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历史建筑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风貌建筑是《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中法定的历史建筑保护名称。目前经天津市政府批准的746幢、114万平方米历史风貌建筑中,居住建筑共有560幢,占75%,共有59万平方米,占52%。无论从数量还是类型上,居住建筑都占据显著的位置。

第一篇:历史建筑论文范文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历史建筑保护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发展为学科主线,以计算机技术为理论工具,以多年建筑遗产调查与研究成果为基础,注重跨学科的交叉,侧重采用数据分析手段,以研究城市历史建筑保护模式与方法为目的,设计面向历史建筑的BIM信息集成平台,建立在多维数据模型基础上的BIM数据仓库分析与处理技术,为城市建设和开发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建筑信息模型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发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类建设活动高潮迭起,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飞速推进。历史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载体越来越被广泛的发掘。对于城市、地区及国家而言,它也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来源。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复古、仿古风之后,开始逐渐发展到对历史建筑进行维修和保护。保护历史建筑使得城市的优秀历史和文化在弘扬社会文明、丰富城市内涵中发挥独特作用。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对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研究国家和民族地域性特征,研究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艺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史,均有重要意义。然而,出于交通、居住、商业等多方面的需求必将引发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活动,引发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这给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向大型化、现代化、经济化方向发展,历史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到侵蚀。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是学术界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各级政府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研究领域来看,发达国家由于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开展的较早。国内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起步到建立相对来说比较晚,遗产保护概念、立法、现代保护理论技术、保护专业等从无到有并逐步深入成熟,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进行,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取得巨大进步。1930年产生了中国关于古建筑保护的最初的法律《古物保存法》。1980年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并批转了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的报告》。我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正在逐步开展,同时很多历史城市与建筑保护工程都有评估工作做为先导。

然而,目前各地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信息,大多数仍停留在纸质文档,或者是单个计算机的电子文档,这些电子文档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数据库。个别地方开展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历史建筑的虚拟复原,如西安的大明宫复原工程,也需要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各地的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部门已经开始采用建筑信息模型,这些建筑信息模型多是针对一个建筑的具体操作。一些单位如大型设计院已经将本单位的建筑信息模型在内部联网,但是这种联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无法在统一的指标体系下在海量信息中自动搜集到相关的信息。

历史建筑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使用价值、环境价值、保护价值,需要科学的评估;历史建筑保护的先进技术包括虚拟复原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历史建筑保护的材料选购、价格计算,也需要数据分析;历史建筑的分类、寿命分析预测,也需要运用数学模型。这些分析工作需要强大的分析工具,因此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急需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2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概况与应用

与其它专业相比,建筑学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水平相对较为落后,设计工作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经验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单纯以经验、直觉和灵感等传统建筑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科学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和方法,引入各种计算机分析技术对建筑作出客观、正确和符合实际的评价。

20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技术的应用,给建筑行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它让设计师们摆脱了制图板的束缚,使传统的纸质图纸电子化,为设计的增添和修改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不过,CAD技术只是一种二维图形数据处理方式,虽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出图效率,但是在后续阶段的再利用方面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nng,简称BIM)技术产生并发展起来。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建筑数字技术,这个模型包含了建筑所有信息的综合数据库,可以管理建筑生命周期的全部信息。其对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提高决策速度与准确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价值优势。美国国家建筑科学协会(Americ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s,简称NIBS)给出BIM在实用中的定义:建筑信息模型是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建立存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所有物理和功能特性的计算机模型,便于业主和经营者利用信息进行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维护。

BIM是一个基于3D的面向应用对象的工程数据库技术,包含了设计意图、项目资料、建造信息、设计管理数据等可视化信息。设计师运用BIM技术进行设计的过程,其实就是建造一个真实建筑的过程。这个虚拟的建筑模型其实是一个包含了建筑物从规划到设计、施工、运营、改造、拆除等全生命周期所有信息的综合大型数据库。

