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

2022-05-11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企业管理专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迫切需要整个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利于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管理人才。而素质教育实施的全面深化,将会推进教育体制的深刻变革;这是全局性、战略性和全面性的系统工程。

第一篇:企业管理专业论文

高职院校电子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高职院校电子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影响着本专业面向市场、面向就业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直接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本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此,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及事业单位实践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到底有什么作用,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改进?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职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宏观经济,还是其自身原因所致?苏州一家人力资源机构采取在线问卷方式,对苏州、南京等华东城市万名201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研,报告指出,在大学生眼里,所学无法满足实际工作所需,以及眼高手低,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把就业难更多地归结到学校教育与工作需要不接轨,以及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上。本文根据笔者于2013年暑期到苏州韵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践活动的经历,浅谈几点认识。

一、实践企业简介

苏州韵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研发具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嵌入式信息产品。公司业务涉及政府办公、石油钻探、纺织工业、医疗器械等。经过辛勤耕耘,已拥有研发、销售、服务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在业内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良好的信誉。人才市场自助求职设备、现场招聘智能信息发布设备、智能求职登记录入设备是该公司专为人力资源市场研发的产品,产品已经取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在技术和市场上均属超前,产品已经在很多人才市场投入使用,并将信息化连通到乡镇。公司以“用心服务 共创价值”为核心理念,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使客户有信心和能力专注于他们的核心业务,让客户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魅力。

二、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收获

(一)开阔眼界、锻炼能力、拓宽思维

大多数专业教师在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实践活动之前,只在学校教书,活动范围较为狭窄。虽然有时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生产活动,但是,只是进行简单的操作,专业性质不强。所以,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大多也只是书上的“死知识”,学生体会不深。现在,按照国家政策,很多专业教师有幸参与到IT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通过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专题讲解、交流研讨等形式,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实际应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增进对企业生产和行业发展的了解,并结合企业实践改进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如此才能改变传授书本“死知识”的状况,使课堂教学的“知识流”源源不断。

(二)增强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的紧迫感,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在实习单位,基于所见所闻,产生强烈的感觉:学校相关专业定位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落后于时代,与市场衔接不上。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可能仍需从头学习新知识以适应企业的要求。这种现状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同时也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在学校学不到有用知识”的想法,这对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行为能力不利,甚至影响学校乃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我校的《电子CAD技术》课程,所用的教材还是Protel 99 se,《生产组织管理》课程用的教材是1985年出版的。我们教育者如果不及时地更新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到头来导致教育成了毫无生气的一潭死水。平时的教学中,我有发现:每当我补充最新的、前沿的、尖端的科技时,学生的头就抬高了,眼睛发亮。电子技术的更新升级非常快,面对随时更新着的社会、时刻变幻着的市场,我们需要保持一颗饥渴的心,渴求着去汲取新知、提升自我。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事实上,专业教师在参加工作之后一定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坚持不懈地学习,与行业同步。然后才能向学生传授與市场衔接的、适应企业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理念。

(三)切身感受企业文化

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实践活动除了学习必要的技术以外,还能切身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多样化要求。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企业精神。教师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才能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职业行为能力、学习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交际能力,领会企业对员工在职业道德、团体精神、心理状态和工作情绪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1)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有利于切身感受到企业对员工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虽然学校有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但只是照本宣科,空谈理论,很多道理只能在进入社会、进入企业之后才能真正体会,真正理解。企业要求员工时时、处处以企业利益为重,以创造企业价值为先。例如,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在设备安装与维护岗位上,就要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检验、安装、与客户做好

沟通,减少判断错误,让客户满意,将满意度转化为企业的实际效益。只有践行“敬岗爱业、认真负责、顾客至上”的职业道德规范,才能完成岗位任务,得到认可。

(2)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有利于切身感受到企业对员工在团队协作方面的要求。企业是一个团队,企业文化往往也表现为团队文化。该如何在团队内立足?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团队中每个成员只有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才能产生1+1+……+1≥N的效果。如,在研发岗位工作期间,有员工因故未能及时完成自己分配到的任务,其他员工甚至主管会积极主动地帮忙,以及时完成工作,减少损失,彰显了宝贵的团队精神。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我也深感交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总结能力的重要性。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必须沟通畅顺,业务才可能畅顺;同时个人还必须认真学习,掌握岗位所要求的本领,不懂就问,并勤于总结归纳,才能进步,个人增值也就意味着团队的增值。

