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2022-05-13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摘要: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教学作为与时代相适应的活动,自然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规律,信息技术对于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现代技术在语文中的应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但同时也对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及变化。

第一篇: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差异及衔接

【摘 要】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种普遍情况,那就是在小学时期学生的语文成绩比较优异,但步入初中阶段成绩开始下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开始下降。而在小学时期语文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到了初中阶段,语文成绩往往更加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当认识到小学和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差异性,以及学生在思想和理解方面的变化,并及早采取有效的衔接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快速度过过渡阶段。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差异;衔接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差异

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区别,需要清楚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才能很好地做到中小学语文教学间的有效衔接。第一,教师的授课方式存在区别,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理解及记忆能力不高,教师的课文讲解速度往往很慢,通过不断的重复使学生进行有效记忆,课堂教学节奏较慢。而在初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风格有很大的变化,教学节奏较快,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上网课,在网络上与教师进行交流学习。第二,教材内容的差别比较大。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的内容相对简单,整体的篇幅比较短,知识点并不密集。但初中阶段的语文内容要更难一些。不仅篇幅加长,知识点也越发密集,如果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好,则很难适应新学段的变化,也就无法学好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第三,对于思维要求的不同。小学阶段,学生只需要理解课文的表层意思就能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而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则需要学生有更强的逻辑性、缜密性,以及活跃的思维才能够理解。所以,学生要从思维逻辑能力方面进行提升,积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社会大语文的宽度来学习语文。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难易程度上衔接不畅

从外部因素来看,中小学语文存在较大差别。小学语文以教授基础知识为主,知识点简单易懂,加上老师的反复强调,学生的语文成绩总体上不会太差,学生之间的差距也较小。而初中语文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平时的积累水平,难度有所提升。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还没有快速适应,所以成绩就会下滑。部分学生渐渐发现初中和小学阶段的语文成绩差距明显,从而失去自信心,或是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从内因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要更加活泼、善于表现自己,很多小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向老师反映自己的问题,很喜欢得到家长及教师的赞赏。但初中阶段,学生逐步步入青春期,自尊心比较强,很难或不愿意主动向其他人倾诉自己的学习烦恼。长此以往,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就会被搁浅。

(二)学习心态上调节不顺

近年来,家校共育的模式在大范围应用,家长与教师共同配合督促学生学习或完成作业已成为比较常见的现象。一些学生可能已经适应了在家长及教师的督促下学习的状态,自身的依赖性比较强。但初中阶段的语文更难一些。一些家长可能没有这种辅导能力,无法辅导学生学习。学生失去了这种督促或辅导,可能无法适应。且中学阶段的升学压力比较大,学生可能会存在比较沉重的心理负担,如果学生没有合理调整心态,语文成绩也会受到影响。

(三)教学方法上衔接方式不当

因为小学和初中阶段会学习不同的内容,教材上的差异比较大,所以小学和初中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小学阶段更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所以教师大多会采取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背、诵练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但中学的语文难度比较大,对学生的感悟感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且对学生的计算机技术也有了要求,有时需要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往往会采取启发、诱导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但很多教师只关注本阶段的教学,只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完成教学工作,忽视了小学和初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教学上的差异,无法主动采取有效的教学衔接方式。

三、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方法与策略

(一)做好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的衔接

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小学初中语文教学的顺利衔接,关键在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在中学阶段,教师可以沿用小学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主动预习的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初读课文做简单批注的习惯等语文学习习惯。例如,学习《春》时,教师先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搜集作者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等,并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给生字词注音释意扫除文字障,上课时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内容与其他同学开展交流探讨。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听读课文,在白板播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视频时配上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春的特点并画出一些刻画春特点的重点字词,之后教师随机挑出几名学生交流这些重点字词,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抓关键词理解文章的习惯。

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步入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趋于成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学生通过了解语言文字构建良好的思维框架。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简单,对于一些语文知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没能进行有效的思维拓展,而进入初中阶段往往需要进行思维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更深一层地了解文章的精髓。所以,在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可以根据文章內容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对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拓展,让学生在拓展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课后的问题自主阅读课文,以自己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要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如阅读屋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整本书籍,要求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方面入手,把自己的阅读体验简单地写一写,并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交流,这个过程既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能给后续的中长篇阅读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同时能够利用自己的思维建立逻辑框架,快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

