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毕业论文

2022-05-1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文化产业毕业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自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这些由发改委、商务部、海关等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实施的措施是我国加工贸易今后发展的主流方案(以下简称为“转型升级方案”)。而加工贸易“产业毕业制度”的构想很早就有,笔者曾在2005年《试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空间》一文中有所提及。

第一篇:文化产业毕业论文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

摘要:目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不断加大,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崛起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调整对低素质劳动力产生排挤,这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对国内学者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发现目前关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的研究缺乏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进行分析,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亟待理论阐释。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就业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4.06.009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a’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Retrospect and Prospect

LI Fujun1, MENG Xuduo2

(1.School of Labor Economic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 100070,China; 2.China Academy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Beijing 100029,China )

从全球视野来看,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正处于世界第四次产业大转移的轴心,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机遇。从国内经济形势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下行压力将持续存在,经济增长已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今后经济发展与政策调整的核心,而这又必将给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带来新的、更复杂的影响。同时,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自身的供给是否能够合理对接。高校毕业生作为目前最主要的高素质人才群体之一,其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对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产业转型升级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多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并对此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在产业转型升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仍然较为缺乏。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多角度的梳理和分析,力求揭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推动后续研究的开展。

一、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青年失业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目前国际就业形势中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我国来说,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扩张期,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由1999年的90万人增至2014年的727万人http://edu.163.com/14/0402/09/9OQLAAKM00294MBA_all.html。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关于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文献有23万余篇,关于大学生就业难及其成因研究的文献有上万篇。笔者选取了其中较为重要的文献,分别从供给、需求、供需匹配以及大学生创业四个角度对现有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进行梳理。

1.基于供给视角的研究

从供给视角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研究主要包括高校毕业生供给数量因素、高等教育培养因素以及大学生个人因素三个维度。

(1)高校扩招政策的是与非。

对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影响的分析是从供给角度讨论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成因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对这一问题的是非判断,不同学者的研究存在一定分歧,焦点则集中在扩招政策是不是高校毕业生失业的主要成因。赖德胜、姚裕群、吴要武等都认为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必然会直接导致大学生数量的骤增,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他们都指出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阶段,与此相伴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1~3]。 相反,郑功成、谭永生等学者却认为我国高校扩招政策与大学毕业生失业并无直接关系,他们虽然也承认现阶段已经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但认为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来看,并不等于说我国出现了大学生过剩的问题,相反未来需要培养更多的大学生[4~5]。

(2)高等教育培养偏差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

在从高等教育培养质量和专业匹配角度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方面,多数学者都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由于其并没有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进程”而发展,因此,造成了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严重现象。莫荣、刘颖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但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矛盾是主要矛盾。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过度重复建设并缺少特色,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上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6~7]。

(3)大学生个人就业观念不合理。

从大学生个人因素角度来看,麦可思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26.1%)、泛渤海湾区域(23.1%)、泛珠江三角洲区域(21.1%);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地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区域,所占比例依次是23.1%、25.3%和20.8%[8]。从以上可以看出,大学生目前的就业期望仍然很高,东部和发达沿海地区的工作环境、工资福利、职业声望等工作特征标准比较符合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因此,其就业选择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区域性结构矛盾。

2.基于需求视角的研究

从需求角度来看,关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就业需求总量不足;二是就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1)高校毕业生总量供大于求,企业相对需求量不足。

从需求总量上看,部分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工作岗位的增长缓慢,与高校学生的增加形成反差,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毕业生供给的增量与存量的规模远超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可吸纳能力,就业环境变紧成为必然[9]。从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据统计,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4160万家,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10]。尽管我国中小企业总量不少,但相对比重仍然较低,目前我国每千人中中小企业仅有8.9家,城镇人口每千人中也不过只有19家中小企业[11]。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和发展规模的不足直接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量。

(2)当前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从需求结构上看,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问题的一个方面,考察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将其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来分析。首先,我国产业结构目前正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主要是以低端岗位和技术高端岗位需求为主,而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正好与这样的岗位需求错位[12]。其次,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不相协调,结构偏离度比较大。耿献辉等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第三产业在2007年总共吸纳了83.13%的高校毕业生,而同期第三产业的总产出只占国民经济总产出的23.49%,对国民经济总产出贡献高达55.19%的制造业却只吸纳了9.78%的高校毕业就业人员[13]。 在实证研究方面,杨河清等的调查显示并不是所有企业每年都对高校毕业生有需求,每年都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比率仅为44%,并且对高校毕业生有需求的企业所招聘的人数大部分都在10人以下[14]。

3.基于市场供求匹配视角的研究

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视角主要关注市场中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匹配过程中的中介环节,其将直接影响劳动力供需的对接。笔者主要从劳动力市场信息、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业匹配质量三个角度进行梳理。

(1)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低效和分割性劳动力市场问题。

赖德胜、杨伟国、刘铸等学者从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包括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单一、闭塞,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同时,高校毕业生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差距过大,加之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性较差,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出现就业萎缩,而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出现相对过剩[15~17]。

(2)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莫荣、曾湘泉、严秋菊等学者从就业指导及其服务体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问题。他们指出,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无论从机构设置、师资力量水平、工作场地与经费,还是从职能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建设,乃至于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等任何一个方面来看,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同时我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仍然主要由学校、人才市场通过举办招聘会等比较原始和低效的方式将毕业生与市场需求方对接。此类方式的信息渠道比较窄,成交率比较低,直接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18~20]。

(3)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差。

在就业匹配质量方面,学者们主要从过度教育视角和匹配质量实证研究视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探讨。张晓蓓、亓朋的研究得出,中国劳动力中教育过度的比例占39%[21]。 刘扬研究发现,我国近三成大学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专业与工作匹配除受专业本身的影响外,还受到性别、学校特征和实习经历等因素的影响[22]。代懋等通过建立教育、专业、能力匹配的理论模型,对中国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匹配质量调查,结果发现1/3的大学毕业生存在专业不匹配问题,专业本身、学校就业指导课、学校招聘信息渠道均可显著地提高专业匹配程度;同时,46%的大学毕业生存在“高能低配”问题,性别、学历、社会实践、找工作渠道均会对能力匹配产生显著影响[23]。

4.关于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研究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凸显,“毕业即创业”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重要选择方向。目前学术界研究大学生创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定性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一般理论研究。

