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开发教育机制构建论文

2022-04-26

[摘要]高职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创新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改革的关键在于从思想层面解决为何创新和从实践层面解决如何创新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创新高职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动因,探讨了创新高职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路径。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人才开发教育机制构建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才开发教育机制构建论文 篇1: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策略

摘 要 产教融合是“双高计划”的重点建设任务,是我国高职教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分析“双高计划”建设下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相关可操作性法律及政策还不够完善、政府主导作用相对较弱、院校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产”与职业院校的“教”不相适应等问题。提出“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需要政府出台构建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构建“政行企校”四方协同育人管理机制,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管理模式,构建专业链和产业链的协调发展需求,打造高职教育高水平产教融合发展平台。

关键词 双高计划;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实施策略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高职教育持续深化改革”[1]。尽管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办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但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上,还与产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期待以及国家对高职的战略定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需要通过建设高职教育的第一方阵,凸显职业教育类型化的特点,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产教融合是“双高计划”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務之一,是高职教育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路径。“双高计划”强调,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原则,不断创新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精准对接区域社会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规格,形成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实现充分的利益共享和价值融合,不断推动高职院校和区域社会产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提升高职学校服务区域社会产业发展能力,为增强区域社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随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和高职院校“双高计划”的实施,职业教育和区域产业的深层次融合必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不断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实质也将不断深化。

一、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内涵

(一)定位:从“局部”到“全局”

产教融合定位的升格包含两个层级。一是从职业教育延伸至整个教育体系。产教融合政策与实践贯穿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在很长一段时期,特指职业教育的一项具体政策。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2],总结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实践的经验,首次将产教融合升格为适用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全局性纲领,并指出不同类别教育的发展重点与路径。二是从教育制度上升为国家制度,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涵之一。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3],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突破教育制度界限,融合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整体制度设计,推进产教融合内涵由浅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关系向教育与产业融合制度演变,成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形态:从“管理”到“治理”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等系列文件均明确指出了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这段时期政府是职业教育的管理者,职业教育活动开展的直接依据是政府出台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治理现代化”,其表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现代职业教育遵循“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基本原则。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将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至此,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由“主导者”变成“推动者”,完成了“管理”向“治理”的嬗变,职业教育获得更多自主权,为产教深度融合释放了发展空间。

(三)形式:从“初级”走向“高级”

传统产业背景下,劳动力素质要求普遍较低,行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迫切感与动力源,此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处于政府主导、院校推动、企业参与度较低的阶段,主要通过与企业共办订单班、互聘教师、在校内或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等较为单一的形式实现,合作程度低。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信息链与价值链的重新构建催生了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变革,产业新业态的呈现对产业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为保证人才供给符合需求端变化,保证劳动力在职业更迭过程中的从业能力,职业院校开始与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双主体”办学,通过联合、连锁、集团化等模式,实现教学标准、师资、资源、文化等的深度融合。产教融合将进入工程技术中心或技术中心共建共享的高级形态,逐渐成为引领行业和社会的技术源和创新源。

(四)实践探索:“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产教融合的本质特征,即实现产业链与教育链的深度对接,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是不同教育类型实践共同遵循的必要原则。在共性基础上,“产教融合”的内涵还包括更为丰富的个性特征:不同类型教育、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或不同经济体产教融合的实现可以存在不同模式,各有侧重与区分,呈现多样性特征。例如,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前者强调基于设备与技术的创新,即在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技术”为基本,超越具体职业形态的产教融合;后者强调以“职业”为载体,即将技术应用于职业活动,将设备与技术运用到岗位中,依托具体职业形态的产教融合。不同行业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选择发展模式,对于集群发展、行业协会成熟度较高的行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对于中小企业密集的行业,充分发挥政府在产教融合中的引导作用;对于存在龙头企业的行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带动效应。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可操作性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对于产教融合制定的政策文件较多,但可操作性、针对性、实践性文件缺乏。从内容上看,大多数政策属于指导性和原则性的政策,相关配套性、落实性的政策很少[4],导致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不知该如何发挥其有效作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合作形式更多还是停留在表面的签订合作协议、部分学生实习实训及订单就业等方面,没有真正开展深层次合作,使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流于形式。在体制机制上,由于产教融合涉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财政税收管理部门、行业企业主管部门等多职能部门,协调成本较高,使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程度不够深入。