(二)做好学习方法和内容上的衔接

一是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延续性。语文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如果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是要让学生进行认知性的阅读,初中阶段就要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入手进行教学调整。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主人公因身体孱弱,爬上山崖,被困崖顶,到了晚上,在他父亲的引导鼓励下,最克服恐惧爬下山崖的故事,找到其中蕴含的道理。学生在分析后能够总结出这一道理,人的一生中总会遇见困难,遇到困难时要镇静,把大困难分解为几个小困难,个个击破,就像主人公克服恐惧爬下山崖一样,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走出困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置一个续写作业:你在生活中有遇到类似情况吗?最终你是如何战胜困难的,把你的经历写下,跟同学们交流一下。通过课文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写作时形式上又可以模仿课文,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有了脚手架。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大多是通过图片展示出来的,这是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让学生有更多的兴趣。而初中阶段的作文不仅篇幅增长,还有了简单形式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理解作文的要求,認真审题,抓住其中的关键词。通过专项训练,让学生通过课文进行写作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二是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拓展性。分析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材能够发现,小学语文的课文往往附带一些生字表,学生如果有不认识的生字词,直接查找就可以解答疑惑。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生字词更多,阅读篇目也更长,学生阅读学习会更加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教材内容的衔接入手,以课件的形式展示语文课文,增加内容的生动性。学习《文言文二则》时,考虑到很多学生在理解学习文言文时比较困难。教师就制作了比较精彩的课件,更加直观地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分析文言文内容。同时在课件中增加了一些课外拓展的内容,延伸了更多的生字词,增加了学生的字词储备,也给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做好学生学习心态和兴趣的衔接

一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小学和初中不仅仅是知识点内容存在差别,更体现在学生学习心态上的差别。所以教师既要进行教学衔接,又要进行学习心态上的过渡和衔接。小学阶段,学生经历了六年的学习时光,和很多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突然分别,步入一个新的学校、学习压力猛然增加,都会让学生出现焦虑或伤感的情绪。虽然这些情况比较正常,但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快速完成心态上的过渡,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快速摆脱这些焦虑。同时,很多学生刚刚步入初中,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重视语文课程的学习,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心理上的距离,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到了七年级,教师要多开展一些班级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接触,让学生快速融入新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学习《背影》时,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如鼓励学生做任务表达对父亲的爱,并拍照片和录视频在班上展示,这样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可以增进友谊,逐步缓和心态。

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带领学生快速度过过渡期。由于初中的课业紧张、压力大,很多学生对语文没有学习的兴趣,这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营造一个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热情。小学阶段,一些教师会选择一些互动性比较高的教学模式,如游戏式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这些方式很受小学生的欢迎,到了初中阶段,教师也可以沿用这些方式。

四、结束语

教师在教学衔接时要先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以此为基础,优化教材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衔接性,调整教学方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2.0,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教学的衔接性,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语文思维从小学朝着初中转变衔接,确保学生在初中时期也能高效、愉快地学习。

【参考文献】

[1]骆念春.学生在中小学衔接中的语文教育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19(05):75.

[2]王植奕.浅谈中学教师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中的教学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8(48):92.

[3]席责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下),2017(01):145-148.

[4]路敏.如何有效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J].青年时代,2017(15):155-157.

[5]周晨,周凌轲.中学与大学语文教育的隔阂

——以学术写作为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

(05):92.

作者:詹彩彩

第二篇:现代技术与中小学语文教学

内容摘要: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教学作为与时代相适应的活动,自然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规律,信息技术对于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现代技术在语文中的应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但同时也对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及变化。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 中小学语文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教学领域也同样受到了冲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方式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等等学习工具。”

一.现代技术支持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语文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认识。旧中国,语文是古今书面语言作品——语体文和文言文——的简式统称。现今,语文是学科名。语文,还是一个人文素质衡量术语,指人的内部言语机制品质和外部言语技术能力综合水平。

现代技术的发展对语文在诸多领域带来了巨大影响,加深了语文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使当今语文的发展出现了如下特点:相关性、工具性、人文性和统一性。这些特点反映出人们对于语文的观念由静态的、机械的向动态和辩证的方向转变。如今语文已经不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产品,而是不断时时修正的。

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中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许多新方法,例如人机交互与拼音汉字教学、CAI课件、信息处理支持的语文阅读教学、虚拟网络空间支持的作文教学等等,语文教材也由教师教授的内容变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对象。而且,随着现代化发展和义务教育的普及,语文改变了以往的精英式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大众化”原则和学科的“实用性”原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占据“主动”的位置,教师从旁辅助,促使学生“会学语文”而非单纯的学会知识点。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以继承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三中心”教学体系。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是缺乏师生互动的,且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思考,由传承了数千年的科举“八股”便可见一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支持,学习语文不再仅仅是为了考取一纸功名,所以现在的语文教育使用建构主义的理念,尤其是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更加注重人文性和统一性,以此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特长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现代技术支持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也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并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媒技术诞生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组合演示教学模式、问题化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等等。然而诸多教学模式的发展都是运用着现代技术,秉行着从“教”为主向“学”为主的原则发展。

