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超链接技术在立体教材中的重要意义及方法

2022-11-0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高等学校中又掀起了开发精品教材的热潮。而精品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 配套开发多媒体立体化教材, 构建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的教材网络平台, 实现教材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笔者曾作为学院多届教学督导和常州科教园区督导, 常有机会观摩各类教学竞赛, 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 深切体会到无论是C A I课件制作还是多媒体立体教材的开发都必须高度重视超链接技术。

1 设置超链接的必要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 扩充了教育的内容资源, 丰富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多媒体教学并不能等同于看电影, 教学过程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 如果不重视超链接的运用, 那么开发的多媒体教材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甚至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削弱或影响教学质量。

什么是超链接?超链接是通过链接程序使对象和对象之间产生跳转, 在浏览或播放时只要按下代表链接的对象, 就可以显示与主题相关的网站、文件、图形, 甚至声音文件的内容。它体现了知识点间的结构关系, 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信息资源功能, 使学生、课件、媒体和教师之间产生适时互动。由此可见, 在立体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设置超链接显得尤为重要, 是将单一线性播放式的教材变为立体交互式的教材之重要保证。

2 设置超链接的意义

2.1 兼顾各个环节, 体现教学规律

课堂教学一般应包括导课、授课、应用、小结、作业等五个基本环节, 图1至图6为《计算机电路基础》多媒体教材在五环节中引入超链接的示意。

单击图1中的项目名称可链接至相关的项目页;

单击图2中的问题的引出, 可进入导课环节;单击右下角的图标可进入小结环节;

单击图3中的各例, 可进入相关应用环节;单击图3中右下角的圆环可返回到当前内容所在的本级目录;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从本级目录跳转至上一级目录, 逐级返回至项目所在页面, (1屏幕提示返回本章、本节等文字信息) ;

单击图4中的小结之一, 可跳过小结之二直接进入练习与思考环节;

单击图5中右下角圆环可进入片尾, 单击练习与思考, 则退回至小结;

单击图6中右下角的可在课音休息时欣赏音乐;

单击各图下方的“首页”、“上一页”、“下一页”、“退出”按钮均可实现相应操作, 例如单击“首页”可回到学习导航页。

由此可见, 教师只要用鼠标点击相应的链接, 即可用活课件, 使每一次的教学都能做到环环相扣, 与教学规律相符。

2.2 兼顾不同对象, 调控授课进程

立体教材的开发应能适应不同的教学对象, 以及不同的学时计划。设置了超链接后,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或不同的学时, 根据课程标准选讲不同的教学内容, 例如可以通过链接选讲某项目, 也可通过链接选讲同一项目中的不同子项目, 或选讲难度不同的例题, 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从图3可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酌情选择点击某教学案例, 系统便能快速自动链接到相应页面, 例题分析完后, 教师可通过预先设置好的链接返回例题目录页。在例题目录页中, 既可以继续点击其它例题进行讲解, 也可跳转到项目目录页→“小结”环节→“练习”环节。总之, 巧设超链接, 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环节、节奏需要灵活地组织教学, 从而娴熟自如地控制授课进程。

2.3 增强交互作用, 实现教学相长

在现代化教学中, 教师既要考虑怎样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又要处理好教材、教师、学生和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对课件巧用超链接, 则不仅可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还能有效地增强教学中的交互性。

例如教师在介绍完第一节内容后, 可以不直接讲解下一节, 而通过链接回到导课环节页面, 然后再通过超链接点击进入到第二节, 这样可以适时再现该项目要学习的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对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 教师还可在课件编辑中巧设超链接, 以便回放或切换到相关页面, 帮助学生重温已学过的知识点, 突破难点, 掌握重点。

2.4 获取更多信息, 启发创新思考

学生的思维发展往往会因为对所理解的内容缺乏有效感知而使他们的思维出现停滞或阻隔状态。利用超链接技术, 可以打开用其它软件 (例如用Flash、Protel、E W B等) 制作的动画、复杂电路图、仿真实验等, 还可以获取网上的相关信息和其它以声像形式展现的有效信息, 这些丰富的信息不仅扩充了教学内容, 开阔了学生视野, 而且有利于增强对应知识点的认知与接受效果, 有助于教师阐述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发明构思和方法, 从而启迪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3 超链接的设置方法 (以P P T为例)

PowerPoint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 其编辑多媒体的功能比较强大、简单易学, 且使用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专用软件均可实现网页的自动转化。

3.1 对文本或对象创建超链接

选择文本 (即文字或词组) , 也可以选择选择对象 (即一幅图片或图形) , 单击右键, 执行“超链接”命令, 在“链接到”下方的四个选项中选择 (原有文件或网页、本文档中的位置、新建文档、电子邮件地址) , 单击“确定”, 还可根据需要在“屏幕提示栏”内输入相应文字, 例如返回至本节、返回至本章等。

3.2 插入超链接动作按钮

PowerPoint包含12个内置的三维按钮, 分别表示前进、后退、开始、结束、帮助、信息、声音和影片等动作。除自定义按钮外, 其余按钮的功能均为预置的。若要实现演示文稿内的其它跳转方式, 则可通过“自定义”按钮进行设置, 但从理论上讲, 任何一种按钮都可通过设置, 进行任何方式的链接。还可以配音, 以获得听觉效果。

3.3 对超链接进行强调设置

单击“格式”菜单, 执行“幻灯片设计”, 在任务窗格中单击“配色方案”, 在该窗格底部, 单击“编辑配色方案”, 分别对“强调文字和超链接”及“强调文字和已访问的超链接”进行颜色设置, 以获得视觉效果。

3.4 插入的影片与超链接的配合使用

对于编辑好的音视频素材文件, 可以通过链接, 也可使用插入的方法。两者的区别是:前者能动态的适应教学需要, 它是预设的, 隐形的,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是否点击链接点, 十分灵活。而插入则是将别的文件插在自己的文档中, 成为文档的一部分, 不能在授课时随意去掉。但对于音视频素材, 选择插入的方法运行速度要比链接来得更快, 这种方法若与超链接技术配合使用则可兼顾两者的优点。例如图7所示, 留出幻灯片下方的超链接按钮。

4 结语

借助于软件可以设计出精美的课件内容乃至多媒体教材, 但只有充分利用超链接技术, 才能使设计出来的教材或C A I课件成为具有适时互动、模拟仿真、声像信息同时传递的立体教材, 从而使教师或网络教学中的用户操作简单、快捷, 达到节省时间、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而这样的课件或立体教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开发多媒体立体化教材中运用超链接的意义, 并通过实例介绍了设计超链接的方法。

关键词:立体教材,超链接,意义,方法

参考文献

[1] 金兰.浅议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 2005 (3) .

[2] 汪瑾.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 2005 (1) .

[3] 孙先明.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06 (9) .

[4] 袁宁.浅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J].教育信息化, 2005 (2) .

上一篇: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探析下一篇:当下电视新闻采编如何做到贴近民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