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历史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编精心整理了《本科历史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在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当今社会,历史学在高校中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表现为招收学生难和学生就业难。历史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危机”,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教学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第一篇:本科历史论文范文

对依托历史学专业的旅游本科教育的反思

摘要:本文认为依托历史学专业的旅游本科教育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对“综合性学科”定位的浅层理解造成培养目标“去旅游”倾向;二是对“旅游学本质”的肤浅理解造成了课程设置“去文化”倾向;三是专业师资水平低下造成了“本科教育技能化”倾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建议:一是立足依托专业,强化专业培养方向;二是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办学水平。

关键词:历史学专业 旅游本科教育

我国高校旅游专业在地理、历史、管理、经济、园林、社会、建筑等专业的院系中皆有分布。据吴必虎等人调查统计,全国69所开设旅游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旅游教育所依托的前三名学科情况大致如下:与管理专业共同成立的约占39%,与历史文化专业共同成立的约占20%,与地理专业共同成立的约占13%。该文称历史专业开设旅游管理方向的主要原因是历史学科人才需求量下降采取的“自救”方式。本文认为旅游教育依托历史文化有其合理性,但近年的办学实践表明确也存在诸多弊端。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学科理论发展及旅游高等教育现状,恐怕在一段时间内这一现象将继续存在;由此,本文对依托历史学专业的旅游本科教育进行了反思,以期裨益现实。

一、对“综合性学科”定位的浅层理解造成培养目标“去旅游”倾向

学科理论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根基,旅游学自不例外。旅游学科研究对象、方法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既是确定高等旅游教育宗旨、培养目标的依据,也是构建成熟、稳定的旅游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依据。由于目前相对成熟的旅游学科理论尚未形成,因此在专业最基本的问题——课程设置方面,旅游专业都存在一定问题。以研究中对“旅游”这一概念内涵的不同侧重、把握为例,采用“经济性定义”与采用“文化性定义”的学者对旅游学科体系的构想就具有明显差异,前者侧重经济类学科,后者侧重文化类学科,这种差异必然会相应地反映在教育安排上——前者大多隶属于经济、管理专业;后者多隶属历史、文化专业。

旅游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因而旅游学应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借助多门学科理论来完善其专业课程,于是有些学者就在多学科交叉性上作文章,希望借助概念模糊化来解决旅游学科属性,最常见的是“综合性学科”的提法,事实证明这么做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弊端。因为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体系,真正打破相关学科间的壁垒,从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中实现不同学科分支的融合,是很难办到的;所以“综合性学科”理念体现在学科设置上,往往是经济、管理、文化等诸学科都要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课程之“博”有了,课程之深度却减弱了。

这一现象在依托历史学的旅游教育中相对更为突出。依托历史学的旅游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往往表现出“求全”特征,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管理学、景观规划、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甚至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等分支,网罗无遗,统统设置。由于对旅游学理论本身研究的不足,这些学科大多难以以分支学科形式系统纳入旅游学学科体系中,而是多相互割裂、各成一系。这样做的结果,不仅造成课程设置庞杂而无序,更为严重的是学科体系的统一性遭到破坏,课程设置与学科理论“貌合神离”成为两张皮:学生似乎什么都学了,却又什么都一知半解,知识体系芜杂,专业学特征淡化,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去旅游”倾向:与此同时,课程的有效性不足,结果往往使学生感觉到“两头不靠”——既欠缺旅游学科的思维训练,也没有充分掌握旅游专业技能。毕业生质量、就业,面临严重挑战,于是出现了高考报名旅游热、历史冷,毕业去向却正好颠倒过来的差异。

历史学办旅游,依托应是旅游的文化性特征,但历史学毕竟不能等同于人类文化学,加之增开旅游管理专业确也不同程度存在历史专业“自救”意识,譬如一些历史院系开设旅游专业的目的,一是教师福利“脱贫”,二是为历史学学科建设提供经济支持。于是“综合性学科”的提法就成了许多历史系寻找设置旅游专业的学科理论依据,对这一定位的浅层理解的结果,一是舍本求末远离历史文化,二是不同程度造成了“去旅游”倾向。

