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教育论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跨文化交际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规范;以及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俗规范的文化差异。以此,本文探讨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的认识、态度和方法。

第一篇:跨文化交际教育论文

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析

摘要:在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之中,英语作为通用语成为人们和世界沟通的一个重要工具,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在世界沟通交往中跨文化交际的价值。所以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育之中,应充分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着重从学习语言知识、改变传统方式、拓展实践应用等方面有效实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高英语交际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进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时期以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大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国家发展经济事业、促进文化的国际交流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大学英语教育需要改进和提升,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促使学生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之间的交际,需要打破国籍、民族、宗教信仰、教育背景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克服文化差异障碍,以相互尊重为基本前提理解、接受并欣赏外来文化,传播本国优秀文化,提高交流效果。对于当代大学英语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大学英语是语言类课程,运用是其教育的宗旨所在,需要引领学生融入具体场景,受到英语交际的感染,从而激活情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和技能表达个人所想、所感,提升英语学科素养。同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时要通过文化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感受文化的气息和魅力,以便拓宽知识面,在文化环境中表述,实施跨文化交际,强化语言输出,提高英语交际水平[1]。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夠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质量,以文化为载体,依托课程教育模式促使学生接受文化自信教育。目前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效果不佳,个别学生还存在错误的崇洋媚外思想,通过大学英语教育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仅可以传递西方文化,更能依托英语知识传递中国文化,引导大学生比较,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提升文化自信,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促进文化发展。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学习语言知识,掌握好基本功

语言知识是大学英语教育的基本内容,英语基本功则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与核心所在,直接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强弱。所以大学英语教育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学习方法,使其提高基本功[2]。例如词汇学习,切忌将词汇从英语语境里孤立出来死记硬背,可以尝试用生词造句,学生往往为了用所学新词汇写出逻辑清晰、语法正确、意义表达完整的句子而发挥学习词汇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词典或者网络等积极查询词性、词义等,写出好的句子。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掌握生词用法,还能巩固语法知识,锻炼书面表达能力。除此以外,大学英语教育要打破母语思维的限制,引导学生使用目的语思维方式,这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掌握的技能,要学会用英英词典学习生词,进入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查阅时研读词条的定义和各项释义,增强英语理解能力,夯实跨文化交际基础。

(二)改变传统方式,加强日常训练

大学英语的传统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无法适应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需求,应注意改进,加强日常训练。

一方面,在大学英语教育中以文化为导向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语言文化情境进行对话练习,同时按照情境及语用做出反应,达到训练英语口语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例如创设情境:由学生扮演一名美国家庭的主人,几名学生扮演客人。主人在表演情境中要使用邀请、招待、送别等交际语言和交际能力,客人要用到确定出席以及感谢招待、辞别等交际语言、交际能力。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把训练任务放到具体的环境里,贴近真实场景交际,提高跨文化交际训练效果。

另一方面,多使用跨文化交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例如某年轻中国女子在美国交流学习时被一名当地女子恭维裙子很漂亮、很精致,中国女子非常高兴,但略显尴尬,回以典型的中国式交际,说自己只是穿了一条非常普通的裙子,是在中国买的,对方听后变得不高兴了。这样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美国人喜欢接受他人的称赞,中国人则表现谦虚,让对方误以为审美存在问题,产生不悦。通过案例分析与思考,懂得在特定语境正确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拓展实践应用,提高培养实效

大学英语教育离不开实践的支撑,而且实践不能局限于课内,要积极拓展实践应用,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落到实处[3]。另外,英语实践应用活动不应限制在英语专业,学习大学英语的学生更要积极参加实践应用活动,因为和专业英语学生相比,学习大学英语的学生因为课程设置的影响,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更少,需要通过实际场景外化英语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能力,形式各异的英语实践与体验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有益补充,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体验跨文化交际,提高能力培养实效。例如联系教育主题开展大学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口语交流竞赛、英语辩论赛等,学生直接应用所学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技巧,获得即时的运用与反馈,使跨文化交际培养效果更为显著。还可以充分利用外籍学生资源,发挥他们的英美文化优势,共同参与实践应用活动。吸引了英语母语人士,对学生的吸引更大,营造更接近自然语境的实践环境,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语

英语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让学生提高英语基本功,促进了大学英语教育模式的革新,保证提升教育有效性。当然,这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今后要不断总结经验,推进大学英语教育创新,持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红杰.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策分析[J].福建茶叶,2020(03):430.

[2]赵萍.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大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J].文学教育(下),2020(01):124-125.

[3]曾绛.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目标、内容和方法[J].韶关学院学报,2020(02):53-57.

