;规划建设;分析;对策一、前言村镇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第一篇:村镇建设论文范文

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分析

摘要:为响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我国各地都正大力规划建设新农村村镇,提高管理的水平,然而在其中也暴露了诸多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发展的基本思路,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镇建设;管理;分析

“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与众多农民兄弟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城市基础建设跟部分的公共服务体系都已经在农村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与应用,然而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1.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的基本思路分析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的基本思路主要可分为三点,各点基本思路并无轻重缓急之分,只有在贯彻落实三项基本思路的前提下,才能切实提高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水平。

1.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科学发展观”是现代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因而相关的从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适度超前,量力而为,逐步进行”为原则,认清村镇的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定位,以期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的水平。

1.2因地制宜,彰显优势

村镇一般都有其当地的特色产业,这便是村镇优势所在,因此需要落实特色产业带动非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以经济的发展带动村镇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村镇的资源优势,培育当地的支柱型产业。实践证明,无强大的经济力量为后盾的新农村村镇建设管理近似空谈。

2.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是由于我国村镇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经济环境当中,无论是人民的思想还是经济的体系方面都尚未成熟。经分析,笔者以为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技术标准规范、管理力度、理论体系等方面。

2.1技术标准有待完善

針对村镇建设管理而言,目前我国只有一个关于此方面的标准,即是《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但是这个技术标准过于笼统,缺乏统一的标准。当前,大部分村镇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双重标准的不良问题,既应用村镇标准规划当中的技术以及技术规定,也应用城市建设当中的技术以及技术规定,建设管理非常混乱。技术标准规范不完善是制约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2.2管理力度明显不足

我国大部分村镇的规模都比较小,且呈分散式的布局形式,产业优势难以集中,因而发展速度比较慢。在村镇当中,农村人口仍占据主体的地位,缺乏浓郁的城市化气息,经济积聚能力较差,“脏乱差”的村镇环境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也并不完善,如供水、供电、环卫等,居民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明显的提高,村镇建设管理目标难以实现。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村镇的管理力度明显不足,建设与管理的天平失衡,重前者而轻后者,管理力度的不足是因为管理人员过少,管理团队力量单薄,对于新农村村镇建设中的部分行为很多时候只能听之任之,无法采取强力的管理措施。

2.3理论体系有所欠缺

当前大部分村镇的建设模式尚处于“自然演进”的范畴,建设与管理的水平都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线上,这主要是因为在村镇建设管理的过程当中,欠缺可行的管理理论体系,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速度与村镇建设的发展速度相悖,在技术与理论有机结合方面做得还是明显不足,有待提高。目前新农村村镇建设管理中所用的为村镇建设的整体规划,然而整体规划只能起到全盘统筹的作用,在实际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当中,对于一些细化的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的发展。

3.促进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发展的措施

促进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笔者以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发展关键要从收费标准、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以逐步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向着正确的方向平稳发展。

3.1规范收费标准

对于规范新农村建设当中的收费标准,关键在于村镇本身以及政府两个方面。首先是村镇方面,村镇内部首先要制定并逐步完善相应的收费标准,严格执行,但是严禁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秉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至高工作原则。其次是政府方面,政府方面都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当中的收费标准事项,出台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研究合理的收费标准,严格约束相关的部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收费标准,违者严惩,将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当中的收费标准问题提升至立法的高度。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新农村村镇建设水平以及村镇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否则两者根本无从谈起。对此,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村镇建设的财政投资力度,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政府的财政投入之外,大部分村镇都存在着大量的分散性资金,能否将这些处于分散状态的资金收拢起来,与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否落实紧密相关。各相关的政府部门当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之下把村镇建设的一切管理费用纳进财政预算的范畴当中去,以期保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能够迅速到位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在资金的筹措方面,可践行激励机制,鼓励村镇企业积极援助村镇的建设,发扬无私精神,树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注主体,多种财政方式并行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此外,致力于打造新农村示范村镇,培养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氛围,加大宣传的力度,以点带面,继而提高相邻各村镇的新农村建设热情。

