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高等教育创新体系论文

2022-04-22

[关键词]新经济战略;高等院校;“新工科”建设;教学理念;工程科技人才;工程创新;校企合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经济高等教育创新体系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经济高等教育创新体系论文 篇1:

“新工科”建设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摘 要]“新工科”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的社会需求导向性,体现了信息化条件下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和融合对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特别是“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新要求。需着力从确立“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明晰“新工科”人才能力矩阵、明确“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核心,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再革命”,创设有利于“新工科”人才成长的“场域”,推动OBE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关键词]新工科;大学生; 高等教育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1.02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工科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为国家建设的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人才,很好地肩负起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人才的重任,也体现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服务社会的功能。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产业形态、经济形态的跨界融合,随之也对高等学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跨界融合”的要求,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向,“新工科”理念也就应运而生。“新工科”建设对于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探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科大学生创新型人才的培育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新工科”建设背景与内涵

(一)“新工科”建设背景

技术革命跟每一次产业结构调整与改革紧密相关。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技术革命都重塑了经济领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形态,并由此进一步塑造和推动着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都体现了技术改革与工程教育之间的紧密相关性,而且这种相关性随着产业革命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而愈发明显,并显示出推动产业改革与经济形态改革的强大能量。习近平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指出,“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现代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着世界各国进入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以来,以互联网与工业智造的融合、以及工业一体化为代表的全新技术革命所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扑面而来。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领经济竞争与技术竞争的制高点,都顺应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国家层面上的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战略。如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了旨在重新振兴美国制造业的“再工业化”;日本提出了“工业价值链”……西方发达国家“以智能化、精准化、绿色化为主要特点的再工业化,就是力图继续保持优势”[2]。因此,为了应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展开新一轮国际制造业发展竞争的需要,中国在国家层面上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经济产业领域也提出了“互联网+”等战略,而要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有赖于大量适应未来新经济新业态的新型工科人才。为国家战略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因而,高等教育必须要自觉肩负起培养适应未来新经济新业态的新型工科人才。

从高等工程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高等工程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改革紧密相关,它内嵌于整个经济技术体系,扮演着新技术和新业态改革“发动机”的重要角色,是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改革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需要高校面向未来布局新工科建设,探索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3]。着力推进“新工科”建设,以此为抓手推动高等教育的新一轮改革。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不能自外于社会,它必须要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相应的改革;此外,从工科大学生人才的培养角度而言,高等教育培养的工科大学生人才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在未来新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能够成长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也必须要顺应“新工科”建设发展的趋势,使其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工科人才。

(二)“新工科”建设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大国,为我国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与新一轮产业技术改革的融合,推动着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的不断涌现,而这一进程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与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积极推动高等工科教育改革,为我国新经济变革培育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推动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这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

推动高等工程教育的“新工科”改革,就必须首先明确“新工科”的内涵是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认为:“‘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4]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提出,理解“新工科”内涵的两个思考角度,一个是从具有理科优势高校角度来看,要注重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的主动延伸,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以培育新型交叉学科专业,从而培育新工科以及由此推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与发展;第二个是从工科优势高校角度来看,要注重加强工科学习的宽度和深度的两个向度,也即在知识宽度上要拓展基础知识宽度,在深度上则要进一步加強专业知识的学习钻研以及加强工程实践。通过传统工科的拓展延伸和交叉融合,以培育适应新产业新业态的新工科。此外,还要重视理科与工科的融合,从而形成面向未来、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工科[5]。上述关于“新工科”内涵的理解,都突出了“新工科”对不同学科间的延展与融合的工科专业建设新要求,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要求,都是为了适应新业态新经济而产生的。但是从新经济的角度来看,新经济仍处在不断变革之中。因而“新工科”的理念与模式也仍处于变革之中,但就“新工科”的重要特征而言,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工程教育与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的紧密融合无疑是其最显著的特征。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这样总结了“新工科”的6个基本特征:即创新性、前瞻性、交叉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引领性,并指出“新工科”并不是基于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传统工科的线性发展,而是工程教育与第三次产业革命相适应的,在理念、结构、模式、质量和体系等方面的深刻的、跨越式的改革。“新工科”是基于对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后做出的主动响应,高校要从自身的人才培养基础、资源和定位出发,同时面向“新工科”所服务的行业、产业和地域对象,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及地域对象的有效对接,并在这一过程中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培育多样化的工程技术人才,从而实现工程人才的精准培养与供给[6]。总的来看,新技术与新产业改革呼唤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高等工程教育必须要主动适应新技术与新产业改革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肩负起自身的使命,更好地推动“新工科”建设。

