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意义

2023-01-19

作为主要信息记录符号的文字, 无法避免的具有概括性以及抽象性特征, 这对认知尚处于初步发展期的小学生而言, 会对其语文学习形成一定的障碍。 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教材插图应运而生, 这种在我国古代便早有使用的教学辅助工具, 起到了“先行组织者”的作用, 它赋予了每个文字、每个句子真实、形象的意义, 它使课文内容中的所有信息被链接成为一个整体, 能够激活小学生脑海中的已有知识背景, 让学生们可以对教材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 便于他们更好的理解与储存。 因此, 在教育改革新时期, 如何改变教材插图“点缀品”的认识, 通过巧妙运用, 让教材插图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助推器”, 值得教育者思考。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 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1以“图”为引, 导入新知

相对于文字来说, 有色、有形的插图则更能够引起小学生的感官注意, 他们会从喜欢看与观察开始, 继而对图画中所蕴含的信息产生兴趣, 自主开启图画与文字两者的思维“互动”, 并因此喜欢上课本。 教材插图往往是对部分教材内容的引导与烘托, 所以教师应以“图”为引, 为学生铺就一条通往深层信息的认知之路, 再通过问题设计, 让小学生的注意力由图转移到教材, 完成图文的“无缝对接”。 如在讲“三亚落日”时, 同样是落日, 三亚的落日又与我们日常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 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 让学生先看插图, 尝试发现图中之美, 再借助导语让学生的视线从图转向课文:图片可以说是实际景物的一种再现, 景物可以通过画笔、通过相机进行呈现, 但美丽的景色又是怎样通过语言与文字表述出来的呢?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作者的 “功力”, 看他是不是对三亚落日的描写如同图片一样生动、美丽, 让人向往?

2“图”文并茂, 加快理解

毕竟小学生受成长经历所限, 见识、经验等均存在一定不足, 这使他们在对一些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受到阻碍。 教材插图凭借其直观、形象的特点, 使文字中包含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及抽象概念以另一种形式再现。 这种形式能够很快的调动起小学生多种感官到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中来, 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探究心理和学习动机, 加快对内容的整体记忆与理解[1,2]。 如在学习“ 黄山奇松” 时, 由于黄山本身就是小学生所陌生的, 那么黄山松的“奇”又奇在哪里? 让小学生仅从文字上去寻求答案, 显然是困难的, 同样也是肤浅的。 诗中表现出的背景显然与小学生当代生活有着很大差距, 怎样缩短这个差距? 教师可先让小学生看插图, 看图中黄山的景色, 黄山松的姿态, 观察黄山松有哪里让他们感到“奇”的地方, 然后再回过头来通读全诗, 去寻找图与文中的契合点, 体验诗中所言, 画中所景, 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会更深入。 教材插图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第二语言”, 它是作者对某些事物观点最直观的表达, 因此, 借助插图往往更容易帮助小学生更快地领会到课文的“中心思想”。 如在教学生认识“长城和运河”时, 在看完插图后让他们思考:从雄伟屹立的长城中, 从万里绵延的运河中, 同学们是否能够想象, 在古代人们是以何种毅力才会用这么简陋的工具来造就如何伟大、 璀璨的工程的? 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想吗? 学生们从图中, 从文中感受到了运河与长城那博大的气势, 而这气势之后, 则是千万劳动人民力量、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想到这些, 学生们对自己的祖国, 对自己的民族, 对古代的历史文化不由的会产生一种热爱之情与向往之心。

3看“图”说话, 提高能力

想象, 是小学生的天性, 亦是他们的特点。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 想象是所有知识的源泉, 所以我们的教学切忌不要扼杀小学生的想象, 而是要解放他们的天性, 为他们提供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 让他们的思维最大程度的灵动起来, 从而使其各项能力获得本质提高。 在教材插图的运用中, 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对插图与教材进行对比, 让他们找到两者的异同, 想象“图无文有”是怎样的, 而针对“文无图有”又应该怎样描写叙述, 让他们通过看图说话, 对图文进行“再创作”, 既发挥了其想象力, 又提高了其创造力。 如学习“寻隐者不遇”时, 就让他们看图想象童子与作者是怎样进行问答的?隐者最后的行踪是怎样的?然后再让他们分别饰演不同角色进行现场表演, 他们可以根据对插图和诗句的理解自己设计对话, 将文字与插图以语言的形式进行表达。 而在学习“艾滋病小斗士”时, 让小学生们想象如果自己是恩科西, 你在病床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种想象与表达是对文中细节的补充, 它让静止的文字变得丰满而真实, 既能让学生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也会加深课文印象。 而在学习“秦兵马俑”时, 让学生们一一描述他们看到的插图中兵马俑不同的表情、姿势, 然后再阅读课文进行比对, 感情作者语言表达的生动性与准确性。

实践证明, 语文教材插图大有潜力可挖,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者应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与艺术, 开发插图“最大化”教育功能, 让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成为语文课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摘要:教材插图能够有效弥补文字的不足, 它将课文内容以一种更加生动且具体的形式展现在小学生面前, 调动了他们视觉与听觉等多方面功能, 成为提高语文有效教学的一个最佳途径。本文从教材插图的意义着手,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借教材插图, 提高小学生语文认知能力进行了全面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插图,意义,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俊彩.浅谈如何更有效地运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J].学周刊:中旬, 2015, 0 (9) :57-57.

[2] 陈丽.刍议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美育功能[J].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上) , 2015, 0 (9) :10-10.

上一篇:小学古诗教学阅读指导“六式”法探微下一篇:试论高职农产品检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