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艺术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实艺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当代俄罗斯画坛两位杰出的艺术大师梅尔尼科夫和萨拉霍夫,这两位元老级艺术家都是俄罗斯艺术院的资深院士,享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们的作品为俄国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和圣彼得堡俄罗斯美术馆以及外国的一些博物馆收藏。他们早在上世纪中期就驰名于画坛,成为俄罗斯美术界领风气之先的人物,先后获得当时的最高荣誉“国家文艺奖”。

第一篇:写实艺术论文范文

摄影艺术与写实绘画的关系

一、摄影艺术与写实绘画的发展历程

摄影艺术,以照相机为工具,借助感光材质,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构图,运用光线与影调等手段进行艺术创作。摄影艺术家利用照相机,根据艺术构思再经过暗房等制作工艺,表达自己的创作情感,最终呈现艺术作品。广义上,一切跟摄影有关系的艺术活动都称之为“摄影艺术”;狭义上,特指能作为艺术品存在的摄影创作。摄影术的起源要追溯到1837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后来称为“达盖尔法”。1839年,法国政府买下了该项发明的专利,把该年的8月19日正式定为摄影术的诞生。摄影艺术伴随着每个时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是一种对现实生活高度的概括,是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再创作,是一种年轻的艺术门类。通过摄影艺术,人们可以表达对自然风光、静物人像、风土民俗、思想观念、社会纪实等多方面的创作,是人类社会记录历史并加以艺术创作的体现。写实绘画,是绘画表现中的一种创作手段,是人类绘画的基础,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也是绘画表现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写实绘画源于西方,与近代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度成为艺术创作中的主流,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写实绘画就得以发展和壮大,成为很多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有着五百多年的辉煌历程,纵观绘画史上有着很多写实派不朽之作。艺术家通过物象的临摹和观察,结合自己对该事物的感受进行作画,在把物象画出的同时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并非是对物象单纯的临摹,给观者带来了新的艺术体验。写实绘画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也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二、摄影艺术与写实绘画表现手段的异同

(一)摄影艺术与写实绘画的共同特征

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景物、静物、人物等内容的再现,都可体现人们对艺术美的审美追求,其二者都是通过物质材质为媒介进行创作,在构图、用色、空间等方面都进行了艺术加工。在创作手法上,二者都是通过平面造型进行表现,利用线条、色调、明暗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艺术思想,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再现和对自然的感悟。在审美上,二者都是视觉艺术的一部分,是艺术家利用视觉、造型、瞬间与静止等客观存在进行构造,强调看到的结果,注重画面的视觉性对观者的视觉冲击。在表现题材上,二者的创作过程都需要艺术家对生活进行观察和再现,强调对画面的捕捉与把握。在画面构图上,二者大多以平面交错的形态,统一并列展示,追求画面中的物象之间的和谐统一之美。

(二)客观拍摄与主观处理

摄影艺术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摄影器材,为摄影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撑,照相机能把客观景物拍摄的更加真实。写实绘画虽然也很真实,但都是经过绘画艺术家主观处理出来的画面透视,在我们观察到的事物中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事物,并不像照相机那样是一只眼睛,这就造成了我们看到的事物和照相机拍摄的画面有一定的区别。艺术家在创作写实绘画时也会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对所要描绘的事物进行主观的处理,如:物与物,物与场景之间的关系等。

1、色彩关系。摄影艺术只能对被拍摄的物体的原有色彩进行真实拍摄,取景框中各个物体的色彩关系与环境色只能通过对真实物体再现来表现,无法以摄影师的主观意图来直接更改画面的颜色。在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正是由于摄影师需要像写实绘画那样主观的处理画面中的物体颜色才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像处理方式,用于调整摄影作品画面的颜色等。而早期的写实绘画更加强调的是画家亲临自然或仔细观察想要描绘的事物,画家对画面各种物体的色彩把握,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加以更改,以达到更好的画面色彩效果。

2、光影与边缘线的处理。光影的运用一直是摄影艺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摄影艺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影棚和摄影器材都有对光影的模拟。摄影师注重光影与边缘线的处理,通过对灯光的运用,模拟自己在艺术创作中想要表现的思想情感。这也说明摄影艺术在发展的同时兼有对绘画艺术的模仿与运用。在写实绘画中,注重光影与边缘线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绘画艺术大师达·芬奇就曾经说过,轮廓是对边缘的勾勒。写实绘画在发展过程中,光影与边缘线的处理可以更好的塑造物体的主次关系,是画面空间、透视、结构等问题的关键。