总的来看,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改革融合的加速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推进器”和“加速器”,它们形成了推动“新工科”建设的合力,并在很大程度上明确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路径,也揭示了“新工科”的基本内涵,为高等工程教育积极适应“新工科”建设,探索适合高校自身特点和增强产业服务能力的“新工科”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新工科”建设对工科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新要求

高校往往被比喻为“象牙塔”,但高校绝不自外于社会,它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重任,时代的发展也对人才素质提出相应的要求,并指引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当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所推动的产业改革,对新型人才特别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为工程技术人才与技术、产业的改革最密切相关,这也就指明了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

(一)确立“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

“新工科”建设的目的是应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以及新型产业不断涌现的需要,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战略而提出的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新工科”人才培养要着眼于适应新型工程技术发展,解决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创新需求,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工程技术人才。适应未来产业升级和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需要的“新工科”人才,应该是多学科融会贯通的知识复合型、具有较强工程创新、工程整合与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还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新型工科人才,从而更好地将技术创新与改革和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相融合,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

(二)明确“新工科”人才的能力矩阵

“新工科”人才是素养导向的教育,但素养教育的最终产出还是人才能力,因此有必要在确立“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明确“新工科”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以此搭建“新工科”人才的能力矩阵,为高等教育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新工科”人才的能力是一种更为综合性的能力,它围绕着新工程技术改革趋势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更综合的能力要求。2017年,美国工程技术评审委员会(ABET)制定的本科工程教育一般标准中列出了11项人才能力素养要求:包括“(1)能应用数学、科学和工程的知识;(2)能设计和开展实验,并分析和解释数据;(3)在经济、环境、社会、政治、伦理、健康和安全、可制造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等现实约束条件下,能设计系统、要素或过程,以满足所需要求;(4)能在多学科小组活动中发挥作用;(5)能明确、阐述和解决工程问题;(6)理解职业和伦理的责任;(7)能有效交流;(8)拥有必要的宽广的教育,以理解在全球、经济、环境及社会背景下,工程解决方案可能产生的影响;(9)有意識并致力于终身学习;(10)能认识当代问题;(11)能使用工程实践所需的技术、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7]。可见,“新工科”人才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单纯强调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教育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和能力发展的要求。要从世界各国“新工科”人才培育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明确“新工科”人才培养知识、能力、思维、价值观的结构矩阵,从而为指导“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提供目标和方向。

(三) 明确“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

素养是个体的能力、技能、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的复合体,具有复合性、社会性、发展性特点。就其发展性而言,不同时代对人的素养要求是不同的。创新素养是新经济时代人才的核心素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创新素养培育为中心。“新工科”人才作为创新型人才的一类,除了重视创新型人才所应当具备的创新素养的一般性要素以外,还要结合“新工科”人才这一新型人才的核心素养展开有针对性的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既要反映新经济时代的个体发展要求,也要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这实际上也是素养的社会性要求所决定的。对于“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而言,美国作为工程教育强国,其所提出的工程人才核心素养标准具有参照性意义。美国“工业互联网”所提出的工程人才核心素养要求“工程人才要具备某个工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同时具备网络通信、信息、大数据处理、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理工、人文结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足够;能够快速实现知识更迭、演化;有整体、系统的观念;能够宏观建模分析,微观设计实现;能够整合各领域知识解决问题”[8]。这对未来工程人才提出了多方面的综合素养要求,对于我们明确“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新工科”作为一种适应新经济新业态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成长理念,要“着眼于培养适应未来产业创新和产业融合,以及新业态新经济要求的新型工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和不同领域融会贯通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工程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9]。因此,“新工科”建设和“新工科”人才培养必须要把握“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甄别和明晰“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要素,从而为围绕这些核心素养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提供指导。

