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体系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巧妙使用图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记忆,更好地建构历史概念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从线形图式、多元联系,提纲图式、整体把握,列表图式、演绎比较等方面对此进行研究。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历史知识体系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知识体系研究论文 篇1:

初中历史知识体系建构研究

[摘 要]纲举才能目张,提纲才能挈领。做事如此,学习也是如此。分析近些年中考试卷中的非选择题,基本都是章节之间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从宏观上把握教材,从微观上处理知识细节。

[关键词]初中历史;知识体系;知识框架;内在联系

初中生的学习受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局限,很容易在不断的识记或者做题中迷失。很多学生对孤立的知识点能精细把握,但对知识系统间的内在逻辑与宏观联系则难以把握,因此综合性的题目不容易得高分或者满分。本文以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为例,谈如何在历史学习中建构知识体系。

一、知识体系建构类别分析

知识体系的建构,既可以是针对整个古代史的专题式框架,也可以是某一小节知识的课题式框架。分析近年来中考试卷中的非选择题,基本上都是章节之间知识点的综合考查。比如,“战争”专题涉及第4、6、11、18、19课等,“改革”专题涉及第6(管仲改革)、7(商鞅变法)、20课(孝文帝改革)等。除此之外,“思想”专题、杰出政治人物的评价与比较、生产工具的变革、水利工程的发展等,都涉及单元之间、章节之间的联系,而“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关系”“制度的发展”等专题更是贯穿了整个初中阶段古代史的学习过程。

如果说专题式知识体系是针对整个古代史而言的,那么课题式知识体系则是针对某一课内容而言的,教师需引导学生找出文眼,以此为线,把握课题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相关知识点。下面以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为例,说明如何建构课题式知识框架。

第7课标题是“大变革的时代”,结合所学,不难发现这里的“时代”就是指春秋战国。如果不会构建知识体系,不妨参考这一节教材的小标题,并试图找出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变革。第7课有3个小标题,分别是“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与推广”“都江堰的修筑”“商鞅变法”,那么这3个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呢?仔细思考,不难发现,这正是大变革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表现。

于是,我们的课题式知识框架就出现了:

通过框架结构对比不难发现,第7课,①②③都是重点内容,都有可能在考试中以非选择题的题型呈现,当然也有可能是选择题。

二、知识体系建构的意义

有了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学习时,学生就不会平均用力,而是有所侧重,有所整合,学起来重点、易考点也容易把握。而且在把握教材时,就不再是孤立地掌握或者识记有关知识点,而是系统把握,前后联系,抓住线索,把握规律,这样更容易灵活处理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建构知识体系,不论是阶段性的学习还是综合性的复习,其目的都是在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后,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形成能力,从而更有把握地应考。

三、知识体系建构的方法及实际运用

下面以重点课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例,阐述知识体系建构的方法及其实际运用。

1.以课时标题与小节标题为依据,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

课时标题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小节标题有3个:①西晋灭亡和少数民族的内迁;②淝水之战;③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时标题与小节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究竟是什么?如果不好好听课,还真难以把握其内在联系。但如果认真听了课就会明白:①西晋灭亡在内迁的匈奴人之手;②内迁到中原的少数民族氐族建立的前秦与从中原迁到江南的汉族人建立的东晋两个政权对峙,并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淝水之战;③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与先进技术,加之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相对安宁的社会环境,从而促成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将自己梳理出的重点、易考点,与之相对应

无论是从标题设计,还是从课堂习题来看,大家都不难明白,其中“③江南地区的开发”是重点也是易考点。其中对“②淝水之战”的学习是在第18课的“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后,再次学习战争,那么关于战争应当从哪些要素(时间、交战双方、特点及结果、原因、影响)入手来学,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掌握。同时要前后联系,与淝水之战特点相似的战争,我们学了哪些。再通过课堂练习,知道“民族迁徙”也是易考点。

3. 创建知识体系

创建知识体系是自主的个性学习,应该因人而异,不能统一要求,也没有具体、固定的结構体系。学生可以依据标题来建构知识体系,也可以创造性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建构,只要能适用于自己的学习就好。

纵观这一知识体系会发现,它并非完全由标题而建,而是以重点和考点为本,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进行整合,从而建构起来的。通过它可以看出:①梳理清楚线索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②“江南地区的开发”是重中之重,既是本册的考点,也与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密切联系,要重点掌握理解;③“民族迁徙”既是本节重点,也与后面的“民族大融合”专题有联系。

这是一节课的内部知识体系,其实章节之间也有知识体系。下面以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为例。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没有人类就没有文明。中国古代史的学习,首先应当明确创造文明的老祖宗是谁,因此从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开始学习;远古居民北京人、山顶洞人的采集狩猎等生产活动,易受天灾、季节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食物来源不稳定,于是就有一种相对高级的生产活动产生,即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经济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社会以及制度的产生,于是就有了第3课《华夏之祖》(黄帝、尧舜禹“禅让”);制度是生产关系范畴的内容,与时代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就使得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产生,于是,相应的,也就导致阶级的出现与对立,体现在政治上,就是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