(3)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有利于切身感受到企业对员工在心理状态和工作情绪方面的要求。工作是无止境的,无论其如何有技术含量,如何吸引人,当你一直都做同样的工作,时间久了,也难免麻木、倦怠;但这是工作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公司有位刚来的大学生,觉得编程工作枯燥乏味,不愿加班,牢骚满腹,不光自己的工作进度缓慢,还影响其他员工,没过试用期就被辞退了。反过来,如何为员工提供工作、生活中的润滑剂,使员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饱满昂扬的情绪,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也是每个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专业教师除了教授学生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之外,还要在课堂上生动地把自己在企业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的企业文化告诉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这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很大帮助。

三、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改进措施

(一)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专业方向和定位

电子专业教师应当多与IT企业接触,了解行业实际需求,做好专业定位。从笔者在IT企业的实践内容来看,本专业的定位应当更趋向于专门化、精细化,综合化。实践中,我的第一个岗位职务是项目驻场工程师,被派遣到某市人才市场的技术部门,主要负责自助求职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工作内容包括:系统安装和升级、桌面维护、硬件更换、信息收集和管理等。第二个岗位职务是维修工程师,工作内容是学习及实践自助求职设备的检验、现场、维修。第三、四个岗位分别是后勤管理和对新员工的培训。可见,IT企业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组织,其工作内容和用人需求处在快速变化之中,已经趋向于专门化、精细化和综合化。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电子专业,在定位上应当根据企业在工作内容和用人需求上的发展趋向,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只有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工作,提高应变能力,才能缩小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需要之间的差距。

(二)做好企业合作、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的企业实践工作

做好校企合作,能形成双赢的局面。如果校企合作实现了市场化、科学化、制度化,那么,这对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学生、对企业都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作为企业,欢迎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和岗前培训,因为学生表现优秀,毕业后可以直接为企业服务。笔者的一位学生因为各方面素质较好,被推荐到韵语科技公司就职,受到公司主管的好评。此外,一些专业课教师在实践中,把自己平时对有关问题的积累、思考提供给企业,为企业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也得到企业的重视。

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该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以使学校的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学校的直接客户是学生,间接客户是家长,最终客户是企业,专业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观念、更新技能。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面对市场对新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专业教师必须本着教育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与时俱进,争取更多去企业实践学习的机会,吸收新的知识,学会新的技能,并将新的知识技能教给我们的学生。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增强竞争力

学习、工作之中讲究做人、做事的方式,即个人的综合素质。举例来说,在企业的实践中,我的第一个岗位职务是项目驻场工程师。在别人的地盘上开展自己的工作,任何一个小疏忽都可能成为工作的畔脚石,需要有礼有节,尊重对方,必须讲究做人、做事的方式,必须注意与人交际、沟通的技巧。一次,公司派两名新员工跟随主管参加某行政部门的投标会,因为他们的仪容仪表过于个性化而被拒之门外。目前来看,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礼仪修养、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仍然不够。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力度。笔者认为职业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整个学校学习的始终。

参考文献:

[1]邓人芬.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如何实现校企双赢[J].知识经济,2011(05).

[2]刘红委.高职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3]张琰,马必学.高職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方式及特点[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11(02):117-119.

