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

2022-08-06

第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对学生而言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大纲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提升其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从树立自主阅读观念、创设良好阅读情境、培养阅读积累习惯和实现广泛有效阅读这四个方面入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50016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对学生而言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大纲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提升其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阅读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熏陶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语感,为他们以后的写作和实际应用积累素材,奠定基础。笔者鉴于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树立自主阅读观念,做好课前预习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要我学”,转化为处于主动状态的“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发性,促使其满怀兴趣地开展学习,而课前预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有相当多数的学生对课前预习毫无兴趣,也未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对于教师安排的预习任务大多采取忽视态度,觉得教师没有办法开展量化检查。因此,教师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树立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观念,培养他们有效的预习习惯。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16课《南京大屠杀》时,因为这段历史离现在的初中生太遥远,他们根本就不熟悉,甚至对这段历史毫无阅读兴趣,认为那样残暴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这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功课,通过各种不同渠道查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新闻等史料,促使学生深刻体会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事件里犯下的各种罪恶行径,重视如今得来不易的美好生活,上课时可让学生各自谈谈对南京大屠杀这场日军违反人性的罪行的感受。就是在这样的自主查阅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真实的历史,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因此他们会主动去了解,去学习,长期如此便可树立学生的自主阅读观念。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不足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集声音、图文、动画等于一体,为学生呈现清晰的图片、丰富多彩的视频、优美动听的音乐,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有效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触发,学习兴趣得以加强。如《春》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春的美好景象,但要十三四岁缺乏生活经验的初中生马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同感受,去理解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对春的热爱之情,这显然是不现实的。面对这一局面,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手段,运用音频和图片来再现春之美好景象。比如以一首《四季之春》歌曲导入,悠扬的音乐让学生身处如诗如画的江南春景之中,一派生机勃勃,大地盎然,再辅以春景图的辉映,越发让人沉醉其中。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视觉、听觉构建了一幅大地回春图。这样,学生就能够触摸到作者的心灵,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感情,与作者同喜同乐,同时也对春有了感性的认知,对春有了抒发情感的欲望。

三、培养阅读积累习惯,实现厚积薄发

要想提高语文阅读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积累,实现由量变到质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好阅读计划,以“年―月―周―日”不同时限来计划阅读的内容,并且布置学生及时做好阅读笔记,制作阅读小卡片,对内涵丰富的句子、措辞优美的段落进行抄录,避免蜻蜓点水的“浅阅读”,实现深挖内涵的“深阅读”,从而促进阅读成效再上一个台阶。教师可以每月或每学期定期开展“阅读之星”评比活动,将阅读成绩纳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中去,积极鼓励学生,以保证阅读效果,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慢慢积累知识,以实现厚积薄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正面、积极向上、给人以深刻启迪的文章或书籍进行阅读,切忌选择负面、消极落后、给人以错误引导的文章或书籍进行阅读。

四、实现广泛有效阅读,开阔学生眼界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真正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就一定要抓紧时机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并鼓励他们自己找书读,多读书。如在教学毛泽东的《词两首》时,很多学生对毛泽东豪情万丈、激情澎湃、热情奔放的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讲解完《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雪》这两首词后,借这一时机向学生介绍毛泽东的其他作品,告诉学生毛泽东的作品还有很多,都非常优秀,值得我们学习,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网络、实体书店以及图书馆等途径去阅读,一定会大有收获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自己主动去搜索、阅读书籍,实现了广泛有效的阅读,开阔了眼界,其知识面也得到进一步拓展。

总之,要想真正有效实现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功能,除了从树立自主阅读观念、创设良好阅读情境、培养阅读积累习惯和实现广泛有效阅读这四个方面入手之外,还有很多的方法与途径,这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积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慢慢摸索、认真研究,寻找到适合学生的阅读方式,寻找到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第二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有效性设计

龙游模环初中 徐铁祥

[摘要]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当前教师不太重视对课堂“主问题”的研究,课堂提问上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致使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低下。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在教师深入备课的前提下,分析提问存在的现在问题,着重探究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主提问的设计路径,以期盼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优化得以实现,并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做出努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益。