3.3完善建设管理体系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目标必须要以完善的建设管理体系为后盾,在完善的建设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明确规划的具体内容与整体层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彰显高度的针对性,将建设管理体系与村镇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前者形成良好的补充,使其趋向合理化与科学化。政府方面应当对《村镇规划标准》进行补充完善,并与时俱进地出台新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同时村镇内部也应当根据自身实际的建设发展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内部建设管理体系。通过上述的方法对建设管理体系进行补充与完善,一则可保证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有本可依,有法可循,不至于出现管理混乱的不良局面。二则可实现“两头管理”的职能,省辖市,市辖镇,镇辖村,村辖所,环环相扣,以确保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体系趋向完善与科学。

4.结语

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仍然需要明白新农村建设并非一夕之功,需要贯彻长期的目标与理念,紧抓建设思路,不急不躁,缓步推进。立足于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继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平稳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功,提高村镇居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程建润. 城镇化进程中的村镇住宅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2]梁孟昌. 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探研[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70-71.

[3]黄金国. 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10.

[4]江春友. 论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建设管理[J]. 现代商贸工业,2009,06:34-35.

[5]吴子荣. 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问题探究[J]. 广东科技,2012,05:146+148.

作者:王丽平 潘春法

第二篇:当前村镇建设工作的现状及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做好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村镇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村镇建设管理中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村镇建设;规划建设;分析;对策

一、前言

村镇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它关系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关系着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关系着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关系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探讨如何加强村镇建设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二、做好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城镇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可抗拒,也不能阻止,然而只有通过科学的村镇建设管理,引导调控农村建设,才能保证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从当前农村实际看,一些地方的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有新房无新村、环境脏乱差等现象普遍存在;规划管理存在薄弱地带和薄弱环节,农村违法、违章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控现象。现阶段农村大部分房屋已经进入高标准翻建时期,这就要求我们的村镇建设管理工作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满足农村群众高层次的建设和审美要求,努力为群众创造舒适、惬意、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如果我们的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势必出现村镇建设上的杂乱无章和重重建设,加重农民负担,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延缓小康建设进程,损坏农村形象。

三、 村镇建设管理存在问题

(一)村镇规范滞后。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县市尚未编制区域性的城镇体系规划,村庄和城镇建设缺乏区域规划的指导,公共建筑与基础设施大而全、辐射和集聚功能难以形成,无法吸引农业各类生产要素向小城镇转移,引导乡镇企业集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业与居住混杂,环境受到污染。相当一部分乡镇、村庄的规划,限于农村经济承受能力和拆旧建新的难度,未能编制切合实际的详细规划,过分迁就现状,规划标准不高,缺乏科学性,难以指导建设:还有部分村镇规划未经审批就付诸实施,失去了规划的严肃性,缺乏保护。

(二)自发建设严重。

我国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各地纷纷地响应,积极地发展,掀起小城镇的建设热潮。但还是有些小城镇功能分区不明确,不管自身条件,不从实际出发,实行“一刀切”,建设随意性大,如对乡镇企业、外资企业项目建设过分迁就,让其随意选址,导致建设布局混乱分散,形不成规模效益;有些乡镇建筑设计缺乏特色,注重外装修、忽视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的合理性,缺乏地方的风格和特色。个别地方片面追求尽快形成街道景观,沿路搞“一层皮”建设,造成建设战线长,基础设施配套困难,工程量大,投资多,效益差。

(三)规划意识不高。

村镇建设面对的是广大农村,与城市相比,居住在农村的农民规划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地方农民建房仍然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安排,自留地甚至农田随意报建,面积不限,产生一户多栋住房、单家独户住房现象普遍;按现行体制,各乡(镇)分管领导为三年一届,更换不断,规划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难以提高;各乡(镇)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计生、征收各种税费等中心工作,不能专职从事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村镇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建设资金短缺。

目前大部分乡(镇)、村庄的集体经济薄弱,能够投入村镇建设的资金是杯水车薪。不仅村镇财政困难,而且筹资渠道狭小,社会资金难以有效投入,小城镇建设和村庄建设资金困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加上村镇基础设施投入历史欠账多,城镇建设整体水平难以提高。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庄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我们要认真反思传统的村镇建设管理模式与做法,改变过去单一、分散的小城镇建设模式,坚持用生态观念和精品意识指导村镇建设,使村庄及小城镇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村镇建设管理的对策探析