二、对“旅游学本质”的肤浅理解造成了课程设置“去文化”倾向

旅游研究的多学科特征十分明显,近年来已经形成了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和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等主要分支,这些分支也正在成为旅游学科设置中的主导学科。从国外旅游研究动态分析,后三者的重要性正逐步超过旅游经济学等分支,旅游研究这一认知趋势反映出学界对旅游活动本质的关注正从其经济内涵向文化内涵转变。学者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对于旅游学科本质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提出了旅游经济本质论、文化本质论、仪式本质论等诸多观点,无论那种主张,大致都认同旅游现象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只是由于认知角度不同,对文化在旅游行为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同而已。研究旅游之本质,笔者赞同冯乃康的阐释:“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目前国内外旅游行为中生态化、人文化两种明显趋势也是对旅游文化性的有力佐证。

但近年国内旅游学研究力量却多集中在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前三个分支上,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等领域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在旅游研究领域的这一差别,真实地反映了目前我国旅游业及与此相应的旅游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一认识的偏颇程度不同地制约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

如前文所述,我国约有20%旅游专业课程开设在历史专业,这原本是有利于对旅游文化性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细致发掘的,不幸的是,由于对于旅游学本质的肤浅认识,一意孤行地强调旅游专业的经济学、管理学内涵,错误地将其认定为是旅游学科核心内涵,而将学科其他分支,包括处于真正核心地位的旅游文化分支,置于无足轻重的附庸。与这一肤浅、偏颇理解一致,依托历史学的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多存在本末倒置、扬短避长致命弊端,在教学、研究工作中过度强调非历史专业所长、非旅游学核心的经济学、管理学等分支,错误地冷落与历史学关系密切、张扬旅游学本质的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等分支。

旅游学的“去文化性”趋势是令人担忧的,它一方面使得依托历史学的旅游专业无法真正发挥所依托专业的特长,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使旅游专业课程教育脱离了旅游学的本质,培养结果不堪设想。从旅游学对其本身基础理论的解释力不够,分支学科未能完全有效建立等研究现状来看,旅游本科教育出现这种偏差似在情理,但对于依托于历史学的旅游高等教育,若因一味舍本求末过度“经济、管理”等分支造成“去文化”倾向,却不啻饮鸩止渴。特别

是在一些文物大省、文化大省,文化不能仅仅作为把旅游专业设置在历史系的理论“借口”,而应该真正地意识到旅游的文化性,从学术角度深刻地理解旅游文化性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科学性,从而真正践履发展学科、服务社会的高校教育宗旨。

三、专业师资水平低下造成了“本科教育技能化”倾向

高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大致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现状是由于各高校专业师资水平参差次不齐,特别是个别高校师资水平低下,导致不同层次培养目标混淆,特别在本科教育这块存在明显的“本科教育技能化”倾向,本科与专科,甚或与普通高等技术教育衔接差异不明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教育师资相当部分都是由其他专业、行业改行而来,这是一个先天不足。师资转行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学术出身转行,这些教师多由经济管理、地理学、历史学等学科改行而来。这些教师大多在原来的专业获得过硕士、博士学位,有着较好的学术素养。术业虽有专攻,但各学科的科学性本身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融通,特别在研究方法、思维等领域,所以这部分教师多能通过对旅游学理论的学习研究,通过对旅游开发项目的参与等,很快转入旅游学科,并通过对旅游学及相关分支的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授水平。这部分师资目前多已成为旅游专业硕导、博导中的骨干。

