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2-09-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 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把单纯积累知识和教育等同起来是荒唐的。”实施素质教育, 特别是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笔者以下几点思考, 是值得注意的。

一、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首先离不开思想教育

我们知道, 任何一门学科, 都离不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既然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当然就离不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数学也不例外。数学的思想教育首先体现在通过数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有目的地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辉煌成就:古老的十进制记数法与筹算、八卦中的二进制等等, 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现代数学中还闪耀着光辉, 它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 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进取心的强大精神力量。其次, 从数学素养的培育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良好习惯;形成讲道理、重依据的品格;培养求严谨、重效益的科学精神;树立持之以恒的优良作风、训练科学准确的表达能力。另外,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应该是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广泛的、全面的教育

应试教育, 实质上就是单纯的数学知识教育, 也就是分数教育, 考什么, 学什么, 分数高低成了唯一衡量的标准, 完全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忽略了教育对象者是人。这种教育, 必定造就出来的是“知识的巨人, 能力的矮子。”我国中学生常常在国际数学大赛上屡屡获奖, 但至今还没有一人获诺贝尔奖, 是否也反映了这一问题, 值得我们深思。这种纯粹的知识教育, 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数学素质的全面教育, 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 而更重要的还在于数学素质的全面培养:即数学观念、数学技能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人的数学素质全面教育, 包括: (1) 是数学意识教育, 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 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 进而达到用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科学地看待世界。 (2) 是数学语言教育。数学语言作为一种科学语言, 它是数学的载体, 通用、简捷、准确的数学语言是人类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 (3) 是数学技能教育。数学的作图、心算、口算、笔算、器算是数学最基本的技能, 而把现实的生产、生活、流通以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形成解决问题的数学建模的技能。 (4) 是数学思维教育。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抽象、概括、归纳与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维以及直觉、猜想、想象等非形式化的思维, 都是数学思维方法、方式与策略的重要体现。

三、数学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

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既然是培养全面素质的人, 那就注定了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就能达到的。实施数学素质教育也一样,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立足于长远目标, 而不仅仅限于一学期或一学年的短期教育, 也不能仅限于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还要面向初中、高中, 甚至面向未来更长时期。这两种目标的教育是截然不同的, 短期教育只注重结果, 而不注重过程。而长期目标的素质教育不仅注重结果, 更注重过程的实施。比如说小学数学中讲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成正比的两个量等, 如果从短期效果出发, 只需要注重灌输结论 (比如说要求学生背得公式、记住例题, 在期末考试中能用就行, 很容易取得好成绩) 。而从长期目标的素质教育来看, 还要注意要求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 是怎么来的。这对于养成学生勤思考、勤动脑的习惯是很有帮助的, 也为今后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打下良好的数学素质基础 (比如成正比的两个量, 在初中就是正比例函数关系) 。

四、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要注意处理长远目标与现阶段目标的关系

既然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那么我们的培养目标就应该是长远的。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 (数、形、式、应用等) 。素质教育不应只是为升学做准备, 或为就业做准备, 而应是为人生做准备。既然是为人生作准备的, 因此, 对人的素质教育, 标准应该是高的, 目标应该是远大的。而我们作为素质教育的施行者 (教师) 也应该立足于这个高标准去培养和实施。这是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不可能一步达到。但是,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作为施行者的某个教师对学生的长远目标来说, 不可能贯穿学生教育的始终, 而且实施的时间又是短暂的 (比如有的一学年或两年就更换教师) 。我们某一个教师不可能将长远目标在这个短期时间内实现, 只能分阶段来实现。而某个阶段目标相对于长远目标来说, 是较低的, 是实施长远目标的一部分。因此,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中, 应该用适于当期的目标来实施, 从简单的做起, 从容易的做起, 从素质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 只要学生有一点点的进步, 就应该鼓励, 表扬, 使素质教育得到一点一点体现, 从而最终得到全面落实。当然, 我所说适于当期的目标也不是没有底线的, 它应当是适当的, 可行的, 普遍的, 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 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的。既不能用所谓尖子生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 也不能用所谓“失败生”的标准来要求, 它应该是面向大多数的, 具有共性的标准来衡量。我们不提倡“高标准, 严要求”, 严了, 高了, 不容易达到, 又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这反而会阻碍长远目标的实现。