建筑信息模型为历史建筑保护项目提供从最初概念设计开始到整个生命周期里做出任何决策的可靠共享信息资源,使得历史建筑的管理和开发工作进入量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轨道。建筑信息模型将这些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发展为数字资源库,使得规划设计、文物保护和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各种能反映现状的动态资料,并将此作为管理部门保护和管理的依据。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运用到日常的历史建筑管理和维护中,能够将历史建筑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整合起来,有助于这些数据的收集、整理、更新、检索、维护和交流,避免这些资料和信息因为分属不同部门而难以共享,同时可以避免有关的纸质书面资料因年代久远而破坏、遗失。同时,在前项工作的基础上,对历史建筑进行客观、公正、适时的追踪评估,建立历史建筑开发的监测和激励机制,保证历史建筑保护的有效性,并及时发现旅游开发带来的危害。

3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历史建筑资源管理

历史建筑保护研究需要着眼于拓宽视野,从历史建筑的生态观、历史文化观、法制观和经济价值观等方面,从更广阔长远的视角挖掘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历史建筑的价值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这种保护模式是系统的过程,其模式与方法研究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历史建筑所蕴含的各种价值,提高现代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建筑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建筑信息模型的提出,为实现历史建筑保护建设项目全生命期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从根本上解决历史建筑保护项目建设各阶段的信息断层和使用维护阶段的信息流失问题。

3.1基于云服务体系的建筑信息模型系统

实际中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指数测评都是同时针对多个对象进行的,每个对象的属性更加复杂和多样,而且多数信息是图像信息,因此需要建立更为复杂的数学模型,需要运用更为高效的数据分析软件。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以服务的方式提供。这种新型的计算资源组织、分配和使用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计算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实现绿色计算。

3.2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云服务平台

基于云服务体系的建筑信息模型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需要功能强大的、能根据需要及时更新的、实现集群计算的动态数据分析软件。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建筑信息管理平台BIM数据的存储与访问是实现面向历史建筑生命期工程信息管理的底层数据支持。然而由于BIM模型的复杂性,使其计算机实现十分困难,成为了推动基于BIM的信息集成和管理的障碍。这就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科技问题,即适应数据仓库下的多维数据集如何用数学模型和算法的多维矩阵表达。建立在多维数据模型基础上的BIM数据仓库与进行数据分析和查询的联机分析处理,使用户直观地理解、分析数据,最终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数据,深入地了解包含在数据中的信息、内涵。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是建立在多维数据模型基础上的,这种模型是以数据立方体的形式展现数据。

4 基于多维数据的建筑信息模型系统实现

基于云服务系统平台的物理基础,将以网络中心为支撑;并制定一定的资源共享规则,将武汉市近代建筑保护规划设计与施工等相关部门的历史建筑信息模型子系统连接入我们的云服务系统,汇集在统一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基于这个平台能够开展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并实现部分信息的查询与交互。具体能够为用户提供如下功能:

1)提供历史建筑环境数据,了解武汉近代历史建筑分布情况;

2)显示历史建筑的相关数据,特别是其现状影响信息,包括平、立、剖面。通过虚拟建造、信息化建模实现建筑的可视化和信息数据的可查询化,能够根据建筑数据的各种属性,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

3)辅助具体建设项目的计算,包括材料选择、结构优化、方案优化和决策;

4)建立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价值的专家评判体系,并统计辅助保护规划;

5)构建针对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海量数据的集快速采集、存储、计算和分析的云计算服务体系,构建和配置联网云服务平台。

其中历史建筑测评系统的数据涉及到不同时间段多个专家的多个样本,因此我们采用数据仓库来存储这些从日常运行数据库中分离出来,分散的数据。其多维数据库技术提供上钻和下钻功能,易于投影转换,使用方便;且可以有效地根据不同的需要增加不同的指标,又可以方便快捷地对事实数据进行分析。

因此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利用跨学科优势对城市建筑学、文化学进行完善与补充。从根本上解决历史建筑保护项目建设各阶段的信息断层和使用维护阶段的信息流失问题。实现历史建筑保护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具体内容包括:

1)设计具有广泛性的时空观架构下的历史建筑保护的模式和方法,增进人们对城市历史建筑潜在价值的认识。并综合应用建筑信息模型、信息标准以及信息集成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BIM构建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为-实现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信息交换、共享和集成化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技术和平台。

2)建筑信息模型的历史建筑保护的数据涉及到多个指标的不同时间的多个样本,因此可以设计开发面向多对象的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数学建模与动态数据分析软件,采用数据仓库来存储这些从历史建筑的日常运行数据库中分离出来,分散的数据。其多维数据库技术可以有效地根据不同的需要增加不同的指标,又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历史建筑的事实数据进行分析。