[关键词] 主问题、有效性 、多路径、思考

随着语文新课准的颁布和新课程的试验的推进和深入,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形式逐渐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取代。然而仔细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益仍是不高,“满堂问”或 “一问一答式”的所谓 底层次“对话”教学仍唱主角。这种 “对话”由于缺少必要的深度,对学生没有思考的挑战性,也由于学生习惯于被动的“对话”也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师生之间、文本之间很难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我们没有抓住语文学习中的核心问题有关。.一堂课45 分种课堂如果多消耗在零碎的问题上,势必影响课堂的结构和效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以设计 “主问题”来带动课文的阅读教学,对新课程的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简化教学头绪,减少大量的无效提问,把语文课真正还该学生;而且也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处理好预设和生成关系,提高把握课堂,驾御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一、 课堂阅读教学“主问题”有效性的内涵

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那些零碎次问题而言的,它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起支撑地位、起主导作用,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整体性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发展性学力。“有效”指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引领阅读教学的“主问题”以下之特点:

首先具有信息集约性。即根据教学主干内容,呈现一个或几个需要学习探究的主问题,让学生围绕主问题展开各种学习活动。改变了以往的那种琐碎的提问,它能起到以一当十的功效。

其次具有高度整合性,即它是经过高度提炼,是一总能引动整体性阅读教学的问题。

再次它具有自主生存性。即它体现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自主生成让学生有成就感。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设计 “主问题”对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教学,对新课标下语文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价值。为此本文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精心选择适当的点切入新课文,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多路径设计“主问题”

从课文关键处切入。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理清文路把握课文的某些连接点,如关键词、或过渡句或中心句,并围绕这些连接点去探究,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是有好处的。例如,在教《愚公移山》时从“有多少人参加移山大行动?”的关键处设置主问题,逐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既落实了“且”、“叟”、“龀”、“遗男”、“荷担者三夫”、“遂率”,以及“遂率”句的主语省略等知识,又为后文分析理出了清晰的头绪;从人到事,“这件事做起来难吗?”把学生引导到“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能能显示出人们的不同精神面貌”这个方面;这样的问题,正是教者以实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而设计出的主问题。

从内容的矛盾处切入。有时课文中前后有不一致甚至矛盾之处,由此设计问题,可激发生疑,共同探究,理解文章之合理性和精妙处。于漪老师曾说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课文内容本身的种种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来设问,引导学生深入钻研。如鲁迅的《孔乙己》末尾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那么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这样的设问一出,立即会引起学生对文章作深入钻研。这种居高临下的主提问设计,可以学生带有强烈的好奇心去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文章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的阅读能力。

从课题切入。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灵魂。题眼则是课题中的关键词,抓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如,《我的叔叔于勒》,的全文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由“盼”到“怕”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的,教学时就可以从课题切入:“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菲利普夫妇眼里又是怎样一个人,有过哪些称呼变化,是什么主宰着这些变化?怎样理解文中“这是我的叔叔,我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样的句子?这样,紧扣课题精心设问,突出重点,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的问题着眼教材的整体把握,覆盖面广,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提纲挈领式的主问题,对提高教学效率显现了重要作用。 借对比切入。一篇文章,总有几个词语和句子的内涵比较丰富,思想比较深刻,能集中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有的词句还反复出现,教学中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去理解掌握,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木兰诗》教学时,不妨让学生找找有几处声音对比?起到什么效果?这样的问题应该是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也是能激活学生思维的。两句诗,写了两类不同的声音,一是“唤女声”熟悉的声音,一是流水声与嘶叫声,两相对比,深刻反映了木兰复杂、矛盾的心情;“唤女声”,写的是亲情,表现木兰的思家之情,流水声与嘶叫声写的则是战情,表现自然环境之严酷和战争环境之严峻,两相对照,又可见木兰毅然抛却思家之情服从卫国之情而勇敢奔赴前方的精神;两次“不闻”表现木兰从军之坚定,两次“闻”则表现木兰历练之丰富,“不闻”与“闻”的鲜明对照,又深刻表现了木兰忠贞报国的精神。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要善于从对比之处去挖掘,那么问题即能满足学生的好奇的心理,有能带动从字词到篇章的理解,小小的问题拨动全文,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抓细节切入。在教学中,文章中的细节的作用令人叹服,它对刻画人物、塑造形象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抓住课文中的一些细节,细细地加以品味和探究,并以此为切入点设计问题。教《孔乙己》时,讲到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酒店时的情形,可以就孔乙己的穿着问:“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有的从孔乙己身着长衫到“剥”去长衫再到悄无声息地离开人世,这一悲剧沉痛地诉说了旧社会读书人的悲惨命运,无情节地鞭挞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本性。正是细节成功把学生带到主人公内心世界中。恰当的在细节做文章,把细节放大,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循思路切入。思路,是指作者写文章过程中思考的线索、脉络。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提问要体现作者的思路,这就是“遵路”。教师所提的问题若能紧扣文章思路,学生就有“序”可循,顺藤摸瓜,便于逐层深入地理解阅读对象。比如《口技》一文,开头“京中有善口技者”的“善”,就巧妙地暗示了表演者演技的精湛和绝妙。教师可紧扣“善”字展开讨论,看文中表现口技人之“善”有哪几个方面: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此为一“善”;表演的内容生活化,表演一家四口深夜醒而复睡又遇大火的复杂情景,此为二“善”;观众“伸颈,侧目”,直到害怕得要抢先逃跑的神态变化,更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此可谓三“善”。通过“善”字的理解切入本文进行教学,不但统领了全文内容,而且将作者的行文思路比较清晰地凸现出来了。

