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保险论文范文

2022-05-10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失业保险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日前,记者从来自人口大省河南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失业保险处的一份报告中获悉,去年该省失业保险金征缴总额为13.6亿元,虽创下历史新高,且位居全国第七,但是同年发放给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金支付额却达到了12.5亿元,其中六成以上的省辖市当年收不抵支,四成的统筹地区进入失业保险基金支付预警线。

第一篇:失业保险论文范文

失业保险影响失业者再就业探究

摘要:介绍失业保险的定义,分析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与不足,分别论述中西方学者关于失业保险影响失业持续期的研究,根据我国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失业保险与再就业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失业保险的再就业功能发挥并不充分。最后提出改革思路,以期为消除潜在的社会风险和动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失业保险;再就业;影响;探究

一、失业保险的定义

所谓失业保险是由国家确定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的办法,使职工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转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他们重新实现就业创造条件。其核心内容是社会集中建立失业保障资金,分散失业风险,保障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并通过失业培训,促进失业者尽快再就业。这种制度有两大功能:一是保障生活;二是促进就业。正是由于失业保险的这两大功能,人们又将其称为失业现象的“减震器”和“安全网”。目前,失业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而世界各国主要通过失业保险来解决失业问题。

二、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现状与不足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开始于1986年,并先后制定了三部有关法规:一是1986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二是1993年4月发布的《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对原有《暂行规定》有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三是1999年颁布实施了《失业保险条例》,也就是目前仍在执行的规定。失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失业保险建立以来,有效地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失业人员再就业,同时支持了企业改革。时至今日,失业保险更应扮演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的角色。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已在很多方面显露出不足,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在价值层面上,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功能定位不够准确和有违公平原则两大不足。在立法技术上,缺乏一个层次分明相互协调的综合性失业保险法律体系,且立法层次偏低,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和相对完善的法律责任;资格条件审核不严,欠缺资格审核机构,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资格条件的规定比较含糊或根本未做规定;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和失业保险待遇偏低,计发办法不合理,且与其他制度缺乏相互衔接促进再就业的措施几乎空白。在失业保险的管理上,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失业保险基金收多支少,开支不合理;失业救济金发放失控等。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单纯强调失业保险的生活保障功能已很难解决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必须探寻更积极的失业保险机制,发挥其抑制失业和促进就业的能动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失业保险“社会稳定器”的减震作用,维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三、西方学者关于失业保险影响失业持续期的研究

对于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的研究,西方学者早就开始了。西方学者对于失业保险影响失业者再就业行为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其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有劳动力供给行为、失业持续期、劳动力流动与转换等,其中,关于失业保险影响失业持续期的研究占绝大多数。失业持续期即失业者从发生失业到重新就业之间的时间间隔,失业持续期的长短是体现再就业水平和效率高低的主要方面。关于失业持续期研究的观点主要有:一是主流观点认为,高额度和长时期的失业保险水平,会延长失业者的失业持续期,使失业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新的工作;二是认为失业保险金具有正面的激励作用,能够使失业者的搜寻工作能力得到增强,反而会更快地实现再就业。

认为失业保险水平与失业持续期存在正相关关系的观点。近几年的经验研究结果与早期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在对美国的研究中,失业持续期对于失业保险给付额的弹性系数要高于0.5(Meyerl990),对于保险给付期限的弹性则要大大小于0.5;Hunt(1995)对德国的经验研究也发现了两者间的明显相关关系;在对瑞典(Carling et al1996)的研究中,这种影响效应则要小得多;Ham and Rea(1987)研究得出加拿大的失业持续期明显受到保险给付期限的影响,但不受保险给付额的影响;Abbring,van den Berg,and van Ours(2000)等发现荷兰失业保险给付水平的下降能够明显缩短失业持续期,但在其分析中很难将失业保险给付的减少与其它政策因素分开进行比较,只能分析其联合效应。总之。虽然各国之间对于失业保险影响失业持续期的分析结果有所差异,但失业保险与失业持续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存在并经过检验的。