(二)政府主导作用相对较弱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健康发展的关键。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推进”的环环相扣的协同育人机制,是产教融合实现的重要保障,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将导致产教融合政策流于形式。目前,尽管国家层面加大宏观政策制定力度,进行顶层设计,引导改革发展方向,不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但各地政府针对区域经济与产业特点出台的实施细则还明显不足,缺少产教融合相关信息公开与合作平台,没有促进真正形成深层意义“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关系,人才链、产业链与专业链相互脱节现象比较严重[5]。

(三)院校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

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新发展、新方法。首先,企业市场化的运行体制与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机制难以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形成有效衔接;其次,许多高职院校深度参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主动性不高,很少有院校负责人到企业主动寻求开展深度合作;再次,高职院校缺乏问责与监督机制,产教融合的管理机制不健全。职业院校要培养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行业企业参与合作,但是在实际落实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方面仅想从校企合作中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如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实践、利用企业一线技术骨干给学生授课等,利用其企业外部资源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素质,以实现院校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忽略了为企业提供技术和研发等反哺企业服务的运行管理机制。

(四)企业的“产”与职业院校的“教”不相适应

政府在制定产教融合办学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对行业企业的激励政策不够。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意识不明确,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缺乏深度合作管理平台,出现“企业冷、学校热”的现象。

由于目前校企合作和职业院校办学目标存在体制机制性障碍,使得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专业设置等方面不能与区域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有效衔接,人才培养方式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都滞后于社会以及企业的人才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没有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

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教育不断从供给导向逐渐向社会需要导向发生的重大转变[6]。为更好地适应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引发的快速职业催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社会产业发展的能力,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政府出台构建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

尽快修订和完善《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各相关部门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主体职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可操作的惩戒力度,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辅助法规体系。同时,国家应尽快出台《职业教育促进法》,规定产教融合经费投入比例不低于国家GDP总量的1%[7];通过量化措施强调各类机构承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如地方政府设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项管理基金及成果转化担保管理机构;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予以部分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制定利益合理分配、知识产权共享、税收信贷方面优惠减免等方面的实施细则。以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手段来调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各方的相关利益,鼓励行业、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率先参与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中来,同时国家可探索建立由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办学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各自在产业发展规划、经费投入、教学管理、实训基地等方面的优势,让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指引性作用[8]。

(二)构建“政行企校”四方协同育人管理机制

构建“政行企校”四方协同育人管理机制。一是成立学校“政行企校”协同管理理事会。搭建协同运行管理机制,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保证四方彼此的义务和责任。在协同理事会指导下,四方共同参与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二是搭建校企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互补制度。校企共选共建专业的兼职教师人才库(含企业和社会人员)管理制度,学校牵头制定校企合作“专业双负责人”管理制度,真正实现校企双方人才培养的“角色互通、身份互认”。三是搭建校企教学互通动态管理机制。校企定期共商专业人才培養方案修订及课程体系调整,促进专业所学课程内容与企业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相协调。此外,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专业课程开发教学团队,学校牵头制订专业知识体系构建、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等内容;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深度参与专业实践课程项目开发、企业职场文化素养养成及产业经验型知识等内容的讲授,并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实践)课程教学环节指导。四是搭建协同育人管理平台,构建校企双方人才培养共育管理机制。如通过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学生岗位实习实训(实践)基地、产教园、科技研发与社会咨询服务等,将学校课堂教学、企业生产、学校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融为一体。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管理机制,有效增强职业教育和社会产业发展融合度。

(三)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管理模式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实施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9],进一步明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各自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了产教协同育人与校企“双主体”之间的彼此关系,确立了产教协同育人是校企“双主体”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校企“双主体”地位是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的重要前提。