三、适应“新工科”建设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方向

(一)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核心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再革命”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沿袭着计划经济年代的人才培养模式。计划经济年代是集中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统一领导、统一考试、统一录取、 统一分配、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方式的体制,统一的教育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固定的教学模式、死板的管理方式,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能力低、创造力差、个性风采欠缺”[10]。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当下信息技术革命所驱动的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对于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工程跨界整合与技术创新的能力要求。可以说,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关口,它不仅要求高校继续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知识结构体系、师生关系、实践教学等多方面展开探索,从而推动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同时,还提出了培育适应新时代“新工科”建设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这势必要求将“新工科”人才培养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性重构之中,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再一次“自我革命”,从而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二)创设有利于“新工科”人才成长的“场域”

“场域”是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场域”是由社会成员按照特定的逻辑要求共同建设的,是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高校即是由教师与学生通过“教”与“学”的互动关系构成的“场域”。布迪厄以“自主性的度”划分了两种“限定的生产场域”和“大规模的生产场域”。“限定的生产场域是与场域本身的特殊化共同扩展的,而大规模的生产场域是社会场域的扩大,有更多的外在影响进入,社会力量和世俗力量更多的渗透,此种场域,边界往往模糊不清,特殊化程度不高”[11]。从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活动来看,高校是“限定的生产场域”;但从高校服务社会、培育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来看,又是“大规模的生产场域”,这两种“场域”叠加的特性决定了高校既要从事高校自身的科学研究、教书育人活动,又要紧贴社会发展需求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面对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技术背景下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对于创新型人才特别是新型工科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克服自身“惯习”的影响,克服“路径依赖”,按照教育部对“新工科”建设研究的要求,即“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12],主动对自身的教育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与社会创新型人才需求与期望相契合,为创新型人才特别是新型工科人才的成长创设更好的成长条件和成长“场域”,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成长。

(三)推动成果导向(OBE)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方式改革

OBE是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简称,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被视为追求卓越工程教育的正确方向,也被西方发达国家视为适合指导“新工科”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重视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这取决于培养目标;(2)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这取决于培养需求;(3)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这取决于培养过程;(4)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这取决于教学评价;(5)我们如何保证学生能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这取决于持续改进。OBE理念由3个下位理念组成,即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和持续改进”[13]。OBE以反向设计原则为指导,也即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引导,由社会人才需求决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由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学生要达到的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通过对学生达成的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评价状况来对教育过程进行相应的改革与重塑,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由此形成一个层层传导、环环相扣的系统,以更好地指导高校的人才培育系统的运作。从OBE理念的具体实施来看,首先需要确定“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新工科”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的社会需求导向性,这需要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判断高校是否达成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反馈以及持续的改进,以进一步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新工科”人才培养很适合采用OBE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是能够指导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恰当理念。高校需要确立OBE的“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以此为指导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改革。

概言之,“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特别是新型工程技术人才需求的新变化。高等教育要担负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培育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的教育使命,就必须树立“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以“新工科”人才培养为核心,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以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向前发展。面对大潮涌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高等教育肩负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由于工程教育与产业改革紧密相关,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信息时代日趋激烈的国家竞争,我们要将“新工科”人才培养放到增强国家的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整体经济竞争力的角度去统筹。因为“高等工程教育以培养面向未来的工程师或工程专业人才为终极目标,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是产业发展的孵化器、推进器和加速器,在面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不斷瞄准和对接新兴产业,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策”[14]。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竞争,可以说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国家竞争的一个重要聚焦点,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是我们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站稳脚跟的关键。因而,我们从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育能够与世界发达国家竞争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我们树立“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以“新工科”人才为代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 创造未来[N].人民日报,2014-06-04(02).

[2]朱正伟,周红坊,李茂国.面向新工业体系的新工科[J].重庆高教研究,2017(3):15-21.

[3]吴爱华,侯永峰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2-9.

[4]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5]李薇薇.新工科,打造培养“大国工匠”摇篮[N].中国教育报,2018-03-21(010).

[6]郑庆华.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领 创建“新工科”教育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7(12):8-12.

[7]周开发,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7(3):22-35.

[8]朱正伟,周红坊,李茂国.面向新工业体系的新工科[J].重庆高教研究,2017(3):15-21.