以“抛锚式教学模式”为例,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是一种在现代化技术支持下的以构建主义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几部分构成。以中小学的语文作文写作练习为例,“创设情境”的环节可选择网络上最新的时事、新闻,或者是学生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例如“快手视频对生活的影响”,以此为题,即“确定问题”。随后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进行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获得他人新鲜的观点,根据这些观点来写作。最后检查学生们的作文,即“效果评价”。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在于,教师只需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最后的效果评估,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

“组合演示教学模式”是指借助多媒体工具使得教学空间不局限于黑板与讲台,而是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教学。例如在讲《祝福》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不局限于板书,可以运用网络媒体寻找视频和音频软件,让学生可以从“视”、“听”的角度了解文章以及环境背景。

此外,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因材施教,也就是“个别教学模式”变得有可能。教师也可以在课下使用录屏软件等工具记录下自己的课程,發布到网上供学生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技术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自主学习和查漏补缺,甚至可以学习到世界各地名师的课程,并进行适合自己学习水平难度的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授课的大众化的限制,能过大规模地向学生施行个别化教学,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语文教学的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学生自主学习,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教师的压力,也更好的促进了由“教师教”主体向“学生学”主体转变。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着重讲信息技术和课程有效结合,发挥其优势,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活动。

三.现代技术支持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及教材呈现的变革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

中小学语文教学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要考虑社会对语文这个学科的需求、中学教育的性质以及目的、中小学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诉求,因此基础性原则和社会作用原则就显得格外重要。

古时的语文教学多是精英式教学,学习的内容如《四书》、《五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考取功名以升官进爵,但是现代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各个领域对于语文能力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各种信息工作与管理也需要越来越高的文学素养,现代社会与语文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例如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等。科学技术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得过去难以纳入课程的内容得以加入课程内容,如外国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使课程内容有新的发展。

从直接的角度看,现代语文的思想内容直接渗透带中小学的课程中,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例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内容上是讲述战争后的惨状,思想上处处渗透的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思想。

从间接的角度看,现代技术的发展必然影响语文的内容的变革,如网络技术带来了大量的外国优秀文化,又如网络文化的逐渐普及,这些对于社会处于“新鲜”状态的文化势必会加入语文教学的改革行列之中。

语文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现实和社会需要以及语文学科的发展规律。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带来了大量的新鲜文化和知识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革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将是语文教育的一大趋势,因此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内容必须考虑信息技术带来的新事物,让学生们的学习更加具有时代感。

(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变革

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语文教育的内容将会发生一系列变革,那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就是教材,也一定会发生改变。对于教材的改革,作者将从结构体系与表现形式两方面进行阐述。

1.教材结构体系的改变

教材的结构体系,即教材的内容编排与组织方式。自新教材实行以来,“一纲多本”正式终结,统一实行的部编本教材要综合各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整合。以小学的课本为例,分析教材结构体系的变化。

新教材更加注重阅读与表达的能力,例如教材上每一课都增加了“阅读”的环节,对学生的阅读朗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的表达,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复述、概括课文内容,例如《曹冲称象》的“给下面内容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真实落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一目标。

与此同时,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也在增强,部编本教材改变了旧教材中单纯罗列死记硬背的词语,变为了有规律地识记。例如将同一结构的词语放在一起,易于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配图的比重大大增加,带给学生很大的趣味。

第三个显著的变化便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里就加入了“选做”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选择练习题的难度;古诗的课文中也由单纯的背诵变成了用个性化语言展开联想和想象。

最后,新教材更加注重“素养”和“人文”,由要求学生“强制精度”调整为“引导性阅读”以此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增加古诗文数量,强调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注重、学习传统文化。

2.教材表现形式的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文字教材已经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除了传统的文字教材,还有电子教材等形式,如光盘、网上课程等等。课堂上,教师可使用PPT、word等软件制作课件,可将文字教材上的知识点用更加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们在声画结合的条件下进行学习;课堂下,学生可使用光盘、网络课程等手段来进行自學。

在课后练习的选择方面,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题库的使用变得更加方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筛选出题库中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题目,使得自我检测和提高变得更加容易。而且在网络的支持下,学生面对的将是全面的、无限的知识,不必再局限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更加方便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近年来,各国纷纷将现代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教学,现代技术也极大的影响和帮助了语文的教学。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必将出现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而这也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S].2001

[2]陈金海.释“语文”[M].2001

[3]王世友.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刘少华.现代信息技术用于小学语文活动课例谈[EB/OL]