3)发展基于云计算服务架构的信息快速采集、存储、计算和分析技术。实现历史建筑信息海量基础数据的存储。

5 结语

历史建筑保护地域性强,需要很多的知识库支撑,而且根据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革新变化很快。历史建筑保护的先进技术包括虚拟复原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历史建筑保护的材料选购、价格计算,也需要数据分析;历史建筑的分类、寿命分析预测,也需要运用数学模型。这些工作需要强大的分析工具,建筑信息模型提供了历史建筑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基于云服务体系的建筑信息模型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需要功能强大的、能根据需要及时更新的、实现集群计算的动态数据分析软件。BIM强大的基础数据支撑是实现面向历史建筑生命期工程信息管理的底层数据支持。将这些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发展为数字资源库,使得规划设计、文物保护和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各种能反映现状的动态资料,并将此作为管理部门保护和管理的依据,促进历史建筑保护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作者:陈亦文 童乔慧

第二篇: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之居住建筑概述

历史风貌建筑是《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中法定的历史建筑保护名称。目前经天津市政府批准的746幢、114万平方米历史风貌建筑中,居住建筑共有560幢,占75%,共有59万平方米,占52%。无论从数量还是类型上,居住建筑都占据显著的位置。

一、发展脉络

天津现存历史风貌建筑中的居住建筑,建成年代较早的有石家大院(始建于1875年)、徐家大院(19世纪90年代)等,建成年代较晚的是利华大楼(1943年)。在近70年的时间跨度里,天津经历了清朝末年、北洋军阀、九国租界、中华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朝代更替和连年战事,居住建筑的建设发展也受到极大的影响。根据其不同特点总结为四个阶段。

1.老城——城市居住的传统形态

天津城发端于旧三岔河口地区,地处南北运河、海河等河流的汇合处,受惠于历代航运、漕运,经济发展较快,大约于金元时期就形成了聚落点。明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设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卫为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州为府。从而逐步形成了天津拱卫京师、北方经济重镇的地位。

明清的天津城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北方平原城市,面积约1.76平方公里,矩形平面,四周环墙,以鼓楼为中心,道路骨架十字正交。老城厢当时有“北门富、东门贵、南门贫、西门贱”的说法,衙署集中在东西大街以北,居住区多集中在东西大街以南。这个时期的住宅多是传统的北方合院式住宅及简易平房,人口密度大,到清道光年间,已有人口近20万。居民分布在旧城区和三岔河口上下的沿河两岸。

1860年天津被迫开放。开埠之初,老城厢仍然延续了昔日的繁荣,商贾云集,就连外国商人多数也居住在旧城中,有的干脆把洋行也设在城里。民居以小式建筑为主,杂以部分南方民居形式,呈现了南北交融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一些住宅的门楼、外檐装饰上,也嫁接了一些西洋建筑符号,体现了“西风渐进”的社会潮流。

2.租界—“国中之国”的住宅建设

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天津开埠成为通商口岸。同年12月7日,英国首先在此设立租界,后法、美、德、日、俄、比、意、奥等国相继强划租界,并不断向外扩张。从开始设立到完全形成,租界区的面积扩大到约14平方公里,约为天津老城厢面积的8倍。从1860年第一个租界建立至1945年最后一个租界消亡,在长达85年的时间里,各帝国主义列强在天津各自的租界,相继设立工部局,分别以他们自己的意图来建设这些“国中之国”。由于缺乏统一全面的规划,而中国人又无力干涉租界区的事务,形成了近代天津城市建设的两面性——一方面城市整体混乱杂糅,另一方面各租界区内规划有序、自有特色。

其中法租界、英租界、德租界和意租界的居住区建设最有特色,遗存的历史建筑也最多。如法租界的法国花园(今中心公园,图1)、英租界新区(今五大道)、意租界的居住区(今一宫花园地区)等都具有一定规模,也具有其所在国的建设理念。例如英租界新区的规划、建设基本按照英国“花园城市”规划理论进行规划建设,非常有特色。居住区规模适中,配备了学校、教堂、花园、体育场等完整的公共配套设施,形成了宜人的空间尺度和舒适的居住环境。为保证该居住区的环境质量,不设商业中心,并禁止电车等公共交通车辆进入,因而该区域的道路规模较小,尺度宜人。