作者:苏双琴

第二篇: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素质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摘 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迫切需要整个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利于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管理人才。而素质教育实施的全面深化,将会推进教育体制的深刻变革;这是全局性、战略性和全面性的系统工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承担着培养懂专业、精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重要使命,素质教育也应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而高素质教育开展需要高素质教师作为基础和延续。因此,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以推进高职教育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

关键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素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素质教育是培养造就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素质教育却存在一个认识误区:素质教育发展与专业教师素质提升毫无关联,这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化。因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应不断深化专业发展和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

一、高职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关系认识

教师素质,或称教师专业素质,是指从事教育活动并能使之顺利进行的基本品质或条件,是在职业生活中,教师与他人、集体、职业工作等方面关系的协调过程中所适用的基本规范或行为准则,和基于这些规范或准则所展示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他涵盖了专业性的知识、能力和精神三大部分。专业性的知识分为:通用性的(教师具备的推进教学有效实施的普通文化知识)、本体性的(教师就职的专业知识)、条件性的(有助于教育教学实施的知识)实践性的(教师处理教育问题的个人经验积累);专业性的能力分为:组织教学、语言表述、教学过程设计和过程监控等方面能力。专业性的精神分为:观念(对专业或教师岗位的认识)、态度(对教师岗位的基本观点,包含专业的理想、情操、性向和自我。)、道德(也称师德,教师工作过程中人际关系处置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原则。)

高职素质教育和教师素质提升是独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素质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事,专业教师作为承担者重任在肩。当前,大多数高职教师的教学经历多是成人教育,理论教学能力较强,还不很熟悉高职教育的特征、规律和规定。高职教师有必要提升自身素质,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要求。专业教师提升了自身素质,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当然,素质教育的推进也会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两者之间关系体现了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素质教育前提下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重大意义。我们主要从教师职业发展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提升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正是区别教师专业性与非教师的标志。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经历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足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绩效。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指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和身份转换过程,即岗位新手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的整个过程。教师走向职业化的过程也是其专业发展的过程。为此,教师专业发展关注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体现了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1)教师专业发展内部影响因素。1)缺乏本体价值观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价值是其专业发展本题价值观的关注点,这个本题价值观主要体现了教师参与专业发展过程积极性。现实中,一些教师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讲课、改作业等,教育教学成了讨生活的方式。这样,作为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其就难以体会。教师只有从内心深处产生专业素质提升的源动力和专业发展的意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努力收获成功。2)缺乏工作过程自主反思。自主反思指的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回顾和思考教学过程和效果,如此多次反思可以清晰认清教学实践本质,并以此为指导使教学经验的准确程度和多样化得到提高,进而提高教学和素质教育实施绩效。当前,教师教学反思有一些问题:形式化,未深刻认识反思的现实意义;模式化,反思的方式过于固定。(2)教师专业发展外部影响因素。1)事务性工作繁琐。专业教师日常工作事务性工作繁琐,很难集中精力集中与专业发展,常规项目:听课、论文、作业批改、实训辅导等占用大量业余时间,教师专业发展所需时间不能得到保障。纵使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缺少实践和空间,也会影响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2)缺乏人性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中,人性化不足,专业教师就成为持续工作的机器。学校在管理理念上,工作狂人和道德圣人成了专业教师最好的定位。管理方式上,管理制度太传统,限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定和内容过多。3)缺少专业化发展经济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得到学校的相应资金扶持。但现实中,由于财力不足和资源有限,教师专业化发展能调配到的自己和资源有限。比如:一些地方的教师,生活和工作条件较差,工资待遇只能维持正常生活。这势必会影响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项工作缺乏资金支持,难以开展。

三、高职素质教育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一)关注群体,关注自我。关注群体,就是要对自己所在的组织、社团比较在意,积极研究并融入自己周围环境的职业文化、伦理、生态和成长当中,乐为其中一员,依托群体的滋养不断成长为合格成员。关注自我,就是置于群体环境中,要认真对待相对独立的自我和群体成员的自我。对于专业教师而言,关注群体就是要重视校园文化、校规校纪和人际和谐,尤其是要重视自身所在较小群体。关注群体并非重视别人隐私或私事,以及搞小团体、信谣传谣、喜欢告状或恶语相向,而是对群体运作特别是人事政策进行研究,学习其他成员的学术、教学特点并熟悉其性格和成长环境,积极主动融入周围大环境,在人际关系的和谐基础上追求个人的成长,在人文素质的融和基础上提升个人的学术素质,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当然,高职专业教师的关注群体还涵盖重视高职教育、学校招生、学生就业、教育模式和学校生存与发展,主动在高职教育发展前提下追求教师自身发展,与时俱进。

