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体制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监管体制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监管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对证券监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深刻地说明了证券市场是高风险市场,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已成为世界各国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文章回顾了我国监管体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篇:监管体制论文范文

英美金融监管体制现状

金融货币当局具有高度独立性

虽然英国和美国金融监管体制迥然不同,但两国的金融货币当局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不仅因为其主要运行经费并不来源于财政资金,而且还因为这些机构均有特殊的制度安排。在英国,这种特殊的制度安排主要是通过坚守特定的政策目标来实现的,而在美国则主要是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完成的。

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者,英格兰银行董事会由1名总裁、2名副总裁和16名董事组成,其中董事全部为非执行董事。总裁任期5年,董事任期3年,均由国王任命。在英格兰银行董事会内部有一个包含所有非执行董事的附属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评估英格兰银行的绩效及其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程序。该委员会的主席由英国财政大臣任命,而且这位主席也是英格兰银行董事会副主席。表面上看,英格兰银行很难摆脱财政部的干预,但是由于英格兰银行能够以货币金融稳定作为唯一的最终政策目标,因此成功摆脱了后者的束缚。

作为金融监管者,英国金融服务局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团体,其董事会由财政大臣任命,包括1名主席、1名执行总裁、3名总经理和10名非执行董事。金融服务局能够比较有效地避开财政部的过度干预,主要是因为金融服务局有4项法律职责,即保持市场信心、推动公众对金融系统的认识、保护消费者和打击金融犯罪;此外,它还有11项金融服务监管原则,这些职责和监管原则使金融服务局得以在明确的制度框架下运行。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并非美国政府的内阁组成机构,与财政部之间也没有任何人事任免关系。但客观而言,联储的社会地位和公众威望却往往要高于美国财政部。一方面,美联储的政策制定主要依赖公开市场委员会,无需总统和政府的行政许可和司法体系中任何一个人的批准;另一方面,作为美联储的最高管理机关,联储理事任期14年,理事会主席、副主席任期4年。虽然理事由总统任命,主席、副主席由总统提名、参议院通过,但是由于与政府换届错开,使得政府对联储施加影响的空间大为缩小。

建立了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英国金融货币当局的协调机制主要是通过财政部实现的。一方面,英格兰银行、金融服务局和财政部之间的分工十分明确:英格兰银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支付系统的稳定,并且是银行的最后贷款人;金融服务局负责金融监管和市场救援,它是英国的银行、证券和保险市场的唯一监管者;而财政部负责公共财政和相关立法。另一方面,英格兰银行、金融服务局和财政部之间建立了一种三方会谈机制:英格兰银行提供货币政策的走向,金融服务局提供金融市场的情况,财政部反馈议会和社会的情况,并且当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局的意见无法统一时,由财政大臣进行裁决。

美国银行监管十分复杂,但是特定的分工模式却能够使监管保持相对有序状态。作为联邦层次的银行监管者,主要包括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储蓄机构监管署和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货币监理署负责监管联邦注册的银行,联邦储备银行负责监管州注册的成员银行、金融控股公司和银行控股公司,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监管州注册的非成员银行,储蓄机构监管署负责监管联邦注册的储蓄机构和储蓄机构控股公司,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负责监管联邦注册和州注册且加入其保险系统的信用社。作为地方层次的银行监管者,州银行厅与联邦储备银行和存款保险公司互相配合,开展监管和检查活动。除此之外,美国还设立了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它不但负责协调和统一银行监管标准和银行报表格式以及对银行监管人员进行培训,而且还负责协调和统一各监管机构的检查活动,减轻被监管机构的负担。除此之外,它还负责协调和统一联邦监管机构和州银行厅的监管政策和业务。

