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历史知识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纲举才能目张,提纲才能挈领。做事如此,学习也是如此。分析近些年中考试卷中的非选择题,基本都是章节之间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教材,从微观上处理知识细节。

第一篇:历史知识论文范文

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摘要:历史知识体系包括历史的基础知识、基本线索、阶段特征三部分。其中历史基础知识是形成历史学科能力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帮助并指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这样既可以解决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什么的困惑,又可以引导学生把所学历史基础知识串成线,建立起历史知识体系,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能力目标。

关键词:历史知识;基本线索;阶段特征;知识体系

目前学校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教育趋势。所以在新一轮的课改中,要围绕核心素养来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以自主式、合作探究式、小组讨论式等方式学习,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而当今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难题就是知识太多,更新更快,有太多的东西要教要学,有太多的知识选择,但又感觉无从下手。所以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能够清晰明了的掌握一段史实、认清一个历史现象、摸索到一个历史规律成了我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研究的重中之重。从教近30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体会到课堂教学中教授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和历史创新思维的载体,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历史基础知识去谈能力培养,只能是空谈。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将纷繁复杂、孤立无序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清晰脉络、严谨结构的历史知识框架,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下面,我就把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方法简单介绍一下:

1教师备教材,找准“点、线、面”

所谓“点”就是指基本史实,它是历史教学中的每个基础知识点;所谓“线”是指历史基本史实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它包括纵向联系(即基本线索)和横向联系(即阶段特征);而“点”“线”结合就构成了“面”,通常“面”是指历史教学中出现的历史专题。而一个个的点、线、面就构成了整个历史知识体系。要想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体系,就要教会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抓住了基础线索及其史实间内在的规律性,才能构建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2 教师备学生,选准因材施教的方法

2.1 掌握基本史实,分析历史概念,加强彼此联系

在课堂教学中,讲述基础史实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它是历史知识体系中的“点”,更是历史知识体系的基础。这就好比一幢房子,如果没有地基,或地基不牢,房子是无从建起的!比如:在讲隋朝大运河时,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是:时间、目的、自然情况及意义,其中要熟记以哪为中心,北到哪、南到哪?分别沟通了哪几大自然水系?大运河开通的意义?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备课时编成了顺口溜:“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杭州)五水(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贯通南北(中国内河的水系都是东西走向,大运河的开通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经过这样的教授与学习,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也都简单,不仅达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师教学中也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基本史实,建立起历史知识体系中的“点”。

历史概念是经过分析史实之间的联系、对史实的表象进行抽象概括而成的,是对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是基本史实间内在的、本质的属性的反映,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尤为重要。例如:在讲分封制这个历史概念时,在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历史影响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分封制的基础及其核心是什么?它与后来的郡县制、行省制度有什么区别?其二,根据父系氏族时期涉及的相关内容,对宗法制、分封制的演变历史适当作些补充。

突出历史概念的教学,有利于加强对基本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从而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2 把握阶段特征,理清基本线索,对历史的横向和纵向加强联系

历史具有阶段性特征。只有把历史人物与事件回放在当时的时空环境下,把握各阶段的时代特征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该历史人物与事件。历史本身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历史又是按时间先后而依次交替出现,这种继承性、发展性,使历史知识具有一种区别于其他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通史结构。把握好通史的基本线索,可以起到贯通来龙去脉、明确趋势归宿、揭示变化规律的作用。

学生要学会站在时空的角度、全局的角度回溯历史,整体上把握那个时代的特征,引导学生对那个阶段的历史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动态对比分析。比如:在讲“秦、西晋、隋”这三个王朝历史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个王朝的相似性——都是统一的、短命的王朝,从他们政治举措、经济措施、军事政策、思想文化等几个方面做对比,使学生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理清三个王朝发展的线索,并建立起纵向的联系——即对后世的影响。再比如:讲明朝郑和下西洋,可以联系到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1497年从欧洲绕过好望角通航印度)、麦哲伦(1519环球航行),通过对比和分析,从全局的视角整体把握那个时代的特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而在头脑中建立起历史的横向与纵向的经纬网络,搭建起历史知识体系。

2.3 整合各学科资源,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与互动

历史学作为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与政治学、经济学、民族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尤为接近。历史学不但与有些学科领域几近相互覆盖,而且与自然科学也有密切联系。历史学给这些学科提供资料和知识,与这些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

