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思考

2022-09-12

数学素养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 笔者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 更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培养观

20世纪下半叶以来,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培养观发生了三次变化。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新数”的观点, 70年代则转变为“回到基础”的观点, 但这些观点都没能经受住时间的检验。但到80年代后, “为大众的数学 (Mathematicsforall) ”的观点则逐步为人们所接受。“为大众的数学”的观点认为:谁能培养出合格的劳动者, 又能培养出一批一流的杰出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才, 谁就能占有21世纪。如果说“大众数学”观强调人人都要学数学, 那么从教师的角度则应摒弃以往的“英才”培养观念, 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 建立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培养观念。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帮助所有的学生很好地学习, 能帮助“笨”学生像“聪明”的学生那样学习, 能帮助“学得慢”的学生像“学得快”的学生那样学习, 能帮助“智力落后”的学生像有才能的学生那样学习。

2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首先应从培养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入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资源, 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感染学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 因此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例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 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教室的长、宽、高, 并让学生计算出粉刷教室墙壁的面积和所需涂料数量。这样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 使学生感到数学很有趣, 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 保持和发展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3 灵活采用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主要包括单向交流型、双向交流型、三向交流型和多向交流型等四种。单向交流型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讲, 学生听;双向交流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来回的交往, 寻求反馈, 师生间进行讨论;三向交流型是教师与学生来回交往, 学生相互讨论;多向交流型是教师鼓励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广泛地交流。在这四种教学类型中, 单向交流型侧重于教师的讲, 主要适用于抽象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多向交流型由于交往的渠道多, 侧重于学生的讨论, 但对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组织能力和学生原有的水平要求较高, 设计不好、组织不好或学生基础不牢, 教学效果就不会好。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情况灵活采用教学模式, 以系统性的、逐步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巧设知识结构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性、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使学生把握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并能有所创造地学习新知识, 对数学形成良好的系统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 而不是将零散的, 孤立的知识教给学生。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 在相互启发、诱导、补充中, 使不明白的学生通过其他学生的分析, 得到弥补, 使不全面、不系统、零散的知识, 在相互启发中得到启迪, 促进学生思维在不断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系统化”、“条理化”。

摘要:本文结合素质教育原理, 简单探讨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素养,教学

上一篇:浅谈Photoshop课程教学方法下一篇:空间数据集成与交互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