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行业论文范文

2022-05-09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外贸行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文章以温州眼镜行业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温州眼镜外贸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并将外贸岗位需求与高职外贸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联系起来,有效解决外贸企业用人难的问题,为眼镜外贸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意见。

第一篇:外贸行业论文范文

以行业为依托,培养应用型外贸人才

摘要: 外贸人才紧缺是外贸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培养行业性的外贸人才是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实践出发,结合我国外贸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以行业为依托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应用型外贸人才 培养 行业方向 课程体系设置 教师培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我国外经贸事业高速发展。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位居世界第三。然而,在外贸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却出现外贸人才紧缺的局面,这成为外贸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各高校纷纷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国贸专业已成为我国大专院校的热门专业之一。2004年全国有37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国贸专业,而且是28个财经、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中招生学校和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但在毕业生就业中,却出现了一方面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且多数毕业后从事非本专业工作,另一方面很多外贸单位却招不到所需人才的奇怪现象。究其原因,对全国开设国贸专业的重点大学和一般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高校在外贸毕业生供给上普遍存在结构性不足的问题,很多高校该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非常接近,结果导致专业培养的人才特色与针对性不明显,难以真正满足外贸行业实践性强特点的需要。因此,研究如何培养出真正“适销对路”的外贸人才,对于促进我国外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昌工程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专业设立时间较长、经验较丰富的老牌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我校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开设国贸专业近四年的实践中我们提出了“以行业为依托的应用型外贸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初步予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以为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借鉴。

一、以行业为依托,培养应用型外贸人才,符合市场需要

外贸活动最终都是依附于某一具体行业的商品而开展的。入世后各外贸企业都面临着开拓国际市场的问题,他们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急需既具备一定商品知识,了解行业背景及工艺流程,又具备外贸专业素质的行业性外贸人才。但目前大多高校外贸人才培养往往只注重外贸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知识的培训,而普遍忽视了有关商品和行业知识的培训,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对涉足的行业和商品知识一无所知,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有行业特色的外贸人才,避免外贸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已成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但目前只有少数几所高校(如重庆科技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对行业性外贸人才培养进行了初步尝试。

我们在对省内十余家外贸企业的调查中了解到,受访企业均认为高校很有必要结合行业背景来培养外贸人才,以缩短人才的适应期,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因此,提出“以行业为依托的应用型外贸人才”的培养模式,有较强

的现实适用性。

二、以行业为依托,培养应用型外贸人才模式的实施——行业方向的选择

培养行业性人才,首先必须选择合适的行业方向。应用型高校可以根据所在省份外贸发展的主要行业并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来选择。

(一)选择所在省份外贸发展的主要行业作为培养方向便于利用地方条件培养人才。

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利用地方条件进行学生实习活动,选择所在省份外贸发展的主要行业作为人才培养的行业方向,这是因为地方外贸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品其涉及的相关企业也较多,为学生的业务实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机电、纺织服装产品一直是我省出口位居前位的优势产品,相应地产生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出口企业,因此,我们选择了机电和纺织两大外贸行业作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行业依托。

(二)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便于保证与行业相关课程的开设。

高校选择人才培养的行业方向还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以真正实现对行业性外贸人才的培养。要让学生形成行业知识体系,必然要设置相关行业课程,突出行业和产品基本知识的学习,高校必须有开设行业相关课程的能力。我们选择机电和纺织两个方向,也考虑了我院完全具备相应的授课能力。我院机电专业已有近50年开设历史,在机电行业方向中的《机电产品基础》、《机械制图基础》、《工业产品造型赏析》等课程以及金工实习等,都有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指导;在纺织品服装行业方向中的《纺织服装产品概论》、《服饰文化》、《服装欣赏》、《服装品牌战略》等课程,也由我院艺术系、营销专业及在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兼职的教师来担任。

三、以行业为依托,培养应用型外贸人才的课程体系设置

(一)建立基础、专业、行业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社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和要求,应用型高校可以以“基础+专业+行业”的形式来统筹规划课程体系,体现出国贸本科专业既注重基础性、理论性也重视实务性和行业性的特点。我们从这一思路出发,建立了本专业的“两平台、N模块、一拓展”课程体系。

1.“两平台”即为通识课程平台与学科基础课程平台,通识课程体现在校本科大学生必须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学科基础课为本专业作为经济学科门类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课程,这“两平台”都由学校层面统一管理。

2.“N模块”即为专业课程内容,由系(院)层面设置并负责管理,可随着社会需求变化而作调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由此体现出课程设置的特色。在“N模块”设计上,按照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行业为依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广度与深度相协调的原则,构建了由专业基础、基本技能及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外贸职业资格能力、机电产品出口方向或纺织服装出口方向四个模块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四个模块相辅相成、层层递进,共同组成本专业所培养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