(二)反思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教学,就是指教师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和教学规范,研究和思索自己日常教学过程,找出弱点和不足并积极改进,提炼成功经验并发扬光大,善于学习和研究教学,逐步成为为专家型教师。反思自我,就是指在反思教学基础上,教师理性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理念、策略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和认识,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积极打造和谐的环境关系,努力成为道德达标、学识丰富、作风扎实的教师,充分展示自身的师爱、人格、学识、形象和才华等魅力,反思中逐渐成长和成熟,成为专家型教师和学生爱戴的教师。高职专业教师应该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素质要求,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特别是基于服务地方经济、推进学生就业原则来反思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将自己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建立在学生职业道德和情感的培养上,逐渐推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成就事业,成就自我。国家和企业的未来发展要靠人才,而人才培养依托教育培训。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国家和企业兴衰的战略事业,而教育的成败关键看教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和国际竞争不断激烈等,但我们正面对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的历史关头,转型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人才,特别是需要更多的素质和技能较高人才,这正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宗旨。近些年,高职教育发展很快,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困境共生,而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专业教师专业素质水平高低。因此,高职工商企业管理教师应该勇于拓荒前进,敢于承担重任,积极献身于高职教育事业,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促进自身素质提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强化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率先垂范并带领学生积极成才。

(四)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性化管理机制。从动力和制度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扶持将有利于学校管理效率提升:第一,学校要建立人性化水平较高的管理制度。管理的科学化应依托软性的疏导、思政整治工作和硬性的规范、制度来落实;将人性化的规范、制度渗透和融入到科学规范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中。第二,科学结合和适度控制目标管理与教师合理需求,学校进行工作目标制定时,应该科学分析和定位教师合理需求,使学校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和谐统一。

(五)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压力得到有效舒缓。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到知本主义时代,知识的作用日益重要,专业教师的历史使命——培养更多更好人才越来越艰巨。然而,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各种培训、会议、作业、检查等工作,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消耗了教师精力和时间。这样,就会影响到教师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改变培训、会议、检查等工作的时间和方法,为教师减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助力。

(六)从经济上积极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持,经济上大力扶持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有效推进高职教育的健康而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很多学校经济实力有限,况且国家支持教师进修的资金有限,教师的工资水平也低,一些学习进修机会的不得不放弃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七)充分利用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共享知识。教师可以任何时候以文字或多媒体形式上传自己的心得、感悟、资料,不受时空限制,全社会都能共享教师的知识和思想。通过访问别的老师博客,可以进行相关对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共享信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2)同行互动。借助博客,没有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限制,即使远隔千里外的同行也能集中到一起,进行即时互动式交流,借助积极地参与、回复和讨论,他人思想和经验能够分享,可以解决在自己的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3)引领专业。博客往往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由专家或学者充当博客的远程技术帮助的平台,他们会想尽办法地搜集整理该领域的精华,该专业最核心的问题、最新的趋势和发展、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最新的产品、最好的文章、期刊和网站等不断向读者展示。

结语:随养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实施“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都应承担的历史重任。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应将专业发展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并拓展专业教学的职责和功能,持续不断地鼓励学生学习,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让他们更好更快地对接理想的工作岗位和达到工作岗位实际要求。

参考文献:

[1] 程小冬、孔凡菊,论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4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作者:谢朝阳

第三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特色与专业群构建探讨

摘 要: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的区域经济环境下,通过对特色专业群的建设促进形成高职院校核心发展力的分析,运用职教理论与管理理论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构建进行探讨,提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下文简称本院)物流管理专业群构建的方案,探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特色;核心发展力

作者简介:黎红(1967-),女,广东江门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才的培养未能满足需求: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缺乏大量的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结构中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较低。高职院校必须加快改革与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培养更大规模和更高质量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一、高职院校核心发展力与专业群建设

(一)高职院校核心发展力

有学者认为: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相对,高职院校核心发展力是指组织独特内质文化的发展能力,它是经过组织长期培植,蕴涵于高职院校组织内部所形成的支撑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教学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文化优势,进而内化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优势,即核心发展力,而且这种优势其他组织(行业、企业)不可替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之间的差距并不完全是硬实力差距,而是核心发展力的差距;其核心发展力相对于规模发展而言是质量发展,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相对于资源发展而言是特色发展,聚焦品牌资源,提升资源转化为学校文化的实力[1] 。