在历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历史与传统文化、政治、经济、哲学、地理、语文等学科的整合渗透,当把这些学科的内容充分利用好时,对历史教学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交叉、融合,学生把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迁移、融会贯通、相互促进。例如:在讲张搴出使西域时,可以联系地理学科当中的西域风情内容;讲到春秋战国历史时,可以联系到传统文化及语文学科中成语典故分析时代背景的内容。不同学科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提高,融会贯通。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习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对历史也会有全面的认识,这样很有利于历史知识体系的形成。

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它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个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各学科知识迁移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是学生轻松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当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初步掌握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对历史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广度、深度与厚度时,就会在头脑中自觉形成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增长聪明和才智,进而指导自己的人生与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目标。

3 结语

总之,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形成,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发展的进程,深刻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目标。

参考文献

[1]孙丽艳.历史学习的关键-构建歷史知识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4):166.

作者:李喆

第二篇:初中历史知识体系建构研究

[摘 要]纲举才能目张,提纲才能挈领。做事如此,学习也是如此。分析近些年中考试卷中的非选择题,基本都是章节之间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教材,从微观上处理知识细节。

[关键词]初中历史;知识体系;知识框架;内在联系

初中生的学习受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局限,很容易在不断的识记或者做题中迷失。很多学生对孤立的知识点能精细把握,但对知识系统间的内在逻辑与宏观联系则难以把握,因此综合性的题目不容易得高分或者满分。本文以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为例,谈如何在历史学习中建构知识体系。

一、知识体系建构类别分析

知识体系的建构,既可以是针对整个古代史的专题式框架,也可以是某一小节知识的课题式框架。分析近年来中考试卷中的非选择题,基本上都是章节之间知识点的综合考查。比如,“战争”专题涉及第4、6、11、18、19课等,“改革”专题涉及第6(管仲改革)、7(商鞅变法)、20课(孝文帝改革)等。除此之外,“思想”专题、杰出政治人物的评价与比较、生产工具的变革、水利工程的发展等,都涉及单元之间、章节之间的联系,而“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关系”“制度的发展”等专题更是贯穿了整个初中阶段古代史的学习过程。

如果说专题式知识体系是针对整个古代史而言的,那么课题式知识体系则是针对某一课内容而言的,教师需引导学生找出文眼,以此为线,把握课题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相关知识点。下面以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为例,说明如何建构课题式知识框架。

第7课标题是“大变革的时代”,结合所学,不难发现这里的“时代”就是指春秋战国。如果不会构建知识体系,不妨参考这一节教材的小标题,并试图找出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变革。第7课有3个小标题,分别是“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与推广”“都江堰的修筑”“商鞅变法”,那么这3个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呢?仔细思考,不难发现,这正是大变革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表现。

于是,我们的课题式知识框架就出现了:

通过框架结构对比不难发现,第7课,①②③都是重点内容,都有可能在考试中以非选择题的题型呈现,当然也有可能是选择题。

二、知识体系建构的意义

有了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学习时,学生就不会平均用力,而是有所侧重,有所整合,学起来重点、易考点也容易把握。而且在把握教材时,就不再是孤立地掌握或者识记有关知识点,而是系统把握,前后联系,抓住线索,把握规律,这样更容易灵活处理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建构知识体系,不论是阶段性的学习还是综合性的复习,其目的都是在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后,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形成能力,从而更有把握地应考。

三、知识体系建构的方法及实际运用

下面以重点课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例,阐述知识体系建构的方法及其实际运用。

1.以课时标题与小节标题为依据,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

课时标题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小节标题有3个:①西晋灭亡和少数民族的内迁;②淝水之战;③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时标题与小节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究竟是什么?如果不好好听课,还真难以把握其内在联系。但如果认真听了课就会明白:①西晋灭亡在内迁的匈奴人之手;②内迁到中原的少数民族氐族建立的前秦与从中原迁到江南的汉族人建立的东晋两个政权对峙,并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淝水之战;③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与先进技术,加之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相对安宁的社会环境,从而促成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将自己梳理出的重点、易考点,与之相对应

无论是从标题设计,还是从课堂习题来看,大家都不难明白,其中“③江南地区的开发”是重点也是易考点。其中对“②淝水之战”的学习是在第18课的“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后,再次学习战争,那么关于战争应当从哪些要素(时间、交战双方、特点及结果、原因、影响)入手来学,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掌握。同时要前后联系,与淝水之战特点相似的战争,我们学了哪些。再通过课堂练习,知道“民族迁徙”也是易考点。

3. 创建知识体系

创建知识体系是自主的个性学习,应该因人而异,不能统一要求,也没有具体、固定的结構体系。学生可以依据标题来建构知识体系,也可以创造性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建构,只要能适用于自己的学习就好。

