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论文范文

2022-05-10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险行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影响保险行业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广大保险营销队伍是最关键的因素。

第一篇:保险行业论文范文

外资保险增速惊人国内保险中介加速行业洗牌

目前国内的保险中介市场还不发达,许多中介机构反向依托保险公司来发展壮大,保险公司扮演着中介机构辅导者的角色,这成为保险行业深度发展的瓶颈

4月8日,随着美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WellPoint公司落户中国,中外资保险公司展开了新一轮竞合。最消息显示,2007全年,保费收入超过7000亿,其中寿险方面,中资455.3亿元,外资396亿元,总计4949亿元财险方面,中资2062亿元,外资24亿元,总计2086亿元。

外资公司瓜分掉了中国保险市场接近10%,约为610多亿,加上通过参股和并购,外资保险蚕食了中国近千亿保险市场,暗地控制着20%的市场份额。虽然这不足以撼动中资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但外资公司通过参股、收购、增设营业网点,触角逐渐开始向保险产业的下游延伸,开始收购优秀的中资保险经纪和中介机构。

业内人士惊呼,外资保险对国内保险市场的影响远远超出人们想象!

更让中资企业警惕的是,在过去数年,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增速惊人。

仅以2006年1-10月外资公司的财险收入为例,阳光财险,实现保费收入125459.14万元,同比增长13508.91%,同期,天平车险32517.56万元,同比增长3239.54%,安华农业16531.86万元,比增长390.42%,利宝互助2586.81万元,比增长331.31%,远远高于同期中资公司财险的增长速度。

截止2008年,全国共有保险公司102家,比2002年增加60家,数量增加了120%,增长主要集中在外资公司。“显然,外资保险公司扩张的步伐明显快于中资保险公司,这从外资保险公司今年频频开店的速度就能看出端倪。”业内人士评价说,取消外资保险公司开店的地域限制无疑更给其扩大市场份额带来便利。

外资逼宫 国内保险中介业如何做强做大?

如何应对外资企业的不断逼宫?如何打造有竞争力的健康的保险产业?

业内深识此道的人士分析,“中资保险企业的竞争力在于渠道和掌握优质客户资源,需要做强做大保险中介产业!”

欧美发达国家的保费收入主要是通过保险中介机构完成的,英国就有保险中介机构3200多家,超过60%的业务是通过中介完成的;在日本,保险业务的90%来自中介代理。

而目前,全国共有专业保险中介机构1887家,实现的保费收入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4.16%。在地域分布上,保险中介机构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山东、深圳六地保险中介机构占全国总数的42%。国内中介机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保费收入市场份额低,阻碍了保险行业健康发展。

从职能分工上看,在一个成熟的保险市场,应该由保险中介机构占据产品营销的主导地位。而目前国内的保险中介市场还不发达,许多中介机构反向依托保险公司来发展壮大,保险公司扮演着中介机构辅导者的角色,这成为保险行业深度发展的瓶颈。

面对如此局面,保监会开始高度重视推动中介机构的发展,2008年修订出台《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的修订和颁布实施工作;完成《兼业代理机构管理规定》,通过多项管理规定推动保险中介业的发展。

可喜的是,给人以低效率、混乱的保险中介行业似乎改观,以众合为代表的优秀保险中介企业正在崛起。

中国众合是一家专注金融服务的投资公司,通过融资、并购使得成为目前中国保险中介行业中规模最大、机构最多、发展最快、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保险代理销售连锁机构,公司已经拥有了一支超过万人的销售队伍,并通过整合线上销售服务,线下营销渠道,创立了全新的金融产品销售服务经营模式。

资本投资家认为,中国众合的成功再次验证了国内保险中介行业的巨大市场契机!

大浪淘沙 保险中介加速行业洗牌

市场的膨胀,一方面为资金充沛、管理优良的中介机构带来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淘汰了管理混乱、竞争能力差的中介机构。

来自保监会信息,仅2008年3月,全国有就有16家代理机构、3家公估机构停止经营保险中介业务,退出保险市场。而在过去的2年中,估计超过300家专业中介机构推出了市场。面对中国庞大的保险市场,本应该欣欣向荣的一些保险中介企业为何一时陷入困境?

