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论文范文

2022-05-10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高考历史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高考历史命题走向是每一位高三历史教师和文科学生十分关注的事,因为它事关高三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向和高三文科学生的学习方向及明年高考的成败。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或“历史”一考完,不少师生叫苦不迭,因为相当一部分试题与师生们事先预测相去甚远。

第一篇:高考历史论文范文

历史高考热点专题复习研究

高考复习中的“热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与现实中的热点或焦点问题相关的历史事物;一是指高考命题几率较高的历史事物。热点专题复习是高考备考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安排在考前一个月内进行。可以说热点复习的效度和准度,与考生的高考成绩成正相关。

作者:刘俊利

第二篇:高中历史新课标与高考历史命题

高考历史命题走向是每一位高三历史教师和文科学生十分关注的事,因为它事关高三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向和高三文科学生的学习方向及明年高考的成败。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或“历史”一考完,不少师生叫苦不迭,因为相当一部分试题与师生们事先预测相去甚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师生对高考历史学科命题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关系研究不够。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推广使用,高考历史命题会越来越向新课程标准靠拢。下面,就高考历史命题与新课程标准的关系,笔者谈一些粗浅认识,供广大文科学生学习历史时参考。

一、突出课程资源的宏观整合与微观领悟的有机结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下同)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必修或选修模块知识体系的构建,还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各种版本的高中新课标教材,都是宏观的专题体系。不过,每个版本的高中新课标教材,在解析“课标”中每一个知识点时,都是编写得比较详细的。历史新课程这一特点,反映在高考命题上,就是文科综合试卷中“专题式”的一拖几选择题组和非选择的大跨度综合题。如2006年全国文科综合卷I中的选择题包括了“政治机构与制度的变化”、“社会主义运动史”、“法德关系史”三个“专题”,非选择题包括“中华文明融合发展史”、“列强侵华史”两个专题;文科综合四川卷中的选择题包括“元明清对地方管理”、“历史上的杰出妇女”、“国际组织的作用”三个“专题”;非选择题包括“中国现代化(近代化)史”和“科技革命史”两个专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还规定:“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认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命题者在选材方面也着眼于课程资源的整合。如全国文科综合卷I的第37题“中华文明史”题,选材视野开阔,思路大而立意深远,较好地整合了相关资源,有利于实现紧扣社会发展脉搏、“以史为鉴”的教学目标。第39题第(2)问,让学生分析通商口岸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双重影响。与此相对应的教材所呈现的内容重在说明对中国带来的危害,在高考考查中却多了一个视角,让学生从上海发展成为中国第一繁盛商埠中认识到,通商口岸在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因素,它体现了在新课改引领下整合课程资源、与新课程衔接的导向,呈现出“题在课外、理在课内”的特色。

二、命题范式多样化与考查文明史成为历史命题的主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由于这一指导思想,加之当前我国史学研究的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采用新范式的研究者日渐增多,而在新范式中,人们日益重视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视角来研究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因此,这一思想已为更多的学者所接受,并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得到体现。在方兴未艾的全国各地的课改中,新课标历史教材大都是以“文明史观”来编纂的。从根本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演进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它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三个部分的内容。

历史新课程这一特点反映在高考命题上,就是命题者用不同的史学范式命制高考历史试题,如史学界广泛流行的生产力范式、近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全球化范式等,新思想、新思维、新观念在高考试题中都有反映,而且大都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的高考亮点。不过从近几年的命题趋势来看,文明史范式、文化史范式已成为指导历史命题的主流。2006年高考各套文科综合卷或历史卷,都有相当份量的试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人类文明或文化发展史。如2006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卷Ⅰ中的历史试题,从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角度全方位地考查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尤其考查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各种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具体表现如下:

选择题的第一组12~15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制度文化或政治文明的发展变化,它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一方面吸收西方政治文明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政治制度的创新,中国政治文明的水平在文明的继承与交流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选择题的第二组16~19题,以“社会主义运动史”为主题,重点考查了“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以及“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划时代意义”和“十月革命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影响”等。它反映了资产阶级文化和无产阶级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有利于引导考生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的视角来审视社会的发展进步。

选择题的第三组20~22题,以“和平安全”为主题,透过错综复杂的法德关系,考查了法德两国历史上从矛盾、战争到和解、合作的过程,反映了法德两国发展理念的变化,即极端的民族主义→武力战争→和平发展→合作发展的变化历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注解。

非选择题的第37题,全方位立体地考查了中国古代史上胡汉文化或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与华夏族的农耕文化、北方的游牧文明与中原的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反映了先进文化必然战胜落后文化、强势文明必然战胜弱势文明的趋势,同时先进的文化、强势的文明也吸收落后的文化、弱势的文明中的优秀文化成果和先进文明来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和文明。它能使考生认识到: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和文化上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对共同缔造与促进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与壮大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华文明是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非选择题的第39题是从隐性方面来考查“文明史观”的。因为近代工业和近代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跨入文明门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近代化(现代化)的内容之一。本题通过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说明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人面前表现出既野蛮又先进的双重性。通商口岸的开放在客观上促使了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开始摆脱以往与世隔绝的状态而走向世界,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也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