[9]焦连志.“新工科”背景下工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

[10]陈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报业,2018(24):99-100.

[11]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43-150.

[1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EB/OL]. http://www.moe.edu.cn/s78/A08/A08_gggs/A08_sjhj/201702/t20170223_297158.html.

[13]姜晓坤,朱泓,李志义.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2):17-24.

[14]陆兴发.新工科视域下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提升的教学设计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149-151.

(责任编辑:刘宇)

作者:焦连志

新经济高等教育创新体系论文 篇2:

新时期高校“新工科”建设 及发展路径研究

[关键词] 新经济战略;高等院校;“新工科”建设;教学理念;工程科技人才;工程创新;校企合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新工科”建设,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呼唤“新工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呼唤“新工科”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硬实力呼唤“新工科”建设。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等重大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科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工科”建设的历史回顾

(一)中国工程教育发展历史回顾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截至2016年,工科本科在校生约538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毕业生123万人,专业布点17037个。回顾历史,我国近代工程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 5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19 世纪 60 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工程教育培养工程人才是以“借法自强”为目的,意在从技术层面实现强国强军。民国时期,受美国的影响,工程教育开始学习美国模式,实行的是“技术范式”。第二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时期,由于同在社会主义阵营,我国工程教育发展主要以苏联模式为主,实行的仍然是“技术范式”。第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之后,工程教育开始变革,自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进入新的探索期,逐渐开始以美国的模式为导向,实行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遵循“技术范式”。第四个阶段: 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由于学生人数的陡增、“科学范式”的持续实施,以及企业重心的转移,导致工科学生的实践教学逐渐被减弱,越来越多的工科学生只需完成毕业论文或非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就可以完成学业。这必然导致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渐行渐远。2000 年,“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标志着工程教育模式开始了新的改革。第五个阶段: 2010 年7 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为进一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实行“科学范式”,探索“成果导向教育(OBE) 模式”等举措,为推动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 年 6 月,中国成为第18个《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标志着我国的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

综上可见,无论是学习苏联模式还是美国模式,抑或是欧洲模式,每个阶段的工程教育都伴随着工程教育模式或范式的转变而变化,且每个改变都是针对上一个模式或范式的不足而提出的,这样的改变才会导致工程教育产生“新”的变革。但是,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动能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时期,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工程教育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例如,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工科教学理科化,对于通识教育与工程教育、实践教育与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存在模糊认识,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实际脱节太大,工科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这些问题呼唤着“新工科”的出现。

(二)“新工科”建设的背景

“新工科”是从全面创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以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战略视角出发,而提出的新课题。当前以问题为导向,基于“新工科”视角的工程教育讨论逐渐热烈起来,“新工科”建设号角已经吹响,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已经“起跑”。

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的战略研讨会,共同探讨了“新工科”的內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明确了“新工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作用,达成了“复旦共识”。随后,2 月 20 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出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6 号),对“新工科”研究的主要内容、组织方式、时间安排、牵头单位和联系人等进行了周密部署。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工科优势高校会议,发布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计划(“天大行动”),提出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特别强调了行动计划的问题导向。4月28日,CDIO工程教育联盟年会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召开,重点关注“新工科”建设,着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千生计划”。5月11日,地方高校卓越联盟年会在湖南工程学院召开,进一步凝聚地方高校力量,聚焦“新工科”建设。总体而言,“新工科”建设分为3路大军齐头并进:工科优势高校组由浙江大学牵头,综合性高校组由复旦大学牵头,地方高校组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汕头大学共同牵头[2]。6月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全面启动、系统部署新工科建设。30余位来自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深入研讨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时代新机遇,聚焦国家新需求,谋划工程教育新发展,并审议通过《“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北京指南”),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意见。7月9日,携手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智慧教学平台“雨课堂”,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美国DIGILENT(迪芝伦)科技有限公司与半导体生态圈全球院校合作伙伴,共同举办了“面向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工科研讨会。至此,“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就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 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 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之后,半导体生态圈开启“新工科”之“交大篇章”(如表1所示)。


