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医药行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我国医药行业竞争激烈,各个医药企业重视营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在数字经济时代,医药行业的各个企业要与时俱进,构建数字营销模式,建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营销模式,实现医药企业的低成本营销推广,达成医药企业的经营目标。本文首先阐述医药行业营销现状,然后分析医药行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分析医药行业营销的影响因素,最后尝试探索医药行业营销模式构建对策。

第一篇:医药行业论文范文

医药行业并购研究述评

[摘要]并购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战略的重要部分。医药行业作为一个科技含量极高、集约化国际化程度很高、高投入高收益的产业,通过并购来优化资源配置是其发展趋势。文章在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学术界关于医药企业并购的动机、并购绩效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医药行业;并购;动机;并购绩效

On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in Medicine Industry

Li Donghua, Bian Ying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acau, Macau 999078)

Key words: medicine industry;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otivation; performance of M & A

一、医药企业的并购动机研究

学界对于并购的研究从19世纪末开始,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文献资料。Brealy&Myers(2003)认为,并购仍然是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十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之一,现在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企业会相互并购,并购的企业的特点又是什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国内外医药企业并购案接连出现,为研究企业并购提供了广泛的材料。归纳现有的对于医药行业的并购动机研究,一般认为在新形势下,医药行业并购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既可能是企业战略推动的,也可能是宏观环境促使的。

(一)企业战略因素

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并购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医药企业进行并购主要是企业发展战略上的需要,或许只是纯粹的财务方面的动机、追求市场份额以及为了扩大自身的产品线等,也有可能是因为并购能够有效地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规避各种法律的限制,如税法和反垄断法等(RossWesterfieldJaffe, 2002)。Darren Snellgrove(2001)更直接地认为,医药行业并购的根本原因是制药产业是一个利润行业,但利润的增长相对减慢,于是有钱的企业便会利用手中的闲钱进行并购。

国内一些学者也对中国医药企业的并购进行了探讨。王跃兴(2004)认为,医药企业并购的动机也是一般行业并购的原始动机,即企业追求利润和应对竞争压力的动机,如追求利润动机、企业成长动机、优势互补动机、追求规模经济动机。柏兵(2007)在王跃兴的基础上增加了提高市场份额动机、风险规避动机和管理者个人利益动机。他认为,医药企业通过并购从而进入新兴行业规避风险。吴伟清(2002)也认,为企业通过并购能够增加产品品种,从而使企业迅速进入新的领域或加强相对弱势的领域,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但笔者认为,在综合考虑并购的风险之后,对于中国医药企业而言,现有的研究表明这种所谓的风险规避效果并不明显。

还有学者提出,并购是企业着眼于未来竞争的战略性行动,而不是出于目前的经营或财务压力而进行股票市场炒作的短期战术行为(李萍,2002)。另外,也有人认为,国外不断增多的直接面向消费者营销(direct-to-consumer DTC)也是促进医药企业并购的原因。但笔者认为,这个观点若是成立,那应该有更多的并购是垂直的或是多元化的,但以上提及的并购行为多是横向的,这显然无法解释。

以上各种理论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医药企业的并购行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缺陷:(1)以上的理论是适合所有的并购情况分析的,但医药产业作为一个技术发展迅速的产业,重大的并购行为背后的动机肯定会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有着自身的特点(Erik Stålstedt & Jens Eriksson ,2006),而这些理论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医药企业并购的特点;(2)上述理论都是解释并购企业的行为,并没有从目标企业角度入手,分析其行为和动机。

(二)宏观环境因素

1. 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推动医药行业的并购。Christopher B.Kummer(2006)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医药企业并购浪潮不断兴趣的最主要原因。他指出,当今世界, 经济早已具有全球化的特征, 医药产业是按照国际标准划分的十五类国际化产业之一, 也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类产业之一, 具有全球竞争性特点。从近几年来看,全球医药产业的竞争正在由品种的垄断竞争向企业的垄断竞争转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新的公司,也创造了更多的并购机会。与Kummer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我国学者李萍等人。