三、基础、能力与方法并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设计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反映在高考命题上,就是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强调知识、能力与方法考查并重。2006年全国各套文科综合试卷或历史试卷都较好地反映了这些要求。

如全国文科综合卷Ⅰ中的三组选择题,考生要高质量地完成这些试题,必须同时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分析能力。如第12题中的“总理衙门的设立”,第15题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第21题中的“欧洲煤钢联营”、“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考生如果不熟练掌握相关阅读教材和小字内容,就难以全面得出正确结论。

如果说,选择题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结合,那么非选择题则突出了“知识、能力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如2006年全国文科综合卷Ⅰ中的第37题“中华文明”题,既可视为开放题,又可视为研究性课题——“中华文明的融合、发展、演变”,尤其是第(4)问更体现出开放性的特点,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06年高考四川卷的第37题为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与方法,设计了一道多材料、多层面、多角度来考查“变革创新”这个主题的试题,它从孔子、孟子、韩非子的思想来考查传统文化问题;从隋唐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两税法来考查制度创新问题;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变化来考查现代化问题;从三幅图片来考查新中国的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这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形象注解。

四、突出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三大课程目标之一。重视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的一大特点。因为高考是国家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而进行的一种选拔性考试,高考文科综合的历史命题无疑要追求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功能。

如2006年全国文科综合卷Ⅰ选择题第一组“政治机构与制度的变化”,体现了民主与法制教育;第二组“社会主义运动”史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前途教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主题;第三组“和平与安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和平发展观”、“国际观”。第37题“文明融合发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主义思想观念;第39题“通商口岸”题通过对近代中国战败开埠通商的被迫开放与当代独立自主的主动开放的比较,促进学生对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解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重庆卷第37题(3)通过对近代香港岛被割占和回归的历史背景的考查,促使学生体验落后就要挨打的屈辱和对当代中国和平崛起的自豪感,继而形成渴望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和早日实现统一的历史责任感。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第15~18题,让古今中外的伟大女性们(李清照、秋瑾、宋庆龄、居里夫人)集体闪亮登场,既充分展现了人文精神中对女性的关注,又对勤劳、勇敢、上进的女性们给予了正面的肯定与褒扬。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北京奥运”题和“中西文明碰撞与交融”题等都有积极的引导意义,有利于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体验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同时还会形成为中华民族和平崛起而努力的一种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可以说,这类高考试题实例不胜枚举。整个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同学们都要学会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增强历史意识,吸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虽然在以纸笔为主要形式的高考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难以确切考查,但却可以通过考试进行引导,通过答题进行体验。

五、新课程理念下对历史“现实热点”问题的考查更加理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规定:“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在这一基础上,其“课程目标”之一,就是要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不仅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历史过程中要关注历史“现实热点”,而且还告诉我们历史“现实热点”不等于“时政热点”。现在与高三历史教学相关的“热点”问题通常是追随传播媒体的报道,在媒体大量反应相关问题时,该问题被列为“热点”,随着媒体对于该问题的降温,这个热点也就逐渐淡出教学所关注的范围。关于这一类问题的教学,总是给人一种流于功利、肤浅和牵强附会的感觉。“时政热点”问题和历史“现实热点”问题既有其一致性,也有其差异性。可以说,所有的“时政热点”问题都是“历史现实热点”问题;但反过来说,所有历史“现实热点”问题都是“时政热点”问题则难以成立。如2005年文科综合全国卷Ⅰ中的“西南民族关系”选择题组,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并不是我国全民关注的“时政热点”,但实际上,它与“现实热点”密切相关,隐性考查了我们现在普遍关注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一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又如第37题“民族主义”题涵盖了当今“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对外政策”、“伊拉克问题”、“朝鲜与伊朗的核问题”、“联合国改革”等许多“时政热点”问题,但“民族主义”问题本身在中学的高三教学中并没有被大家视为“热点”。正如考试中心命题专家再三强调的:从考试的角度未提要考热点,只提不回避热点,不是刻意要考热点。热点即便联系起来了,也只是切入点,真正要考查的还是学科基本内容。

2006年高考全国各套文科综合卷或历史试卷对“热点”问题的考查与往年明显不同,就是直接避开了各地炒得过热的问题,而是以隐性的方式进行考查。如全国文科综合卷Ⅰ中的选择题,第一组“政治机构与变化”题和第二组“社会主义运动”题,实质上是考查“社会改革”和“制度创新”这些热点问题。第三组“法德关系”题,实质上是考查“和平与安全”、“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中日、中美关系”等热点问题。非选择题第37题对现实热点的体现更是匠心独运:试题的设计以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为切入点,考查了从春秋到东汉,再到宋、金、元时期的民族融合问题,反映了中华文明是以华夏文明为基础,不断吸收、融合各民族文化逐步发展形成的。中华文明的光辉灿烂,得益于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得益于华夏民族与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与交往中实现了和谐与统一;反映了在民族融合的社会环境下,统治者必然选择最先进的制度和文化治理国家。它折射出“西部大开发”、“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改革开放”、“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等多方面的时政热点问题。第39题(1)(2)问,实质上涉及了“改革开放”、“日本侵华”等热点问题。这种对历史“现实热点”问题的考查趋势,在高考其它文科综合试卷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反映。如2006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选择题第15~18题以杰出的妇女人物对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为题,把视角投向女性,可谓独辟蹊径,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富有人文色彩,令人耳目一新。总之,2006年高考对历史“现实热点”问题的考查,给我们发出了一个明确而强烈的信号: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应该是一种深层次的、更具本质意义的联系,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深刻理解历史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关注历史“现实热点”问题。

