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产业论文

2022-04-16

摘要:大型体育场馆本身具有占地面积大、投资巨大、功能多样的特点,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本文在重点分析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调研河北省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分析当前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和构建盈利模式中存在的关键因素,从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角度,探究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经营运作的新方向,从而推动我省体育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文化产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体育文化产业论文 篇1:

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背景下体育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为体育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该文针对我国体育专业翻译人才出现严重紧缺的现状,分析我国体育英语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探讨体育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可行性。该文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分析如何依托该省该校优势体育教学资源,构建体育翻译实践的培养平台。

关键词:体育文化产业 体育英语 专门用途英语 内容依托式教学

当今世界,体育文化产业已成为进入全球经济的国际化产业,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使体育竞赛的国际竞争性增强,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更加面向国际市场。北京奥运会成功主办以来,尤其是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国家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体育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存在大量缺口,体育领域翻译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1 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背景下体育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现状

体育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体育产业的积极补充,具有很强的联动性和辐射性。当前,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体育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也为体育院校学生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2007年发布的《中国译员状况调查报告》表明,体育专业外语翻译人才仅占译员总数的1.29%,体育英语翻译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瓶颈。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翻译产值超过了7000万元,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将推动冬奥产业的国际化,冬季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服务更加面向国际市场,预计2022年冬奥会主办过程中所需的冬季运动项目翻译人才将更加匮乏。

体育产业国际化迅猛发展背景下,体育院校体育英语教学亟需构建将语言发展和体育知识学习相结合的策略。当前体育院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实践都没有真正融入体育学科和体育文化中,研究如何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寻找体育学科内涵的方法并使其成为体育产业的有力竞争者是一个重要课题。

2 体育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体育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型人才为目标,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体育英语翻译教学内容具有学科复合性和职业导向性。体育英语的教学应以体育内容为依托,以体育信息和体育赛事为载体,体育英语人才的培养不是两个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使学生能将两个学科知识和思维融会贯通。

2.1 体育院校构建以体育为载体的英语教学理念

根据高教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意见》,作为一种技能和载体,外语应当与某一专业或学科相结合。从体育翻译人才培养来讲,这种结合主要体现在英语语言知识与体育专业知识的复合以及体育文化思维的培养,体育为载体的英语教学理念应贯穿体育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

体育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ESP教学直指学生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ESP具有3个特点:ESP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ESP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不同专业或职业需求之上;ESP教学关注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ESP发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针对学生在未来目标职业情景下的语言要求进行分析,因此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为指导体育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2 采用体育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

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是指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将语言教学构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因此,内容依托式教学是专门用途英语最理想的教学模式。体育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应采用体育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注重以体育信息、体育情报、体育科技和体育赛事为主题的学习,將体育专业知识引入语言专业的学习并强化专业能力,同时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社会需要、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者三者价值和需求的统一。

体育学院英语在特色化教学方面应实践“体育与英语协同教学”,即两个专业的老师互相协作,彼此配合,以体育信息、体育情报、体育科技和体育赛事的翻译材料作为语料载体,采用案例教学法,设计体育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达到促进学生语言与学科知识共同进步。体育英语课堂应模拟真实的现场体育赛事解说或翻译,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注重临场经验和应变能力等实践素质的训练,比如模拟NBA或斯诺克赛事解说翻译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训练学生的体育翻译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养。

3 依托体育教学资源,构建体育翻译实践的培养平台——以国际冰联为例

体育学院英语教学应依托该省该校优势体育项目构建科学的国际化培养平台,突出英语与体育学科及其产业的联系与融合。国际冰联哈尔滨教育发展中心于2010年在哈尔滨体育学院成立。借助该学院冰雪特色这一平台,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得到了体育英语方向的锻炼和实践机会。

国际冰联哈尔滨教育发展中心每年都会选拔既热爱冰雪体育项目又热爱英语的学生,这部分被选拔上来的学生也被称为国际冰联的体育英语方向学生,他们要学习与冰球相关的中英文术语,特别是各种犯规术语。国际冰联通过采用在实战比赛中观摩学习的方法让这些学生了解冰球比赛规则,例如国际冰联的体育英语方向学生赴齐齐哈尔在全国女子冰球联赛比赛中观摩学习电子记录和助理工作。同时这些学生参加了2013国际冰联裁判员的培训班,因为场外裁判员用的系统是英文的,因此这些体育英语方向学生有机会在国际性冰球比赛中担任场外裁判员。国际冰联的相关文件和邮件是由体育英语方向学生翻译,部分优秀的英语专业学员也承担了接待口译工作,在外国冰球队到来时负责接洽工作,同时国际冰联亚洲区的外事交流活动都是由体育英语方向的学生担任陪同翻译。据访谈调研,在国际和国内体育项目的赛事中和外事活动中,国际冰联体育英语方向学生的体育英语笔译和口译能力很强,并得到广泛的好评。