(1)专业基础模块。该模块主要是从国贸专业所要求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考虑,开设了“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等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基本技能及商务英语应用能力模块。该模块设置了“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结算”、“外贸函电”、“国际商法”等紧紧围绕外贸业务技能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课程,除有专业英语课程外,“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结算”还采用了双语教学,以适应本专业学生将来工作涉外性及业务专业外语水平要求较高的要求。

(3)外贸职业资格能力模块。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已全面提升,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从事外贸工作的敲门砖。虽然高职类的外贸人才主要是“能力本位”的证书者群,但本科人才也应具有全方位的素质,既可在第一线,也可从事管理工作。为此,该模块围绕适应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等职业考证的需要,从这些职业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角度出发,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进出口商品检验实务”等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关的课程。

(4)机电产品出口方向模块或纺织服装出口方向模块(二选一)。按照行业产品介绍—行业发展—行业产品设计及工艺流程—行业国际商务操作的思路来开设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外贸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学到行业和产品知识,从而进一步理解在具体行业中如何实施外贸工作。

3.“一拓展”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拓展计划,主要由学工部门组织实施。

(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强化行业操作水平。

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突出“应用能力培养”这一主线,加强实践环节,以保证理论教学在专业能力培养上有所落实,在主要专业课程的学时分配中应加大课内实验的比重,使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能够有机会通过实验模拟来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按基础性、提高性、综合性三个层次设计项目,以保证实验的技能性和实用性。从第三学年开始,应组织学生到公司或相关部门参观学习,加强直观认识。学校应结合行业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

我院现已构建了外贸场景教学实验室,能够开出外贸单证设计模拟实验、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实验、国际结算模拟实验、通关模拟实验、外贸综合实验等实验项目。在这些实验项目的设计上,我们都以机电和纺织这两个行业所涉及的业务为背景,突出应用特色,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行业中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在整个专业教学计划体系中,集中实践环节达到30周。省内外已有三个实习基地采用本校教师和实习单位管理者共同指导的方式以保证实习效果。

四、行业性外贸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对教师的行业培训

在人才培养中,教师是关键。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没有专业实践经验和专业岗位职业技能的教师,将难以把专业知识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很好地融合与优化,从而无法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国际贸易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行业性外贸人才更是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熟悉行业外贸业务的操作工作。因此,高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到外贸企业(尤其是与行业人才培养对应的行业)任职、实践,参与较长期的(1年以上)实际运作,使教师能够真正获取行业实践知识,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给学生加以指导。这样,专业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才能更趋合理,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这是我们今后将作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贺政国.我国纺织品外贸人才的需求状况与培养对策[J].经济师,2006,(11):181-182.

[2]钟雪梅.培养行业性外贸应用型人才的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7,(6):13-15.

[3]寻舸.农林院校特色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182-183.

本文系江西省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适应江西外贸发展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JXJG-07-18-18)阶段性成果

作者:蔡环宇 饶 华

第二篇:温州眼镜行业外贸人才需求调研与高职外贸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 要:文章以温州眼镜行业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温州眼镜外贸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并将外贸岗位需求与高职外贸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联系起来,有效解决外贸企业用人难的问题,为眼镜外贸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眼镜外贸 人才需求 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温州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小商品出口市场之一,温州的眼镜行业,作为温州的名牌行业正在经历又一个黄金时期。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温州眼镜外贸行业正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家庭小作坊经营方式走向规模化经营,对外贸易继续扩大,外向型经济有所改善。随着温州眼镜行业外贸准入门槛的大幅降低,温州眼镜行业对外贸人才需求趋旺,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培养高层次外贸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自从2012年9月起,笔者一直在温州市舒泊莱实业有限公司外贸业务部任兼职业务顾问,通过对该公司的调研和了解,发现温州市舒泊莱实业有限公司外贸业务部最主要的问题是人才瓶颈问题:外贸业务高级管理人才流动性大,成本高;业务能力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外贸业务员缺乏;招聘成本低、适合业务员岗位的应届毕业生困难。一方面企业人才需求量大,一方面应届毕业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两者的矛盾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二、温州眼镜行业外贸人才需求分析