二是行业出身转行。旅游专业成立伊始,专业老师短缺,不少学校为应急从旅游企业调入人员,这部分师资多是80年代旅游专科、本科毕业,当时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等旅游教育得到了超常态发展,所以他们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本身就有先天不足。加之,期间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尚不成熟,所以他们来自实践的经验性知识也缺乏深度和体系。这部分教师调入高校后,由于缺乏学术意识,大多没有接受进一步深造,于是乎只能给学生传授具体的客房、餐厅操作技能,由此进一步模糊了本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界限,增加了学生对于旅游专业的“两不靠”的迷茫,且在一定程度上悖离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上述情况,在依托于历史学的旅游本科教育中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

由于存在如前文所叙的对于旅游学科体系的两大认识误区,加之一些历史系本身设置旅游专业本身的“动机”不纯,甚或有栽“摇钱树”的嫌疑,在设置旅游专业后,也没有及时组织科研梯队对旅游学及旅游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旅游学科的建设研究甚少,所以依托于历史系的旅游专业在师资上存在将后者,严格讲是尚需进一步提升学术素养的行业出身转行的从教人员奉为“行家”,于是乎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向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本科教育技能化”倾向。其负面影响十分巨大,不仅严重制约了旅游学发展,甚至造成了高等旅游教育培养目标层次的混乱。

四、改进建议

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经历的学者汇聚旅游专业,原本可以较好地体现“旅游学是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这是国内外旅游教育基本认同的理念,但前提是不同学科出身的师资必须对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学科体系有着相对深刻的理解,对于自己所讲授分支学科形式在旅游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有着清晰认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的教师各自为战、渗透性不强;另一方面就是学术素养较差的教师对旅游学本身研究不够、学术意识淡漠,这都是引致上述问题的直接根源。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本文对依托历史专业的旅游本科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1.立足依托专业,强化专业培养方向

由于旅游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需借助多种学科知识全方位设置旅游专业课程。近年国外的旅游教育实践也证明,旅游专业设置名称、数量并不存在固定模式,无论哪一类旅游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只要能从办学条件的实际出发,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能从整体优化角度出发,确定合理的课程比例,既突出特色,又不失旅游学科的专业性,就是合理的、可行的。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设置,主要是依据旅游行业结构,一般都设置有旅游经济、旅游管理、饭店管理等专业。针对我国目前旅游高等教育的现状,本文认为除依据旅游行业结构外,还应考虑学校的办学背景、区域旅游业特征两个主要因素,灵活设置其他专业。对于依托历史学的旅游专业就应该充分发挥依托专业科研、师资优势,应该注重突出旅游文化研究,可以设置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旅游资源开发、导游等专业,从而突出办学的专业特色。在一些文物资源大省依托历史学设置的旅游专业,还可针对当地文化遗存的类型进一步细分设置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专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设置上体现旅游学文化本质,另一方面也使分支更趋于合理。

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带有依附专业、学科的痕迹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一方面要避免根据依托专业学科、师资所长“因科设课、因师施教”,另一方面也没必要刻意“避讳”所依托专业的性质和原有专业特色,更没必要为了增强竞争力,在教学计划中直接引入大量热门专业课程,使得课程体系低水平拼凑嫁接,口径倒是宽了,但却引致专业定位模糊,学科体系失之庞杂。

2.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办学水平

首先从历史(文化)院(系)角度应该端正设置旅游专业的动机,应该把旅游专业和其他历史专业一视同仁。目前,大多旅游专业为满足区域旅游行业人才需求开设有旅游自考专业,这也是设置旅游专业可以增加的主要收入。从院(系)来讲,一方面不能为增加收入,无限制扩大自考招生人数,过量增加旅游师资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更不能因为这一点,就在教师教学、科研考核上对旅游专业老师网开一面,放低标准。个别高校依托历史专业的旅游方向教师在考核时,竟依照“教学型”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教师每天疲于上课,很少涉足科研,这样万难保证旅游本科教育质量。