作者:汪 瀛 谢晓华

第三篇:如何解答高考历史材料题

摘 要: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历史主观试题,命题风格基本稳定,注重考核历史的主干知识,以教材知识为依托,所涉及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注重创设“新材料、新情境”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查。在此种情况之下,我们应注重新方法的探究:做到读懂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从中发现、判断和提取有效信息。明确试题所发诸问之指向、时空界定和程度。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消化、对问题的理解,精心组织答案。新型试题的解答要有新的方法。有了好的方法,不断的加以运用、训练,定能提高做主观题的能力。

关键词:审题材料方法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历史材料题改变以往的单纯性材料解析题和单纯性問答题为材料、图表、文字结合型综合问答题,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引导学生致力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有利于克服猜题押题倾向,有利于选拔学习能力出类拔萃的人才。题型也与以往保持一致。那么,怎样解答这种新型的历史学科主观性综合题呢?

1 要认真审“材料”

读懂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从中发现、判断和提取有效信息,读懂材料是做材料题的前题,这一环节在做材料题是非常重要。以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37题为例,三段材料,信息量大,分别考查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中关于工商业发展的知识。两段文字材料均为文言文,我们在读题时要抓住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重要的文字语言和形象语言,透露出来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其中,有提示时间的,如“明朝中后期”,有提示地理方位的,如“徽州”、“泰西”、“西洋”、“吕宋”;有展示史实的,如“……行销日本”、“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往其地则得价二倍”。所以,在审题和阅读材料时,一定要做到全盘把握,重点突出,透析“零部件”,心悟“提示语”,做到“一切为我所用”。倘能较为清楚地阅读和正确地理解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就为下一步解题做好了重要铺垫。

2 要认真审“问题”

即要明确试题所发诸问之指向、时空界定和程度等。此审至为重要。仍以37题为例,其第一问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中后期商业的发展特点和影响。”这一问中有两个小问。第一小问之指向是要检验考生观察、分析材料即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史实,从中发掘信息以印证历史的能力,以及把形象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逻辑语言的能力。第二小问之指向则是要考生参照所提供文字材料及所学课本知识,分析商业发展的历史作用。因此,在审“问”的时候,要依其“问”构思答案要点。构思答案时,要体现出“三个结合”:一是要结合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如果答案与材料毫无联系,或者不是从材料中引申、抽象、概括出来的,那么往往就是答非所问;二是要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答案不一定是课本中的原文原话,但其精神、其结论、其说明是符合历史课本主导思想和历史事实的,不管高考答案如何出乎意料,它总是与我们所学知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定不要认为它是虚幻的任意的不可捉摸的,要建立起自己的答题信心;三是要结合自己的个体感受与独立思考,只要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不妨答出,不要犹豫不决。这些个人的分析和观点答案,往往成为显示区分度的所在。

3 要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消化、对问题的理解,精心组织答案

现在文综试题的答案,要求具有简明、扼要、本质、概括性强的特点。所以,在组织答案时,要突出关键,突出重点,不能漫无边际,信马由缰,即通常所说的要答在“得分点”上,因为高考评卷就是采点给分。“点”得其所就有分,“点”而不当就无分。如前所举问题之“点”是:“国内市场区域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三个答案要点,表述简练明确,没有虚言废语。做这类题目时,考生容易犯的毛病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将某一个要点答得细而繁琐,其它则不顾及,因而得分低;东扯西拉,言不及义,看似答得洋洋洒洒一大片,但答在得分点上的字句却很难找到,劳而无功;书写潦草,惹人生厌。考生应着力避免坏习惯,表述应有条理,一层一层意思叙述,字迹要清楚,不要犯技术性的错误、非智力因素的错误。

总之,高考主观性历史综合问答题考查的是考生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而且,年年均有变化,年年均有新意。但不管怎样变化,它总是依托于课本知识的。所以,强调对课本知识的落实至关重要。教学中要突出教材主干知识的讲授,如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中国抗争与探索、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世界工业化与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及体现历史发展潮流或趋势、特征的其他重要史实。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材料解析能力的培养。以新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运用、迁移的能力,仍是以后高考命题能力考查的主要方向。教学中要通过设计多种类型材料,训练、培养学生解析材料题的技巧与能力。历史教学中要渗透热点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关注重要热点问题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2010(11).

[2]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10).

[3] 高考调研,2010(10).

作者:刘洪印

上一篇:绿色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投资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