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水利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2022-09-11

一、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 其教育对象既是学生, 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对他们而言, 入学即入企, 就学即就业, 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 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目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既希望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 又不愿意承担学生在校的教学和实习任务。另外, 有意向合作的企业也很难解决理论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问题, 该课题以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 研究在我国现状国情下的“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设置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把企业搬进校园, 将工作引入课堂, 老师也是师傅, 探索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要尽量营造对接职业岗位的学习与实训环境, 重点解决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实习环境差的问题。如何丰富水利水电类专业课程现场教学, 营造与实体工程对接的生产与工作场景, 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实现“教学做合一”, 体现职业针对性, 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环节面临的最大问题。通过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利用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钥匙。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工作系统化课程的改革要求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这就要求学校不但要加强校企合作, 同时还要建设与企业生产一线相同的校内实训基地, 以便开展项目式、模块化的教学。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为开展基于项目化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水利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由原来单纯的技术人员逐渐转为各方面综合发展的全面型人才, 而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为专业践行体验式育人模式, 开展项目化的课程教学提供了平台, 为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课题研究思路

课题研究依托校企合作单位西藏山溪水利监理有限公司, 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 成立“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接受合作企业的生产任务, 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构建我院水利专业职业类实践课程体系, 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水利工程概预算、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工程测量, 水利工程制图与识图、水利工程招投标等课程教学内容, 为更好地培养水利类专业“道德素质强、职业技能强、吃苦精神强、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四、课题研究历程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 以水利专业建设理事分会为依托, 建成了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专业建设理事分会依托学院水电工程系成立, 理事单位成员为西藏山溪水利监理有限公司, 通过与理事单位研讨决定建成水利协同技术创新中心, 该中心以西藏山溪水利监理有限公司的实际项目为载体, 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完成项目目标, 融入学校的教改科研项目,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有助于学校基础建设和专业建设发展, 增强学校实践型科研能力。

(二) 以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 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现代学徒制”在学校层面可以理解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家层面可以理解为一种职业教育制度。本课题以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 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契机, 完善现代学徒制制度层面的设计, 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行业企业充分参与的组织管理机构、层次分明又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结构体系以及规范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根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在实践教学方面, 实现“依托水利行业, 以典型水利工程项目为载体”的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在理论教学方面, 恪守“必需够用”原则, 通过整合课程内容, 优化课程设置, 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三) 以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与西藏山溪水利监理有限公司建立合作, 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是一种深度合作。一方面企业对职业教育投资, 通过设备捐赠, 奖学金发放等措施支持职业教育, 对师资培养方面, 提供企业项目供教师参与, 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劳动力、技术, 参与企业的生产建设活动, 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 降低了企业成本, 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劳动, 获得了实践机会, 锻炼了实践技能;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管理与研发, 提高了专业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一) 创建了我省高职院校首个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运行的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在国家要求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解决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实施“现代学徒制”时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不对接, 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不对接等背景下成立的。是校企联合实施人才培养的平台, 其建设思路的创新与合理性、功能的完整性、环境的真实性、设备的先进性等方面在省内同类院校中都具有创新性。

(二) 形成了以企业工作任务为模块的校园“师徒制”育人机制

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接受企业生产任务→任务分解→组建教师+学生工作小组→各小组完成承担分解任务→资料汇集并报企业审核→根据企业要求完善成果”的运行模式, 通过项目实施, 提升教师实践工作能力, 丰富教师教学素材, 能更好提升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通过项目实施, 显著提升学生能力, 让学生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概预算能力、水工设计能力、水工测量能力、水工制图能力能满足企业要求, 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三) 服务一带一路, 支援西藏水利建设

2012年以来,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电工程系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监理、农业水利工程技术等4个专业200余名毕业生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就业于西藏山溪水利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西藏雅鲁藏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 2名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企业高管, 多名毕业生成长为中层管理干部, 企业基层一线的技术骨干中我院毕业学生占60%以上, 带动了企业的发展, 更促进了西藏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七、结语

在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 我们通过企业、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信息反馈, 企业对学生水利基本技能的满意度在90%以上, 学生对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满意度在95%以上, 这说明我们的改革是有效的。虽然我们在高职院校水利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全程育人的方法与手段方面还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改革实施时间尚短, 还有部分体制机制不够成熟等, 亟待我们在今后的人才培养过程去改进、去提高。

摘要:现代学徒制旨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创新技术技能育人机制。该文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 把企业搬进校园, 将工作引入课堂, 探索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研究在我国国情现状下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刘德泉.现代学徒制在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 2015 (13) .

[2] 钱礼闰, 李本祥.校企协同创新高职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J].教育, 2016 (9) .

[3] 胡秉香, 陈向阳.高职院校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培训, 2016 (12) .

上一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复硝酚钠中三种组分下一篇: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原因及我国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