强化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过程,要坚持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与企业真实生产过程紧密对接,使生产服务与课堂教学周期同步,同时校企双方在入学学生(学徒)选拔、师资配备、教学场所、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全面实施双元化模式。一是入学学生(学徒)选拔方式实施双元化。由学校招生管理部门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招生与招工事宜,学生(学徒)分别与学校和企业共同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学生(学徒)在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身份。二是师资配备实施双元化。校企实行“双导师”育人管理制度。企业选聘岗位一线技术骨干担任学徒(学生)实践(实训)指导教师,实行跟岗实习(实训)、轮岗实习(实训),以师傅带徒弟形式对学徒(学生)专业技能进行指导和训练。学校遴选专业教师任校内学生指导教师,讲授专业知识、通识课程、基础理论并跟踪学生(学徒)学习情况。三是教学场所实施双元化。以企业为主负责学生专业实践教学的生产实训、项目服务、创新应用传授;以学校为主负责学生专业理实一体化及专业理论课程等教学。四是教学计划实施双元化。学校专业负责人与行业企业一线技术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学生(学徒)专业教学计划及授课内容。五是教学实施双元化。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骨干与学校专业教师依据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学生(学徒)共同设计企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学习、实习实训、实践、创新创业等工作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学徒)专业实践操作技能[10]。六是教学评价主体实施双元化。由学校主体负责对学生理论学习、平时表现等进行过程监控与实施评价;由企业主体负责对学徒生产实训进行考核,对创新作品进行品鉴,对社会服务进行质量评价。

(四)促进专业链和产业链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和区域产业的创新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同步变革与升级的主动调节过程,离不开专业对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供给及技术研发的贡献,离不开区域产业对专业发展的有效引领和支撑。构建专业链和产业链的协调创新发展,促进相关产业与目标产业、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协调发展,形成产教融合协调发展相关利益共同体,是职业教育专业紧跟产业,产业引领专业螺旋上升发展的必然途径。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发生变化,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等不断涌现,由原来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等要素拉动经济发展转移到不断依靠创新技术来驱动经济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应紧跟区域社会产业(产业高端)发展要求,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和改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国办发[2019]30号),要求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職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形成产业链对接的专业链。

(五)打造高职教育高水平产教融合发展平台

高水平产教融合发展平台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高度和深度的具体体现,其平台建设一般需要体现三个主要功能:第一,促进校企开展深度合作。这要求产教融合发展平台能为校企开展深度合作探索新的发展合作模式,提供新的合作范式的践行基地,也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平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混合所有制、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等合作模式的实践,课证融合式培养、1+X证书、订单式培养等育人模式的试点,工学云混合式顶岗实习管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等治理模式的检验[11]。第二,为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服务。这是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要求产教融合发展平台不断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等成才成长的内在需求。第三,为区域行业企业(产业)发展能力提供优质服务。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企业大多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要求产教融合发展平台不断促进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为合作方提供对口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减少企业新进人员培训成本,也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随时提供解决方案、技术支持和技术咨询,不断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及时更新变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提高社会生产力。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Z].教职成[2019]5号,2019-03-29.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国办发[2017]95号,2017-12-05.

[3]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国发[2019]4号,2019-01-24.

[4]梁克东,成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逻辑、特征与行动方略[J].教育与职业,2019(13):9-16.

[5]张莉初.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问题与实现路径分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7(3):65-68.

[6]娄梅.现代学徒制破解产教融合“两张皮”难题的制度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2):56-60.

[7]翟志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路径优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52-55.

[8]崔岩.实践创新:铸就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品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110-112.

[9]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2014-05-02.

[10][11]李玮炜,贺定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的基础、需求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5-9.

作者:古光甫 邹吉权

人才开发教育机制构建论文 篇2:

高职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创新动因与路径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创新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改革的关键在于从思想层面解决为何创新和从实践层面解决如何创新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创新高职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动因,探讨了创新高职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机制 创新

[作者简介]金泽龙(1965- ),男,北京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MBA,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信息管理。(广东 广州 510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高职院校企合作模式建构研究”(课题编号:200921)、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委员会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理念——‘协同创新’研究”(课题编号:12XQHZ002)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高职院校企合作模式建构研究”(课题编号:SK20120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中重点指出:校企合作创新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是主要内容和目标。改革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从思想层面解决为何创新的问题;二是从实践层面解决如何创新的问题。