3、画面内容的组织。画面的内容是摄影艺术和写实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画面的整体效果。照相机可对物体进行的一种平面化的处理,除了摆拍摄影以外,在现实生活中的摄影艺术都不能主观的删减画面内容,画面中平行的物体不能体现主次关系,艺术表现比较僵硬。相比而言,写实绘画在画面内容的组织中则更加严谨,主观的对画面的主次关系进行合理的详细的分配,更好的凸显主题思想。

三、摄影艺术与写实绘画的兄弟之情

摄影术的发明者达盖尔是一名画家,摄影技术发明后的一些作品也是对绘画艺术的模仿,当今的人像摄影就与肖像绘画作品没有大的区别,人物的组合,人物与场景、空间的关系,光线的布局与运用都借鉴了绘画艺术中的元素。从古至今,绘画艺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相比之下摄影艺术要年轻许多,摄影艺术发展至今从绘画艺术中汲取了很多营养元素,其对绘画的学习并不等于原本照搬,而是一种艺术借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只有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才能使得各种艺术形式不断的发展,并且彰显着各自的魅力。摄影艺术就是从中发展出来的成功案例,现已成为当今艺术圈别具一格的艺术门类,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深远影响。写实绘画特点突出,与摄影艺术的画面风格也颇有相似之处,写实绘画的发展早于摄影艺术,并且在摄影艺术发展的初期写实绘画就已处于繁盛阶段。在写实绘画的影响下,摄影艺术的构图方式、色彩处理等方面都吸收了写实绘画中的有利元素。写实绘画与生俱来就带有油彩的肌理质感,画面中对光线的把握也较为突出。观察摄影艺术作品,对写实绘画光线的模拟依稀可见,这些无不证明了摄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写实绘画的借鉴。新事物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人们的眼球,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摄影艺术在各行各业的运用越来越多,这也使得摄影艺术成为了当今流行艺术的一部分。写实绘画在摄影艺术的繁盛期却陷入了某种僵局,一味的追求对摄影作品的临摹,只注重写实绘画对照片模仿的真实性,画出来的作品更加的趋向于照片,使得大众审美疲劳。我们应当注意到写实绘画遭受摄影艺术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很多善于思考的艺术家看到摄影艺术可以为写实绘画提供广阔的图片素材,于是努力钻研走出了一条别样的写实绘画之路,他们通过摄影艺术作品发现了更多新的绘画材料,由传统的颜料、油漆等扩展到纤维、金属等物品,从而增强了写实绘画的表现力。摄影艺术中的近焦距、广角镜头等技术,也可为写实绘画提供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所以,摄影艺术和写实绘画相互学习,相互依存,有着浓厚的兄弟之情。

结论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向数字化时代迈进,摄影艺术依附于科学技术而发展,以其快捷、便利的纪录功能,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摄影艺术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写实绘画的影响,写实绘画在今后的发展也应依附摄影艺术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摄影艺术与写实绘画的关系也证实了任何一种艺术门类在发展过程中都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只有这样,人类的艺术表现才能更加丰富多彩。

【张亦弛,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张亦弛

第二篇:表现性的写实艺术

当代俄罗斯画坛两位杰出的艺术大师梅尔尼科夫和萨拉霍夫,这两位元老级艺术家都是俄罗斯艺术院的资深院士,享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们的作品为俄国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和圣彼得堡俄罗斯美术馆以及外国的一些博物馆收藏。他们早在上世纪中期就驰名于画坛,成为俄罗斯美术界领风气之先的人物,先后获得当时的最高荣誉“国家文艺奖”。他们的名字和作品也随之为中国美术界所熟悉,许多中国画家从他们的艺术道路和作品中获得不少启发。