三、设计主问题的几点思考:

主问题的设计路径是多角度的,它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它也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要发挥主问题的设计有效性,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教师在选择切入点,首先要选择凸显语文教学的 “语文个性点”即以语文问题为教学中心,让语文充满生活的源头火水,围绕生活情景设置问题,围绕生活观照问题,围绕思维演绎问题,这样组织教学才不会走题,才不会让语文背上不该背的包袱。

其次,要选择主问题中的 “审美点”来组织教学,使语文课充满意味深长的美感,不能让语文课变味,作一些纯理论的分析,沦为其他课的附庸。

再次我们在采用主问题教学时,要精心选择 “问题链”课堂教学的线索应该是一个问题链,丝丝入扣,环环相连,使课堂显得严谨。

最后运用主问题教学时,要寻找设合 “教师教学个性点”,在课堂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魅力,展现教师的风采,切忌人云也云。

结语:

课堂教学中找准主问题的切入点,巧妙提问,就犹如投石击水,击石发光一样,可以改变平庸沉闷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探究的乐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创新》余映潮《语文教学通讯》2003.05 《问题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母法》陈礼林《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9 《《语文课程标准》

2008.6 县二等奖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的有效性初探(大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的有效性初探

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课程重新定位,对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其中一条便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对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让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有效地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随着课改的深入,拓展语文教学范围,建设开放性的语文课堂,已成为越来越多学校教师的共识。“拓展与延伸”冲破“课本”的约束和限制,俨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许多阅读教学公开课,“拓展延伸”环节更是作为创造性、发散性的亮点来呈现的,甚至有老师认为一堂课没有拓展延伸就不完美,就没有体现新课标理念,就不是一堂好课。那么,是否每节阅读教学课就一定要有拓展呢?拓展延伸一定要作为单独的一个板块,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吗?怎样的拓展延伸才有价值?下面我想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的有效性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拓展延伸的意义探讨

语文学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综合系统,这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与之相媲美的。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为拓展延伸提供了契机。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正是依据语文学科这种综合性的特点,注重语言学科诸要素的联系,由课内向课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是学生在老师调动下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相对于那种拘守于一隅、孤立地处理教材的形式,语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对学生思维广度、灵活程度的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的教学应该使全体学生能根据课文所学去主动地学习课文以外的东西,若没有这一点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难以形成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课文当作传授语文知识的载体,更应该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

作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语文学科,教师应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构建“向生活学习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课堂学习永远不是语文学习的重点,而应该成为学生更自由更主动地学习的起点。

二、关于拓展延伸的模式探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以点拓面,再由面驭点,在沟通相关联知识的过程中,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这种拓展延伸应该是有机的,“随风潜入夜”,能自然地融入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拓展延伸的角度有很多: ①从作者入手进行拓展延伸。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及创作风格都是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的重要内容。如教学琦君的《春酒》时,我们可以插入有关琦君的生平事迹介绍、阐述作者情感的一些资料,从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理解作者对童年、对故乡、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与怀念之情。此外我们还可以推荐学生读一读琦君的其他一些代表作品,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②从作品内容入手进行拓展延伸。作品中文句的揣摩品味,情节的想象补充,作品的相关内容链接以及必要的背景资料、名家对作品的理解性材料等等更是拓展延伸的好材料。

