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良性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2022-09-10

宫颈黏膜炎、宫颈糜烂、宫颈管息肉、宫颈管肌瘤为宫颈良性病变, 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1]。20世纪80年代末宫腔镜在我国临床逐渐开展, 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 (TVRC) 开始在临床广泛应用。宫腔镜可清楚的观察到宫颈管炎性增生、息肉, 也可以观察到宫颈管黏膜充血、水肿、色泽, 局部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性状, 对良性宫颈病变能明确做出明确诊断, TVRC能在直视下切除病灶, 同时进行止血, 减少了出血量, 切除组织可送病理学检查, 可收到诊断、治疗双重效果。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TVRC治疗良性宫颈病变191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191例, 年龄23~45岁, 平均36岁。盆腔检查正常。检查诊断为重度宫颈糜烂者134例、宫颈肌瘤21例、宫颈管息肉13例、宫颈黏膜炎9例、宫颈管息肉样增生7例、宫颈肥大7例, 21例伴阴道分泌物增多、血性分泌物及同房后阴道少量出血。其中有11例半年前曾经接受过1次以上的电灼、激光等方法治疗未愈, 要求再次治疗。术前常规行白带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及B超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或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宫颈管无蒂肌瘤及宫颈管息肉先行宫腔镜检查, 排除恶性病变及手术禁忌证, 分泌物及白带常规检查除外滴虫及真菌感染。

1.2 仪器介绍

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 直径9mm连续灌流式宫腔电切镜及配套的电视成像系统、环形电极、球形电极、高频电流发生器, 设置切割电极功率80~100W, 电凝电极功率为40~50W, 冲洗降温介质采用用5%葡萄糖液。

1.3 手术方法

手术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5d进行。患者取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 暴露宫颈, 碘伏消毒阴道、宫颈及宫颈管, 在宫颈3点及9点处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重度宫颈糜烂者, 将宫腔电切镜环形电极置于颈管内, 由6点处开始顺时针或逆时针由里向外切割宫颈糜烂面, 切割范围超过糜烂面2~3mm, 切割深度10~15mm, 切割面小锥形, 用球形电极对渗血部位电凝止血;宫颈管肌瘤及宫颈管息肉者, 作骶管阻滞麻醉, 扩张宫颈, 宫腔镜先置于宫颈管内全面仔细观察宫颈管内病变范围, 确定其在宫颈内位置、数目、大小、有无蒂等, 用血管钳夹宫颈肌瘤或息肉, 使其保持张力, 采用环形电极顺行和 (或) 逆行切除法从基底部完整切除, 电凝止血, 并将切割的创面熨平整;宫颈管息肉样增生及肥大者, 用单极电切环以宫颈外口为中心, 自内向外切割增生组织, 切除的组织深度及范围据病灶大小确定, 出血点采用球形电极止血。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 宫颈创面球形电极止血, 术后阴道填塞无菌碘伏纱布压迫6h后取出。术后常规给予替硝唑胶囊口服7d, 禁盆浴、阴道冲洗及房事2个月。术后1、2周、1、2、6个月复查, 1~2周复查时, 用探针探查宫颈管, 检查宫颈口有无粘连、出血。了解术后情况, 观察宫颈结痂脱落, 阴道分泌物的量、颜色、气味及宫颈形态, 有无复发。

1.4 疗效评价标准[2]

治愈:宫颈光滑, 宫颈大小正常、宫颈管光滑无肿物;有效:临床症状减轻, 宫颈糜烂面改善Ⅰ度以上, 宫颈肥大减轻, 宫颈管有赘生物残留, 但不超过原来的1/3;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191例均1次顺利完成手术, 平均手术时间 (13±6) min, 术中平均出血 (15±6) mL, 术中3例患者有轻微下腹坠胀感及阴道烧灼感, 未行特殊处理。术后病理结果无一例恶性病变。一般于术后2~15d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 少量出血, 持续半个月左右, 无需做特殊处理。191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与术前诊断相符。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2年, 宫颈创面修复外观正常, 无宫颈管粘连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无一例复发, 一次性治疗有效率达100%。

3 讨论

随着高新技术的介入, 微创观念的升温。宫腔镜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 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切除子宫等优点, 符合患者生理与心理的要求。宫颈管肌瘤及宫颈管息肉病变在狭窄的宫颈管内, 采用普通的手术方法切除往往操作困难, 创面容易出血, 缝合止血较困难。宫腔镜电切术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单极电刀对人体组织产生电效应来达到切割、凝固、止血的功能。宫腔镜电切术操作简单, 电切环较易伸入宫颈管内, 可直视病灶, 使手术视野变得清晰, 并将组织放大, 准确彻底的切除病变组织, 不至于遗漏病灶或切除过多的正常宫颈组织。启动混合电流电切同时有止血作用, 创面出血少, 切除病变组织后宫颈管创面平整光滑, 无粘连发生, 术后愈合好[3]。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 其操作安全, 手术时间短, 不需住院治疗, 术中出血少, 术后并发症少, 恢复快, 切除的组织可全部送病理检查, 高频电刀切割组织不影响对病理结果的判断, 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时治疗以减少宫颈癌发病率, 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4]。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前必须有宫颈细胞学检查和 (或) 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术中要掌握电切功率及电切环移动的速度, 避免组织烧灼而影响病理诊断[5], 手术中应充分切除病灶, 切除重度宫颈糜烂病灶在阴道镜图谱及碘染指导下进行, 但切除组织不宜过深、过广, 移动环形电极切除组织时不能过快, 尤其宫颈3~9点处切除过深容易出血, 切除宫颈管内病灶应基底确切、层次清楚、创面平整。是宫腔镜电切术的主要并发症是脱痂出血, 术中创面电凝止血应适可而止, 最好用点状电凝, 电凝时间不宜过长, 否则凝固坏死组织增多, 加重术后排液量及延长排液时间, 增加感染机会, 脱痂出血也会增加。电凝功率以40~50W为宜。由于我们严格选择病例、注重手术操作要点及技巧、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及止血、及时扩张宫颈管、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强调术后随访, 所以本组中无一例发生术后脱痂、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总之, 对于宫颈良性病变的年轻患者, 特别是宫颈轻度非典型增生、宫颈管无蒂肌瘤及宫颈管息肉的患者, 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效果好, 病人痛苦小、损伤小、术中出血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 (TVRC) 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134例、宫颈肌瘤21例、宫颈管息肉13例、宫颈黏膜炎9例、宫颈管息肉样增生7例、宫颈肥大7例, 观察评价其疗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13±6) min, 术中平均出血 (15±6) mL, 术中3例患者有轻微下腹坠胀感或阴道灼热感, 未行特殊处理。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2年, 无一例恶性病变, 一次性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效果好, 病人痛苦小、损伤小、术中出血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颈,良性病变,宫腔镜,宫颈电切术

参考文献

[1] 朗景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1, 36:261~263.

[2] 张勇, 冶青萍.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 (17) :2438~2439.

[3] 黄燕梅.宫腔镜宫颈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8) :1150~1151.

[4] 高东霞, 张勇, 李春梅, 等.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病交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 2 (3) :72~73.

[5] 樊庆泊, 沈铿.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1, 36 (5) :271~274.

上一篇:档案工作质量评估完善的探讨下一篇:新形势下加强医学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