没有一种监管体制完美无缺

与英国相比,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更多,监管更为严密。但是,美国金融监管体系也存在着重复监管问题,不但给金融机构造成很大负担,而且也导致监管效率下降。以花旗银行为例,它不但要受到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存款保险机构、储蓄机构监管署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还要受到50个州的地方监管者的监管。当纽约银行对美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评价时,他们认为如此之多的监管机构显然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当汇丰银行将英国和美国监管体制进行比较时,他们认为面对77个国家的400多个监管者,英国的监管体系显然比美国更为简洁,并且受到他们的偏好。值得关注的是,即使金融机构如美国一样众多,如果无法对各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真空地带进行协调,产生监管空白也在所难免,从而导致金融体系的风险。

同样道理,英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也不是没有问题。首先,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如何弥补金融监管的空白。英国金融服务局是在《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2000)》及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运行的监管机构,但是金融市场产品和操作总是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在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发展之间就会存在时间滞后问题。其次,英国金融货币当局的薪酬待遇和大型商业银行差距过大。例如,由于汇丰银行优厚的薪酬待遇,金融服务局很可能会成为期望迈入汇丰银行的大学毕业生的先期“培训基地”。因此,如何平衡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薪酬待遇,使得两类机构中优秀人才均有发展空间,仍然是英国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

金融机构守纪对金融监管

是一种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在英国汇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纽约银行和花旗银行内部,均设有金融风险内控部门。在他们看来,金融机构必须在守纪的框架下开展经营活动,对金融风险防范采取一种积极态度。

除此之外,监管机构与被监管机构之间也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关系,这同时反映出英国和美国金融风险控制的主动性一面。在英国,金融服务局是拥有董事会的有限公司,其经费主要来自金融服务业交纳的营业执照费,与其说它是在进行金融监管,不如说是为了满足市场对外部监管的需求而提供的一种监管服务。在美国,银行可以通过注册方式的改变选择联邦监管者。而且,尽管监管机构可能长期在银行驻守,但是他们如果不是出于必要,并不经常打扰银行的日常工作,甚至可能会在银行职工下班以后继续独立工作。

(摘自2006年2月28日《中国经济时报》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

作者:王 召

第二篇: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初探

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监管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对证券监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深刻地说明了证券市场是高风险市场,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已成为世界各国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文章回顾了我国监管体制发展的三个阶段。对现阶段以政府监管为主导,集中监管和市场自律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证券市场发展的实践出发,研究我国证券市场的金融监管机制。对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关健词:证券监管问题建议

中国证券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刺改革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加转轨”市场。由于建立初期的整体环境和市场制度设计上的局限。以及建立时问短暂,各种制度体系尚未健全完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中国证券监管体制随着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与之伴生的证券监管体制也具备了证券市场的一些弊端,同时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不健全、不完备更为严重。亟待结合实际,立足世界经济,认真分析其弊端,并加以理论指导,以达到建立完善的证券监管体制目标,服务市场发展。

一、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回顾

我国的证券监管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地方监管到中央监管、从分散监管到集中监管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 以分隔的区域性试点规范和监管阶段。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于国债的发行。1992年以前,我国证券市场没有集中统一的监管,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国家体改委,其他政府机构和上海深圳两地政府参与管理。发展迅速的证券市场使得这种监管模式的弊端凸现,造成了监管的混乱。

2 规范管理和集中统一监管的过渡阶段。国务院于1992年10月成立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993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证券法》实施以前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开始向集中监管过渡。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出台,证券市场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体制和机制的缺陷带来的问题也在逐步积累,迫切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发展。

3 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模式初步确立的阶段。即以政府监管为主导,集中监管和市场自律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框架。国务院自1998年4月起决定对证券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明确由中国证监会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这标志着由政庶实施集中统一监管的体制基本形成。中国证监会取代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的职能成为唯一的最高证券监管机构,将建立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在全国各地设立派出监管机构并实行垂直管理。

自律组织作为证券市场监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证券市场发展的这一阶段逐渐成长起来,并发挥其重要作用。自律组织有两种形式即社会性的监督组织和行业自律,前者主要包括证券业中介服务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后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证券交易所的场内自律;一是场外交易的自律即中国证券业协会进行的自律监管。

二、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大环境,证券监管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结合我国国情,经济发展现实以及国际化进程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反思,将更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体现监管服务于经济的本质。