比如《蜡烛》一文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们可以布置学生精读文章倒数第

四、五段,展开想象,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从而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再如教学《土地的誓言》,我们可引用有关抗战的资料、图片、歌曲等等,营造特定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特别是对于节选小说的教学,适当的背景介绍更是必需的。 ③从写作手法入手进行拓展。比如周敦颐《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莲花自况,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和情感。可以从此入手进行拓展,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某一事物进行描写,并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④从文体知识入手进行拓展。如学习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后,可布置学生课外搜集一则新闻资料,并分析它的要素和结构,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对新闻这一文体的认识,进一步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拓展延伸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比较阅读,提升能力。比较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内化能力的有效途径。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组合积累,从而让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 如教学《隆中对》,可延伸阅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片段),通过课文与小说片段的比较,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和小说与史传文学的渊源。再如教学杏林子《生命生命》,可以布置学生读美国克伦·沃森的《生命生命》,并与课文进行比较。以此培养学生赏析的能力,并从中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

②拓展阅读,丰富语文素养。所谓拓展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这单元的课文都节选自古典小说名著,从设计意图看,绝对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培养学生品读古典文化精粹的能力,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绝对不能停留在课文所展示的层面上,而要用诱导、点拨、激励等方式促使学生自觉迈进中国古典小说的殿堂。 内引阅读积累,意在强调课外阅读,提升文学素养,将更广阔的阅读和创造的空间留给了课外。只有展开课内和课外阅读的双翼,语文才能腾飞。 ③发挥想象,补充情节。情节补充法主要是教师为了辅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的性格,对文章进行的再创造。

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我们可以设计要求学生写出杜甫这位老者在邻村的孩童抱茅而去独立秋风中的情景和心情。学生要构思好这个片段,除了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还必需能够理解杜甫的境况和充分感受诗的意境,这样的片段写作能够使学生对杜甫的诗体会得更深刻。

④外联生活,启迪思想。课堂教学若能和学生的经历、生活联系起来,将由作品生发的思索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就能培养学生对身边世界的敏感,培养学生发现、思考的能力,使学习语文向学习生活的广阔天地迈进。 如教学《荒岛余生》,在读了课文第三部分后,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学会辨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和不幸,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⑤联系以往知识,加深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联系旧知识,除了可以巩固并加深理解旧知识,使旧知识巩固化、系统化以外,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探寻、推知、学习、掌握新知识。

有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在引导学生走进雪国,驱遣想象,描绘画面后,联系了柳宗元的《江雪》:“1000多年前的柳宗元也曾描写过浑莽雪飞的世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个了无生气、孤寂冷清的雪世界正是诗人抑郁苦闷而又清高孤傲的内心的写照。那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毛泽东的豪情满怀、坚定自信和意气风发。 再如教学《孤独之旅》,可以联系《傅雷家书》中有关“孤独”的阐述,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孤独。

⑥随堂练笔,应用反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采取随堂练笔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作者的情感。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利用课文所留出的“空白点”,开展创造性阅读活动;可以利用课文主题、内容的“相似点”,开展拓展性活动。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故事设计一个合理的结尾。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要求学生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描写自己家乡冬天的景物。

三、拓展延伸应遵循的原则

(一)拓展延伸应立足于文本,立足于语文课本身。 文本是教学之本,课堂的活动都要聚焦文本。于漪老师曾指出,“那种文本的内涵还未掌握,就延伸,就拓展,远离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她进一步指出,“离开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讨论某些内容”,不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语文课的拓展,中心只有一个,即语文本身。真正的拓展,应该强化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更好地深化发现的成果,不能脱离文本随意拓展,“要真正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

(二)拓展延伸应立足于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要联系教学的目标,整堂课的内容都应围绕目标组织进行。比如有老师在教学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时,在引导学生懂得“拥有巨大的财富会引起得失之患”这个寓意后,让大家讨论:假如你们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你们会怎么办?问题一出,学生四人一组,热烈地讨论起来,顿时教室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之后学生一个个踊跃发言,直至铃声响起,有些学生还意犹未尽。可是最热闹处,并非最精彩处。老师在这堂课中安排这一个环节其实是多余的,它跟教学目标游离甚远,引起学生兴奋的不是教材本身,而是“巨大的财富”,学生们只是沉浸在拥有想象中财富的快乐中,课文严肃的主题被热热闹闹冲得荡然无存。因此拓展延伸必须立足于教学目标,否则会使我们的课堂成为无边无岸的课堂。