2008年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率略有下降。温州眼镜产品出口总值5.7131亿美元,占全国眼镜出口值的40%,占浙江眼镜出口值的81%,同比增长10.9%,产品80%以上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太阳镜出口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2009年出口总额达5.23亿美元,增幅为-6.3%,首次出现负增长。温州眼镜产品在2010年出口达到6.36亿美元,占世界眼镜产品总出口额的4.7%。2011年,温州眼镜产品出口出现增速缓慢,出口额达到7.6亿美元,占世界眼镜产品总出口额的5.9%。2012年温州眼镜出口为7.55亿美元,比上年略有下降。由此可见,温州的眼镜外贸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遭遇了瓶颈。眼镜行业除了适时调整经营战略,促进产业升级外,还要积极培养外贸专业人才,以满足外贸发展需求。从温州人才网招聘的职位需求看,眼镜外贸人才需求量达60%以上,特别是具有外贸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和流通公司,对外贸人才求贤若渴,但贸易人才仓储不足,高层次的对外贸易人才严重缺乏。通过对温州30余家眼镜外贸公司的调查研究,笔者总结造成温州眼镜外贸企业人才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现在一些学校外贸类专业教育的知识与实际脱钩,亟待更新,培养出的只是外贸专业毕业生,不是外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是许多外贸人才集中在原来有外贸出口权的企业,人才流动还不畅通。而温州外向型企业以每天2家的速度递增,可见培养一线应用型外贸人才十分必要。

三、高职院校外贸类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鉴于温州目前眼镜外贸行业人才现状,温州高职院校对外贸人才的培养应遵循以下几个途径:

1.全面了解温州外贸行业现状,确定就业目标的国际贸易等专业学生要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贴近就业岗位的专业与能力要求。

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由于目前英语等级证书还是进入外贸行业的一个敲门砖,所以学校要重视国贸等相关专业学生的英语等级考试,争取英语等级通过率在90%以上。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口才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吃苦耐劳、上进拼搏、虚心学习、敢于创业、思维敏捷、交流流利、反应迅速的外贸人才。

4.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与动手操作能力,熟悉各类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PT等应用,能熟练运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

5.拥有外贸从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外销员资格考试、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考试、报检员考试和报关员等相关从业资格考试,为以后就业多拿一块敲门砖。

6.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相关岗位的社会实习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工作实习,积累行业工作经验,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四、高职外贸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高职外贸类专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高职外贸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问题。很多学者也进行大量的研究,不仅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能够结合中国高职外贸类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革的思路以及相应的措施,但是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对最根本问题的研究,即高职外贸类专业到底应该沿着怎样的路线去改革才能真正达到学生、教师、企业、社会满意的效果。本课题是基于温州眼镜行业外贸人才需求调研,进一步探讨高职外贸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问题。将企业的需求与学生的教育问题相结合,有一定的时效性。

1.开发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校企合作动态外贸类课程体系(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进行在校学生或企业员工的需求分析。对目标岗位对语言技能的要求以及课程参与者(包括在校学生或企业员工)目前的语言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数据收集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表、语言能力测试和管理人员、专家访谈等。通过对相关专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和语言能力测试,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运用英语的情况以及目前员工的语言基本技能水平。这些数据是课程开发及教材选取的依据。通过与管理人员、专家的访谈,能够收集待定工作岗位对员工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这些数据也可以作为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的主要根据之一。

2.专注外贸类动态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确定基于需求分析的课程目标。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企业的期望值和目标岗位的具体要求、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技能水平,过去的学习经历以及目前的学习态度等主观因素、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状况等。课程目標既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又有动态的可变化性,当以上因素发生变化时,课程目标也要进行相应变化和调整。

选取灵活多样的“活页式”教材。教材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现有的教材、改编的教材和自编的教材。现有的商务英语教材主要适用于英语基础技能的培训;改编的商务英语教材主要是根据岗位的目标要求进行修改和补充;自编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与特定岗位需求相关的职业英语技能的训练。“活页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课程参与者的职业英语技能水平的高低,在课程体系发生变化时可以及时增减教材内容。

建立动态课程监控机制。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设立一种动态监控机制,即商务英语教师或相关的学校管理人员应该主动和企业人员定期沟通,及时了解岗位需求和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变化,收集包括相关行业动态,学生定期反馈、学生测试结果,并同时对课程体系做出相应调整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周期以及考核体系等,避免重复性的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探索适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行为导向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行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认识目标的实现、同时强调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的实现,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比如“模拟公司”法是典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商务英语课上,采用成立模拟公司的形式,学生可以模拟建立公司,并根据公司的不同特点,进行人才招聘、产品设计、宣传促销、贸易谈判、公关接待、报关运输等业务环节的模拟活动。在模拟过程中,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所设计的票据、账册和操作方式,使学生在其中模拟常见的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各個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风险。通过模拟公司的方法,学生不仅将商务英语专业各门课上学到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巩固,更重要的是能在模拟过程中锻炼业务运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沟通演示、分析解决问题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其它常用的教学方法还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都是培养和提高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及其课程的特点,在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等课程中均适合合理使用这些方法。