(二)强化办学特色是培育高职院校核心发展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已于上世纪末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经验表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走特色化办学之路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特色化成为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它学校所具有的标志性特征,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优良的、公认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征,它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反映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的管理水平等[2]。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现阶段,社会生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高职院校承担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正由规模发展为主转向质量为主,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面对激烈竞争的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能否形成办学特色已成为高校兴衰存亡的关键,高职院校特色不足制约着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培育办学特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重要战略抉择。

职业教育要实现内涵发展,必须找准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培育核心发展力,以此推动学校整体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强化办学特色,要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性,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挖掘出其他高校没有的东西,既要考虑办学特色的可行性,也应使办学特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发展性,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下文主要是从专业群特色方面进行探讨。

(三)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是指由一个或以上的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 由若干个相近相关的专业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专业群中的各专业面向企业中的岗位链,可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基本的实践性教学。专业群建设是学校内部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和创新[3]。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有利于发挥专业群体优势,增强市场适应性;有利于整合并发挥师资团队优势,提高专业竞争力;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有利于集中力量,改善实践教学条件,降低实训建设成本, 实现资源共享[4]。

专业群建设需要有效实施资源整合,以形成高职院校核心发展力。专业群建设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明确专业群发展策略;要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专业群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在紧跟区域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要密切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加强重点专业特色凝练,进一步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要建设若干个重点专业群,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彰显办学特色。

二、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构建

(一)物流产业与物流管理人才需求

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兼具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物流资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5]。现代物流业被认为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源泉”。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物流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物流贯穿企业的采购、生产、仓储、销售、运输、配送等所有环节,无论是工商企业还是物流企业都面临着物流流程再造,而物流教育滞后和物流人才匮乏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物流技术进步是物流业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推动力,物流技术产业化的深化不仅从量上拉动了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从质上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熟悉物流法规、政策,具有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物资计划、库存控制、物资营销、物流信息管理等专业能力和相应外语水平,能从事包装、配送、仓储、多式联运、采购、货代、信息处理等具体业务操作及管理。训练学生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策划、设计、组织、运作物流活动[5]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物流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不仅是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才,更需要较为全面掌握物流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识、可以胜任多个岗位、能对作业过程全程监控、优化和提升的高素质人才 [6]。物流管理人才还应具备创新能力,在熟练掌握物流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能应对变化,不断创新。

(二)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构建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构建要体现并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在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群时要把握以下原则:(1)坚持适应性原则,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坚持科学性原则,明确建设方向和办学特色;(3)坚持开放性原则,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培养过程开放、师资队伍开放、实验实训基地开放[7]。

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群,首先要结合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评估自身的教学资源,对专业内外部调查结果深入分析,分析评价现有教学资源在专业群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因素, 评价外界环境中对专业群建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制定专业群的发展策略;在专业群建设中尽可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把握外部机会, 避开不利因素。

三、强化特色,构建本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群

本院物流管理专业群构建要准确定位,挖掘特色,建立比较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一)区域经济分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建设自主创新新高地,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

珠三角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制造业基础,蕴藏着巨大的物流商机。珠三角地理条件优越,集中了五大港口和五大机场,拥有全国最大的港口群,中国交通大动脉的“五纵七横”有三纵(京广、京九、京珠)经过珠三角,珠三角内部高速交通网络覆盖面广,形成了海陆空全面发展的立体化交通格局[8],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基地和集散地。珠三角物流业得到快速发展,物流服务方式日益多样化,以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为基础的集成化、一体化物流服务将得到广泛应用;物流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步伐加快,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各层次物流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对物流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本院实际办学情况

本学院成立于1985年,地处广州,2006年转制为高职院校。学院分设环境艺术系、生物技术系(畜牧兽医系)、管理系、财经系、商贸系、外语系、信息工程系以及思政部,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农业与生物技术为特色的8个专业群;同时设有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和农业经济研究所及教学改革研究中心,拥有17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05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多功能智能园艺温室被列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园艺实训基地,并获中央财政“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资助。目前,学院形成了集高等职业学历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推广于一体的办学格局。