梅尔尼科夫和萨拉霍夫分别执教于圣彼得堡的列宾美术学院和莫斯科的苏里科夫美术学院,他们十分了解、尊敬和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并多次来中国访问和讲学,是我国美术界的老朋友。其中梅尔尼科夫与我国油画界的关系更为密切。他长期在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领导壁画工作室,全面指导该院的绘画教学工作。在这个学院里,先后有数十名中国学生学习和研修,他们有的直接受教于梅尔尼科夫,有的受到他的指导和影响。至今,梅尔尼科夫先生仍和中国艺术界保持着友好的联系。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展示的是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收藏的两位大师的作品。林明哲先生主持的“山艺术文教基金会”在20世纪90年代曾多次访问俄国,与俄罗斯著名艺术家们有直接的交往,并收藏了他们的不少作品。本次展览陈列的梅尔尼科夫和萨拉霍夫的作品,大多创作于20世纪70~90年代,基本上反映了他们这个时期的艺术倾向和风格特征。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既具有当今俄国主流艺术的一些共同特色,又显示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地绘画风格的某些差异。列宾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俄国皇家美术学院,较多地继承了古典学院的传统,重视写实造型,强调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历史虽较短,但因设立在俄罗斯首都,有较多的国际交往,对国外的美术潮流反应比较敏捷,因此两校的教学与创作各有特色。

梅尔尼科夫的油画

梅尔尼科夫生于1919年,已年届89岁,他在创作上依然孜孜以求,勤奋敬业。从他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创作中,可以看到他始终在求新、求变。他创作于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如《在和平的田野上》(1950年作),表现战后和平建设年代人们对劳动、对生活、对丰收的赞颂;1957年的《觉醒》,画面以快速的节奏与丰富的色彩对比,表现世界各国青年在联欢节上团结和友谊的热烈气氛。这是梅尔尼科夫运用大型壁画的形式绘制独幅架上绘画的尝试。60至70年代,他的《母亲》《夏天》和《姊妹们》等,充满阳光和欢乐,以“青春和生命”为主题,表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1975年的《告别》一画是为纪念对德作战胜利30周年而作。画面上母子告别的悲壮场面使人心灵震撼,特别是对母亲送子上战场时复杂心理的刻画,具有崇高的悲剧性。70年代后期,取材于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三联画《科尔多瓦的十字架》《马德里的一场斗牛》《加西亚·洛尔加之死》,以寓意的手法,表现西班牙人民的希望、信念、苦难和精神力量,成功地处理了写实与写意的关系,巧妙地调动了线、色彩、体积感、空间感等造型因素,组成律动强烈的画面。这些作品已成为俄罗斯各博物馆的珍藏。

在本次展览中,可以看到他作于20世纪70~90年代的肖像、静物、风景、抒情小品和数量较多的人体绘画以及珍贵的画稿。

梅尔尼科夫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极大的兴趣,他内心的形象世界十分丰富。他是一位抒情的画家,这种抒情气质尤其表现在他的小品、肖像和风景画中。他善于用富于变化的笔触和饱满的色彩表现自然景物,如林间的小路,透过树叶洒进林中的阳光,或林边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田野……他常以独到的视角描绘地处北方的人们对短暂夏季的珍惜和留恋之情。他也常画秋季的萧瑟和冬季的白雪,画在国外考察时看到的异国风情,虽然那些作品也充满激情的色彩,运用了出色的技巧,但它们都不如他在描绘俄罗斯夏季景色中所表达的深情。

梅尔尼科夫的肖像作品不是很多,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他为妻子阿丽莎和女儿维拉所作的画像。他常让她们处在美好的情境之中,和四周的环境自然地交融在一起,用笔潇洒自如,轻松随意。有时他还特意为作品起一些抒情性的名称,如《白夜》《别墅中》《林间漫步》等等,名称与画面形象无不充满爱意。

展览中有很多描写女性人体的作品。在西方美术史上,对女性人体美的描写被认为是艺术家对美的永恒的思考,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乔尔乔内、提香,直至后来的伦勃朗、戈雅、委拉斯贵支、马奈等大师都以不同的风格和艺术语言歌颂了人体美。远在古希腊,艺术家们已把女性人体认为是大自然最完美的创造,也是灵魂和肉体最完美的体现。梅尔尼科夫从古典大师的绘画中得到启示,他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和60年代。直至90年代,人们仍然可以在他的画室中看到各种不同的女性人体作品:室内、室外,半身、全身。室内的人体大多配以装饰性的衬布,构图和色彩有俄罗斯民间漆画的特点。室外的则常与湖水、森林、山川等大自然景色相伴,人物的面部造型概括而简约。