4 结语

该论文研究如何培养满足体育文化产业国际化这一大背景的体育英语翻译人才需求,为当前缺乏体育英语翻译人才的被动局面提出良好的应对策略。该研究有利于实现体育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市场需求,为体育事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1-28.

[2] 陈珊.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设置——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31.

[3] 何兆熊.对英语专业现状和未来的几点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4(6):3-4.

[4] 李在辉.体育翻译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7):87-90.

[5] 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59-64.

作者:刘迪

体育文化产业论文 篇2: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大型体育场馆盈利模式关系分析

摘要:大型体育场馆本身具有占地面积大、投资巨大、功能多样的特点,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本文在重点分析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调研河北省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分析当前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和构建盈利模式中存在的关键因素,从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角度,探究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经营运作的新方向,从而推动我省体育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体育场馆;体育文化产业;盈利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大型体育场馆一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梦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主要阵地,更是发展民族体育事业的重要的物质载体,也是我国体育产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大型体育场馆本身具有占地面积大、投资巨大、功能多样的特点,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缺乏多元化的资金参与,投资结构单一,赛后利用率低,场地闲置严重,经营人才匾乏,行政负担过重,营销手段创新不足,缺乏各类优惠政策等,在后奥运时期,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现有场馆资源的职能优势,达到物尽其用,从更广泛的角度深化资源的优势作用,使场馆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配置,提高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是决定大型体育场馆成败兴衰的关键所在。在文化产业迅速兴起的潮流的带动下,体育文化产业最近几年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研究如何利用体育文化产业创新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增强其盈利能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场馆的功能和效益,使大型场馆的体育比赛和赛后利用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是体育产业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体育场馆的经营难题。[1]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立题的,在重点分析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调研河北省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分析当前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和构建盈利模式中存在的关键因素,从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角度,探究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经营运作的新方向,从而推动我省体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十一五”以来,我国把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育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运动形式,更是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断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特征,进一步地满足了人民不断增强的物质与文化精神方面的需要,由此也衍生出了很多新的行业和市场,推动了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文化产品的经济产业。该产业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延伸广泛,主要包括与体育相关的广告业、旅游业、表演业、用品业、设施业、建筑业、健身娱乐业等内容。他们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是我国第三产业结构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体育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对各发达国家的GDP增长贡献作用很大,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美国和日本以及西欧各国,体育产业的年收入都排在十大产业之内。在我国“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乘势而上,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良好发展的态势。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的产值已由2006年的983亿元增加到2220亿元,增长幅度达126%;占GDP总量比重也超过了一半,由2006年的0.46%增加到0.55%,产业增加值远高于同期全国经济的总体增长水平,达到了年平均22.6%的速度增长。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给我国整个体育文化产业带来了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奥运成为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加速器,使官方到民间对体育文化的认知更加深刻,促进了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全面腾飞。奥运过后的广州亚运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把体育文化产业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每年都会有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各种竞赛表演市场吸引大批居民,体育文化市场的份额在不断扩大,使“后奥运”时期的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出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全球经济的国际化等新特点。[2]在未来,体育及其相关文化产业将在互相融合中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利润的增长点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组织参与到文化产业中来,使体育文化产业得到良性的循环与发展。可以预见,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具有无穷的潜力。

二、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模式和盈利现状分析

1.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分析。笔者对河北省部分大型体育场馆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其经营状况调查分析,发现在被调查的148个大型体育场馆中,盈利的有27个,基本保持持平的有42个,亏损的79个。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委托经营方式在几种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式中表现的盈利能力较其他模式相对来说更好一些:目前我省大型体育场馆采用委托经营管理方式的还不多,只有10.8%,但是总的来看委托经营管理方式的收益率还是比较稳定的,在已经实施委托经营管理的场馆中,盈利的场馆比率已经达到56.3%,保持持平的为37.5%,而且经营业绩总体保持上升态势。