(一)加强规划引导,规范实施建设。

村镇建设管理必须紧紧抓住规划这个龙头, 做到科学规划, 统筹部署, 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加快规划编制,对规划滞后的乡镇、村庄启动新一轮村镇规划修编工作,并确保这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引导性。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各地的特色,切忌千篇一律,合理安排各项建设和非建设用地,保护公共空间、农业用地和自然景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积极稳妥地引导分散、较小的农村居民点迁移合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在建设实施过程中要保持连续性,把握好近、中、远期的各种关系,依法制定符合小城镇发展实际的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贯彻“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步实施,要建一片,成一片,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引导村庄走上生态发展之路。

(二)强化村镇规划管理职能。

村镇建设管理内容涉及规划实施、建设许可、建筑施工、建筑质量、房产开发、房屋产权登记以及村容镇貌的管理等,贯穿于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镇村镇建设管理机构更有“小建委”之称,但实际管理工作中,如果管理内容过多,则难于精:管理过小,又难于发挥作用。因此,在村镇建设诸多管理职能中,应特别强化规划职能,即严格实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制度和建设工程许可制度;而对施工队伍管理、建筑质量检查等职能,由于还有建筑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进行,可以放在次要位置。只有抓住重点,兼顾全面,才能充分发挥规划管理职能。

(三)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法规的宣传普及。

一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城乡规划法规知识的普及宣传,大力普及城乡规划知识,逐步提高广大居民的法规意识,公布规划图纸和规划主要内容,报道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积极总结经验,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规划、关心规划、支持规划、遵守规划、监督规划,全面提高全社会的城乡规划意识,营造人人参与规划的良好氛围,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社会保障。 二要进行规划理论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以提高领导干部把握全局的意识和能力。要加强村镇建设管理员和土地管理员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两员”的政治素质、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建立优胜劣汰制,进行定期考核,制订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重大规划责任失误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四) 加大对村镇规划建设的投入。

一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对农村投入增长的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重在“多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自治区政府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应当以县域为单位对农业政府性投资进行整合。积极开展以县域为主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全面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用途不改的原则,实行项目资金到县一级的统筹使用和统一管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整合资金,明确鼓励、支持以县域为单位根据当地实际,积极稳妥推进项目建设,保证项目建设质量,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结束语

总之,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工作,要强化政府的村镇建设管理职责,从政府和个人两方面规范村镇建设中无序的自发行为,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对村镇建设管理行为的可预期性,增强政府行政的透明度,为农村建设决策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水金.村镇建设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小城镇建设;2002-08-15.

[2]张岳立.浅析如何加强农村村镇规划建设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5-03-20.

[3]浅析当前广西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OL].2015。

作者:杜海华

第三篇:海南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的辩证思考

[摘要]在旅游产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村镇旅游逐渐受到重视。海南省也启动了建设特色旅游村镇的项目规划。其建设具有旅游资源丰富,热带农业经济独具特色,黎苗文化独树一帜等有利条件。本文从政府与市场、开发与保护等方面对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辩证思考。

[关键词]旅游村镇;建设;海南;关系

1引言

2012年4月,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研讨会在江苏苏州顺利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部长明确指出,旅游名镇名村建设符合我国关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适应了人民生活需求多样化和乡村旅游兴起的时代发展需求。国家旅游局杜局长也认为推动旅游名镇村工作适应旅游大市场的需要,符合旅游大产业发展的要求,是把旅游业建设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保证。

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目前在全国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并逐步驶入快车道。海南省正开展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要按照“规划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原则,积极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当前海口演丰镇、云龙镇、文昌东郊镇等22个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项目正在启动,另外,还有若干古老村落的旅游开发也正在筹备之中,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海南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问题就成了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不同的旅游村镇,其面临的交通条件,市场化开放程度,文化发展状况,地方经济特色等都不一样,那么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就不能千篇一律,搞重复建设,而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根据国际旅游岛开发的整体规划,搞好旅游村镇规划建设。有关古村镇旅游的问题,许多学者也进行过研究[1~5],但对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的研究还很寥寥,笔者拟借鉴以前学者在旅游村镇建设发展方面做出的一些探讨,尝试从唯物主义辩证的角度,对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辩证思考。