业内专家分析,这些机构的退出一定程度上说明中介市场竞争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资源使用效率逐步提高,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优胜劣汰”的规律在经营者中已经有了非常好的认同。

保险同业公会的孙秘书认为,“保险中介的发展如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就是含金量比较高的机构。对政府监管机构而言,最好通过行政力量来干预中介市场上大进大出的状况,那些留下来的机构,就应该考虑如何更好的发展。保监会将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建立健全的全国性服务网络,鼓励风险投资在内的各类资本投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上市融资,让保险中介市场多一些大金融中介机构。”

以中国众合为代表的新力量迅速崛起,获得知名风险基金红杉资本投资,开始在全国展开并购铺网,先后收购了在汽车金融和信息服务方面领先的联合星通,青岛中兴等优质资源,据透露,中国众合近期将的一家知名中介公司收入囊中,众合的董事长郑磊野心勃勃地认为,“保险中介行业洗牌局面以不可避免,优胜劣汰是竞争法则,中国众合将要收购更多的优质中介资源,成为最中国最大的、最专业的金融渠道服务商。”

同时他认为,中国众合的优势在于“超越保险做保险”,收购和整合上游资源,打造“携程式”保险电子交易平台,将保险“打包”服务是中国众合的最大特色。

保险中介推动创新 众合倡导“以需定产”

2008年保监会中介监管政策方面明显提出了鼓励“推进保险中介创新,激活市场活力”。内容强调,“鼓励保险中介发展和创新的环境和机制,关注防范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探索相互代理创新,总结保险集团框架内保险公司相互代理的经验;鼓励渠道创新,研究利用外部网络、电话呼叫中心等新型渠道开展的保险业务,制定准入标准和管理办法,规范新型销售业务,切实维护被保险人利益;研究组织形式创新,鼓励保险中介集团化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上市融资,鼓励风险投资在内的各类资本投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鼓励保险产品创新,研究制订相关政策,积极鼓励保险中介机构立足渠道特点,开展产品创新,满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需;鼓励经营模式创新,鼓励保险中介机构结合区域特点和市场实际,创新经营模式,挖掘市场潜力,拓展服务领域。”

过去,市场产品创新似乎应该是保险公司承担,保险中介的行业老大中国众合破天荒的提出了“以需定产 推动创新”的保险产品策略。

何谓“以需定产”?中国众合的相关负责人解释:“挖掘用户需求,联动保险企业进行产品深度创新,创新产品不仅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合作的国内外保险公司亦非常看重我们的创新模式和营销能力。”

中国众合遍布全国的保险连锁机构展开了深度产品创新,众合旗下的青岛中兴率先在沿海地区推出“渔工险”,填补了市场空白。农业险方面,率先于2005年推出“小麦险”,并陆续推出“一揽子保险”、“农机具保险”、“农村家庭财产险”、“变压器保险”等,使沉寂多年的农业保险市场重新复苏。寿险方面,该机构精心选择合作公司,整合产品资源,所销售的个人寿险产品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重点销售“麻醉险”、“医师责任险”、“母婴安康险”、“妇女重疾团体险”及多种独家代理的短期险业务。

同时,中国众合加强与知名企业合作,推出特色小险种,例如,已与携程、中移动、联通、国航等大型企业联合,与携程合作的航空意外险、为中移动的会员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与联通合作“手机防病毒”保险等小险种。

作者:郭晓熹

第二篇:重塑保险行业形象从保险营销开始

【摘要】影响保险行业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广大保险营销队伍是最关键的因素。从现有的营销体制上看,保险营销员注重片面追求保费,“只要能拿到保费,就是好员工”的想法长期存在,导致营销员不顾公司利益,不顾客户利益的短期行为时有发生;从文拟从财险营销的角度,分析行业形象差的原因,通过分析现有营销体系的不足,提出营销改革方面的建议,重塑保险行业形象,提高保险在公众心中的地位,促进保险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保险 营销改革 行业形象

