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

2022-12-12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的蓬勃发展加速了社会对人才的渴求。我国加入W T O后, 如何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性愈显突出, 而缺乏既懂工程又懂管理的骨干人才已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创立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为企业培养出既具有创新能力又靠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势在必行。1997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应运而生。1998年, 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 (以下简称“教指委”) 成立, 它作为指导和咨询组织对保障工程硕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对国际高层次人才竞争的新形势和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为保证与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协调发展, 在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教指委”提出工程硕士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必须坚持教育创新, 大力推进教育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因而, 工程硕士教育从开创之初, 就一直强调质量、锐意改革, 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育机制。但同其它一切新生事物的出现一样,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我国虽然已经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但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和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或多或少地在某些环节尚存在一些急待改进的地方。为此笔者就以下几方面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完善工程硕士生培养基地的建设

由于工程硕士培养的特殊性, 培养的主体和客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工程硕士培养的过程来看, 学校不再是单一的主体, 而是由学校和企业充当“双主体”,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起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责任。培养的客体-工程硕士都来自于各类大中型企业, 工程硕士生的一切都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高校相比他们更适应于企业现有的工作环境、管理模式和生活方式。

随着高等教育全方位改革的深入进行, 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优势和强劲的需求, 寻求和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 与高校全日制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相比, 工程硕士生的培养更应强调与工矿企业的合作。

高校采取与企业共同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在我国已经走过了一段时间。但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只是一个开端, 双方的合作仍处在一个朦胧的阶段, 需要进行不断的改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校企之间的合作仅仅停留在“人与财”的平等交换上。即由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 用于保证学校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2) 学校在培养工程硕士的过程中仍然扮演“独唱”角色, 从招生、培养、课题研究、学位论文直至最后的学位授予, 企业很少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实际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间的这种脱节, 使得人才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偏离了企业用人的初衷, 很难真正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3) 企业为了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 都在积极储备后续人才。但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储备人才只是为了企业暂时的生存。随着我国加入W T O, 我国的所有企业在今后国际化的经济环境中不仅要生存更要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生存。因此, 企业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不能只满足于得到一批人才以解“燃眉之急”, 更重要的是能在相互的合作中建立起企业本身的人才培训机构及相应的机制,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企业内部的科研和产品研究和开发基地, 为企业的再生增添一台强大无比的发动机。

因此, 未来的工程硕士教育, 仅仅依靠学校自身的能力, 已很难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 必须建立相适应的工程硕士培养的基地。基地的建立, 能通过双方的合作, 充分共享资源, 学校通过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介入, 能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的途径, 实现开放式的人才培养。而企业则通过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辐射作用, 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 逐步建立起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基地。

2 改进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工程硕士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 侧重于工程应用。工程硕士教育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生源以在职人员为主。由于工程硕士招生对象为工业企业的在职人员, 如果按照常规做法, 实行学校关起门来的培养模式, 招生对象既无法脱离岗位来校学习, 也有悖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工程硕士教育如何保质保量地实现培养目标, 摆在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开拓, 创新。为此, 建立了以质量为目标、以服务于企业为特色、校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 发挥了学生、企业、学校三者积极性, 取得多赢互利:工程硕士生经过培养, 提高了学习与研究能力;企业拥有了高层次人才, 完成了企业的科研项目;学校增强了科研能力, 丰富了实践教育内容。正是“服务于工程企业, 培养高级实用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的特殊性, 决定了工程硕士生的培养模式理应是一种弹性的、宽松的, 能体现个性培养的全新的范式。但由于受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 使得我国工程硕士生的培养仍未彻底摆脱这种潜意识的制约, 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设置可以说是一改再改, 但仍受到工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影响, 其主要症结在于企业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而学校则由于对企业和工程背景的认知不够, 仅凭借对企业的“一知半解”进行设置, 也就难免有失偏颇, 缺乏针对性, 因此要明确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硕士是与工程职业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 与工学硕士属同一层次, 但具有不同特色, 因而在制订培养方案时, 坚持按行业要求、宽口径进行培养;在设置课程时, 强调要针对工程特点和企业需求按领域设置, 突出“厚基础理论, 博前沿知识, 重实际应用”的特点;在论文指导方面, 实施“双导师”制, 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导师优势;在学位论文方面, 强调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 研究成果要有应用价值。