1 我国监管体制自身内因。局限了制度的执行力,导致了监管效率的低下。(1)监管理念与市场要求存在偏差。监管理念作为证券监管的指导思想和实践原则,渗透在整个监管过程中。监管理念的好坏准确与否直接从根源上决定着监管工作的效率。我国证券监管机构的功能定位于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搞活服务,这使得国企在证券市场中受到政策的倾斜和特殊的照顾,造成了市场主体的人为不平等、证券监管的独立性不能保证,公信力受到破坏。(2)政府时市场的干预过多。政府对证券市场过渡介入,行政主导市场及证券发行监管以行政审批、额度控制为主要手段。证券监管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手段直接,忽视了市场公平、高效、透明的客观要求。(3)监管主体建设落后于市场发展,监管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创新产品推出的节奏不断加快,产品结构日趋复杂,市场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监管难度不断增加,对监管人员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另外,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领域内仍然存在多头监管、监管缺位以及监管标准不一等情况,整体监管架构尚不完善,缺乏良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4)自律监管的辅助作用未有效发挥。目前,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交易所等行业自律组织的自律功能尚不完善,对证券监管机构的依赖性较大,独立性不够强,行业自律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其次,社会性的监督组织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 证券市场的外部环境在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制约了监管作用的发挥。(1)证券监管的外部法律环境不健全。从我国法律环境看。法制不健全以及法规不能协调配合,致使监管部门很难对证券市场违法行为进行定性和查处。特别是我国证券法制框架还存在许多不足。与之相配套的公司法、合同法、税法和破产法等法律法规缺位或不健全。我国对证券市场的争论解决体系及公正和有效的司法体系的建设存在很大缺陷,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法院判例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而且我国法律间的协调存在问题,有时互相矛盾。既有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需要不断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2)证券监管的微观主体治理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较短。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尚不彻底,作为监管对象的微观主体的上市公司结构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相当不合理,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大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不仅中小股东利益得不到保障,而且企业缺乏长期的发展目标。从而难保障其依据经济法则严格自律。

三、完善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建议

1 加强证券监管体制自身建设,逐步健全完善。(1)不断改进证券市场的监管理念,顺应证券市场的发展。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在中国证券市场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树立正确的监管理念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健全监管体制的理论基础。监管理念主要包括:第一,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二,确保监管套平、高效、透明;第三,降低系统风险;第四,树立国际化意识。这些理念的发挥作用还依赖于认真贯彻执行于实际工作之中。(2)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效率。监管机构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职能就是保障市场的公平、公开以及公正地对待所有市场参与者,体现其监管理念和目标。监管机构应借鉴

国际市场的监管经验,不断深化自身改革,加强监管的独立性,不断调整和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建立更加富有吸引力和灵活性的人才管理机制,使得监管机构的设置和人员构成更好地服务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同时,改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努力实现手段的间接化、多样化、市场化,减少政府对市场的操纵。(3)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监管,完善监管体系。随着证券市场的成熟,政府主导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日益成为大多数国家选择的主流。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避免各自的缺点,对于完善监管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行业自律监管的培养和成熟有助于弥补我国政府主导型模式的缺陷,有利于发挥其灵活性、高效性和及时性等诸多优点。

2 改善证券监管的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监管工作的发挥同时依赖于监管环境的好坏关系,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充分发挥监管工作的优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善外部环境。(1)健全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法律制度。结合目前市场需求不断完备证券监管的法律法规,推进证券市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由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执法体制,进一步加强并合理配置稽查力量,统一使用执法资源,优化案件查处程序,不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的执法力度,提高违规成本;逐步建立并完善资本市场仲裁机制,发挥仲裁机构在资本市场中的争议解决功能。此外,应强化现有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衔接。避免配合不力,避免法律手段在实际运用中难以奏效。(2)市场微观主体治理结构合理化改革。监管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市公司的自律和证券市场机制的作用。上市公司要从根本上改善法人治理机制结构,保护股东切身利益并最终加强公司自律。相应地,应改变公司经理层的生成机制,尽快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使公司经理层通过市场达到优化配置,从而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全球化进程加大的大环境下,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应当立足国情。放眼世界,不断健全、完善。证券监管体制的建设,不仅关系到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更要服务于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东华,浅析当前中国证券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IN]金融与投资,2009(3)