攀枝花学院 617000

作者:吴浩

第二篇: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的非语言交际

摘要: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规范;以及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俗规范的文化差异。以此,本文探讨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的认识、态度和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引言

任何人类语言都有其不同的语言规则,人类的交际亦都是在规范的语言规则的指导下进行的,非语言行为同样也有非语言的规则,因此国内外愈来愈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非语言交际行为规则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是指在人类的交际环境中除了语言交际之外的,对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具有交流信息价值的交际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可人为的生成,也可以是环境造就的。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外语言学家就开始了有关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上个世纪60年代是人类对非语言交际的相关研究的飞跃时期,一些语言学家就相关研究发表了大量的经典之作,其中就包括埃克曼和弗里森的文章——《关于非语言行为的成因,使用和编码》。70年代同样涌现出大量的科研成果,不可忽视的名著当然是法斯特的《体态语》。直到上世纪80年代是就非语言交际的研究的大发展时期,比如,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克莱·布罗斯纳安教授在他的一片名为《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的文章里,首次就中国和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之间所存在的异同进行了直观、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并着重强调中、英文化之间的离散型和聚拢型的区别是中、英国家非语言交际之间存在差异的核心原因。

二、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四个分类

体态语:英语有body movements、body language、gesture等不同表达方式,汉语中包括体态语、身体语言、态势语、手势语、体语等。体态语,又称“身体语言”,它是指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身体动作进行信息的传达和人类交流的一种行为方式。它是人类通过点头、摇头、伸腿、拥抱、握手等等肢体动作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的非语言交际。

副语言:又称类语言或者伴随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的辅助语言,通常情况下是指伴随着人类所的语言所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英美国家的人很重视话轮转接的有声信号的作用,美国人在讲话和交谈中的集中规矩和技巧:1)给与反馈,常用的词语2)打断活插话,3)请求重复某一点4)询问意思5)核对情况细节6)表示还未讲完7)纠正错误8)总结。

客体语:鲁希和基斯认为,客体语指人类一切物质的有意或者无意的展示,包括人体相关的诸如相貌、衣着、化妆品以及人类所使用的工具和机器等,甚至包括文字都属于客体语的范畴。客体语具有明显的非语言交际性,它在人类的交际中也起到了传达信息的功能,实用性和交际性是其两个显著特点。与此同时,服饰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服饰的文化差异及其提供的不同交际信息直接影响这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国际公认的着装原则是TPO原则:T指time——时间,即衣着要适合季节和时代的要求;P指place——地点,即衣着要适应地区和场合的要求或习惯;O指对象和目的,即时装应有利于达到目的,获取良好的印象。

环境语:环境语指人类生活的环境包括时间、空间等因素,环境因素在我们的非语言交际中提供给我们很多的交际信息。通常情况下,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的环境语包括十二个层面的环境因素,其中空间信息、领地观念、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声音、颜色和标识符号等对英美国家的人们非语言交际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譬如,英语国家人们的所谓的“领地观念”中对待隐私权的态度是最突出的表现,在英美国家人们非常重视对个人的隐私权的维护,因此,中、英国家的人们在交往中所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文化冲突之一就是人们对待隐私权的问题,英美国家的人们注重个人的独处自由,中国人强调的则是群体的隐私。另外,标识符号的差异也往往会文化冲突。比如中国公路上常见一个巨大的惊叹号表示“注意!”英语国家没有这种路标,而且英语国家的人见到这种标识还会产生一种轻蔑的“啧啧”之感,认为他有点像滑稽连环画中隐而不漏咒骂符号。因此,在文化交际中,彼此不熟悉的符号也会构成交际的障碍。

三、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的认识、态度和方法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应是文化研究

中西方学者就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也同样存在着差异。例如有关中、英国家的非语言交际在校园中使用的研究,西方学者侧重于师生关系方面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对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及行为的重大影响,比如教师的行为表现,一些规章制度与要求,态度与感情及着装打扮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但是,西方国家一些学者的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的研究成果,英语国家在非语言交际方面的行为规范,以及中、英国家交际礼俗规范的文化差异等都对我国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为我国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肢体语言,符号语言,数字语言以及颜色语言等这些非语言形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影响着人们的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效果。因此,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排除优越感,文化模式化和文化偏见等的干扰,我们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小结

事实证明在人类的交际中非语言交际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不存在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的人群之间语言交际虽然起着主要功能,但是非语言交际亦能很好地传递着交流信息,其功能不亚于语言交际方式;但是,对于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存在差异的不同民族人类的交往中,非语言交际所代表和传达的信息是语言交际所不能比的。因此,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人类之间的交往亦是愈来愈频繁,非语言交际也会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作者单位:培华学院人文学院大英部)

参考文献:

[1]孙有中. 跨文化研究前沿[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10.