4.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外贸类专业评价体系(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1)项目化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设计具体的职业活动来考核学生在职场中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将职场中各个情景的英语对话设计成一个项目,学生完成各个项目的表现作为评价的结果。这里不仅包括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价,还包括语言知识功底的评价。项目化评价方式体现建构主义评价强调的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兼顾了语言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素养的培育,也是课题组推荐的评价方式之一。(2)以证促学的评价方式。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之一,其专业性强,英语要求较高,因此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考核可以寻求多样的类型,例如以证代考。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的内容与要求非常符合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之一,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就业优势,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3)动态发展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自我意识,情感态度的变化发展以及学生再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积极,但是通过社会实践之后,学习英语的热情突然高涨,这就要求教师用动态发展的评价方式区别看待学生,并客观的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五、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在外贸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应以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为一体的三维一体培养模式,设置柔性化专业方向模块,培养学生较强的商业观念和经营能力,以外贸企业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为培养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贴近外贸岗位实际需求。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度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温州眼镜行业外贸人才需求调研与高职外贸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FW201311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星远.岗位需求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5)

[2] 寻舸.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2):262.

[3] 孙华平,咸越,刘风芹.浙江省外贸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8):304.

[4] 易东,陈红艳.浅论外贸高职院校对外贸事业的智力支持[J].经济师,2008,(2):142-143.

(作者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温州 325003)

(责编:李雪)

作者:王星远

第三篇:外贸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中,机械制造行业是其中的一个具有较长发展历史的传统行业。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本文就当前外贸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它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从而促使其更好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外贸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特点;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进一步的加深,其机械制造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也给我国的外贸机械制造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近些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和完善,也使得外贸机械制造行业得到了飞速的进步和发展。然而,由于我国传统落后经济的影响,其机械制造行业在技术、管理、设备等方面都同世界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的外贸机械制造行业必须在今后的发展中认清国际发展形势,以此来调整和控制自身的发展方向。本文就当前外贸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它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从而使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能够在短期内得到飞速的发展,进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领先的地位。

一、外贸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特点

目前,外贸机械制造行业的主要发展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

1.地位的基础化

机械制造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在种类、数量和贡献上具有较大的比重,同时其所生产的产品更是其他一些行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国家的现代化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地位。

2.经济的规模化

目前,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扩张,外贸机械制造的规模化生产已经成为当前各大跨国企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各大机械企业通过不断的联合重组,以及对主干业务在投资研发上的加强,使机械制造系统的个性化和成套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更加的适应当前多样化的市场变化形势。

3.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外贸机械制造行业在生产方式上具有全球化的特点:一是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并将其生产的产品销售到各个国家。二是在本国生产,并将产品销售到各个国家。

二、我国外贸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外贸机械制造行业在今后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向上,具体包括:

1.规划策略创新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要想振兴机械制造业,使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机械产品能够牢牢的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就必须要进一步的适应当前及未来国际机械制造市场的经济发展方向和趋势,掌握机械制造行业在今后工艺、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技术,创新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未来生产规划策略,从而有效的把握我国外贸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2.多领域技术的融合

在机械制造行业的未来发展中,其机械制造技术是向着多领域技术相互融合、作用的方向发展的,尤其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需求的增多,其机械制造业所涉及到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多,这就使得机械制造技术同其他领域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作用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多领域技术的融合成为未来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全球性产品的研发

随着国际互联网络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参与到国际机械市场中的机会和范围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这就使得所生产的机械产品在研发上也要向着全球性产品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我国制造的机械产品能够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进而不断提高我国机械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4.服务性思维的拓展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進一步加速,机械制造行业正逐渐向着完全化的买方市场过渡,也就是说不是机械企业按照一定的固定规格进行产品的生产,而是按照用户所提出的个性化、特殊化的具体要求进行产品的生产。鉴于此,服务性的管理思维势必会成为今后机械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思维管理方式必定会得到不断的拓展和更新。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外贸机械制造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其管理、工艺、技术和设备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差距。因此,在今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相关企业和科技人员要积极的完善行业管理制度体系,勇于攻破技术壁垒,加快我国外贸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的机械行业真正融入到国际机械市场的贸易竞争当中去,促进和推动我国外贸机械行业的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胡克石: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与企业,2012(06).

[2]邓 武: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与先进制造模式[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10).

[3]刘唐根: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3)

[4]陈家元: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1(01)

[5]熊淑秋 聂志刚:论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无线互联科技,2012(11).

作者:佟永旭

上一篇:设计美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监理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