2.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市场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跨国公司只有通过大规模的联合与兼并和国际资本运作,建立全球化的生产与销售网络,才能扩大市场份额,占领竞争的制高点。建成经营范围全球化、具有高技术开发能力和雄厚投资能力的世界级大公司是国际医药企业购并的重要目标。通过企业并购形成这种大公司,可以优化资产结构,拓展核心业务,降低成本;同时,并购使医药产业的集中度迅速提高,形成 “航空母舰”级的企业更加能够加强对医药市场的分割与控制。因而国际竞争加剧必然促进医药行业不断并购,并反过来又促进国际竞争进一步激烈(李萍,2002)。但很多学者认为,无论是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还是国际竞争加剧,在解释为什么并购一般会发生在特定时期,而且以一波又一波的形式出现在特定的产业内时,显得没有说服力。于是,一些学者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新的探索,并提出医药企业并购的其他动机。

3.技术进步加快,争夺先进技术。经济全球化使得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制药业主要是依靠先进科研成果开发新产品以占领市场的。由于新药需要基因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额投资,研发周期长,但竞争产品出现的时间越来越短,导致新产品开发难度增加,开发费用增加。因此,兼并而获得新兴部门的新技术成为一条获得先进技术的有效途径(Hall Bronwyn H,1999;Andrade G. &M. Mitchell&E. Staford,2001)。Bruce Rasmussen(2002)认为,现在世界医药公司的大规模兼并活动就是通过并购把相关的知识资产结合起来,利用资金、市场、技术上的优势拥有垄断性的专利权从而建立其在全球的竞争优势。

4.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发达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大型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开始放松对医药企业反垄断法的限制(Bruce Rasmussen,2002)。而对于像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而言,为应对跨国巨头的挑战,也必然会调整相应的产业政策,因而政府部门会推动医药企业的并购和联合,培育几个大的医药制造企业(王唏,2003).Hongjun.Yin&J。Warren.Salmon &Jingxin.Chen(2001)就提出,中国医药企业的并购的推手绝大部分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理由是企业都是国有的,只有政府作为首倡者,其他股东、管理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才有可能跟进,他们必须和政府的政策一致。

5.行业规制和行业门槛的实施。徐爱军、陈传明(2005)和杨婧(2005)都认为,医药行业认证体制的实施是推动中国医药企业并购的一个重要原因。多数不能在规定期限内通过认证的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将选择与大中型企业联合;而具有资金、品牌、营销网络优势的企业更是“乘机”通过企业的兼并、收购,低成本地扩大市场规模以实现雄霸全国或某一区域的雄心壮志。

6.政治压力和对药品价格关注点不断上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Darren Snellgrove和杨婧等。他们认为,医疗费用比重的不断攀升,导致越来越多的民众和政府关注这个问题,许多政府都计划制定相应法律来理顺药品价格以遏制价格上升。医药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不断并购重组,越大越好。

二、医药行业并购绩效衡量评价

一般认为,并购的两个益处分别是获取更大的市场力量(获得新的顾客)和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获得效率的提升。杨婧(2005)认为,并购活动能够给企业带来明显的规模效应,可以使企业自身的经营规模和资产规模得到迅速的扩大,降低了企业的销售、管理等费用,改善了企业的负债能力,使企业业绩得以快速增长,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现有的研究医药行业并购的文献中很多是从探讨股东的回报率着手的,得到的结果一般是并购能够增加股东收益,虽然这种收益很大程度上是攫取(captured)了目标企业的。其理论基础是托宾Q值。在这些文献中,Ravenscraft& Long (2000)、Erik Erik Stålstedt & Jens Eriksson(2000) 有一定的代表性。Ravenscraft & Long对1985—1996年间65家医药行业的并购案例进行研究,发现在并购发生后短期内目标企业的股价上升了13.3%,而并购企业的股价相应地下降了2.1%,但是对所有并购企业而言,并无显著差异。而对于大的横向跨部门并购而言,并购的非正常回报(abnomal)是正的,表明股东是希望这类并购能够创造财富的。Erik Erik Stålstedt & Jens Eriksson则使用了APT模型,采用美国交易所(AMEX)医药行业指数(DRG)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为基准,来检验在过去几年中医药行业的并购发生48个月后的绩效。

在这些文献中,有两点有必要指出。第一,现有的研究都是讨论兼并对公司股价、利润和市场份额的短期效应,很少有人分析兼并的长期的动态效应。传统的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范式在分析面对像制药产业这种研发占据重要地位的产业时可能并不准确。因为在制药产业中,边际收益和成本都取决于创新。第二,对并购前企业的特点和并购后的绩效间的联系研究不够。虽然,并购后企业的绩效和并购前的本身实际情况高度相关。