其次应该努力优化旅游专业师资结构,应通过提升师资的学术水平,增强其科研能力,逐步完善旅游学科建设,完成旅游本科教育目标。依托于历史专业的师资水平的提高,本文认为应从实际出发,特别是针对尚需进一步提升学术素养的行业出身转行的从教人员应加强学术训练,使他们通过学术补课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一些高校也曾采取分批派送这部分教师到国内旅游专业设置较早、学术水平相对较高的知名大学进行学习,但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学术自觉意识,而校方也缺乏学习后科研成绩考核,进修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学术福利,成了变相的异地长假。所以院(系)应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引导、推进教师的科研工作水平,从而真正实现整个旅游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

作者:周以岗

第二篇:当今高校历史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在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当今社会,历史学在高校中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表现为招收学生难和学生就业难。历史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危机”,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教学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要想改变“危机”状况,历史工作者必须扭转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历史学;教学;改革

历史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具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作用。学习历史可以使人了解文明的传承,可以使人视野开阔、目光深邃、思维缜密、见解独到、头脑冷静。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对历史非常重视,史学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其是皇帝“经筵”上的必修课,编史、修史被历代统治者看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同时史学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了众多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大批历史名著,如先秦时期的左丘明及其《左传》、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及其《史记》、东汉时期的班固及其《汉书》、唐代的刘知几及其《史通》、宋代的司马光及其《资治通鉴》、清代的章学诚及其《文史通义》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然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学出现了“危机”。 这一“危机”在高校中的突出表现就是“二难”, 即历史学专业招收学生难和学生就业难。高校历史学之所以会出现“二难”,原因固然很多,但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教学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即教学思想陈旧、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模式僵化。因此,要想改变当今高校历史专业萧条尴尬的处境,就亟需在教学方面进行改革。

一、扭转教学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历史学已失去了它在原有社会结构和秩序中的位置,其作为显学的时代已经过去,“史学独尊”的荣耀已经不复存在,对于这一点,史学工作者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面对史学工作者地位的下降,面对社会上对史学的误解和冷淡,史学工作者们的正确做法应该是直面问题,改变心理,去适应这一变化,勇于接受现实,而不是沮丧、逃避或阻止。

史学工作者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史学不是“纯学术”的象牙塔,它具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史学工作者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主动介入现实社会,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借鉴和参照体系,而不是只钻故纸堆。这就要求史学家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要尽量选取那些对当前改革开放和今后社会发展有借鉴意义的课题,继承中国传统史学中以史为鉴的优秀传统。

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史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史学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史学只有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进行武装,才能够适应新的现代化社会的功能要求,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客观历史进程,适应越来越深化的人的主观认识能力。这就要求史学工作者要改变以往史学与自然科学是截然分开的思维模式,认识到史学需要从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中汲取营养,积极主动的应用计算机、微机处理、通讯卫星、视听录像器材、胶卷等新技术成果,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机构与数据库、资料库,形成史学工作者新型的知识结构,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以使史学研究进一步科学化、社会化、高效化。

二、改革教学内容

现今高校历史专业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复性和保守性,用学者翁善才先生的话来说,“所谓重复性主要是指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学习通史,所学知识博而不专;所谓保守性主要是指教材内容主要是政治史,所学知识应用面不广”。翁善才先生把小学与大学的历史教材做了一下比较。在小学与初中阶段,整个中国的历史基本上都已经学习,到了高中,中国通史那一部分的内容又重复地出现在课本上,同时增加了世界历史,到了大学,历史系的专业教材除了增加世界古代史和基本理论课程外,其余的专业课程全是都是小学和中学已经学过的东西。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指出当今高校历史专业的教学内容还存在着专业必修课学分过高,选修课学分较低,比例失调;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占必修课学分的80%以上,比重偏大以,及选修课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缺乏、教育理论课程薄弱、教育技能课缺环较多、实践课浅尝辄止等问题。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应该对高校历史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压缩必修课的学时,减少两大通史的在课时中所占比例,多开设专门史,如法制史、文化史、经济史、外交史、艺术史、哲学史、思想史、教育史、科技史之类的课程。这样新课程的开设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学到的东西。另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要让学生选学历史专业之外的课程,如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数学等,这样才能让他们有可能研究社会史、历史哲学、心理史或计量史学。甚至还可以让学生选修一些理工类的课程,如地理学、统计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 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专、博相得益彰的有用之才。甚至有的学者还主张设立一门新学科——“历史工程学”,“历史工程学”主张讲授西方经济史、技术史、政治制度与实践史、法律与政治思想史、港澳、台湾经济发展史等等,以便史学更好的为现实服务。

