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硕士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社会科学硕士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文针对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现状,从导师师资队伍建设、课题的选择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比较合理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以求对现行培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提供思路和建议。

第一篇:社会科学硕士论文

转型社会下法律硕士教育制度变革之研究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制度以来,法律硕士教育事业在我国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在法硕教育改革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本论文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不符、法硕毕业生定位不准及其现实效益不显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了法硕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法律硕士教育改革定位

1 法律硕士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发生严重的脱节现象,为改变此种现状,国家决定设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我国的法硕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法律教育模式,是在借鉴美国法学院法律职业博士(JD)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需要和法学教育的现有资源而创办的。1995年5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颁发了关于开展法律专业硕士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推动法学学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为加强培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急需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在专家学者充分论证,并征求最高人民学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中央政法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在我国试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1]在设立之初,全国仅有8所院校作为法硕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2000年开始,法硕将招生范围限定为非法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并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伴随着高校扩招,法硕的教育开始升温,逐渐成为研究生考试中最引人瞩目的十大热门专业之一。2009年以来,为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法硕开始面向本科为法律专业的学生招生,称之为法硕(法学)。

2 法硕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法硕教育作为当今我国法科教育改革的方向,其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培养出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实务型法律人才,以改变现有法科教育的尴尬局面。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和摸索,法硕在中国的运行的确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但是法硕在我国仍然算得上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这10多年的进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些问题。

2.1 课程设置不合理

法硕作为中国法科教育的改革方向,本来是一种以培养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实务型法律人才为主的新型的法科教育模式,但是在实践中法硕开设的课程并没有体现出实务型培养目标。

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开展法硕教育的院校中,课程科目设置的数量严重不足。这与我国高等教育部门对于法律科学和法律职业的认识不充分有着必然联系。法律科学是庞大的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份子,也正如很多其他学科一样,它是不能够脱离其他社会科学而独立存在的,优秀的法律工作者也必然是优秀的社会科学学者。但目前在我国的法硕教育当中,不仅对与法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教育投入明显不足,甚至连法律学科本身内容的开设也是进度缓慢,篇幅有限。举个例子,在我国,三年的法硕开设的所有科目(包括所谓的英语和政治等必修学科)不过30门,但在民法系国家(德国和日本)的法律研究生要学习将近50门课程,而美国的“法博士”在3年学习计划中要经历80门左右的课程。这种差距是显然的,这也是我国法律硕士理论素质偏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法硕改革中,增加课程数量,提高授课质量是必须要考虑的。

课程科目的设置也存在问题,法硕本来就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法科教育的以培养实务型人才为主的新型法科教育模式,但在实践中法律硕士所开设的课程并没有体现出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使其成长为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绝大部分为法学理论课,实务课程少之又少,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甚至有的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实务课程。课程结构也不合理,选修课与必修课不分,自选课形同虚设,实践课课时少,学校很少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法庭观摩和法庭教学等活动。换言之,法硕课程的设置同样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没有将其设计为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传授知识与训练实务能力并重、理论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

2.2 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不符

2006年8月,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修订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将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3]

但是在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院校的法律硕士教育采用的教学模式仍旧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方法,这种方法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的激发;片面强调书本知识的全方位记忆,严重忽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和应用。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教学方式与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十分不相符的。而在此应该借鉴美国的JD教育模式。

2.3 法硕毕业生定位不准

法律硕士自1996年正式招生以来,最初的招生标准和培养规格都没有统一;从2000年开始,法硕开始实行全国联考,并将招生范围限定在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律专业毕业生之内。但是2009年以后,为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危机,法律硕士开始招收本科为法律专业的学生,称为法硕(法学)。

如果说过去的法律硕士从其生源类型可以勉强看出,其以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那么自从法硕(法学)出现后,这一定位就更加模糊了。可以预见这一改革措施将是我国法硕的改革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而对于法硕扩招相应带来法律硕士就业难的问题,目前,我国法律类的就业在中国就已经很困难,而法律硕士虽然名其为硕士,但其法学功底则只相当于本科,这最终导致了法律硕士同法学本科毕业生一同挤入就业难的大潮中。

还有一个问题不可忽视,我国的法硕毕业生除了进行实务法律职业之外,尚有不少人投入法学教学和科研之中,而这与法硕的培养目的也是不相符的。

2.4 现实效益不显

法律硕士是一个很特殊的学位层次,既高于学士学位,又不同于传统的硕士学位,其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弥补法学硕士只注重学术性的缺陷,其存废问题一直颇受争议,因此,对法律硕士的现实定位要清楚。