梅尔尼科夫的静物画很有特色。他或用工整的笔触细致地描绘盛开的玫瑰,或用写意手法勾勒玻璃瓶中的野花。他刻意追求的,是那蓬勃的生机和鲜花带给人们的愉悦心情。

梅尔尼科夫对瓶花的背景十分讲究,有时采用深色的背景,两旁是敞开的窗户,这是夜色笼罩中窗台上的花。有时以同一窗台作背景,有阳光照射,有绿荫,使人如处明媚的春色之中,心旷神怡。瓶花的色彩,有浓浓的大红大紫,热闹非凡,也有淡雅素净的,天生丽质。也许是因为梅尔尼科夫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圣彼得堡,冬长夏短,整年中银灰潮湿的天气居多,人们的心灵和感情需要阳光和鲜花的抚慰,所以在画家的调色板上便有了亮丽、明快、醉人的色彩,这是艺术家贡献给人们的美。

展览中有几幅非常难得的草图:《在和平的田野上》的画稿尺幅虽小,却是他最早作于1949年的草图;又如两幅《受难图》,是他的三联画《科尔多瓦的十字架》的创意小稿;《在和平的田野上》曾获1950年斯大林文艺奖;《科尔多瓦的十字架》等三幅联作曾获1981年苏联艺术院文艺金奖。在此所展现的画家50多年前和20多年前的这些原创构思草图都弥足珍贵。

萨拉霍夫的油画

萨拉霍夫比梅尔尼科夫小9岁,1928年生于阿塞拜疆共和国的阿普歇伦半岛,无垠的大海和耸立于海中的石油钻井塔,半岛内陆茫茫的沙漠,以及在这里辛勤劳作的人民,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他在巴库的美术中学毕业后,于1951年考入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的油画专业。

20世纪50年代,是苏联社会的转折时期。斯大林逝世后,人们的思想趋向自由和活跃。有深厚传统和走过曲折道路的苏联文艺,在经过严峻的政治气候之后,出现“解冻”之势。这时有人开始全面否定苏联文艺的成就,否定现实主义。但也就在

这时,涌现出一批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家,他们辩证地对待苏联文艺走过的道路,认真思考和从事艺术实践。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现实,发掘传统,创造新画风,探索新的表现语言。萨拉霍夫便是这些青年艺术家中的佼佼者。

1957年萨拉霍夫的毕业创作《下班》是他的成名之作。描绘的是一群从深海油井下班、走在栈道上的工人。在一夜紧张的劳动之后,他们迎着扑面吹来的海风,在浪花拍打的栈桥上匆匆走过。晨曦的霞光,飞溅的浪花,还有那些在空中自由飞翔或在海面弄潮的海鸥,赋予劳动者以浪漫的气氛。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萨拉霍夫艺术风格的形成期。在1959和1960两年,他创作了《储油库》《石油工人》和《抢修工人》三幅作品。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描写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而试图表现生活中某些本质的方面,强调生活中严峻的美感。与之相适应的是,他在画面中加强了深沉和强烈对比的因素,追求构图的宏伟性和纪念碑性,追求油画语言的简练和单纯。在苏联60年代绘画界,他被公认为“严峻画风”的代表画家之一。

萨拉霍夫“严峻画风”的代表作是《作曲家卡拉-卡拉耶夫肖像》(1960年作)。卡拉一卡拉耶夫是苏联著名作曲家,是作曲名家肖斯塔科维奇的学生,列宁奖金得主。画面上他正处于乐曲构思的过程中,作曲家生动的形体用白色来表现,与钢琴黑色的平面形成鲜明对照,背部的光线明亮,面部却在阴影之中,白黑两种对比色组成色彩基调。正是这幅作品,奠定了萨拉霍夫在苏联美术界的地位。在1968年,萨拉霍夫以《作曲家卡拉一卡拉耶夫肖像》《抢修工人》以及《里海海滨》三幅作品获得苏联国家奖。