一、创新高职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动因

1.校企合作办学机制适应和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新要求。社会进步和经济腾飞需要企业、市场、经营、创新等诸多因素的带动发展,直接体现就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用。这类人才基本来自高职院校,他(她)们奋斗求学,增长学识、提高素质、增加技能,为成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上的职业人才而努力。从源头讲,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是社会发展服务的主渠道。近十年,我国高职教育共培养超过1300万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为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发展“三农”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成为第一推动要素,拔尖创新人才固然不可缺少,但更要有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我国高职院校基本是封闭式单一的办学机制,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强化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2.校企合作办学机制顺应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从内生动力而言,这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办学规模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不均衡、不协调的矛盾开始凸显。高职教育是否影响高等教育的整体前进,是否需要扩大建制、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

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职教育,虽然在发展进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但仍坚持走“校企合作”道路和办学模式,通过国家立法和强制实施推进校企合作并取得成功,对职教人才培养和企业经济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例如德国“双元制”、法国“学徒培训中心”、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美国“学工交替式”、英国“三明治”、加拿大“专学与实工”、日本“企业教育”、韩国“产学合作”法制化、台湾地区“四技二专制”等模式,尽管手段迥异,但基本方法和路径大致相同,都促使高职教育健康壮大,企业得到了快速规模发展,社会整体得到了进步。这些都是基于校企紧密联系机制,坚持校企合作办学的结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最大特色和必由之路。目前,教育界与企业界逐渐形成广泛共识,即高职教育要有较大提升,就必须在办学机制方面坚持改革创新,这是前提、基础和源泉,是转变转型的必经过程。很多高职院校已开始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而言,高职院校面向市场办学体制、与行企紧密联系的机制尚未形成。

3.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是政校企三方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从外部表现上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是三方互利共赢的结果。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是单纯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一元化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办学模式出现变化,但一元化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依然以政府投入为主,而办学经费不足又恰恰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多样化是市场经济理论的本质属性,所以市场环境下的高职院办学机制也应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只要符合市场经济和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各种办学机制都应当得到鼓励和支持,这和政府优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是完全吻合的,也和高职教育的功能定位、目标要求相匹配。

对高职院校而言,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有利于摆脱一元化的机制束缚,改变当前校企合作层次低、深度浅、校热企冷的现状;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增强办学活力,提高院校竞争力,促进院校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学校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基地、先进技术应用、“双师”队伍等建设优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服务社会,为教师对外提供便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而言,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公益事业发展;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科技扶持两大优势;提升企业人力资源供给的稳定性及知识更新的适时性;促进企业行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更高的效益。

概言之,改革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可以促进社会、市场、高校、企业互利互赢,但需政府、高职院、企业(行业)的共同努力。政府在政策上做好主导和指引,高职院在教学上做好安排和实施,企业在参与上做好接纳和跟进,行业在统筹上做好措施和指导,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和完善政校企三方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二、创新高职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路径

1.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确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我国已经制定有关中小学、中等、高等、高职等多项教育法律规章制度,但尚没有一部关于“校企合作”的专门法律。国内多名教育家和企业家、人大和政协代表以及法律界人士均曾多次提出设立“校企合作”专门法律,但未有成文,这是我国规章制度的缺憾,也是国家教育的法律保障缺口。可喜的是,“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列出了此条文,即“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国家层面若将“校企合作”作为法律机制加强建设,使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有法可依,将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提高法律地位,有效保障教育改革的进行。“校企合作”专门法律将确定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几方在合作过程与实施当中的责任、权利、义务,从法律层面对各方行为加以规范,共同促进校企合作的成功。可以相应修改《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将高职教育的基本性、原则性、成熟性内容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学校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各地可通过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制定出台校企合作的相关措施,通过政策扶持、行为帮助、媒体宣传、鼓励推进,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促进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2.发挥政府主导,协调指导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国家是高职教育的推动力量,政府是行动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只有从最高层面对高职教育改革进行全面整体的规划设计,才能使校企合作引起行业和企业的重视并得以有效实施。政府要积极协调各方优势,联动合作建立机制,在政策、资金、渠道、手段等方面完善组织结构和体系框架,切实发挥主导作用。行业企业要充分发挥“对前沿技术最了解、对发展趋势最了解、对用人需求最了解”的优势,参与人才培养标准、质量评价和相关政策的制定。联合协作成立职教集团,鼓励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能力,提高办学层次,搭建职教终身学习体系。按照国家高职教育的规划设计布局,结合本地区经济格局、模式、社会状况、特点、特色,突出重点,协调进程和错位发展,循序渐进地推进各类高职院校改革。