我国现阶段的高层次的法律研究生教育主要包括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和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法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招收本科为法律专业的学生,侧重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毕业之后也侧重于学术研究。法律硕士研究生则主要招收本科为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侧重于法律事务的解决,目的是培养法律职业人才。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创立之初即定位于“高级阶段的职业教育,以法律职业为背景,与法律职业资格相联系相对应的一种职业教育”[4]。尽管如此,我国的法学院教育仍旧以理论科研型的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主要培养目标,作为新兴的教育模式的法律硕士教育受重视程度不够。

3 法律硕士改革的建议

要将法律硕士培养成为真正的合格的复合型、实务型人才是一个长期提升的过程,根据上述问题,我们应着重从以下方面着手来改变法硕目前的教育现状。

3.1 设置合理的课程

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实务型的法律人才,故在课程设置上,各个招生院校要充分考虑法律职业思维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分析问题的能力。从2009年法硕面向法学本科学生招生以来,法硕分为法硕(非法学)和法硕(法学),对于两种基础不同的学生应设置不同的课程。法硕(法学)的研究生应主要侧重实务能力的训练,法硕(非法学)的研究生则应开设法律的基本课程,主要是刑法、民法等六法全书,真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法律的基本体系和原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以及形成熟练的法律逻辑思维。

除去基本的法学理论的学习外,在JM的日常教学中,全程开设法律道德课程,这关系着中国未来司法从业者的道德素质,是一个十分紧要的问题。[5]

3.2 探索切合法硕教育的教学方法

法律硕士是在美国JM教育的基础上设立的,是中国的职业法律教育。作为职业法律教育,我国开设法律硕士专业的院校应尽快建立适合法律硕士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在此应借鉴美国的JM教育方式,探索建立案例教学的新模式。

案例教学的模式,主要特点就是将案例融入理论知识的讲解中,通过对案例的剖析,讲述法律的相关概念及原理知识,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法律实务能力。

3.3 毕业生定位

法律硕士虽有法学和非法学之分,但是其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严重脱节的现象,培养出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实践性法律人才,所以法硕毕业生应将自己定位在具体的法律实务工作,成为具有法律职业素养的合格法律人。

我国开设法硕最专业的院校应该鼓励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法律事务部门去工作,尽量减少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理论科研职业的数量,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最大程度上符合国家设立法律硕士学位教育的初衷,缓解法学硕士的就业压力。

3.4 尽快对法硕教育进行明确定位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法律硕士在我国产生已有十余年,在这十余年的教学探索中,我国法硕教育虽受到一定的重视,但是气受重视的程度仍旧是不够的,而且其存在问题也一度受到质疑。

在设立之初,法硕即将目标定位为复合型、实务型人才,但是在随后的教育工作中,各个高校的法学院制定的培养目标与法学硕士的教育并无严格的区分。

当前我国法律硕士教育应当清晰地定位于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美国的JM教育即是一种法律职业教育,不同于我国通常意义上的职业培训,是一种培养从事司法职业的、符合司法职业特点极其思维方式的专门人才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 赵长明.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3).

[2] 贺卫方.从硕士生说到整合法律教育[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055/3585587.html,2009-04-12.

[3]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课题组.落实法律硕士实务型人才培养目标之我见[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

[4] 霍宪丹.法律硕士教育定位的背景和基础[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3).

[5] 杨浩.浅析中美两国的职业法律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教育广角,2004(3).

作者:仇晓光 王双玉 孙烨

第二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现状,从导师师资队伍建设、课题的选择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比较合理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以求对现行培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