20世纪60年代,萨拉霍夫还创作了两幅出色的肖像画,一幅是《诗人萨比尔肖像》(1962年作),另一幅是《作曲家菲克列特·阿米罗夫肖像》(1967年作)。两幅肖像的构图各不相同,但却有共同的特点:他们的神情严峻,传达神情的造型手段很“冷”,大多为直线条,线的转折和色彩的变化没有过渡,色调较暗、较淡。

这种严峻的画风在其多人物的构图中也很明显,《阿普歇伦的妇女们》(1967年作)便是一例。作品画的是一群矿工的妻子们在焦急地等待丈夫归来。在处理这幅画时,萨拉霍夫借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和古代庞贝壁画的手法,在色彩和装饰感上,又参照了阿塞拜疆的民间艺术,绘画语言既整体、宏伟,又具有民族特色。油画《阿普歇伦的妇女们》在萨拉霍夫的创作中是有转折意义的。正是60年代末期,萨拉霍夫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表现人的感情的复杂性上面,阿普歇伦妇女们痛苦的期待和内心的坚强在萨拉霍夫笔下交织成带有悲壮气氛的交响。

20世纪60年代萨拉霍夫的创作还有对古典艺术和谐、典雅的眷恋的一面。这在他为自己的两个女儿所作的肖像(《阿拉歌兹像》和《艾坦像》)中有所反映。60年代他多次出国访问,不倦地描绘国外的景色和文化遗迹,采用的都是较为古典的技法。出国访问增长了他对当代西方艺术潮流的认识。西方的三种潮流对他均有吸引力,那便是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欧美当代现实主义。在许多人看来,这三种潮流是水火不相容的,而萨拉霍夫却认为,它们的本质一致,创造精神相通。他试图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合这三种潮流。他在苏联和俄罗斯有独创性的前辈艺术家的作品中,曾看到过这三种潮流的交汇和融合。在欧美当代画家中,萨拉霍夫推崇意大利的库图索和墨西哥的西盖罗斯。他认为,库图索和西盖罗斯这些大师既承继了本民族的古典传统,又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探索成果,他们的画既实在又富有想象力;既严谨,又自由;而萨拉霍夫走的也是这条路。

进入70年代之后,萨拉霍夫在绘画风格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论是风景、静物还是人物,他似乎不满足于60年代已经取得的成果,希望自己的造型语言更富于变化,更具有表现力。他对自己塑造的人物,更注重冷静和细致的分析,注重人物的个别特性,注意捕捉人物的特殊美感,他探索更深沉和更有思考性的画风。

20世纪70年代萨拉霍夫的代表作当推《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肖像》。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年)是苏联极负盛名的作曲家,他创作的交响乐以深刻的思想性和具有现代节奏著称。肖氏早在30年代末期便在乐坛崭露头角,他的创新成果得到有识人士的推崇,肖氏艺术作品的深刻内涵及创造精神的大胆,尤其表现在他对人类精神世界深层面的悲剧性表达方面,在世界乐坛赢得了声誉。萨拉霍夫决定为这位音乐大师作肖像。肖像的构思开始于他刚结束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的学业时。因为种种原因,这件作品的创作搁浅了16年。当他重新投入这幅肖像创作时,不论是肖斯塔科维奇,还是萨拉霍夫,都经历了人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肖氏,他已身染重病,只能勉强为萨拉霍夫作模特儿。此时的肖氏可能在创作他的最后一件杰作《安灵祭》,他穿着家庭便服,背靠钢琴,用无力的双手轻轻地抚摸着坐垫。他似乎忘却了周围的一切,目光集中于他面对的空间,沉浸于思考中。这幅画之所以产生动人的效果,是因为萨拉霍夫突出刻画了对象的精神世界——一位饱经人世沧桑的艺术大师的内心世界。萨拉霍夫以稍稍仰视的角度描绘对象,增强了形象的宏伟感。色彩处理也相当沉着,与人物深沉的性格相吻合。这是一件可以与他早期的《卡拉一卡拉耶夫肖像》相媲美的杰作。

20世纪80年代之后,萨拉霍夫画了不少肖像、女性人体,还画了许多风景和静物,采用的媒材包括素描、水彩和油画。他一如既往,在构思上注意视角的独特,把握画面的整体感,追求强烈的视觉效果。他还善于运用现代构成法,将画面景物清晰而有序地呈现出来。他的笔触粗犷、宽大而肯定,显示出雄劲的气势。