[2]王催春,朱冬碧,吕政,跨文化交际[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08.

[3]付晶,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J],齐齐哈尔学报. 2007,05.

作者:郑岚

第三篇: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大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不仅需要大学生能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使其能够将英语应用到日常对话中,这样才能够满足崗位的要求。特别是现阶段很多企业都开始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和国际企业之间的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需要学生不断提升自身英语应用能力。因此在英语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量,还需要使其能够拥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和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探讨了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以期可以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大学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在大学教学过程中英语属于重点教学内容,英语交际则是当前每个人才都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文化和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根植于语言,而通过语言的使用方式也能够展示当地的特色文化,因此在进行英语交际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各个国家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保证交通的顺利性,避免出现文化冲突。以往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对学生实施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学生虽然能够利用英语知识进行对话,但是由于缺少文化认知使得交流出现了障碍和问题。因此在今后的英语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重点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是指在进行交际过程中,交际对象处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使用模式[1]。随着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愈发频繁,开始认识到在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差异,不单单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流会出现跨文化的现象,相同国家的不同民族也容易出现跨文化的现象。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如果不了解文化差异,很有可能会因词汇使用不当出现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具备交际策略选择、社会语言、知识语言以及语篇能力,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合适的交际方式,熟练运用语言词汇。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加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知程度,使其利用英语和其他国家的对象进行有效交流。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文化、语言以及交际之间的联系极其紧密,三者之间属于互相影响的关系。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忽略了文化因素对语言交际的意义,使得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无法得到真正提高。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俗和习惯,也是思维方式的重要展现。教师应当正确认识文化语言和交际的关系,能够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促使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增加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教育资源,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可以重视和其他学校进行沟通,能够进行资源共享,为跨国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支持[2]。例如高校教师可以组织交流会议,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点,对教学内容、教学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通过教师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分享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手段,对于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支持。在学校内部也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学校和学校之间可以组织各类比赛活动,例如组织英语演讲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会和留学生有近距离的接触,能够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下和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对话,有利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和不同国家的高校进行沟通,通过交换生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

(二)重点讲解国家间文化差异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调整,改变以往只是讲解英语理论知识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时重点针对国家之间存在文化差异进行讲解[3]。在英语教材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较多,教师可以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梳理,挖掘其中存在的文化因素,针对文化差异进行重点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英语阅读中如果存在包括西方国家节日文化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查找有关于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在庆祝节日时人们会互相送礼物,在送礼物时可以展示中国人和西方国家存在的性格差异,中国人的情感更加含蓄,因此不会轻易接收或者拆开礼物。而西方国家人民面对礼物则会立即拆开,这体现了对对方礼物的感谢和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查找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程度,也可以提高其文化学习兴趣,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不会出现文化冲突问题。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挖掘教育资源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高校实施英语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能够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教学管理平台,创新英语教学模式。教师应当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使英语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4]。教师可以网络上搜集典型的跨文化交际对话,让学生观察这些对话中存在的错误,利用寻找错误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记忆住在交际对话时不能出现的误区,从而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质量。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慕课上选择西方文化相关的学习课程,在线上展开文化学习。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学生需求通过课程考核,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集中对西方文化进行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意识,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四)使用丰富的教学模式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打破传统的落后教学模式,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以此来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主动了解和学习跨文化交际的方式。例如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影活动,有种感受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让学生在人物语言、行为不断变化的状态下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英文原声电影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标准的发音,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这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除此之外,项目学习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编写体现跨文化特点的对话,同时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

结束语:

大学英语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内容,认为学习内容过于枯燥,缺少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尝试在英语教育过程中渗透跨文化意识,通过人文性教育知识的渗透带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文化差异的影响下更好的了解特殊句式的使用方式,对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在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时教师应当增加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重点讲解国家间文化差异,利用互联网技术挖掘教育资源,使用丰富的教学模式,建设立体化的能力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际实践环境,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玲. 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与方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21):250.

[2]吴晓莉.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12):135-137.

[3]周海岩.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1,41(06):95-100.

[4]张娟.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11):142-144.

[5]徐佳. “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证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课堂教学为例[J]. 海外英语,2021,(21):133-135.

孙理瑞(1998.12-),女,汉族,贵州凯里人,本科,英语教育专业。

作者:孙理瑞

上一篇:防渗漏施工技术论文下一篇: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