3.河北新区—城市发展的新契机

19世纪末,清政府为了在商业交通上能与外来势力竞争,推行新政,着手建设“河北新区”。1903年在新开河地段建设新车站,即今北站,同时开辟今中山路至新开河一带的新区;在完善新区经纬道路系统的基础上,陆续兴办工厂,开设学堂、督造衙署、成立会所等,使其逐渐成为天津新兴的工商业中心。

辛亥革命后,河北新区成为北洋军阀政府所在地,北洋实业界的许多厂家也都设厂于此,这一带的政府机关人员和铁路工商业职工人数骤增,河北新区的住宅建设从此进入全面繁荣阶段。一些军阀、官商瞅准机会,纷纷在此购地置屋,出租谋利。此时的居住建筑以院落式里弄住宅为主,服务对象多是城市中下层居民,还有一些简陋的工房,主要为新涌进城市的产业工人居住。

1.4 南市开发—租界与老城的边缘地带

南市位于旧城区以南、日租界以西,原是一片无人居住的荒地。1903年日本扩充租界时称其为“预备居留地”,致使中国政府长期失管,因而有“三不管”之称。

随着日租界旭街(今和平路北段)的逐步繁荣,这一城市繁华区边缘地带的潜在经济价值日益明显。许多豪贵在此购买土地,经营房产。这一阶段南市除继续建造部分院落式里弄和简陋的平房外,还出现了一些早期石库门里弄住宅——天津俗称“锁头式住宅”。

二、基本特点

1. 各个时期居住建筑建设的差异明显

1860年以前的天津居住建筑,仍然以一家一户自建自住为主。住宅形式以中国北方传统的合院住宅为主,也吸收了部分南方建筑的风格。

而近代天津居住建筑的发展大致可以1910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基本上紧跟着经济中心的迁移而变迁,后来则是以追求居住质量而选择方便、安静的地区,以居住区的形式成规模建设。

2.居住模式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第一,快速城市化使住宅建设趋向高密度天津由开埠之初1.76平方公里的小城迅速成长为北方的商业中心,其间不过短短的几十年,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增长非常快。为与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相适应,必须不断探索与建筑技术水平相适应的高容积率住宅。因此,脱胎于传统合院式住宅的院落式里弄住宅,逐渐演变为“锁头式住宅”,继而形成新式里弄。新式里弄源于西方的联排式住宅,它通过增加建筑层数(一般3层左右)来得到足够的使用空间,舒适性也较好,从而成为近代天津建造量最大的住宅形式。

第二,住宅功能布局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由于近代社会中现代生活方式向传统的渗透,住宅的空间格局和功能构成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合院式住宅,空间格局非常严整,内部各房间大致按位置划分为堂屋、厢房、倒座及耳房,而使用功能与房间的对位一般并不固定。受外来生活方式的影响,住宅各房间逐渐根据使用功能来分割,如客厅、起居室、卧室、厨房、餐厅以及储藏间等,后来又出现了车库,房间功能的确定使住宅平面布局要复杂的多。从院落式里弄→锁头式里弄→新式里弄→独立式住宅的发展脉络中明确体现出这种变化过程。

第三,近代社会商业化使住宅的营造与经营方式发生转变。在原有经济模式下,传统的住宅多是居住者个人营造、自己居住,住宅建设速度比较缓慢。随着城市近代化过程的加快,尤其在天津这种以租界占主体的城市中,这种简单的营建与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河北新区为例,作为新的经济、政治中心,人员的大量流入需要大批的住宅能够在短时期内完成,于是由房产商统一营造与经营的模式适时出现。

