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非智力因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2023-01-27

非智力因素的外延十分广泛, 除智力以外的所有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对学习影响较大的、关系较密切的主要有学生个人的动机、兴趣、态度、情绪和意志等五个因素。实践证明, 凡是智力水平相等或相近的学生, 学习效果主要是由非智力因素水平的高低决定的。也就是说, 在智力水平相等或相近的条件下, 非智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这个重要的科学理论, 为不少国内外研究结果所证明。如美国加利福利亚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LM特曼主持下, 于1921年开始对1528名智力超常 (智商在135——200) 的“尖子”学生的追踪研究已进行了几十年之久, 已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是:早年智力测验并不能预测晚年工作的成就, 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高低 (指智商在中等水平以上者) 并无极大的相关;有成就的人并非是家长和老师认为非常聪明的人, 而是有恒心、做事求好、求善的人。可见, 智力水平高低 (除低下的以外) 并不决定成就的大小, 决定成就大小的都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因此, 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非智力因素中, 兴趣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倾向。一个对文学感兴趣的学生, 他总是喜欢文学作品, 关心文学作品的发表和评论, 千方百计地了解它、熟悉它和学好它。如果说“勤奋出天才”的话, 那么“兴趣又是勤奋的动力了”!当一个学生对某学科发生兴趣时, 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 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否则, 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 因此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兴趣, 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兴趣是一切有效学习的发动机!爱因斯坦在当专利审查员时, 相对论是他的业余兴趣;而阿基米德在要赴死之前请求士兵等他解完一道几何题后再动手 (这道题太有趣了) 。在科学家的传记里, 有浓厚的兴趣为起点, 最终导致伟大成就的生动故事俯拾皆是。某调查机构在荷兰的一份调查引人注目, 荷兰82.9%的学生家里有计算机, 所有学校都允许学生在校使用计算机, 超过一半的家里和学校可以上网。荷兰的孩子用计算机干什么呢?他们主要是用来打游戏。可正是在游戏之中大部分孩子掌握了文字、图形、信息和文件的处理技能。一位美国老师在看了中国的计算机教学后说, 这种按一本教材一章一节的教授方法, 是美国20年前的模式, 而且效果很差、进步在哪儿呢?又是兴趣。在学习上再油盐不进的孩子, 在电脑上玩起游戏来都能做到通宵达旦, 就看你怎么引导了。引导学生培养兴趣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兴趣源于好奇。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幼芽”, 既是幼芽, 就要精心保护和扶植, 使其向兴趣发展。学生好奇心往往和天真的幻想联系在一起的, 应尽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激发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善于“激疑”

朱熹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 起始在一问。”皮亚杰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说:“判断中的不一致性和缺乏确定性所引起的不平衡或不安, 是推动儿童以成熟的、合乎逻辑的方法去组织思维和知觉的主要力量。”要“激疑”就要善于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要善于发现和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造成“悬念”等。如我在教学“能被2、5和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 老师马上就能知道它能被2整除, 还是同时能被2和5整除, 或是能被3整除。同学们一听抢着说了很多数, 老师都迅速判断出来了。有些学生不相信, 还拿起练习本去除, 结果除的得数是一样的。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哇, 好神奇哦”接着, 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 能准确的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2、5和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 都被难住了。这一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 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 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深刻。在课堂上“倡导人人表现, 个个发言”, 使学生养成多动脑、勤思考、善提问的习惯, 使学生带着“疑问”寻找答案, 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兴趣。

三、教学形式要有“新意”来吸引学生提高兴趣

如果教学形式千篇一律, 没有创意, 学生则会趣味索然。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修养, 讲究语言艺术, 提高授课技巧, 尽可能使课堂教学活泼一点, 形象风趣一点。一位一年级语文老师她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的特点, 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 提高实效。如, 在拼音教学中她结合课文内容讲一些趣味故事或教一些带童趣的儿歌, 给学生编一些顺口溜, 把知识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 放飞思维、张扬个性, 享受学习的快乐。这样的学习掌握得快、理解得深、记忆得牢。又如, 陈景润的一个中学教师在讲数论时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 数学的皇冠是数论, 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要有谁能做出来, 那可是了不起啊!”许多学生求知的火花被点燃起来, 立下雄心壮志要去采摘这颗“明珠”。当陈景润取得突破性成就时, 仍然记着老师几十年前说过的这番话。如果只是干巴巴的大道理, 枯燥无味, 学生可能早就忘了。因此教师必须拓宽知识面, 创新教学模式, 使自己的讲解引经据典、例古证今, 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 只知乐趣无穷, 不知课时有限。

四、创造融洽的学习气氛, 建立师生间、同学间正常、健康的人际关系, 巩固学生兴趣

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愿望本身就可能是一种强烈的学习动机, 有助于巩固学习兴趣。老师要善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形成团结、和谐、进步的整体, 健康的人际关系,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树立信心, 在交往中发现不足, 完善自己, 巩固兴趣。

总之, 兴趣不是天生的, 是实践的必然产物。因此,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在尊重客观学习规律的基础上, 发挥主观能动性, 利用多种有效途径、手段来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兴趣中学、学中培养兴趣, 不断完善自己, 最终达到师生的良性互动, 促进和谐全面的发展。

摘要:除智力以外的所有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对学习影响较大的、关系较密切的主要有学生个人的动机、兴趣、态度、情绪和意志等五个因素。兴趣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在尊重客观学习规律的基础上, 发挥主观能动性, 利用多种有效途径、手段来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兴趣中学、学中培养兴趣, 不断完善自己, 最终达到师生的良性互动, 促进和谐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学生学习,培养兴趣,影响

参考文献

[1] 舒达, 蒋长好, 素质教育全书,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年4月第一版第三篇.

[2] 程刚, 剑桥“奇才”的非智力因素引发众人关注, 北京日报2004年10月.

[3] 《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指导丛书》第48页.

上一篇:浅议小学低段字源识字法教学原则下一篇:新时代背景下字幕功能软件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