在过去几十年,我国保险业虽然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保险密度、保险深度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不匹配,目前保险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由于过去销售误导、理赔难以及营销体制等种种原因,保险业在公众中的形象不高,保险没有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行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保险行业形象不高的现象与保险业在发挥风险保障、经济保驾护航的巨大功用严重不匹配。保险行业形象已成为制约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2014年8月,国家提出保险业新“国十条”,把保险业发展提高到国家意志的高度,显示了国家对发展保险业的重视,大大提高了保险业的社会地位,为保险业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是保险业的巨大福音。但是要想提高保险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形象要靠广大保险从业者不懈的努力。

影响保险行业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广大保险营销队伍是最关键的因素。从现有的营销体制上看,保险营销员注重片面追求保费,“只要能拿到保费,就是好员工”的想法长期存在,导致营销员不顾公司利益,不顾客户利益的短期行为时有发生;从文拟从财險营销的角度,分析行业形象差的原因。通过分析现有营销体系的不足,提出营销改革方面的建议,重塑保险行业形象,提高保险在公众心中的地位,促进保险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一、营销队伍是影响行业形象的最关键因素

国家出台新“国十条”,把保险业的地位提高到战略高度,而目前的保险行业形象与国家的定位、期望不匹配。同为金融业,银行、证券的行业形象较保险业高出许多。保险行业形象保险业影响保险行业形象的因素有很多,而广大保险营销队伍是最关键的因素。

谈到保险,社会公众首先想到的便是保险营销员。保险营销员是保险服务的活窗口,是与客户接触最多的群体,他们的服务是社会公众对保险业最直观的感受。销售误导和理赔难是目前保险行业的两个顽固问题,深受公众诟病,而这两个问题都与营销相关。宽进严出,在销售环节的误导,夸大责任、隐瞒除外责任,导致在理赔环节出现纠纷,得给客户留下不良印象,严重影响行业形象。

二、营销队伍形象差的原因分析

(一)非理性竞争与规模导向是首要原因

保险业的快速发展,竞争主体的增加,带来激烈的竞争压力,保险企业纷纷采取规模导向的竞争策略,基层机构及营销员为了完成业绩采取种种短期投机行为,例如误导消费者、以高额手续费揽保等,严重损害了保险业的形象和市场长远发展的根基。

站在保险公司角度,保险公司对基层营销员的考核主要也是以保费量来衡量,这就造成营销员中“只要能拿到保费,就是好员工”的想法长期存在,导致营销员不顾公司利益,不顾客户利益的短期行为时有发生。因此,非理性竞争与规模导向是首要原因。

(二)现有营销模式的不足导致营销队伍的短期行为,而不能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1.客户靠营销队伍维护,保险公司主要以销售为中心,而不能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传统模式下客户主要靠营销队伍个人行为来维护,营销队伍是主要的保费来源。营销员主要靠个人关系,拓展零散业务;客户由于对保险公司不了解,需要通过营销员了解相关信息,并帮忙办理承保、理赔等相关手续。保险公司主要通过多增员的方式,扩张市场,谁能壮大营销队伍,谁就能抢占市场。这种方式虽能给公司迅速带来保费,但是不能带来客户。快速扩张,增员太快只要数量不要质量,也导致整体人员素质较低。客户跟着营销员个人走,保险公司陷入有保费无客户的怪圈,客户对公司忠诚度不高。若承保政策发生变化,部分业务限制承保,营销员为了保住客户,往往会跳槽,而一旦营销员离职,往往带走个人的大部分客户,导致业务大量下滑,公司处于被动地位。保险公司的发展受制于营销队伍,但是为了发展又不得不以销售队伍中心,而不能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2.以高费用争夺市场,而不是以提高服务来长期赢得客户,社会影响较差。为了完成业绩,保险公司往往以高费用争夺市场。由于投入大量财力拼市场,保险公司往往没有足够的费用和精力完善客户的服务。高费用投入见效快,而服务投入见效慢,还会增加短期成本,导致利润减少。高费用投入带来的后果是导致中介市场混乱,买单卖单现象严重,出现一批游离于各家保险公司的投机取巧的“保险游击队”和“二哥”。这批“保险游击队”,往往综合素质较低,只关注短期利益,社会影响较差。