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然选择,包括组织协调机制的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差异性的政策扶持体系和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培训机制[24]。创业型就业的最大特点就是突破了传统的“一人一岗”的就业模式,形成“一人带动一群岗位”的就业模式[25]。大学生在年龄精力、专业知识、接受新事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业优势,应该成为国家以创业促就业政策的当然先行者[26]。在高校毕业生创业模式研究方面,马君根据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维度,把创业模式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积累演化型、连锁复制型、技术驱动型和概念创新型;并且认为大学生创业保持着一种动态的演化路径,因此,在创业教育方面应该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模式由生存创业向机会创业或概念创新的方向转变[27] 。

(2)从定量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实证调查研究。

黄敬宝、王静、侯慧君等多位学者从定量的角度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仍较低。由于缺乏创业意识,或者缺乏创业能力,或者觉得缺乏创业环境,很多大学生只是把创业作为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能不去创业就不去创业。同时,很多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创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单纯重视就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大多局限于阶段性的创业计划竞赛;而对学生自我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以及对投资项目论证、资金筹措、产品技术、质量管理、市场开发、人际关系、商业法规和政府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28~30]。

二、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影响的研究

总体而言,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认识在理论层面上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在宏观层面上,产业转型升级是国家整体产业体系不断演化的过程,其本质是通过持续培育、更新和替代产业结构中起支撑作用的主导产业来实现的。在微观层面上,产业转型升级是相关产业环节从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主要是以提高产业附加值水平为突破口,通过全面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和供给结构来改善和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实现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并最终完成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动态过程。而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指产业结构本身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发展梯度不一,中西部地区还存在承接东部原有产业的作用。随着产业间比例关系的变动及产业自身素质的提高,劳动力就业结构也随之变化,经历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目前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影响的讨论已经得到了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

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研究

我国学者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的研究较多,这些研究较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不同的数量方法和计量模型可以对相关研究加以区分,这里通过运用不同的实证研究方法来具体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1)有关结构偏离度的研究。

王军礼、张志奇、何景熙等学者应用结构偏离度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产业与就业结构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他们的研究发现:我国第一产业结构偏离系数一直为负,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严重过剩,劳动力转移存在困难;第二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大于1,表明第二产业的就业不足,还有吸纳就业的能力,但不能作为吸纳就业的主体;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系数一直为正,且呈下降趋势,表明第三产业就业潜力还有待挖掘,并且其发展是未来吸纳就业的主要动力[31~33]。

(2)有关就业弹性的研究。

赵扬、赖德胜等学者通过测算我国每年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数值,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研究结论。发现: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最小,不仅不能吸收劳动力而且还排斥劳动力;第二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的就业弹性值比较高,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较强,但1990年以后,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开始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相应的就业增长;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值一直在增高,并且在吸纳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34~35]。

(3)有关灰色关联度的研究。

胡秀花、邓利平分别对河北省和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两省表现出相似的基本规律,即:在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就业总量的关联度比较中,第二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次之,最小的是第一产业。而在第二产业内部,工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就业总量的关联度要大于建筑业;在第三产业内部,以“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与劳动力就业的关系最为密切,成为第三产业中对劳动力最具吸收力的行业,而房地产业与金融保险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较弱[36~37]。

(4)有关斯托克夫指数的研究。

张抗私、盈帅用斯托克夫指数测度了1979~2009年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计算了整体及三次产业的斯托克夫指数。结果表明:1979~2009年间,我国整体斯托克夫指数介于0.01~4.69。第一产业斯托克夫指数介于0.02~6.00,变动最大,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流动性强,当经济景气时,第二、三产业劳动力需求旺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反之劳动力回流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斯托克夫指数介于0.001~0.99,离散程度最小。第三产业斯托克夫指数介于0.04~1.40之间波动,离散程度介于第一、二产业之间[38]。

2.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正向效应

刘瀑、葛雨飞等学者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产生的积极作用,认为就业结构与产业升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劳动力的质量、数量与结构对于产业结构转换与能级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而产业升级过程表现为劳动力人均资本量(K/L)不断增加的过程。产业升级从两个途径提高了有效需求,一是投资乘数效应,二是收入分配效应带动的消费倾向的提高。产业结构资本技术密集化的结果,是使有效需求得以扩大,而有效需求的大小又决定了就业量的多少。产业升级最终有利于扩大就业,这一结论也符合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他们认为,虽然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偏离,影响了就业的增加,这主要是第三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其吸纳就业的潜力没有彻底发挥出来;但从长期来看,劳动力转移对服务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潜力,将会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就业在总量和质量上得到提高[39~40]。

此外,国内不少学者还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产业转型升级对我国就业的正效应。他们通过数据分析,运用相关计量方法,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角度,验证了产业转型升级与就业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段敏芳等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低就业效应应当归结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和产业内部结构水平不高,从而可以推出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增加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更多的就业机会[41]。 李萍、谌新民通过对东莞企业的调查发现,产业逐步升级使得整个行业趋向稳定,对就业的波动影响较小,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提高,企业和劳动者都愿意积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又促进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促进了产业升级[42]。

3.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负向效应

一般而言,产业的转型升级依赖于新技术的引进和采用,亦即产业的技术升级,但其对就业的影响一直备受争议。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的技术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既有正向,也有负向。

龚玉泉、袁志刚从理论的角度认为产业技术升级对就业的冲击分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从短期影响来看,技术进步的迅速发展,使得各产业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先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明显,使得企业减少对员工的需求。而从长期的影响来看,由于先进技术的使用,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量增加,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升级,产品的单位成本下降,产品的销售价格也越来越低,使得社会对该产品的消费增加,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生产的扩大化,在企业大量赚取利润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43]。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看,部分学者利用数量模型验证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李娟等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发现,我国产业在由低技术产业升级为高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劳动者面临的就业风险和收入波动也会增大。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高技术产品没有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相较于以低廉的不熟练劳动力为主要投入要素的低技术企业,高技术企业的熟练劳动力具有较高的可替代性[44]。 刘渝琳等通过GMM证实了在技能偏态的作用下,劳动力在资本广化和深化过程中其就业受到的影响。其研究指出,在不考虑人口红利变化的情况下,当资本深化系数为负时,我国转移劳动力获益较大;一旦资本深化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早期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溢出效应明显,但随着产业升级和资本深化,农村转移劳动力比城镇人口将面临更严峻的就业问题[45]。