(2) 对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实践性活动认识不足和准备不足。部分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忽略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同时对工程硕士生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不够, 由于部分年青教师缺乏起码的工程实践经验, 结果使得课堂教学仍是“死水一潭”, 体现不出工程硕士生课程教学的适用性、实践性、工程性的特点。

(3) 教学手段未能很好地适应工程硕士培养的需求。尤其是随着我国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由此而产生的教学“资源欠缺”现象更趋突出。在此值得一提的是, 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工学矛盾”一直是困绕和影响工程硕士培养尤其教学计划顺利进行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 使得我们更应该考虑改进现行的教学手段,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如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等, 推进工程硕士的现代化教育。因此, 加大对工程硕士生教育教学手段的改进, 提高教学质量应成为今后工程硕士教育中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必须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 重新审视现行的做法, 实现工程硕士教育的全方位开放, 注重工程, 注重实践, 切实改变现有的培养模式, 并积极探索一切有益的手段和方法, 推动工程硕士教育的良性发展。

3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近几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和改革, 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将逐渐代替旧的传统的“规范教育”。工程硕士的教育更应该强调这种“人本教育”, 工程硕士不再是被动的客体, 而是教育关系中的主体, 是“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能否为“我”发展创造条件。

长期以来, 我国企业界和教育界一直是“貌合神离”, 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过程和特点认识不足, 另一方面学校对企业的运作模式和规律以及对人才的需求缺乏了解, 由此双方在认识上的错位影响了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很难体现“人本教育”的特点, 真正为企业培养所急需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为此, 笔者以为, 为切实做到“有的放矢”, 为我国的企业培养复合性高层次人才, 各培养单位必须建立与工程硕士生培养相适应的研究和监督机制。具体做法是:

(1) 各试办单位可以在相应的工程领域内成立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该指导委员会必须由相关企业的技术总负责人及校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指导委员会应经常地进行调查和研究, 加强双方之间的联系, 深刻了解双方的需求, 切实反映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方面, 以及在工程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制定工程硕士生的培养方案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指导委员会成员尤其是现场的专家, 应积极参与到工程硕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去, 坚持定期到教学现场进行听课, 坚持参加工程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和论文答辩, 了解和反映工程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建立和完善本单位相应的工程硕士生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定期对本单位工程硕士生的培养情况进行自评, 实现以全国性工程硕士生教育评估检查为主, 本单位自评检查为辅的二级评价。评价中还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社会发展为依托, 以人才培养规律为基础, 特别要重视社会对人才培养信息的反馈。

经过多年改革与实践, 我们体会到:第一, 完善工程硕士培养机制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发展是硬道理, 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要注重数量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相统一;强调将工程硕士的发展与国家人才发展的宏观目标、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区域经济特点、培养单位的实际培养能力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第二, 完善工程硕士培养机制必须立足于为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广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的需求, 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工程硕士教育机制创新之所以能取得成功, 其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 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工程硕士教育为企业, 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培养了3万余名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他们在我国最高水平和最具影响力的工程建设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尽管工程硕士教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但是还有许多方面尚待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为此, 我们还需在教育部的领导下, 深化改革、坚持创新, 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宗旨, 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体制创新为基础, 着力于机制创新, 认真实践, 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迅速发展, 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摘要: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推进教育培养由封闭式向社会开放式转变、教育管理由政府计划向学校自主办学转变;必须坚持教育创新, 大力推进教育机制的创新与实践。本文从完善培养基地建设、改进培养模式、建立监督机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工程硕士培养机制的实践与完善。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培养基地,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 尹敏.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煤炭高等教育, 2006.

[2] 常颖.对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几点思考.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2005.

[3] 张文修.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4]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

[5] 罗文标.关于工程硕士的几点建议,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

上一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学风建设下一篇: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