国际上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有学徒型(以科学研究为主)、专业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协作型(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和教学型(以授课为重点),这些模式共生互补,各自发挥着自身的独特作用。目前,我国硕士层次的培养类型主要有两种,即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的培养过程和标准比较完善,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为一体,主要采用学徒型或专业型的培养模式;专业型硕士是面向职业教育的一种研究生培养类型,以实用性为特点,主要采用专业型或协作型的培养模式。专业学位培养对象的职业导向性更加明确,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内涵不同,是以一定职业为教育背景的学位类型,旨在为特定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与复合型专门人才,其实质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化职业教育。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二十年来发展迅速,培养单位辐射全国,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经验积累不足,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问题为我国的硕士教育以学术型为主,对专业型研究生定位不准确,实践中很多培养单位对这两类硕士在培养模式上没有实质性差别,漠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滞后于实践的现象明显。目前,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所用的教材与实际应用衔接不够紧密,教材明显滞后于实践,实践应用价值较为有限,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是国家学位办根据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现状设立的一项专业学位,主要是为食品及相关行业培养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近十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发展成为中国工业经济中颇具竞争实力和发展优势的重要产业,连续13年位居制造业之首。在此情况下,食品工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支撑。调查显示我国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偏小,硕士及以上层次的专业人才比例低,特别是在中小型的食品加工企业[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增设,为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了给食品加工企业培养更加专业和适用的人才,本论文结合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规律对于这一部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探讨并建立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做了初步研究。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和参与食品企业研发和实际生产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并使之成为复合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将来增强所在食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必须有一只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加强高校自身导师队伍建设。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应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有所不同,应用型研究生的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更应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这一点正是长期在高校里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师所缺乏的。针对上述实际情况和培养要求,管理研究生的相关部门应该建议学生选择具备上述能力的指导教师。同时,学校应该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创新与技术升级改造,这样所指导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所需要的科研活动,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渠道不断加强在校教师的实践培训,特别是进入生产一线进行科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校企共享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双导师制的建设,建立健全双导师制的相关工作职责及认定标准的规范性文件。第一,导师为学校批准的具备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第二,导师可以是来自于食品企业单位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了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学校应该制订校内外导师定期交流的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学习、科研和论文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另外,专业学位的培养院校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将“双导师制”实至名归,而不是流于形式[3]。

二、课题的选择与课程体系建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不同,专业学位培养对象的职业指向性更加明确,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以特定的食品加工企业所需的人才为背景,进行课题的选择并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的选择和课程内容设置是课程体系的主要内涵,课题的选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1.合理的课题选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两年,由于学制较短,所以指导教师或指导团队应该进行协商和讨论,根据自身科研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优先为学生选择课题,并根据课题所涉及的领域为学生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背景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课题的选择应该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应该以实用性为主,立足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人才,不一定具有很深的学术价值,但应该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对企业的生产实践具有意义即可。为了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也为了把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毕业要求。

2.构建合理的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为了让学生拿到专业硕士的学位,其所修学分基本与学术型硕士相同,在两年的培养中,基本有一年的时间在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剩下一年时间进行资料的查阅、课题的实施与论文的撰写,笔者认为这样的培养机制具有相当大的弊端。关于与课题选取相适应的课程體系建设应该结合学分制的实施,由指导教师、研究生、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组成的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征求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对这类学生的培养,应该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除十分必要的课程以外,消除必选课、限选课和选修课之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设置面要宽,而且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特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应该是带着课题和任务来学习的。这就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学生在职业背景和课题实施中的需要。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专业硕士的特点,不过份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基础课要强调宽广性和综合性,专业课要强调先进性和实用性。为了增加选修课的灵活性,可以增加选修课的量,开列多种菜单,以套餐的形式供学生选择。要在科学规划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安排好他们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既要让他们掌握现代科学的最新知识,又要进一步训练他们作为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应设置若干门反映食品科学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成果的知识讲座或前沿性课程,还要有一些相关领域的课程,以体现宽广性的原则。在正确、理性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上,组织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集中精力加快专业学位优秀教材和案例的编写工作,使得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避免出现学生所学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去,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的尴尬现象[4]。

三、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社会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应用学科之一,应该更加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1.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和强化学校和企业教学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其为将来开展课题的必然要求,可以让这类研究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帮助上届的研究生实施课题,从中得到锻炼。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导师的研究领域及服务企业的类型,建议在校外导师的辅导下,根据校外导师提出的任务,结合教师的科研和将来要实施的课题,直接进入企业,至少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一个月到两个月,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生产实习工作,在此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的动手能力,锻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个环节的锻煉,不仅提高了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食品生产实践的机会,在导师的指导下,锻炼研究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平台,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从中得到全方位的科研锻炼,提高研究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文强调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要应用于实际的科研和生产工作。所以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学校和学院可以选择一些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具有较高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食品企业开展合作,依托企业委托项目、企业创新项目等重大项目的研究,研究生可以得到直接的锻炼机会,并且跟个人的岗位密切相关,提高了其科研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这些企业有意愿、有兴趣,也有资源和队伍来共同培养研究生,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与大型食品企业单位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各自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和资金筹措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提高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成果转化;革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加速应用型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好地适应学科档次的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5]。

四、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由初期的规模发展转向了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发展。处理好质量与规模的关系,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专业学位教育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1.建立健全培养质量保证措施与制度。制定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全过程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是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基础。制定出一系列规范专业硕士培养的内部文件,使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在教学、管理、学习过程中都有章可循。在上述制度建立的同时,积极探讨授予学位的硬杠要求。例如,有的高等院校需要研究生在国内核心期刊或普通期刊上发表已经见刊的学术论文,还有的高等院校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帮助下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笔者认为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学位授予要求。例如,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如何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达到上述指标,是否可以组织专家、学校或学院的教授委员会对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核,按照一定标准替代相应的硬杠要求,并授予学位。