三、对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的研究

目前,产业结构失衡导致的高校就业需求错位、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非同步性,引发了高素质人才资源浪费和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的不良后果[46]。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相辅相成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能够及时吸纳高校毕业生这类高素质人才来推进产业转型;同时从长期来看,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将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如何对接高校人才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理清产业调整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国内近年来关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大部分学者只是从结构性失业、专业匹配度等角度间接地对此类问题进行论述。

1.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挑战。

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就目前来看,结构性失业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核心问题,也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现实中较难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会长期影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47]。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过程将直接影响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由于各个产业对大学生的需求不一致,大学生在择业上对各产业的偏好也各不相同,当行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和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出现不协调时,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必然会增加[48]。

首先,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持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第二产业在我国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49]。同时,在行业发展方面,高新技术等新兴行业逐渐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主导趋势。但就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三产业因其高就业弹性理应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然而从产业结构偏离度来看,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渐向零趋近,说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已经相对较小,如果没有新的服务需求出现,第三产业进一步吸纳就业的能力将难以提高[50]。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远远滞后于毕业人数的增长,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51]。从上述学者的论述可以看出,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将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但其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性——即吸纳主要就业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将直接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变化。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部分企业逐步完成自身的新老更替成为现代新型企业。为适应社会经济冲击,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这些企业需要高技术、高素质、高能力、高层次人才的加盟来提高它们的核心竞争力,这导致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上更加挑剔、更加苛刻[52]。而高校毕业生虽然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主力,但由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原因,其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还达不到一些企业对某类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校毕业生供给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过程中就出现了不匹配的现象,直接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问题。

最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需求不匹配。

从高校毕业生自身的专业教育角度来看,目前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包括:毕业生就业的专业不对口,用人单位需要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毕业生知识滞后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部分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小于该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而另一些新兴发展的行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又供不应求,同时也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不相适应[53]。按照产业就业互动理论,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带动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出现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就业产生新组合。这些新的经济社会变革又必将促使为其提供智力、人才与科技支撑的高等教育结构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要求[54]。李彬通过对各产业及其就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转换必然要通过科学、科技、产品、知识和管理创新的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毕业生专业技能只有满足企业创新技术和管理体系的需要才能释放出就业需求[55]。从上述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是直接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联系在一起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直接反映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进而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也主要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为主,而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相关专业设置相对不足。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模式快速转型和产业技术升级加速的背景下,这必将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与专业人才供给的契合度不高,进而产生大量毕业生失业[56]。

(2)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机遇。

虽然产业转型升级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产业转型升级是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必须经历的经济发展过程。并且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能够使整个劳动力市场趋于合理调整,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产业转型升级对其就业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国内学者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产业发展角度来加以分析的。工业产业的深化以及发展先进产业将为作为劳动力中高层次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王义、王海宾等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明确指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会带来特别是以知识资本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的崛起,如邮电通信业、金融业等。这些产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它们的快速发展无疑给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平台。同时第三产业虽然目前对就业的影响力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高,但其对高素质人才的吸纳能力非常强,特别是非国有制经济单位的迅速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而从实证角度来看,相关性分析显示出第三产业给高校毕业生未来就业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尤其是新兴的第三产业将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57~58]。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来看,产业转型升级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双赢互补的,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有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作为保障,而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占就业总量的比例仍然偏低,高素质劳动力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因此,随着产业升级的进行,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产业升级将为大学生拓展新的就业空间[59]。

2.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正是国内许多学者在研究产业转型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所忽略的重要问题。产业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需要人才基础保障,而高校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中最具开发潜力的劳动力群体之一,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1)高校毕业生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条件。

高校毕业生从大学毕业,是作为高素质人群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其人力资本价值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高校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及其结构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60]。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包括新兴产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现代农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中西部地区开发及承接产业转移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经济全球化对各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等。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满足产业结构调整需求至关重要[61]。

(2)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调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规模庞大,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产业增加值较低,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工资水平有限,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不强。同时,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吸纳大学生就业至关重要,但发展相对滞后[62]。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产业转型过程中,要突出产业发展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功能,发展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淘汰落后产业,深化附加值高的工业产业,充分发挥大学生人才的生产能力,使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调衔接。

四、结论与讨论

1.对国内现有研究的评价

(1)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影响的研究观点不一。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般就业问题的研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重视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且比较重视运用实证研究进行检验;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从总量上来看普遍认为在长期有利于就业,但在短期和结构上是如何具体影响就业的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

(2)以经济学范式分析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的研究较少。

在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中,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相对较为丰富,不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研究都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基本观点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失业问题。而结构性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有密切的联系,但有关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互关系的直接研究不多;且大部分研究都将视角放在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范畴中,主要观点都是提倡进行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高等教育改革。此外,从文献数量和角度来看,教育领域和产业经济领域文献较多,以经济学特别是劳动经济学视角研究的文献较少。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为主,对各变量因素的数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大多数学者并没有直接关注到大学生就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从高校毕业生角度来研究产业转型升级更是空白,但这对于研究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互关系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现有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1)缺乏具体行业和产业转移对就业影响的研究,未来需特别关注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

从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影响的一般理论上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影响方面,缺乏对具体产业行业和产业转移影响就业的研究。对于前者,未来的研究应不仅仅从宏观上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分析,还需要对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行业变动甚至新岗位的出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这将产生更多的实际应用价值。而对于后者,由于产业转移是国内目前不可忽视的一大产业发展趋势,也必将对劳动力市场发展和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对东、中、西部产业转移给高校毕业生流动和就业产生的影响问题给予解答。

(2)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校毕业生的具体影响研究不足,需从理论机制和实证量化两个角度全面把握此问题。

从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的现有研究来看,其具体影响效应和程度尚缺乏权威的结论。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产业发展乃至岗位兴废对大学生需求的具体变动情况仍缺少成熟的解释。而从高校毕业生就业角度来看,如何通过调整高等教育模式和专业设置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从而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这些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更为薄弱。如何协调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系,中间变量和影响因素都有哪些,互相影响的机制机理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理论上的进一步解答。在影响程度方面,目前仍然缺乏准确的量化研究,特别是基于大数据的市场匹配程度的研究,造成无法全面准确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效应的具体大小。

(3)研究方法单一,应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采用多类数据来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现有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仍以定性为主,定量研究仍比较薄弱。首先,数据来源大部分以国家统计数据为主,无论是变量数还是样本数都不够丰富,难以对产业转型升级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做出深入研究。而少量的运用实证调查获取的数据,其样本的代表性和覆盖率有限,从全国范围来说较难做出全面和准确的判断,造成相关政策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不大。其次,在定量分析技术上,现有研究往往运用某种单一的数据分析方法或计量方法,缺少从整体上综合运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对产业转型升级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未来的研究应考虑从多角度(包括市场需求方、供给方、高校等)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和不同计量模型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数据来源上应采取大数据的方法,用更具代表性的大样本来分析问题。

参考文献:

[1] 赖德胜.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2] 姚裕群,伍晓燕. 大学生扩招与就业难的讨论[J]. 首都经济杂志,2003,(10).

