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对分课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英语阅读课,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能训练课,对英语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深受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影响,停滞不前。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句子意义的理解等表层语言现象,忽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长此以往,阅读将成为一个被动理解的过程,并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低下。鉴于上述事实,我们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由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模式进行研究,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打开了新视角。对分课堂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因此它也可以简称为PAD课堂。它旨在增强学生阅读理解和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本研究采用对分课堂模式,以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从阅读的三大阶段,即,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尝试探讨基于对分课堂的英语阅读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和作用。通过采用实证的方法,旨在探讨三方面的问题:(1)对分课堂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2)对分课堂是否对学生英语阅读动机、课堂参与度和学习自主性产生积极影响?(3)学生对对分课堂阅读教学法的态度如何?基于研究问题,本文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测试的方式。作者选取了江西某学校初二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实验前进行阅读前测,两个班的阅读成绩无明显差异,可作为研究对象。八年级六班为实验班,八年级一班为控制班。实验班采取对分课堂的方式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控制班采取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法,该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探讨了对分课堂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影响。研究发现,(1)通过前测和后测对比发现,对分课堂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在控制班中,实验前后的阅读成绩对比分析差异性大于0.05(P=0.894);然而在实验班中,其对比分析的差异性小于0.05(P=0.000);这说明控制班的阅读成绩在实验前后没有差异,实验班则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在实验之前,实验班与控制班之间的对比分析差异性大于0.05(P=0.977);而实验之后,他们的差异性小于0.05(P=0.024).因此证明对分课堂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的阅读成绩。(2)对分课堂模式对学生的阅读动机、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的自主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67.5%的学生认为对分课堂模式是有趣的,使他们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阅读。其次,80%的学生更愿意认真听老师讲课,并且有57.5%的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65%的学生愿意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甚至有47.5%的学生会主动进行课后阅读。(3)研究人员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从学生对对分课堂模式的总体评价和满意度两个方面,来了解学生对对分课堂模式的态度,结果显示:第一:就学生的总体评价而言,65%的学生认为对分课堂模式对他们的英语阅读学习是有帮助的;比起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65%的学生更喜欢对分课堂模式;近60%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认为对分课堂模式时有效的。根据本研究结果,作者建议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积极创新,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另外,要求教师制定科学和客观的评估标准,并确保他们充分发挥其指导和参考作用。最后,对分课堂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需要持续探索。

关键词:对分课堂;英语阅读;初中生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1.4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Brief Introduction of PAD Class Model

2.1.1 Definition of PAD and Its Basic Model

2.1.2 Key Concepts of the PAD Clas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2.3 Previous Studies on PAD Class Model

2.4 Theoretical Bases

2.4.1 Autonomous Learning theory

2.4.2 Humanism Learning Theory

2.4.3 Experiencing Learning Theory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Subjects

3.3 Instruments

3.3.1 Pre-test and Post-test

3.3.2 Questionnaire

3.3.3 Interview

3.4 Research Procedure

3.4.1 Experiment Preparation

3.4.2 Teaching Procedures

3.5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Results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4.2 Students’Attitudes Towards PAD Class Model

4.2.1 Attitudes from Questionnaire

4.2.2 Attitudes from Review

4.3 Reasons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PAD Class Model

4.3.1 PAD Class Model and Students’Reading Motivation

4.3.2 PAD Class Model and Students’Class Participation

4.3.3 PAD Class Model and Students’Learning autonom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of Present Study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References

Appendixes

Acknowledgements

上一篇:住宅建筑排水系统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数字化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