(表1) “復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构成“新工科”建设三部曲

研究显示,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模式可归纳为3类:第一类是综合性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 其实践模式是“复合交叉”, 侧重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人才培养, 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复合型;第二类是工科优势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 其实践模式是“主辅贯通”“本硕贯通”, 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多样”;第三类是地方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 其实践模式是“创新协同”, 注重国际化发展和精细化培养, 强调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3] (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经验

(三)“新工科”建设的初衷

“新工科”建设的春雷始鸣,那么“新工科”新在哪里?教育部“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中对“新工科”的研究与实践,明确提出了五个新方向(即“五新”)。

1. 工程教育的“新理念”: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

2. 学科专业的“新结构”:面向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开展新兴工科专业的研究与探索,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等。

3.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总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 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

4. 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在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新兴工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开展多维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

5. 分类发展的“新体系”:分析研究高校分类发展、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体系结构,提出推进工程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宏观政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

(四)“新工科”建设的内涵

“新工科”建设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新工科”的基本范畴是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其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新工科”建设具有战略型、创新性、系统化、开放式的特征。“新工科”建设将阶段推进,需要重点把握学与教、实践与创新创业、本土化与国际化三个任务,关键在于实现立法保障、扩大办学自主权、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三个突破。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新工科”建设的侧重点和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如中山大学采用的是“复合交叉”模式,浙江大学采用的是“主辅-本硕”贯通模式,南京理工大学采用的是“多元多样”模式,汕头大学采用的是“国际化——精细化”模式,东莞理工学院采用的是“产业+学院”模式。相关的典型个案深度阐释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

(五)“新工科”建设的特征

“新工科”建设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战略性。“新工科”不仅强调问题导向,更强调战略导向。“新工科”建设必须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加快理念转变,深化教育改革,既为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当前需要培养人才,又要为支撑新型产业培育发展等未来需求培养人才。

2. 创新性。创新是工程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新工科”建设要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从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举措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变革,重塑工程教育,而不是旧范式下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

3. 系统性。“新工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需要从系统的角度积极回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并将培育发展“新工科”和改造提升传统工科作为一个系统,设计一个教育、研究、实践、创新创业的完整方案[4],为工程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提供新动力。

4. 开放性。“新工科”是更高层次的开放式工程教育。应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对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内促进工程教育资源和教育治理的开放,加快形成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深度融合的共建共享大格局。

(六)“新工科”建设的重点

“新工科”建设主要抓好五方面的重点工作:

1. 抓理念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德学兼修,着力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

2. 抓结构优化。一方面加快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体现工程教育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主动布局新兴工科专业建设,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争取由“跟跑者”向某些领域的“领跑者”转变,实现变轨超车。

3. 抓模式创新。完善多主体协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强化工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推进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

4. 抓质量保障。加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制订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师资评价标准与教师发展机制。

5. 抓分类发展。促进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努力培养各种类型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全面提升工程教育质量[5]。
二、“新工科”建设的重大意义

“新工科”这一概念自2016年提出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教育部组织高校进行深入研讨,逐步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和“交大篇章”等纲领性文件,为下一步的工程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显然,“新工科”不是局部考量,而是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今后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

(一)增强使命担当,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需要建设“新工科”

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是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起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适应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迫切需要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工科”建设需要我们认真履行好高等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中的职责使命,进一步增强使命担当,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二)强化危机意识,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需要建设“新工科”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目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能源紧张、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全球性难题,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大数据分析、移动和云计算、网络空间、能源、智慧城市、量子计算、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合成生物等新兴科技趋势,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工程人才,成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要战略选择。

(三)遵循发展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新要求需要建设“新工科”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意见》进一步深化了立德树人的内涵,也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指导方向。积极推动工程教育的全面改革创新,遵循工程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工程创新人才发展规律,把培养未来全面发展的工程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是落实立德树人新要求的重大举措[6]。
三、“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经过“质量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创新创业改革”等重大改革举措,取得了巨大成绩,形成了规模第一、层次完备、专业齐全的工程教育体系。而2016年6月加入“华盛顿协议”,更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真正融入世界。但也应当看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新工科”建设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需要解决。