纵观这一知识体系会发现,它并非完全由标题而建,而是以重点和考点为本,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进行整合,从而建构起来的。通过它可以看出:①梳理清楚线索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②“江南地区的开发”是重中之重,既是本册的考点,也与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密切联系,要重点掌握理解;③“民族迁徙”既是本节重点,也与后面的“民族大融合”专题有联系。

这是一节课的内部知识体系,其实章节之间也有知识体系。下面以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为例。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没有人类就没有文明。中国古代史的学习,首先应当明确创造文明的老祖宗是谁,因此从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开始学习;远古居民北京人、山顶洞人的采集狩猎等生产活动,易受天灾、季节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食物来源不稳定,于是就有一种相对高级的生产活动产生,即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经济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社会以及制度的产生,于是就有了第3课《华夏之祖》(黄帝、尧舜禹“禅让”);制度是生产关系范畴的内容,与时代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就使得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产生,于是,相应的,也就导致阶级的出现与对立,体现在政治上,就是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

在第二单元,首先建立的国家是什么?有何典型的制度?国家产生的同时,文明是否进一步发展?国家产生后,以何种形式或者趋势推进?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是什么?当国家制度与时代不适应的时候,变革就会出现,适应时代的变革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那么,历史发展的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就会在后来的国家走向中体现。这些就是第二单元的第10、11、12、13、14、15课,即章节内部的联系。当然,这些属于较高难度的教材把握,教师刚开始教学的时候,不必对学生做出要求。

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教材的驾驭与把握,对于知识的整合与处理能力,无形之中得到了提高,这将会对以后更高难度、更繁杂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在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各个知识点放入其中去记忆,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并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责任编辑 袁 妮)

作者:姜志娟

第三篇:浅谈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复习法

历史知识结构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多层次性和立体性等特点。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结构复习法能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认识历史问题。那么。如何去构筑历史知识结构呢?

首先,在历史复习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历史知识的整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结构。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手段:

第一:纵向性的分阶段复习。

纵向性的分阶段复习也就是科学地划分历史阶段,并充分考虑知识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容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力求突出表现出每个阶段的特点。以世界历史而言,世界近代史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②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手工工场时代);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④帝国主义时期(电气化时代)。世界现代史分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②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时期(一战后);③雅尔塔体系时期(二战后);④多极化格局时期(苏联东欧剧变后)。通过阶段的划分,由学生归纳出各阶段历史的总体特征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分析各阶段历史事实、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就达到了历史纵向复习的目的。

第二:横向性的设专题复习。

横向性的设专题复习也就是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历史特征和原则,找出各个阶段具有共同性的历史知识要点、历史线索进行横向概括和归纳,重新构筑历史知识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设置专题结构。这种专题结构复习方法,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最简单的就是从社会文化形态来划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这五大内容都可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外交史和文化思想史这四大专题结构。还可按中国史和世界教材编排的差异性,构筑不同的知识结构,如在复习中,把世界史编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世界国别史(英、法、美、德、意、日等)、世界国际关系史、世界文化史数个专题;把中国近现代史编为封建专题(满清)浓民专题(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专题、国民党专题、共产党专题和文化专题等,逐一进行剖析。还可以按照相同的内容具体地设置小专题进行知识点的复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只能是加以引导而不能包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采用结构复习法,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如何把教材中的“块”内容变成一个个结构,并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如剥笋般层层剖析。构筑一座“历史知识结构大厦”;另一方面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把构筑的结构再返回到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中去,也就是既要做到“化整为零”,也要懂得“化零为整”。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历史结构复习法的目的和要求。

其次,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使用结构法,能够使学生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第一,能整体性、系统性地掌握历史教材内容。

任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一定时期的历史就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有机结合。知识结构复习法不仅集中了历史知识的精华,也抓住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可使学生真正掌握历史学科知识体系。

第二,能多角度、多层次地综合和分析历史问题。

知识结构复习法使学生在掌握和理解历史概念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进一步分析和揭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历史结构复习法把大量的历史知识互相关联和系统化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既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又能减轻记忆负担,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历史知识结构复习法注意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及学科心维教育的三位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体现了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当然,这一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使之真正成为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总之,历史教学大纲要求:重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引导学生对于历史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注意中外古今的比较,从历史的多样性、复杂性中认识历史的规律性。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线索,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还要使学生拥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具备依据历史经验去观察、分析和解答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作者:郭献军

上一篇:司法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勤工俭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