2 黄强 析证券市场的监管与发展,[M],国际金融报,2002.1.9

3 阎彬,对目前中国证券监管的思考[M],鑫网,2002.4.29

4 盛学军,我国证券监管法律制度模式[N]现代法学,2010(4)

(责编:贾伟)

作者:张心卉

第三篇:金融经营及监管体制探讨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等国的金融业逐渐由分业经营体制转向混业经营体制,监管制度的选择成了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通过观察当前的金融混业情况,探讨功能监管体制安排问题,并从我国金融体系现状出发来分析运用功能监管的必要性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混业;机构监管;功能监管

一、金融经营模式及其趋势分析

金融业是主要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构成的一个大行业。其功能是以金融工具为载体实现的。不同的金融工具可实现同一金融功能,因此,金融业内的各子行业在功能上有重合之处,正由于金融本身的这种行业分类的特点,金融业内的经营者(即金融机构)可以在一个小行业内经营,也可以在这个大行业内跨各小行业经营,所以在金融业就形成了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概念。

在20世纪,世界金融业先后经历了“初级阶段的混业经营——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发达阶段的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由于早期证券业不发达,银行业承担主要金融业务,世界各国金融业大多实行混业经营。而在1929年,美国爆发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严重经济危机,混业经营被认为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于是,美国于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商业银行和证券业务严格分离。混业经营一统天地下的格局被打破,以美国、日本和英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20世纪80年代,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模糊了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银行、证券、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随着新的竞争者崛起,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许多国家又逐步放弃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英国在1986年完成了金融“大爆炸”的改革,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形成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企业集团。日本于1998年实施“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放宽了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业务限制,废除了银行不能直接经营证券、保险业务的禁令,旨在推进日本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过渡。东欧转型国家中的绝大部分也都在转型之时就实行了混业经营。1999年11月4日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废除和《金融服务现代法案》的通过,这标志着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潮流已基本完成从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向较发达阶段的混业经营的转变。

目前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大发展趋势。从理论上讲,当前分业经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由于金融创新,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失去了分业经营的前提。第二,非银行金融机构对银行业的渗透,资本市场对传统银行业的替代,使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日益艰难,为了拓展业务,开发新收入,需要多元化经营。第三,国际竞争力的加剧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趋势推进了银行全能化,分业经营束缚了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第四,在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分业经营已经不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办法,甚至还会带来新的更大的风险。

二、金融混业经营下监管体制的选择

金融分业、混业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到监管层面。就经营层面而言,即前文所说的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问题,这是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内核;就监管层面而言,即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问题,它涉及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从目前全世界金融业来看,混业经营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然而,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给仍实行多元化分业金融监管机构带来很大的冲击。

在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前提下,监管体制有两种选择,即统一监管和功能监管。统一监管指由一个监管当局对所有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监管的制度安排。功能监管指由多个监管当局按照监管对象的业务活动的性质分别就某方面的业务活动及由其引起的风险进行监管的制度安排。前者的好处是有利于控制金融机构的总体风险,后者的好处是有利于监管的专业化。由于在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机构经营的产品具有跨产品的复杂特性,其风险来源比较复杂,单纯的功能监管可能忽略了由产品的复杂特性引发的风险,不利于对金融机构风险的总体水平的控制。但是简单的统一监管也越来越不适合金融产品复杂化的形式,因而理想的监管体制应该是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体制,具体地,可以在统一监管框架下实行监管机构内部专业化分工,也可以在功能监管体制的基础上设立一个协调和风险综合控制机构,以实现专业化监管和统一监管的结合。