[3] 吴要武,赵泉. 高校扩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J]. 经济研究,2010,(9).

[4] 郑功成. 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J]. 中国劳动,2006,(4).

[5] 谭永生. 中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及其治理[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6] 莫荣,刘军.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 发展,2003,(7).

[7] 刘颖,兰亚明. 大学生就业“量”与“质”的关系问题讨论[J]. 中国青年研究,2013,(12).

[8] 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9] 黄艳,田辉玉,王建农.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与趋势研究——基于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13,(9).

[10] 刘泉红. 清除繁荣背后的隐忧——当前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及下一步政策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2010,(24).

[11] 同[5].

[12] 陈英,徐自成. 大学生教育管理社区化浅谈[J]. 现代企业教育,2009,(6).

[13] 耿献辉,刘志民. 产业关联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效应分析[J]. 教育与经济,2011,(4).

[14] 杨河清,李佳.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J]. 中国劳动,2007,(12).

[15] 同[1].

[16] 杨伟国,王飞. 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J]. 中国人口科学,2004,(4).

[17] 刘铸.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3).

[18] 同[6].

[19] 曾湘泉.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 经济研究,2004,(6).

[20] 严秋菊.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促进大学生科学就业[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

[21] 张晓蓓,亓朋. 我国过度教育现象研究——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10,(17).

[22] 刘扬. 教育与工作匹配性研究:本专科生的差异[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分会. 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23] 代懋,王子成,杨伟国. 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因素探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13,(6).

[24] 赖德胜,李长安. 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分析及政策选择[J]. 经济学动态,2009,(2).

[25] 边文霞.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路径依赖模型研究——基于创业意愿视角[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7).

[26] 翟纯纯,杨雨超.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博弈分析[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9).

[27] 马君. 大学生创业模式及其动态演化路径[J]. 教育发展研究,2012,(3).

[28] 黄敬宝. 我国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分析——以北京市12所高校为样本[J]. 经济纵横, 2010,(6).

[29] 王静.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调查[J]. 人口与经济,2011,(1).

[30] 侯慧君,林光彩.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9).

[31] 王军礼,徐德举. 我国都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测度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12,(1).

[32] 张志奇. 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问题研究述评[J]. 生产力研究,2012,(2).

[33] 何景熙,何懿. 产业-就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6).

[34] 赵杨,刘延平.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J]. 经济学动态,2010,(12).

[35] 赖德胜,包宁. 中国不同区域动态就业弹性的比较——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11,(6).

[36] 胡秀花,田宝瑞. 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劳动力就业的灰色相关度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

[37] 邓利平. 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9,(1).

[38] 张抗私,盈帅. 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有何影响?——基于斯托克夫指数的视角[C]//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2011年产业组织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议文集,2011.

[39] 刘瀑. 中国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的耦合机理分析[J]. 经济问题,2010,(4).

[40] 葛雨飞.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D]. 浙江理工大学,2010.

[41] 段敏芳,徐凤辉,田恩舜. 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1,(14).

[42] 李萍,谌新民. 人力资本投资、就业稳定性与产业转型升级——基于东莞市的经验数据[J]. 学术研究,2012,(9).

[43] 龚玉泉,袁志刚.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 经济学动态,2002,(10).

[44] 李娟,万璐,唐珮菡. 产业转型升级、贸易开放与中国劳动市场波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1).

[45] 刘渝琳,熊婕,李嘉明. 劳动力异质性、资本深化与就业-技能偏态下对“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审视[J]. 财经研究,2014,(6).

[46] 郑彩莲. 大学生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联度研究与对策分析——以浙江为例[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47] 王霆,曾湘泉.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经济,2009,(1).

[48] 田永坡. 产业结构、工资刚性与大学生就业研究[C]//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中心. 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2007.

[49] 王义,周红,胡晓霞. 浅析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50] 同[47].

[51] 马廷奇. 产业结构转型、专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促进[J]. 中国高等教育,2013,(15).

[52] 同[49].

[53] 鲁宇红. 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54] 詹虎,罗秀.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 中国人才,2010,(10).

[55] 李彬. 中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大学生就业关联性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09,(2).

[56] 同[51].

[57] 同[49].

[58] 王海宾,陈晓文. 产业结构升级下青岛市大学生就业趋向分析[J]. 北方经济,2012,(3).

[59] 陈艳.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透析大学生就业问题[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60] 程宏如. 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的协同性与就业实现分析[J]. 前沿,2013,(13).

[61] 苗天慧,包惠珍,俞智慧.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62] 余东华,范思远.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解释与出路[J]. 财经科学,2011,(2).

[责任编辑武玉,方志]

作者:李付俊 孟续铎

第二篇:论加工贸易的“产业毕业制度”

自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这些由发改委、商务部、海关等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实施的措施是我国加工贸易今后发展的主流方案(以下简称为“转型升级方案”)。而加工贸易“产业毕业制度”的构想很早就有,笔者曾在2005年《试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空间》一文中有所提及。近年来随着思考的深入,愈发感觉“产业毕业制度”有其合理性,故加以完善后重新提出。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案”分析

加工贸易的历史功绩无可匹敌。自从珠海香洲毛纺厂1978年8月签订第一份毛纺织品“来料加工”协议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迅猛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7亿美元提升到2008年的10535.9亿美元,增长了630倍。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始终维持在“半壁江山”,其对我国出口的贡献率达到了60%以上。加工贸易多年来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带来了大量新产品、新技术,促进了我国IT等新兴制造业的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基本为贴牌生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外资企业占比高,内资企业参与机会少;土地、能源、资源占用和消耗大;环境污染较重;最关键的是,加工贸易的某些发展趋势似乎要将中国固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低端而无法自拔。