另外,为了培养具有参与新时期社会竞争能力的人才,历史教学应该改变一贯的话语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暨南大学历史系的苏苑教授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对近代史新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具体说明。以往中国近代史的内容被简单的概括反帝反封建,这样的话语模式和教学内容,对培养革命、斗争人才是合适的,但是对现今全球一体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代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应该改变中国近代史的话语模式,以合作、竞争、发展作为近代史的关键词,多些介绍人类在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方面的共同性;多些赏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优越性;多些展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历史事实;多些探讨中国近代各阶级、阶层谋求国家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方案和共识,多些总结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验教训;多些反省自身在近代史上的错误与失误”。

历史话语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不仅仅涉及对历史的理解和侧重点,还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心理生态和人格特征,而这些直接关系到中国在21世纪的竞争力。如果继续沿用旧模式,坚持老观念,不能培养出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历史教育终将会被时代和学生抛弃。

另外,对于有志于献身历史研究及历史教学的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 不应局限于教材的讲授,应多介绍本学科的研究前沿, 引导他们思考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和价值, 让他们在多元的思想海洋中辨别、取舍、求真、求实。多介绍关于重大历史问题的学术著作, 多评论各国出版的新著作,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术动态, 有选择地及时吸收。同时, 选择一些典型的、关键的、有意义的问题作为思考的题目, 让学生通过搜索和阅读史料, 从中得出自己的见解。

三、创新教学模式

现今大学历史教学的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教学以老师为主,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完全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既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因此, 许多学者呼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 实行互动的、双向交流式的、开放平等的教学方式。对于这一点曲阜师范大学的刘辉萍提出了具体的做法,在对历史专业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历史和社会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索,对世界热点问题进行辨析。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讨论互动的形式, 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在讨论、理解中促使学生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反思,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使用问题探究法,即引导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查阅相关历史事件的原始材料,让他们自己寻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并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以改变教师过去“一言堂”的传统做法。

李巧宁学者还提出了在高校历史学本科专业中实行实践教学的创新,其认为“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克服年轻学子对历史的疏离感,有助于他们体会历史的浩瀚多姿、丰富多彩,而且对扩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学生的史学技能大有裨益”。其具体做法是挖掘专业必须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当中实践教学的潜能。“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教学中增强实践教学的份量,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融合起来,使二者共同服务于教学目的”。其还以《当代中国史》课程为例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了具体说明,在《当代中国史》课程的教学中,她认为“可以让学生对祖辈、父辈做访谈,听长辈讲述亲历过的当代中国历史”,通过访谈,加深学生对口述史的认识,并使抽象的历史变得亲切、鲜活;“讲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时,教师引导学生去图书馆阅读当时的报刊”,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一手史料,有助于他们深刻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对于有现成纪录片的教学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纪录片,然后分组讨论”,纪录片直接、生动,有现场感,可以让学生体会更加深刻;“至于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网络、报刊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及评论,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提高学生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的处理能力等等。

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对历史的基础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学生手中又有多种教材,因此课堂上可以少些重复学生已经学过、书本上也有的知识,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前沿相关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各抒己见。直接投入、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变为主动追求学问,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加强创新思想培养的效果。

此外,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新事物,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视觉效果,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为学习带来很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雷天恩.《勇于探索走出困境—浅谈史学危机》[J].《史学理论研究》,1993(3).

[2]黄留珠.《“史学危机”刍议》[J].《社会科学评论》,1986(9).

[3]翁善才.《把高校历史教材的改革作为史学出路的突破口》[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6).

[4]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课题组.《高师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历史教学》,2000(11).