(一)发展理念不适应,工程教育质量不高

当前,工程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工程教育理念滞后直接相关,主要表现在工程教育理念与当前的变化和未来的需求不适应。例如,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贯彻落实不到位,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理念没有完全融入教育过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有待强化,绿色工程教育理念尚未牢固确立等。

(二)人才结构不适应,科技拔尖人才不多

世界级工程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不足,大国工匠紧缺,基础、新兴、高端领域工程科技人才短缺,工程技术人才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传统工程人才相对过剩,呈现出制造业人才结构过剩和短缺并存、企业“用工荒”与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局面。

(三)知识体系不适应,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当今社会,新知识呈指数级数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知识成果转化周期缩短。但从内容上看,工程教育课程知识陈旧,与实践和社会需求脱节;从结构上看,学科专业设置按照既有知识体系呈层级式结构,划分过细;从机制上看,学科专业调整设置灵活性不足,滞后于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

(四)培养模式不适应,教育教学成效不佳

以全球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一系列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学习、信息共享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此带来了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环境和条件以及教师的需求和结构等的不适应。与此同时,经济环境和社会雇主需求的变化要求工程教育从单纯追求学术表现回归到与实践的相关性,致力于回应、参与和解决不断涌现的人类社會问题。这些要求在目前的培养模式中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因此,加快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新工科”是立足我国战略发展需求、国际竞争趋势和立德树人时代要求提出的深刻命题。工程教育必须加快改革,以“新工科”的整体面貌迎接挑战,为国家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新工科”建设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应当以整合性思维引导工程教育知识体重构、知识生产模式创新和知识组织制度变革,并以工程教育新范式引领学科专业结构、知识体系、工程教育方式、工程教育资源和工程教育标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实现工程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
四、新时期“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路径

可以预见,在未来20年里,工程教育将面临着工程“新业态”的重大挑战,这种挑战是基于工程制造领域的全链条革新,以及由此带来的终端产品和服务的颠覆性的形态改变。我们应该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指引,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从而推动思想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同时,“新工科”建设必须从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工程范式走向新工科范式。

(一)以“关注两个主体”为核心,转变教学理念,打破教育壁垒

教师和学生是工程教育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主体之间的深度互动是根本。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即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不去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没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是教育的缺憾[7]。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首先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道、授业、解惑”逐步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悟道、求业、生惑”的新境界,加大学生选择空间,方便学生跨专业跨校学习,增强师生互动,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鼓励学生悟道、问道、寻道,启发学生求是、求真、求业,从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工程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动手”,与“动手”相关联的是“动口”“动笔”“动脑”等,“动”的过程是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更是兴趣不断浓郁的过程。

(二)以“培养两个能力”为目标,强化市场适应,提升工程创新

高校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难以赶上企业的快速发展,高校难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无缝衔接的人才,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变通能力、適应能力的工程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整体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因此,“新工科”的内涵应在于提高学生适应变化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但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们的创新热情;二是学校及社会的文化氛围没有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动力;三是学校缺乏或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软硬件建设,等等。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环境、优化教育设施、变革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充分激发师生的活力、创新力和创造力。

(三)以“做好两个保证”为牵引,立足专业底线,推动星级拔尖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晰,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既要基于“底线思维”做好专业国际认证,又要基于“拔尖思维”做好专业星际评定,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具体而言:一是立足专业底线,遵从国际标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于“底线思维”,主要采用国际通用的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和标准,以“教育产出”作为工程教育的认证门槛,重点关注毕业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专业知识技能、终生学习的能力及健全的世界观和责任感等。截至2015年底,我国已对533个专业点进行了认证,涉及17个专业领域。二是推动专业拔尖,构建星级评价。在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过程中,除了把牢专业认证底线,还应树立工程专业的“星级标杆”和“拔尖思维”,通过试点开展星级专业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工程教育质量社会评价机制,鼓励利益相关方以多种方式评价工程教育质量。鼓励第三方机构发布企业对人才培养贡献度报告,将接纳学生实习、教师践习作为重要指标。鼓励行业发布高校对行业发展贡献度报告。继续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展星级专业评价试点工作。委托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等第三方机构制订制造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从业(执业)标准和水平评价标准,建立制造业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三是建立完善制造业相关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研究生相关学科学位基本要求,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动高校确定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对产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适应性和匹配性。