2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的优势分析

21旅游资源丰富

海南省共有180个镇,12000多个行政村,村镇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不胜枚举。例如,地处东寨港沿岸的演丰镇,素有“海底森林之美称”的红树林就坐落在其中。在红树林里避暑度假,可以饱赏红林碧绿,海波荡漾的热带沿海风光。位于定安县中南部的龙门镇,气候宜人,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常年温度保持在23℃~24℃。龙门镇不仅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人文气息,更难得的是仍保持着大面积的原生态自然环境。该镇拥有我国唯一的热带冷泉——久温塘冷泉。另外,龙门岭万年火山遗址以及生态湿地等丰富的自然财富也为龙门镇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位于琼海市西南角的会山镇,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万泉河两条主要支流穿境而过,境内沿岸植被保护完好,山清水秀,风景秀丽,万泉河漂流、万泉湖度假都是极好的旅游开发资源。还有位于保亭县西南部的三道镇,光热充足、气候温和,自然植被覆盖面积大。这里山奇林茂、水秀谷深,被誉为海南岛的“香格里拉”,尚待开发的旅游资源也是非常丰富。

22热带农业经济独具特色

海南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气候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22℃~26℃。由于气候特殊,这里的热带农业也独具特色。对热带农业经济的开发,也可以作为特色旅游村镇建设中的一项独特的旅游资源。东与铜鼓岭接壤,西与清澜港毗邻,位于文昌市东部的东郊镇,是我国著名的“椰子之乡”,素有“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椰子半东郊”的美誉。漫步椰林,可谓步步皆景,建设椰林风景区是村镇旅游开发的极好项目。位于五指山市东北部,坐落在五指山脚下的水满乡,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适合养生休闲。另外,三道镇三弓、田滚村建设了两个万亩红毛丹基地。红毛丹因口味独特肉质鲜嫩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优先发展的“四大水果之一”。这些水果基地也可以作为特色旅游项目进行开发。

23黎苗文化独树一帜

相传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称“孝”、“歧”、“美孚”等。黎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黎族的传统棉纺织染绣技艺已在2010年10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为世界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他如三月三节、民歌、打柴舞、原始制陶技艺、树皮布制作技艺、钻木取火技艺、竹木器乐、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等十项也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榜上有名[6]。

3海南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的辩证思考

海南特色旅游村镇建设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是这些村镇由于面临着不同的地理气候,文化传统差异,经济发展特色等条件因素,旅游建设开发时就需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一条与当地条件相吻合的发展路子。在海南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中,笔者借鉴唯物主义辩证分析的方法,拟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快与慢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入手,分析海南村镇建设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政府政策的制定有所借鉴。

3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的力量在于管制,市场的力量在于竞争;政府能够统筹规划,市场能够优胜劣汰;政府反应迟缓,决策慢但风险小,市场反应灵敏,决策快但风险大。政府和市场各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也有无法克服的缺点,纯粹靠任何一方的力量都难以妥善解决问题。孰轻孰重,需要因地制宜,辩证分析。在交通条件好,靠近海口、三亚等经济中心的村镇可以多借助市场的力量解决旅游发展建设问题。政府只需要宏观规划好,搭好台后请人唱戏。“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首选。政府在制定好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可以放开手脚,引进各种资本支持旅游村镇的建设。资本组合的方式有合股,参股等多种形式。通过广开渠道,可以解决旅游村镇建设初期资金短板的问题。例如,可以使用村镇的林木、土地使用权等资源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借入银行资本,待以后旅游开发成功后,再进行偿还。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需要上什么项目,不需要上什么项目,通过市场的力量得以实现,政府尽量少干涉。如海口的云龙镇,靠近海口,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可以大力引进资金和项目,用市场的力量发展村镇旅游。

而在远离海岛的内陆腹地,由于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特别是海南岛南部山村,都是黎族和苗族这两个少数民族的集中地,经济以农业为主,难以引进资金,这时候的旅游村镇开发就要利用政府的力量,特别对具有文物保存价值的村落,政府更应该在前期积极投入,尽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都没有经济效益回报,但是社会价值却不可替代。如海南省南部乡镇水满乡就是一例。水满乡多以黎族和苗族为主,上千年的农业耕作,使得这里很有保护的价值,但是经济条件限制,这里的经济水平还相当低,旅游村镇建设会碰到资金不足的难题,此时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的力度,以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方式解决当地特色旅游村镇的发展问题。