关于失业保险水平对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影响的经验研究方面,Mortensen(1977)、Burdett(1979)、Meyer(1990)、Katz and Meyer(1990)等人通过大量的经验研究,证实了再就业率随着失业保险给付期限的临近而不断上升。他们也考察了失业保险给付水平对再就业行为的影响,再就业服务等针对长期失业者的劳动力市场项目的作用。Edin and Holmlund(1991)、Carling et al(1996)等人以欧洲福利国家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近保险给付终点时,参与劳动力市场项目的失业者明显增多,再就业率的变化则不明显,充分证明了失业保险水平的提高对于失业者的再就业有着明显的负激励效应。

在研究方法方面,多数研究中均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如持续时间模型(duration model)、横截面数据模型(cross section)等),采用各种数量和统计方法对失业保险的激励效应进行了估计。在不涉及外生政策变量的研究中,典型的方法是对失业持续期与失业保险给付期限、给付水平或替代率、工资或收入水平以及其他人口统计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在对失业保险影响失业持续期的研究方面,Tatsiramos等使用参数化存活分析(survival)等计量方法,建立了关于失业的参数化持续时间模型(durationmodel),将失业保险给付水平变化作为外生变量分析其对失业持续期的影响。一些学者还研究了失业保险对于不同收入和性别的失业者、失业保险体系外的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的影响效应。通过长期研究逐步形成了基于不同研究方法和角度的理论体系与模型,探索出了失业保险影响失业者再就业行为、失业持续期以及再就业率的基本规律。

四、我国对于失业保险与再就业方面的研究

我国对于失业保险与再就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多数只是对失业保险对于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定性描述。

在实证研究方面,仅有的实证分析的文献是对失业持续时

间的研究,聂爱霞做了失业保险对失业持续时间影响研究综述,认为我国关于失业保险和失业持续时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归纳起来有两类,一类是从失业保险给付额度的存在或变化的角度进行探讨;另一类是从失业保险给付期限变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如杜凤莲等利用调查数据分析了失业持续时间对中国城镇人口再就业后工资的影响,发现失业持续时间每延长10%,再就业后工资就下降0.46%-0.55%;再有,王元月等根据工作搜寻理论和青岛市失业者登记数据对享受不同失业保险给付期限的失业者的失业持续时间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发现:享受失业保险者的失业持续时间明显长于不享受失业保险者的失业持续时间,在失业保险给付额度相同的条件下,失业保险给付期限与失业持续时间成变动关系。在使用的方法和工具方面主要有存活分析方法;持续时间模型(马驰骋,王元月;2006)证明了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同样对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具有负激励效应,延长了失业持续时间。

五、结束语

从以前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对于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的关系方面大多只是仅限于文字性的描述,并没有确切说明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本文没有继续从失业持续期的角度人手,而是从宏观上对失业保险与再就业之间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失业保险与再就业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失业保险的再就业功能发挥并不充分。

第一,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失业保险金的发放与领取失业保险的人数与再就业和国企再就业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尽管各自的增长是非平稳的,但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第二,虽然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失业保险金、再就业培训费与领取失业保险的人数与再就业有较强的相关性。失业保险对再就业有很强的影响,但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并不是再就业的原因。这说明,目前失业保险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主要停留在生活保障层面,在促进再就业方面发挥的功能还不够,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助长了一部分人的懒惰情绪。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生活保障功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失业保险的再就业功能。

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失业保险对于再就业的负激励效应。对此,我国要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与制度设计。基于就业优先的考虑,我国的失业保险不能只充当事后消极救助的角色,而应当发展就业型的失业保险体制。具体来说,失业保险制度要在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基础上,设计适度的保险给付水平,并提高再就业服务水平,以增强失业者的自我保障能力和再就业能力,帮助失业者重返劳动力市场,消除过度保护所导致的失业者寻找工作动机下降的负面后果。

第三,失业保险金中用于再就业的培训费对再就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虽然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不存在因果关系。这说明失业保险与就业服务结合还不够紧密,再就业补贴使用效率不高。鉴于此,我们应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加大用于促进就业的比例,适当加大转业训练、生产自救、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的投入。同时规范失业保险基金征缴和使用管理,在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使用、管理、调剂上下功夫,加强基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作者:康俊安