3. 租界区建设多于旧城区建设

在天津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旧城区面积仅1.76平方公里,老城中房屋密度较大,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河北新区的开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发展空间,也只有6.534平方公里,而九国租界区的面积为14平方公里,将近旧城区面积的8倍。如此大面积的土地不仅被建设成工业仓储和大片的商业区,而且也为居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近代中国社会一直比较动荡,天灾人祸不断,而租界区内却相对安定,住宅建设从未间断。在租界中,一方面各租界国凭借特殊的租界政策,为在租界中居住的人提供外国法律在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方面的保护;另一方面,他们为了将天津建设成为华北地区的洋务中心,在租界区内有一定的经济投入,并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和市政措施。这些优势对许多有产阶级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纷纷来此经商、居住或从事房地产业,正是这些有产阶级的经济投入,使租界得以迅速发展。因此,租界区的住宅建设在规模、速度和质量上均远远优于旧城区,表现出近代天津城市住宅发展不平衡的一面。

三、近代居住建筑风格特征

1.单体风格特征

在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中,近代居住建筑占据了主导地位。近代居住建筑以租界为大本营,其风格特征非常明显,其演进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传统住宅向近代社会的过渡为代表,中期是折中和古典复兴占主流,到后期现代住宅成为发展方向。这三个时期各有其时代背景,各具特色。

早期的租界居住建筑多为券廊式,盲目地照搬印度等殖民地的建筑形式,却因气候的南北差异,很快就不再建造。早期的院落式里弄和锁头式里弄住宅,基本上都是在传统居住建筑的格局和形式上借鉴了西方联排式的组合方式,在细部装饰方面不仅有本民族的形式,也吸收了外来的东西。虽也出现了独立式住宅,但为数极少,有钱的人们依然生活在传统的中式住宅中。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的住宅是以传统住宅向近代社会过渡为主,在建筑中所反映的是中西两种文化的对话与融合。

20世纪20、30年代,恰值西方折中主义、古典复兴思潮盛行,西风东渐,在天津这个帝国主义的远东殖民城市,这种建筑思潮也非常流行。辛亥革命后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生活方式逐步西化,反映在建筑上,常常是猎奇和标新立异,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在西方风头正劲的折中主义和古典复兴的建筑思潮。这一时期的住宅,大部分采用洋折中、洋古典的方式处理住宅的外观。

20世纪30年代后期,现代建筑以其简洁的形式、实用的功能得到普遍认可,后来居上,在天津开始扎根、发展,并迅速渗透到各种住宅形式中,而高层办公兼公寓则从一开始就伴随着现代建筑进入天津。一批现代建筑的出现,给天津这个近代城市增添了一抹清新的气息,然而由于战争的升级影响到租界区的安定,建设停滞,现代住宅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总的来说,天津近代居住建筑风格以折中主义为主,并具有一定的混杂性。因业主的喜好和猎奇的需求,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东西聚集在同一所住宅上,以建筑师的技巧将其杂糅一处,使其和谐统一。

2.群体风格特征

在近代天津居住建筑发展的后期,房地产经营的成熟使住宅建设相对独立,很快就不再受经济及工业繁荣的影响而迁移,后期多是有规模的区片开发而形成居住区。区片建设形成住宅的群体风貌,这也是天津近代居住建筑风格的一大特征。

近代天津的居住区分布大致呈区片和线状两种形式。住宅比较集中,风貌比较突出,保存较好的区域有五大道居住区、法国花园居住区、意国花园居住区等。其中五大道居住区的住宅形式最为混杂,根据英租界当局规定,只允许建造外国式样的住宅,不允许有中国传统住宅。于是,英式的、意式的、西班牙式的,折中的、古典的、现代的全都粉墨登场,纷纷出现在该地区。而法国花园居住区和意国花园居住区的风貌相对统一,分别是以法式住宅和意式住宅为主,风格典型。线状分布的住宅因其相对集中,也较有特色,如日租界的鞍山道、法租界的赤峰道等。

这些集中在几个较大区域内的住宅形成该区域的风格特色,而几个区域又以其不同的特色共同形成天津近代住宅的风貌特征。天津的这些形式各异、各具特色的住宅包容了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住宅建筑形式,遂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

四、基本类型和典型实例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中的居住建筑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现从居住形态上分五种类型简介。

1. 中国传统合院式住宅

这是天津地区广泛采用的一种传统居住形式,与正规的北京四合院有一些区别,根据主人的喜好和地形,有时没有两侧或一侧的厢房,而代之以廊子或箭道,体现了天津南北交融的地域风格。如杨柳青的石家大院(图2)和老城厢的徐家大院。