在既要保持加工贸易发展又要逐步解决深层次问题的价值取向中,“转型升级方案”酝酿而生,这一方案明确了今后加工贸易发展的三大目标。

第一,加工贸易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要实现升级。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两个途径,一是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双高”方向发展,比如定期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辅之以进口设备减免税等优惠措施,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环节,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制造层次。二是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两高一资)产业的发展,2004年至今,国家多次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共计1140个“两高一资”商品税号列入禁止类目录,小得参与加工贸易,共计2247个“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商品税号列入限制类目录,这些商品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

第二,加工贸易的区域布局要实现优化。我国加工贸易在空间布局上一直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大多数加贸企业都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放养”,监管风险较大;二是布局极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为了推动加工贸易向这一目标前进,2004年海关总署出台了《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改革指导方案》,明确表示要引导加工贸易增量向“区域化集中管理”发展。2007年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制定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商务部还分别于2007年11月和2008年4月确认南昌、成都等31个市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第三。要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研究表明,产业链利润呈现一个“u”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一般情况下,处在曲线两端的研发、销售环节利润较高,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环节利润最低,而我国90%以上的加工贸易企业就处在“u”字曲线的最底部。属于投入劳动力、能源还有资源型原材料过多,得到的价值同报却很低的状态,还要赔上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要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就要解决非加工环节难以纳入保税监管的难题,目前海关总署已经在出口加工区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试点,商务部也出台政策鼓励加工贸易企业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环节延伸。

二、加工贸易“产业毕业制度”的提出

如果说“转型升级方案”是为了解决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深层次问题,那“产业毕业制度”则是基于加工贸易的两个重要特征而提出的。

第一个特征是税收减免。加工贸易又称“保税加工”,企业进口原材料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这其实是一种国家“让利”行为,目的是吸引国际投资,扶持产业发展,推动出口增长。这种“让利”幅度是惊人的,以2008年加工贸易进口总额3784亿美元,以及9.7%的平均关税税率、17%的进口环节增值税率来计算,国家共“让利”1073亿美元(不考虑退税、内销等其它因素)。实践证明,正是这种“让利”行为引发了加工贸易的迅猛增长。

第二个特征是监管严密。如果说贸易自由化是一种发展趋势,那加工贸易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为防止加工贸易成为“走私渠道”,确保国家税收安全,商务部(原外经委)、海关、国税、外管局等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推出了许多监管措施,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头分管”的格局。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面对繁多的申报审批手续,而且稍不注意就会因违反规定而遭到处罚。

这两个特征表明,加工贸易是一种“非正常”的贸易行为,既享受国家“让利”又接受严密监管,这种“先天不足”决定了加工贸易可以作为我国拓展国际市场的利器,但它不能取代一般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流。加工贸易应该是一种阶段性的贸易形态,因为国家的“让利”行为不会是“无限期”的,当我国真正跃身成为世界制造强国时,加工贸易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各类产业借助加工贸易政策进行发展也应该是阶段性的,当它具备了足够的国际竞争力时,就应该摆脱对加工贸易的依赖,转为一般贸易。

然而我国现有的加工贸易政策却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各类产业不管层次高低、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可以托庇于加工贸易之下,这种“有进无出”的做法造成加工贸易日益膨胀,引发了外贸结构失衡、监管风险增长等一系列问题。“转型升级方案”提出要调整加工贸易禁止和限制类目录,通过提高“门槛”迫使一些“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和“两高一资”产业退出加工贸易。这种做法,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加工贸易的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但是并没有为这些产业今后的命运作更多的考虑。

笔者认为,加工贸易就像是一所“学校”,各类产业是其中的“学生”,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科技产业,在加工贸易政策的扶持下不断发展,然后它们会到达一个“临界点”。对大多数产业而言,“临界点”代表它已经具备了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就应该从这所“学校”毕业,由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这样,加工贸易就可以形成一个“吐故纳新”的良性循环,“吐故”就是打破“可进不可出”的限制,推动有足够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毕业”;“纳新”就是继续保留加工贸易的传统产业或“两商一资”产业,必须吸

纳新技术,加快产业技术改造与创新加快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基于这个构想,笔者提出要建立“产业毕业制度”:在对加工贸易产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类产业的发展情况,为其设置“临界点”,预留“过渡期”,在确认某类产业突破“临界点”后,就推动其从加工贸易领域“毕业”。

三、“产业毕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产业毕业制度”的目标就是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逐步向一般贸易转移。在这项工作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如何评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计算产业所需要的“过渡期”,如何避免过早的将不成熟的产业推向一般贸易。为了积极平稳的推进这项工作,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产业类别。我国加工贸易规模庞大,产业类别非常丰富,根据产品细分的话不下万种。如果产业类别分得太粗,涵盖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全部产品,就难以判断这类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对加工贸易的依存度。比如“电子产业”,既有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产业,又有彩电、冰箱等消费电子产业,还有集成电路、移动通讯等较为高端的产业,为这么大的一个产业设定“过渡期”难免顾此失彼。如果产业类别分得太细,就会导致这项工作过繁过细,制定和执行起来难度太大。笔者建议是以商品编码(前4位)为基准进行分类,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继续细分或进行合并。这样处理有三点理由,首先是因为商品编码(前4位)依据的就是国际通行的商品归类总规则,易为中外企业接受:第二是因为商品编码(前4位)既对产业大类进行合理细分,又对同类商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合并,幅度层次比较恰当;第三是因为对产业实力的评估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数据,它本身就是按照商品编码分类统计的。

2 指标评分体系。产业“毕业”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要建立一套能够反映加工贸易各类产业实力的指标评分体系。这是“产业毕业制度”中最核心也是最难的一项工作,笔者建议不仅要纳入那些反映“硬实力”的指标,如厂商数量、出口金额、国际市场份额、平均利润率等,还要考虑产业“软实力”等其它因素,如品牌数量和知名度、研发和销售能力等。最终评分则反映出该类产业的实力,及其与国外同类产业相比所处的地位,比如满分100分的话,就意味着该产业实力很强,在全球已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临界点”的设定也是基于这个体系,比如将60分作为“临界点”,代表该产业已经具备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可以转为一般贸易。当然“两高一资”产业会采用另外一套指标来进行评分,重点放在它对我国环境、能源、资源性材料所造成的影响。

3 “过渡期”。“过渡期”是指为某类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到“临界点”所预留的时间,即该类产业还能享受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的期限。这种做法遵循的是国际惯例,例如WTO在考察和接纳新成员时基于对新成员经济实力及国内市场对外开放承受能力的特别考虑也会给予“过渡期”。借助指标评分体系,我们可以对加工贸易各类产业的实力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其到达“临界点”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人为主观臆断,更加科学准确。产业类别以及为其设立的“过渡期”就构成了一张“毕业时间表”,为我们把握加工贸易今后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份“中长期规划”。