第二篇:失业保险亮红灯

日前,记者从来自人口大省河南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失业保险处的一份报告中获悉,去年该省失业保险金征缴总额为13.6亿元,虽创下历史新高,且位居全国第七,但是同年发放给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金支付额却达到了12.5亿元,其中六成以上的省辖市当年收不抵支,四成的统筹地区进入失业保险基金支付预警线。更为严重的是,有20个县市区已基本没有结余,只有靠同级财政补贴,上级调剂或借款维持发放。

“如果笼统地计算一下,现在剩余的钱只够给失业人员再发放不到2年的失业保险金,再这样下去,我省失业保险大堤将岌岌可危……”失业保险处副处长王中朝忧心忡忡。

很多人将失业保险比喻为在业人员防患未然的“保护神”。如今“保护神”自身已经危如累卵,人们不禁要问:失业保险,这项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制度究竟是怎么了?

让人忧心的缺口欠费

其实,让人忧心的不仅仅是河南省,其他省市的失业保险金征缴情况也不容乐观。

一组令人揪心的数据

来自太原的消息说,2005年该市失业保险费征缴额达到1.2亿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是,失业保险征缴清欠任务还很艰巨,到去年3月,欠费金额达到2.5亿元。

而湖北失业保险费拖欠更为惊人,达到了9亿元。该省2005年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87万人,然而由于一些参保单位“核而不缴”,导致全省失业保险欠费净增7000万元,累计欠费达到9个亿。部分地市欠费已超过亿元,个别地方实际缴费人数只有参保人数的20%左右。

这一问题早在3年前即引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注意,在当年做过的一个内部统计证实,2003年末,已经有辽宁、安徽、湖北、重庆和甘肃当期失业保险基金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2003年1-9月,合肥市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8426万元,总支出1亿多元。仅该市,2003年失业保险基金缺口就达6000万元。

山东省审计部门曾对2486户缴费单位的失业保险金缴纳情况进行审计,结果发现这些部门共欠缴8051万元,占应缴费的62%,其中事业单位欠费1472万元,占应缴费的71%;有1547个应参保单位未参加失业保险,涉及40.5万人漏缴失业保险费2645万元。

福建省2003年底失业保险金的累计欠费7390万元,一些地市的失业保险金出现了当期收不抵支现象。如南平、龙岩两市连续几年都出现当期收支缺口情况。

在云南省普洱市,截至去年6月底,失业保险基金收入979.23万元,支出1166.63万元。当年1-6月份全市平均每月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达7470人,每月需发放失业保险金240万元,而实际平均每月仅收取150万元,每月缺口约90万元,全市共欠发失业保险金1050.53万元,涉及失业人员7355人。参保单位累计欠费达1184.4万元,其中企业欠费595万元,事业单位欠费581万元。

拒绝参保的心理误区

失业保险对于在职职工,既是免除后顾之忧的社会保障,又是个人理财的重要内容,为什么欠费还如此严重呢?

河南省今年1月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很能说明问题。该通知强调事业单位必须全部参加失业保险,不参保造成失业人员不能享受失保待遇的,将由单位承担赔偿。诚然,事业单位不愿参保已成为推进失保制度的“黑客”。

湖北省就业局的一份报告表明,由于“事业单位对参加失业保险认识不足,且缴费资金渠道一直难以落实,导致事业单位欠费现象严重”。另外,“缴费单位普遍存在‘重养老、医疗,轻失业’的思想,不愿意缴纳失业保险费”。

“部分事业单位拒绝参保、参保不缴费、缴费不足额是目前扩面征缴面临的主要问题。”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失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河南省企业失业保险参保率已基本达到100%,但机关事业单位参保率却一直不高。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职工认为自己失业的可能性很小,“交了八成也用不上”的想法已成为个别事业单位拒绝参保的心理误区。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云南省普洱市政府要求从2005年8月1日起,全市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1608个事业单位44130个职工要参加失业保险。但是直到去年7月,仍有澜沧、江城、孟连三县没有启动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而已经启动的部分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应承担的2%部分仍然没有到位,个人应缴部分也没有全部收缴。

对事业单位在失业保险上存在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也强调要加大对事业单位失业保险稽核力度,对于未办理失业保险登记的单位,劳动部门将依法对责任人予以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并作出相应的经济处罚;逾期拒不缴纳保险费的,按规定加收滞纳金;由于单位不参加失业保险而导致本单位失业人员不能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由单位按规定给予赔偿。然而,实际效果是怎样呢?事业单位对参加失业保险的抵触,仍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龙头企业的难言之隐

