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德语学习兴趣

2022-09-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德语学习中尤其如此。而传统教学模式, 即:教师在讲台上唱主角,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某些时候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作为实施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 是组织教学的基本单位,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因此增强学习主动性, 激发学习动机, 发展学习能力务必要从巧抓课堂教学入手。

1 创设氛围, 激发兴趣

课堂学习的气氛和环境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和学习动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 会大大激发其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

1.1 创设各种情景, 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德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鼓励他们大胆的练习德语并在实际中运用。在听力训练中, 教师可依据学生的水平寻找适应的听力材料播放。在播放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分段、选择或整体播放。播放结束后鼓励学生用所学的德语知识将听力的内容归纳总结, 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由于学生之间存在语言能力或接受信息的差异, 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多收集一些学生对听力内容的信息反馈, 将这些信息统一整理并写出来, 让学生们根据自身情况查漏补缺, 以纠正不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

在口语训练中, 教师可将课文的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结合,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 即兴演讲。对于基础阶段的学生, 可适当利用一些插图来创设情景,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精神, 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并运用所学的知识编一段对话或是一个小故事。对于高级阶段的学生, 则可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或是其亲身经历, 让学生做一篇小报告, 借此提高逻辑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2 尊重每个学生, 善待后进生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仅仅停留在创设教学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 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尊重学生, 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所谓“尊重”, 是指尊重人的尊严, 尊重人的基本权力和责任, 尊重人的个体和社会价值。面对学生, 教师首先要换一换口吻, 即多用赞美之声鼓励。教育教学中, 教师无意中脱口而出的话会对学生产生微妙的作用, 尤其面对当今占据大学生主体的“80末”和“90后”, 教师可以尝试摒弃“逼迫之声”而多运用“商讨之声”与之交流。事实证明, 商讨的语言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也更容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自信心。同时, 商讨之声不仅不会影响到教师的权威, 相反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理解、尊重他们, 从而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也会尊重教师, 不断营造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 从而促进教学相长。其次教师要放一放架子, 多用和蔼之行呵护学生。面对教师的权威, 个别学生无法大胆地参与课堂教学。而外语教学最忌讳的就是沉默教学或哑巴教学, 如果学生时常担心自己会出错, 担心会因为出错而受到老师的批评, 就无法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更无法及时表达自己的不解之处。这样久而久之会丧志学习德语的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更应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用和蔼的言行打消他们的顾虑, 鼓励他们勇敢地用德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宽容对待个别语法错误。

后进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 这个时候教师要尽量避免对他们使用责备辱骂、训斥指责、嘲讽轻视等语言。同事, 教师可根据后进生的情况, 适当地将教材中的难点简化, 重点突出,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用通俗的语言, 浅显的道理, 生动的比方, 让后进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和逐渐进入学习状态的成就感。

1.3 利用多媒体, 培养学生兴趣

德语的学习, 需要教师创造一个特定的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语言环境。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 多媒体进入课堂, 教师可以发挥创造才能, 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语言描绘、文字表达、图像演示、动画模拟、音乐渲染等手法有机结合起来, 把真实的生活带进课堂,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2 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人们语言的敏感性。它是集语法, 语义, 词汇于一体的一种大脑语言中枢能力。在外语学习中, 语感极其重要。培养德语语感需做到以下几点。

2.1 增加语言输入量

课堂上可适当播放一些地道的德语广播, 影像资料, 比如德国之声 (Deutsche We lle) 或Logo新闻。在课堂上播放影像资料应该是有选择性的, 切不可一味播放与课本内容或是背景知识无关的电影。有目的有选择地挑选一些既适合学生德语水平又配合课本内容的影像资料, 会大大增加学生对德语的兴趣。生动鲜活的声像资料会让学生感到课堂学习并不是一味枯燥地啃书或是机械地接受教师传授的讯息, 而是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本内容中所展现的现实世界, 更深刻地体会德国人如何运用德语。

此外, 教师在课堂中, 循序渐进重复新词汇, 句子,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并灵活运用。同时, 还可利用德文原版报纸杂志等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在此推荐《德国》杂志。

2.2 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

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思维、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德语课堂上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多的是知识的引导者。在讲授语法时不应一味地摆规则讲规律, 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从中寻找德语的语法规则, 进行总结比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正确的德语表达, 而不是靠死记硬背语法规则来规避自己的语言。在思考中寻找德语的特点, 在总结中体会德语的难点, 学生主动进入角色, 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 德语教学应多使用单人练习, 两人对话或多人分组的练习形式。特别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 更应提倡学生在课堂上多做报告, 与同学与老师多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法。

2.3 阅读是增强语感的最重要环节

鼓励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并适当背诵一些地道的表达方式。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 教师和学生如何调节师生关系, 对完成教学至关重要。只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总之, 在德语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的进步适时鼓励, 恰当使用多媒体, 因时、因地、因人, 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 那么德语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的德语水平, 学生学习德语的兴趣定能大大提高。正如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德语感兴趣, 就能较快地入门, 从而为德语教学提供很好的铺垫, 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在德语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的进步适时鼓励, 恰当使用多媒体, 创设情景,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德语,兴趣,提高

参考文献

[1] 董远骞.教学的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2] 庄慧丽.略谈德语基础阶段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7.

[3] 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浅谈《电工基础》课程改革中的备课下一篇:32例恒牙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法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