(三)本院物流管理专业群构建的SWOT分析

作为地方性高职院校,要立足地方,面向区域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根据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支柱产业及发展方向设置主体专业,拓展专业群建设。

运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方法对本院物流管理专业群(方向)的构建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四)构建本院物流管理专业群(方向)的构想

物流管理专业是学院的重点专业,但目前本院物流专业仅有物流管理一个专业,还没有形成专业群。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要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 充分整合校内与校外资源,优化资源利用,鉴于我院的办学历史及在农经类方面的优势,根据上文SWOT的分析结果,制定物流管理专业群(方向)策略,在综合考虑SO、WO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两种方案:

1.方案A

方案A:物流管理专业群(专业方向)设置以下专业方向:工商企业物流管理、花卉物流管理、会展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冷链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

作为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如何结合当前社会人才需求及自身的教育层次、学院特色,界定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具有核心发展力的专业群,整合办学优势,是当前的紧迫问题。

珠三角制造业、商贸业发达,广东省也是国内花卉大省,是重要的茶叶产地之一,岭南佳果名扬天下,广东果蔬产品远销国内外,当前农产品贸易中也急需大量熟悉贸易理论、懂得物流运作的物流高级人才。这些为设置工商企业物流管理方向、花卉物流管理方向、冷链物流管理方向提供了现实条件;而工农业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也为国际物流管理方向的设置提供了条件,可考虑以熟悉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报关员、报检员等物流人才为培养特色;第三方物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三方物流因其所具有的专业化、规模化等优势在分组担企业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再造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21世纪物流发展的主流,第三方物流管理专业方向的设置适应物流产业的这种发展方向。

以花卉物流管理专业方向为例,作简要分析说明。

广义的花卉包括鲜切花、盆栽花卉、观叶植物、庭院花卉、绿化苗木、观赏树木、草坪等几大类,它以独特的景观价值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绿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9]。花卉业是随着人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而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中国花卉年产值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形成了以云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和海南为重点的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江苏、浙江和上海为重点的长江三角洲花卉苗木产区; 以北京、山东、河北和河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 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部花卉产区。[10]国内外市场花卉消费增长的空间巨大。广东是我国的花卉大省,花卉植物品种资源丰富,是全国四大花卉产区之一,素有“百花之库”美誉。近十多年来,广东花卉生产逐步由广州芳村、顺德陈村、中山小榄等传统产区向南海盐步、番禺大石、花都芙蓉嶂、珠海湾仔等地区扩展延伸;生产由小农经营模式逐步转向商品化、规模化生产,形成了以珠三角为主线、相对集中的近百公里长的花卉长廊[11]。

花卉物流是指花卉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实体和信息流动过程,它包括花卉产品生产、运输、装卸、搬运、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等一系列环节。以进入零售市场的过程来划分,鲜切花物流可分为前端物流、后端物流和中间物流三个环节。目前我国花卉物流仍主要依靠普通物流公司来完成,花卉物流发展存在问题较多:(1)物流技术落后,鲜切花缺乏全程冷链运输,物流环节难以实现无缝衔接;(2)货代公司小而散,缺乏专业的花卉物流公司参与;(3)包装落后,低档装备包装高档鲜花;(4)物流成本高,花卉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12]。

要适应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花卉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花卉物流服务水平是重要途径,迫切需要大批专业性物流人才。本学院周边著名的花卉业产区有佛山顺德陈村花卉世界、广州市花卉中心等,学院与这些周边企业有合作关系或紧密联系,本院园艺技术专业是学院重点特色专业,开设都市园艺、茶艺与贸易两个方向,师资力量较强,并拥有省级示范实训基地,正在建设国家级园艺实训基地。花卉物流管理专业方向等的人才培养可借助这些有利资源,进行内外部优势整合,大力促进专业群(方向)的建设与发展。