事业单位认为失业的可能性小不愿参保,而失业率相对较高的企业更是欠缴保费,似乎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山西省失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现阶段失业保险费缴纳主体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然而国有企业欠费严重,非国有企业参保不足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效益好的企业重养老保险轻失业保险,特困企业无力缴纳,个体私营及乡镇等非正规就业单位无意征缴失业保险等等,则是失业保险欠费的另外几个要因。

很多企业认为养老保险解决了职工老有所养,对稳定职工队伍有益处;参加医疗保险,职工病了有人管,可减轻企业负担。唯独失业保险的好处看不见。甚至有企业法人认为,自己任职期间,没有失业职工,缴失业保险金是白作贡献。同时,职工也认为单位效益好收入高,缴费标准也高。企业不倒闭自己未必失业,即使4%-5%的人失业,要全员“背黑锅”不划算。因此少缴、欠缴、有意逃避而不缴,甚至联合抗缴现象时有发生。而一些特困企业工资都难以保证,缴纳失业保险显然力不能及,补缴上欠的失业保险金更是“天方夜谭”。那些劳动力流动性大的私企,雇主不愿意缴纳失业保险,雇工也不愿意缴,认为临时性工作本来就是半失业状态下的“打短儿”,缴纳失业保险还不如有钱买商业保险。

山西全省累计欠费达3.8亿元。其中的欠费大户有:太钢集团1.5亿元,太化集团1685万元,太重集团955万元,太原市煤气化集团630万元等。据说,太钢集团的欠费已经影响到其他单位的缴纳,许多企业认为,太钢是国有企业的龙头老大,它欠费,我们也不缴。

不过,太钢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曾任该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毋建贞透露,太钢集团效益低迷始于1995年,不过职工个人的失业保险一直在足额收缴,而企业的失业保险则从这一年开始断缴。作为山西省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太钢集团约有1700多名下岗职工。集团一直对这部分下岗职工发放生活费并承担着再就业培训的职能,费用就来源于收缴的职工个人失业保险。太钢也一直希望与这部分下岗职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但因涉及人数多,职工的思想一下难以转变,所以一直未能解除,但又不能强制解除。虽然太钢近年效益回升,但多年来承担的社会负担较重,而且冶金行业受市场、资金影响,效益不稳定。如果太钢集团要缴清欠费,可又难以在短期内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下岗职工进入不了社会,还需太钢集团负责支付生活费和再就业培训,这就需要另外拿出巨额资金来支付这笔费用,对于处在重大结构调整阶段的太钢集团,显然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失保”:缺乏足够的征缴手段

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作为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之一的失业保险,大多数人对其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李惊雷曾就失业保险的认知度做过问卷调查,显示仅有57.7%的人表示对失业保险制度了解一点,36.7%的人表示一点都不了解。失业保险征缴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现有法律层次低

失业保险征缴依据是《失业保险条例》,法律层次低,条例所明确的责任处罚条款划分不细、力度不强,也阻碍了失业金制度的全面推行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山西省失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有关人士就坦言,由于征缴机构在具体征缴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征缴手段,对一些欠费大户也是“有想法没办法”。《失业保险条例》虽然规定征缴机构有权对欠费单位负责人进行罚款并加收企业滞纳金,但执行起来并不容易,一位有过亲历的征缴人员苦笑说:“该收的失业保险费都收不上来,收滞纳金、处罚负责人更是无从谈起。”

郑州市社会保险稽查大队副大队长尹瑞山的遭遇就是一个明证。

去年12月18日,郑州市社会保险稽查大队执法人员来到河南新郑卷烟厂,催缴企业欠下的310多万元失业保险费。当天上午11时10分,稽查大队副大队长尹瑞山拿出执法证,带领人员要求进入厂内,但门口几个身穿深蓝色“经警”制服的保安人员拒绝他们进入,并说不知道相关处室联系方式,领导也很“忙”,无暇接待他们。这已经是该大队第三次来烟厂执法了,前两次同样吃了“闭门羹”。11月13日,稽查大队给新郑卷烟厂下达了限期改正意见书,责令其于11月23日前补缴拖欠的保费,但截至12月17日,该企业仍拒不支付。