2.构建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的盈利模式的关键因素分析。经调查,我省的大型场馆已经基本上能实现对大众健身的开放,但这些健身活动和运动训练项目的收费方式仅仅是依靠门票,这对于场馆的自身维护和运营成本支出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可见,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开发,应多开发一些高附加值的服务产品。根据市场需求,从根本上转变经营思路和经营方式。构建大型体育场馆委托经营赢利模式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1)明确市场的经营理念、提升品牌内涵。有正确市场营销理念和手段的支持,是经营大型体育场馆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者要紧跟市场步伐,注重市场经济规律,在初期就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工作,明确场馆战略定位和市场定位,明确客户群体,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了解其需求和价值,以此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体育项目。比如近几年一些大型体育场馆与电视台合作推出的各种闯关节目,既提高了体育场馆的知名度,又提高了公民的体育兴趣和竞技热情,还增加了场馆收入,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效果。(2)确立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品路线。大力经营发展体育文化业务,可以从开展如媒体广告、房屋租赁、电子竞技、连锁餐饮等多种文化业务,使场馆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实际有效的发挥。不要照搬其他场馆的发展经验,从实现本地特色化入手,使场馆的体育服务内容与产品线的设计紧紧围绕着发展体育场馆自身产业相关产品展开,打造新的开发模式,增加体育场馆的文化产业服务内容,逐渐形成以观赏型竞技体育产品为主,大众健身公益服务、全民参与型消费、体育专项培训为辅,体育实物产品、软产品、电子竞技、媒体广告、连锁餐饮、房屋租赁、车辆保管等为衍生产品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开发模式。(3)不断创新营销策略,实施多元化的产品和价格策略。大型体育场馆的差异化经营要求其突破传统的营销观念,不断创新营销方法和手段,积极开展如会员制营销、体验营销、关系营销、文化营销、服务营销、主题营销等新兴营销方式,灵活运用各种营销技巧,达到最佳的营销效果。同时,由于大型场馆所面向的是大众公共群体,其需求存在复杂的多样性,因而差异化的价格策略往往是其制胜的法宝。

三、体育文化产业带动下的大型体育场馆盈利模式策略

在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关系非常紧密。首先,大型体育场馆的存在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在我国,还没有私人主体建设大型体育场馆,毕竟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业态形式也不成熟,国家是大型体育场馆的唯一建造者。这些场馆的存在为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提供了最根本的场地保证,也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商业功能的开发提供了最基础的物质基础。(1)场馆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国际市场。现今社会,全球化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现代文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我们要多与全球著名的体育公司进行多方的洽谈与合作,争取引入世界知名赛事,在我省的大型体育场馆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利用国际大型赛事的影响效果,提高我省大型体育场馆知名度和城市的社会美誉度。(2)注重对地方传统遗产的开发,创造地方特色体育文化产业。我省的体育产业规划和发展要立足于自身的文化生态特点,借助河北自身独特优势加强体育品牌的建设,依托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抢抓机遇,提高河北体育产业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逐步实现本土化体育到国际化体育的跨越。要将河北省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与体育文化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创新,开发吸引力强、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有价值的体育产品,从而把我省的体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3)适当放松政策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展体育产业。目前,我省政府在发展体育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是由我省的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不足所决定的,但是从无数的国内外发展经验上来看,发展体育产业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要进一步放宽体育产业的主体市场准入,让经营者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社会各界的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优势,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发展体育产业。放开优惠政策,吸引、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积极投资社区体育服务和体育基础设施的,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3]

参考文献:

[1]张志辉.北京奥运会与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导刊,2007,(4):38-40.

[2]伍兹.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学问题[M].田慧,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7

[3]刘兵,董春华.体育产业集群形成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0,(2):48-54.