(四)以“融通两个空间”为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动力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飞速发展,以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样也给工程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形势下,必须根据学生志趣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通过融通线下与线上两个空间,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及“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结合”转变。具体而言:一是融通线下与线上两个空间,探索工程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方法。如果说传统的面授课堂是“同时同地”的模式,那么在不同学校之间可以探索“同时异地”的直播课堂教学模式。在“异时异地”的录像模式下,或许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持续,然而“异时异地”+“随时随地”+“线上空间”的MOOC(M-

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又称慕课)模式则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又称私播课)模式可能更为有效。二是融通线下与线上两个空间,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生态。一方面,要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探索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学籍管理、质量监控、考核评价等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加快管理者本位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另一方面,可以试行“高足弟子传授”的教学方式,解放教师的同时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将传统的被动灌输的填鸭式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自主互助的探究式主动学习模式,从而实现从“以教学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

(五)以“协调两个平台”为保障,引入市场力量,强化校企合作

我国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培养应当构建以高校为主体的多元协同体系,由高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发挥校内平台与校外平台的联合效用,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一方面,要优化校内协同育人平台。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推进以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为途径的教育教学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实际业务环节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师资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机构、未来技术学院、产业化学院等方式,突破体制机制瓶颈,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平台保障。另一方面,要完善校外企业实践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围绕提升学生适应变化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汇聚行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业优势资源,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通过引进制造业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推进高水平大学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推行高校工程师实践型师资计划,增强工科教师现场工程经验,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完善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共建,增强合作深度和广度,完善企业考核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发挥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多主体合作的积极性[8]。

总之,“新工科”建设的提出为工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丰富了工程教育“中国经验” “中国模式”的内涵。“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打破学科壁垒、越过专业藩篱、打通本研隔断、消除校企隔阂、激发师生热情,关注理论、机制、路径、模式、特征、特色、标准等综合研究,避免“口号型、混搭式”的培养目标[10]。当前,“新工科”建设特别需要关注实证研究与相关实践,关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做好专业论证和专业认定两个保证,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互动优势,强化高校、政府、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协同育人功能,从而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爱华,侯永峰,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2]陆国栋.“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5).

[3]张海生.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类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8,(1).

[4]詹姆斯·杜德斯达.变革世界的工程——工程实践、研究和教育的未来之路[Z].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译.杭州:浙江大学本科生院,2009.

[5]怎样建设新工科?深化工程教育改革“5个重点”来了[EB/OL].南方网,2017-06-13.edu.southcn.co

m/e/2017-06/12/content_17244078

9.htm..

[6]鐘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7]李拓宇,李 飞,张婉滢,等.我国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机制探析——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

6,(4).

[8]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9]张大良.新工科建设的六个问题导向[N].光明日报,2017-04-18.

[10]蒋宗礼,姜守旭.发挥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新工科建设的推动作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8,(1).

[责任编辑:李利林]

作者:胡瑞年 刘璞

新经济高等教育创新体系论文 篇3:

教育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从教育创新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智能教育、终身教育、通才教育、管理教育和创业教育,指出了教育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一种重要的手段,对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 创新 经济发展

一切创新的目标或目的,都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本文拟从经济学视角对教育创新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教育创新带来一些有益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

一、教育创新的内涵

“教育创新”,涉及到“教育”与“创新”这两个基本术语,可以说是一种复合概念。教育主要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人的自身发展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而创新主要指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者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使其技术体系发生变革以获得企业家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的过程。显然,这里的“创新”是一种经济学概念,具有特定的经济学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活动的本质是教育家审时度势地对教育结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按照教育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重新设计教育生产函数的创造性经济活动。而教育创新的外部取向为实现教育生存和发展的优势,其内部取向为获取相对的人才培养优势 [1],其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生产力,同样蕴含经济学的意义。

二、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

1.智能教育。当今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而创新者的培养通常是通过教育来完成。通过智能教育,使竞争者最初的投资能有效吸收技术扩散的成果,沿着技术的进步曲线进一步将自己的生产、学习活动推向更高水平。对高校而言,通过各种形式的产学研使教育形式的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活动。对企业而言, 具有较大优势的高新技术、高质量服务回报也需要通过智能教育,催生大批高新技术和优秀人才才能实现。