无奈之下,稽查大队再次来到新郑烟厂,然而烟厂仍然拒绝配合。20分钟后,进不了大门的执法人员开始张贴催缴公告,门口的四五个保安急忙上前拦阻,并警告不能贴在醒目处。

提升失业保险的法律层次

失业保险欠缴情况严重,直接影响了失业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影响了失业保险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做好失业保险费的清欠工作,确保应缴尽缴,是当前失业保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对此,浙江省和陕西省各有“土办法”。浙江省化解矛盾有两招:其一对事业单位的参保职工,其参保前的工龄视为缴费年限;其二增加的失业保险费进入预算,由财政拨款。

陕西省则把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捆绑,由地税统一核准,统一征收。

为破解征缴难题,湖北省也将“失业保险缴费基数和养老、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统一起来,实行五项社会保险(另外两项为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一单征收、按比例分账。”另外,“对欠费100万元以上的,将通过媒体曝光。对改制改组单位,只要有净资产的,在清偿债务时,必须保证所欠失业保险费与养老保险费等一同作为第一清偿顺序”。

不过,目前所谓的“共同推进”、“征缴一体化”,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没有改革依据,而“共同推进”更多地会流于形式。因此,理顺征缴体制,实现征缴工作实际意义上的“一体化”应是政府行为,而不是部门行为,应是大刀阔斧地全面推开,而不是因地制宜地搞“试验田”。

专业人士建议,失业保险金的征缴要加大政府督察力度。山东省威海市劳动就业办公室主任孙波认为,必须强化劳动监察职能,要像抓税务一样抓失业保险费的征缴。同时,监督企业与劳动者签订有效劳动合同,便于及时掌握社会用工和个人就业情况。要取消应参加失业保险、但拒缴或拖欠单位尤其是效益好而拒缴的企业法人代表的晋升职务和评先资格。同时要把事业单位缴纳失业保险费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定期及时扣缴。

江苏省海门市地税局朱建军认为,1999年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仅仅是国务院颁布的一个行政法规,没有上升到全国人大立法的高度,不是失业保险的基本法,因此其法律效力不够强大。另外,该条例欠缺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导致它的实施机制较弱。他建议提升失业保险的法律层次,完善失业保险管理方式。将失业保险制度逐渐由法规上升到法律,尽快实行税费改革,变费为税。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高榕榕认为,要加大依法征缴力度,严格按照《失业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依法征缴,与劳动监察部门密切配合,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对有实际缴纳能力而屡催不交、缴纳意识淡薄的单位坚决进行行政处罚;对欠费情节严重、恶意拖欠者,要排除各种阻力、纳入法律程序,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缴。同时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扩大失业保险影响面。经常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宣传失业保险政策法规,向社会公开咨询和监督电话,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切实提高广大职工对政策法规的认识程度,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对缴费自觉性差和欠缴情况严重的单位,定期在各种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通报批评,把各单位的缴费信息及时向社会反馈,利用社会监督来促进缴费。

为加大依法征缴失业保险金的力度,江西省政府日前与11个地市政府签订责任书,首次把失业保险费征缴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年末未完成任务的地市,年度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领导责任。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失业保险欠费不仅造成该基金增长缓慢,还大大削弱了失业保险基金的供给能力,所以各地从去年起就刮起了清欠“风暴”。

去年,银川市加强失业保险监管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以事业单位、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私营企业为重点,对拒绝参加失业保险或参保后少缴、不缴、漏缴失业保险的单位,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共清理失业保险欠费1535万元,20余户参保企业履行了失业保险清欠义务。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主动一次性清欠历年失业保险金800余万元,由昔日的“欠费大户”变成了“缴费大户”。

福建省结合企业所得税汇算进行社保费年度结算,并开展行业专项稽核,跟踪破产改制企业,大力清缴旧欠,去年追缴失业保险费2371.98万元。

湖北省洪湖市过去几年的失业保险征缴工作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去年,洪湖市劳动就业管理局为了彻底摘掉这顶“低调帽”,在失业保险扩面征缴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奉行自创的“情法链”和“五字经”。即以“情链”讲究爱心与执著,以“法链”宣传法规与政策;“五字经”则包括导、改、控、挖、管。截至去年12月中旬,全市参保企事业单位已达到383家,清缴历欠50多万元。