2. 西式独立式住宅

20世纪初,独立式住宅的形式传入我国。20世纪20年代以后,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南京、天津、青岛等地的经济发展比较快,许多外国人、官僚、资本家多是这种居住方式,于是独立式住宅的建设在这些地方形成规模。就天津而言,虽然早在河北新区建设时期就已出现了独立式住宅,但其为数较少,不具代表性。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独立式住宅逐步形成天津近代的“小洋楼”风貌。

独立式住宅在建筑的平面布置、形式、技术和设备上较多吸取了西方的经验,而在内部装修、庭院绿化方面则保存着中国固有的习俗爱好。欧化的技术设备、西方住宅式样和中国旧式的生活方式交织在一起,构成复杂的综合体。它从一个侧面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生活特点和思想特点。这种住宅形式大多趋向“新奇”、内容繁杂,花样百出,反映了居住者炫耀个人经济实力和标榜生活情趣的心理;住宅的组成一般均由主体建筑和附属服务部分组成,附属服务部分位于主体建筑之后,这固然是功能分区的结果,但同时也表达了居住者主从有别的阶级观念,等级分明的心理不言自明;而住宅主体空间构成的核心一般是较大面积的厅,多两层贯通,作为公共空间,以适应社交文化的需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的风气。如原法租界的李吉甫旧宅(图3)、民族路原意租界花园住宅(图4)。

3. 院落式里弄住宅

院落式里弄住宅源自天津,并以天津为中心向外辐射,在北方地区有一定影响。作为天津早期里弄住宅的主要类型,是在北方传统三合院住宅空间形式的基础上,受西方联排式住宅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当时西方联排式住宅密集布局的特点,并与当时的社会经济需要相适应,是传统合院式住宅为适应住宅商品化和高密度要求而进行的变通。如古文化街的通庆里(图5)。

4.新式里弄住宅

20世纪20年代初,新式里弄住宅在天津出现。早期多集中在法租界劝业场一代,还有一部分建造在意租界内,英租界新区开辟后,这里成为新式里弄住宅最为集中的地区。

新式里弄住宅一般为二层或三层,各分户单元联排布置。单元一般依开间的大小分为单开间、一间半、两开间、两间半以及自由式布局五种类型,其中一间半新式里弄住宅建造量最多。各分户单元中,房间功能分工明确。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以及车库和佣人间在不同层内按功能要求合理分布,每户均有独立的出入口直接对外。结构形式一般仍为砖木混合结构,到后期才少量采用砖混结构。建筑设备较齐全,室内装修朴实。新式里弄住宅比较注意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庭园及弄道内绿化较好,生活环境安宁舒适。室外小院作为空间过渡,宅后设杂物院附属服务。住宅外观往往于同一街区内西方各国风格兼而有之,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如五大道地区的安乐村(图6)、疙瘩楼(图7)。

5.集合式公寓住宅

这是本世纪20、30年代出现的一种住宅类型,较传统住宅层数多,标准层户型有变化,以适应不同需要。起居、卧室、厨房、浴室、车库齐备,水、暖、电、卫设施齐全,标准较高,居住条件舒适。如五大道地区的民园大楼(图8)、解放北路的利华大楼(图9)。

注:本论文受“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示范工程》(2006BAJ03A10)之子课题《典型历史风貌建筑及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示范工程》(2006BAJ03A10-05)资助

李求军/责任编辑

作者:路红 赵建波

第三篇:民间历史建筑保护策略研究

摘 要:广东顺德许多乡土历史建筑具有某种文物价值,现行有关法规因对其缺乏明确、详细、有效的说明,以致造成该地区在保护、传承与利用上的无所依据。借鉴港台地区的做法,提出了“缓冲阶段”的构想。

关键词:顺德古祠堂;民间历史建筑;文物保护法规;“缓冲阶段”

Key words:Shunde ancient ancestral temple;Folk historical construction;Cultural relics preserv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Cushion stage”

许多民间历史建筑具有某种文物价值,但现行有关保护法律对其缺乏明确、详细、有效的法规条款指导。广东顺德市发挥自身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依靠民间群众组织团体,推行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法规,让境内众多民间古祠堂历史建筑得到合理的传承与发展(图1),值得赞许。