4 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ry ),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产业毕业制度”将政府与企业视作两个最基本的利益主体,两者有共同点,都希望产业能够迅速发展,但在一定条件下会有冲突,政府希望企业能够早日“毕业”以减少税收损失,而企业希望能够延长“过渡期”确保安全。因此,在执行“产业毕业制度”的过程中,引入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机制就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企业可以在制定和修改“毕业时间表”的时候跟政府进行博弈,还可以在某类产业即将“毕业”时跟政府进行博弈,争取税收优惠延期,以确保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四、“产业毕业制度”的作用

与“转型升级方案”相比,“产业毕业制度”比较简单,主要内容就是建立“毕业时间表”,推动各类产业“毕业”,但它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同样能推动各类产业的转型升级。“过渡期”意味着各类产业能享受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的时间是有限的,不管三年还是五载,它们最终会转为一般贸易。面对未来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工贸易企业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主动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增强研发销售实力。所以“转型升级方案”与“产业毕业制度”并不对立,反而是互补的,各类产业先要通过“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然后才能考虑“毕业”的问题。

第二,促使“两高一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产业毕业制度”将“两高一资”产业的负面影响作为指标纳入评估,为避免触发“临界点”,“两高一资”产业必须降低污染、能耗和对资源性材料的消耗,这就督促它们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采用绿色能源和“再生”材料等方法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

第三,化解贸易摩擦和增加国家税收。当前不少中国制造的商品占据了很高的国际市场份额,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有所抬头,不断提起反倾销调查、技术使用权调查和产品安全投诉等。如果将这部分已经具备了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加工贸易产业逐步转为一般贸易,相当于取消国家“让利”,不仅能表现出我国主动化解贸易摩擦的诚意,还能增加进口税收。

当前,我们既要努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也要考虑如何积极稳妥的推动其向一般贸易转移。“产业毕业制度”只是一家之言,想法比较粗浅,希望能引起有关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进言献策。

作者:金志刚

第三篇: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应完善发展产业经济策略

内容提要:本文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核心的产业经济政策、保持适度快速的产业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就业弹性系数、加快城镇化速度,引导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改革财政货币政策等产业经济策略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产业经济策略

引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整个社会的密切关注。如果把高校比喻为人才加工厂,那么这个加工企业的产品销路如何就决定高校在整个教育产业市场的生死存亡,高校如果不能把握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出适销对路的社会人才,这就意味着高校的整个教育资源的浪费,这种资源的浪费对社会带来的负面效果决不仅在产业经济上,更可能在社会的政治稳定上。因此,从政府到大学都应当竭尽全力地搞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应加快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服务体系及机制的建设,想方设法地拓展学生的就业门路,让高校学生进得来出得去,保证高教产业的良性循环。

要搞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就首先应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途径是什么?他们就业的难处在哪里?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哪些帮助和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搞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也正是出于这个前提,本课题对部分2006届某地区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找到问题提出对策。

1.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分析

1.1 关于调查的相关参数

本课题开展的调查是在2006年9~12月份进行。选择这个时间,主要是考虑此时正是高校毕业生求职活动的高峰期,也是他们的就业心态最复杂的时期,这有利于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倾向。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并对其中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在调查对象上,课题组有目的地选择了某市的3所大学:XX财经大学(以财经类专业为主的,在全国财经类院校排名靠前)、XX师范大学(以师范类专业为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该省师范类领先)、XX职业技术学院(以高等职业技术类专业为主的地方性民办高校)。这样既可以较好地反映产生“特色的效应”的重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同时又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的普遍的就业心态及其差异。在接受调查的高校毕业生的选择上,课题组有目的的在上述3所大学中选择了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金融、国际贸易、统计、会计、旅游、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生物制药、艺术、包装等15个专业。这样可以反映不同专业领域的高校毕业生普遍的就业心态及其差异。在上述基础上以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了1 000名2007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其中,专科生300名、本科生500名、研究生200名。这样做旨在反映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及其差异。

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回收问卷965份,回收率为96.5%。有效问卷总数为954份,有效率为98.9%。有效问卷中,男生的有效问卷为460份,女生为494份;本地籍生源为227份,非本地籍生源为727份;专科生为350份、本科生为442份、研究生为162份。

1.2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统计结果及简要分析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总体当中,期望的就业单位及其性质先后排序是:高校、科研单位(占31.7%);国家机关(30.8%);三资企业(24.1%);国有企业(5.9%);私营企业(4.2%);自主创业(3.3%)。在访谈中,高校毕业生认为高校、科研单位和国家机关的社会和产业经济地位较高,工作相对稳定,法制环境较好,有利于实现自身在学术上的价值追求,而对自主创业,则认为资金、自主技术专利、自主经营意识及能力等条件不具备。而研究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在被调查总体中的相应比例要高一些,这与他们的学历层次相对较高、能承担较大的风险有一定的关系。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总体意向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专科生的意向则与总体有相对较大的差异性。专科生的意向顺序是:国家机关;三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自主创业。分别占被调查专科生的32.7%、31.2%、25.1%;5.9%、4.5%、0.6%。这是因为:这一群体的学历层次较低,被高校、科研单位聘用的可能性较小;较多的专科高校毕业生期望去国家机关和三资企业,说明了专科生相对追求稳定、追求高工资的思想;他们选择去私营企业的比例都比总体学生的和本科生、研究生中的相应比例要高一点,说明专科生更务实一些,并不一味看重企业的性质。但专科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只有0.6%,说明专科生对自主创业还比较陌生。

1.3 关于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主要因素的调查数据统计及简要分析

在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中,“个人发展前景”、“产业经济收入”、“爱好兴趣”、“自己是否适合该工作”依次名列前四位。学生对“企业的性质”、“专业是否对口”、“企业的实力和文化”、“就业地区”、“职业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和情感因素”等因素的关注程度都在10%及10%以下。

调查显示,在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方面,各学历层次的学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专科生的50%和本科生的34.8%都选择2 000元为第一期望薪酬;研究生选择3 000元的比例为50.9%。对如何看待薪酬期望值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47.9%的学生选择“先凑合着干”;选择“不理想就不委屈自己”的仅占13.7%。对待“专业不对口”的问题,55%的学生选择了“先找份工作以后待机向专业方面发展”,持“不对口则不予考虑”的态度的高校毕业生只有17.5%。这说明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务实,持有“先生存,后发展”的意识。另一方面,这又意味着他们在初次就业后流动的可能性和比例都较大,有可能对今后聘用单位的聘用意向和学生的就业产生影响。