五、实施素质教育, 掌握基础是前提, 创新能力是关键

众所周知, 任何一门学科, 只有知之, 才能用之, 最后达到创新。如果不学好基本知识和技能, 就想创新那相当于是“空中楼阁”。所以, 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前提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当然, 教师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与基本技能的同时, 也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的培养”的关键, 它应当寓于整个数学教学

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及干预策略

◇周继

初中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比小学阶段更严重, 后进生所占比例大, 初二阶段尤为明显。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班级数学学习气氛。那么, 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呢?采取哪些干预策略呢?

一、分化原因

(一) 兴趣低意志弱

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我校初2012级270名学生, 经抽样调查表明, 对数学有兴趣的有132人, 占48.8%;原来没有兴趣而后来产生兴趣的只有17人, 仅占6.3%;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有121人, 占44.8%。可见, 有无兴趣的比例接近。调查中还发现, 数学学习兴趣比较低的学生成绩普遍较差。由此可见, 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 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紧密相连。与小学阶段相比, 初中数学难度加深, 学习方式发生变化, 教师辅导较少, 学生学习独立性的要求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 适应能力差的学生, 表现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 遇到困难就退缩, 甚至丧失信心, 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 知识没有系统

初中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识结构, 不能为继续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相对于小学, 中学数学教材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 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 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 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不能及时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 就造成了继续学习的断裂, 学生就跟不上学习进程, 必然两极分化。

过程之中, 从始至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数学是训练探索性思维和探索问题的能力的最好素材, 数学解题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抽象、概括、归纳与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直觉、猜想、想象等非形式化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途径;逆向思维 (如分析法) 、正向思维 (如综合法) 、发散思维 (一题多解) 、聚拢式思维 (寻找共同点) 等都是培养创新能力很好的方法。

六、实施素质教育, 要注重加强数学理论的学习与培养实践能力的联系

前面提到“实施素质教育……,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既然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之一, 那么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 就要注重加强数学理论的学习与培养实践能力的联系。数学这门学科不是抽象的, 他是来源于人们在生活中的实际生活需要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并将随着人们的需要而不断发展。数学教育中联系实际的方法很多: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拼一拼, 通过实践去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比如土地丈量中不规则的地形面积转化为规则的图形来计算) ;将

(三)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低

中学数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很大改变。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 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期, 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 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 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 有的慢一些, 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因素以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 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

二、干预策略

(一)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 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 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 比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创设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 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 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

(二) 加强数学学法指导

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下的工夫不少, 但成绩总上不去, 这是学习不适应的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三) 训练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 就要加强抽象逻辑思维训练, 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 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 还学到了中学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培养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为继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思维基础。

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比如按要求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生活中商品买一送一与数学中打5折有什么区别及联系等问题) 。在此不一一赘述。

七、实施素质教育, 还需要改革传统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对老师的评价标准

既然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 并且它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结果, 而是以“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那么我们在探索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时就不能以学生单方面结果为评价标准, 更不能以学生考试的分数来衡量教师教育的成败, 而更应该注重从老师实施的过程来衡量 (因为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 , 这是我们当前需要改革和探索的问题。其实, 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很多, 比如课堂教学过程的标准 (这是最重要而又容易忽略的内容) 、日常工作落实情况的标准 (备课、批改作业、辅导等) 、教学研究的标准等等。

当然, 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是一个系统工程, 他的内涵非常广泛, 内容博大精深, 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笔者不揣浅陋, 提出以上观点, 权当抛砖引玉, 与大家共勉。

(作者单位: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中心小学校)

上一篇:压力容器设计中的热处理问题分析下一篇:校长如何使用好学校的中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