3.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健全多渠道校企合作办学格局。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公办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逐步提高生均财政拨款,建立稳定公用经费增长机制,建立地方财政补助机制。建立高职院校专项经费奖励制度,加大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高职大学生顶岗实习例行制度、实训补贴制度、校企合作保险制度;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进企补贴制度、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资金扶持制度,参照高级技能型人才标准给予兼职教师专项津贴。同时,政府要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进“多元化”办学,创新办学模式,鼓励和引导校企共建,形成以举办方为主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大力支持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

4.落实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校企合作办学进程。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和职能,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在保证办学方向的前提下,主要负责宏观管理,尽量下放办学自主权给学校,增强服务意识,体现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旨,促进当地高职教育建设,强化宏观评估监管,在涉及高职院整体发展、人事编制、绩效考核、培养计划、经营决策等方面不容出错,牢牢把握职教方向。要赋予学校在教学内容、计划编制、岗位设置、人员配置、教师管理、财务往来、经营方式、校企沟通等方面较大的自主权,鼓励高职院校肩负职教责任和义务,增强开门办学动力和活力;鼓励挖掘自身资源,勇于承担经营风险,善用政府经费投入,完善内部奖惩机制,创造优良独特校园文化,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另外,为促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要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编制设定等方面享有用人自主权,在绩效管理、经营收益、薪酬分配等方面享有分配自主权,在特定培训教育、合作办学、校校联合、学费收取、自筹办学经费支出等方面享有使用自主权等。

5.强化地方特点发展,改善校企合作办学架构。我国上千所各类型高职院校基本由原中专升格、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合并、行业职工大学改造而来,因此,一定要根据地方特点办学,符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地制宜,做好专业设置,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经验。如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水利规划、水利勘测为特色专业发展,为西北当地的水文资源服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轻工模具、轻工设计为特色专业,成立了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的国家级“广东省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心”,为粤桂当地的轻工业发展服务。

6.创新内涵体制建设,整合校企合作办学机制。(1)建立开放办学与多方参与的高职院校共建管理体制。校企合作要求学校和企业打破各自“围墙”,摒弃各种界限和羁绊,坚持走开放式办学的道路,在政府协调指导下加强交流协作,共享双方资源,开辟渠道路径,探求联合模式,共建发展壮大。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贯彻实行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决策议事制度,理顺双方责权利,明确共同利益和融合点,建立合作办学、培养、发展、进取、互赢、呼应的长效联合机制,增强双方的市场竞争活力和各自领域的拓展。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辐射力和影响力,配合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支柱产业,以学校品牌和特色专业为纽带,牵头或发起组建一批行业或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2)建立保障促进与校企联合的高职院校共享运行体制。校企合作的根本之处在于促进双方的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已有千余所,建设发展也十年有余,校企合作可以成为创新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能够将校企紧密联合,共同建设,服务地方经济;能够引领高职院机制创新;能够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本身的科研、教师、人才、技术、服务、开发等优势,搭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平台;能够联手建立“厂中校”“校中厂”的合作模式,与企业共享生产型、共用型、创业型实训基地;能够协调校企运行体制,互动交流促进;能够做好学校教师进企业、企业人员进学校的互派行为,强化知识在企业的运用和企业项目在学校的研发,等等。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促进了双方的深度合作和联系机制,保障了合作的高效运转。(3)建立发挥特点与策应产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制。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适应社会和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校企合作可以上探市场对人才的专业需求,下探高职院对教学的切实改革,在合作进程中主动对接融合,以适应产业发展。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更新建设、专业适应设置、专业结构调整、教学内容变化、教学标准修订等方面,由于有企业的深入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进程。

校企合作的结果可以实现“学校围市场转、专业围产业转、人才培养围需求转、企业围学校转”的互惠互赢,更灵活地开展大学生顶岗实习、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形式。可以加快学校内部的体制创新,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深化人事管理与薪金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学校、教师、学生等主体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积极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综上所述,只有认清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创新动因与路径,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校、企业施以沟通交流,才能真正拓宽校企合作的空间,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戴涵莘,高小惠.创新经济视角下高技能人才开发策略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6).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Z].2010-10-24.

[3]江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前途[J].江苏社会科学,2011(S1).

[4]刘佳.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7).