在第二单元,首先建立的国家是什么?有何典型的制度?国家产生的同时,文明是否进一步发展?国家产生后,以何种形式或者趋势推进?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是什么?当国家制度与时代不适应的时候,变革就会出现,适应时代的变革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那么,历史发展的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就会在后来的国家走向中体现。这些就是第二单元的第10、11、12、13、14、15课,即章节内部的联系。当然,这些属于较高难度的教材把握,教师刚开始教学的时候,不必对学生做出要求。

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教材的驾驭与把握,对于知识的整合与处理能力,无形之中得到了提高,这将会对以后更高难度、更繁杂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在建构了知识体系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各个知识点放入其中去记忆,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并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责任编辑 袁 妮)

作者:姜志娟

历史知识体系研究论文 篇2:

妙用图示建构历史概念知识体系研究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巧妙使用图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记忆,更好地建构历史概念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从线形图式、多元联系,提纲图式、整体把握,列表图式、演绎比较等方面对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概念;图示法;知识体系;能力培养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说,学好它的法宝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字——背。然而,这个背字里边也是有很多学问的。如果只是一味死记硬背,那么不仅记忆效果差,而且很容易遗忘,但是如果能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那么便会事半功倍。图示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记忆方法,借助图示能够有效建构概念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对知识的记忆熟练度和准确度。

一、线形图式,多元联系

记忆历史知识点时,如果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将知识点串成线,那么便能遵循一定的规律,将知识点记忆得更加牢固,即便遗忘了中间的个别知识点,通过联想上下文也会很容易回想起来。比如,教师在教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顺序时,学生经常会将不同朝代的制度记混,经常张冠李戴,但如果依照时间关系构建线性图示再进行记忆的话,就会大大减轻记忆负担:春秋战国时期“初税亩”→西汉时期颁布“编户制度”→北魏时期租调及徭役制度→隋唐时期的租庸调制制度→明朝后期一条鞭法→清朝时摊丁入亩制度。这样就将从古至今的赋税制度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来,学生可以按照此顺序依次记忆,学习效率要远胜于死记硬背。除此之外,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可以采用流线图法去记忆的知识点。同时,教师也不能只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以时间为线索这一个点上,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构造不同形式的线性图示,比如以规模、数量为顺序等。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掌握学生的记忆特点,如果他们未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流线图示记忆方法,教师就要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帮助。这样坚持下去,学生一定能够为所学知识建立多元联系,从而提升自己的记忆效率。

二、提纲图式,整体把握

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有效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从全局上掌握历史线索,可以采取提纲图式方法进行记忆。提纲型图示就是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每部分知识之间的包含关系和并列关系,然后依照关系画出图示。比如教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为学生列出如下的提纲型图示。其中最上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个大标题,在这之下包括四部分,分别是:背景、经过、革命意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而这四部分中每部分也包含若干个小标题,比如背景这部分又包括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文化基础以及导火索等若干个小的知识点,革命意义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国内意义和国外意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各部分知识的所属关系,进而系统地对知识进行记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往往能够做到闭上眼回想时就能将完整的知识网络呈现在脑海中,确保不会将重要的知识点遗漏,从而极大地提升记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因此,这种提纲图式记忆方法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罗列提纲的能力,在学生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后也可以让学生将其应用到其他学科之中,进而培养学生将学科间的学习方法自由迁移的能力。

三、列表图式,演绎比较

最后要介绍的方法是列表法,列表式图示记忆的最大好处是能夠清晰地将知识进行对比。有很多相似的历史知识,学生在单独记忆时容易将这些知识弄混,对于这类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列表法进行记忆。列表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同类的知识都罗列在一个表格之中,然后在记忆时进行对比记忆。比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对比。文艺复兴——产生时期:14-17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文艺复兴的背景——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工商业市镇兴起,政治:教会的黑暗统治、意大利政治处于分裂、思想相对自由,文化:保留古希腊罗马遗产,宗教神学压抑人性;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进行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提倡人文主义,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启蒙运动——产生时期: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时期;启蒙运动的背景——西欧资产阶级经济实力雄厚,但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因此新兴的资本主义奋起反抗,制造舆论推翻旧制度;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为以后各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坚实基础,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以上内容建一个表格(篇幅所限,表略),以更加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将类似的知识通过列表法进行归纳整理。这样,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就可以做到求同存异,在鲜明的反差中将知识点记牢,从而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图示法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有着极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这种方法,借此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减轻学生记忆负担的同时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记忆效率,让学生将知识掌握得更扎实,做题时也能够将知识应用得得心应手,进而提高做题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谢梅.浅谈概念图教学在建构知识体系中的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32).