32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开发也就意味着需要打破原来村镇建设的格局,要打破多少,怎样打破,怎样重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新的项目开发过多,如过多地建立现代化都市的度假酒店,温泉山庄,高尔夫球场,可能难以保护原有的古老村镇文化特色。如果开发过少,就有可能无法形成相关的旅游产品,难以吸引游客消费,没有必要的收入,就谈不上旅游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旅游村镇的开发最根本的目的之一还是要通过村镇发展旅游,吸引游客消费,增加村镇居民收入,改善贫穷落后的面貌。因此,在开发中,也要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在不同的旅游村镇建设时,需要根据当前条件的不同,开发与保护的程度也应有所不同,如海南省的安定镇,由于是重新建制的镇,原来的经济比较落后,传统文化特色也不是很多,所以可以通过全面开发,形成旅游观光型的度假村,其开发的旅游产品可以多种多样,重点是满足市场的需求,尽量创造旅游经济收入。而在海南岛腹地的一些村镇,要以保护为主,尽量保留原始村落的原始风貌,如在建筑上尽量少建现代化的酒店,建筑风格尽量与当地的原始建筑保持一致,原来的村镇建筑以修缮为主,如海南岛南部的黎族苗族聚集地,五指山脚下周边的村镇等村落,上千年来没有受到多少战争的破坏,历史文化连绵不绝,一直延续至今,这些村落的旅游开发,在建筑方面就要在尽量保持当地的特色一致的基础上,修一些有着当地图腾的一些建筑,这样既能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吻合,又可彰显当地旅游村镇的古老特色。

33快与慢的关系

在旅游村镇的建设中,需要迎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高潮,抓住政策优势,大力开发当地的特色旅游产品。因此,这些村镇可以借力政府政策扶持的东风,快速进行当地的旅游项目规划,开发精品旅游特色产品,大力发展本村镇的旅游经济。机会稍纵即逝,因此应该紧紧抓住。其他的一些村镇尽管还没有列入省政府的重点发展对象,但是有条件的也可尽快发展旅游项目。例如,由于三亚旅游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带动了三亚周边的村镇的经济发展,交通、水和电等基础设施改善很快,很多村镇已经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天时与地利,只要当地村民团结一心,就很有希望搞好本村镇的旅游建设。对这些村镇而言,也要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但是,对有些开发时机还不是很成熟的地方,还需慎重考虑。如果由于资金障碍,还没有成熟的规划,还不如暂缓开发,待时机相对成熟,例如,投资环境,地方的经济水平,基础设施配套环境逐步完善后,再择机开发。

34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在进行旅游村镇建设项目规划过程中,很多地理位置相近,文化历史相似,民俗习惯相仿的村镇,可能会设计出一些功能趋同的旅游产品。如果这些村镇开发的项目雷同,就会导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最后导致旅游资源浪费,经济效益受损,旅游开发得不偿失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政府要注重规划引导,加强旅游村镇之间的合作,打破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等腐朽思想障碍,要在旅游村镇之间建立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例如,通过互利合作,可以建立一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特色村镇区域性旅游品牌。另一方面也要鼓励竞争与创新。合作不等于消灭竞争,竞争才能使旅游村镇的发展保持一种新鲜的活力,保持一种持续的创新性,在优胜劣汰中不断提升特色旅游村镇的品质与服务质量,从而保证特色旅游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4结论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村镇旅游业逐渐兴起,我国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也通过各种会议探讨旅游村镇的建设问题。海南省在国际旅游岛开发的大潮下,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旅游村镇的发展蓝图。在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建设有着旅游资源丰富,热带农业经济独具特色,黎苗文化独树一帜等有利条件。但考虑到不同的旅游村镇建设时面临的交通条件、市场化程度,文化保护等约束条件会有所不同,旅游建设开发时就需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一条与当地条件相吻合的发展路子。在海南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需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快与慢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入手,全面分析海南村镇建设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才能找到村镇旅游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维工,仓平朱家角古镇旅游功能定位与开发问题探讨[J].旅游科学,2001(4):13-16

[2]邱国锋闽粤赣边客家古民居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2001,21(6):757-760

[3]黄郁成,黄光文论农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J].旅游学刊,2003,18(2):73-76

[4]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3,18(6):66-70

[5]冯淑华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行为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2,17(6):45-48

[6]纪俊恩,陈思莲文化旅游探微——以五指山市水满乡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03,13(5):119-120

[基金项目]海南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研究”(批准号:Hjsk2012-60);琼州学院海南省重点(扶持)学科“旅游管理”(批准号:琼教高〔2010〕80号)。

[作者简介]肖薇(1974—),女,汉族,湖南临澧人,琼州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管理理论,旅游经济。

作者:肖薇

上一篇:政治科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花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