三、新常态下,客户需求的转变,要求营销队伍转型

在新常态下,客户需求的转变,要求营销队伍向服务型转变,主要体现在:

(一)客户的需求已经从“要不要買保险”向“跟谁买保险”转变

“要不要买保险”是大众对保险行业的认识问题,是行业共性问题。保险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践、宣传,买保险已成为大众的普遍认识,保险需求潜力巨大,“要不要买保险”已经不是主要问题。而客户“跟谁买保险”决定于哪家公司推出的服务更能满足客户群的需求,是保险公司通过自身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二)随着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及交通成本的提高,客户更看重的是图方便图快捷,而不是图省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加上生活节奏快,城市交通拥挤,交通成本高。时间对客户来说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客户出门办事,隐形成本很高。市区交通拥挤,堵车是家常便饭,要花费较多时间,停车位不好找,停车费、燃油费、通行费等交通成本高,面临较大隐形支出。如果保险公司能在方便客户方面做更多服务,客户往往不会在意多交几百保险费或少赔一些款。客户更看重的是图方便图快捷,而不是图省钱。

(三)互联网发展推动销售渠道调整,要求营销队伍更加注重服务

随着“互联网+保险”业务量的增长,互联网销售渠道抢占了市场份额,主要是险种简单通俗易懂的险种。对于公众认识度较高、产品同质性较大的产品,如车险,已经不太依赖营销员等中间环节与保险公司获得信息,网上承保、理赔客户直接可以线上操作,承保价格、理赔政策公开透明,无需通过营销员了解信息,公司与客户的缩小了距离。客户的忠诚度主要靠公司行为、日常的服务来维护,一旦客户对公司品牌认知度加深,便能提高与客户的粘性,提高忠诚度。而营销员的中间纽带职能在承保环节被弱化,营销队伍有可能遭到洗牌风险,营销员若想从事保险,职能要发生转变,从售中销售技巧转为售前咨询及售后服务方面。

四、为重塑行业良好形象,提出营销改革的建议

(一)从业者要充分认识保险的意义,始终保持对保险的无限热爱,自尊自爱,这是保险营销的第一步

从业者对保险的认同与热爱来源于对保险意义的理解。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担负着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的使命,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风险保障。在大灾大难面前,保险总是冲在最前方,与人民患难与共,休戚相关。每个保险从业者都应深深认识到保险是利国利民的行业,保险不是骗人的,保险是雪中送炭,保险不能改变生活,但能防止生活被改变,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行业尊严是每个从业者自己挣回来的。从业者首先要自尊自爱才能赢得他人尊重。自加入保险业后,你的一言一行便代表着行业形象。你怎样保险便怎样,你有自尊保险便有尊严,你有光芒万丈,保险便因你增添光彩。只有每个从业者共同努力,注意一言一行,处处表现出专业、敬业、服务、高效、奉献,才能赢得普遍认同,获得尊重。

(二)转换理念,全面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保险营销的目的应该是“满足客户需求获取利润”。在传统的保险经营中有一句话是“保险是卖出去的,而不是买出去的。”其中强调的是销售保险的技巧。其实,保险作为化解和防范风险的手段,真正站在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角度才是行业发展的价值所在。由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所有社会公众都有保险需求或潜在保险需求,都是保险业的客户或潜在客户,所以保险业在社会公众中的行业形象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保险业在客户心中的印象。保险营销满足客户需求主要体现在保险责任担担、信誉、服务质量上。