(三)拓展要面向学生现实生活世界。 拓展延伸的内容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符合学生的经历和体验,要考虑学生的既有水平,要难易适度。一位教师在教学郭沫若的《雷电颂》时,由作品的创作背景延伸开去,要求学生想象当时的人们观看《屈原》时轰动的场面,并诉之于文。虽然说老师的初衷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但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生活体验,无米做炊,致使想象显得空洞笼统,甚至荒唐。如果老师能从文章的抒情方式入手,将《雷电颂》与初一册学过的《天上的街市》及《静夜》相比;或者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屈原》全文,进一步感知屈原的形象,这样学生获得的对文本的认识与体验将更深入。

总之,拓展延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确实很重要,运用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课文都适于拓展,也不是说所有的拓展都值得提倡。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不是无序的、盲目的。作为教师,要立足于文本,立足于教学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

语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指导和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出现一定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的缺陷. 教学目标的设计不是千篇一律,照搬照抄教参,就是缺乏对学生学习实际能力的分析,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致使整个教学活动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堂低效的或无效的语文课. 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呢?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宏观上看,教师要能熟悉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初中阶段(七年级至九年级)总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初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上承小学一至六年级,下至高中三年,只有教师心中清楚地认识到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独特的特点,如初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有: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准确地把握了教学目标,我们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才能符合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等。教学目标的设计也才不会过于肤浅或过于深奥,让学生无所适从。

(二)从中观、微观的设计上看,教师要能了解教材中一个单元的课文在整个初中学习阶段的位置以及一篇课文在一个单元中的位置。我们现在所用的苏教版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编写的,基本都是以主题为单元的编排体系。如果我们教师能明确每个单元在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同时整合每一个单元中所选的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注重分析每篇课文与本单元其他课文所不同的、独特的侧重点、难点、能力点等。这样我们通过把每单元中一组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后来品味、赏析、感悟课文,不仅可以减去许多繁琐无效的分析,而且可以节省课时,提高教学的效率。

以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民俗风情,所写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有社戏、端午节、过年、中秋等,结合本单元在整个初中学习阶段的地位,单元目标可以确定为: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欣赏作品展现的优秀画面和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思;调查家乡的风俗民情,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懂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会从生活中获取丰富的写作材料。明确了单元目标后,再整合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那么《端午日》一文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了解端午日的习俗,欣赏赛龙舟的精彩场面;培养联想、想像能力;学习讲述民俗。至于本文写作特点中的时间顺序、详略结合等手法,在本文中就不必作详细讲解。因为详略结合的写法在本单元上一篇课文《社戏》中已作讲解,如果再在本文中作详细分析就显得重复、累赘,浪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这样分析《端午日》一文时,就有充足的时间来欣赏赛龙舟的场面描写,同时挖掘出文章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能讲述本地民俗,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再如,本单元的《社戏》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文,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对本文的教学目标就没有必要设计掌握小说三要素,对环境、情节、人物作一一重点分析。因为小说的知识要到九年级才作重点讲解。本文的落脚点还是应去关注民俗,通过领会小说中的优美的景物描写,去把握、体会人物形象。如果能明确好每篇课文教学目标、单元目标、初中语文阅读的总目标的特点,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对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把握就会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分析课文时也不需要面面俱到,或担心顾此失彼。课堂教学活动才能目标明确,才能高效、深入地展开合作、探究学习,让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三)每堂课教学目标都做到明确、清晰.一堂课准备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我们教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每堂课都要有每堂课的侧重点,都要侧重训练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语文能力,按知识、技能、情感三大领域,我们把初中语文教学能力目标分为四个层次:识记、理解、运用、评析,这四个层次又分为10个具体目标:识记、了解、分析、概括、掌握、综合、创造、欣赏、鉴别、评论。我们教师在开展每一项教学活动时,心中都要清楚是为了实现哪个能力训练目标,这样实施教学活动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才不至于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如《端午日》一文,要识记的是字词,理解这一层次是要分析、概括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欣赏主要是通过对赛龙舟这个场面描写的分析,让学生来感受、体会端午节这一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独特的乡土文化的魅力。 当然在设计能力目标时,也不需要每节课10个目标都要达成,也要针对课文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梯度。