[5]苏苑.《新时期高校历史教育如何走出新路子》[J].《历史教学》,2007(1).

[6]刘辉萍.《史学危机与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刍议》[J].《文教资料》,2007(10).

[7]杨卫东.《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改革刍议》[J].《世纪桥》,2008(11).

[8]李巧宁.《普通高校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作者简介:

李俊丽(1979~)女,汉族,河南新乡人,许昌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

基金项目:许昌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河南省高校历史学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02012020。

作者:李俊丽

第三篇:地方本科高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刍议

【摘 要】本文以德州学院为例,分析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背景和必要性,针对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历史学专业应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目标;适当压缩主干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学分,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以组织好师范生实习支教为切入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起更加合理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历史学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重点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作出的整体性设计和安排,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顶层制度设计,直接决定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自2002升本以来,德州学院历史学专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修订了三次,对升本后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形势的巨大变化,新一轮修订势在必行。

一、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持续发展。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開始实行大规模扩招。2000年,德州学院举办本科教育,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其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今后10年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确定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0年24.2%;2015年36%;2020年40%,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大众化教育将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大规模扩招有两面性:一方面,它使同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比例迅速上升,有利于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有利于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扩大招生规模后,生源的素质总体上呈递减态势,且相互间的水平差异和类型差异相对加大。在此背景下,具有一定发展优势的德州学院历史学专业既面临机遇,也在招生和培养等方面遇到了新挑战。

(二)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等新形势对德州学院历史学专业提出了新要求。在高校招生持续扩张的同时,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势在必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坚持内涵式发展,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等等。为响应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教育部推动下,2014年4月,由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等单位牵头,全国178所地方本科高校齐聚驻马店,形成了“驻马店共识”,会议呼吁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地方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共同体,将“树立全面合作、全方位开放的理念,利用校内外各种办学资源,实现高校与外部环境的通力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建立战略联盟,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双赢或多赢”写入指导性政策文件中。这就对德州学院历史学(师范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

(三)山东省教育厅作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部署为历史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了良好契机。2016年11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作出了《关于做好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应于2017年8月底前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报教育厅高教处备案。通过近几年不断探索,德州学院确立了创建服务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培养“实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宽视野、高素养、重责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育厅的要求与德州学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计划不谋而合。

二、历史学专业调研与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后,2008年和2013年,德州学院对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两次调整。其中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平台+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即第1-5学期进行以综合素质和学科基础为主的培养,第6-8学期进行专业分类的培养,形成了以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选修模块、公共选修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人才培养方案总体上可行,但随着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历史学在省内的布局和招生方面的问题。山东省内目前设有历史学专业的高校为16所,其2016年历史学专业招生计划如表1所示。

据表1,2016年,山东省历史学专业的招生数量为1230人,其中省内招生为879人,占总数的71.5%,省外为351人,占总数的28.5%;山东省老牌师范院校的历史学专业数量为890人,占总数的72.4%;8所2012年上划的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的招生数量为340人,占总数的27.6%。所以说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主体还是山东省老牌师范院校。8所地方本科院校设置历史学专业,年均招生数为42.5,所占比例较小。德州学院2016年为35人,少于全省平均数,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问题。德州学院历史学专业培养原目标定位是: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历史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在文教事业、文博档案、国家机关、新闻出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搜索引擎、实地走访等方式,笔者选择的省内高校为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临沂大学与枣庄学院等5所:除了山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承担高等院校历史学人才培养为特色,其他高校定位为中等学校的历史教师。结合教育部专业介绍中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德州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和其他学校没有太大的差异,培养特色尚不够鲜明;且“复合型”和“高级”的内涵有待于进一步斟酌。

(三)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德州学院主干课程有:中国古代史-1、中国古代史-2、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等专业主干课程,以及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國历史地理、中学历史教学论、史学论文写作指导等专业基础课程。