[2]白幼蒂.结合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06).

作者:张丽丽

历史知识体系研究论文 篇3:

人民版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研究

【摘 要】文章就人民版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基于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了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点调整的措施和教学体系建立与完善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人民版;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体系

一、人民版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点

从目前人民版高中历史课程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其在知识体系上,具有以下优点:在处理知识方面更为灵活;知识的包容性以及专题性较为突出;知识的个性化以及选择性更为明显。但同时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历史内容缺失、重复以及跳跃等;知识的系统性较为破碎;知识的学术化以及专业化不断增强,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比如在高中必修一中关于西欧封建专制制度方面的内容缺失,导致学生对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阶段的封建制度构建所呈现出的进步性不能进行深入地了解,更无法深入认识法国民主力量和专制之间的斗争所呈现出来的残酷性、反复性以及复杂性。

针对上述内容,笔者认为在编写高中历史教材知识点以及在教学时,均应有意识地对其实施调整,淡化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术化以及专业化色彩,改变以往教材中专题孤立静止这一状态,增强教材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推动其发展。其调整措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第一,在历史内容上对具有其他学科色彩的这些内容实施“历史化”,比如在处理中国绘画、京剧、戏剧、元曲、相对论、明清小说、国外宪法等相关内容的时候,应该防止纯科学、法学、艺术、政治学以及文学的学术化以及专业化特征的出现,最好用具体的历史事件或者相应的时代背景来将这些内容带出,而不是单独地进行某些制度、历史人物、事件以及现象的介绍。第二,注重初中教科书与课标的参照,补充以往所忽略的知识点;第三,尽量避免概念的抽象化,加强语言通俗化,降低其难度,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高中历史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一)课程知识各模块的整合

纵观近年来我国的教学改革情况,在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改革上,有很多突破性的尝试,这些尝试不管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理念上,一直到今天为止,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和借鉴价值。因此,在进行教学体系的调整过程中,除了要认识到这一点内容外,同时还应该审慎、积极地汲取国外历史教育观念中的积极因素。鉴于此,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进行教学体系调整时,应将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的基础性放在首位,让学生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第一,从思想文化、政治以及经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古今中外历史的叙述,基于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密切的关系,以及其互相作用的特征,在建立和完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时,应整体研究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注重教材中各模块之间的统筹兼顾与互相参照,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从发展和联系的角度来全面、深入且客观地进行历史专题的叙述。

第二,加强各模块内部之间的整合。基于《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教师可将教科书作为其整合的“依托”,基于其自身对历史宏观、微观的理解,在不违反课标的改革精神和不违背其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对历史教学体系重新进行建构与整合。比如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必修一,教师可采取以问题作为核心的方式来实施整合,整合单元1、单元3、单元4以及单元8的相关内容,着重探讨我国政治发展的简史。此外,还可采取以对比为目的的方式来其进行局部的整合,比如为了理解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特点之间的不同点,可把单元1、单元6以及单元7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结合,以此来分析和探讨中西古代制度的不同。

(二)通史体例的编写

其编写可从以下两个方案来实施设计:方案一为中外历史“合编”通史体例,将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点分为三个模块,即古代世界、近代世界以及现代当代世界。其中古代世界主要叙述的是人类出现至1500年这一段的历史;而近代世界则阐述的是16世纪至20世纪初这一阶段的历史;现代当代世界则为20世纪后的历史。通过这种体系的设计,使高中阶段的学生逐步了解人类在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方面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方案二为中外历史“分编”通史体例。从初中历史课程教材知识体系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考虑,鉴于该阶段的知识体系较为松散,信息量较小且知识较为零碎等,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对中国历史以及世界历史的认识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因此,在高中历史中将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进行分编,使学生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一个深入、理性且整体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对本国历史发展道路及其文明特征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使其树立一种正确国际意识,培养其爱国情感。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历史课程上必须要注重其基础性,在必修课方面可基于政治、文化以及经济这三个模块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作用,来进行中外合编通史或者分编通史的编写。而在选修课程上,则应把多样性以及选择性作为其编写与调整的原则,可通过专题史的编写来达到这一目的。在打好基础后,再由学生自己来继续拓展并深化历史方面的知识,以此加深其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广义.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刘亚芬.高中历史新课程难点问题突破研究——以人民版必修一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胡小娟.浅谈高中历史教材中图文史料对历史教学的作用——以人民版教材为例[J].大观周刊.2012.(14):275-275.

[4]高勇.人民版高中历史实验教材评点[J].科学咨询.2010.(33):124-125.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中学)

作者:李军燕

上一篇:企业商誉问题研究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贷款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