1.4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区倾向的调查数据统计及简要分析

在针对去西部、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调查项中,学生的就业地区倾向性的各部分比例如下:非常愿意占1%、愿意占17%、看条件可以考虑占53%、不考虑占29%。从中可以看出看条件考虑的高校毕业生已经过半,占53%。去西部、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调查显示图如下:

在“影响去西部、农村、基层就业的因素”的调查项中,依次排在前三位的因素分别是:“个人发展”(52%);“环境待遇差”(46%);“信息接受慢”(27%);“社会经验不丰富,挑战太大”和“家人、婚姻等原因”分别占25%和23%;认为是“思想认识不够”的学生仅占8%。在吸引高校毕业生去西部、农村、基层就业的条件下,受欢迎程度的因素如下:

可以说,上述3项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那就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认同“开发西部、振兴农村”的重要意义,但多数高校毕业生认为,目前条件还不具备而没有就业、服务于西部、农村的愿望。

1.5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途径的调查数据统计及简要分析

在关于“哪些求职途径最有效”的调查项中,各种途径的有效程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其中亲友、老师介绍的有效程度最高为80%,现场招聘会为60%、网上求职为40%;上门推销为20%;报刊及其他渠道为10%。

与以上调查问题相关的是,关于“社会关系在求职的成败中的作用”问题,认为“非常重要”的占26.7%;“很重要”的占33.3%;比较重要的占20.2%;重要的占18.2%;而认为“不重要的”仅占1.6%。合计,认为重要以及重要以上程度的占98.4%。这既表明高校毕业生需要在求学期间为今后就业努力开拓和建立范围较宽的社会关系,又表明目前我国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程度及公平性还较低。

1.6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反思的调查数据统计及简要分析

所谓的“就业反思”,是指高校毕业生对就业“难”、自身素质和能力、高校教育等方面进行的反思。此调查的基本数据及简要分析如下:

1.6.2 对自身素质的反思调查

表5 关于“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高校毕业生的哪些条件”和“如果重读大学,您觉得应该着力提高的素质”的调查表

许多高校毕业生还提出,大四的课程安排应该尽量减少,以利于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或进入签约单位实习。

与课程设置有关的,是关于“实习对求职的帮助”的调查,认为“有很大的帮助”的占46.7%;认为“帮助一般”的占35.8%;认为“没多大帮助”的占14.2%;认为“一点帮助都没有”的占3.3%。可见,认为有帮助的还是占绝大多数。被访谈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说,他们现在的去向正是实习时所在的单位。这种情况在理工科高校毕业生中更为多见。

既然实习对求职这么重要,那么,对“高校安排实习的时间和机会充分吗?”这个问题的回答,有过半的学生认为“不充分”,占56.7%;有22.4%的学生认为“很欠缺”;认为“充分”和“非常充分”的学生加起来占20.9%。所以,认为“不充分”(“很欠缺”可以看作是“不充分”)的学生占79.1%。

与学生的访谈中,有些同学还提出了要鼓励学生拿双学位,甚至是多学位。这样不但使自己能充分利用空余的时间,而且还能拥有更多的求职的资本。

1.6.4 对就业指导的反思的调查

由下表可以看出:

占65%的高校毕业生最感兴趣的就业指导方式是企业挂职和企业实践,经验交流方式居第二位,占39.2%;但同学们对企业挂职和企业实践这一指导方式的知晓率仅仅20.8%,对经验交流的知晓率仅为18.3%。与此同时,同学们知道较多的就业指导方式是个别咨询、就业网站和就业指导课,而这三种指导方式的受欢迎程度却分别只有25.0%、25.0%和9.1%。

为何就业指导课和就业网站受欢迎程度相对较低呢?笔者就这两个问题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在关于“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的内容”的调查中,认为“非常有用”的仅占0.9%;“比较有用”的占18.3%;认为“一般”的高达45.2%;认为“可有可无”的占26.05%;认为没用的占9.6%。

对高校就业网站的评价是:“非常满意”的占5.2%;“比较满意”的占33.0%;“一般”的占50.4%;“不太满意”的占7.0%;“很不满意”的占4.3%。

在对“您印象最深的板块或栏目”的回答中,98%以上的同学回答是“招聘信息”、“就业信息”、“人才招聘会信息”。

与专科生的访谈中,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提出,高校的就业网站上的信息更多的是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对专科生的照顾很少,一部分同学说“几乎不上高校的就业网站”。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大一期间,大部分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和“素质拓展”比较重要,分别占66.7%和73.3%;在大二期间,“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也处于相对最重要的位置,其次是“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分析”以及“就业体验”和“求职技巧培训”;在大三期间,“就业体验”最为大家重视,占到60%,其次是“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分析”和“求职技巧培训”;在大四阶段,大家对“提供就业信息”的需求度最高,然后是“就业心理咨询”和“求职技巧培训”以及“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分析”。

在与同学的交谈中,部分同学提出要提高招聘会的针对性和专业化,提高签约成功率;部分同学还提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更多地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深入把握市场行情,然后把信息提供给学生;对不同的专业的就业指导应有所不同,特别是相对就业比较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加强针对性的指导。

2. 政府应完善发展产业经济策略

2.1 确立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核心的产业经济政策,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