[5]钱大庆.反思职业技能大赛作用 重构职校实践教学体系[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6]许戈平,胡亚春.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模式探索[J].职业,2012(3).

[7]章永刚.区域创新经济体系与高职教育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3).

[8]郑祝堂.根据职业能力和企业需求制定校企合作模式[J].实验室科学,2011(6).

作者:金泽龙

人才开发教育机制构建论文 篇3:

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推进策略探究

【摘 要】本文针对柳州市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规划衔接不畅、政府支持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产教融合基础设施投入单一、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不高、产教融合深度广度不足和产教融合载体不足等问题,提出政府统筹规划产教融合改革发展路径、探索产教融合深度发展机制体制、建立立体化的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政校行企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和评价体系、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等策略,从而推进柳州市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

【关键词】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试点城市

根据《关于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柳州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要求,柳州市2021年正式获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是全国21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之一、广西唯一试点城市。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改革试点,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和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是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关键抓手,对于发挥城市承载、行业聚合、企业主体作用,建立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推进机制具有重要推动意义,有利于促进教育和产业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柳州市结合实际,针对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规划衔接不畅通、政府支持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不健全、产教融合基础设施投入单一、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意向不足、产教融合深度广度不足和产教融合载体不足等突出问题,提出推进柳州市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的策略。

一、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推进背景

(一)国家层面:产教融合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整体制度安排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指导方针到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经过了不断演变,最终上升为国家战略举措。

早在2013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出,“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产教融合概念首次在政府文件中出现。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国家对产教融合做了总体顶层设计。2015年10月,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职业教育贯通体系。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标志着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2018年2月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做好了产教融合实现途径的政策补充。

2019年,国务院对产教融合政策的发布逐步上升到了国家层面。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认定和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实行组合式激励”等具体目标任务。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举措。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标志着产教融合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二)自治区级层面:产教融合是广西落实“三大定位”的新引擎

广西围绕实现“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总目标总要求,为扎实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按照“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服务需求、优化结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的原则,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对接经济社会的客观需要,推动广西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8年12月,自治区政府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从总体要求“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组织实施”等方面明确产教融合的总体任务和责任单位,进一步明确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十年左右时间,促使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

(三)柳州市層面:产教融合是实现柳州新发展的战略支点

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偏东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是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工业产值占广西的四分之一,产教融合发展基础雄厚、需求迫切。按照“三大建设”和“六个坚持”发展思想,深化产教融合,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发展和供给侧改革需要,以产教融合为落实柳州新时代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2019年8月,柳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柳州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建成“广西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还提出到2027年,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的发展目标。

二、柳州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推进存在的突出问题

柳州市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推进的总体建设目标是构建三大类产教融合体系:一是以汽车产业为龙头的先进制造业产教融合体系,二是以生物医药为龙头的新兴战略产业产教融合体系,三是以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型轻工业产业体系,最终形成满足国家“十四五”发展方向、具有柳州特色的新时代产教融合城市发展体系。但当前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系统统筹以加快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

(一)职业教育和城市发展规划衔接不畅

职业教育和城市规划衔接不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同步,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以及开设的专业不能满足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职业教育扶贫成效不明显等。虽然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离不开职业教育和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城市发展规划未能为职业教育营造良好发展的环境,未能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办学投入和政策扶持上还不充分,在制定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规划时,未能合理布局职业教育资源和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同时,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部分职业院校未树立新发展理念,未能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很难主动把企业“请进来”,促使社会服务主动走出去,在推进专业建设和“三教”改革上还不够深入,在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改革创新上明显滞后于市场和社会需求。

(二)政府支持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政府支持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尚不完善,例如柳州市本身高校有限,引领创新的专业学科也不多,仅仅包括两所本科院校—广西科技大学和柳州工学院;在产教融合创新机制推动和建设方面,政府与高校的融合度不够,柳州市产教融合缺乏强有力的外部支撑。二是现有生均拨款额度制度不够科学,对产教融合相关的财政补助或其他方面的资源支持奖励政策措施不够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分配制度缺乏激励性,财政、税务部门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支持力度不够等。产教融合是基于双方共同利益的合作行为,只有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的产教融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产教融合基础设施投入单一

