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理论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0

书法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显得枯燥和乏味, 因此培养小学生书法学习动机显得极其重要。教师运用学习动机理论来培养小学生书法学习动机更具有科学性。下面以成就理论、归因理论、自我实现理论作简要分析。

1. 成就理论——因材施教, 趣味教学

阿特金森认为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种是力求成功的意向, 一种是避免失败的意向。高成就需求者比较倾向设立较有难度的目标, 当他们通过努力达成这种目标后能够获得满足感与自信心, 同时又会回避太有难度的目标以防止失败。[1]因此要满足小学生书法学习的成就需求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 对不同的小学生提出适合他们的目标要求。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独立主体, 有的小学生思维发展较慢、逻辑性较弱, 可以让他们学习隶书、大篆等用笔相对自由的书体, 这样更能体现儿童书法的自然与拙趣。而对于思维水平发展较快、逻辑性较强的小学生, 则可以让他们学习笔法严谨的楷书。选择字帖也很关键, 同为隶书有古朴厚重的张迁碑、秀美优雅的曹全碑等, 同为楷书有宽博大度的颜体、遒媚秀逸的赵体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掘小学生的个性、书写特点、个人喜好、优缺点等等为他们选择合适的字帖, 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奥苏贝尔认为成就动机内驱力中的认知内驱力一般表现为对事物的好奇。[2]而教师趣味性的教学能有效引起小学生对书法的好奇。比如介绍“文房四宝”时, 除了语言讲解, 教师还可以进行动作示范 (如磨墨、执笔) , 充分利用小学生爱模仿的特点让他们产生想要亲身尝试的冲动。[3]介绍文字的发展时, 可以给小学生欣赏那些古老而有趣的象形文字, 以丰富的图片和古文字本身的趣味性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和讨论。课上还可以穿插一些书法名家的学书故事 (如张伯英“临池学书, 池水尽墨”、王羲之错把墨汁当蒜泥) , 这些故事不仅是调动课堂氛围的催化剂还是培养小学生书法学习意志力的良药。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的比喻让小学生理解书写的要领。比如用“白鹅浮水”的形态来描绘“竖弯钩”转折处应有的从容与优雅, 用“鸟视胸”的形态来描绘“横钩”出钩的正确朝向。

2. 归因理论——引导小学生正确归因

人们对自己行为活动结果 (成功或失败) 的归因会影响他们对下一次行为的期望, 因此正确的归因非常重要。韦纳认为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如能力) 会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因而更加强调归因为内部稳定可控的因素 (如努力程度) 。[4]将成功归因为是努力的结果, 会让人在下一次的行为活动中产生继续努力的动力, 并期待再次获得成功;将失败归因为是不够努力, 可以让人吸取教训, 在下一次行为活动中刻苦努力, 而不至于去怀疑和否定自身能力。

小学生学习书法普遍存在不够努力、急于求成、自控力差的问题, 但是由于他们认知水平有限, 因而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教师应告诉小学生书法学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手上功夫是平时大量练习的积累, 不能急于求成。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小学生形成努力归因。比如在小学生临摹练习一段时间后让他们进行书法创作, 并拿出上一次的作品让他们对比找出自己的进步所在, 并肯定他们这段时间的努力, 让他们认可努力的作用和努力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当小学生逐渐形成努力归因后, 他们会认为书写进步、作品获奖是自己能力和努力的结果, 而不是运气的原因。进步缓慢、比赛失利不是自己能力不行, 而是还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

3. 自我实现理论——倾注师爱, 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前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需要,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它们。后三种需要为成长需要, 在人们部分满足前四种需要时才会对它们有所需求。因此, 学校教育应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对安全、归属与爱、尊重的需求。[5]让小学生有安全感, 不仅要给他们提供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 更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被爱。小学生是比较敏感的, 当他们感觉自己不太受老师的关注和关爱时会产生情绪上的不安, 并怀疑自己的能力, 严重的还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小学生, 多给他们书写上的肯定与表扬, 让他们在充满师爱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另外, 范铭认为在人本主义的影响下, 师生关系将被重新诠释。即学生要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自由、能够抉择、负责的个体, 他们被期待成为教育的中心, 教师教学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思想。[6]因此在小学书法教学中, 教师不应该向学生过多的灌输自己的审美趣向, 而应该更多的去倾听学生对书法美的独特见解。在示范的过程中, 除了基本技法的讲解教师不应该过多的强调自己的书写方法, 而应该让学生在练习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用笔方法。教师还应该多让小学生对平时的作业和创作作品进行自评和他评。自我评价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同时还能进行自我反思。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并提高鉴赏书法作品的能力。而师评要注意客观、公正和保护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书法学习中, 以小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给予他们充分的爱和尊重, 能够有效引导他们搭建起心灵和书法沟通的桥梁。

综上所述, 学习动机理论可以有效的指导教师培养小学生书法学习动机。而其在书法教学上还有更多的运用价值需要学人进一步去探索和挖掘。

摘要:本文结合学习动机理论中的成就理论、归因理论、自我实现理论探讨教师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书法,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 [2]罗屹峰刘燕华.教育心理学[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6.

[4] [5]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 李再湘.试论书法教育中教育心理学的运用[J].教师, 2013 (13) :6-7.

[6] 范铭.解读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时代教育, 2007 (29) :114-115+6.

上一篇:浅析酒店室内设计——以希尔顿酒店室内设计为例下一篇:桂林市漓江补水小溶江电站导流隧洞洞挖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