所谓功能性统一监管或统一性功能监管是指依据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关注总体金融风险的监管理念。较之传统金融监管,其优点主要是:(1)关注的是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从而能有效地解决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避免监管“真空”和多重监管现象的出现;(2)针对混业经营下金融业务交叉现象层出不穷的趋势,强调要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监管,主张设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来对金融业实施整体监管,这样可使监管机构的注意力不仅限于各行业内部的金融风险;(3)由于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得据此设计的监管体制和监管规则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能够更好地适应金融业在今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法》即是依据功能性监管的思想对其监管体制进行全新的设计。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在为银行设置全球性的证券资产组合的资本标准时也采纳了功能观点。

三、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问题的研究进展

1. 我国金融业的运行态势。

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分业经营格局,但事实上,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银行、证券、保险三业出现了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金融业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地冲击着分业经营模式。早在1995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就与美国摩根斯坦利集团等五家金融机构合并组建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并拥有42.5%的控股权;中国工商银行则与香港东亚银行合作,从事香港和内地的投资银行业务,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光大集团以及平安保险等公司,目前都在向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向发展,而金融控股公司是目前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光大集团目前已经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信托三家金融机构,并已组建合资保险公司,实际上已经是一家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公司。在1999年,我国先后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国家赋予其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重任,并指明,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除股票二级市场外,可以从事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其中包括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业务。针对逐渐出现的混业经营局面,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对金融分业经营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从1999年以来,中央银行制定并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从政策上已打破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业之间的资金壁垒。分业经营格局正面临着混业经营内在冲动的不断撞击。

2. 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的评价。

从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发展轨迹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来看,金融分业监管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现阶段实行分业监管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相距甚远,各项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运用分散金融风险工具的经验,监管的综合型技术人才缺乏。因此,实行分业监管体制可以在各自特定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但是,在我国由分业向混业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混业渗透现象不容忽视,而且随着混业程度的不断深入和广泛,现行体制下以机构监管为主的方式会不断降低效率。

以国际通用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的金融监管,其基本情况是:(1)不良资产比例(高);(2)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情况(多);(3)金融机构违规行为普遍程度(高);(4)金融案件发生比例(高);(5)支付系统的稳定性(稳);(6)资本充足率(低);(7)经营信息的透明度、信息的真实性(低);(8)国际评级(中等)。由此可见,以国际标准来衡量我国的金融监管,其效能是较低的。

3. 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现代金融业务刚刚起步,金融市场仅初具规模,许多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市场中已是很平常的金融工具在我国还没有推出,现有的股票交易还很不规范,短时间内还难以突破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我们的许多金融问题还局限在机构内部苦苦寻求解决的方案,譬如,银行的坏帐问题还只看作是企业体制不对、银行审核不严的问题,没有从银行存贷业务的风险收益的对称性上找问题,没有深入分析为什么除了中国、韩国、日本等许多国家也都有大量的银行坏帐,没有深入研究银行现有的存贷业务结构可以抵御非系统风险,是否可以抵御系统风险。因此,基于功能观点的理论对我国金融理论的研究、金融领域问题的解决、金融体系的改革、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出都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另外,现阶段对功能性监管理论的研究还只限于借鉴国外进行的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探讨,大部分的论点还缺乏理论模型和实证的检验。而作为我国现实问题,这方面更是缺乏实践研究,就难以发现这一理论应用在我国是否具有实际绩效,以及对功能性金融监管在我国面临的各种可能障碍,所应该采取的措施,以及如何提升功能性监管对我国金融稳健运行产生的作用,都还限于泛泛之谈。因此,我们的工作可以从中国的现实性出发,建立提供金融功能的机制与设计出可行的步骤,并用实证分析得出其作用发挥的绩效,指出改进其作用的思路。

四、总结

金融监管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功能性金融监管取代传统的机构性金融监管的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给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它兴起的必然性和模式方法的选择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需要对国外的研究成果吸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在我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才能真正给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选择带来新的可用思路。

参考文献:

1.王松奇,王国言.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及金融监管模式的结构性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黄毅,杜要忠.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译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徐加,浙江大学金融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王丽,浙江大学金融学硕士生。

收稿日期:2004-04-09。

作者:王 丽 徐 加

上一篇:培训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机电系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