作者:李跃生 庞晓洁

体育文化产业论文 篇3:

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初探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对中原体育文化产业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体育文化产业的理论内涵,对中原体育文化产业进行了类属划分,分析了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特点、功能和目前所取得的社会成效,进一步指出了制约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为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初探

【Key words】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preliminary study

引言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有56个民族,曾经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后有二十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是中华民族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南省体育资源丰富,无论是体育旅游、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比赛还是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如火如荼。随着中原经济区的成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河南省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定位,给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对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1 对体育文化产业的阐述

体育文化产业隶属于文化产业范畴,又具备体育产业属性。体育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产业为依托,以一切体育文化现象(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为着眼点,对它的文化内涵利用产业思维进行创意开发、生产、再生产、销售而产生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产业形式。体育文化产业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以消费者为轴心的产业。体育文化产业是在广泛的文化产业中代表体育因素的产业,从它的外延上看,它涵盖生产、营销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包括体育文化业、体育新闻业、体育出版业、体育影视业、体育娱乐业、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制造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建筑、体育雕塑等以满足社会需要、精神需要的各个行业的总和。〔1〕

2 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评判标准对体育文化产业有不同的分类,就本文来说,根据体育文化产业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差异性,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体育文化实体产品类,主要包括影视产品、书籍报刊、体育服饰、体育器材、体育彩票、体育雕塑、体育景点、体育建筑等;二、体育文化传播服务类,以传播体育文化为主的学校教育业、体育培训、体育文化交流、体育竞赛活动、体育节目演出等;三、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类,如体育旅游、康乐体育活动等。〔2〕

根据划分的标准,就中原体育文化产业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具体的八种:1.影视类:《少林寺》《武林风》;2.旅游参观类:登封少林寺景区、陈家沟太极拳景区、民俗体育文化博物馆、体育场馆;3.以体育文化传播为主的教育业:各级体育运动学校、武术学校、专业体育学院等;4.体育博彩类:河南省体育彩票业;5.书籍报刊类:各类学报体育板块及报纸杂志等;6.服饰类:各种体育运动服装企业和销售店;7.体育器材类:各种体育器材生产厂家和销售店;8.各级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体育项目竞赛、城市运动会、体育文化研讨会等。

3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特点

3.1历史文化悠久

河南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河南省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形意拳、苌家拳四大拳派的发源地,其中以少林武术文化历史最为悠久,少林武术始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少林武术自北魏创始到隋末唐初因助唐灭郑而扬名于世,至宋、金、元逐渐成熟,得到广泛的传播发展,极盛于明,而衰于清,在民国期间濒临失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又转于兴盛。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少林武术资料的挖掘整理和少林武术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少林武术新人。尤其是代表少林武术文化的电影《少林寺》播出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少林武术热迅猛兴起,造就了许多少林武术精英、武术名家、武术教育家。

3.2资源丰富多彩

中原体育文化产业以武术为典型代表性。目前,全国129个武术拳种中,在河南省比较流行的就有40余种,以武术文化传播为主的体育文化产业在中原大地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武术学校、武术器械开发、武术表演、武术影视作品、武术文化交流活动等,造就了中原丰富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登封的武术学校,聚集着来自世界的习武爱好者和求学者,促进了武术文化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濮阳东北庄杂技表演产业、南阳新野猕猴驯养表演产业、新乡航空运动产业等也享誉全国。

3.3发展前景远大

体育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提高,向往休闲体育文化生活方式,对健康的理念也有了新的理解,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产业已经融入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已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河南省地处中原,又是我国的第一人口大省,所以说,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远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经济开发潜能,不久的将来,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必将崛起,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支柱产业,前景远大。

4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功能

4.1文化功能

体育文化产业的首要功能就是其文化功能。从有形的体育文化产品到体育文化的传播服务,再到体育休闲娱乐,文化属性始终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记载着体育文化产业的产生、发展、演变、创新等,传递着科学知识和文字信息,传承着体育文化产业的精髓。

4.2体育功能

体育功能不言而喻,是体育文化产业所固有的基本属性,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属产业的特有功能。体育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为了让人们强身健体,抵御疾病和敌人入侵,更好地生存生活。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体育功能一直是其产业发展的核心和精髓,是产业发展的主线。在体育文化产业的很多项目中,消费者或是参观者可以用体验的方式直接参与进去,一边分享体育运动项目的快乐,一边促进了体育消费的产生,促进了附属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4.3传播功能

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该产业自身具有的传播功能。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播着体育文化知识,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越好,其传播得也越广泛,发展与传播是同步进行的。例如:太极拳是中华武术苑中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以刚柔并济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为主旨,现已推广到五大洲,成为上亿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中国武术步入了更高的文化境界。

4.4经济功能

产业发展的原始驱动力是经济效益,中原经济区的成立给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做大做强中原体育文化产业是时代的发展,是社会的需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国家繁荣、昌盛、富裕的象征。国家体育总局在印发的《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量化指标,“十二五”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规划末期,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产业的高度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体育搭台,经贸唱戏”,这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初也是最直接的有效方式。以体育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相关附属产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当前运用模式比较成功的是登封国际少林武术节,在每届少林武术节上,给河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多达几十个亿。〔3〕