针对以上提出的几点,近年已有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并开始着手研究。如邱岚(2005)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年报财务指标对企业在并购前一年和并购后三年的营运进行打分,发现并购给行业整体带来的绩效改变并不明显,但从更长期来看,整体行业绩效可能呈现上升趋势。

对于股价或是财务指标能否很好地衡量并购对企业的影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二者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医药行业最根本的创新(专利申请数量)相对比较稳定,因而将其作为衡量指标更能够反映并购的长期影响。其中Ahuja & Katila利用兼并后的专利取得数目分析了兼并对兼并企业绩效的影响。他们建立一个基于通用专利引用数目的技术衡量标准,发现从长期来看兼并与创新产出间存在一个显著的非线性相关性。

另外,更具代表性的研究应属2006年Carmine Ornaghi的一个研究,他通过对1988—2004年制药业中大的兼并活动进行分析,旨在回答并购行为是否对医药行业的创新能力有积极的影响,是否又会对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企业相比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并购能够显著促进创新能力提高。但他也认为,大医药行业间的兼并能够刺激竞争对手在相关领域进行研发。

在并购企业兼并前的技术和产品是否和兼并后的绩效相关的问题上,Cassiman et al.(2006) 研究表明,医药行业兼并对研发和创新的影响取决于兼并双方的技术和市场的关联。他们发现如果兼并前企业的技术互补,那么兼并后新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水平将上升,反之亦然。但技术互补带来的研发和创新水平上升更显著。Barrett & Capell(2002)研究发现,在制药产业中投资的回报率与公司的规模间并不存在相关性。但M.Koeing & E.Mezick(2004)研究表明,与未并购企业相比,在对比的时间段里,并购企业在并购后能够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但该文中不同专利的权重参数的确定还有待商榷。

三、结束语

以上是国内外学者对于医药企业并购进行的各种有益探索,也是后期研究的坚实基础和创新基点。笔者认为,后续的研究还可以针对当前研究的几点不足做出进一步的改进:(1)并购行为是兼并企业和目标企业双方共同的行为,因而,有必要对目标企业进行研究,包括动机和并购前绩效研究;(2)现有的理论对解释医药企业并购一波一波地出现还存在一定的局限;(3)现有的研究对于并购绩效的衡量大多是从有形资产方面来衡量的,而在对诸如研发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上,还缺乏一个具有很强有说服力的标准;(4)对并购前企业的特点和并购后的绩效间的联系研究不够。

[参考文献]

[1]柏兵.谈我国制药业的并购[J].现代管理科学,2007,(2): 102-103.

[2]李萍.国际医药企业购并动因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2, 1(5):32-35.

[3]徐爱军,陈传明.医药生产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动因和形式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5, (11): 61-64.

[4]邱岚.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的实证研究[D].澳门大学硕士论文,2005.

[5]吴伟清.从一起并购案看当前医药企业并购的动向[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4):147-152.

[6]王唏. 医药产业并购:国际Vs国内[J].新财经,2003,(7): 59-62.

[7]王跃兴.我国医药行业重组的动因、特征和趋势[J].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2004,(2):22-26.

[8]杨婧.中国医药行业并购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5.

[9]Andrade G, M Mitchell ,E Staford (2001). New Evidence and Perspectives on Merger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5, 103-120.

[10]Barrett A, Capell K(2002). Big pharma: Getting too big for its own good? Business Week. July 29:74.

[11]Brealy R A, S C Myers (2003).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Irwin, McGrow-Hill, 6th edition.

[12]Bruce Rasmussen(2002). The Role of Pharmaceutical Alliances. Centre for Strategic Economic Studies Victor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roject Equity, Sustainability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Series. June.

[13]Christopher B Kummer.(2006). mergers & Acquisition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South America:Activity and Strategic[C] Intentions.Global Confernece on Business and Finance. San Jose,Costa Rica.

[14]Carmine Ornaghi(2006).Mergers and Innovation:The Case of the Phatmaceutical Industry. Discussion paper of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0605.

[15]Darren Snellgrove(2001). Pharmaceutical Mergers: What's the Rush?Drivers of Recent and Future M&A Activity. Villanova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16]Erik Stalstedt & Jens Eriksson (2006). Mergers & Acquisi t ions- Abnormal returns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D]. JONKOPING UNIVERSITY Bachelor Thesis in Finance.

[17]Hall Bronwyn H (1999)."Mergers and R&D Revisited" mimeo.

[18]HongjunYin J Warren,Salmon &Jingxin.Chen(2001).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ctivity in the Chines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Journal of Managed of Care Pharmacy. 7(2),166-167.