在新常态下,保险行业要重塑行业形象,要立足长远考虑,实现从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而要实现内涵式发展,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从关注销售队伍到重视客户需求,从“以销售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转变。只有满足了广大客户的需求,赢得了认可,才能提高行业形象。

全面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从营销角度,需要在客户分类、营销队伍建设、薪酬考核、社会评价体系等各方面进行改革。

(三)财险行业的客户分类

按照以“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首先要对客户进行细分,才能对客户进行有效管理。笔者认为财险公司的客户主要可分为个人客户和法人客户(也称团体客户)。个人客户再细分为分散型个人客户和定向群个人客户。分散型个人客户是指,客户保险需求相近,客户地点分散,不便于集中管理的客户,最典型的就是网销车险客户、个人意外险客户。定向群个人客户是指所处行业相近、或生活习惯大致相同,且一定区域内客户密集度较高,便于定向集中管理的客户。法人客户(也称团体客户),可根据公司战略需要、客户规模不同,分为战略客户和一般团体客户;也可按照客户所处行业进一步细分。

(四)根据客户分类,构建营销队伍,实行差异化服务营销

财险公司应当重建保险营销员队伍,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准,更加注重服务,最终使保险营销员成为令人尊敬的职业。营销队伍建设要围绕客户分类进行,主要发展以下类型的营销团队:

1.对于网销分散型个人客户,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服务型营销团队,实行客户经理制。网销的分散型个人客户,需要一支强大的服务队伍提供线下服务来维持与客户的关系,以确保客户的粘性,提高来年续保率。网销业务主要是简单的普遍的同质性的业务,例如车险、意外险个人客户业务等,服务要求相近,对于这种业务保险公司可以建立服务标准化,通过培养服务型营销团队来维持。服务型营销团队要以团队作战,重点在于服务,纳入员工制管理,实行客户经理制,每个营销员负责一定的客户维护工作。这支队伍的主要职能是为广大的未出险客户及出险客户的非理赔事故提供增值服务,例如事故救援、短信提醒、生日祝福、风险提示、收集材料等。对于理赔队人员短缺、配备不健全的地区,营销队伍还须作为延伸的理赔队伍,承担起对出险客户提供理赔服务的职责。服务型营销队伍主要以服务的客户数及服务质量来评价,与薪酬挂钩的,主要以续保率、客户满意度、客户数等指标来考核,而非保费量。这支队伍不是单独作战,而是服从团队整体安排,划区域管理。

2.面向定向群个人客户,实行精准营销,逐步建立专业化营销团队。以客户细分为基础,成立不同专业化团队。首先,应准确掌握客户的基本信息,利用客户管理系统的大数据对客户进行分析,根據所在行业、地区、年龄等不同特点,对客户特性进行细分,针对客户群体的共同特性,挖掘客户的潜在保险需求点,为客户量身定做产品及服务。根据不同的定向群,成立多支不同的专业化营销团队。专业团队管理,要走精英化、高端化路线。

基于客户精准营销模式的专业团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产品销售能力,还要具备发现和开发消费者需求的能力;具备售后主动提供附加值服务的能力。專业团队实行团体作战,每个营销员有不同的分工,形成团队,缺一不可。成员组成有专业型、销售型、策划型、内务型、市场调研型、心理分析型、数据分析型、售后服务型等。专业团队要走精英化、高端化路线,应纳入员工制管理,重点培养。

3.为拓展重要的团体客户,建立战略客户营销团队。对于保险需求较大的集团性客户,或在行业有影响力的团体客户,对公司发展有战略意义的团体客户可作为战略客户,对于战略客户,保险公司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自上而下协同拓展维护。战略客户是精准营销的重中之重。

战略客户营销团队主要职责是寻找符合公司业务方向的团体客户单位,收集信息。站在客户角度考虑,挖掘客户潜在保险需求,给客户量身定做产品组合,制定承保方案,提供特色服务。时时关注招投标,在招投标方面做到专业致胜。