萨拉霍夫在稳健地走着自己的道路。他精力充沛,仍不断酝酿和推出新作。在从事创作的50多年中,他为拓宽苏联绘画的道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在“严峻现实主义”风格上所取得的成果,也为画界所公认。

在苏联强大的艺术家阵容中,萨拉霍夫之所以能出类拔萃、独树一帜,除了他的天赋和勤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辩证思维方式。萨拉霍夫对他所处的艺术世界有灵敏的反应和科学的分析,不论是旧传统还是新画风,他不轻易盲目排斥,而在细心分析之后广收博取。他重视技巧、技术,重视形式法则,他更重视在绘画中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所以他的作品始终有生动活泼的生活气息。

在二战后成长起来的苏联艺术家们处在苏联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他们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变化,进行了既大胆又谨慎的艺术探索。梅尔尼科夫和萨拉霍夫是这代人中走在最前面的两位,他们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继续写实的传统,采用了较为自由开放的写实观念,并在写实中增加了写意、象征、装饰和设计的成分,笔下的人物很有表现力。梅尔尼科夫和萨拉霍夫是具有表现主义精神的写实艺术家。

作者:奚静之

第三篇:解读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

摘 要:说起超级写实主义绘画艺术,我们的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艺术作品。来自美国的超级写实主义艺术家达米安·洛布对于细节赋以精准刻画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文章介绍了超级写实主义的背景,以及达米安·洛布的艺术风格和他作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超级写实主义;达米安·洛布;摄影

1 超级写实主义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风行抽象艺术,因此,一种对抽象艺术垄断状态持反抗的情绪产生了。在加利福尼亚,一群青年艺术家企图运用带有表现意味的超级写实绘画,来打破抽象派的一统天下。在东海岸对写实手法的兴趣也在50年代出现。超级写实主义又被称作照相写实主义,它几乎完全以照片作为参照,在画布上客观而清晰地加以再现。

超级写实主义的画家们并不直接写生。他们往往先用照相机摄取所需的形象,再对着照片把形象复制到画布上。有时他们使用幻灯机把照片投射到幕布上,使得形象更大更精确,再将它照样描摹。如此精确的画面,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成了对人们正常的观察方式的一种挑衅。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形象的视觉感知不会细致到面面俱到,不放过任何细节。超级写实主义的写实可以以假乱真,但它对所有细节一视同仁的清晰处理,则暗示了它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暗示了真实之下的不真实。此外,超级写实主义画家们有意隐藏了一切个性、情感、态度的痕迹,营造出画面的平淡和漠然。在这种表面的冷漠之下,其实包含了某种对社会的观念,它反映的是后工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精神情感的疏远和冷漠。

2 达米安·洛布

2.1 个人背景

达米安.洛布(Damian Loeb)(1970年5月9日出生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是一位美国超级写实主义画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搬到纽约市,自学画画,后来他的画作成名。JeffreyDeitch和lamoca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现了达米安的才能,于是1999年他们为达米安举办了第一个个人展。从那时起,在画廊和博物馆经常有他的展览,包括在纽约的玛丽·布恩画廊,在伦敦的白立方,亚布隆卡的科隆画廊,汉堡艺术馆,2006年他的作品回顾展在康涅狄格州奥尔德里奇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目前,他的画作主要是在纽约Acquavella画廊中展览。

2.2 艺术风格

那么达米安的艺术作品有何魅力呢?

达米安的作品称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艺术,真正让当代观众痴迷他的是作品里的原始形象和利用女性人体表达出的艺术意向。“我们的记忆是从其他人的经验中借用形象,是经过自身加工之后创作的谎言,”达米安在他的艺术家自述中写道,“我们忽视了个人的特性,而这特性恰恰是与艺术导演和摄影师规定的传统理想美标准相悖的。”在洛布的艺术作品中经常有裸体或穿着暴露的女性,艺术家解释说这他的妻子卓娅,是在他的所有裸体中唯一的人物。