2.强化过程管理。参照全日制研究生教学监督机制,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控制制度。我校专业硕士的基础课程教学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组织安排,专业课程由学院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定期派专家组前往培养点听课,进行课程教学检查。认真做好论文选题及开题工作,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初始和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切实做好论文中期考核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进行到一半时,应组织相应的中期检查,以导师为主要驱动者,以督促为目的,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进度、论文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论文下一步的计划等进行及时总结,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考核,只有中期考核通过后,方能进入下一阶段论文工作。严格把关论文送审和答辩环节,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是确保论文质量的把关环节,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种规范合理的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科学合理地确定抽查对象,实行严格的“双盲”送审。在论文答辩过程中,严格审查答辩委员会的资质,建立回避制度,对校内专家按照答辩人与导师不见面的原则,将专业硕士研究生分组进行答辩,校外专家应当是相近领域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要求不是答辩人的兼职导师;完善答辩程序,首先由答辩人陈述学科基本知识,然后进行正常的论文答辩;规范答辩方式,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求用多媒体方式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对专家的提问现场回答;答辩后,专家进行匿名投票,形成决议,答辩委员会主席当场宣布[3,5]。

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从思想上积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而轻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思想。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正发生着变化,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处于同一层次,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指的就是专业学位教育;我们要理性认识到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职业细分、社会需求的必然趋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顺应我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在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突出其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是其持续、有效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晶晶.浅谈打造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硕士专业学位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0,(5):242.

[2]周鹏,陈卫,江波,陈洁,陈坚.中国食品科技的发展状况[J].中国食品学报,2009,(9):1-6.

[3]张晓曼,孙晓光,刘金川,张彦广,杨建民.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2009,(27):59-61.

[4]邢媛,林淦生.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6-80.

[5]李锋,晏斌,尹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理论纵横.2009,(5):20-22.

作者:冯镇,陈志红,李晓东,杜鹏

第三篇: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从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环境科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形式,提出了横纵贯通的课程体系设置、“末位重审”的培养过程、基础研究促进实践认知的改革措施,构建适合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的环保事业发展迅速,社会对环境保护类人才需求加快,推动了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快速进步[1]。环境科学专业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知识体系覆盖土木建筑、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是相互渗透的新兴交叉学科[2]。环境科学专业可以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高等学校、企事业及政府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3]。对于定位于较高培养层次的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而言,国内院校的主要考评方法是学分制,研究生在2年或3年内修满一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即可获得硕士学位。由于方向设置与教学资源的限制,目前缺乏一个较为规范的评价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质量的标准及体系,导致了环境科学学科毕业生在科学研究或实践方面创新能力良莠不齐。北京大学的环境科学学科具有领先国际、国内的教学和科研的实力,其培养模式在环境和地理的学科交叉中开创新的途径;2003年以来,其培养的硕士生可以在“师生互选”的基础上,自主进入相关研究室进行学习与研究,培养了“实践与科研并重型”的高层次人才。南京大学自2005年以来,把硕士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适应社会的培养上,体现了该校环境科学学科的特色。吉林大学自2008年以来,在环境科学理学硕士培养的过程中,针对该专业的师资背景、研究方向和对课程的教学要求,确定了以环境特征和水环境问题为主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综上所述,深入全面开展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以上介绍的环境学科优势学校的宝贵经验,不仅是国内各重点高校环境科学学科需要借鉴的经验,也是相对偏远地区的省属高校必须给予充分关注的课题[4]。以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学科为例,学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一直在进行着一些结合自身情况的改革尝试。据我们近年来的数据统计,黑龙江大学培养的环境学科硕士生毕业后,除一部分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0%—30%)继续攻读国外、国内名校的博士学位外,其余人(约占总人数的60%—70%)则进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环境管理部门、生产部门、环境工程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类工作。基于用人单位的反馈、在黑龙江大学制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我们逐步统一了环境学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认识到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工程实践能力是提高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核心。如果能够以此为目标,深入地探讨环境科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对于提高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点的整体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环境科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现状

