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教学循环”理论在高校图书馆例会中的应用

2022-09-11

高校图书馆例会 (以下简称例会) 是图书馆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统一部署、落实工作的重要形式。科学、规范、高质量的例会不仅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枢纽、指导和促进作用, 也是提高馆员素质的重要形式与方法。然而, 目前例会经营中存在一些诸如与会者准备不足、馆员把例会当做消遣等突出问题, 致使其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究其原因, 馆领导及馆员对例会经营有效性的集体忽视是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 如何有效经营例会, 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命题。笔者认为, 把良性“教学循环”融入其中, 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 良性“教学循环”理论简介

近年来, 密歇根大学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教授诺儿·迪奇在《领导艺术圈》一书中提出教学型组织的概念。他认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教学型组织可以不断地产生和集中新的知识, 让公司上下一起共享商业思路和价值观, 并可以在各个层次、各阶段持续地培养出优秀的领导者。教学型组织是学习型组织的一种延伸, 虽然两者本质都是“学习”, 但前者更强调教学相长, 每个人既教又学;同时认为企业的领导人都应该成为优秀的教师, 教学型组织强调良性的教学循环, 它是一个不断扩展的陀螺;是产生新知识、使员工认同公司的关键所在;是企业成功的D N A。

2 良性“教学循环”理论在例会中的应用

显然, 诺儿·迪奇教授的良性“教学循环”理论是针对企业来说的, 而高校图书馆和企业之间有着重大的差异, 但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是, 两者都坚信, 其一:人是事业发展中最关键的生产力要素。其二:为了让事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员工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能。当组织的各个层次都在收集、产生、传播知识和实践, 得到的结果将是一个强有力的“正循环”。基于这两个共同点, 作为能开发组织中处于休眠状态的智能和能量的良性“教学循环”就可以被借鉴到例会中去。

实践中, 也许有些图书馆已有这种做法, 只是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 比如笔者所在的聊城大学图书馆 (以下简称我馆) 就在践行着这种理念, 具体做法如下。

(1) 时间安排:每周四下午是我馆的例会时间, 会议开始由馆领导进行政令传达, 传达学校及我馆工作精神或布置下周工作任务等。如果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之内, 之后就安排事先准备的“教学”, 时间要求在1~2个小时之间, 具体由教学人员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而定。 (如果政令传达时间超过1小时, 鉴于有值晚班的馆员就不再不安排“教学循环”。)

(2) “教学”内容安排:不同阶段分为不同主题, 诸如:图书馆技术方面、信息检索方面、读者服务方面、采编业务方面、参考咨询方面等, 同一主题又分为不同题目由不同的人来讲。

(3) 教学人员安排及申报程序:关于“教学人员”安排, 运作初期是在馆领导的部署下, 本着点将和本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安排, 后来, 要求具有研究生和副高职称以上人员轮流进行。据我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将安排全体参与, 循环进行;在申报程序上, 先由“教学”人员申报各自的教学题目、主要内容、文章结构, 然后根据题目、内容由业务馆长带领下的“教学循环”领导小组进行主题分类、排序, 最后, 提前一周通知相应的教学人员, 以让其做好最后的充分准备以确保“教学”质量。

3 良性“教学循环”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我馆把良性的“教学循环”理论融入到例会中去的实践, 从2008年初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 在运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在运作初始阶段, 为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人员要分层次进行, 即教学能力和工作能力较强的馆员先做, 然后逐步辐射到每一馆员, 最终使每个馆员既是老师, 也是学习者, 经过练习和价值分享来加强教学。

(2) 教学必须是良性的教学:它是“讲、授”双方的沟通, 它是一种交互、双向的, 甚至多向的教导模式, 整个循环中, 馆员彼此互相教导与学习, 强调互动, 成为良性的“教学循环”。

(3) 馆领导要高度中重视并亲自教学, 从自我做起, 传达自己的理念、价值观, 带动大家创造所需要的知识。

4 良性“教学循环”理论融入到例会中的意义

良性的教学循环融入到例会中去的实践, 无疑对充分发挥例会职能, 提高例会的有效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概括如下。

(1) 有利于培养馆员的领导力。

我们知道, 任何组织的成功, 都是在组织的各层面上有尽可能多的领袖人物。图书馆也不例外, 要想高效、良性的运行也必须在各个层面有更多优秀的馆员以促进发展目标的达成。而通过把良性“教学循环”溶入到例会中去, 可以让大家在教学相长中不断拓宽视野, 厚积自己的学养, 取长补短, 并把自己的学识转化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进而培养馆员的领导力。

(2) 有利于克服馆员的职业倦怠,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

职业倦怠 (Job Burnout) , 也称“工作倦怠”, 近年来, 它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职场顽症。而图书馆由于体制、职业、社会环境、馆员自身等各方面原因也不同程度的使馆员存在职业倦怠, 缺乏职业激情的状况, 表现在工作中诸如人际关系不融洽;个人成就感低下等, 这样, 不管对个人、图书馆还是对读者都有很大的危害性, 往往使优质读者服务处于空泛的无根状态。而把良性的“教学循环”融入到图书馆例会中去, 通过不断的既“教”又“学”的循环过程, 通过自我教育和他教育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过程;通过馆员能力释放与汲取的循环过程, 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信息结构;可以不断的补充馆员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所需要的热情和动力燃料, 克服职业倦怠, 拥抱职业激情, 从而创造性地解决自己在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 把枯燥乏味的日常性改造成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每一天, 使馆员工作并快乐着。

(3) 有利于馆员职业情怀的凝聚。通过每个人既教又学的循环过程, 大家在参与学习中不断提高, 个人魅力不断提升, 馆员之间在相互学习中发现彼此在不断成长, 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 充满学习力和战斗力的团队, 看到的是一群可爱的图书馆人, 这将有利于使大家融入其中, 从而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自豪感, 以便时时、事事、处处去维护它的形象并付出实际行动, 馆员通过职业情怀的凝聚, 将有竞争力的服务传递出去。

摘要:高校图书馆例会是图书馆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统一部署、落实工作的重要形式。为提高例会经营的有效性, 提出把良性“教学循环”理论融入其中的观点, 并对如何运用、应注意的问题及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学循环,图书馆,例会

参考文献

[1] (美) 诺埃尔·蒂奇, 南希·卡备韦尔[著].席峥嵘[译].领导艺术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10~12.

[3] 吴爱惠.浅谈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及心理调适[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5 (2) :109.

[4] 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56~60.

[5] 陈立风.关于高校图书馆例会有效经营的几点思考[J].首都教育学报, 2008 (8) :34~35.

上一篇:小儿腹痛病因及诊断分析下一篇:价值型财务管理在营销体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