[19]Michael E D Koeing&Elizabeth M. Mezick.(2004).Impact of mergers & acquisitions on research productivity with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cientometrics. 49(1), 157-169.

[20]Ravenscraft, David J, William F Long 2000, "Paths to Creating Value in Pharmaceutical Mergers.In Mergers and Productivity, Kaplan, Steven N.,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1]SChatterjee,LJBourgeois.(2002). A Framework for Acquisition Success: Post-acquisition Resource Interactions. Darden School ofUniversity of Virginia discussionpaper.

[责任编辑:李国燕]

作者:李栋华 卞 鹰

第二篇:医药行业营销模式研究

摘 要:我国医药行业竞争激烈,各个医药企业重视营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在数字经济时代,医药行业的各个企业要与时俱进,构建数字营销模式,建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营销模式,实现医药企业的低成本营销推广,达成医药企业的经营目标。本文首先阐述医药行业营销现状,然后分析医药行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分析医药行业营销的影响因素,最后尝试探索医药行业营销模式构建对策。

关键词:医药行业;营销模式;营销模式

前言

近年来,关于医药行业营销模式研究的文献大幅增长。刘腾飞(2019)指出,中国医药领域深入改革,医药企业要增强自身的实力,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影响力,就需要加强营销模式创新,注重实施营销策略[1]。吕炫涛(2019)指出,医改背景下,医药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转变,因此,医药企业要调整营销策略,构建全新的营销模式,以满足医药企业经营需求[2]。李俊(2014)指出,在“医改”背景下,医药行业企业要坚持以顾客为导向的产品策略,加强医药产品的资助研发,促进医药产品创新;坚持以成本为导向的价格策略,医药企业需要加强成本控制,以形成价格优势;以便利为宗旨的渠道策略,医药企业加强渠道管控、促进终端开发;以沟通为手段的促销策略,医药企业实施文化营销、加强学术推广[3]。已有的文献对于本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医药行业营销现状

医药行业关系到老百姓生活和健康的重要行业,国家对于医药行业的管控比较严格,医药行业市场比较特殊且封闭[4]。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市场涌入大量的国外医药企业,加剧了国内医药行业的竞争,同时我国医药行业的政治环境也有很多新特点,国家加强医疗体制改革,不少医药企业开始重视医药营销,树立了新的营销理念,主动和互联网技术集合,主动学习跨国公司的营销经验,在医药行业营销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二、医药行业营销存在的问题

虽然医药行业营销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医药行业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医药行业营销理念落后,医药行业品牌力较弱,医药行业营销渠道管理混乱,医药行业营销成本高,以及医药行业营销人员素质高低等问题。

(一)医药行业营销理念落后

当前时代,医药行业出于一个快速变化的生态环境,但是医药行业营销理念相对而言比较落后[5]。新技术给医药行业的企业营销带来更多的新方式、新模式、新平台、新系统,医药行业企业需要充分应用新技术创新营销。但是,医药行业的一些企业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营销理念上,难以应用新的营销工具和技术,无法有效地创新医药行业的营销模式。

(二)医药行业品牌力较弱

医药市场竞争激烈,医药产品的更新速度比较缓慢,同时,医药市场国内外产品较多,加剧了医药行业内部的竞争[6]。激烈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意识到品牌营销的重要性,但是医药行业品牌力较弱,医药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大品牌比较少,难以开拓更大的医药市场。

(三)医药行业营销渠道管理混乱

虽然有一些医药渠道领先品牌,领先医药行业的战略创新,促进医药行业思想创造和模式创新,但是医药行业营销渠道缺乏科学的管理,没有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国内医药营销渠道管理比较混乱。

(四)医药行业营销成本高

根据一些行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有一些医药行业企业的销售费用远高于其他不同行业。截止2019年中期,医药行业平均每家企业的销售费用高达5.3亿元,甚至还有些医药公司的销售费用达到30亿元以上,比如上海医药公司高达64.30亿元,复星医药高达49.98亿元,步长制药高达38.38亿元,恒瑞医药高达36.51亿元,科伦药业高达32.41亿元,白云山高达31.81亿元,华东医药高达30.54亿元,华润三九高达29.02亿元,等;医药行业投入的广告费用也比较大,造成医药行业营销成本居高不下。