戰略客户业务的拓展需要较长时间,前期投入大,见效慢,但是一旦见效,将会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战略客户团队是公司营销队伍中综合素质最高的团队,所有团队人员应纳入员工制重点培养,且在公司的地位及薪酬要比其他团队高得多。

(五)重视营销,提高营销员的地位和收入,让保险成为人人想往的行业,营销员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

保险公司不重视营销,营销员便不重视客户,客户便不认可保险公司,如此恶性循环。要通过提高营销员社会地位、收入留优秀的营销员,吸引潜在高素质的营销员加盟。我们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强求营销员提高服务质量与提高个人修养。保险业之所以有今天不良形象的现状,主要原因还是保险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重视短期利益,业务导向,缺乏长远考虑有关。一个行业能否吸引高素质人才,取决于这个行业能否给从业者想要的地位和收入,能否收到社会尊重。一旦这种需求被满足,自然会吸引许多高素质的人才加盟,行业形象自然提升。例如同为金融业的银行业、证券业,选拨人才采用高标准,提供高待遇,深受高素质人才青睐,行业自然深受尊重,行业形象大大高于保险业。一旦能吸引许多高素质的人才加盟,营销员准入门槛自然随之提高。

(六)建立评价体系,完善社会监督

建议行业建立营销人员档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用、服务监测系统,加强对保险营销员的诚信水平、服务质量的监测,客户可对营销员信誉、服务质量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定期公布评级。对于评级差的营销员可拉入黑名单,不准从事保险业。保险公司可参照评级结果,对于评级越高的营销员,给予越高的绩效比例、佣金比例。逐渐形成珍爱个人信誉的良好市场氛围。

五、树立全员营销意识,共同维护行业形象

从根本上说,所有保险从业者,都是保险营销员,要逐步树立起全员营销意识。把与客户的每次接触,都当做营销,每个客户接触点的员工都是营销员。从大的方面来说,当你面对社会公众时,你就代表保险业。你的言谈举止,就是对保险行业形象最好的营销。重塑良好的保险行业形象,是每个保险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让我们大家都为从事保险业而自豪,当保险业最好的营销员,自觉成为行业形象的维护者、践行者,促进保险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纯锴.中国保险业形象亟待重塑.银行家,2013(10).

[2]王小韦,马丽娟.保险营销体制改革要适应保险经营体制改革.中国保险报,20150908.

[3]蔡夏.保险合同中的合理期待原则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30401.

[4]李炼红.长沙邮储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1101.

[5]张海青.论保险营销员在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当代经濟,2015(20).

[6]牛增亮.精准营销与保险行业营销模式转型.金融电子化,2014(2).

[7]王妲.基于保险营销过程视觉论保险服务创新.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3).

[8]张强春,张夫贵,杨健,秦楠.我国保险销售渠道改革创新的方向与措施.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1).

作者简介:许丽菊(1982-),女,汉族,福建诏安人,毕业于福州大学会计学专业,任职于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研究方向:保险财务、保险营销。

作者:许丽菊

第三篇:浅析如何从保险营销方面重塑保险行业形象

[摘 要] 保险公司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是人们对保险公司长期以来自身各种商业行为活动的惯有印象,其涉及保险公司各项业务的方方面面,而公众最容易对保险公司产生印象的就是保险公司在营销方面的举措,而这些大部分都取决于保险业务营销员的行为。长期以来错误的营销理念对保险业务营销员的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营销员为了追求业绩而忽略了公司形象的树立。本文就当前保险公司在保险营销的具体活动出发,简述在保险营销上如何重塑保险行业形象。

[关键词] 保险营销;重塑形象;保险行业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7. 048

0 引 言

我国保险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比起西方发达国家保险业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而且就我们自身的发展状况来说,保险业与当前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做到同步发展,而这些问题也让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各类机制的不完善、销售人员的个人素质不高等因素让保险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一直不高。而近几年国家对保险行业提出的新规举措,给保险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对于保险业形象的重塑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1 营销队伍是影响行业形象的最关键因素