职业教育是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显著特征。实践教育的开展需要基于产教融合的各类基础设施投入,教师如果只是带领学生在黑板上操作、在书本上模拟、在教室里练习,很难培养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实习实训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锻炼学生实践技能的必要途径,真实的工作环境、生产一线和操作过程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产教融合基础设施的投入方面,柳州市投入单一,重点表现在现有财力增速放缓与产教融合资金需求不断扩大,二者存在现实矛盾。譬如柳州职教园区及配套基础建设不完善,设备不够先进,数量不足,主要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人力资源机构在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相对匮乏。

(四)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不高

和全国不少省市的情况一样,柳州市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长期存在,校企合作主动性不够,行业协会参与度不高,合作层次较浅。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合作办学短期内难盈利,这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企业也担心投资回报难以得到保证,培养的人才留不住,而学生管理和生产安全等问题都需要成本。另外,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也与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局面尚未全面形成有关。企业参与项目推动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可获得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人力资源行政部门拨付的全额经费支持,但企业基本无缘主导;同时企业兼职教师在职业院校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职称评定等,这也降低了企业员工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五)产教融合深度广度和产教融合载体不足

产教融合深度广度不足表现在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及科研机构的产教融合缺乏深度、广度,校企双方信息不对称、对接合作不顺畅,评价结果应用导向不明,实训资源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人力需求缺乏良性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力度偏弱,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人才需求错位,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的设施设备资源没有形成合力,专业建设和产业结构匹配性不强,企业技术专家与职业院校教师交流机制不健全、流动性不足等方面。

产教融合载体不足表现在产教融合载体相对单一,特色载体不足,科研企业、中小微企业对产教融合的载体需求与传统产教融合载体不一致等。

三、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推进策略

(一)政府统筹规划产教融合改革发展路径

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政府统筹落实,合理规划布局,建立高端智库,健全政策服务链条。柳州市将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作为“市长工程”,集中全市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统筹落实,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落实。同时,柳州市将产教融合试点建设纳入柳州市“十四五”规划发展,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乡村振兴和重大生产力发展进行统筹布局,并成立产教融合改革专家委员会,为产教融合服务城市发展的战略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提供决策支撑。针对柳州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培育百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联盟和人才培育实训基地。

(二)探索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

试点推进建设过程中,不断健全人力资源聚合机制、需求引领机制、人才培育贯通机制、产教融合共建共享机制和产教融合激励机制等。一是创新以人为本的机制,加快聚合人力资源要素。探索柔性引才机制,搭建国际引智在线工作平台,面向全企业开展定制化引才,通过顾问指导、挂职兼职、技术咨询、退休特聘等多种形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创新需求引领机制,加快创新要素链融合。围绕柳州市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目标,畅通从产业源头到应用研发、规模生产和经营服务全链条,促进学校、学科、专业竞争定位产业需求。三是创新贯通培养机制,加快教育链提质升级。加快柳州市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抓手,加快书证融通。以技能为最大公约数,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四是创新共建共享机制,加快构筑抱团发展共同体。面向产教融合创新需求,灵活组建一批实体化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形成以价值创造、价值共享为核心的四链融合网络。五是创新激励机制,加快以金融杠杆釋放融合活力。鼓励“柳州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和“柳州市政府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现有政府基金加大对产教融合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对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创新科技成果、优质教育资源的资本、技术、品牌、人才、市场、渠道等优势资源投入力度,推动柳州市的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实现突破。

(三)建立立体化的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建成支撑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系统。包括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发挥就业市场对人才供给的调节作用,开展行业人力资源供需预测与预警;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发挥企业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主体作用,支持校企通过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协议合作等多种形式共建共管“双创”基地、实践基地、培训中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熔铸工匠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推动职教入普教,建立职业教育启蒙制度。包括培育职业志向,将职业教育纳入普教体系。推进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通发展;弘扬劳动精神,强化中小学劳动教育。完善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在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时,扩大各学段的覆盖面,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为内容开展劳动教育。

第三,建立各层次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格局。包括提高中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建立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学籍互通、学分互认制度,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提高中职学校吸引力和质量;探索高水平职业教育。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贯通应用型人才多路径成才立交桥。全面落实“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制度,进一步推进中职、高职、本科分段衔接和贯通培养模式。