再如有教师教<<一面>>一文,目标有这样一些:了解写作背景;学习本文记叙的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脉络;学习本文抓住特征的外貌描写;体会本文遣词造句的浓烈的感情色彩;学习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学习叙议结合的方法,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议论的表现手法;认真体会作者思念和崇敬鲁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鲁迅的愿望.按大纲要求这篇课文是两课时,短短的两堂课,难道真能解决这么多问题,真能达成这么多目标?其实每一堂课,每篇课文教学目标不要面面俱到,哪怕一堂课就只有一个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动性,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一面>>一文,只要深入文本,透彻分析抓住外貌特征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同时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情感我觉得就够了.可以一堂课完成一个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有时间和空间朝着明晰的目标,充分展开自己的思想,最大限度地增加思考的力度和思维的深度. 同时有的教师在落实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时,一篇并不长的课文都要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其实在一篇课文中三维目标都要得到落实是不可思议的,多元而繁复的教学目标也会浇灭学生思辨的热情、思维的火花,从而导致学生思考的缺位、思想的贫乏. (四)注重学生差异,教学目标的设计能有一定的层次性.由于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不同学生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这样即可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语文学与教的水平.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

用心

爱心

专心

我们教师只有潜心钻研、正确地解读文本,把握准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设计,同时能构建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每堂课都真正有所"得",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更加精彩纷呈、扎实有效。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五篇: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有效追问的策略研究

周家乡中心学校 胡雪英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语言的理解和运用都离不开思维。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言语训练和思维训练交互作用、伴随始终的过程。思维是从遇到问题开始起步的, 问题提得好, 有助于学生探究解决, 积极思考。阅读教学中的设疑便是思维锻炼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般采用问答的方式。目前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问题极为浅显易懂, 不用思考就能回答。这样的问题能够回答的同学多, 课堂气氛热烈, 但没有实在的意义和效果, 对学生思维的促进和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反之教师提出来的问题过难, 要求过高, 甚至提出一些很偏、很难的问题, 似乎在有意刁难学生, 以显示教师水平。有些教师甚至用“ 是不是”、“ 对不对”、“ 能不能” 作提问形式, 没有思考价值,说白了, 还是教师在向学生灌输思想,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理解和见解。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追问,注重追问策略的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答问等学习活动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思考判断并作即时的引导、点拨。追问作为特殊的提问形式,有着其它提问方式无法媲美的艺术性。追问教学对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多方互动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登高的话,追问就是课堂教学进入佳境的台阶。这个台阶如果能即时搭好,学生就会更上一层楼,眼界将更宽阔,风景将更诱人。一堂课,若能搭好几个台阶,学生的思维就会激发出火花,学生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二、概念界定

我翻阅了许多资料,说法不一,但百变不离其宗,概括如下:追问就是以教师既定的答案为目标,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一问之后继续发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正确解答为止。”

本课题想探讨的追问,不是形式上“一问再问”,也不是目的上的“实现既定答案”。我想探讨的追问是一种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在学生阅读感悟基础上,对学生的答问中认识肤浅或模糊不清等进行点拨、开掘式地发问,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讨论、回答,促使学生的认识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灵活性,从而习得语文能

力为目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师生、生生之间应展开充分交流,使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

2、“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僵化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启发由此而生。

3、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多元智能理论所蕴涵的新的教学价值观包括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多元多维的评价观。这种理论为“课堂追问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智能的多纬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4、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潜力,都有其自己的个性特长,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实践。

四、相关研究综述

美国加里•D•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提问策略,提出有效问题是指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在教师课堂提问层面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另外,许多教育家的教育教学论中指出“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及分类。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也逐步成为大家研究的对象,研究结果主要以论文形式出现。如安徽省绩溪县曹洪辉老师写的《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思考》,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中专门论述课堂提问技能,总结出17项课堂提问技术,包括初级提问技术的设计、表述、语速、指向、重复、重新表述、调焦、倾听、搁置、分配、停顿和高级提问技术的转换、探索、提示、转向、反问、回问等。并提出相应的提问序列、原则等。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李如密在《教学艺术:如何开启学生思维》一文中提出问题性教学要创设问题情境,讲究艺术。应遵循适时适度、因人循序、反馈强化原则。