对比教育部文件和其他高校同专业主修等课程的设置,各校的主干课程是一致的,但专业选修课有些差异。德州学院历史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开设基本上达到了教育部的专业课程要求,大部分高校在必修课的课时与学分进行了较大的压缩,如济南大学总学分最低分为150,其主干课程每门皆为48课时,3学分;而德州学院历史学主干课多为96课时,6学分。相对省内其他高校,德州学院总学分为182。在实行学分制收费的背景下,高出学校计划学分(为160学分)22分;专业主干课程数量和学分较多,课时和学分缩减的压力较大。此外,专业特色性的课程以及专业拓展类课程开设不够。

(四)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问题。实践教学环节是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目的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有两条:一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即课程作业、实验或古迹考察、见习;二是集中实践性教学,即社会调查或社会实践、教育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等。通过与鲁东大学、枣庄学院等同行座谈,可以发现德州学院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一些环节执行较好,比如古迹考察、课程作业、毕业论文等总体上完成良好;其主要问题是教育实习质量不高,一些实习学校对实习生不欢迎,实习经费紧张等,这是今后急需加强的地方。

三、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

通过专业调研,笔者掌握了兄弟院校尤其是省内同类高校的有关制度、特色和优势。例如,聊城大学、鲁东大学在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两所大学师资力量强大,中青年和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重较高。聊城大学历史学专业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19人(含兼职)、副教授15人,超过三分之二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校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扶持力度较大,支持历史学专业组建了运河学研究院和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条件。聊城大学还实行了大学三年级“考核分流”的方案。2015年,鲁东大学历史学专业在中国校友网发布的中国历史学最佳排行榜中,其历史学专业被评为四星级高水平专业。其学院重视教育实习,把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整整一个学期,实习单位大都为校友所在的学校,由学校统一支付一定的经费到实习所在学校等。这些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针对德州学院历史学专业定位特色不鲜明、实践教学所占比例低、经费等投入不足等问题,进一步修订的重点如下: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合理定位,教学活动时间分配适当微调。把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描述为:“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较系统的历史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满足生活和工作需要,可到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或能在中等、初等学校进行历史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文博档案、新闻出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同时,通过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观察,其总学分和主干课学分仍然偏多等问题,遵照山东教育厅实施学分制的要求,今后适度压缩总学分和主干课学分各20余个;同时注意各个学期之间课程的衔接与课程数量;专业选修课的时间再适当提前。

第二,做好实习生支教工作,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着力促进科研促进教学与向应用型转变。完善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制订实践教学方案,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人文社科类专业要逐渐达到20%以上,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1个学期。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为大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岗位,把接纳大学生从事教学实践作为培养人才、选用人才、发挥高素质人力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育实习是历史学(师范类)十分重要的环节。“凡参加2016年度我省统一组织的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完成不少于4个月实习支教任务,经实习支教师范生所在高校和实习学校及所属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认定……”师范生实习支教期间,承担指导任务的指导教师,接收实习支教师范生的中小学校、派出实习支教师范生的高校要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做好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要求,对实习支教师范生在实习支教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评价,填写《师范生实习支教鉴定表》,于12月18日前经县(市、区)教育局审核汇总,报市教育局审核。利用好山东省统一组织师范生实习支教之机,切实搞好教育实习工作。

第三,提高大学生参与科技文化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优异的创新创业学分替代某些公共选修课的学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提高。

总之,德州学院应以山东省教育厅统一组织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为契机,构建起更为合理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大德州学院历史学专业建设力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对技术人才知识结构更新的需求,向社会交上一份合格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夏美武,等.应用型高校联盟的生成逻辑及价值意蕴——基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分析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5(6)

[2]德州学院历史学专业剖析报告[R].2016-05-29

[3]德州学院历史学专业调研报告[R].2016-10-31

[4]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Z].

[5]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我省实习支教师范生教师资格面试工作的通知[Z].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GG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立胜(1972— ),男,山东宁津人,历史学博士,德州学院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教授。

(责编 黎 原)

作者:张立胜

上一篇:金融学习论文范文下一篇:商务外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