武汉市失业保险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指出,虽然政府全力支持失业保险,但社会保险意识和在业人员的个人理财意识淡薄仍使失业保险面临发展障碍。失业保险需要“众人拾柴火焰高”,仅仅靠政府有关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全社会的共同支撑,才能让失业保险“保护神”的作用愈张愈大,给所有的就业者备好一个可以暂避人生风雨的平静港湾。

编辑:曹参

作者:李广森 雷振刚

第三篇:新疆失业保险制度研究

[摘 要]我们国家更加重视实行积极的就业和失业等政策,保持了就业的基本稳定。可是我们国家当前失业现象日趋严峻,失业率不断上升。新疆是我国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新疆失业保险制度呈现出各种不足,需要相应的改进和完善。目前我区失业保险的资金大量不足,覆盖面过窄,资金收缴困难。因此政府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也要促进实行失业保险的直接性、强制性、互济性等特点的作用,在失业保险资金筹集、支付、管理上进行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新疆;失业保险制度;对策

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自身潜力也不断释放,随着中央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新疆地区的整体经济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前景良好,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促进中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因此, 当前全面系统地认识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仔细分析当前新疆失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失业保险

(一)失业保险与功能

失业保险是民生的重要支柱,是当前以及我区今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核心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失业保险制度有两大功能:一是对失业人员进行救济,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二是促进失业者尽快再就业,从而抑制失业。生活保障功能是失业保险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反失业功能的强化则是全球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失业保险是促进就业的必要措施。失业保险要给失业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还要为失业者提供培训,为他们的再就业创造条件。不管是给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还是为失业者提供培训都能促进失业者实现再就业。有了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保障,才有可能去学习新的劳动技术技能,去重新寻找新工作。因为失业保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非常紧密,所以失业保险的实施主体和最后责任者应该是政府。政府在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设中应该起重要的作用。失业保险有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等特点。1986年我区失业保险开始启动实施。到2008年4月底,我区失业保险实际参保人数已达155.5万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开始执行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享受失业保险金人员的待遇也将有所提高,乌鲁木齐最多上涨了87.5元。新疆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按不同期限,领取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失业保险金期限第1个月至第12个月,每人每月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领取;第13个月至第24个月,每人每月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5%领取。得益于新疆近日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也进行调整。

(二)新疆存在失业的原因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失业问题变成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这些失业问题的存在除了市场经济的一般作用以外,还有我区具体情况等特殊原因的影响。新疆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济发展较慢,人口多,人口基数很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劳动力需求,这样供过于求的情况形成了总量上的失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这种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不协调造成一种结构性失业,有一部分劳动者为了寻求更为满意的,报酬更高的职业,主动放弃目前从事的工作,在未找到新工作之前,便处于一种失业状态。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另一方面新疆地区的大部分劳动者由于南疆和北疆的经济发展有相当大的区别,他们不愿意去较为落后的南疆部分,部分大学生毕业以后回到自己家乡的愿望较强,这些也是存在失业的原因。

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过窄

我区的失业保险只是保失业者中的一部分人,即城镇失业保险,其适用范围主要是城镇劳动者,并没扩大到乡镇企业职工和城市农民工,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部分所占比例也会越来越大。而且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并不包括政府公务员和城镇隐性失业者,可见这种情况不利于实现新疆地区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以及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目标。1999 年1月22 日, 国务院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规定, 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为城镇企业的职工。失业保险基金来源于城镇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企业保险基金的利息、财政补贴以及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它资金。近几年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的增加,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实际参保率逐渐提高,但随着就业结构的日益多元化,国有企业吸纳就业人员比例下降,非国有企业就业比重提升,因此,提高这类企业的实际参保率,是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失业保险资金不足