保险业的行业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国十条”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保险业与中国其他大行业一样拥有广阔的发展潜力。而保险业与证券业、银行业相比,行业的形象却差了许多,这大大影响了国家对于保险业的扶持影响。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基层的营销人员是公众对行业的首要印象,树立保险业的良好形象,就要从营销队伍开始抓起。

大部分人接触保险就是从保险营销员身上开始的,营销员就是保险业的门面,与购买保险的前在客户存在密切的联系,而营销员的职业素养往往会让客户产生对保险公司的固有印象。保险员工作最受争议的就是存在的销售误导和理赔问题,这都是营销人员出现的普遍问题。为了让客户购买保险夸大保险的承保范围,对保险失效条件避而不谈,导致在之后的理赔环节,客户与保险公司出现较大的争议。这大大伤害了保险公司的形象,也让保险行业失去了良好的行业形象。

2 营销队伍形象差的原因

2.1 非理性竞争与规模导向是首要原因

保险业的飞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保险行业的规模不断在扩大,但随之而来的是保险行业内部竞争愈发激烈,保险公司过于追求保险的规模效益,保险营销员为了完成公司要求以及提高业绩,追求短期内的业绩增长,往往会引起营销员误导消费者的现象出现,这极大地损害了保险行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阻碍了保险业长期的行业发展。就保险公司的内部制度而言,营销员的业绩往往用保费来决定,这就导致营销员单纯追求保费,忽视了保险公司的长期效益,这就是非理性竞争带来的影响。

2.2 现有的营销模式的不足导致营销队伍的短期行为,而不能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现有的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还是过多地依靠营销员的介入,而不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革新保险产品,这也意味着保险公司过多地依靠销售量。而还有营销员的营销范围依靠自己来拓展,保险产品的购买也过多地依靠营销员,这样就出现了客户对保险公司了解不深、基本依靠营销员单方面来完成。而且保险公司保费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营销员名额,这样虽然能在短期给你带来较好的保险收益,但却整体上拉低了营销员的业务素质。还有,由于营销员与保险客户的关系过于密切,营销员的离职会拉走大量的客户关系,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害。总之,保险公司的发展需要营销员的介入,但不能单纯地依靠营销员,还是需要保险公司自身的发展和改进。

3 新常态下,客户需求的转变,要求营销队伍转型

3.1 客户的需求已经从“要不要买保险”向“跟谁买保险”转变

“自身是否需要购买保险”是公众对于保险行业的首要问题,也是行业内每个保险公司都在研究的问题。随着近几十年来保险行业的发展,公众业逐渐对保险行业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事实也证明,保险在当前市场上的开发潜力是巨大的。“自身是否需要购买保险”以及不是我们保险行业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而是“向谁买保险”的问题。大部分潜在客户都会了解保险公司具体的保险产品,针对自身需求如何做出有效购买才是大众关注的问题,这就取决于保险公司保险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能否满足多元化客户的需求。

3.2 随着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成本的提高,客户更看重的是图方便、图快捷,而不是图省钱

客户对于购买保险来说,时间成本已经成为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客户在购买保险之前需要做出大量的准备工作,交通出行就是很大的一个隐性支出。客户一般都不会过多地考虑保险费较小的价格差异,而是关注到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时是否方便快捷。而我们保险公司如果能针对这一情况做出调整,就能够有效地扩大客户群体。

3.3 互联网发展推动营销渠道的调整,要求营销队伍更加注重服务

通过互联网进行保险业务的办理也是近几年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互联网范围内的保险业务办理集中在条款简单易懂的险种上。对于公众已经了解程度较高的保险产品,已经不需要过多地依靠营销员的联系,业务的具体操作客户都能够通过网上办理来进行,这也进一步拉近了保险公司和客户的距离。一旦保险公司和客户有了距离较近的接触,就能够强化保險公司的品牌效果,能够留住一部分有效客户。互联网模式下的保险业务弱化了营销员的中间作用,这也能够有效避免一位营销员业务素质不足而导致的各类问题;而且,这也对我们营销员的工作重点产生了偏移,客户能够在网上了解到保险业务的具体情况,而营销员需要过多地将工作精力集中在保险的售后方面。