5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成效

当前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卓有成效,产业拳头产品和产业链发展已初具规模。体育旅游产业方面:嵩山少林寺、西峡灌河军事漂流、太行山、桐柏山、儿童欢乐谷、滑雪等项目开展得都非常好,为大家参与体育运动、体验运动和旅游带来快感。影视产业方面:以电影《少林寺》和电视娱乐节目《武林风》为榜样,带动了相关附属产业的发展,《武林风》是河南卫视于2004年推出的一档以武术搏击比赛为主题,融武术、竞技、娱乐于一体的高端栏目,它是中国武术栏目第一品牌,中国搏击标志性节目。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每年的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开马拉松比赛、温县和式太极拳交流大赛等,在带动体育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对当地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体育建筑产业:河南省体育中心建筑、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主场馆——南阳鸟巢、南阳李宁体育公园、各高校体育馆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施工技术、设计的进步,目前的体育建筑业,不但能满足体育比赛的需要,同时也给参与者、观赏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美感。体育文化教育传播业: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武术学校、杂技学校、体育培训班等,以登封武术学校和濮阳杂技学校最为著名。在登封遍布几十个武术学校,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数万人在这里习武健身。体育用品制造业:目前在河南省涉及体育用品制造的企业有31家,开封教育学院体育器材厂、商丘市天行设施有限公司、安阳飞鹰健身器材有限责任公司、焦作市教育体育器材厂、洛阳市丹佛健身用品有限公司、新乡市风华体育器材厂、河南太极体育健身有限公司、巩义市奥林制球厂等主要生产制造体育器材。

6制约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6.1经济欠发达

河南省地处内陆,在我国的腹心地带,经济地位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西北内陆经济落后城市之间,我省人口众多,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均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经济的欠发达,是制约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产业的发展,经济投入和产出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的经济能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拉动内需增长,带动经济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6.2大众体育消费意识低

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受消费水平的影响比较大,而体育消费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的转变。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省体育消费的指数相对较低,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意识形态,提升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才能真正带动体育消费的产生,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前人们受“体育锻炼和消费就是花钱找罪受”,“劳动即是体育锻炼”的思想影响比较大,所以随着物质与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较以前有很大转变,但是与经济、科技、文化发达的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需要在稳步提升物质文化水平的同时,加大体育文化、体育消费、体育健康生活的宣传,提升体育文化意识形态,从本质上促进体育消费产生、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4〕

6.3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是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缺少体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影响我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致命因素。体育文化产业人才需要有较深厚的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基础,更重要的必须是体育人,对体育的历史、发展、传播、文化、运动技能等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了解社会对体育文化产业的需求,市场对体育文化产品的需求,把握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5〕但是当前我省像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高等学府中的体育院系在专业设置中并没有开设体育产业专业,没有培养专门的体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仅开设有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学习,像体育经济学、体育经营学、体育管理、体育投融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等。在全国的高等学府中,也没有开设这门专业人才培养,相近的人才培养有武汉体育大学经济学(体育产业经营)专业、上海体育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成都体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和体育经济与产业。开设这些课程与专业的高校比较少,导致这方面产出的人才缺乏。地方高校可以尝试开设体育产业人才或者体育经纪人、体育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为地方输送专门的人才队伍。

7小结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成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河南省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定位,给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支持和我省自身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发展和资源整合开发。做大做强我省以太行山系和伏牛山系为主的体育文化旅游业、以黄河水系为主的水上运动业、以少林武术和太极拳为主的民族传统武术传播业、以《武林风》为榜样的体育影视业、以《少林与太极》为主的体育文化出版业、以商丘市梁园区为典范的体育产业基地,大力推广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和谐中原的建设发展,推动中原崛起!

参考文献

〔1〕胡爱本.体育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7-118.

〔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40-141.

〔3〕李阳,夏成木.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学理审视及其策略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7(7):17-20.

〔4〕袁金宝,张宝强.论中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优势及其发展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7(4)391-394.

〔5〕范方.体育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中的新亮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4):34-36.

(责任编辑:李宏斌)

作者:朱宗海

上一篇:虚假诉讼法律论文下一篇:科普工作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