我国失业保险金的供应是很紧张的,目前在有的地方事业单位、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只有很少一部分进入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而且已进入失业保险的单位,收缴率也只有50 %左右。目前失业保险金收缴困难的客观因素除了一些无法控制的国有企业不景气、地方财政状况不好、个人经济实力有限等等之外,主要的原因是在失业保险制度设计时没有充分认识和重视失业保险的特点,没有针对失业保险的特点来进行制度的设计。失业保险费是失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因此,城镇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应当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以保证基金的支付能力,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所需资金支出。《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金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这个标准理论上应能保障失业者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再就业,但实际上各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都比较低,定位于维持劳动者最低生活水平,失业保险金低于这个标准就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也就失去了社会保障的意义。

(三)失业保险管理体制不合理,资金筹集筹措渠道单一

在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方面应按照政事分开、分工协作、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来进行制度创新。财政部门负责失业保险资金的管理、监督和平衡。劳动部门负责政策的制定和具体行政事务的实施。尤其是为了加强失业保险征缴的力度,有必要开征失业保险税,失业保险税的纳税范围应包括所有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劳动者,还有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负责依法征收,财政部门负责划转和监督,劳动部门负责支付。我区失业保险资金的筹措渠道主要是国家财政和企业,是失业保险资金筹措渠道中的绝大部分,各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有部分从劳动者方面筹集。这种主要由国家和企业承担的资金负担,劳动者个人不缴纳或缴纳少量的失业保险费的方式,其结果会使得企业和国家不堪重负,造成失业保险的发展缓慢。保险金筹集困难也会影响到失业保险体系的正常运作。现实中,失业保险金存在着严重的欠费问题,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欠费严重。

三、完善我区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

能够大面积覆盖工薪劳动者的失业保险制度是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作用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显然,我区的失业保险覆盖面偏低。当前需要加大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的力度。将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主体。尽管目前的制度规定已经将农民合同制工人纳入了覆盖范围,但实际参保的人数相对较少。因此,应加大落实工作力度,尽快将尚未参保的农民合同制工人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纳入覆盖范围。目前,大多数乡镇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第二、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业人员同样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因此,应突破二元经济结构束缚,统筹城乡失业保险管理,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纳入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这样,能够有效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也利于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把完成职业培训或学业、服完义务兵役的青年求职者纳入覆盖范围。当前,大学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是我国促进就业的重点。

(二)增加失业保险资金及扩大资金来源

要强化基金征缴手段,确保基金征缴到位。基金征缴是失业保险工作的基础,基金征缴能否到位,不仅关系到当前失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能否得到保障,而且关系到下岗职工能否顺利地从企业走向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颁布,为基金征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因此,劳动保障部门和社保经办机构应严格按照条例规定,与有关部门依法督促用人单位参加失业保险,保证失业保险基金的足额、及时收缴。加大扩面征缴工作力度。在进一步巩固扩面征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单位及其职工的参保缴费工作。加快推动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总结各地推进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工作情况,进一步规范管理,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基金省级统筹。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加大省级调剂力度,解决区域内基金收支和结余不平衡问题,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的效益。

(三)不断改善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方式

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 由现有的县(市)一级逐步扩大到省(市)一级失业保险统一管理体制。其次, 失业保险基金收缴、支付及营运要规范化、制度化。要做到公开、透明、安全。再次, 要搞好失业保险基金投资运作水平, 进行专业化运营, 使其保值、增值。最后应建立一个功能齐全,覆盖面广,规范透明的失业保险信息网络, 将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进一步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监管加强失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要提高失业金标准,一方面要考虑国家以及地方财政的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企业缴费能力。在我国必须按照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共同负担的原则筹资失业保险金,实行个人缴费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可以增强职工个人的保险意识,同时也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有利于增强失业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对失业保险金发放的最低标准不能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家庭困难的失业人员,应提高失业保险发放标准,以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全胜,赵刚.当前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探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9.

[2]关于印发《2012年失业保险工作要点》的通知.2012-08-26 17:52.来源:人保部网站.

[3]新疆失业保险金标准上调.2012年07月11日09:01.来源:天山网.作者:史传芝.

[4]刘燕斌.构建积极的失业保险制度.中国人事报,2010,11.

[5]宋佳佳.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战略.2011,3.

[6]曹莉.完善新疆失业保险基金管理的对策.

作者简介:哈斯叶提·阿布力孜(1987-),女,新疆吐鲁番人。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区域经济。

作者:哈斯叶提·阿布力孜

上一篇:英语教研论文范文下一篇:工业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