2.终身教育。终身教育认为教育应当贯穿每个人一生的全过程,前阶段用于受教育,后阶段用于工作。[2]新科技将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新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引致价格下降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谁能最先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就会在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正是由于社会上迅速膨胀的对知识的需求,使得终身教育成为社会生活的基础,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劳动者对教育的需求不再是某一年龄段而成为生存的第一需要。

3.通才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科技进步的需要。高等教育的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有较强实用性的通才上来,以适应经济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融人文思考于专业课教育之中,以专业课程为主导,兼顾专业和人文社会科学[3],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培养学生宏大的视野、开阔的胸怀、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让学生在拥有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面的同时,追求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提高。

4.管理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由分化走向综合,强调团队精神,联合攻关、联营协作就成为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管理教育是为了帮助管理者提高分析、判断能力,运用管理学知识在生产经营中进行理性的优化和决策,在先进技术的市场上建立最初的领先和主导的地位,牢牢控制随后而来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流,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中渗入管理科学的教育,使技术教育与管理教育互为补充,使学生不但具有一定的技术知识,而且兼备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计划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及经济核算能力。

5.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种发展。通过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上的新商品并给企业带来利润,创新过程中的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应用、新市场开拓和新管理模式的推行,都基于创新,着眼创业。在实施过程中,创新和创业都是在教育基础上进行的,通常都是采取渗透和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教育创新与经济发展

教育创新参与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工程研究与基础科学,实现三者的协同,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1]。

1.教育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在教育创新的过程中,随着创新环境变化, 基础研究领域愈来愈离不开政府的投资。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不仅可以产生新的科技知识,提高了在不同科学和技术领域解决复杂问题的意会能力,而且开启了企业和大学合作的网络之门[4]。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的公共支持体系已经促进了对新知识的研究,同时也提供了一批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人力资源。战后美国创新系统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大学在R&D计划中扮演了一个研究中心的角色。在研究经费的预算上,高校依赖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在整个美国R&D费用中,大学所占的份额从1960的7.4%增加到了1995年的将近16%,而且在1970-1995年间美国进行的将近60%的基础研究在大学[5]。虽然对这些基础研究领域投资的预期利益回报水平要低于开展应用研究活动的预期利益回报水平,然而一旦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将极大地增强本国的核心竞争力。日本80年代末的泡沫经济就缘于自身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没有取得突破,当美国在一些核心领域没有对日本继续开放之后,危机就接踵而来。由此,政府应加大对创新的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在推动创新中的互补作用,完善市场机制的建设。通过教育创新,加快学术科学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2.教育创新为经济发展培养新的增长点。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准是该国经济发展状况最明显的指示器,生产力的增长,失业率水平是最能直接影响大多数人生活水准的三个变量。生产力的增长是国家长期持续发达的关键,其增长在于更高层次的投资和调节不同类型的投资二者的结合上面。传统理论认为,投资主要包括资本投资和人才资源投资等。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和资本一样,是一个生产要素,它是“内生”于经济活动中的,起源于企业为获得最大利润所做的投资决策努力,强调经济增长的速率是由人力资源的储备总量来决定和驱动的。因此,如果向教育和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投入过少,那么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比它应该达到的水平低。这种速度的降低通过积累,意味着增长方面细缩的差别就有可能导致未来经济产出上的极大差距[7]。二战以来,不同类型发展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实施的不同发展战略产生的较大差异表明: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长率快于重视物质资本投入的国家,且差距越来越大。可见,熟练的、技术上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是争取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增长状况的关键构成之一。

参考文献:

1.廖湘阳.教育创新的多元价值期待[J].教育评论,1999,(6).

2.周洪宇.终身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J].新华文摘,2003(7)

3.李开玲,郭桂英.面向终身教育的高等工程教育:矛盾与协调高等[J].工程教育研究. 2006(3)

4.李正风,曾国屏.走向跨国创新系统-创新系统理论与欧盟的实践[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5.曾国屏,李正风.世界各国创新系统-知识的生产、扩散与利用[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李 恩 温 静 刘 柳

上一篇:职业教育与珠宝市场营销论文下一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