黑龙江大学的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点是2007年建立起来的,限于教学条件的限制,该专业在建立之初主要是利用化学专业已有的条件开展培养工作,特别是在研究方向和培养模式方面,以分析化学背景的教师队伍为基础,设计了以环境化学等为主的课程体系。经过了多年的磨砺与锻炼,环境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学科拥有国家级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乙级)、是第一批获得省级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咨询资质的单位之一,2012年获批省级环境检测中心。近5年承担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质量监测、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等各类项目300余项,总经费达到1300万元,在本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学科的师资积累了宝贵的解决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领域等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最初的培养方案是在2007年制定的,经过一轮毕业生培养的考验,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在2011年12月份黑龙江大学硕士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2012版)中,结合社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本学科重新设定了三个研究方向: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环境化学、环境生物技术。第一研究方向采用化学与物理化学技术、生化与物化偶联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并通过对污染物去除原理的研究,为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研究方向的特色体现为:环境友好催化剂的研制、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研究;绿色化学技术研究;清洁能源的开发。第三研究方向的特色体现为:生物技术在废水、废气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用于环境保护的产品的生物合成研究。目前,按照上述三个方向对本学科的硕士生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后,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反馈信息告诉我们,毕业生基本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环保人才。

二、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事实证明,按照我们的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经得起用人单位(毕业工作)、科研机构(攻读博士)考验的。但是,一些反馈也告诉我们,本学科硕士生仍然缺乏对环境技术研发的创造、创新能力。例如,目前,环境科学学科的课程中设置了一些简单的工程设计或者环境监测实验,其原型都是一些技术相对落后、运行稳定、无法看到真正结构或处理模式的垃圾焚烧站、污水处理厂、植物培养基地等,缺乏与最新的行业、企业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例如,丢弃的污水污泥中的重金属在自然环境中,从污泥中渗出的概率取决于环境介质的状态(水体的pH值、土壤酸碱性等),这个过程在实际环境里是比较难实时监测与研究的,需要在实验室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来模拟、分析;如果忽略了环境科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多是偏向于基础研究、目标是解决在工程实践中不能或不易解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需要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模拟实际情况来解决该问题的话,就会造成硕士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深入理解不扎实,进而导致创新能力不足。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种需求,我们有必要深入开展环境科学学科教学内容与培养方式的研究,可以科学合理地提高本学科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三、提高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的举措

这些年来,我们深入开展了国内外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研,并结合我们多年的培养经验,初步形成了可行的实施方案,目前,已经把部分确定可行的措施付诸实践。并利用向学校申请修改培养方案的契机,提出修订培养模式的建议;并适时组织实施,根据实施方案实际运行时的效果,及时进行方案的调整、补充与优化。

(一)构建紧跟环境学科前沿发展的课程体系

设立相对独立且联系紧密的课程,形成纵横交叉的网状课程体系,实现基础课程与前沿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贯通;并通过增设学术前沿专题讲座,增进学生对环境科学技术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科研和实践的创新能力[5]。具体是改变传统专业课程设置依附于理论课体系的横向模式,超越单门课程的范围,建立课程之间的系统联系,如在“高等环境化学”、“环境生物技术”、“现代环境分析”、“胶体与界面化学”等专业课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系列专题性或综合性的前沿研究热点交流课程。充分利用环境科学学科的优势,重新整合相关学科,构建以化学学科为基础、环境科学学科为核心的前沿课程,构建以“前沿课程”为依托的“课程群”式教学模式。

(二)提升硕士生毕业论文质量

根据黑龙江大学发布的硕士研究生“末位重审”的文件精神,在学生培养的开题审查和中期考核阶段提前设置“末位范围”,提高“范围”内硕士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与能力;按照“以人为本”的想法,营造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培养环境,努力构建适合硕士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激励机制。组织环境学科专门的硕士生指导团队,团队成员由学科组长和导师队伍组成。通过公开答辩环节,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开题审查和中期考核阶段提前设定动态的“末位范围”,激发“范围”内学生努力提高自身水平的斗志,提高环境科学学科的培养质量,以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三)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工程实践问题的引导,把基础科学研究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从而解决工程问题表象后的科学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与科学问题的技能和创新能力。由指导教师、硕士生和学科组共同来探讨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要求具有前沿性。硕士生可以通过文献总结、实验、与导师讨论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指导教师和学科组则负责实时把关、导航,并针对学生的前期基础与能力、未来的目标(工作或攻读博士学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更好地发挥每位硕士生的潜力和兴趣。这样就可以在整个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渗透创新意识,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带有方向性和开创性的工作。本文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实时督促的培养过程、科研与实践并重的理性认识等措施,细致梳理和甄别创新人才的内涵,使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之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为硕士生毕业后的职业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李学军.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2]朱启红等.环境科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3]戴本林等.普通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广州化工,2012,(22).

[4]王伯光等.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建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7).

[5]叶锦韶,尹华.讨论式教学在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3).

作者:邹金龙 代莹 于秀娟

上一篇:化工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国优秀硕士论文