4 为重塑行业良好形象,提出营销改革的建议

4.1 从业者要充分认识保险的意义,始终保持对保险的无限热爱、自尊自爱,这是营销保险的第一笔

保险行业的相关从业者最需要认识的就是对于保险的理解。保险之所以在当下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是因为保险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在客户发生各种意外时,保险能够及时地对客户予以合同条款下的经济援助。保险不只是一种商业行为,更多的是针对客户需求做出的契约协议。

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均代表的时保险业的形象,因此上保险营销员需要加强对自身的要求,注意自己工作时的每一个细节,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举止的专业化。这样才能够建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4.2 转换理念,全面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保险公司的理念应该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盈利”,这就需要保险公司站在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角度上综合考虑,自己的保险产品是否真正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这才是保险公司应该秉持的理念。由于保险行业自身的特性,每个社会个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保险业务的潜在需求,都是保险公司可以挖掘的。在新常态下,保险公司需要及时转变经营模式,实现发展依靠顺应客户需求这一要点,以此取得客户心理上的认可,这才是保险公司最需要做到的。

4.3 根据客户分类,构建营销队伍,实行差异化营销服务

大部分潜在客户都会了解保险公司具体的保险产品,针对自身需求如何做出有效购买才是大众关注的问题,这就取决于保险公司保险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能否满足多元化客户的需求。对于客户的类别我们可以建立相应的营销团队,对于个人类型的客户,我们可以建立专属的营销服务,实行客户经理制,建立标准化的服务体系。还要建立客户发掘型的营销团队,通过市场调研,精准定位到客户群体,为客户提供最贴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实现保险行业发展依靠顺应客户需求这一要点,以此取得客户心理上的认可,这才是保险公司最需要做到的。

4.4 重视营销,提高营销员的收入,让保险成为人人向往的行业,营销员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

保险公司在当前的发展中还是严重依靠营销人员,而保险公司需要自己重视营销员这一岗位,营销员才能提高自我职业素养,而且也能够提升营销员的社会地位,客户也能够对营销员的职业产生认同感。保险业的恶性发展在行业中积累了很多的弊端,这需要保险营销员岗位大量的吸引高素质人才,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让保险营销员的岗位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岗位。

5 树立全员营销意识,共同维护行业形象

如果我们从保险行业的本质出发,所有的保险业从业者都可以称之为保险营销员,我们要建立其保险营销员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保险客户的每一次交流都是代表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联系,都是我们营销环节的一部分。从社会的层面出发,保险营销员面对的是广大的社会群体,营销员的个人行为都代表着保险公司的形象,营销员形象的树立就是保险业形象的树立。在社会层面为保险业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是每个保险业从业人员必须承担的责任。从小的方面来说,营销员的工作是与客户交流、向客户推荐适合的保险种类,其营销行为关系到客户的切身利益,在营销环节工作的优化可以大大降低保险公司事后责任的争议率,也让客户感受到了保险公司对客户利益的负责。相信只要我们保险业从业人员都树立起保险业形象的责任意识,保险业一定可以重塑良好的企业形象。

6 结 语

保险行业在当下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发展、行业状况都会对其他行业带来较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保险行业正在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从行业内部的状况来看,保险营销体系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如果保险行业能够克服这些弊端,重新规划营销方法、营销体制以及管理办法,就能够及时地改变保险行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必将促进保险行业的良性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许丽菊. 重塑保险行业形象从保险营销开始[J]. 时代金融, 2016(12):308-310.

[2]朱莹莹.中国平安保险公司A省分公司车辆保险营销策略分析[D].合肥:安徽大学, 2017.

[3]張辉.现代保险服务营销管理的市场机会分析[J]. 知识经济, 2016(3):58.

[4]曹琳,孙瑞杰.保险大时代下的保险营销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25):57-58.

作者:冯敏

上一篇:护理医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药学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