(五)医药行业营销人员素质不一

医药行业营销人员素质不一,医药行业不少营销人员来自快消品,他们对于医药行业的了解比較少,医药行业的营销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营销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具备药学知识,不仅要掌握本企业所生产或经营的医药用品的特点、价格、销售等方面的情况,还需要掌握医药用品的功效、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配伍禁忌、贮藏保管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医药行业营销人员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药品营销人员理解药品知识,可以与客户进行深入的专业交流,但是医药行业的营销人员不一定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

三、医药行业营销的影响因素

医药行业营销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营销理念、营销工具与营销技术和营销人员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

(一)营销理念

医药行业中的医药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无法离开市场营销。医药行业的医药企业的营销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活动。因此,医药企业需要不断创新营销理念,创新的营销理念才能产生创新的营销模式,医药企业需要创新医药产品的营销理念,构建全新的医药产品营销体系。

(二)营销技术和工具

进入技术更迭的新时代,企业应用大数据、新媒体技术、物联网技术进行营销改革与创新,因此,医药行业的医药企业不仅需要应用传统的营销工具,还要综合应用大数据、互联网、新媒体等营销工具,利用网络化营销手段,做好医药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实现医药用品的知识传播与价值传递。

(三)营销人员

医药行业的营销人员素质对于医药行业的营销影响巨大。因此,医药行业的营销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他是的工作作风及勤劳的工作精神,还需要具备医药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并且具备医药行业营销人员必备的职业能力。因此,医药营销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营销效果,促进医药企业的营销目标达成。

四、医药行业营销模式构建对策

由于医药行业企业营销的影响因素不断变化,因此,医药行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营销模式,促进医药行业企业的生态发展。

(一)目标营销模式

新时代的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医药行业的企业要进行市场信息收集和市场调查,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有效地进行市场分析,注重医药产品的研发,加强每个产品的产品质量和策划,注重产品包装设计,采取多元的促销方法和活动,突出产品的价格定位,提高客户的信赖和品牌忠诚度,采取目标市场营销模式,制定良好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而提升医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二)数字营销模式

任何医药行业企业都需要与时俱进,加强精细化营销,构建数字营销模式。通过大数据加快医药企业的智联工程,通过数字营销能够实现对医药企业目标用户的高效触达和有效反馈,增强医药企业经营的合规、合法性,实现医药企业营销过程的透明化和可追溯。

(三)品牌营销模式

在医药行业,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做医药品牌比医药销售量更重要。因此,医药企业要加强医药品牌塑造,以成功的品牌营销让医药产品深入人心,使得医药产品的营销模式趋向于快速消费品营销,不仅可以减少医药企业的巨额广告话费,还能增强医药营销的理性,提升医药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渠道营销模式

医药行业的企业可以根据医药产品的特性选择销售方式,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可以采用直销模式;同时,根据药品的特性,发挥药品在网络销售的优势,可以采取网络营销模式;同时,医药行业可以开展连锁营销模式,医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和服务水平,开设医药连锁店、食品超市药店、大型购物商场开药店等,建立完善的配送体系,提升医药企业网络管理能力。

(五)服务营销模式

忠诚度高的客户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医药行业的企业需要培育客户对其产品的忠诚度,有效地扩大市场份额 [7]。因此,医药行业企业要构建服务营销模式,创造顾客满意价值,做好客户的数据库处理,做好数据库营销,数据库营销要完善数据,主要从顾客的一般性资料、交易信息、活动信息、产品信息等方面进行及时更新,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六)知识营销模式

在新时代,医药行业企业要用知识营销模式,主动针对医药市场的目标顾客进行需求分析,主动为医药市场目标顾客提供医药保健品的知识,让医药知识在消费者中间传播,实现医药的知识传播与消费者之间良性互动,让消费者对于医药用品的理性消费,激发消费者的对于医药购买的动机。

结论

总而言之,医药行业不同的企业要针对自己企业的规模与实力,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有效地选择营销模式,加强医药产品的知识传播,促进与医药消费者的有效沟通,以实现医药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形成更多有影响力的医药品牌,从而实现医药企业的可持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腾飞.探究医改背景下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策略[J].新商务周刊,2019, 000(001):267,269.

[2] 吕炫涛.新医改背景下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 2019, No.324(04):83+85.

[3] 李俊.新医改背景下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 000(015):167-168.

[4] 宋立军,黄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药品生产企业营销模式浅析[J].中国药业, 2019, 028(013):78-80.

[5] 徐科一.中国医药企业的营销理念创新之路[J].新产经, 2018, 000(005):85-87.