在我国其他许多地区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资金不足、技术缺乏可能是最突出的问题,然而对当今的顺德—— 一个珠三角的发达县市来说,这种情况并不突出。问题是现有相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缺乏层次多样、概念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弊端,挫伤了社会组织与个人保护历史建筑遗存的积极性。可有论者不承认这样的现状[1],致使民间大量的祠堂、庙宇、民居、古桥、古村等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未能有一个法定的名份而平安生存。它们虽然不是“文物”,却是地方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条条血缘织成的人文纽带,世世代代将百姓大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非文物的历史遗物饱经历代沧桑磨难得以存留至今,虽然或残或损,却仍具有难能可贵的文物价值,是老百姓心中最珍贵的“紫禁城”。可现在的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时时刻刻都在挤兑它们的存在空间,毁灭它们的生命价值。

在现有法规基础上,我们能否寻找到更合适的办法,有效地保护它们吗?

1 顺德乡村古祠堂的现状

广东顺德乡村有若干座古老祠堂,很有价值。经实地勘察发现,乐从、伦教、杏坛、均安、北滘等多个村镇,古祠堂、古庙宇、古石桥、古民居、旧街巷、水乡河涌等等历史建筑和名胜景观众多,岭南特色鲜明,惹人喜爱(图2)。但它们残破不堪,令人堪忧。村民们一方面出于对岭南历史文化遗产的爱护,希望把残旧的老祠堂修缮一下,便于开展祭祖、休闲、娱乐、议事、集会等活动;另一方面还希望自己姓氏的祠堂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以满足光宗耀祖的情感。对此,我们有责任尊重群众的思想感情,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然而,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对这一类乡村建筑并没有明确的政策保护和技术规定。如果不属于挂牌文物,则很容易被“开发”掉或被随意拆改而面目全非。其实村民们并不满足祠堂仅仅作为一个普通建筑物,他们最关注的是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希望能为古祠堂争取点资深“名份”而合法保存下去。顺德经济突飞猛进,老百姓口袋里不差钱。他们的修缮行为希望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原有建筑不会被随意地强行拆掉。

岭南地区早有“顺德祠堂南海庙”的美誉。据了解,顺德现存的旧祠堂660多处①,但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足40处。民间对这一结果似乎并不满意。一方面,即便是这不足40处的祠堂都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真正由政府资助修缮并监管的也不足10处,还有30处得不到修缮。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祠堂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更难以受到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有效保护,残损状况极其严重。即使尚有一些古祠堂,村民们自主筹资维修,但因传统工匠断代,不知如何按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修缮,虽然焕然一新,却失去了历史的信息和记忆的文脉。更为令人担忧者,一些地方从事新农村建设,古祠堂随时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图3)。

目前所暴露的问题是,百姓虽自行筹资修缮古祠堂,但现有的文物法规,对非文物的历史建筑缺乏相应的细则与技术指引,且文保单位工作人员对此也不负责,使得一切处于无序的状态。

2 法规概念理解狭窄 文物古迹覆盖不全

2.1 对现有法规概念不应选择性地理解

我国现行的文物保护政策,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外,还有一部专业性技术文件,即《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简称《准则》)。它是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名义组织编写的,于2000年10月10日在承德举行的中国ICOMOS大会上获得通过。《准则》所定义的文物古迹类型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人类活动遗留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地面与地下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史迹及纪念建筑、由国家公布予以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以及其中原有的附属文物;与文物古迹价值关联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构成文物古迹的环境,应当与文物古迹统一进行保护[2]。

参照上述表述,我们对现存于顺德区乡间大量的古祠堂作宽泛的界定,发现它们都具有明确的生存地点、相对准确的历史年代,记录了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了科学、艺术、生产、生活的状态与成果。因此,它们都一定程度地够得上文物古迹的资格,符合文物的形态。

2.2 从文物认定程序看现有法规的狭隘性

《准则》规定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总体上分六步,依次是文物调查、评估、确定各级保护单位、制订保护规划、实施保护规划、定期检查规划。原则上所有文物古迹保护工作都应当按照此程序进行。在这六个步骤中,前三步属于文物保护单位资格的认定步骤,后三步为文物保护工作程序。