但这些研究里面仅提到了教师的提问策略,很少涉及追问策略。即便从追问的角度加以综述,大多也是以教师为主的,形式上的一问再问,低效甚至无效。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追问有效性这方面的研究尚处空白,有待实践和研究。基于以上认识,本课题将围绕“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有效追问的策略研究”这块内容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面认识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有效追问的价值及遵循的原则。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探索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追问有效性的策略与技巧。在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多方互动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中国的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追问的技巧和艺术,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不熟谙提问的技巧,尤其对追问缺少必要的和深入的研究,课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本课题从有效追问的教学理念出发,具体分析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现状,确定影响教师阅读教学有效追问行为的主要因素,构建一种阅读教学有效追问的分析框架,并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追问行为的有效性提供各种策略。

(二)提高教师课堂阅读教学有效追问的策略研究。

1、课堂阅读教学有效追问的主要特征研究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情景,怎样追问,追问什么,什么时候追问,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探索。首先要研究的是何谓有效追问,有何特征?在具体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主体性。追问是在学生阅读感悟或质疑基础上生成的,学生的最初认识是进行追问的依据。其阅读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探究为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次是诱思性。课堂上的追问,不是有意的刁难,也不是简单的是否之问,而是注重循循善诱。它重在诱导学生探究,启迪学生思维,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准确把握文章精髓。最后是系统性。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顺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问题的设置,不管预设还是生成的应有系统性。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原初体验”基础上,经过这一系列有序答问后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思维变得敏捷,有广度和深度。

2、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追问方式的研究

追问作为学生对文本最初认识的补充、矫正、深化和迁移,追求的是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追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追问,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都要加以努力思考的问题。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就如何有效地追问,追问的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实践研究。(1)追根型。当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对实现教学目的具有较大探究价值,而学生的理解还较肤浅和表面化的时候,这就需要教师迅速做出判断、评价并因势追问,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实质性探究,把握课文的深层主旨和意蕴。(2)探因型。新课程强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思考难免有疏漏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调控引导。教师特别要注意学生熟视无睹,看似平常简单认为没有问题之处追问,激发学生探究其原因,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深刻,从而更深层更全面更多元的解读。(3)质疑型。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个顺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阅读难免有偏差或错误,有时老师甚至故意让学生“犯错误”。若回答凌乱,则可以追问梳理;若辞不达意,也不批评责备,而是耐心追问矫正。(4)反刍型。当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概括出来以后,为了加深对文本的感悟,教师抓住这一结论逆向式追问,引导学生回顾和展示思维过程,达到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同时感悟过程的清晰展现,对其他同学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视线也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过程。(5)迁移型。就是老师在引导学生对上一个问题深入研讨的基础上,顺势抛出新的问题以促使学生知识、方法和能力的迁移。追问的方式决不限于以上几种,在课堂教学中也不是单一的运用,往往多种方式综合运用。这一切都有待在教学中深入研究,具体实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突出教学效益,以小见大。

(三)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追问的典型课例、案例分析等。

六、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10-2010.07)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组织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1)学习教学有效性的相关资料

(2)学习课题研究的有关知识

(3)学习探究性教学、建构主义、新课标等相关理论

2、确定七年级(1)、(3)两个班为实验班,以同年级其余班为参考班,收集原始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二) 实施阶段(2010.08-2011.06)

在第一阶段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布置任务,全面进行课题的实践与研究。

1、开展案例研究。教师们深入课堂实际,记录教师追问教学的典型案例,分析追问有效性,案例成败得失,从中提炼教学思路。

2、开展文献研究。广泛收集各种有关追问教学的教学案例及相关资料,并分析、整理、归类。

3、开展行动研究。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从案例中研得追问教学的方式方法实施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并不断反思、改进、完善,形成教学模式。 (三) 总结阶段(2011.07-2011.10)

在第二阶段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八、研究成果形式

1、结题报告

2、案例、教学设计、论文

3、课堂实录

课题组成员:负责人:胡雪英 执笔人:林丽 其他成员:叶大洪、郑家飞、范梅青

参考文献:

1、蒋海莞, 陈兆进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追问 《语文教师研究》2007.02

2、花海棠 巧妙追问 引进体验——浅议如何教会学生“品味”文学作品 《读与写杂志》2007.06

上一篇: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下一篇: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