[6] 李清颖.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对资本结构的影响[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2014, 000(002):400-401.

[7] 周琨.顾客忠诚度不对称对企业进入市场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 000(007):3-4,57.

陕西科技大学 许 华 孔维敬

作者:许华 孔维敬

第三篇:医药行业安全监管步入日程

2006年12月1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医药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暨事故案例分析座谈会,通报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状况,剖析2006年全国危险化学品和医药企业典型事故,总结交流医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经验,宣讲《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程(试行)》,介绍最新危险化学品相关政策与规定,研究医药行业安全监管工作重点,部署2007年安全监管工作。

此次会议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危化司为强化医药行业安全监管工作举办的首次医药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专题会议。根据2005年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5]11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司负有“依法监督检查化工(含石油化工)、医药和烟花爆竹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设备设施安全情况;研究起草危险化学品及化工(含石油化工)、医药、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规程和标准”的职责。

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会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危化司副司长刘强介绍了2006年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2006年危化品生产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危化品伤亡事故同比大幅度上升。2006年1~10月,全国发生危化品伤亡事故125起,死亡238人,与2005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6%,但死亡人数上升9.5%。其中危化品生产事故、道路运输事故上升尤为突出。二是重特大危化品伤亡事故明显上升。2006年1~10月,全国共发生2起特大危化品事故,死亡35人,而2005年同期未发生特大危化品伤亡事故。三是重点地区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严峻。2006年 1~9月,江苏、浙江、黑龙江和山东4省的危化品事故死亡人数都超过10人,4省死亡人数占全国同期总数的42.5%。四是中央企业2006年发生多起危化品生产安全事故。这些事故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很大,已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医药行业伤亡事故社会影响不良

2006年1~10月,全国医药行业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1起,死亡19人。其中湖北富驰化工医药股份公司制药二厂的氨气泄漏事故、河北石家庄新诺威制药有限公司的硫酸二甲酯泄漏事故,造成了数人死亡受伤、多人中毒、大量附近居民疏散的后果,严重威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06年10月12日上午7时45分,湖北富驰化工医药股份公司制药二厂合成段当班岗位操作工擅自离岗,委托他人临时替岗,相邻岗位人员违规顶岗后误操作阀门,造成压力骤增,使得含氨混合物料从高压室屋顶排空管冲出,安全保护附件爆破片起爆,造成周边群众多人出现不良反应,96人门诊观察,10人中毒,引起当地群众恐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2006年6月25日1时30分,河北石家庄新诺威制药有限公司102车间甲化岗位因工艺管道设计存在缺陷,操作人员违规操作,造成硫酸二甲酯溢出。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理措施不当,溢出的硫酸二甲酯出现蒸发现象,致使施救人员均不同程度地吸入了有毒的硫酸二甲酯蒸气,造成1人死亡,3人住院手术治疗,多人入院体检观察,经济损失20万元。

加强医药行业安全监管工作

为了全面推动医药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医药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从2007年起,加强医药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

首先,要开展医药企业普查摸底和专题调研工作。要用半年的时间摸清全国医药生产企业的基本安全生产情况,对使用危化品从事生产的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调研,研究加强危化品使用单位安全监管的措施,探索对医药生产企业和生产品种实施分类管理、分级监管、重点监管、严格源头监管的途径。

二是着手制定《医药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医药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已不能适应现行的法律法规要求和行政管理体制,亟须重新制定,以进一步加强医药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三是督促指导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医药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自觉性,使这些企业尽快了解和掌握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方法、途径和标准,逐步加大企业安全投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四是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医药行业要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做到培训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对重点岗位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农民工要加大培训力度。

五是做好重要信息统计报送工作。按照重特大事故和重大未遂伤亡事故跟踪督导的有关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要求,医药企业应及时上报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建立医药企业事故跟踪档案,建立事故台账。

六是开展化工园区和中小化工企业清理整顿工作。总结推广化工园区和中小化工企业开展综合整治的经验,加大监管力度。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危化品生产企业要停产整顿、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要坚决关闭。

编辑 林 静

作者:林 静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医药行业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行业论文范文05-08

医药论文范文05-08

医药生物论文范文05-08

医药产业论文范文05-09

艺品行业论文范文05-09

纺织行业论文范文05-09

煤炭行业论文范文05-09

测绘行业论文范文05-09

冶金行业论文范文05-09

外贸行业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自主创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数据库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