由文物普查到核定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需要一系列的工作过程和时间,包括实地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信息搜集、归纳考证、价值分析评估、个体价值意义比较、同类型个体中甄选、论证、初步拟定及资料报审、专家核定、政府公示与最终公布等等。目前我国文物保护单位认定,仍按《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10月1日试行)执行。然而这些工作很难落实到众多古祠堂身上(图4),显然有失公平。

2.3 从历史建筑的现状看现有法规的短视性

在文物保护以及建筑学领域中,应重视历史建筑的概念。历史建筑一般都具有文化价值、研究价值。已核定并公布的建筑类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等,均首先属于历史建筑,源于其突出的价值意义和独特性,进而被核定为文物,而其他众多历史建筑,则只能依旧为历史建筑。实际中往往是选定文物数量少,不予保护的历史建筑数量多。(图5)

现阶段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采取完整保护、全面保护的原则,保护更多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古村落、历史城镇和历史名城。短视,会造成民族的遗恨。现存于顺德区的数百座古老祠堂,由于未核定和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只能以历史建筑称之。有些不是文物而胜于文物的建筑处于两可状态,没有任何法律保护措施,很容易造成不损失。这不能不说是法规的空白,这种空白会造成执法的无奈。

3 港台地区的相关法规

国际上及港台地区历史建筑保护法则值得我们借鉴。它们的立法,能做到尽量多的保护好历史(文物)建筑。

1.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于1964年发表《威尼斯宪章》(又称《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 》)对“历史文物建筑”的定义就很宽泛,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有文化意义的一般历史遗迹。

2. 香港《古物及古迹条例》中,将“古物”与“古迹”分为了两个概念。“古物”②(antiquity) 指:(a)古代遗物;(b)1800年前人为建立、辟设或建造的地方、建筑物、地点或构筑物等的遗迹或遗存,而不论是否已于1799年后予以修改、增补或修复;“古迹”③(monument) 指:宣布为古迹、历史建筑物、考古或古生物地点或构筑物的地方、建筑物、地点或构筑物。

对于包括历史建筑在内的古物和古迹,香港《古物及古迹条例》还增加了两个新的概念,即“假定古物”、“暂定古迹”。“假定古物”③(supposed antiquity): 指可合理假定为古物或内有古物的物体或地点。“暂定古迹”④(proposed monument)指根据第2A条宣布为暂定古迹、暂定历史建筑物,或暂定考古或古生物地点或构筑物的地方、建筑物、地点或构筑物。

3. 台湾《古迹保护条例》对古迹做出的定义有利于保存各种建筑物体,共达十数项之多⑤。

“古物”(antiquity)、“古迹”(monument)类似于我们国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假定古物”(supposed antiquity)、“暂定古迹”(proposed monument):类似我国待保护鉴定的历史建筑。它们的认定具有专业性和官方成分,即必须获得专业认定和官方宣布。在此之前,泛指现实中大量的历史建筑,须增加待定甄别过程中的法律保护成分与拆毁缓冲阶段,以免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失之不再。

对于增加缓冲阶段法律保护下的假定和暂定身份,最关键的在于借助于法律法规。对于等待认定和宣布为古物、古迹的古代遗留物,首先实施有效保护,待核查与鉴定后,再做出相应的是与否的认定与宣布。相比于我们国内现有的法律法规,缺乏的就是这一重要的缓冲阶段,以及缓冲阶段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至使对于我们身边大量的历史建筑,判定其保留或者拆除时,政府和民众时常陷于尴尬和无奈的境地。

据此,回归到顺德民间旧祠堂,倘若我们有了这个缓冲阶段以及相应的政策,一方面迅速开展文物认定研究,一方面,对于年久失修,濒临塌陷的古老建筑,可以先按照文物保护工程的要求,实施必要的抢修加固或修缮,以专业的技术和手段,加以必要的庇护,这对积极妥善地保护好传统文化遗产,则具有重要意义和决定性作用。

注释:

① 引自凌涛编著的《顺德祠堂文化初探》。

②③④ 香港《古物及古迹条例》第53章第2条。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动文物法律保护[J].中国文物报·保护科学周刊,2011,(12).

[2] 广州市文化局.文物保护文件汇编[G].广州:广州市文化局,2002,10.

[3] 番禺区国家档案馆,番禺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番禺古祠堂[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6.

责任编辑:蒋亚林

作者:杨宏烈 张亦功

上一篇:书法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社会政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