达米安的早期作品是基于生活中各种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广告,杂志,电视和书籍中的插图。作品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场景。作品中表达了一种梦幻般的超现实的状态,仿佛画中带有浓厚般的情感记忆。许多这一早期的作品使他背上了恶名,因为他挪用图像,把图像加入画中。如今他已经掌握了摄影艺术,这让他把写实主义流派上升到新的高度。他的许多作品是以裸女的形式,但他也一直在画扫景观,城市景观和空间。在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了达米安的一组令人称奇的画作,这组画作风格受摄影和电影艺术的影响,注重细节,隐藏或忽略绘画技巧,看上去酷似摄影作品。据报道,达米安的这组超级现实主义作品聚焦于城市风景画,揭示城市并不那么光鲜的一面。作品中颜色丰富,足以让观赏者眼花缭乱。艺术家将这种高度写实主义题材画发挥到极致。与传统的绘画作品相比,这更像是摄影。他的创作过程也有别于传统作画程序。他先用照相机拍下照片,经过整理和编辑之后,再将这些照片修饰成油画。达米安称,有一半的乐趣来自于学习不同的摄影技巧。作为一位超级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意图是强调摄影和电影等这类视觉艺术无处不在的本质。

达米安·洛布将摄影运用到自己绘画当中并不是偶然的。在15世纪,由于人们对光学的研究和画家们对形体准确的追求导致了摄影机的前身—暗箱的产生。到16世纪,暗箱已经是画家用来绘画的工具,因为它能复制出比手绘更精确的图像,从而使得它成为很多专业画家经常使用的辅助工具。但在摄影术真正诞生后,一些从事手工绘画的画家们对摄影带有严重的偏见,并对摄影采取一种抵制的态度。也有一些画家认为绘画不如摄影,于是改行进入摄影界,把绘画建立起来的审美标准和美学规律加入到摄影之中。对于直接对摄影图像进行运用的当代油画艺术家,他们通过对图像的选择性运用得到的新的语言方式,一方面以不同于传统油画创作的方式冲击着我们的视野,此时的图像已经不是原来的图像,人们则从这种差异中体味其中真实的感悟。另一方面艺术家们巧妙地涉及了主题与观念、思想与意义,那种亦真亦幻的感觉也表达了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虚幻性。而达米安·洛布的作品魅力所在则正是他没有完全的写实模仿,而是运用了摄影技巧以及电影等这些视觉艺术将照片进行后期的处理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他在绘画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情感。他的作品既有别于传统的绘画形式又区别于照片,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

2.3 对达米安·洛布作品的价值判断

达米安·洛布作为一个超级写实主义者,他为当代艺术作出了新的贡献,而超级写实主义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它是对当时强调主观表达的抽象艺术的反叛,从后印象派起,受东方艺术中强调主观表现的精神影响,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虽各自有不同的艺术主张,但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否定艺术传统,强调主观情感的表达,放弃了对客观世界的摹写,更多地关注人的主观情感宣泄。它精湛的技巧可以给那一类期待艺术家应该具备不同寻常的能力的观众以满足。同时,在经历了现代艺术流派的浸润和洗礼之后,进而赋予写实艺术以新的意义,超级写实主义高度写实同时又是毫无意义的复制,极具抽象意味,成为“具象中的非具象艺术”。而是隐藏在具象形式下具有抽象表现意味和符号化特征的艺术风格。作为一种风格和技法广泛的影响到绘画、雕塑、水彩、素描、广告等领域,拓展为写实艺术中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也开辟了商业广告画的新途径,反映科技对人的影响。

3 结语

超级写实主义已经成为一种有影响,同时也具有争议的艺术形式。一些批评家欣赏超级写实主义艺术家对细节的关注和其高超的写实技巧,然而,也有批评家指出这种照相写实主义绘画缺少原创性和生命力。洛布的系列作品暗示了任何关于超级写实主义的讨论应该考虑到观者的角度,而那些艺术爱好者仍旧对照相写实主义作品中的逼真再现感到惊叹不已。在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的今天,绘画艺术始终处在一个不断的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而且也始终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已是必然。

参考文献:

[1] 郭奕华.现实的翻版——超级写实主义窥探[J].上海艺术家,2010(02).

[2] 高懿君.超级写实主义艺术语言探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作者简介:王宗媛(1992—),安徽淮南人,上海大学2014级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架上绘画。

作者:王宗媛

上一篇:医学寄生虫学结课论文下一篇:形势与政策港澳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