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2022-09-10

一、高职院校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搭建存在的问题

社会实践活动是共青团育人体系中重要的载体,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其自身有了全面的锻炼, 从理论基础知识到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学习时不再是纸上谈兵, 而是实际行动,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获得最直接的人生体验。这些丰富的日常技能和体验, 是深居校园的学生所接触不到的。尽管如此, 但现在很有高校的实践育人体系并不完善, 以至于不能满足社会对全面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的日益增加, 所以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 学校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还不够积极

高职院校普遍是把教育工作中心放在了对学生知识的教育上, 仅仅只有一两周甚至更短的时间来开展社会实践, 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 学生很难得到真正的社会体验, 达不到实践教育的真正目的, 导致社会实践反而演变成了学生的“小假期”, 白白浪费了时间。

(二) 社会实践活动单一无趣

目前高职院校现实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去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 虽然寓意在于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敬老爱幼等, 又或者是让学生到某个公司、某个机构去实习, 每天做一些类似于发传单的简单体力劳动。结果是学生普遍对此提不起兴趣, 只是“混日子”, 不能真正体会到社会实践活动的精华所在, 所以, 对于如何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这方面还有待研究。

(三) 学校缺乏对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指导

学校在社会实践这方面并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 教师们大多是以学术教学为主, 对社会实践这方面并不具有特别专业的见解。没有专业老师为学生们提供专门指导, 学生们只能自己摸索, 单纯为了应付学校的安排, 达不到实践的效果。另一方面, 学校并不会给与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待遇, 老师们去参与社会实践的教学指导纯属义务, 质量高低与否, 无从考评。

(四) 一些社会组织对社会实践的认知有待提高

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兼职打工是两回事, 大学里, 一些学生为了能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去打工兼职, 要求的待遇相比于社会的普通劳动力还要低, 从而让很多社会机构会有了误解, 认为大学生是廉价劳动力, 往往会被安排做很多简单枯燥的体力工作, 既浪费了时间又累了身体, 这对于学生社会体验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五) 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有偏差

由于没有专业老师的正确引导, 也没有专业的社会机构的提点, 学生外出社会实践往往要要靠学生自己去探索, 又因为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从而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共青团在实践育人体系中的优势

一方面, 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相对成熟, 拥有自己的亮点, 一是其培育出来的学生具有优秀的政治素质, 有自己的想法以及职业规划, 有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 有把握机遇, 敢于创新的精神。

另一方面, 共青团育人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 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比较强, 不仅体现在学术知识上, 更体现在动手实践能力上, 比如待人处事的能力、团队沟通协作的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都是寻常的“校园”学生所没有的, 丰富的实践活动给学生们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 这样的学生毕业到工作岗位上, 上手快, 并且能独立完成任务, 深得用人单位的喜爱。

三、高职院校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从现有的大学生思想状况出发,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指导大学生方面的优势, 以思想道德体系、特色活动体系、专业指导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 指引大学生改变以往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 爱上社会实践, 从实践中发掘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 在实践中强化自身能力, 在社会磨练中增长才能, 努力构建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 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加快大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 帮助大学生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为国家培育大量复合型人才。

(一) 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

第一, 深入宣传学习贯彻党的重大战略决策精神, 尊重思想道德在实践教育中的地位, 应经常举办以思想道德知识为主的讲座, 专题讨论会, 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第二, 加大授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 对教师进行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 俗话说, 用刀先磨其刃, 育人先精其师, 有这样一个过程之后, 再让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在讲课中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伟大理论渗透其中, 完成对学生的渗透教育。第三, 借助新媒体, 走团建信息化道路。借助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 通过建立公众号, 发表尊党爱党的文章来供学生们阅读, 让团建实现线上线下实时连通。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功效, 发起团校培训、竞赛等, 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

(二) 特色活动体系建设

第一, 组织精品文化+实践活动。契合当下背景和社会流行趋势, 开展一系列富有专业特色又需要自主参与动手操作的活动, 以活动的形式来对学生实践进行模拟, 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参与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为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明确理想追求、提升人生价值搭建了有效的励志教育平台。

第二, 开展全校性的专业竞赛。举办如大学生创业大赛、创意金点子大赛等自主参与发挥个人能力的竞赛, 并且积极探索比赛项目与市场的衔接性, 搭建获奖作品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平台, 实现科创竞赛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 强化志愿者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共青团应定期组织志愿者, 提前步入社会, 利用寒暑假的时间, 集中社会实践学习。让学生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去工作, 一方面服务社会, 对个人来说很有意义, 另一方面, 可以端正学生们对待实践的态度, 让学生们拥有一名志愿者应有的职业责任感, 主动的去把工作做好, 主动的去学习, 去努力。

(三) 专业指导体系的建设

培养一批专业指导老师, 对其进行培训, 让指导教师们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培育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其次, 经常性的组织召开社会实践指导讨论会, 进一步深化老师们对专业指导的认知。再者, 通过建设网站平台, 完善线上共青团组织对社会实践的专业指导体系建设, 在网上论坛等网站就专业指导学生实践这一内容, 发起全网讨论, 通过交流讨论,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深化自身专业指导体系的含金量。

师资力量完善的同时, 应该规范其对学生的指导教育体系建设, 团组织可以成立专项办公室, 并开展相应的课程, 将社会实践专业指导当作一门学科来传授给学生。创办社会实践专业指导机构, 搭建起和学生沟通之间的桥梁, 不仅从课堂书面传授, 更要从课下通过分析实际案例, 来让学生们真正的了解社会实践的真正意义。强化团组织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影响, 增进青年学生对企业、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的建设刻不容缓, 只有抓住思想道德体系、建立特色活动体系、组成专业指导体系才能建立健全社会实践育人体系, 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为国家贡献更多的人才, 不辱共青团育人的神圣使命!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力度逐步加大, 高职院校共青团环境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在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 共青团改革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是焕发青年活力的重要举措。一方面,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质量的提高, 以往教育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已经不太适应当前社会的职业需求, 另一方面, 学生层次的变化也给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共青团承载着“育人”的重要职责, 在如此严峻的背景下, 高职院校共青团应该分析当前形势、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构建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 提高高职院校共青团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贡献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理论与实践

上一篇:中国艺术歌曲“诗乐”兼容之艺术特征下一篇:“营改增”甲供工程下施工企业的计税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