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所有国家产业经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在发展中国家,就业的增长意味着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在发达国家,扩大就业和减少失业,也是维持市场强劲、社会稳定、增长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代社会,就业是产业经济增长的目的所在,我国应把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实施反通货膨胀、反通货紧缩等有力的政策措施。为什么确立以就业为核心的产业经济政策?其理由有二:一是中国已经进入低水平的商品过剩时期,其中最过剩的是劳动力商品,最短缺的是工作岗位,是饭碗。二是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核心,是我国产业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手段。产业经济运行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以前,我国有一段时期产业经济发展是重效率而轻公平。表现于以往的产业经济增长,依然是粗放式增长,而且重视物资资本的投入,轻视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没有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放在应有的地位。由于没有一整套完善的、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核心的政策体系,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较为紧迫的社会产业经济问题。从我国的产业经济条件看,产业经济效率改善应该是通过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来实现,当前尤其是要通过改善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来实现。从现在开始,在今后20年中,是我国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时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中国在世界产业经济体系中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产品和其他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全球化进程中,劳动力资源无法自由流动,其结果必然使中国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更加便宜。便宜的劳动力价格意味着便宜的产品价格,因此,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将长期保持。廉价而充足供给的劳动力,是我国长期可持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如果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没有成为产业经济活动人口,则说明产业经济资源的配置还有改善的余地,说明产业经济政策仍然具有很大的调整空间。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在今后时期的产业经济发展战略上,应选择效率与就业并重,应采取就业优先的增长模式,这就是:(1)以教育为基础,努力提高劳动力的基本素质,提高劳动力的竞争能力;(2)将高校就业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建立并完善起来。这样,在产业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产业经济就能立足于我国根本具有的比较优势,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拥有丰富的劳动力,提高我国产业经济的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应该认识到,产业经济是以人为本,社会是以人为本,充分就业,就是以人为本的最根本的内容。在市场产业经济条件下,充分就业还可以在全社会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引领产业经济增长,才能改变我国极为粗放的产业经济增长,真正使改革开放产生的制度激励,成为改革和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我们的市场产业经济,更要依托于人的(尤其是劳动力——优质劳动力的)全面发展来推动我国的产业经济增长。这些决定着我国的产业经济政策必须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核心。

2.2 保持适度快速的产业经济增长速度,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

产业经济增长是增加就业机会的长久动力。如果单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角度看,产业经济增长率越高,能吸收的高校毕业生就会越多,但宏观产业经济运行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业经济增长率将很难持续地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经济增长率能不低于7%,已经是比较高的速度了,速度再高恐怕比较困难,但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再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在制定“十一五”产业经济增长速度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对产业经济增长的依赖关系,是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产业经济增长率能保持在平均每年7%,仍可以解决大部分新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3 在产业经济增长率既定前提下,提高就业弹性系数,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

针对当前的就业矛盾,用适当放松银根、扩大投资、加快产业经济增长速度的办法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还应该在保持就业弹性方面多做工作,使得每一个产业经济增长百分点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容量有所提高。因此,“十一五”期间,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点应该是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弹性系数,扩大产业经济增长的就业容量。(1)应出台适当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改善。首先,大力发展社会急需的第三产业。现在,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1/3,低于发达国家50%左右的水平;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为27%,而美国1997年高达81%,印度也大约在55%的水平。我国第三产业在总量不足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金融、保险、通讯、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是我国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其中,应特别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如商业零售、交通运输、各种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庭服务业等投资少、见效快、就业潜力大的第三产业。争取第三产业就业份额提高到40%左右。其次,运用适当的技术选择政策,按照市场方式,重组衰退产业和扶持新兴产业,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要在增加国家对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投资的同时,采取多种办法扩大企业的筹、融资渠道。对有发展前途、有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的产品,支持他们加强技术改造的力度,在投资、贷款、技术和设备引进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继续加强对农业、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2)积极发展非公有制产业经济。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就业结构将发生变化,股份合作制和非公有制产业经济的较大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增加提供了机会,国有产业经济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状况将逐步改变,为此,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社会产业经济政策,努力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近几年来,我国95%以上新就业机会的增长主要靠非公有制产业经济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政府部门应广开就业门路,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兴办多种形式的合作产业经济、合伙产业经济、股份制产业经济或从事个体劳动。要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和提高国有产业经济对整个国民产业经济控制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产业经济,充分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其次,实行灵活多样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广泛推行临时工、小时工、季节工和弹性工作制。支持高校毕业生从事各种劳务活动。(3)加快国有产业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进程。重视发展中小企业,逐步在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形成新型的分工协作关系。从企业规模看,吸收高校毕业生就业效果最好的是中小企业。这是因为中小企业不仅同样投资可以安排比大企业多得多的高校毕业生,而且还因为中小企业上马快,建设周期短。在政策上可以考虑组建中小企业基金和专项信贷资金,并提供扶助中小企业的技术与信息咨询服务等。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可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表层问题,而且是发展社会专业化、推进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转变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2.4 加快城镇化速度,引导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

城镇化进程最终会增加城镇就业岗位,我国近几年的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因此适度的高校毕业生向城镇转移,不仅不会过多地挤占城镇的就业岗位,而且会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城镇化首先是把原有的就业“蛋糕”做大,高校毕业生得到的主要不是原有城镇劳动者的就业岗位,而是新增的就业岗位。转变这个观念,非常重要。城镇化不仅是现代化的要求,而且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创造出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由于城镇的生育控制严于农村,城镇化速度的提高,还可以强化计划生育的效果,减缓人口增长速度。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应该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争取城镇化水平达到35%~40%左右。政府应采取各种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去城镇发展。目前,我国的大中城市的就业市场已趋于饱和,而广大的城镇还大量需要人才,假如高校毕业生能够去基层发展,不仅能够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且对相对落后的城镇是一次大规模的“人才输血”,将极大地推进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各级政府虽然也在大力号召高校毕业生到城镇工作,但常常只有精神支持,没有物质奖励,没有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因此很难激发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政府想要高校毕业到城镇工作,就应该制定一些措施,完善到城镇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制度,并采取与高校毕业生签合同,辅以提薪提干等方式来调动高校毕业生到城镇工作的积极性。对有志于到城镇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要采取优惠措施,给予支持,必要时还要给予资金扶持。这虽然会牵动政府的一部分财力物力,但从长远来看,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政府要急高校毕业生就业之急,鼓励他们到城镇工作、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规划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研究》(FIB06038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2002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M].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产业经济研究所出版.

[2]中国拟建宏观调控体系,解决日益严峻就业问题[R].北京新闻中心,2003-7-31电.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的讲话[R].新华网,2003-9-27电.

[4]田慧.高校毕业生就业态势及策略[J].辽宁财专学报,2002,(5).

[5]庄西真.就业模式的转变与职业教育的改革[J].教育科学,2003,19(5).

[6]刘港,王玉杰.创业教育——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J].沈阳大学学报,2002,14(1).

[7]刘晓波,张志建,郭江平.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J].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8]孙权,王滨有.就业指导[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9]周济.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10]刘建平.增强责任意识,全方位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4).

[作者简介]程琳(1968-),女,武汉理工大学产业经济学院博士生,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理论与方法研究。[收稿日期]2007-04-26

(责任编辑:汪金平)

作者:程 琳

上一篇:药品营销毕业论文下一篇:就业公共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