此外,本世纪以来会展业在中国发展迅猛,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可供展览的总面积达260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二,已有46种展览会加入国际展览业协会(UFI)。中国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会展大国。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已成为中国三大展览中心城市;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南沿海会展产业带,以成都、昆明、南宁为支撑的西南会展业产业带,东北会展经济带及中部会展城市经济带等构成了中国会展产业链条。会展物流是为满足参展商展品展览的特殊需要,将展品等特殊商品及时准确地从参展商所在国(地)转移到参展目的地,展览结束后再将展品从展览地运回的过程,包括展览前后的仓储、包装、国内运输、进出口报关和清关、国际运输、展览中的装卸、搬运,以及在此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流动。会展物流模式具有服务的专业性、流程的时效性、展品的安全性、信息的实时性等特点[13]。会展业的发展对拉动了会展物流的兴起与发展,也促生了对会展物流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会展物流盈利水平远大于一般物流业10%左右的利润空间,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设置会展物流管理专业方向具有现实基础与可行性。本学院地处广州,系部的合作企业中有提供会展物流服务的物流公司,每年的广交会期间都能为学生提供相应实习实践机会,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除了应定位于基层运营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一线作业人员的培养,还应定位于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定位在一线操作的国际物流人才培养。

2.方案B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交叉融合程度加强,因而专业群的培养目标也应是多元的、复合型的,应有助于人才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形成。

本院管理系目前设有物流管理、物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设有行政管理、连锁经营两个方向)、商务秘书四个专业,商贸系现有市场营销、国际商贸、电子商务三个专业。这些专业中,除物业管理专业外,其他专业的相关度较高,也可以说是共同服务于区域经济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有共同的专业技能基础。专业群设置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在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企业物流人才需求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办学优势,跨系整合资源。

方案B可考虑以物流管理专业(可细分多个专业方向)为重点,与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多个专业方向)、商务管理专业(电子商务、文秘)等一起构建专业群,整合相关系部的优质资源,例如师资力量、校内实训设施、校企合作资源等等,并构建特色,实行差异化发展。

方案B的实现要进行较多的跨部门整合,牵涉面大,需要持续跟进及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较全面的调查研究,并预测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整合难度较大且所需整合时间更长。

总体而言,在目前阶段考虑采用方案A较为有利,其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较高。在专业群(方向)建设及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条件较成熟时可考虑进行更大范围的整合,例如采用方案B,扩大专业群的辐射范围,加强校企业合作,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带动管理类专业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贡献最直接、服务最贴近的教育类型。中国的现代产业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中国原是农业大国,现阶段在加大了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高职院校要根据现代产业体系的岗位需求设置专业与专业群,专业与专业群设置要具有前瞻性,根据产业岗位链的环节开设课程和选取教学内容,构建国际化水准、企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兼任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要善于挖掘并培育办学特色,注重优化整合自身和社会资源,在专业群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课程群、实验实训群和教师团队群,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培育核心发展力,以特色带动整体,着力提高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为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职院校应把核心发展力的培育作为战略重点[J].职业技术教育,2010(33):52-54.

[2]约翰·布伦南(John Brennan),特拉·沙赫(Tarla Shah).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一个关于高等院校评估和改革的国际性观点[M].陆爱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宋文光,许志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路径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08(01):98-99.

[4]王忠孝,林泉.对高职院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1(12):151-152.

[5]孙艳.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D]. 天津大学,2010.

[6]邓冬梅,陈丽英.我国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物流科技,2007(08):115.

[7]李波.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02):74-75.

[8]2012-2016年珠三角地区物流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EB/OL].http://www.ocn.com.cn/reports/2009880zhusanjia owuliu.htm.

[9]郭小光,田芳.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05):364-365.

[10]缪珊.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J].农业展望,2010(09):26-31.

[11]梁惠琼.广东省现代花卉业发展营销策略研究[J].南方农村,2009(03):45-48.

[12]陈绮.我国花卉物流现状及发展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0(04):104-105.

[13]会展物流现状与发展趋势[EB/OL]. http://www.233.com/wuliu/anli/20080627/0907121.html.

责任编辑 王国光

作者:黎红

上一篇:服务质量管理论文下一篇:建筑专业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