(作者介绍:白雪莹,华中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育)

作者:白雪莹

第三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中小学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顺利开展的基础。如何才能让教师和学生意识到中小学语文的重要性,这是教学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 教学 重要性

从幼儿园的拼音教学到大学的高等语文教育,语文教学贯穿了整个学生时代程。中小学语文承接了幼儿园的拼音读写,又为高等教育做了铺垫,同时又为学生各个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可见,中小学语文的重要性。接下来,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理解能力

中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从拼音识字到字词句、阅读理解,乃至作文写作,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中小学语文的基础打不好,学生的理解能力就得不到提高,以致会出现数学教师埋怨学生读不懂考试题目、思品教师头疼学生不能抓住故事的中心思想等困扰,这种现象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渐显现出来。等到高中时期,想进一步弥补,非常困难。没有好的基础,很难建起高楼大厦,为了学生日后繁重的各学科学业,我们语文教师要在中小学阶段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解能力看似虚无缥缈,实则无处不在。现用日常工作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在一次上市公司面试中,来自各大高校的毕业生云集一堂。面试官没有拿出任何考题或试卷,只是随意地和面试人员们聊着。十几分钟过去后,面试官向大家使了个眼色,有的人不知所云,有的人说:“我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只有一个人顺势走到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了笔和纸递到了考试官的面前,考试官欣然地笑了。这位拿起纸和笔的毕业生理所当然地入选了。让其他老员工不满意的是:这位新员工居然没有三个月的试用期,刚入职就是正式员工了。在一次较为轻松的场合,这位毕业生终于鼓足勇气问了面试官这个缘由。面试官对他依然微笑而答:“我想要一支笔,别人需要三个月的试用期才能明白我的用意,而你不用试用期就能拿给我一支笔,同时还能拿过来一张纸,你说你还需要试用吗?”

这不是一则毫无根据的故事,而是实例。由此可见,理解能力这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教好语文课程,让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好。

二、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给孩子报各种语言类课外班,让孩子从低年级开始学习基础口语,中年级起步结构性口语,高年级接触主题性口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重视这一学科存在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学会识字、理解字词句、按要求写作文,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无处不在,小在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大到商业性谈判。如今,每个家长都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厚望,无论将来孩子从事什么职业或者创业,语言表达能力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如果中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不理想,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在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语言表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完整性。无论是叙述一件事情,还是发表个人意见,完整性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语言表达缺乏完整性,将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2.简洁性。这对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在完整的基础上表达要简洁。在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的当今社会,语言表达的简洁性显得尤其重要。

3.准确性。这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最高层次的要求。准确性与各个要素相关,如果语言表达具备了完整性和简洁性,而没有准确性,这样的表达也无济于事。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便学生更好地去适应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三、写作能力

这里提到的写作不是狭隘的中小学作文写作,而是学习乃至以后的工作中所要用到的写作。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写作。作文成绩在语文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客观题上很难分出成绩的好坏,即使阅读理解现在也都有了一定的答题模式。因此,语文成绩的好坏关键在于作文这一重要的环节。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讲述课本上的内容,还应该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想法,从而妙笔生花,绘画出属于自己的世界。然而这一方面是大部分语文教师的软肋,大部分语文教师能够教好客观知识及阅读理解部分,但写作这一重要的部分却轻描淡写,甚至让学生参考作文选,背诵经典词句。这种教写作的方法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甚至还会扼杀学生对写作的憧憬及激情。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注重写作环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根本上喜欢写作,从而有更好的发展。

其次,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各个方面都需要写作能力的体现。一份别开生面的求职信,一份精彩绝伦的工作报告、一份别出心裁的工作总结,这都离不开写作。有的人会说,理科生是不需要过高的写作能力的。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同样是工程师,为何有人能步入管理层行列,而有的人却和管理不挂钩?不难想象,在技术水平相当的工程师中,写作能力强的才华会更出众,他有更大的機会跻身管理行列。而有的人一份报告都写得瘦骨嶙峋,领导有信心让他去进行管理工作吗?答案是否定的。由此可见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学习过程当中,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涯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写作教学工作,将语文教学中的这块硬骨头消化掉。

综上所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是十分深远重要的,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看待我们的工作,不要将语文教学流于形式,而要敢于创新,敢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创造出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这样为学生的生活、学习乃至将来的工作做好铺垫。语言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要将其运用的恰到好处,我们还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基础知识,还应传授给学生使用这一工具的技巧,这一使命需要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通力协作、不断钻研、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马翠影.浅谈新课程中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J].华章,2012(11).

[2]史爱侠.中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2(22).

(责编 张景贤)

作者:陈姝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教育论文下一篇:过程写作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