第四,建成服务终身学习的职业培训体系。包括落实职业院校育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承担更多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建设学分银行。建设柳州市学分银行,加快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满足市民多元化学习需求的需要。

(四)构建政校行企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和评价体系

构建政校行企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和评价体系,需不断畅通产教对接渠道,顶层统筹设计,征求企业、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意见,尤其是企业的意见,增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校行企产教融合发展机制主要包括建设产教融合联盟、健全校企合作制度、搭建产教融合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产教融合要素共享机制。落实到职业教育实现政行校企开展专业教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一流专兼职师资队伍,并为行业企业人员开展多元社会服务培训等。

同时,建立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构建以产教融合实效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明确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坚持评价体系的地域差异性。要因地制宜确立科学的评价原则,根据柳州产业发展,以及职业院校专业与课程的不同,确定差异性的评价指标,以更好地实现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其次,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结合定量分析摒除定性分析的主观性,保证产教融合评价体系的客观公正性。最后,要坚持多元开放的评价原则,汲取国内外先进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开展本土化实践,构建柳州本土特色产教融合评价体系。

产教融合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按照评价原则,建立评价体系前,要分别评价各环节的工作。产教融合导向的评价体系制定要围绕创新要素增长及经济贡献度、人才供给同需求的适配度、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增长幅度、教育科技扶贫、社会资本教育投入及对外开放的程度等相关指标,同时参照产教融合的参与度、工作任务的完成度、内部政策对产教融合的支持度开展评估。对实施产教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产教协同育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估评价,推进产教融合情况纳入各市直单位、各区县年度考评指标体系。

(五)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

第一,建立分布联动全覆盖产教融合实训体系。统筹规划建设柳州市分布联动、要素多维、主体多元、类型多样的产教融合实训体系,以“5+5”产业需求为引领,以柳州市公共职教园区和数字产业园为载体,打造核心技能跃迁提升的“加油站”和促进要素资源跨界流通转化的“引力场”。面向柳州市先进制造业、数字产业等战略性产业,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为主导,加快高水平专业化实训体系建设。面向柳州市产业集群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以广西科技大学等9所院校为主体,加快教学主导型实训基地建设。具体见图1。

图1  分布联动全覆盖产教融合实训体系

第二,打造柳州市产教融合共享“双创”平台。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打造“双创”升级版,培育一批经济型、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產教融合共享双创平台,打造支撑柳州市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五个率先”,即率先在全国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为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示范;率先在全国以工业化理念推动小米粉成就大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率先在全国创建“双创”微车间,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创新创业提供示范;率先在广西创建商标质押融资机制;率先在广西打造专业化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现有平台建设基础,建设中小微企业创业平台,利用好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面积,建设特色鲜明的科技“双创”载体。依托产教融合园区,高起点建设中欧“双创”学院。

第三,加快产教融合园区建设,做实做强产教融合联盟。聚焦服务“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按照构建“5+5”产业发展新格局的需求,推进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加快建设若干实体化产教融合联盟,激活产业园区和职教园区,加快引“教”入产业园、引“企”入职教园建设,打造多业融合的产教融合园区,放大教育、产业协同效应。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和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引入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柳州市职业教育发展将抓住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契机,加强政府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建立因地制宜、体现本土特色、适合柳州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机制体制、系列评价体系和协作发展平台,促进柳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推进策略还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潘旭阳.职业教育发展柳州模式(实践卷)[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9.

[2]潘旭阳,史庭宇,连智平.区域型优势行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论:以广西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10).

[3]温剑.大力发展产业学院  培养满足区域发展的人才[J].广西教育,2020(8).

[4]欧阳河.产教融合的内涵、动因与推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9(4).

[5]车明朝.产教融合:如何实现政府主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6).

[6]邓子云,张放平,周璨.解决产教融合企业动力不足的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9(10).

[7]王莉.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评价体系优化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9(11).

注: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新时代构建‘一核心六维度’柳州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GXZZJG2021A059)

【作者简介】史庭宇(1972— ),男,湖南郴州人,文学硕士,柳州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职业教育;温 剑(1974— ),男,广西柳州人,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张慧敏(1979— ),女,山西人,教育学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责编 黎 原)

作者:史庭宇 温剑 张慧敏

上一篇:移动电源性能测量技术论文下一篇:残疾人竞技运动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